安■全壬程脚-考试-书架
GS⅛最新法律法规和点薪菰真题修订L 二 '二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为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随着安全评价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安全评价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安全 工作的人士投身于这一领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安全评 价师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随之考试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国家职业标准•安全评价 师》(试行)(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并实施以后,考试范围有了量的飞跃,考试难度发生了质的 突变。
面对如此复杂繁多的考试内容,众多考生不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准备考试。为了帮助考 生在领会培训教程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掌握《标准》所规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能 力要求和知识水平,我们组织编写了《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本书是在参考历次 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根据《标准》所要求的重点内容编写而成,将考试内容以模拟练习题的形式提 炼出来,旨在帮助众多考生通过题海战术进行模拟实战。
《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包括六个部分:“安全评价师考前必读”、“安全评价师 基础知识”、“安全评价柱绶曾'播辅导微辛苜更調車粵⅛3歐的粵家职业 资格一级”。本书在2014年新《安全生产法》为首的最新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最新真题,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编写,同时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的指定教材《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师》(第2版)的重点内容为基础,力求联系考试 实际。本书汇编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考生模拟自测,以提高应试水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不能代替教材使用,而是一本考试的辅导用书,希望考生配合教材 使用,以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O
愿本书能帮助您考出好成绩,为安全评价工作及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作出更大 的贡献[
本书由王起全担任主编,孟燕华、颜峻、郑乐、陈霰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宋磊、段 淼、王力、李秀梅、徐晓玲、赵春健、吴凯、叶周景、程颖、张栋、杨柏桥、王海勇、梁锋、王进军、侯惠 明、沈贤明、陈军晖、王山、张心远、张超、杜艳洋等人,在此对各位作者的辛勤劳作表示诚摯的 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广大考生批评指正,您可以将意 见发送至 anquanpj@sina. COmO
王起全
2015年3月
!目录」
第一部分妾金评徐师考前必牋
第1章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 1
第2节基本要求................................ ( 3
第3节 工作要求.................................................................................
第4节比重表.......................................................................................( 7
第2章 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报名及注意事项.................... •••••
R 猝直播辅导微信I50:194:3:6100: X
第3章 安全评价师职业能力鉴定大纲....................................................
第2节 三级专业能力.................................. ……
第3节 二级专业能力....................................
第4节一级专业能力.............................................................................. ( 17 )
第5节 综合评审(一、二级)•••.................................................................. ( 19 )
第3节 自学情况报告书 .............. …….....................
第4节自学推荐书目..........................
第二部分妾金评价常用擄律廣规
r评价师艱业资格考试模拟题薦
第4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 37 )
第3节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第4节 工伤保险条例..............................................................
第6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M非囂肮*荏發萱播稿辱勺薇信15019436100::
第9节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 71 )
第4章 安全评价相关部门规章........................................................................ ( 78 )
第2节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83 )
第4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第5章 安全评价相关文件.............................................................................. ( 91 )
第2节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 91 )
第3节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工作的通知……(91) 第4节 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92)
第5节 安全评价机构和安金评价师自倖公约................... :
第3节 安全预评价导则.................................................................
第1节 安全评价概述............................................................... ••••••'
.第1节生产性祁直播导lθ436IGO(馈)
第6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3节 特种设备常见事故及预防.............................................••••
第7章 矿山安全技术.....................•••••
• 3 •
第15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泰 .................... ••••••
第1节安全生产直播,辅导微信∙l∙∙5O1943Gl∙Q0i68)
第1节 事故报告..................................... ……...
第2节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
• 4 •
第3章风险控制
节节
12
第第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编制评价报吿……
(225)
(225)
(230)
(232)
(240)
(241)
(246)
全国三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理论知识)
参考答案................................................
全国三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专业能力)
参考答案................................................
第2节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52)
第1节安⅛⅛辅导4© I*SOiə43∙β,I OO (289)
理A
E评侨师职业资榕考试模拟题薦
第1节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355)
第3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定暈评价...............................................:
全国一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理论知识)..........................................……(412)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安全评价师考前必读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手段,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 价的人员。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安全评价师(国家 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室内、外,常温,有时会在危险有害环境中工作。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沟通、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 断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健康。
大学专科毕业。
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普及培训期限:三级安全评价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二级安全评价师不少于120标准学 时;一级安全评价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
2. 培训教师
培训三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安全评价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二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 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培训一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具有一级安全评价师职 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或具备相应条件的会议室,配备必要的计算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等,卫生、光 线、通风条件良好。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O
—三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2)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经三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
(4)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
(2)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
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
(4)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或取得其他 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JE规培训达规定标 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5)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正 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过渡期间按过渡实施方案执行。
——一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9年。
(2) 取得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 取得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安全评价 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新职业试行期间:.
(4)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0年以上,经一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釆用闭卷笔试方式,专业能力考核采用 笔试或综合模拟考试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 者为合格。二级安全评价师和一级安全评价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 ; 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专业能力 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 = 15,且不少于2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3人。
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不少于120 min;专业能力考核不少于1-50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O
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网壑绶直播辅导微晞竈豚策盼)的标 准教室或模拟现场进行。瘟*审在状准教室或会议室进行。
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 职业守则
(1) 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2) 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3) 加强自律,规范执业。'
(4) 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5) 竭诚服务,接受监督。
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规范。
(2) 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
(3) 安全评价技术标准、规范。
2. 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
(1) 安全系统工程.
(2) 安全评价理论。
(3)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4)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3. 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1)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2)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4) 矿山安全技术。
(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6)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7)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8) 其他安全技术。
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3) 事故应急救援。
(4)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本标准对三级安全评价师、二级安全评价师、一级安全评价师的能力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 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一)前期准备 |
|
1'.基础资料信息釆集方法 2.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 析知识 |
(二)现场勘察 |
|
计、勘察基础知识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_________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三)危险有害 因素分析 |
3∙能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
L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 |
一一、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 |
(一)划分评价单元 |
L能以危舫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左能以装置特征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 3.能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评价单元 |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与 方法 |
(二)定性、定量评价 |
能使用安全检查表、预先俺险性分析、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风险矩阵、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进 行评价 |
| |
-■ •三、风险控制 |
(一)提出安全 对策措施 |
L能提出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和设 施、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能提出评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的安全又寸策措施 3.能提出制定评价单元应急救援措施的技术要点 |
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 |
(二)编制评价亙 |
I-能编制安全评饨报告前言、编制侬据、项目概 2.能按照安全评价有关规范编制安全评价报吿 的单元评价结论 |
&邮TW编制 2-安全评价报告编写 规范 |
职业功能 |
工作能力 |
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一)前期准备 |
L能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及现场检査表 2.能分析评价对象,确定评价范围 |
L工程项目危险有雷特 征知识 A计划表缠制方法 |
(二)危险有害 因素分析 |
I-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 害因素进行分类 2.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 害因素进行分析 |
L企业生产工艺基础知识 2.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和 细则 | |
二、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一 |
(一)定性评价 |
能运用故障假设分析法与故庫假设/检査表分析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进 行评价 |
故障假设分析法与故障 假设/検查表分析法、故 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工 作任务分析法知识 |
(二)定量评价 |
能运用事故树、事件树、火灾爆炸指数法、概率理 论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
事故树、事件树、火灾爆 炸指数法、概率理论分析 方法知识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三、风险控制 |
(一)提出安全 对策措施 |
3 .能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二)编制评价报告 |
1.能确定综合评价结论,完成安全评价报告 2 .能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内部审核 | ||
四、技术管理 |
(一)项目实施 计划管理' |
|
L人员配置管理计划知识 2.项目勘察方案编写要求 |
(二)项目成果管理 |
L能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2.能根据用户意见对评价报告进行完善 |
信息反馈与知识交流 | |
五、培训与指导 |
(一〉培训 |
L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师培训计划 2-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师培训讲义 |
|
(二)指导 |
L能指导三级安全评价师进行评价工作 2.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人员作业指导书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乍线直播w⅞微信150 |
)1943630 |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一)前期准备 |
L能编制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社会人文环 境和周边自然生态状况等资料的收集方案 2-能编制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案 |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方案编制原则利要素 |
(二)危险有害 因素分析 |
3 .能分析区域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和 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 |
I-自然灾害知识 左选址与总图布置知识 | |
二、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
(一)定性评价 |
能运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认知可靠性分析、 模糊理论法进行评价 |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认 知可靠性分析、模糊理论 法知识 |
(二)定量评价 |
L能运用液体及气体泄漏扩散、火焰与辐射强 度、火球爆炸伤害、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气云爆 炸超压破坏、凝聚态爆炸、粉尘爆炸、爆炸伤害 TNT当量模型进行评价 2.能运用事故频率分析方法对发生事故的概率 进行评价 M能进行风险等级、事故损失评价 |
L事故后果预测方法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_________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三、风⅛I控制 一 |
(一)报吿审核 |
L能提出和确定安全评价报告审核要素 2-能制定安全评价报告軍核方案 3.能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审定 |
安全评价报告审核知识 |
(二)项目方案编制 |
|
| |
四、技术管理 |
(一)评价技术创新 与开发 |
|
L安全评价数据库功能 设置知识 2.信息处理知识 |
(二)技术支撑 |
I-能提出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方案 2.能提出安全评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 ||
一 五、培训与指导 |
(一)培训 |
|
教案编写基本知识 |
(二)指导 |
1.能指导二级安全评价师进行评价工作 2-能制定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评判标准和实施 方案 3,能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
L安全评价报吿质量管 理方法 2.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 件编写方法 3∙专业能力指导方案 | |
任三龙且推^用寸1股1曰丄DU丄。丄UU |
项目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35 |
9 |
4 | |
相关知识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24 |
15 |
18 |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
21 |
35 |
40 | |
风险控制 |
15 |
20 |
13 | |
技术管理 |
—■ |
8 |
10 | |
-培训与指导 |
— |
8 |
10 | |
合计 |
IOO |
IOO |
100 |
项目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
能力要求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35 |
25 |
20 ' |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
35 |
41 |
46 | |
风险控制 |
30 |
15 |
14 | |
技术管理 |
— |
10 |
10 | |
培训与指导 |
— |
9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IOO |
按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报名条件 如下:
1. 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专科毕业.
2. 三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2)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经三级安全评价师 职业;罗囂g驚詹碰导阙鼠⅛q*据薄1OO
(4)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 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 二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
(2)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 师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或取得其他 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达规定标 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5) 取得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职 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 一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9年以上。
(2) 取得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 取得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安全评价 师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 取得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0年以上,经一级安全评价师职 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5. 已经取得三级或二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须满足升级条件要求后方可申 报高一级别,时间以原证书发证日期为准。
臨价师塑!濒⅛*模拟题鄭
二、报名须知
(1) 应由报考人员本人亲自操作完成报名的全过程。
(2) 报名时要求提供的所有信息均十分重要,请务必认真填写,确保真实、有效。
(3) 注册时所填写的真实姓名与所对应的真实身份证号码提交后均不可修改,且每个身份证 号码仅限使用一次,请务必认真核对。
(4) 公布的时间安排的每一阶段的结尾日期均为截止日期,数据库到期将自动关闭,寄送材 料、汇款时间以邮戳,汇出银行日戳为准,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均不能迸入下一个程序,要严格遵 守公布的工作时间。
(5) 报名材料包括网上生成打印的申请表原件、居民身份证彩色复印件(正、反两面)、毕业证彩色 复印件、从业机构的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副本彩色复印件,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需 提供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彩色复印件(未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者可不提供)。
(6) 报名材料须一次用特快专递寄送,分开寄送无效,格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身份证彩色复印件、毕业证书彩色复印件、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副本彩色复印件、注册 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彩色复印件应用A4纸单页独立复印;
② 多人报名材料同时报送时,每个人的材料须单独装订。
(7) 学位不等同于学历,需提供毕业证书彩色复印件,只提供学位证书彩色复印件无效。
(8) 邮寄请采用特快专递的方式;汇款请釆用银行汇款的方式。
(9) 报名资格条件审査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45号楼;邮编= 100013;联系 电话 ≡010-84285160∕7119-605o
② 在网上报名填报阶段,报名信息可修改,在打印申请表后信息不可修改。
③ 提交的申请表应是完成网上报名操作后系统生成打印的,其他方式制作的申请表、涂改过 的申请表和复印的申请表均无效。
④ 提交的申请表应由本人亲笔签署“申请人声明”,不能涂改,且所签姓名须与提供的身份证 复印件中姓名i致。
⑤ 提交的申请表须经本人∙iλ业的安全评价机构审核、盖章。
⑥ 网上报名过程中需上传本人数码证件照片,照片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a.
照片须为近期、头部正面、无帽饰、单色背景的证件照。生活臆、风景照等均不符合要求;
b.照片的规格:高为3. 7 cm,宽为2. 8 cm,分辨率为80 px∕Cm以上,格式为*∙jpg,文件大 小在40〜80 KBO
⑦ 所填写的个人信息应与提交的报名材料中相应信息一致,如不同须提供户口本中“曾用 名"的复印件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原件。
⑧ 提交的各种彩色复印证明材料应清晰、完整,照片、文字、数字、印章、签名等应能够被准确 辨识。
三、联系方式
您在报名过程中如有问题,可致电以下联系人咨询:
1.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联系'电话:010-84285160,84287119-605/609
2. 南京工业大学
联系电话:025-83239649,15366166903
3. 大连安全科学研究院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0411-39835862,13904268450
4. 河南安评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0371-65953626,15093359843
5. 福州市现代安科职业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1355918727O,15O059O8778,O591^87622998
6. 云南巨星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 ≈0871-8387371,137O873677O
7. 新疆欣荣安评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 ≈0991-4812225,13999918063 . -
8.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华北科技学院)
联系电话:010-61591429,13833440745
9.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
联系电话:0451-82118632,13684604579
10. 山东技师学院
I 联系电话:0531-67871026,86375682
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 ≈010-84274708,15300219618 .
1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010-84911430,13520418301
四、有关说明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1) 满足直接鉴定条件要求的人员可直接报名参加鉴定,也可报名参加培训后鉴定。
(2) 申请培训的报名人员会在培训后鉴定,不需要单独进行鉴定报名,准考证在培训时由培 训学校发放。
(3) 每个身份证号只能进行一次鉴定或培训报名,请对照报名条件结合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一旦选择鉴定或培训报名后就不能再进行更改。
(4) 报名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相关要求及说明,注意保存好您的密码、找回密码问题及 答案。
(5) 邮寄报名材料请按要求用特快专递邮寄。
(6) 报名条件中的“学历证书”指国家承认学历教育的毕业证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毕业 证书:
① 高等教育学历系列,主要包括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 研究生,此外,还有1970年至1976年普通高校举办的大学普通班所颁发的毕业证书"
②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
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历学校所颁发的毕业证书。 ' -
③ 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而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 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党校、成人高校、军事院校设立的全日制普通 班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书,学历文凭考试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普通高等学校以远程教育 形式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以及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 规定》所颁发的毕业证书。
(7) 报名条件中的“安全工程类专业”包括安全工程专业、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机电工程专
业和工业工程专业。 ”
气平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薦i
鉴定科目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报考一、二级安全评价师的还需参加综合 评审。
(1) 理论知识为客观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2) 专业能力为主观题,题型包括情景分析题、案例题和综合应用题。
(3) 综合评审为主观题,题型为命题写作。
(1) 理论知识闭卷,采用机读卡填涂方式作答,考试时间为120 min。
(2) 专业能力闭卷,纸质试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50 minO
(3) 综合评审闭卷,纸质试卷笔答,考试时间为60 min。
请考生按准考证规定时间参考。
(1)答题卡使用轡播輔囑5術榆宰制雪436100
⑵答题中需要计算嶠新1癖痢學蒯⅜慕(苛丞彳環若假5發M■教出临数、 统计等方面的运算)进行计算。不得携带具有编程、文本及公式存储和数据打印功能的计算器。
(1) 鉴定科目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2) 参考科目全部通过者视为合格,单科合格成绩保留一年,在成绩保留期内,考生可参加一 次补考。
(3) 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参加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视同理论 知识考试合格,成绩由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 术》3个科目的成绩综合折算。
(4) 经鉴定合格人员将获得全国统考版《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
Q)请提前一天熟悉考场,确定所在位置。
(2) 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做好应考准备。
(3) 领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巻是否完整,有无破损、缺页、污损及印刷、装订错误等,遇有上述情 况应举手示意,请监考人员予以更换。
(4) 首先在答题卡或试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凡漏填、错填及在密封 区以外填写考生信息或做其他标记者均为无效试卷。
(1)考试开始前30 min凭身份证和准考证(见下图)经核对《考场清册》后入场,对号入座,将
身份证、准考证放在桌子左上角O
姓名
所在单J& 报名单位
理抡知识
考试时间
专兆能力
考试时间
2O10φl2月 26日 09> OO-IIi 00
20Iff¢12月 2&日 13, 30—16, Oft
注意事项
2,只准带臍戒靈字笔、2B锻笔.卷笔 刀、ftfi.计尊器入座.与考试无关的物品 按耦定存故在考场物品存融处・关用移动电 S⅜3HR8t⅛i
5氟考瞄分钟后经 牛同奪可蛔粘
%憲墙內夏≡w⅛, nsatwss
S丄不準交头按耳.室風右Kh不緯備看* 襄他人替卷,不攏夹带、冒名磷交换试 卷;不?》在考场内®UH就吃东Eh
综合时 时间
轧Λ≡渺发错误、印申字途模朝等冋 题郦举手询问.不眷異狎跷眞解釋轼巍,
箋定離点
考京⅛½
辨腼瞞区枫腳SW 奴口 西北角
征书飲
6.考试龊止时间_燹,立即停止答卷。不 卷将试卷、警题卡和枷ft带出考场,
T.觸从裁KE诈人飾管理、Jfe督票l1⅛査* 體者曜精号憾徒格.
w?w・ πvq. net. Gn
(3) 只允许带答题用黑色、蓝色钢笔、签字笔,2B铅笔,卷笔刀,橡皮,直尺,科学型计算器进 入考场。考场提供草稿纸,考生不需自行携带。
(4) 关闭移动电话和其他各类通讯设备。严禁携带教材、笔记、草稿纸,以及各类收录、存储、 记忆电子设备进入考场,其他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请存放到指定区域。
(5) 不得向任何人询问试题题意,遇有试题有误或字迹模糊,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
(6) 严禁在考场内吸烟、进食、大声喧哗及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
(7) 考生在考场内必须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管理,自觉维护考场秩序。不准交头接耳、左顾 右盼、传递物品、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偷看、抄袭他人试卷或允许他人抄袭自己的试卷;不准冒名 或换卷;严禁夹带以及其他违纪、舞弊行为。
(8)考试结束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巻,并按监考人员要求退离考场。严禁将试卷、答 题卡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r评价岫职业麦掐考泊模損距麻」
本大纲依据《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试行)》制定,分为理论知识、三级专业能力、二级专业能 力、一级专业能力和综合评审〈一、二级)五部分。
考查安全评价师掌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各级别相关知识的能力。
(一) 职业道徳
(1) 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2) 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3) 加强自律,规范执业。
(4) 钻研业务,提高素质。
(5) 竭诚服务,接受监督。
3.各级所占分值'
安全评价师三、二、一级均占5%。
(二) 基础知识
1.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安金评价技术标准、规范。
2. 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理论,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3. 安全生产技术理论和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 全技术,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其他安全技术。
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事故应急救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体系,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事故报告、调査、分析与处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
5.各级所占分值
安全评价师三级占35%、二级占9%、一级占4%。
(三)相关知识
1. 三级安全评价师相关知识 '
(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24%)
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现场调查分析方法,与评价相关的 工程设计、勘察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检查表编写知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生 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知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知识,重大危险源辨识 知识。
(2)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2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原则;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 评价、风险矩阵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知识。
(3) 风险控制(分值约占15%)
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单元评价结论编制原则,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规范。
2. 二级安全评价师相关知识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15%)
工程项目危险有害特征知识,计划表编制方法;企业生产工艺基础知识,各类安全评价导则 和细则。
故障假板分析法蠢巖晶戳縞歸伽曲4濂孤0法知识; 事故树、事件树、火灾爆炸指数法、概率理论分析方法知识。
(3) 风险控制(分值约占20%)
安全评价对策措施效果知识;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基本知识。
(4) 技术管理(分值约占8%)
人员配置管理计划知识;项目勘察方案编写要求;信息反馈与交流知识。
(5) 培训与指导(分值约占8%)
培训讲义编写基本知识;多媒体课程开发知识"专业能力指导方法。
3. —级安全评价师相关知识
(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18%)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编制原则和要素;自然灾害知识,选址与总图布置知识。
(2)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40%)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人员可靠性分析、模糊理论法知识;事故后果预测方法、事故频率分析 方法、定量风险评价知识、财产损失预测知识。
(3) 风险控制(分值约占13%)
安全评价报告审核知识;项目投标知识;项目风险分析知识;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4) 技术管理(分值约占1O⅝)
安全评价数据库功能设置知识;信息处理知识。
(5) 培训与指导(分值约占10%)
教案编写基本知识;安全评价报告质量管理方法,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编写方法,专业能 力指导方案。
膊阿!⅜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産
按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规定,三级安全评价师的专业能力涵盖三级安全 评价师理论知识。
考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与危害程应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F)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35%)
L前期准备
能采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信息;能釆集被评价对象所涉及的 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2.现场勘察
能对类比工程进行调查;能按现场勘察方案对现场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安全状况进 行调査;能使用现场询问观察法、现场检查表对被评价对象内外部安全距离、安全设施设备装置 运行状况、安全监控状况、检测检验状况及管理情况进行査验。
蒿髯囂蠶*布灿撓無晶黴项鬼!≡的 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能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二)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35%)
1. 划分评价单元
能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能以装置特征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能依据 评价方法有关规定划分评价单元。
2. 定性定量评价
能使用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矩阵、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进行评价。
(三) 风险控制(分值约占30%)
1.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能提出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和设施、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能提出评 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的安全对策措施;能提出制定评价单元应急救援措施的技术要点。
2. 编制评价报告
能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前言、编制依据、项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定性定量评价、单元安 全对策措施等章节内容;能按照安全评价有关规范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的单元评价结论。
按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规定,二级安全评价师的专业能力涵盖三级安全 * 16 ■'
评价师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二级安全评价师的理论知识。
考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风险控制,技术管理和培训与指导的能力O
(一) 危险看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25%)
■ 1.前期准备
能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及现场检查表;能分析评价对象、确定评价范围。
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能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 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二)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41%)
1. 定性评价
能运用故障假设分析法与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 法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
能运用事故树、事件树、火灾爆炸指数法、概率理论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能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能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能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编制评价报告
能确定综合评价结论,完成安全评价报告;能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内部审核。
(四) 技术管理(分值纟勺占10%)
1. 项目实施计划管理
能对评价项目承接风险进行分析;能编制现场勘察人员及器材设备配置方案;能编制项目实 施计划。
2. 项目成果管理
能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能根据用户意见对报告进行完善。
(五) 培训与指导(分值釣占g%)
1. 培训
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师培训计划;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师培训讲义。
2. 指导
能指导三级安全评价师进行评价工作;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人员作业指导书。
按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安全评价师的专业能力涵盖二、三级安 全评价师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一级安全评价师的理论知识。
師⅛⅛谕职亚资櫓就模拟题)¾
考査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风险控制;技术管理和培训与 指导的能力。
(一)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分值约占20%)
1. 前期准备
能编制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社会人文环境和周边自然生态状况等资料的收集方案;能 编制区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案。
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能分析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区域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 者居民生活的影响;能分析区域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 经营单位的影响;能分析区域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
(二)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46%)
1. 定性评价
能运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人员可靠性分析、模糊理论法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
能运用液体及气体哪舞簪耳瓣雄 塑潛秒耕聴
炸超压破坏、凝聚态爆炸俺績蟲融毓WO細15019436100析方 法对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行评价;能进行风险等级、事故损失评价。
(三) 风险控制(分值约占14%)
1. 报告审核
能提出和确定安全评价报告审核要素;能制定安全评价报告审核方案;能对安全评价报告进 行审定。
2. 项目方案编制
能编制安全评价项目投标书;能确定项目风险分析方案;能审定评价工作计划。
(四) 技术管理(分值约占10%)
L评价技术创新与开发
能运用国内外新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能创新与开发新的安全评价技术方法,
2.技术支撑
能提出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方案;能提出安全评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五) 培训与指导(分值约占10%) •
L培训 ■ ■
能编制二级安全评价师培训计划;能编制二级安全评价师培训教材。
2*指导
能指导二级安全评价师进行评价工作;能制定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评判标准和实施方案;能编 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依据《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对安全评价师应具有的文字表达、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 理、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断的能力要求,考查一、二级安全评价师对职业道德、安全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安全管理知识等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二级安全评价师综合评审,采用命题写作,纸笔作答的方式。
伊价师职业j⅜⅜⅜模拟题薦
(1) 根据《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中对于安全评价师的基本要求和三个等级的工 作要求确定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自学内容「,自学学时数分别为:三级Iio学时;二级80学时;一 级50学时。
(2) 报名参加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的人员应在培训前掌握本等级职业培训要求的内容,在面 授教学时自学内容将作为学员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进行讲解。
(3) 自学时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为职业培训的面授教学打好基础。
1. 法律法规
(1) 安全生产法基本知识。
(2)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3) 剧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4)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5) 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相关法规知识。
(6) 事故调查报告相关法规知识。
(7) 安全标准化相关法规知识。
(8) 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规知识。
(9) 安全评价相关法规知识。
2. 安全评价技术
(1) 系统工程基本知识。
(2) 事故基本知识。
(3) 事故致因理论。
(4) 安全原理基本知识。
(5) 有关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
3)有关定量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
(7) 有关综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知识。
(8) 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编制知识。
3. 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1) 有关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
(2) 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3)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4)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5) 特种设备基本常识。
(6) 矿山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7)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8) 民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9)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基本常识。
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ɑ)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基础知识。
(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础知识。
(4)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基本模式和要素。
(5) 事故报告、调査、分析和处理的基础知识。
5. 危睑有害因素辨识
(1)事故案例分析知识。
(4)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5)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知识。
(6) 重大危险源辨识知识。
L法律法规
(1) 安全生产法基本知识。
(2)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3) 剧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4)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5) 事故调查报告相关法规知识。
(6) 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规知识。
(7) 安全评价相关法规知识。
2.安全评价技术
(1) 系统工程。
(2) 安全原理。
(3) 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4) 定量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5) 综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3. 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1)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2) 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3)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4)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5) 特种设备基础知识。
■ (6)矿山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7)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8) 民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9)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 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
(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5) 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
(6) 事故报告、调査、分析和处理。
(7)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
5.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______ I…、I ,S- ______
(2)编制现场安全检査表的基本知识。
6.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职业标准中规定本等级应掌握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知识。 ■
7. 风险控制
(1)有关安全对策措施的基础知识。
〈2)评价报告内部审核知识。
1. 法律法规
(1) 安全生产法基本知识。
(2)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
(3) 剧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4)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知识。
(5) 事故调查报告相关法规知识。
(6) 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规知识。
(7) 安全评价相关法规知识。
2. 安全评价技术
(1) 系统工程。
(2) 安全原理。
(3) 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4) 定量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5) 综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3. 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1) 防火、防爆知识。
(2) 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3)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4)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5) 特种设备基础知识。
(6) 矿山安全技术。
(7)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8) 民爆、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9)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D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5.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编制原则和要素。
(2) 选址与总图布置知识。
6.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职业标准中规定本等级应掌握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知识。
7. 风险控制
评价报告审核知识。
级别:三级 |
ID: | |
一自学内容 |
. 一学时亦 J | |
1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2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3 |
学时C月曰一月曰) |
r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读模掀题産
续表
序号 |
自学内容 |
__________学时数__________ |
4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5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6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7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8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9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10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广 |
本人确认已经按要求完成了 IlO标准学时的自学学习,并申请参加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面授学习。
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报告书须在参加培训时提交。
级别:二级 |
ID: | |
序号 |
' 在縛灘播辅W |
如?Wl 50⅜啊 36100 |
1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2 |
学时C月 日一月 日) | |
3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4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5 .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6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7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8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
9 |
学时(月曰一月曰) | |
10 |
学时(月 日一月 日) |
本人确认已经按要求完成了 80标准学时的自学学习,并申请参加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面授学习o
签字:
年 月曰
注;本报告书须在参加培训时提交。
级别:一级 .ID:
序号 |
自学内容 — |
一丁 学时数一 | ||||
1 |
_______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2 |
学时( |
月 |
B 一 |
月 |
日) | |
3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4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5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6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7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8 |
学时( |
月 |
0 — |
月 |
日) | |
9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
10 |
学时( |
月 |
日一 |
月 |
日) |
本人确认已经按要求完成了 50标准学时的自学学习,并申请参加安全评价师职业培训面授学习。
签字: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共同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竇格一级)》(第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共同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第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共同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4.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共同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第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5.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共同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第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6-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职业道德》,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社,2008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9. 生产安全事故报吿和调查处理条例
10. 安全标准化相关文件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扌嶼産
1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标准及行业标准
12.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22号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安全 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工作的通知(安监总规划E2009]181号),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 评价机构资质审核审批工作有关表格的通知(安监总厅规划E2009]182号),国家安监总局办公 厅关于建立安全评价和检测检验机构发挥技术支持作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的通知(安监总厅规 划[2009]185 号)
13. 《安全系统工程》书籍,自选
14. 隋鹏程等的《安全原理》,张景林的《安全学》等,自选
15.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7. 防火防爆类书籍,自选
1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9. 矿山类基础知识,自选
20. 危险化学品分类知识,配合标准,自选
21. 民爆类书籍,自选
22. 烟花爆竹类书籍,自选
23. 建筑施工基础书籍,自选
24. 赵正宏的《安全生产五要素的理论和实践》,自选
25. 重大危险源新标准和相关书籍,自选
28. 总平面布置等标准
29. GB/T 13861-2009
30. GB 644IJGB 6442
31. GB 18218-2009
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取得大学本科、硕士研 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不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必须首 先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而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却不一定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或 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现在经常出现将学位与学历相混淆的现象,如有的人学历为本科毕业,之 后通过在职人员学位申请取得了搏士学位,这时,学历仍为本科,而不能称之为“博士学历“。
在职申请学位不是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只表明其在学术上已达到硕士学位的 学术水平,具有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同等学力(学习能力的“力‘‘),不涉及学历。因此申请人的 学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在职研究生则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 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在职研究生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与脱产研究生相同,是经过 学校录取的正式研究生,可获得研究生毕业的学历。
r⅝侨师願财资格港试模拟题福
第二部分 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了解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 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标准,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定。并能够将所学的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T
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 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 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我国社会 主义法的形式以成文法为主。
法的效力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发生效力。
1. 关于人的效力
法律对什么人发生效力,各国立法原则不同,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以国籍为主,即属人原 则,亦称属人主义,法律只对本国人适用,不适用于外国人。二是以地域为主,即属地原则,亦称 属地主义,法律规范在该国主权控制下的陆地、水域及其底床、底土和领空的领域内有绝对效力。 不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则上一律适用该国法律。三是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相结合,即凡居住 在一国领土内者,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则上一律适用该国法律。但在某些问题上,对外国 人仍要适用其本国法律,特别是依照国际惯例和条约,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仍适用 其本国法律。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2. 关于地域的效力
这是指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即从法律生效的地域角度确定法对人的效力,大体有 三种情况: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即在国家主权管辖的全部领域有效,包括延伸意义上的领域,
• 28 •
如驻外使领馆、领海及领空外的船舶和飞机。凡是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一般在全国 范围内有效,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除有特殊规定之外,一 般都在全国有效。二是在局部地区有效,一般是指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该地 区有效,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 效。三是有的法律不但在国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其效力还可以超出国境。
3.关于时间的效力
这是指法律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自法律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二是法律另行规定生效时间,如《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生 效施行。三是规定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期限时生效。
法所表现的意志首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又不单纯是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社会规范o它 为人们规定一定的行为规则,指示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即 规定人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从而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法作为一种 社会规范,在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约束力。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 表现在法具有下列特征:
(1) 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2) 法是依照特定程序制定的;
(3)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的分类有不同标准,按照不同标准对法所划分的类别不同。
1.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这是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所做的分类。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 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不成文法是指未经 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的和赋予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如习惯法、判例、法理等。我国社会主义 法属于成文法范畴。
2. 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 法律。广义的法律与法同义。狭义的法律特指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立 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制定 和修订法律。法律的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行政规章。 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具有约束力。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 规章。行政法规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名称通常为条例、规定、办 法、决定等。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施 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但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5)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
r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崖:
q~_ i" -------一……——q
行为或者某一类人员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的部、委员会和直属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的授权制定的在全 国范围内实施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规章是指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民政府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授权制定的在本行政区 域实施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3. 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
这是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所作的分类。宪法又称根本法或者母法,是具有最高地位 和效力的法律文件。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普通法律是指 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通常规定某种社会关系或者社会 关系某一方面的行为规则,其效力次于宪法。
4. 特殊法和一般法(普通法)
这是按照法律效力范围所作的分类。从空间效力看,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法律为特殊法,适用 于全国的法律为一般法。从时间效力看,适用于非常时期的法律(如紧急戒严法、战时实施的法 律)为特殊法,适用于平时的法律为一般法。从对人的效力看,适用于特定公民的法律(如兵役 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特殊法,适用于全国公民的为一般法。从调整对象看,适用于特定调整对 象的法律为特殊法,适用于一般调整对象的法律为一般法。
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有法可依,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法》势在 必行。加强安全生产立法,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 它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
(2) 它是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的需要;
(3) 它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
(4) 它是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
(1)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
(2)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住命和财产安全;
(3)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4)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5)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6)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指我国全部现行的、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
• 30 .
统一整体。
L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以分为上位法与下位法
法的层级不同,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也不同。上位法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高于其他相关法 的立法。下位法相对于上位法而言,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低于相关上位法的立法。不同的安 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或者同一个安全生产行为作出不同法律规定的,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适用 上位法的规定。上位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下位法。下位法的数量一般多于上位法。
(1) 法律。法律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上位法,居于整个体系的最高层级,其法律地位和 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下位法。
(2) 法规。安全生产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① 行政法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高于地 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等下位法。
②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 政法规,高于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安全生产法规的 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与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相同。
〈3)规章。安全生产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① 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的授权指定 发布的安全生产规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②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 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① 国家标准。安全生产国家标准是指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全 国范围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② 行业标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 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 求,可以高于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但不得与其相抵触。
2. 从同一层级的法的效力上,可以分为普通法与特殊法
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同一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中,安全生产法律规范有普通法与特殊法之 分,这两类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各有侧重。普通法是适用于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 在的基本问题、共性问题的法律规范,它们不解决某一领域存在的特殊性、专业性的法律问题。 特殊法是适用于某些安全生产领域独立存在的特殊性、专业性问题的法律规范,它们往往比普通 法更专业,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在同一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问题的法律适用上,应 当适用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3. 从法的内容上,可以分为综合性法与单行法
从安全生产立法所确定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法律规范看,可以将我国安全生产立法分为综 合性法与单行法。综合性法不受法律规范层级的限制,而是将各个层级的综合性法律规范作 为整体来看待,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主要领域或者某一领域的主要方面。单行法的内容只涉及 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的安全生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综合性法与单行法的区分是相对 的、可分的。
側颁职亚资⅛⅜⅜1⅜⅛
1.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
学习实施《安全生产法》,应当掌握贯穿于全部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这就 是《安全生产法》的五项基本原则:
(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 权责一致的原则;
(4) 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5) 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2. 《安全生产法》的调整对象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指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经法律调整后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就是 法律关系W安全生产法律关系是指各行各业的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在从事生产经营 和监督管理的活动中所发生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中基本的社.会关系有下列 五种:
(1) 监督管理关系;
(2) 协调、指导和监督关系;
(3) 安全生产管理关系;
(4) 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关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法可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C.宪法性法律、普通法规 D.特殊法和一般法
2. 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 )三要素构成。
A.结果 B.纠正 C.制裁 D.措施
3.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指由()依法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
A.国务院 B.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
C.国务院部委 D.国务院、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
4.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与()相抵触,属于无效。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 D.国际公约
5.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基本原则,一是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二是预防为主的原则,三是权
责一致的原则,四是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五是( )的原则。
A.综合监管、联合执法 B.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C.政府监管、群众监督 D.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6. 下列对安全生产立法按照法律地位和效力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 B.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C.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 D.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
7.加强安全生产立法,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不包括体现以下( )方面。
A-它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
B,它是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的需要
C. 它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
D. 它是建立健全我国法律体系的需要
8.安全生产立法一般是指国家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 )和部门
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文件。
A.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
C.部门法规
D.地方性法规
9.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是指( )在安全生产执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A.安全管理员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各省市安全监察部门 D.行政执法主体
1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安全生产法》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立法,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专门法律
B.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C.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D,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11. 按照我国法律有关规定,有权制定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的国家机关是(
A.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各级政府 B.国务院有关部委
12. 同一层面的不
则是
C.省、自治区、直
A. 普通法优于特殊法原则
B. 特殊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 以适用普通法为基本原则,以适用特殊法为例外原则
D. 以适用特殊法为基本原则,以适用普通法为例外原则
参考答案
1. A |
Ξ, C |
3* A |
4A |
5, B |
6. A |
7. D |
8?D^^ |
9. D |
10. B |
11.B |
IrB |
二、多项选择题
1. 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
)效力。
C.执法'
C.预防为主
C.工会组织
A.惩戒 B.时间
D,空间 E.对人的
2. 《安全生产法》体现了( )的基本原则。
A.人身安全第一 B.公正合法
D.责权一致 E.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3. 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 B.中介服务机构
D,政府监管部门 E.安全生产从业人员
⅞⅜师职亚资帳考读模拟题扇
4. 下列关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矿山安全法》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 有关安全生产的单行法律
B. 《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普通法,普遍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
C. 《矿山安全法》既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单行法律,又是矿山安 全生产的综合法律
D. 《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不同于《安全生产法》的,应该适用《安全生产法》
E. 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是最有计划性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
5. 同一层级法律文件在同一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在法律适用上应为( )。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成文法优于判例法 C.单行法优于综合法
D.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E.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参考答案
LBDE |
2^ ACDE |
3. ABDE |
4, BC |
5. BD |
•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定,熟悉生产经营单检的安全生产保障、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 援与调查处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熟悉从业人员的权利保障和义务履 行的有关法律问题,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L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尽代表大会常聲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羌有欄辘帰微倚⅛快爾,有94064® 0日起施 行。立法目的是为了翠强产工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 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安全生产法,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 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 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建立完善“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 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 营必须管安全),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 构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制 度;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加大对安 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掌握安全生产犯罪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刑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 35 •
安也
j⅝师职业酬考弑•模拟题薦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 次会议通过,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原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犯罪主体、 犯罪行为和刑罚作出了修改,同时增加了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和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关于大型群 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和不报、谎报事故罪的两条规定。立法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事责任是指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 果。这一后果只能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是负刑事责任的依据。从主观方面 说,凡法律规定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的人的故意或者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 从客观方面说,某种行为侵犯刑事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并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应负刑事责任。但 是,某些行为从表面上看已经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然而实际上并不危害社会,则不负刑事责任。 如无责任能力人的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实施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等。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 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 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 容教氟刑法》第二十倒赢礙晶1側諏9436100他权 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 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 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以上是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法条体现。从理论上说,刑事责 任的归责要素应当包括主观恶性、客观危害、刑事违法三个方面。满足上述三个要件,达到刑事 责任的年龄,同时不具有法定免除刑事责任事由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有关安全生产犯罪的规定主要有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 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霏、不报或者谎报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提供虚假证明文 件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等。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执法主体是法 定的司法机关,即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由 人民法院依法做出最终的司法判决。
(1)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 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指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 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 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 以上有期徒刑。”
(3)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 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 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
(4)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是指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 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 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疽'
(5) 不报或者谎报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责任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 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 劳动者自己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
•熟悉矿山建设、开采的安全保障和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 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 安全法》(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矿山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 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釆矿业的发展。
阡平价师扣",爻格考试校拟题產』
•掌握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规定,掌握职业病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病 人保障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 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大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 的责任,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并对职业病的诊断和认定作出了可行性的规 定。《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 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 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 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 职业病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 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并非泛指的职业病,而是由法律做出界定的职业病。
3. 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它是根据“职业病可 以预防,但是难治"这个特点提出来的,是职业卫生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所证实应当采取的正确 方针。预防可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减轻职业病的危害程度,但是对已经引起的疾病仍要重视治 疗,救治病人,减少痛苦,所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一个全面的方针,概括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 要求。
1.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 38 •
(3) 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为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 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2.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 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 害项目,接受监督。
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 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 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 起30日内,做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吿未经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工程预 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 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 施工。
1.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措施:
(1)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 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职业病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 供个人健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 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装置和 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性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1)职业危害公告和警示。《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 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 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
師⅜⅜⅞⅞亚资臓试模⅜⅜薦
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评价。《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 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应当按 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 劳动者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审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3)劳动合同中设置职业病危害内容。《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 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 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 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上述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 合同相关条款。
.(4)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 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迸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 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 防护用品。劳动者应当释拿迎裆磚劑侷精,酉丑以胄、帶怦业病 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⅛fe⅛∣⅛銀9teW⅛SWffi⅛⅛⅛⅛⅛⅜⅞9丄UU
(5)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 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 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査,并将检査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査费用由用人单位承 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 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査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 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 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 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 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 签章。
(7)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 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 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职业病诊断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卫生医疗机构进
• 40 •
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 査与评价、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因素。《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 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 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 九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 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査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 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査信息等,作出 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2.职业病病人保障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 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 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岗位津贴。职业 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 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 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 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 行健康检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职业病防治法》第屠规鬼屏央朝建靈齢礙廟柠労饱芬蒯 結警窖、责令限期 改正、处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 给予责令停建、关闭等处罚。对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 撤职的行政处分。
•掌握消防工作的基本规定,熟悉火灾预防、消防组织建设和灭火救援等方面的有关法律 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法》(以下简称《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2OQ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消防法》做了修订,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消防 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 护公共安全。
1. 消防规划 ,
《消防法》第八条规定了城乡消防规'划,以及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 完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 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 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 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2. 建设工程消防安全
《消防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对消防设计文件的备案和抽查作出了规定,要求按照国家工程 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除本法第十一条另有规定外,建设单位应当自 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 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査。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 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 负责。
《消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 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 标Vli'囂富利竇戰点攝微信15019436100
《消防法》第十五条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 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査。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安全検查. 未经消防安全检査或者经检査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第二十条规定,举 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 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 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 规定。
4.有关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1)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 疏散预案.
(2)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 修,确保完好有效。
(3) 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 档备査。
(4)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 标准。
(5) 组织防火检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6) 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消防法》第十七条规定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方法及其应当履行的职责,要求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 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 民政府备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一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 防安全职责:
(1) 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3) 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査记录。
(4) 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消防法》第三十六条对地方人民政府建立消防队提出了具体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火灾扑救 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承 担火灾扑救工作。第三十七条明确了消防队的职责,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除按照国家规定承 担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之外,还要承担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消防法》第三 十九条明确规定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1)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4) 前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5) 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消防法》第四十三条明确了地方政府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反应与处置机制的要 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 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公 民的消防义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 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 在场人员疏散;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 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第四十五条明确了火灾现场 扑救的组织指挥,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 的生命安全。
1.建设工程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违反《消防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 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1)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 合格,擅自施工的。
⅝⅛1⅝业蠢楮老弑模拟题W
(2) 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3) 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4) 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5)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査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2. 单位与个人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单位违反《消防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 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 完好有效的。
(2) 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3)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4)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5) 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6) 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7) 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第三 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3.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违反《消防 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定,熟悉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和道路 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自2011年5月1日起 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 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 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1.交通事故现场处理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 44 *
(1) 造成人身伤亡的处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 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2) 未造成人身伤亡的处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 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 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 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2.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 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 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受伤人员救治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 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 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 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 事故责任人追偿。
4. 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赔偿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售酉擊普攥碧審齬齋經快汗卞觥嚟祷[率釋偿责 任O交通事故的损失是⅛⅛寐曷籲桐®縞⅛⅛W∙,财赔偿 责任。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 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动力装置驱动或 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 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 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1.机动车通行规定
(1) 同车道行驶。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 距离。有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 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行经铁道路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 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情形,不得超车。
(2) 交叉路口行驶。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 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 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3) 机动车载物、载人行驶。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 不得违反装载要求。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 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机 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载货,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
评价师职亚资格考读模拟题薦
2.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 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 km。非机动 车应当在规定的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3. 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钗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 于70 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 km。任 何单位、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査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 除外"
1.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
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的决定机关。
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机动车驾驶人有道路交通安全违 法行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章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掌握《就业促进法》颁布的重要意义,熟悉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简称《就业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立法目的是为了促进就业, 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掌握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规定,熟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 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 46 .
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 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 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1. 突发事件概念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事故灾 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事件等。
2. 突发事件分级
《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序、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可控性、行业特点等因素, 将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3. 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部门的分工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 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 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突发事件应对法》着重强调了“属地为主"原则下的县级人民政府的 责任,“分级负责”原则庠舞曾犊蟠'窗瑯肖朝啣砂■酷突发事 件应对工作的责任,M⅛te⅛‰⅛WS飜⅛就數∣⅛⅛⅞⅛⅛旻兼S)I⅛⅛!
(1) 各级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分工负责。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分别由发生地设区的市 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重大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 生事件、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其中影响全国或者跨 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别重大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社会安全事件在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 可以直接组织处置。
(2)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负责。本着“条块结合”的工作原则,《突发事件应 对法》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但是并不排除突发 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的应急责任,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荽支持。
《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规定了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应急 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宣传及应急演练,各类救援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经费保障、通信保障,建设 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危险源调査、登记、风险评估,调解和处理易引发突 发事件的基层矛盾纠纷等。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 他人群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 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
1.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为 两个层次:一是国家级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二 是地方级应急预案,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
• 47 •
IaaMMieiMBdiiMMaiaiHiWiaitMaiaianiaawMaiiiiaaaaiaiHiHiH
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此外,企事业单位也应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 体育等重大活动时,主办单位也要制定应急预案。
2.单位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
(1) 一般单位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査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 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 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 府有关部门报告。
(2) 高危行业企业预防突爰事件的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矿山、建筑施 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 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査, 及时釆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3)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共交通工 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 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 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3-应急能力建设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综合性或者专业性的应 急救援队伍;对有关部门唾婚辞健補璋極聽預,布胡驟畔榊买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独法皐値雅鹹碱ð死⅛⅛0⅛9⅛⅛6100学 校应急教育;为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经费;建立应急通信保障,完善公用通信网;鼓励并发 展保险事业;鼓励并扶持应急教学科研等内容。
1. 突发事件信息收集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政府及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 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 告员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第三十九条规定了信息报告应 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第四十条规定了对收集到的信息应当及 时汇总分析,对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 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报告或者通报。
2. 突发事件预警
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 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当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 大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
Q)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后的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釆取如下五种措施:一 是启动应急预案;二是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 信息,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三是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事件的可能性与影响 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四是向社会公布预测的信息和分析评估的结果, 并对信息的报道进行管理;五是及时发布警告、宣传减灾常识和公布咨询电话。
• 48・
(2)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后的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除采取三级和四级警报后的措施之 外,还要釆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一是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二是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 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三是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 安秩序;四是釆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 常运行;五是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釆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六是转移、疏散 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七是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 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八是法律、法规、规章 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1. 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有必要实施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并有序开展各 种抢险救援工作。应急处置措施的总体要求是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应急处置的需要。应急处 置措施是一种暂时的强制性行政应急措施,是一种行政行为。《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如下 十项措施:一是救助性措施,主要是对公民人身的救助;二是控制性措施,主要是针对场所的 控制;三是保障性措施,主要是针对生命线工程系统;四是保护性措施,阻止事件蔓延传播,五 是调用急需的物资、设备、设施和工具;六是组织公民参与救援;七是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是稳定市场的经济性管制;九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的措施;十是防止次生事件和衍生事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 定、命令,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 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 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并采取 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请求上一级政府支持恢复重建工 作;制定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查明事件经过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1.政府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政府部门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未按规定采取预昉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釆取必 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 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 损害发生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不服从上级人民 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 等善后工作的;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 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2.有关单位的法律责任
容易引发突发事件和容易受突发事件影响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管理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 包括: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 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 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 重后果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
进行现场( )。
A.安全评估 B.安全管理
C.安全监察 D.设施检测
2.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有权考核发放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的单位是( )。
A.安全培训机构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劳动保障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
3. 《安全生产法》确立了( )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B.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A.生产经营单位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投入的保障主体是( )。
A.董事会 B.股东大会 C.监事会 D.执行总裁
6.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责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验收工
作的单位是( )。
A.行业主管部门 B.投资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7.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被审査、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 的安全设备、器材或其他产品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责令改正,并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
A.公安机关 B.监察机关 C.纪检部门 D.人事部门
'8.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体生产经营活动不适用《安全生产法》
B. 民营企业安全生产不适用《安全生产法》
C. 外商独资企业安全生产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D. 道路交通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9.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组织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给他人造成伤害 的,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生产经营单位 B.中介组织机构:
C.生产经营单位和中介组织连带 D.直接责任人员
• 50 •
10. 《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
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 )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A.国务院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D.县级以上行政主管
11.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
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职权不包括( )「
A. 进入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以及了解有关情况
B.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C. 对主要负责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
D. 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责令排除、撤出人员.、责令停产等)和对有关设施、设备、器材进行 处理〈査封、扣押)
12.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同一项目的多个承包单位或承租单位的安
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统一指挥、管理 B-统一协调、管理
C.统一考评、管理 D.统一规划、管理
13. 《安全生产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
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 )报告。
A.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 B.监察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的上级机构 D.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
构ZXH%蜘播辅尊爾g≡∙≡≡r机
A.上级主管部门 B,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C.合伙投资人 D,股东
15.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
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 )。
A. 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并限期改正
B. 责令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罚款处罚
C. 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D.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当场做出行政处罚
16. 《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 )单位,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O
A,生产、运输、储存 B.生产、储存、使用
C..生产、运输、使用 D.生产、经营、储存
1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应当说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 ( )等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A.工资待遇、岗位津贴 B,劳动合同、休假制度
C.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 D.聘用条件、解聘规定
18. 依据《安全生产法》,全面负责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在各类重大、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
作中处于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是( )o.
A.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D,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51 •
r评价师收II,资藉:⅜试掛掛题庠,
19.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
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 )。
A. 责令停止生产
B. 责令停产整顿
C. 提清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D. 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给予罚款处罚
20. 某市机械加工厂原有员工80人,因业务发展需要,又新增员工120人。依据《安全生产 法》,该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符合要求的是()。
A. 配备8名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配备10名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1. 某施工单位将自己的业务发包给不具备经营资质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队 不注意施工安全防范导致在建工程基坑坍塌,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依据《安全生产法》,下 列关于此次事故伤亡赔偿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施工队承担赔偿责任 B.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承担赔偿责任
C.由施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D.由施工单位与施工队承担赔偿责任
22. 2013年4月25日,某服装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34人受伤.该公司董事长王 某年龄比较大,因患病常年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能主持该公司的日常工作。公司总经理李某于
2013年2月出国参加学g 作。公司由综合管理部裙
持工 职的
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据《安全生产法》,针对该事故,该公司应当被追究法律责 任的主要负责人是( )。
A.董事长王某 B.总经理李某
C.常务副总经理张某 D.综合管理部主任刘某
23. 甲化工厂年产5万吨乙二醛,2万吨蓄电池硫酸,2万吨发烟硫酸。甲厂计划明年调整 部分生产业务,将硫酸生产线外包给其他单位。依据《安全生产法》,甲厂下列调整计划中,符合 规定的是( )。
A. 将蓄电池硫酸生产线外包给乙蓄电池装配厂,由乙厂全面负责安全管理
B. 将发烟硫酸生产线外包给丙磷肥厂,由甲厂全面负责安全管理
C. 与承包方签订协议,约定外包生产线的安全责任由承包单位全部承担
D. 外包的同时,该工厂还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外包生产线的安全生产工作
24. 甲公司在简仓现场施工作业中,委托乙公司承担仓顶防水材料吊装作业;委托丙公司承 担仓内设备安装作业;委托丁监理公司负责施工监理。三家公司同时开展相关作业。根据《安全 生产法》,对上述作业活动进行相应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乙公司、丙公司承担安全生产管 理职责
B. 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C. 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由丁公司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 甲公司指定丁公司监理人员对乙公司、丙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25.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
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 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总会计师 B.主要负责人
C.主管姜全生产的副职 D.项目负责人
26. 依照《矿山安全法》的规定,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在作业现场检查安全状况时,发现有危及
职工安全的紧急险情时,有权( )。
A.要求矿山企业立即处理 B,给予经济处罚
C.撤销矿山企业负责人职务 D,吊销釆矿许可证
27. 依据《消防法》,餐馆的火灾自动报警、消火栓等设施应当每( )全面检测一次。
A.半年 B. 一年 C.两年 D.三年
28.《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队伍扑救火灾,( )。
A-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等,被救单位应依照规定给予补偿
B.不得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C. 所损耗的器材、装备等,被救单位应依照规定给予补偿
D. 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应付给劳动费用
29.某矿区由于长期私挖滥釆,遗留下重大水害隐患。近日该地区局部有雷雨天气,地方政 府为防范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发布三级警报。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警报发布后,地方政府应 采取的措施是( )。
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
B. 责令矿山应急
C. 加强对重点煤
019436100
D.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到雷雨危害的煤矿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
30.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
当( ),设置提示标志。
A-设置安全岛 B.安装交通红绿灯 C.发放宣传材料 D.施划人行横道线
31. 违反《消防法》的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的行为是( )。
A-擅自举办大型集会具有火灾危险的 B.对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的
C.不能保障疏散通道畅通的 D.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
32..矿山企业必须从( )中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A.矿产品销售额 B.国家下拨专项费用C.当地财政专款 D.企业利润
33.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饺接式客车、 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 )低于70 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A.行驶时速 B.平均时速 C.设计最高时速 D.额定时速
.34.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
A. 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役
B. 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管制
C. 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D. 警告、罚金、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35.《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 )、突发事件性质、行业特点、可控性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
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A-伤亡人数 B.社会影响 C.社会危害程度 D.直接经济损失
36.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 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表示。
A. 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37. 依据《矿山安全法》,矿山企业工会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做出停止作业的决定
B. 立即组织员工撤离危险现场
C. 向矿山企业行政方面建议组织员工撤离危险现场
D. 立即启动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38. 《矿山安全法》规定,每个矿井的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 )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 业技术规范。
A.垂直高度 B,标高差 C.相互连接通道 D.直线水平距离
39. 依据《消防法》,企业销售不合格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可由( )从重处罚。
A-公安消防机构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安全生产监管部门D.消费者协会
40.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 )kmO
A. 10 B. 15 C. 20 D. 25
4L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不可以釆取的 应急处置措施是( )。
C. 向有关单位收取全部应急救援费用
D. 向个人征用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
42. 某施工单位在承接一校舍加固工程时,发生脚手架坍塌,造成2名工人死亡。后经查 明,该施工单位没有配备安全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混乱。根据《刑法》,该施工单位负责人的行 为涉嫌构成的罪名是()。
A.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重大伤亡事故罪
43.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 )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
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国家机关 B.个体经济组织 C.部队 D,其他组织
44. 王某在某选矿厂一线工作,经诊断患上了矽肺病,但该选矿厂一直未给王某缴纳工伤保
险费。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关于职业病患者相关权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o
A. 王某应向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医疗和生活救助
B. 该选矿厂应继续留王某在原岗位工作并增加岗位津贴
C. 该选矿厂可以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一定的补偿
D. 王某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选矿厂承担
4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
( )、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A.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B.配置急救交通车辆
C.配置现场专职医疗人员 D.配置性能稳定的通讯工具
46.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在设备的醒
目处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并提供( )。
A.卫生许可证书 B.环境影响検测证书
C.安全使用证书 D.中文说明书
47. 某仓储公司叉车司机赵某,在货场从事搬运工作时,由于超速驾驶,将在现场从事货物 整理工作的陈某撞倒在地,当场死亡。根据《刑法》有关安全生产犯罪的规定,对赵某应当按 ()处理。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玩忽职守罪
48.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在( )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
A.可行性论证 B.设计规划 C.建设施工 D.竣工验收
49.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关于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的职业病待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査
B.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职业病待遇应当进行相应调整
C.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岗位津贴
D.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50. 依据《劳动法》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 下,置豐播辅嘿麒誹019IO皿00
51.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 )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
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出口 B.储运 C.进口 D.运输
52. 某煤矿井下施工过程中,发现有透水征兆,因抢进度,违反煤矿治水规定,没有进行探放 水,最终发生10人死亡的重大事故。依据《刑法》,应以(.)的罪名追究煤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A.重大施工事故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53. 女职工李某正在哺乳1。个月的婴儿。依据《劳动法》,李某所在单位可以安排她从事的
劳动是( )
A. 夜班劳动
B. 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
C. 国家规定的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D. 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54.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取得资质认可的( )进行。
A.卫生保健机构 B.职业卫生评价机构
C.职业病医疗诊断机构 D.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55. 李某户籍在A市,居住在B市,在C市水泥厂工作,因长期接触粉尘,需要进行职业病
诊断。下列关于职业病诊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李某可以在A市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B. 李某到B市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该机构应组织3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
安全A
r评价师职业资格⅜⅛模期题葛
的执业医师联合诊断
C. 李某必须在C市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D. A、B、C三市的职业病诊断机枸应由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56,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成年工是指( )的劳动者。
A.年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 B.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C.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
57.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
促进法》。 •
A. 2005年4月30日 B, 2006年7月1日
C. 2007 年 8 月 30 0 D. 2008 年 1 月:!日
参考答案
LB |
2. B |
3. C |
4. A |
5. A |
6. C |
7. B |
8. D |
Γc |
10. C |
11. C |
12. B |
13’ A |
15. C | |
16, D ........... |
~.....17, C ~ |
18. B |
19. D |
20. C |
21. D |
22. C |
23. D |
24. B |
25. B |
26. A |
27. B |
28. B |
29. A |
30. D |
31. C |
32. A |
33. C |
34. C |
35, C |
36. A |
37. C |
38. D |
39. B |
40. B |
4LC |
42. B __* d、 — |
43. B |
44. D |
45«一 |
46. D |
在•线直 |
M言15019 |
436100 | |
51.C |
52. B |
53. C |
54. D |
55. A |
56. C |
57’ C ■ |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项目中属于从业人员义务的是( )。
A. 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C,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D.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E.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2. 根据《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
A. 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B. 有权拒绝指挥和停止作业
C. 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D.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E. 有权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
3. 对安全设备来讲,()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设计、采购 B.制造、安装 C.使用、检测
D. 维修、改造 E.报废
4.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必须进行安全评价的项目有( )。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B.建筑工程建设项目
C,用于生产、存储、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D,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
E. 人员密集场所
5.为安全生产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主要工作有()。
A.安全评价 B,安全认证
C. 安全项目施工
)。
B.参与本单位民主监督
D. 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D.安全检验 E.安全管理
6.根据《安全生产法》,工会的权利包括(
A.参与本单位民主管理
C.对“三同时”进行监督
E.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7.《安全生产法》规定,( )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部门对其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从业人员IQo人以下的矿山 B.道路运输单位
C.危险品的生产单位 D.从业人员100人以下的危险品经营单位
E.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危险品使用单位
8. 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要求的说法
中,正确的有( )。
A. 金属冶炼厂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造纸厂,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危险品使用单位,可以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由本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职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E. 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纺织厂,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9. 依据《安全生产荏縊点扌晶僦依丄鴻J頒3§四P的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的有( )。
A.非金属矿山企业 B.危险物品存储单位
C.机械加工企业 D.危险物品使用单位
E.建筑施工单位
10.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可以依法被追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刑事责任的主体有(
A,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工作人员 B,工会组织的工作人员
C.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 E.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11.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履行的职 责包括()。
A.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 负责一线安全生产管理,督促、检査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D.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 为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安全生产法》赋予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部门( )。
A.现场检査权 B.紧急处置权 C.当场处理权
D.查封扣押权 E.安全关闭权
13.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 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可追究的责任有(
A,降级撤职处分 B.记大过处分 C.罚款
D. 开除公职处分 E.对逃匿的处15日以下拘留
《矿山安全法》对矿山的急救组织和设备所做的规定有( )。
A・
B.
C.
D.
E.
医疗急救组织中必须都是专职的医护人员,并有资格证书
提供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
建立由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
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15. 依据《消防法》,下列单位中,应当设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火灾扑救工作的有(
)0
A.民用机场 B.大学 C.核电站
D-主要港口 E.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有权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进行处理的部门是(
A-人民法院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D.公安机关督察部门
E. 道路主管部门
17.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的类别包括( )。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18. 某栋写字楼由 应籲品徽傲5019436100的消 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进行统一管理。
A..安全出口 , B.消防车通道 G建筑消防设施
D. 大堂 E.疏散通道
19.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 )。
A-调整劳动关系 B.保护劳动者权益 C.保护用人单位权益
D. 规范社会秩序 E.保护劳动者健康
20.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属于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鞅责的是( )。
A.
B.
C.
D.
E.
创造符合国家职业病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完善的治疗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评价
21.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的义务包括(
)α
B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D.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A.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C.及时、如实报告劳动事故
E. 减少职业危害
2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 )。
A. 拟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B. 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査、职业危害事故调査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 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C. 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监督
D. 负责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E. 负责职业危害申报,组织查处映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2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有( )。
A.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B. 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C. 配备专业职业卫生医师和体检设备
D.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E. 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24. 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
B. 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
C. 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D. 导致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后果
E. 造成财产损失
25.依据《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的活动有( ).
A.矿山井下劳动 B.高空作业劳动 C.低矮作业劳动
D.国家规定的第三级怵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E.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6,依据《职业病3 A-病人家族病史
15≡6100
D.病人个体体质诊断E.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27.《刑法》规定,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 后果,情节特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矿IIJ生产安全犯罪适用《刑法》的司法 解释,下列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有( )。
A.造成轻伤20人以上的 B.造成重伤10人以上的
C.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 D.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的
E.造成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的
28.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 的粗关内容为( )。
A.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B.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C.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结果 ' 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E.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参考答案
1. ABCE |
2. ACDE |
3, BCDE |
4. AC |
5. ABDE |
TABC |
7. ABCD |
8. ACE |
9. ABE |
10, ACDE ™ |
11. ABDE |
12. ABCD |
13. ACE |
14. CD |
15. ACDE |
16. AC |
17. ABCE~ |
18’ ABCE |
19. AB |
20. ACD |
21, ABDE |
22i CDE |
23. ABDE |
24. AC |
25. AE |
26. BCE |
27. BC |
28. ABDE |
第3章 安全评价相关行政法规
•掌握煤矿安全监察的基本规定,熟悉煤矿安全监察和煤矿事故调査处理方面有关法律规 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发布第296号令《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 行。2013年,《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8号)将该条例第三 十七条、第四十三条中的“煤炭生侦许可证"修株为“安声生學可证",并删去第四十七条中的 “煤炭生产许可证”。《煤施鑽盛播辅睁繳信⅛⅛個勢建寵姬働监察 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熟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以 及登记与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11年3月2日国务院重新修订发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 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1.危险化学品的范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 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 60 •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 管理,适用本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 定执行。”第九十八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进出口管理,依照有关对外贸易的法律、行政法规、规 章的规定执行;进口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安全管理,依照本条例的规定 执行。”
3. 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责任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 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危险化 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 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业人 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 格的人员。
1.生产、储存的规划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实行统筹 规划、合理布局。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危 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行业规划荊布局。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乡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 际豐嚣靄安滲°微购霎爛僧亦痍361。。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 建设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安 全条件论证,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将安全条件论证 和安全评价的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 生产危险化学品单位依法取得相应许可证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 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列入国家实行生产许 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4. 安全技术说明书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 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 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5.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安全管理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当符合法 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材质以及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当与所包装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用 途相适应。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单位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査;发现 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维修或者更换。使用单位应当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 少于2年。
q 平价師职业贺格著诫褸拟题庫必
6.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设备设施的设置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 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 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 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并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7.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价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 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 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
8. 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管理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应当遵循下列要求:
(1)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 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 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3)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査、登记制度。
(4) 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 翼储存地点以及管宅绶賞霜葬酬糖1筋嘔郵賢6机关
(5)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储存剧 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
(6)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 检验。
1.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基本安全要求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遵循下列要求:
(1)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 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2) 使用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的规定,将该危险化学品向环境中释放等相关信息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3)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关于安全设备设 施的设置的规定。
(4)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关于生 产、储存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项管理规定。
(5)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关于生产、储 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规定。
(6)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关于生产、储 • 62 •
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评价的规定。
2.安全使用许可证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 量的化工企业(属于危险花学品生产企业的除外),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 使用许可证。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其符合申办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1. 经营许可证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许可 制度。申请人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危险化 学品经营活动。从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从事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有储存设施的,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予以批准的,颁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2.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二章关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 规定。
⑶危险化学品经傳錬晶雄IwJ斌^毗辄挣榻潇⅛⅛业測危险化 学品,不得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者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3. 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申请人应当向所 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交材料。予以批准的,颁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
4. 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规定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对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作出如下 规定:
(1) 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査验相关许可证件或者证明文件,不得向不具 有相关许可证件或者证明文件的单位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对持剧毒化学品购 买许可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按照许可证载明的品种、数量销售。
(2) 禁止向个人销售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3)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 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 数量、用途。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相关许可证件复印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保存 期限不得少于1年。
1.资质要求
(1)企业资质。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 输的,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
.63 •
您价 ⅜⅜⅛.格⅜⅜⅜⅜⅛;
可、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人员资格。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 输企业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査员应当经交 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 ,
2. 装卸的安全管理 ’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 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集装箱装箱 作业应当在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査员的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并符合积载、隔离的规范和要求;装 箱作业完毕后,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査员应当签署装箱证明书。
3. 道路运输途中的安全管理
(1) 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釆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 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2) 用于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应当封口严密,能够防止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 程中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发生渗漏、洒漏;槽罐以及其他容器的溢流和泄压装置应当设 置准确、起闭灵活。
(3) 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配备押运人员,并保证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处于押运 人员的监控之下。
(4) 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 承运。
⑸危险化学品运输哪廖著稔国J誕礎刮!瓣瘢务佯沸闘卵M有养耦凝期 进行安全技术检验。ɔŋ*
(6)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 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4. 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 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1.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为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 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登记 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2.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 当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铁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根据本 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 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 应急救援演练。
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
* 64 •
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 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 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1. 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处罚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 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处20万元以上 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违反有安全管理的处罚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1)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未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的标志,或者未对 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的。
(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未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者未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 贴、拴挂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 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的。
(3)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材质以及包装的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与所包装 的危微4論阿Q4踊通警示标 志,或者未在作业场所设置通讯、报瞽装置的。
(5)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未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査、登记制度的。危险化学品专用仓 库未设置明显标志的。
.(6)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未设专人负责管理,或者对储存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 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未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的。
3.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处罚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条的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IO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 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相关许可证件,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办 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重复使用前不进行检査的。
(2) 未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关安全设施、设 备的。
(3) 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定期进行安全评价的。
(4) 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的。 '
(5)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或者储存数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的。
(6)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的。
(7) 未对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的。
•掌握安全生产许可的基本规定,掌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应遵守的 程序和安全生产许可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 部对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 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行政法规。2013年,《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国 务院令第638号)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四条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 部门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 督”;删去第七条第二款中的“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前
•掌握工伤保险的基本规定,熟悉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给予工伤人 员工伤保险待遇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586号对《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自2011年1月1日 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 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1.工伤保险概述
(1) X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法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险,是通过对受害人实施医疗救治和给予必 要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其经济权利的补救措施。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政府监管、社保机构经办的社 会保障制度,不具有惩罚性。
(2) 1伤保险的权利主体:享有工伤保险权利的主体只限于用人单位的职工或者雇工,其他 人不能享有这项权利。
(3) 工伤保险的义务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和用人单位有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 费的义务,这就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和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的义务和责任主体。
(4) 工伤保险补偿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立法,工伤保险补偿实行“无责任补偿”即无 • 66 •
过错补偿的原则,不强调造成工伤的原因、过错及其责任,只要确认职工在法定情形下发生工伤, 就依法享有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
(5)补偿风险的承担。只要企业或者业主依法足额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工伤补偿的责任就要 由社保机构承担。工伤保险实际上是一种转移工伤补偿的风险和责任的社会共济方式。
2.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 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 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 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 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的权利。
1. 确定费率的原则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工伤 保险实行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的方式,建立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基金。
2. 费率的制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 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 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灸勢戶曾谖钿g壁削£样扩齊曹年Q务養教邛歸机构根 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Si南βW⅛tW⅛⅛⅛⅛霹鼬M⅛⅛缴费 费率。
3. 工伤保险费的缴纳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 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1. 工伤范围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 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 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 视同工伤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W≡⅛M格溝诚模拟题恥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 发的。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等情形,不得认定为工饬 或者视同工伤。
3.工伤认定
(l)ɪ伤保险申请时效。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 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 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 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 位负担。
(2) T伤认定申请材料。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 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 者职业病诊断证明(鉴定)书等材料。
(3) T伤认定程序。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
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 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以及 险行
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 位承担举证责任。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4.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 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 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 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 单位代表组成。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 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 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 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L工伤医疗补偿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
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 机构急救。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 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 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 付。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 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停工留薪期间的福利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 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 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 由所在单位负责。
3. 职工死亡的待遇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 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 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 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 职工生前的工资。供爺属辭僅蕤融興童瓠会傍泡¾報用[鬲Λ^>∩ΛC∖C∖
1. 骗取工伤保险待遇或者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 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 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 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 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 入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 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熟悉建设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工程监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 . 69 .
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3号令公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04年2月1 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基本规定,熟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安全监督检査 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 施行。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令第549号对《特神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了修订,自2009 年5月1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 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 了解特大安全事故的种类,了解有关部门、机构的安全职责,熟悉违法行为及应负的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
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朱幣基签发第302号国务院令,发布《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 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 部门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行政法规。这部行政法规的核心,是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法律 制度。
•熟悉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基本要求,掌握生产、经营、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规定, 易制毒化学品的运输管理规定,易制毒化学品进口、出口管理的规定,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检查 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决律责任。
. 70 .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已经2005年8月17日国务院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易制化学品管 理,规范易制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 品,以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
•熟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预防和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 法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公布《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 全使用有毒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 关权益。
第10
.•掌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法行为及应负的法 律责任。
2007年4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发第493号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 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 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 全事故。
一、单项选择题
L《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 )和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报告。
A.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 B.项目负责人
C.当地人民政府 D.项目发包人
r⅝⅞⅞⅞R亚齢考试模拟题菌
2.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费用中,不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是( )。
A. 职工工伤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B.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的费用
C. 工伤职工因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的费用
D.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的护理人工费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
前( )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 15天 B. 1个月 C. 2个月 D. 3个月
4.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违法行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未及时上报的,对政府主要领
A,降级、撤职直至开除公职 B.记过、降级
C..降级或撤职 D.开除党籍
警示标志置于易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A.产品合格证 B.安全注意事项 C.专利权使用证 D.营业执照
:豊H保险從戮資播精嘴邮砌4361OO
C.用人单位 D.用人单位、职工
8.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 (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A.每周 B.每月 C.每季 D.每年
9∙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 应当至少( )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
A.每月 B.每三个月 C.每半年 D.每年
10. 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
位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每月 B.每三个月 C.每半年 D.每年
11. 依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发现煤矿矿长和其他主管人员违章指挥
工人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责令限期改正或者停产整顿
B. 责令停产整顿或者提请关闭煤矿
C. 吊销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提请关闭煤矿
D. 立即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12,某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时因无地下管线资料,不慎挖断天然气管道,导致天然气泄漏并 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 的管线资料应由( )提供给施工单位。
A.工程建设单位 B.工程勘察单位 C,工程设计单位 D.工程监理单位
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 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 报告。
A. 3 B. 2 C. 1 D. 4
14. 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列关于建设工程承包中属于总承包单位和分包 单位安全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B.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 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C.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主 要责任
D. 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分包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 产承担连带责任
15.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 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查的单位是()。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16.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的( )应对有关安全
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并双方签字确认。
A.项目负责人 B,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
起()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査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A. 7 B. 15 C. 45 D. 60
18.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列关于特种设备使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15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 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B.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査,并作出记录
C. 电梯应当至少每30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D.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在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周投入使用前,应 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査,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19. 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下列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对高
毒物品作业场所所采取的劳动过程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
B. 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
C. 至少每三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
D. 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20. 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未依照规定履
行职责,本地区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 )。
A.警告或记过处分 B.记过或记大过处分C.降级或撤职处分 D.开除公职处分
21.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 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不同等级支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
「评价师职亚资⅛⅛考试模拟题j⅛i
A. 100⅜ B. 50% C. 40% ^ D. 30%
22.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补报的时限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A,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最轻为一级,最重的为十级
B.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四个等级
C. 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至少由2名专家组成
D.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24.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危险化学品禁止通过内河水域运输
B. 载运危险化学品的船舶在内河运输航行,必须申请引航
C. 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配备押运人员,并保证所运输的危险品处于押运人员 的监控之下
D.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25.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可以用于制毒的( )。
A.添加剂 B.催化剂 C.化学配剂 D.主要原料
参考答案 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LB |
2. D |
3. B |
4. D |
5. A |
6. B |
7. A |
8?B |
9. A |
10. C |
11. D |
12. A |
13. A |
14. B |
15. C |
16. B |
17. C |
18. B |
19. C |
20. C |
21. B |
22. C |
23. D |
24. C |
25. D |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下列项目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的
条件的是( )。 ^
A. 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B.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C. 主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业务人员经过培训即可
D. 专用库房面积达到规定的标准
E. 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
2. 根据《工伤保险管理条例》,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C.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D. 户口证明 E,安全教育证明材料
3. 根据《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下属于特大安全事故的是( )。
A.特大火灾事故 B.食物中毒 C.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D.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E.煤矿安全事故
• 74 •
4.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立法原则有( )。
A.以人为本 B,预防为主 C.从重处罚
D.权责一致 E.责罚相当
5.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包括( )。
A.矿山企业 B.建筑施工企业 C.危险物品生产企业
D,危险物品储存企业E.危险物品经营企业
6.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査和维护 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可对使用单位进行处罚,处罚的种类包括()。
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停止使用 C,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D. 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E.吊销电梯使用许可证
7. 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A.黄色区域警示线 B.警示标识
C.中文警示说明 D,通讯报警设备
E. 应急疏散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条例》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级的依据有( )。
A.人员死亡数量 B.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
C.事故责任人. D.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
E.人员重伤数量
9.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申请人应当向有关 机构;鶯囂;*雄絲贏播辅导B微億β廨鼎1裁*&明
C.购买剧毒化学品用途的说明 D.办理工伤保险的证明
E.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10. 依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应当
采取的预防措施有( )。
A. 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B. 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C. 禁止女工进入作业现场
D. 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E. 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的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11.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用人单位职工伤亡的情形中,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有( )o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本人违章作业而造成伤害的
B. 在工作岗位突发心脏病三天后死亡的
C. 在工作时间之外参加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受到伤害的
D.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电动车事故伤害的
E. 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作业前安全检査确认时发生伤亡的
12.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列关于特种设备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检验说法中,
正确的有( )。
A,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 器的设计活动
B. 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r评⅜⅝职亚资格号读模拟题福
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C.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维修单位,应当有与特种设备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 技术工人以及必要的检测手段,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 事相应的维修活动
D.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検测,方可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E.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 装活动
13.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査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九
ʌ.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消除并罚款
B. 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了解情况并查阅、复制有关文件
C. 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
D. 査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化学品的场所
E. 对未依法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施关闭'
14. 某日5时,某建筑工地发生塌方事故,当场5人死亡,2人被埋失踪,9人受伤。现场安 全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作业队长和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营救,将死亡 和受伤人员运出现场,安排工人挖掘搜寻失踪人员。次日7时许,找到一名失踪人员已经死亡。 此时项目经理才想起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局报告,该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失踪,9人受伤。依 据《安全生产法事故报聒豁嬰曾诲涌担葬財讐蜜弾阴"r日[∩∩
A. 现场安全员只論⅛Sfc⅛⅛襯冨⅛⅛1⅛睡以导霖編果⅛违法 行为
B. 项目经理在事故发生后23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局报告事故情况,属于未在规定 时间内上报
C. 项目经理部不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局报告事故情况,还应该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D. 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在了解真实情况之后,应当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
E. 公司为了抢救被围困的人员,在做出适当标示的情况下,可移动现场部分物件
15.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确定工伤保险缴费档次和费率的依据是()。
A.企业所有制性质 B.工伤发生率 C.工伤保险费的使用情况
D.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 E.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危险等级
16.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 ),必须掌握危险化学 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 上岗作业。
A.驾驶员 B.装卸管理员 C.主要负责人
D. 车辆维修人员 E.押运人员
17. 某石化厂因经营不善决定停业。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石化厂应釆取有 效措施,及时、妥善处置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的危险化学品,处置方案应报所 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备案的单位有( )。
A.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B.安全监管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E. 公安机关
1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某些行为,可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有( )„
A.谎报或瞒报事故的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拒绝接受调査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
E.事故发生后逃逸的
参考答案
L AB |
2, ABC |
ItACD |
4. ADE ~ |
5, ABC |
6. ABC |
7. BCDE |
8. ABE |
9. ABCE |
10. ABDE |
ILADE |
12. ABCE |
13. BCD |
~ 14, BCDE |
15. BCD~"u |
16. ABE |
17. ABCE |
18, ABDE |
p⅛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瓶薦
第4章 安全评价相关部门规章
•熟悉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试运行(使用)、安全设施竣 工验收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以及违法违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于2012年1月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9月2 日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顾冃素金頗■靜必浩润吋露止d
L 和 lv∖⅛ <r* j
I-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 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包括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其安全审查及其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是指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査和竣工验收。
2.安全审查的实施机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建设项目安全审査的实施工作,并负责实施下列 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査:
(1) 国务院审批(核准、备案)的;
(2)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审査I
(1) 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
(2) 生产剧毒化学品的;
(3)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项目O
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论证的安全条件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下列安全条件进行论证,编制安全条件
. 78 •
论证报告:
〈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产业政策与布局。
(2) 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当地政府区域规划。
(3) 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 计规范》(GB 50489)等相关标准;涉及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的,是否符合《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 范MGB 5025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MGB 50183)等相关标准。
(4) 建设项目周边重要场所、区域及居民分布情况,建设项目的设施分布和连续生产经营活 动情况及其相互影响情况,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学、可行。
(5) 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和安全措施是否科学、可行。
(6) 主要技术、工艺是否成熟可靠。
(7) 依托原有生产、储存条件的,其依托条件是否安全可靠。
2.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要求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建设项 目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出具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O
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
(1) 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
(2) 生产剧毒化学品的;
(3)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4)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
件审査,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1) 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申请书及文件“
(2) 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3)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4) 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和规划相关文件(复制件);
(5)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营业执照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制件)。
4.重新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评价的情形
已经通过安全条件审查的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进行安全条件论 证和安全评价,并申请审查I
(1) 建设项目周边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2) 变更建设地址的;
(3) 主要技术、工艺路线、产品方案或者装置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
(4) 建设项目在安全条件审査意见书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期限届满后需要开工建设的。
1.建设单位安全设施设计审査提交的资料
设计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建设项目安 全条件审查意见书,按照《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XAQ/T 3033-2OlO),对建设项目安 全设施进行设计,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当符合《危 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的要求。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详细设计开始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1)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査申请书及文件;
(2) 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复制件);
(3)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 不予通过设计审查的情形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査不予通过:
(1) 设计单位资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2) 未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的;
(3) 对未采纳的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未做充分论证说明的;
(4) 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文件、资料的。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査未通过的,建设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重新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 施设计的审查。
3. 变更设计审查的情形
已经审查通过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査部门申 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変更设计的审査:
(1) 改变安全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
(2) 在施工期间重新设计的。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提出建设项目试生 产(使用)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制定周密的试生产(使用)方案。试生产(使用)方案应当 包括下列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
(1) 建设项目设备及管道试压、吹扫、气密、单机试车、仪表通校、联动试车等生产准备的完成 情况;
(2) 投料试车方案;
(3) 试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策及应急预案;
(4)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与建设项目安全试生产(使用)相互影响的确认情况;
(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6)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7) 试生产(使用)起止日期。
2. 对试生产(使用)的要求
建设单位在采取有效安全生产措施后,方可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生产、储存、使用的主体 装置、设施同时迸行试生产(使用)。
试生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试生产(使用)方案进行审查.试生产(使用)时,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试生产(使用)条件进行确认,对试生产(使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3. 试生产(使用)前提交的资料
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使用)前,将试生产(使用)方案,报送出具安全设施设计审査意见书 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1)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表;
• 80 •
(2) 试生产(使用)方案;
(3)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试生产(使用)方案以及是否具备试生产(使用)条件的意见;
〈4)专家对试生产(使用)方案的审查意见i
(5) 安全设施设计重大变更情况的报告;
(6) 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设计落实情况的报告;
(7) 组织设计漏项、工程质量、工程隐患的检査情况,以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报吿;
(8) 建设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证书(复制件);
(9) 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手续(复制件);
(10)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复制件),以及特种作业人 员名单;
(11)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证明材料;
(12)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说明;
(13) 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单、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清单。
4.试生产(使用)的期限
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限应当不少于30日,不超过1年。需要延期的,可以向原备案部门提出 申请。经两次延期后仍不能稳定生产的,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停止试生产,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 有关单位和专家分析原因,整改问题后,按照本章的规定重新制定试生产(使用)方案并报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吿。建设 项≡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施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施工单位以往所承担的建设项目施工情况;
(2) 施工单位的资质情况(提供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3) 施工依据和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4) 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5) 施工变更情况,包括建设项目在施工和试生产期间有关安全生产的设施改动情况。
2. 安全验收评价的要求
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 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试生产(使用)情况进行安全验收评价,且不得委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 行安全评价的同一安全评价机构。
3. 竣工验收提交的资料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限结束前向出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査意见书的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1)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及文件;
(2)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监理情况报告;
(3) 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4) 试生产(使用)期间是否发生事故、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及整改情况报告;
(5) 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材料(复制件);
(6)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复制件);
您 備师职业资犢港试模拟题薦 Tl VI ∙⅛ata⅛MMM⅛⅛⅛m⅛⅛⅛⅛⅛⅛⅛⅛; .⅛m⅛h —3 E
(7) 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当提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证明文件(复制件).
4.不予通过验收的情形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1) 未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的;
(2) 未按照已经通过审查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或者施工质量未达到建设项目安全 设施设计文件要求的;
〈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的S
(4)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后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
(5) 未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的;
(6) 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或者未达到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规定的;
■ (7)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存在重大缺陷、漏项,包括建设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不
正确的;
(8) 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文件、资料的。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未通过的,建设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再次向原验收部门申请建 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1. 撒销建设项目安全审査的情形
〈1)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2) 超越法定职权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
(5) 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建设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安全审查的,应当予以撤销。
2.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档案及其管理制度,并及时将建设 项目的安全审査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建设项目安全审査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对検查中发现的违反本办法的情况,应当依法做出处理,并通报实施安全审查的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
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上一年度建设项目安全 审査的实施情况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2月15 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上一年度建设项目安全审査的实施情况报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未经安全条件审查或者安全条件审査未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 项目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IOO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82 •
•分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修订方面的有关法律 规定。
2009年4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17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目的 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 实效性。
1. 编制的基本要求
(2)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4) 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5) 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6) 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7) 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8) 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2.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种类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 台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生产经 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 预案。
(2)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 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1.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的评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从两个方面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评审作出规定:
• 83 .
及诬倒帀职亚竇格考i⅜模拟题嵐⅛
(1)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 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 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2)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2.评审的要求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应当符合下列三方面要求:
(1)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 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2)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 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1. 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 营单位应当釆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 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 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 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座急睡 OWBS W⅛M±⅛» γ⅛>M6⅛mww 应当 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莓微 1⅛ 15D194o61OO
2. 应急预案的演练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有关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出了明确要求。其第二十五条 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处置能力。”其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 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 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第二十七条规定:“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 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 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3. 应急预案的修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 '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熟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和复审等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
®为新增加的内容。
, 84 ,
2010年5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 规定》(总局令第30号),自2(Ho年7月1日起施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 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 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目录规定,目前特种作业人员共有十大 类,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 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 安全作业。
1. 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许可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 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质证》(以丁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 岗作业。”这是强制性规鹿播輔辱微僖邮硼B⅞⅛64XM>业。
2. 特种作业人员监督管理部门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六条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 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 简称安全监管总局)指导、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 核、发证、复审工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煤矿安监局)指导、监督全国煤矿特种作业 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煤 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1. 培训方式及地点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 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 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2. 免予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 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 以免予相关专业的培训。”
1. 考核方式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十二条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从以下几方面 做出了规定:
(1) 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包括考试和审核两部分。考试由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负 责,审核由考核发证机关负责。考核发证机关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考核发证机关也可以委 托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 指定的机构负责。目前,除煤矿以外的特种作业人员由省级或者委托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负责。
(2) 建立统一考核标准和考试题库。
2. 考试程序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考试遵 循以下程序:
(D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填写申请表,由串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 持学历证明或者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证明向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的考核发证机关 或其委托的单位提出申请。
(2) 考核发证机关或其委托的单位收到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组织考试。
(3) 特种作业操作资垢麵躍勒卒野地湖徳操作者魚卵耗分C套谭初橢的, 允许补考i次;经补考飄凰癱編盘黴鶴认。50194361OD
3. 发证程序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的规定,特种作业人 员的发证遵循以下程序:
(1) 符合特种作业人员条件并经考试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向其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 在地的考核发证机关申请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
(2) 收到申请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特种作业人员所提交申请材料的 审査,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 对已经受理的申请,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符合条件的,颁 发特种作业操作证;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
4. 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十九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 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
1.复审期限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 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 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2. 复甯程序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特种作 业操作证复审遵循下列程序:
(1) 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 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2) 申请复审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工作。
3. 复审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 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 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4. 离岗6.个月须实际操作考试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 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熟悉安全生产事 法律责任。 •
:酸除服排查利治理肖原唳为輦律规定,了解违反规定的行为及应负的
2007年12月28 H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公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 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 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 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
1. 事故隐患的范围-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 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态、人的不安 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 事故隐患的分级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 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
Φ为新增加的内容。
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 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Q)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査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 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 事故隐患排査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3) ⅛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 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岀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 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 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
(6)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 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
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2重大事故隐,哗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
经营
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 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 方案。
3. 事故隐患治理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 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 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 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釆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 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 事故隐患排査治理中的紧急处置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 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 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 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 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5.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后的安全评估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 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 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1) 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2) 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査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3) 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4) 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5) 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6) 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一、单项选择题
1.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
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 1 B. 3 C. 6 D. 12
2.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 ),年,
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每( )年复审一次。
A. 1 3 B. 2 2 C. 3 2 D. 6 3
3. 根据《特种作业在绶賣灌^辅罄髅曾成乎啊性溯賣Jg寸间为
( )学时。
A. 8 B. 12 C. 16 D. 24
4.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A.主要负责人 B.工程技术人员
C.设备管理人员 D,从业人员
5. 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 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 )对重 大事故隐患的洽理情况进行评估。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专家 D.技术人员和专家
6.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 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 )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 演练,( )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 1 1 B. 1 半 C. 2 1 D. 2 半
7.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
( )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Z B. 1 C. 2 D. 3
8.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暂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不包括( )。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C.隐患的治理方案 D.隐患的后果模拟计算书
9∙电焊工张某连续从事电焊作业12年,2010年经过复审合格换证》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 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张某特种作业证下次复审换证时间为( )年。
A. 2012 B. 2013 C. 2015 D. 2016
10. 王某高中毕业后到四川宜宾市一家化工厂工作。2012年3月,王某参加市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委托的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压力焊作业培训,考试合格。2012年10月,王某应聘到 广东省深圳市一家造船厂,并向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了特种作业操作证。 2013年2月,王某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王某应向( )申请补发特种作业操作证。
A.宜宾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1.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在对生产经营单 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生产经营场所或者相关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应当( ),并建 立信息管理台账。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B.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C. 下达整改指令 D.提请政府挂牌督办
12. 某化工厂针对本企业存在的危险较大的岗位制定了现场处置方案。依据《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处置方案至少每〈 )个月应组织一次演练。
A. 12 B. 6 . C. 3 D. 1
13.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 W鷲誰况神能狀管皤帕薇筒50回43、6惭的说
A.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B.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某一类风险,应当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C: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当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D.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不需要组织专家评审
14. 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限应当不少 于( )个月,不超过( )年。需要延期的,可以向原备案部门提出申请。经两次延期后仍不 能稳定生产的,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停止试生产,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分析原 因,整改问题后,按照规定重新制定试生产(使用)方案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 1 1 6 半 C. 3 2 D. 6 1
参考答案
LC |
2. D |
3. A |
4. B |
5.D |
6. B |
7. D |
8. D |
9. D |
10. C |
IL C |
12. B |
13. C |
14. A |
第5章 安全评价相关文件
•熟悉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和续期登记应提交的材料、登记程序,以及不予登记的情形。
《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安监总规划字L2005]108号)于2005年8月31日发 布,目的是为加强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范安全评价人员从业行为。注意:《国家安全监 管总局关于废止242件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0]135号)将此文件作废。
•掌握安全评价机构取得资质应具备的条件和应遵守程序,熟悉安全评价活动方面的有关 法律规定,了解违反规定的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2009年7月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2号公布《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目的是为加 强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建立公正、公平、竞争、有序的安全评价技术服务体 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U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 总局令第63号)将《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第八条第六项修改为:“法定代表人通过具备安全培 训条件的机构组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 了解《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的重要意义,熟悉甲、乙级资质审批工作程序、日常监管等 方面的要求。
≡i⅜⅞⅜⅛⅜攤⅛⅞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工作的通知》(安监总规划 :2009]181号)于2009年9月3日发布并实施,目的是为切实做好《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的 贯彻落实,加强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安全评价行为。
•掌握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的内容,了解安全评价机构及安全评价人员违法、违规的法律 责任。
2。05年6月3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目的 是为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
• 了解安全评价机构及安全评价师自律遵循的原则、达到的目标。
2008年6月25 0,安评委员会发布《安全评价机构和安全评价师自律公约》,目的是为促进 我国安全评价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和科学有效性,建立自律性管理约束机 制,维护行业秩序和整体利益,推动安全评价诚信建设,提高职业素养,规范执业行为,培育公平 竞争的市场环境,共同抵制不正之风,维护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师、评价对象以及社会相关方 的合法权益。
一、单项选择题
1. 依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申请甲级、乙级资质的机构,应当按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 审批权限的划分,于每年( )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 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
A. 3 月 B, 6 月 C. 9 月 D. 12 月
2. 某安全评价机构有20名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5名,二级安全评价师7
名。根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
A.可以申请甲级资质 B.可以申请乙级资质
C.可以申请甲、乙级资质 D.不可以申请资质
• 92 .
3. 某机构申请安全平评价乙级资质,根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在下列提供的申请材
料中,不符合申请资质条件的事项是( )。
A. 注册资金40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固定办公场地800 m2
B. 有一、二、三级评价师各6名,其中有注册安全工程师5名
C. 法定代表人通过一级资质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并考试合格
D. 专职技术负责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和三级安全评价师资格
4. 依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安全评价活动
的建设项目或者企业是( )»
A.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B. 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C.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
D. 生产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其他大型生产企业
5∙ A省一具有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评价业务范围为金属、非金属矿及其他采选业)到B 省H市G县开展安全评价活动。依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该评价机构应当填写甲级资质安 全评价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评价工作报告表,报送()备案,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A. 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驻B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 H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D. G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6-依据《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申请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不需要提交的材 料是( )。
播辅 书
7.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属于( )。 `
A.规范性文件 B.技术标准
C.部门规章 D.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8. 在2008年4月召开的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签 署的《安全评价从业机构和人员执业自律公约》属于()。
A.法律条文 B.部门规章
C.行业标准 D.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9. 依据《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有效期为(•)年,自 准予登记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者,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提出. 续期登记申请。
A. 1 B, 2 C. 3 D. 5
10. 依据《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安全评价人员变更从业机构,应当在变更后
< )个月内办理变更资格登记手续。安全评价人员申请变更登记应提供与原登记从业机构解 除劳动关系的证明,且在1年内只能办理( )次变更登记。
A. 1 1 B. 1 2 C. 2 2 D. 2 1
11.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工作的通知,省级资质 审批机关颁发乙级资质证书后,要及时填写乙级资质安全评价机构审批备案表,自颁发资质证书 之日起( )日内报送总局资质审批机关备案。
A. 15 B. 30 C. 60 D. 90
12.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工作的通知,下列说法
安全*
f⅛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⅛i
不正确的是( )。
A. 专职安全评价师必须具有与从业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从业单位为本人缴纳 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有效证明;事业单位可出具住房公积金 有效缴存证明
B. 安全评价机构固定资产的认定,应提供国家认定相应资质单位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 资产评估证明
C. 民用爆破器材制造业等特殊行业只限乙级资质申报,并须经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荐
D. 同一安全评价机构只能获取一个级别安全评价资质,不得重复申报甲级、乙级安全评价 机构资质
13. 依据《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下列( )不属于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的主要内容。
A.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技术规范执行情况
B.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条件保持情况
C. 安全评价业绩
D. 安全评价师挂靠情况
14. 依据《安全评价机构考核管理规则》,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机构每年度应完成不少于 ( )项大中型企业的安全评价,其安全评价人员每年度应参与完成不少于( )个大中型企 业的安全评价。新批准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或新登记资格的安全评价人员业绩考核从第二年开 始计算。
A. 6 3 B. 5 3 C. 5 2 D. 6 2
C.相互协作、谦虚谨慎 D.加强自律、规范职业
16.依据《安全评价机构和安全评价师自律公约》,安全评价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每年接受 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学时,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安全评价业务水平O
A- 16 B. 32 . C. 40 D. 64
参考答案
LB |
2. B |
& D |
4. D |
5, A ' |
6. D |
7. C |
8. D |
-: Γc |
10. A |
11, B |
12. C |
13. D |
14. B |
15, C |
16. C |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据《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安全评价机构申请乙级资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A. 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
B. 有25名以上的专职安全评价师
C. 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
D. 法定代表人通过一级资质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知识培训
E. 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
参考答案
厂无E |
第6章 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导则
• 了解安全评价师的职业概况,掌握安全评价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对一、二、三级安 全评价师的工作要求。
•注: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一部分的第i章。
•掌握安全评价的术语,熟悉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及相关的管理要求。
《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于2007年1月4日发布,2007年4月!.日实施.
•熟悉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及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和内容。
《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于2007年3月5日发布,2007年4月1日实施。
•熟悉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及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和内容。
以:顷呻职业责指考泣蟆拟题J¾
i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XAQ 8003-2007)于2007年3月5日发布,2007年4月1日实施。
一、单项选择题
L安全验收评价是指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 )后,在正式( )
前进行的一种検查性安全评价。
A.投入生产 验收 B.验收完成 生产
C.验收完成 投产 D.试生产正常运行 验收
2. 对厂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
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这种评价方法是(
A.事故树分析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故障类别和影响分析法 D.事件树分析方法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B.概率风险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B.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蠶M驛籠嫌脚県黴僖15019436100
5. 安全评价过程中,在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是安全评
价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单元划分的原则是以( )为主。
A.事故类别 B.装置、物质特征和生产工艺
C.企业生产各个部门 D∙重大危险源
6.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 ②概況;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 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7. 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XAQ 8003-2007) ,T列关于安全评价描述内容中,不属于安全
验收评价结论内容的是( )。
A. 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B. 评价对象正式运行后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C评价对象危害因素的安全技术措施
D, 明确评价对象是否具备验收条件
8. 某评价机构承担了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并成立了评价项目组,在明确评价 对象、评价范围后,收集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和相关事故案例。在预 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中,该评价项目组还应进行的工作是( )o
A.全面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B.合理划分评价单元
C. 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D实地调査类比工程
9∙根据我国现行标准《安全验收评价导则XAQ 8003-2007),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的原则是 ( )。
A.全面、科学 B.科学、合理
C.客观、合理 D.系统、全面
10. 《安全评价通则XAQ 8001-2007),自( )起开始执行。
A. 2007年2月1日 B. 2007年4月1日
C. 2007年5月1日 D. 2007年6月1日
11. 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中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
A.明确评价对象及其评价范围 B.组建评价项目组
C.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D.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
12. 《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自( )起执行.
A. 2007年1月「日 B. 2007年3月1日
C. 2007年4月1日 D. 2007年6月1日
13. 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分为理论知识和( )两个部分。
A.专业能力 B.专业知识 C.专业技术 D.职业道德
A.行政管理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C.亦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D,商业、服务业人员
,嚣囂囂也直播辅聞齢ħ9436100
16. 我国的职业资格等级设置为五个级别,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包括其中的(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A.出租汽车司机的驾驶技能. B.发型师的洗发技能
C.摄影师的照相技能 D家庭主妇的烹饪技能
18. 二级安全评价师晋级培训期限不少于( )标准学时。
A. 120 B. 110 C. 130 D. 140
19.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年以上者可以申报
二级安全评价师。
A. 4 B. 5 C. 7 D. 3
20. 通过职业培训学习,二级国家职业安全评价师应具备( )能力。
A-运用故障假设分析与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法进 行评价的
'B.对独立生产单元、辅助单元,设施设备装置,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的
C. 分析区域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相 互影响的
D. 分析区域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的
21. 培训三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应具有( )级安全评价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
业(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A.二高级 B.二 中级 C. 一高级 D.- 中级
22. 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 )年以上者可以申报二级安全评价师。
23. 安全评价师鉴定方式中二级和一级安全评价师还必须进行综合评审,其中综合评审委
A. 工程项目危险、有害特征知识
B. 培训讲义编写知识
C. 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编制原则和要素
D. 模糊理论法知识
25. 二级安全评价师技术管理工作不包括(
A.项目实施计划管理
C.实施项目实施计划、对项目成果进行管理
26. 安全评价师基本文化程度是(.)。
A.大学专科 B.大学本科
27. 三级安全评价师晋级培训期限不少于(
A. 80 B. 90
28. 二级安全评价师不需要进行( )。
A.理论知识考试
)方面的内容。
B.项目成果管理
D,提出安全评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
C.研究生 D.高中
)标准学时。
C. 100 D. 150
29.二级安全评价和綴贏擄舖
B.专业能力考试
5019436100
A.现场评价人员 B,安全评价资料收集技术人员
C,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人 D.安全评价报告审定人
30. 在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方面二级安全评价师应能运用(■)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A.事故树 B.模糊理论法
C.火焰辐射强度计算 D.事故后果预测方法
31. 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面,二级安全评价师工作内容不包括( )。
A.前期准备 B.文件档案管理
C.现场勘察 , D.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 下列哪项不具备申报二级安全评价师条件( )。
A.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年以上
B. 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7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C.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D「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3. 取得大专毕业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 )年以上者可报二级安全评价师.
A. 7 B. 9 C. 13 D. 15
34,安全评价师是釆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手段,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元生产安全存在 的( )进行安全评价的人员。
A.风险 B.社会风险 C.经济风险 D.违章操作
35.二级安全评价师理论知识考核的考评人员和考生比例为( )。
A. 1 s 15 B. 1 ≈ 30
C. 1 ! 40 D. 1 : 50
C. 140分钟 D. 150分钟
B. 2006 年 II 月 29 日
b. 2008年2月29日
36. 安全评价师理论知识考试时间应不少于(
A. 120分钟 B. 130分钟
37.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发布时间为(
A. 2005 年 10 月 29 日
C, 2007 年 12 月 29 日
38.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是由( )组织制定的。
A-原国家环保总局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原建设部 ' D.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A.理论知识考试 B.专业能力考试
C.综合评审 D.交通安全法规考试
40. 依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MAQ 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可按评价内容划
A.'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 B.物料、产品安全性能
C.评价人员现场工作顺序 D,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性
参考答案
1. D |
5. B 4 C r ^> -I CC______ | |||
6. D |
在线直 |
播⅞⅞⅞傲 |
/言E畐C) T⅜ |
±36 ιoQO |
11. C |
12’ C |
13. A |
14. B |
15. D |
16. B |
17.D |
18. A |
19. B |
20. A |
21. A |
22, C |
23. C |
24. A |
25. D |
26. A |
27. D |
28. D |
29. D |
30. A |
31. B |
32. A |
33. A |
34. A |
35. A |
36. A |
37. D |
38. D |
39. D |
40, C |
二、多项选择题
A.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B.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D.技术管理
)。
B.故障假设检査表分析法
D.工作任务分析法
C,风险控制
E.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2. 二级安全评价师必须掌握的评价方法有(
A.故障假设分析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E.事故树分析法
3. 符合申报二级安全评价师的条件包括(
A. 取得大专学历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
B.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安全A
⅝⅛师⅞⅜资禮⅜⅜剛题薦
D.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正规培 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E. 取得中专学历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20年以上
4. 安全评价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 )。
A-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B.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C.安全评价技术标准 D.职业道德守则
E.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 下列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属于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内容的有(
A-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B.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C.安全评价技术标准 D.职业道德守则
E.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6. 二级安全评价师在进行培训与指导时应具备的能力有(
A.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培训计划
C.能指导三级安全评价师进行评价工作
E.能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7. 安全评价师职业守则至少包括(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C.竭诚服务、接受监督
E.加强自律、规范职业
B.
D.
)。
B.
D.
)。
)。
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培训教材
能编制三级安全评价人员作业指导书
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参考答案
L ABCD |
2. ABCE |
3, ABD |
4. ABCD |
5, ABC |
6. ABCD |
7. ABCE |
第三部分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
第1章 安全评价理论
•掌握安全评价的定义、内容、分类,从宏观上认识安全评价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
的检测、考察,査我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的安全评价属于(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2.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装置等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建设项目存在
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 是(
A.竣工安全审査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现状评价
3. 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需要开展的
A.专项安全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4. 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5. 安全预评价工作在项目建设之前进行,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危险及有 害因素,评价其危险度,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在进行安全预评价时应以建设项目的
< )作为主要依据。
A.初步设计 B.工业设计
C.可行性研究报告 D.安全卫生专篇
6.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其中安全验收评价是( )。
A. 在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进行的一种检验性安全评价
B.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开展的以安全设施“三同时”为主的检验性评价
C. 对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的评价
D. 对在建生产设施的某一特定部位进行的评价
7.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安全评价,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下列有关安全评价的内容中,不属于 安全现状评价的是( )。
A. 釆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危险识别、进行量化的安全状态评价
B. 进行事故模拟,预测影响范围,分析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和发生的概率
C.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排序,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D. 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
8.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工程项目的( )阶段进行。
A. 设计阶段 B.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
C.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 D.正式投产后
:囂≡B編氟攬BItl幕睥436皿险有 害因素,评价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 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
B. 安全评价应用安全系统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 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建议,作出评价结论
C. 安全评价应用信息论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 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 议,作出评价结论
D. 安全评价应用安全系统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 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建议,作出评价结论
10.下列安全评价工作流程正确的是( )。
A. 预测职业危害可能性和严重性,辨识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 评价结论
B. 辨识分析危险有害因素,预测职业危害可能性和严重性,提岀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 价结论
C. 辨识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预测职业危害可能性和 严重性
D. 辨识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预测职业危害可能性和严重性,作出评 价结论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B-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 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和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验收后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 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C.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 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掌握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健全情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査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是否满足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要求,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 况,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 和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 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建议,作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12.安全评价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 有害因素的工程。这一过程包括( )两部分。
A.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和危险源的评估
D.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
参考答案
1.B |
2. D |
3. D |
4~C |
5. C |
6. B |
7. D |
8. C |
9. D |
10. B |
ILB |
12, D |
二、多项选择题
1.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 )。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E.特种设备安全评价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全评价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
B. 安全评价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
C. 安全评价既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
D. 安全评价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但不能针对区域范围
E. 安全评价不能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但能针对区域范围
3. 危险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 )。
A. 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
B. 提出应釆取的控制措施
「评代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題薦
C. 判断是否可以接受采取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
D. 完全消除存在的危险性
E. 局部消除存在的危险性
4. 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计算风险率 B.危险源辨识 C.判别指标 D.危险性控制
E.风险分析
5.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 )进行的一类安全评价。
A.建设项目竣工后 B,正式生产运行后
C.正式生产运行前 D.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
E.设计阶段
6. 安全现状评价适用于对( )的评价。
A. 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B. 一个工业园区
C. 一个特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工艺 D. 一个特定的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
E. 一整套规章制度
参考答案
1. ABC |
2, ABC |
3. ABC |
4. ACD |
5. ACD |
6. ABCD |
三、简答题
参考答案
1.目前国内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 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三大类。
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3. 1.1所示。
(辨识)
L危险有害因素
2.危险性变化
图3. 1.1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确认) 釆取措施
1. 消除危险
2. 减少危险
2.“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O
安全评价可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其中,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
• 104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窓,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神类和程度,提出合 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建议⅛-⅛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 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 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的一神安全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三同时"的保证,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安全 验收评价是对“三同时''工作的验证,为验收提供依据。“三同时'‘与安全评价的关系见图3. 1.2D
图3.1.2 "三同时"与安全评价的关系
3.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 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提豈津融苣⅛⅛W⅛⅛⅛⅛⅛o Φ⅛评价 可针对-个相对独立的建 皈皐掩≡⅛鐡J WlwHiW½ i W0⅛计、 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工程、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既是政府安全监督管理 的需要,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安全评价作为预测、预防事故的重 要手段,将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凭经验进行管理,转变为预先辨识系统的危险性,事先预测、预防 的“事前过程"管理。因此,可以说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 术预防事故的具体体现。
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 全生产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単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 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 再进行处理的“事后过程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 全状况,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 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使生产经营单位 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个 部门、各个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时空的系统化管理。
系统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变为目标管理。仅凭经 验、主观意志和思想意识进行安全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的管理。安全评价可以使各部门、 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 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
rW祐师顚亚赛梧寿成橈椒魅蘑
— " ""財 ' ."■—•一'• ■■
•掌握安全评价的原理,规范安全评价师在评价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熟悉安全评价的原则。
•掌握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新建装置的安全预评价,可使用与其类似的已有装置资料、数据对其进行评价,这种方
A.平衡推算法 B.替代推算法 C.因素推算法 D.抽样推算法
2. 许多定量评价的方法中,有关危险等级的划分应用了安全评价四个基本原理中
A.相关性原理 B.类推原理
C.惯性原理 D.量变到质变原理
4.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的某个属
A.相关性 B.类推 C.惯性 D.质变到量变
B. 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无伤害事故=I : 29: 330
C. 死亡事故:重伤和轻伤事故:无伤害事故=1 : 29 : 300
D. 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无伤害事故=1 : 29 : 300
6. 利用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1 : 4的规律,从直接经济损失推算
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总经济损失的类推方法是( )。
A.因素推算法 B.比例推算法 C.概率推算法 D.平衡推算法
7. 当发生事故时,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一般取()。
A. 1 i 2 B. 1 s 3 C. 1 ≈ 4 . D. 1 s 5
8. 根据类推原理,已知系统事故发生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度S,就可利用风险率R与F、S
的关系求得风险率氏为( )。
A. R=P∕S B. R=PS C. R = S∕P D. R=PS+P∕S
参考答案
LB |
2. D |
3. C |
4. B |
5, D |
6, D |
7. C |
& B |
二、多项选择题
A.科学性
E.公正性
A.相关性原理 B.类推原理
E.人本原理
A.平衡推算法 B.替代推算法
E.惯性推算法
A.目的性和集合性
C.整体性和适应性
E.合法性和公正性
C.合法性
C.,惯性原理
C, 因素推算法
B.相关性和阶层性
D. 针对性和科学性
D,针对性
D.量变到质变原理
D.抽.样推算法
1. 简述量变到质变幌理貌安禽i仲的謂
2. 简述安全评价 ’’ 、'
续考答案
1. ACDE |
2. ABCD |
3. ABCD |
4. ABC |
三k简答题
参考答案
1. 量变到质变原理是安全评价原理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该原理说明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样,在一个 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评价一个系统的安全时,离不 开量变到质变原理。
该原理要求,在安全评价过程中,考虑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采用的评价方 法进行等级划分。
2. 类推原理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常用来推出一神新知识。它是根据两个 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 象也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
类推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所以,在应用时要注意提高其结论可靠性,方法有:
(1) 要尽量多地列举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属性;
(2) 两个类比对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属性愈本质,则推出的结论愈可靠;
(3) 两个类比对象共有或共缺的对象与类推的属性之间若具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则推出结 论的可靠性就髙。
常用的类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平衡推算法
指根据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来推算所缺的有关指标的方法。
(2) 替代推算法
指利用具有密切联系(或相似)的有关资料、薮据,来替代所缺资料、数据的方法。
(3) 因素推算法
指根据指标之间的联系,从巳知指标的数据推算有关未知指标数据的方法。
(4) 抽样推算法
指根据抽样或典型调查资料推算系统总体特征的方法。
(5) 比例推算法
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用某一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实际比例,推算另一类似 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有关指标的方法。
(6) 概率推算法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故的发生是一种随机事件;任何随机事件,在一定 条件下是否发生是没有规律的,但其发生概率是一客观存在的定值。因此,根据有限的实际统计 资料,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可求出随机事件出现各种状态的概率。可以用概率值来预测 未来系统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以此来衡量系统危险性的大小、安全程度的高低。
•明确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
• 了解安全评价的相关善停、宓规.、宓谁及鹏判粗指扳。
一、单项选择题
1. 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 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和(.)0
A.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B.申请政府部门文件备案
C.进行报吿评审 D.申请建设主管单位验收
2. 风险判别指标是判别风险大小的依据,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 )是否 可接受的尺度。
A.事故 B.风险 C.隐患 D.危害
3. 下列有关安全评价的程序正确的是( )。
A. 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与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 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B. 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与定量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提出安全对策措 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C. 准备阶段、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与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 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D. 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与定量评价、作出评价结论、提 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4.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等资料属于安全评价基本程序中的( )。
A.准备阶段 B.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阶段
• 108 .
C.划分评价单元阶段 D.定性、定量评价阶段
5.( )规定了系统和工程安全评级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C.《安全评价导则》
6. 代号为AQ的标准是(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7. 按照对象特征,标准可分为管理标准和(
A.基础标准 B.产品标准
&代号为GB/T是指()。
A.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
C.行业标准强制性标准
9.危险度评价中的判别指标是指()。
A-相关法律法规 B.安全评价原则
D.《安全评价通则》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
C. 技术标准 D,方法标准
B. 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
D. 行业标准推荐性标准
C. 风险判别准则 D.安全管理原则
参考答案
LA |
2. D |
3. A |
4, A |
5. D |
6. B |
7, C |
& B |
9.C |
二、多项选择题
1.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结果及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的原则,提出消除
E.合法性
2. 按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对策措施建议可分为( ).类型。
A.应釆纳 B.未采纳 C.宜采纳 D.已釆纳
E.部分采纳
3. 评价结论内容应包括( )」
A. 高度概括评价结果
B. 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 规范的符合性结论
C. 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
D. 确定危险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
E. 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后的安全状态
4. 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大于( )。
A.宪法 B.法律 C,部门规章 D.地方法规
E.地方规章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原则。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竣工 D.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E.合法性
6. 常用的风险判别指标有()。
A.安全系数 B.可接受指标 C.安全指标 D.失效指标
E.评估指标
閱介师职业资格考读模拟题島
7.安全评价程序的准备阶段包括()内容。.
A.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 B.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C.收集技术标准及系统的技术资料 D.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E.确定危险源
参考答案
1, ABD |
2. AC |
3. ABCE |
4. CDE |
5. ABD |
6. ABCD |
7, ABC |
三、简答题
简述安全评价的程序。
参考答案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 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1) 前期准备
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事故 发生的途径和变化的规律。
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斜基不出对垛评神輩击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 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 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 行定性、定量评价。
(5)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 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6) 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作出评价结论。
(7)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 和概括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由第三 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 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 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i
第2章安全系统工程
,掌握系统及系统工程的定义。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内容及发展概况。
• 了解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B, 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C, 系统属于工程技术,主要是组织管理的技术
D,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 有机整体
2. 系统按照( )不同可分为:母系统与子系统,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 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控制系统与行为系统等。
A.组成关系 B.属性 C,结构 D.组成关系及属性
3. 下列关于系统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B.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C. 是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D. 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4. 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 )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和消除( )中的各种危险,实
现( )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A.系统工程系统系统工程 B.系统工程系统系统
C.系统系统工程系统 D.系统系统系统工程
5. 下列不属于安全系统工程优点的是( )» :
A.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可以釆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
B. 通过评价和利用优化技术,可以找出使子系统间达到最佳配合的最适当的方法,以期用 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
C, 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及安全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
D. 可以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相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6.( )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A.系统 B.系统工程 - C.系统安全 D.系统安全分析
參考答案
LC I 2. D |
3. D' |
4. B I 5. A… |
6. D |
二、多项选择题
1.系统具有()特征。
A.集合性 B.相关性
C. 目的性 D.整体性
)。
B.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
D. 控制系统与行为系统
E.安全性
2. 系统按照组成关系和属性不同可分为(
A.白色系统、黑色系统与灰色系统
C.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
E.红色系统与黄色系统
3. 下列关于系统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工程属于工程技术,主要是组织管理的技术
B. 系统工程的任务是从横向方面把纵向科学组织起来
C. 系统工程是解决工程活动全过程的技术
D-系统工程并非对俺绶画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E.系统工程仅应用在采矿工程和电<X⅛
4.系统工程的基本特点是( )。 | ||
A.整体化 B.综合化 |
C.目的化 |
D.最优化 |
E.达标化 | ||
5.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 )。 | ||
A.系统安全分析 |
B.系统安全预测 | |
C.系统安全评价 |
D.系统分析结论 |
E.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答案
1. ABCD |
2. ABCD ~~— |
3. ABC |
4. ABD |
5. ABCE |
• 了解事故的含义、分类及构成要素。
• 了解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熟悉事故模式理论。.
•熟悉事故的发展阶段、特征、法则及预防原则。
【练习题】
_、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产事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的意外事件
B. 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不同,有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险肇事故3种
C.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中的人身伤亡事故又称工伤事故
D. 因公伤亡与工伤事故类似,两者在处理上、对策上都是相同的
2.影响事故是否发生的具体因素有( |
)等。 |
A,人、物、环境 |
• B.人、物、环境、管理 |
C.人、物、环境、管理、事故处置 |
D.人、物、环境、事故处置 |
3.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属于事故发生的( )。 | |
A.人的原因 |
B.物的原因 |
C.环境的原因 |
D.管理的原因 |
4.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 )。 | |
A-直接原因 |
B.间接原因 |
C.重要原因 |
D.根本原因 |
5. 人们根据事故法则的比例关系绘制三角形图,称为( )。
6. 全部煤矿事故的事故法则为( )。
A. .死亡:重伤:轻伤=1 : 10 ≈ 300
B. 死亡和重伤:轻伤≈无伤亡=1 = 10 ≡ 300
C. 死亡 > 重伤:轻伤=1 ≈ 29 ≈ 300
D. 死亡和重伤i轻伤:无伤亡=1 i 29 : 300
7. 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事故的( ),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
A.条件关系 |
B.递进关系 |
C.因果关系 |
D.从属关系 |
8,事故因果类型多为( )。 | |||
A.连锁型 |
B.多因致果型 |
C.集中型 |
D.复合型 |
9.下列多米诺骨牌理论模型正确的是( |
)。 | ||
A. M-P-H-D-A |
B. M-H-PDA | ||
C. M-P-D-H-A |
D. M-D-H-P-A | ||
10.瑟利模型是( |
)的代表性模型。 | ||
A.事故因果类型 |
B.多米诺骨牌理论 | ||
C,系统理论 |
D.轨迹交叉论 |
参考答案
1. D |
2. C |
3. B |
Γb |
5. B |
6. A |
7. C |
8. D |
9. A |
10. C |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事故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o
A. 事故有生产事故和非生产事故之分
B. 事故是突发事件
C. 事故的后果是迫使有目的的行动永远终止
D. 事故的背景是存在某种实现目的的行动过程
E. 事故永远是相对的
A.事故的因果性 B.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
C.事故的不可逆性 D.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E.事故的规律性
A.自然界因素影响 B.非自然界因素影响
C.环境因素影响 D.管理因素影响
E.物的因素影响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C.不安全装束 D.物体存放不当
E.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鷲蠶嚣"胤播辅导微信150194361°。
B- 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
C. 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
D. 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是否及时
E. 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6. 下列可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是( )。
A.人的原因 B.物的原因
C. 管理的原因 D.环境的原因
B.根除事故原因
D. 全面治理
E.技术设计的缺陷
7. 事故预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预防第一,防患未然
C.狠抓重伤、死亡事故
E.安全第-*,点面结合
8. 下列关于轨迹交叉论说法正确的是(
A. 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
B. 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C. 在人与物两大系列中,人的失误是占绝对地位的
D. 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也是本质原因
E. 轨迹交叉理论反映了所有事故的基本情况
9. 下面关于事故致因理论基本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随机的现象,然而又有其必然的统计规律性
B. 产生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不能把事故的原因简单归咎为“违章”
C. 人和物两大系列轨迹交叉,事故就会发生
D. 人和物的运动都是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的
E. 人、物、环.境都是受管理因素支配的
10.下列属于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措施是( K
A. 加强对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提高设备操作水平
B. 提高技术装备安全化水平
C. 大力推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D. 淘汰落后设备
E. 改善作业环境
参考答案
1. ABD |
2. ABDE |
3. AB |
4. ACDE |
5. BCE |
6. ABD |
LABD_____ |
" 8. ABCD |
9. ABCE |
10. BD |
三、简答题
试论述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的核心思想,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对制定事故预防措施的 指导作用,以及其对安全评价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參考答案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 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之间具有连锁关系、因果关系。
海因里希事故连 程线響耳番输导微*⅛却料。⅛g姓S 6 (IP0θ的不安 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认未祯艱賊斡(甌7
该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预防事故的发生,要有针对性,中断事故链。关键点是防止人的不 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并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 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旅。
海因里希理论对安全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 于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简单。
密价师驟业⅜⅛搓读模⅛⅜⅜j
第3章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掌握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含义及内容。
。了解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
i.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是保证安全评价( )的一系列文件。
A.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 B.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
C.档案管理和报告管理 D.资质管理和评审管理
3. 安全评价人员的配备是属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 ),安全评价人员的培训是属于安
全评价过程控制的( )「
A.硬件管理、硬件管理 B.硬件管理、软件管理
C.软件管理、硬件管理 D.软件管理、软件管理
4. 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测、预防事故的( )手段。
A.必要 B.基本 C.重要 D.根本
参考答案
1. B 2. A 'I 3. B 4. C
'二、多项选择题
1. 安全评价的质量是指安全评价工作的优劣程度,也就是安全评价工作体现()的程度。
A.客观公正性 B.合法性 C.科学性 D.针对性
E.可操作性
2. 关于安全评价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狭义的安全评价质量包括安全评价操作和评价的作用、安全评价管理工作对评价过程 及评价结果的保障等
B. 狭义的安全评价质量仅指安全评价项目的操作过程和评价结果对安全生产发挥作用的 优劣程度
C. 广义的安全评价质量以安全评价机构为考察单位
D. 广义的安全评价质量是指安全评价机构全部工作的优劣程度
E. 狭义的安全评价质量包括安全评价操作和评价的作用,评价机构内部组织机构、安全评 价管理工作对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保障程度及安全评价的社会效益等
3.下列关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水平
B. 有利于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及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
C. 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D. 促进安全评价工作有序进行,但多种过程控制文件的填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 效率
E. 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层实施系统和透明的管理,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参玲答案
IrABCD |
2∙ BCD I 3. ABCE |
三、简答题
简述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内容及意义。
参考答案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内容可划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硬件管理主要指安全评价机构建设 的管理,包括安全评价史费甞 ⅞⅛≡⅛⅛⅛iJ⅛λ⅛ ⅞l'5∣⅜⅛ifiWf系,安 全评价人员及专家的W⅛i⅛τWΨ⅛⅜⅛√≡⅛W⅛选定、 合同的签署、安全评价资料的收集、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安全评价报吿内部评审、安全评价技术 档案的管理、安全评价信息的反馈、安全评价人员的培训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水平,树立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的思想;
(2) 有利于安全评价规范化和安全评价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 提高了安全评价质量,就能使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4) 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安全评价实施系统化管理,规避从 事安全评价活动风险;
(5) 促进安全评价有序地进行,使安全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6) 有利于提高安全评价人员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
(7) 有利于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
•了解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建立的依据。
•掌握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文件的构成和编制,以及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
. 117 •
5乎价师职亚聲格考试模拟题薦
―、单项选择题
1.安全评价机构建立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管理学原理
C.被评价单位对安全评价机构的要求
2. PDCA循环原理又叫( )。
A.戴明原理 B.目标原理
3. 风险分析应在安全评价项目合同签订(
A.前 B.后
B. 国家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要求
D.安全评价机构自身的特点
C. 全过程控制原理 D,持续改进原理
)进行。
C.过程中 D.以上都不对
4. “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是否编制了项目实施计划"是属于报告审核中的( )。
A-内部审核 B.技术负责人审核J
C.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D.外部审核
5. 下列报告审核的顺序正确的是( )。
A.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
B. 内部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
C. 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D.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
5.程序文件是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 )级层次。
a∙1 建纟 搐导微信15019436100
7. 描述实施安全评耕设计 tf¾ ⅛⅛⅛wr)。
A.管理手册 B.程序文件 C.
8. 记录表格是属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第(
A. 1 B. 2
9.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核心思想是(
A.领导真正重视 B.员工积极参与
C.
)。
C.
作业文件
)级层次。
3
D.
D.
作业指导书
专家把关
D.
持续改进
参考答案
1. C |
2. A |
3. A |
-' Γc | |
6. B |
7. B |
8. C |
9. D |
_ |
二、多项选择题
1.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是以( )为基础。
A.戴明原理 B.目标原理 C.控制原理
D.现场改善原理
E.系统原理
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内容包括( )o
A. 风险分析、实施评价、报告审核、技术支撑
B. 作业文件、内部管理、档案管理、检査改进
C. 风险分析、工作计划、报告审核、技术支撑-
D. 科研开发、内部管理、档案管理、检查改进
E.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
3. 下列关于风险分析的重点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项目的风险
C.项目的可行性
E.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图书
4. 下列属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中报告审核的是(
A.管理评审
C.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E.内部审核
5. 下列属于安全评价机构的技术支撑的是(
A.业绩考核 B.检测检验能力
E,科研开发能力
6. 安全评价机构内部管理主要有( )。
A.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管理
C.跟踪服务和保密
E.档案管理
7. 检查改进是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过程控制时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环
节,下列属于检査改进的是( )。
A,业务培训
C.建立并不断改进内部审查程序
E.内部审查
8. 安全评价过程
A.管理手册
E.记录
9. 管理手册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
A.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方针目标
B. 组织结构及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C. 安全评价机构运行中设计的重要环节的描述
D. 管理手册的审批、管理和修改的规定
E. 各职能部门活动的文件
10. 安全评价机构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时应遵循(
A.领导层真正重视 B.
)。
B.项目的经济性
D.工作计划
)。
B.技术负责人审核
D.外部审核
)。
C.信息通报
D.数据库和软件
B.业务培训和业绩考核
D.资质和印章管理
B.程序文件
C.
D.作业文件
)原则。
员工积极参与
C.上级监督 D.专家把关
E.批评与自我批评
11. 国家对安全评价机构主要在( )方面提出要求。
A.设备管理 B.机构管理 C.质量控制
E,人员管理
D.内部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1, ABD |
2. AB |
3. ABCD |
4. BCE |
5. BDE |
6. ABCD |
~ 7, BCDE |
8. ABD |
9. ABCD |
10. ABD |
11. BCDE |
l⅞⅛⅞帀职亚 编⅛餐试模拟题薦
三、简答题
1. 简述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内容。
2. 某公司已开展多年安全评价工作,为参与安全评价市场竞争,公司准备申报安全评价甲 级机构资质,决定由你来编制安全评价技术支撑文件,请叙述安全评价技术支撑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 安全评价机构应根据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建立并完 善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明确岗位职责,从制度上保证安全评价质量 得到有效控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 风险分析。安全评价机构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分析、预测承 担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策划评价过程,确定实施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2) 实施评价。按照安全评价导则和本机构确定的目标,组建评价项目组,实施安全评价过 程控制,按照要求完成安全评价工作。
(3) 报吿审核。评价依据资料的完整性、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充分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 策措施的针对性、评价结论的准确性,以及评价报吿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
(4) 技术支撑。应具有相应的基础数据库、评价软件、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或建立协作 支撑渠道。
(5) 作业文件。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步骤及规程。
(6) ⅛部管理。包括安全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的管理,评价人员业绩考核、业务培训、信息通 报、跟踪服务、保密、资陰證壑日A 口如宀TfT-C…e
(7) 档案管理.法磯线亶播辅辱黴僧150⅛9436⅛00档案 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8) 检查改进。建立自我约束、检查、改进完善的机制。
2. 安全评价技术支撑的主要内容包括:
ɑ)基础数据库
安全评价机构应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数据库;有关物质特性、事故案例数据库及其他数 据库。
(2) 技术及软件
购买及自主开发的技术及应用软件、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图书和资料管理系统软件等。
(3) 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
检测检验主要包括检测检验资质类别、业务范围、项目及检测检验人员资格等。科研开发能 力是指机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包括设备和科研人员状况)、科研开发项目、科研经费 与资金投入等。
(4) 协作支撑
安全评价机构如果自身不具备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应与有关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单 位和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建立协作支撑渠道。
第4章 防火与防爆安全技术
• 了解燃烧与火灾的概念、分类、防治途径、阻燃方法及灭火的相关知识。
•掌握点火源及其控制方法,建筑的防火安全、灭火器配置、消防设施,初起火灾的扑救方 法和原则,以及人员疏散逃生路线。
一、单项选择题
i.泡沫灭火器(
A.仅适用于扑灭
B,仅适用于扑灭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C.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和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D.不适用于扑灭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类和石油等液体类火灾
2. 对液体可燃物起始燃烧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着火一燃烧一汽化 B.燃烧一汽化一着火
C.汽化一燃烧一着火 D.汽化一着火一燃烧
3. 在火灾的早期阶段,准确探测到火情并迅速报警具有重要意义。按火灾探测元件与探测
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原理分为( )两种基本类型。
A.声能与光能感应式 B.热能与声能感应式
C.接触式与非接触式 D.烟气与热能感应式
5. 按照探测元件与探测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器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A,感光式探测器 B.感烟式探测器 C.图像式探测器 D.光束式探测器
6.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逃生不应利用()。
A.消防电梯 'B.墙边落水管 C.普通楼梯 D.普通电梯
7. 《火灾分类MGB/T 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C类火灾是指 ( )O
A.固体火灾 B.液体火灾 C.金属火灾 D.气体火灾
E评⅛w职业赛搭考试模拟题醇
8. 闪燃和阴燃是燃烧的不同形式。下列有关闪燃和阴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闪燃是看得到的燃烧,阴燃是看不到的燃烧
B. 闪燃是短时间内岀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阴燃是没有火焰的燃烧
C. 闪燃温度高,阴燃温度低
D. 阴燃得到足够氧气会转变成闪燃
9. 阻燃机理比较复杂,不同材料的阻燃机理不完全相同。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基
本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o
A. 高分子材料阻燃就是阻止氧化剂和可燃物接触
B. 高分子材料阻燃就是使高分子材料不燃
C. 高分子材料阻燃就是降低高分子的可燃性或者燃烧速度
D. 高分子材料阻燃就是提高材料的强度
10.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灭火的基本原理有多种,以下不属于
灭火原理的是〈 九
A.冷却 B.隔离 C.疏散 D.窒息
11. 建筑物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和直通室外的疏散门。下列有关安全出口要求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 安全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B. 疏散的门应采用悬吊门或侧拉门
C. 建筑物内安全出口应分散在不同方向布置,相互间距不小于5 m
薑囂溫探洲攝舖"窟50194输飆。该 排烟方法属于()排烟方式。
A.机械 B.自然, C.烟气稀释 D.加压控制
13.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其中属于化学过程的是( )》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14. 光电式火焰探测器,主要探测火焰发出的( )。
A. 可见光
B. 蓝光波
C. 紫外或红外光
D. 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
15.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下列关于数字和字母表达的意思正确的是《 )。
A. 数字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B. 字母(A或B)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数字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C. 数字表示火灾后果的大小,字母(A或B)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D. 数字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表示火灾的种类
16. 火灾发生时,不宜釆用的逃生方式是( )。
A.及时报警 B.整理行李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D.浓烟中在地上爬行
17. 发生燃烧和火灾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A.氧化剂、明火、点火源 B-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C.氧化剂、可燃物、木材 D.阻燃剂、可燃物、点火源
• 122 •
18.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 )。
A.水、泡沫灭火器. B.干粉、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干粉灭火器
参考答案
1.C |
2. D |
Γc |
4. C ' |
Γb |
6. D |
~ tΓd |
8. B |
ɪe |
10. C |
11. B |
12. B |
13. EI |
14. C |
15. A |
16’ B |
17. B |
18, C |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火灾扑救中,如果能阻断火灾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的三要素 是指()«
A.氧化剂 B.还原剂 C.点火源
2. 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和直通室外的疏散门。下列关于安全岀口设置的要
A. 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B. 供人员疏散的门可以釆用悬吊门、倒挂门和旋转门
C. 当门开启后,门扇不应影响疏散走道和平台的宽度
A. 具有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条件
B. 静电放电能量大于或等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C. 周围和空间必须有可燃物存在
D. 周围和空间必须有氢气存在
E. 周围和空间必须有氮气存在
A.利用消防电梯逃生 B.利用观光楼梯逃生 C.利用墙边落水管逃生
D. 利用阳台、通廊等逃生 E.利用雨伞、棉被等跳楼逃生
5.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的规定,选择灭火器时应考虑的因素
A.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B.灭火有效程度
C.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D.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E.
A. 利用避难层或疏散楼梯逃生
B. 利用楼房的阳台、落水管和避雷管线逃生
C. 等上级领导批准后再疏散出来
D. 用绳子或床单撕成布条连接起来,把一端捆扎在牢固的固定物件上,顺另一端落到地面
E. 封闭房间门窗的缝隙,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
安邕
7.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可以用水扑灭的有( )。
A.金属钠 B.电石
C.带电的电缆
D.煤炭 E.木材
參考答案
1. ACD |
2. ACDE |
3. ABC |
4, ABCD |
5, ABCD |
6. ABDE |
7. DE |
【学习目标】
•掌握爆炸的概念与分类、爆炸极限及粉尘爆炸的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i.火炸药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等现象,此间产生的( )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A.火光 B.烟尘 C.温度 D.冲击波
2-可燃性混合物的爆號扱眼墾薜筮,茅犧辭鷹悻(,亠)» „ „ „
3.对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如果初始温度增高,则关于其爆炸极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爆炸下限增高,爆炸上限增高 B.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降低
C,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增高 D.爆炸下限增高,爆炸上限降低
4∙爆炸容器材料的传热性越好,爆炸极限范围()。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变化无规律
5.炼钢过程中,钢水中滴入水滴将导致爆炸。这种爆炸的类型是()。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高温爆炸
б. 某种混合气体由A、B两种可燃气体组成。各组分的浓度及爆炸下限见下表,则这种混
合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
组分名 |
在混合气体中的浓度 |
爆炸下限 |
A |
80% |
4% |
'B |
20% |
2% |
A. 2.5% B. 3. 0% C. 3.3% D. 3.7%
7.化学爆炸性混合物与火源接触后,发生链式反应爆炸的必要条件是( )o
A. 火源的温度必须非常高
B. 混合物受热发生化学反应且其得热大于失热
C. 混合物的活化分子吸收能量而离解为游离基
D. 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要非常大
第5章 职业危害基础知识
•熟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分类及理化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生产性粉尘的( ),可将其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A.来源 B.性质 -C,危害 D.硬度
2・粉尘对人体的盤释聯輦尘翻座輙,薦影凰礬摩裁尘性廩不因西丕同。主要 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⅛S銭直攝稿屈航 殳倍15019436100
A.增强.∙ 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3. 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途径是釆用( )措施,消除粉尘和降低粉尘浓度。
A.现场卫生管理 B.教育培训 C.个体防护 D.工程技术
4.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其中与矽肺病的发生最密切的化学 特性是()。
A,爆炸性 B.分散度 C.游离二氧化硅含量D.溶解度
5. 粉尘分散度与发生尘肺病密切相关,直径小于( )的粉尘易于到达呼吸器官的深部。
A. 5 IZm B. 10 μm C. 15 PIm D. 25 Rm
6. 在钻机凿岩作业中,对粉尘治理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机械化 B.湿式作业 C.压入式通风 D.抽出式通风
参考答案
LB |
2. B |
3. D |
4. C |
5. A |
6. B |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性粉尘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下列粉尘中,属于有机 性粉尘的有( )。 A.水泥粉尘 B.合成树脂粉尘 C.皮毛粉尘 D.面粉粉尘 E.石棉粉尘 參考答案 | |||||
ILBCDl 丨 丨 丨 |
邕⅞⅜师⅞⅜⅛资梅涔试模拟题繭
•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
•掌握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治理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2. 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下列方法中,不适用于有害气
A,吸附法 B.燃烧法 C.静电法 D.稀释法
3.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一般由密闭罩、通风管、( )和通风机构成。
A.降尘装置 B.净化装置 ' C.开口罩 D.排气罩
4.解决生产性毒物身 A.加强通风措施1
C.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
D.加强健康监护
参考答案
1.C |
2. D |
3. B |
4. B |
二、多项选择题
1. 生产性毒物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其存在的形态包括( )。
A.气体 ’ B.辐射 C.雾
D.烟 E.粉尘
2. 苯及其衍生物的蒸气净化可采用()等方法。
A.洗涤法 B.静电法 C.袋滤法
D.吸附法 E.燃烧法.
参考答案
1. ACDE |
2, ADE |
•掌握噪声、振动、辐射和高温作业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种类及防护措施。
, 128 •
9∙依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下列装置中,露天工作于轨道上的门座式起重机应装设的是 (
A.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C.防风防爬装置
B,防后倾装置
D.回转锁定装置
10.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
容器、压力管道等。下列各组设备中,均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
A. 防爆电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B.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冶金机械
C.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D. 电梯、起重机械、锻压机械、大型游乐设施
11. 根据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判断,如果对一台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压 力容器筒体纵焊缝进行表面缺陷的检测,宜采用( )检测方法。
A.涡流 B.声发射探伤 C.磁粉 D.渗透
12. 根据射线检测的特点,射线检测对()缺陷检出率高。
A.裂纹 B.夹渣 C.未熔合 D.白点
13. 锅炉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其常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测量装 置、保护装置、防爆门和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等。下列装置或设施中,属于锅炉安全附件的是 ( )=
A.引风机. B.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U. t⅛≡≡⅛⅛线真撇帳嬲'蠶丄⅛期堆6100
A.电站锅炉 B.高压锅炉 C.沸腾炉 D.蒸汽锅炉
15.安全阀、爆破片都是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爆破片与安全阀相比,具有( )的 特点。
A-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差
B. 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强、泄压反应慢
C. 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强、结构复杂
D. 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强
16. 防止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置是( .
A.安全钳 B.缓冲器 C.限速器 D.曳引轮
17. 从安全角度考虑,起重机设计时不需满足的条件是( )。
A. 金属结构和机械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抗弯曲能力
B. 整机必须具有必要的抗倾覆稳定性
C. 原动机具有满足作业性能要求的功率,制动装置提供必需的制动力矩
D. 连续调整额定起重量
18. 下列无损检测方法中,属于动态无损检测方法的是( ),它可以连续监测设备内部缺
陷发展的全过程。
A.射线检测 B.涡流检测 C.磁粉检测 D.声发射探伤
19. 气密试验又称为致密性试验或泄漏试验。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作的压力容器,其试
验用的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 )笔。
A. 0 B. 1 C. 3 D. 5
.女全丄
FW师职亚资格考试模撅题时
20, 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多指在( )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A.非正常操作 B.正常操作
C.特殊 D.各种
21. 位置的限制与调整装置是起重机的安全装置之一。下列装置,不是位置的限制与调整
装置的是( )。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D.起重量限制器和零位保护器
参考答案
LD |
Ξ. C |
3. B |
4. A |
5. D |
6. D |
7. A |
8. B |
9. C |
10. C |
11. D |
IrB |
13. B |
"" IrA |
15. D |
16, C |
17. D |
18, D |
19. D |
20, B |
2L D |
二、多项选择题
I-锅炉安全附件包括()。
A.安全阀 B.水位计 C.压力表
D.电表 E.温度测量装置
2.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
A-锅炉和压力容器在线聲擀辅导微信≡-≡rewιoo
D.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E.大≡⅛W⅛⅛
3. 为了检测承压类特种设备构件内部的缺陷,通常采用无损探伤法。下列检测方法中,属 于无损探伤的有('
A.射线检测 B.渗透检测 C.爆破试验
D.涡流检测 E.耐压试验
4. 对于压力容器的超声波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 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B. 对体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C. 现场使用方便
D. 检验成本低
E. 检验成本高
参考答案
1.ABCE |
2. ABCD |
3. ABD |
4. ACD |
•熟悉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及检修安全技术。
• 132 •
一、单项选择题
A. 2 B. 1 C. 3 D. 0. 5
A. 12 B. 32 C. 24 D. 220
A. 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
B. 3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或安全评价师以上任职资格
C. 熟悉本单位各类游乐设施的技术性能
D.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4. 某游客在游乐园内乘坐观光缆车,缆车启动后感到恐惧,用力敲打舱壁要求停车。此时, 缆车操作人员应当()。
A.立即停车,让乘客跳下座舱 B,继续运行,转完一圈后再停下来
C.立即停车并反转,将乘客疏散下来 D.放慢速度,继续运行
5. 锅炉操作人员在对某新安装锅炉进行了全面检査,确认锅炉处于完好状态后,启动锅炉
的正确步骤是( )。
A-上水、点火升压m燃性*≡qB,秘濟,纹弊烂、繋段并汽 C.暖管与并汽、烘在皱直播辅导微枱⅛50⅛9436⅛00并汽
6. 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启动燃气锅炉的顺序为(
A.送风一点燃火炬一送燃料 B,送风一送燃料一点燃火炬
C.点燃火炬一送风一送燃料 D.点燃火炬一送燃料一送风
7. 关于锅炉检修前的准备工作,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当锅水温度降到80 °C以下时,把被检验锅炉上的各种门孔打开
B. 把被检验锅炉上蒸汽等管道与其他锅炉相应管道的通路隔断
C. 被检验锅炉的燃烧室要与总烟道隔断
D. 打开烟道闸门
8. 按照《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13号令)的要求,在
用电梯的检验周期为( )年。
A. 0. 5 B. 1 C. 2 D. 3
参考答案
Γa |
2. C |
3. B |
4?C ^ |
5. B |
6. A |
7. D |
∙ 8.B ~ |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游乐设施安全管理有关规定,游乐设施的( )应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并有检验
合格的报告。
A.环境条件 B.施工和安装 C.调试
D.技术经济指标 E.负荷试验
「评疥师职业资格考试摸拟⅜⅛;
参考答案
L BCE |
• 了解特种设备各类常见事故的后果和原因。
•掌握特种设备常见事故的处理和预防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 锅炉发生了“汽水共腾''事故之后,过热蒸汽温度( )。
A.上升 B,不确定 C.不变 D.下降
2. 水在锅炉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瞬间增大,形成压力波并在管道中传
播而引起的事故是( )。
A.水击事故 B.汽水共腾事故 C.爆管事故 D.水蒸气爆炸事故
3∙下列有关压力容聲狒醬蟀窪暨抽号M
a.实施检验前,确还銭直播辅T癩礦価⅛501ft4,3⅛100警戒 标志
■ B.设备内部介质已放空,对其内部残留的易燃介质用空进行置换
C. 关闭所有连接被检查设备的阀门,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来源
D. 检验人员进入压力容器内部时,外部有人进行监护
4.盛装有毒液体的压力容器破裂后,大量液体瞬间汽化,其体积可增大( )倍。
A. 1〜3 B. 10 — 30 C. 100~300 D. 1000 — 3000
参考答案
LD |
2. A |
3. B |
Γc |
二、多项选择题
1. 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是指在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
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下列事故中,属于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的有( )。
A.维修工具坠落事故∙ B.脱绳事故 C.脱钩事故
D.断绳事故 E.吊钩断裂事故
2.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锅炉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有( )。
A. 安全阀损坏或装设错误
B. 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腐蚀、组织变化
C. 燃料发热值变低
D. 长时间严重缺水干烧
E. 锅炉严重结垢
3. 根据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工作特点,判断下列情况中容易造成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发生人
身伤亡事故的是( )。
A. 容器长期在最高工作压力下运行 '
B. 容器长期在高温环境下运行
C. 容器端盖经常开启
D. 容器在卸压未尽前打开端盖
E. 容器端盖未完全闭合就升压
4. 起重机械机体毁坏事故可能造成机体严重损坏和人身伤亡。下列属于机体毁坏事故的
A,断臂 B.脱钩
D∙倾翻 E.多台吊车相互撞毁
A.水蒸气爆炸 B.超压爆炸 C.缺陷导致爆炸
D. 电缆头爆炸 E.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A.超重 B.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
C.钢丝绳磨损 D.吊装重心选择不当
E. 吊载遭到碰撞、冲击
参考答案
1?BCDE |
136 WO 一 | ||
6, BDE |
- 1-1— *⅛>,Q JZZt |
U H<∏ U ∣∕JA IO ɪ *Jv√ ɪ «7 |
ɪ ʊ v√ ɪ Vy v7 |
湃价师职亚资賴考试模拟题朝
第7章矿山安全技术
•掌握井巷掘进的原则、施工方法、维护要求及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
•熟悉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开釆方法、釆场矿压及其控制方法、冲击地压现象。
• 了解矿山设备的安全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煤矿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不超过 ( )Vo
A. 36 B. IlO C. 127 D. 220
3. 在有瓦斯爆炸窟险的矿井,带电的矿用电气设备,( )在井下开盖检查或检修,严禁带
电搬迁或运输。
A.可以 B.严禁 C.应该 D. 一般
4. 井下煤矿爆破时,只能采用( )。
A,电雷管 B.导爆索 C.火雷管 D.导火索
5. 目前开采金属矿主要采用的釆矿方法有( )三种。
A. 空场采矿法、充填釆矿法、崩落采矿法
B. 空场采矿法、壁式釆矿法、充填釆矿法
C. 空场釆矿法、留矿釆矿法、分段崩落法
D. 房柱采矿法、分层崩落法、充填采矿法
6∙采用充填采矿法回采矿石时,要用充填材料充填回釆空间,实现采场地压控制。充填体 的作用是( )。
A.避免矿石贫化 B.提高矿石运输效率
C.减少園岩暴露面积 D.降低地表下沉
7.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成因和机理,其防治措施分为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两大类。下列防 治措施中,既是防范措施,又是解危措施的是( )。
A.确定合理开采程序B.预留开采保护层 C.煤层注水 D.卸载爆破
• 136 •
8.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釆技术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开采工艺。采用该种釆煤方法
时,工作面巷道一般沿着煤层( )布置. | ||
A.顶板. B,底板 |
C.中部 |
D.破碎带 |
9.在井巷支护及维护中,锚杆支护是指( |
)ð | |
A.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 |
B.单独釆用锚杆支护,必要时安装锚索 | |
C.联合使用锚杆和架金属棚子支护 |
D.联合使用锚杆和架木棚子支护 | |
10.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 | ||
A.缓倾斜薄矿体 |
B.缓倾斜厚矿体 | |
C.急倾斜薄矿体 |
D.急倾斜厚矿体 |
11. 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以直接顶初步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 直接顶的稳定性分为()。
A. 2 类’ .B. 3 类 C. 4 类 D. 5 类
12. 回采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工作面冒顶事故,通常按(•)分为局部冒顶 和大面积冒顶事故。.
A.冒顶事故发生地点 B.冒顶事故发生时间
C.冒顶事故发生原因 D.冒顶范围和伤亡人数多少
13. 对于煤矿井下电缆,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髙、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 大于(
A. O. 1 B. 0.2 C. O. 3 D. O. 4
的〕冲严压的防瞿歐置皤丽饰150間淅酹措施
-A.卸载爆破 B.确定合理开采程序
C.加强顶板控制 D,加大断面掘进
15. 根据原岩(煤)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下列类型不属于冲击地压
的是( )。
A.重力型 B.构造应力型
C.重力一构造型 D.采动影响型
16. 井下煤矿采煤方法虽然种类较多,但归纳起来,按照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不同,基本上
可以分为( )两大体系。
A.房柱釆矿法和空场采矿法 B. 一次釆全高和分层开釆
C.壁式和柱式 D.普通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开釆
17. 留矿采矿法是空场釆矿法的一种,适用于开采( )的矿床。
A.矿石和围岩稳固、矿石有自燃发火 B.矿石和围岩稳固、矿石无自燃发火
C.矿石和围岩不稳固、矿石有自燃发火 D.矿石和围岩不稳固、矿石无自燃发火
参考答案
1. B |
2. C |
3. B |
"4. A |
5. A |
6. D |
7. C |
8. B |
9.B |
10. A |
11. C |
1ΓD |
13. A |
14. A |
15, D |
16. C |
17. B |
⅞M倾职並繼考钺模拟題葛
•掌握矿山主要危害,如矿井通风、瓦斯、火灾、水害、粉尘、顶板、边坡、尾矿坝(库)等事故 及其防治技术。
•掌握煤矿安全检测及矿山救护的相关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矿并通风系统是指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动 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矿井通风方式有(
)。
B.中央式、两翼对角式和混合式
D.抽出式、压入式和中央式
A.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
C.两翼对角式、抽出式和压入式
.2.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采掘过程中,大量瓦斯和煤炭在短时间内突然从煤层(岩层)中冲出 的现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前通常有许多预兆,()不属于这些预兆。
A.煤壁温度升高 B.地层微破坏
A. 4 B. 2 . C. 3 D. 1
4. 影响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因素很多,但不包括(
)。
A.开采方法 B.煤层赋存条件
C.水文地质条件 D.煤化程度
5. 通风机工作的基本参数表达了通风机的规格和特性。基本参数是指风量、风压、效率和 ( 九
A.功率 B.工况 C.风阻 ■- D.风速
6. 按不同的检测原理,煤矿常用的瓦斯检测仪器分为光学式、热催化燃烧式、热导式和气敏
半导体式等。其中,热催化瓦斯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为( )。
A. O〜3% B. O〜5% C.。〜8% D. 0~10⅝
7. 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应判断被困井下人员的位置。当被困人员所在地点( )时,可
采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A.低于透水后水位 B,高于透水后水位
C.位于透水点上方 D.位于透水点下方
8. 处理因坝身填土碾压不实、浸润线过高而造成的背水坡尾矿坝滑坡事故的原则是 ( )。
以下游防滲为主,以上游压坡、导渗和放缓坝坡为辅 以上游防渗为主,以下游压坡、导渗和放缓坝坡为辅 以在坝脚排水压重为主,以放缓坝坡为辅
以放缓坝坡为主,以在坝脚排水压重为辅
A.
B.
C.
D.
9. 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为防止风流紊乱导致灾情扩大,应()。
A.立即停止通风,并及时进行反风
BT保持矿井主要通风机通风,但应停止局部通风机通风
C. 保持通风,不得进行反风
D. 立即停止通风,但不得进行反风
10. 根据规定,某大型煤矿在投入生产前需建立监测监控系统。该煤矿企业在采购矿井监
测系统时,应选择中心站到最远测点的距离至少不小于( )km的产品。
A. 4 B. 7 C. 10 D- 12
11. 煤矿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以及爆破作业后都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井下作业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
A. 0. 02% B. 0. 002% C. 0. 024⅜ D. 0. 0024%
12. 经测定,某井工煤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0 m3∕t0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该煤矿为
( )矿井。
A-瓦斯 B.低瓦斯 C.高瓦斯 D.煤与瓦斯突出
13. 矿井导水通道分为自然导水通道和人为导水通道。人为导水通道是由于不合理勘探或
开釆造成的,主要包括( )等。
A.地震通道、地层裂隙和断裂带 B.顶板冒落裂隙带、封孔质量不良的钻孔
C,顶板冒落裂隙带、地层裂隙和断裂带 D.地震通道、封孔质量不良的钻孔
14. 在制定发生水害事故矿井的救灾方案前,应重点了解突水地点、突水性质、涌水量、水源 聽囂齢≡⅛线萱皤辘馨册馈≡賢砒f出被
A.井下运输系统 B.发生事故前的突水预兆
C,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D.矿井通风系统
15. 为及时抢救某矿采煤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遇险人员,首先到达的矿山救护 队一个小队进入救灾现场。该小队应该(')进入采煤工作面救人。
A.从进风侧 B.从回风侧
C.同时从进风侧和回风侧 D,从进风侧或回风侧
16. 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不同,将矿井划分为低 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中低瓦斯矿井是指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 等于10 m3∕t( )的矿井。
A.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t
B-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IlIilI
C. 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t
D. 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min
17.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性措施主要是针对( )消除突出危险的措施。
A.采掘工作面前方煤岩体一定范围 B.大面积范围
C.釆掘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大面积范围 D.采煤工作面
18.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的一种自然属性,是煤层发生自燃的基本条件。煤的自燃倾向性
分为( )三类。
A.容易自燃、自燃和不易自燃 B.容易自燃、不易自燃和不自燃
C,自燃、不易自燃和不自燃 D.易自燃、不易自燃和不自燃
⅝⅞⅛∙师职业资橫者.读模拟题薦
1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主要排水设备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备用水泵的能
力应不小于工作泵能力的( )=
A. 100% B. 70⅝ C. 50% D. 25%
20. 选择适当的开釆技术是防治露天矿边坡滑坡事故的重要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釆用
( )的开采顺序。
A.从上到下 B.从下到上 C.从下盘到上盘 D,倒台阶
21. T列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中,属于区域性措施的是( )。
A.预抽煤层瓦斯 B.卸压排放钻孔 C.卸压槽 D.松动爆破
22. 为防止矿井火灾势态扩大而需要封闭火区时,对火区封闭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
A. 火区封闭范围应尽可能小
B. 火区封闭范围应尽可能大
C. 应首先封闭进风侧巷道,然后再封闭回风侧巷道
D. 优先封闭向火区供风的主要通道
23. 矿井通风系统是指,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
动力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根据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的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分为( )。
A.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B.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C.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D.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24. 按照引火源的不同,矿山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下列火灾原因,不属于外因火
灾原因的是( )。
参考答案
L A |
2. A |
3. D |
4. A |
5. A |
6. B |
~ 7. B............ |
8, B |
9. B |
10. C |
11.D |
12. C |
13. B |
— 14. C — |
15. B |
16. D |
17. A |
A |
19. B |
20. A |
21, A |
22, B |
.23. B |
24. A |
第8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概念、类别、特性、事故类型及危害,以及经营、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 的安全要求。
•掌握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泄漏控制与销 毁处置技术.
• 了解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
1. 按照标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危险货物包装分为三类。当( )
时应釆用第II类包装。
A. 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B. 货物具有较大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C. 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D. 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2.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 )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 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殊防护的化学品。
A.毒害、高压、爆炸、腐蚀、辐射 B.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
C.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低温
3. 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安全管理,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A.资质认定制度 B.区域限批制度 C.申报制度 D.定期检查制度
4.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并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遍暂时
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这种危险特性属于(' :
A.化学性 B.腐蚀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5. 在事故救援和抢修过程中,为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正确选择个人劳 动防护用品,特别是呼吸道防护用具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一种呼吸道防护用具都有其特定的使用 范围。在毒性气体浓度高、毒性不明或缺氧的可移动性作业时,应选择()。
A.隔离式送风长管 B.自给供氧(气)式呼吸器
C.过滤式全面罩面具 D.过滤式半面罩防毒口罩
停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虑
6. 根据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的规定,贮存的危险化学品 应有明显的标志。在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危险级别的危险化学品,应(
A-按中等危险等级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B. 按最低等级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C. 按最高等级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D. 按同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7. 按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MGB 15603-1995),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有三种。 下列不属于标准规定的贮存方式的是(
)0
A.隔离贮存 B.隔开贮存 C.毗邻贮存 D.分离贮存
8. 金属钾、钠通常保存在有一定量油的铁桶里,如果油漏掉了,金属钾、钠会燃烧起火。这 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A.用大量水灭火
B.用油灭火
D.用干砂或干粉灭火
C.用泡沫灭火
9.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
A.低氧环境
B.任何有毒性气体环境
D.低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C,高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参考答案
1.D
TC
2. B
3. A
4. C
5. B
•掌握典型设备安全技术与车间布置。
•熟悉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与典型及应过程的安全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化工厂内,可能散发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
A.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B.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C.无通风的厂房内 D.厂区中心位置
2. 输送有毒或者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
A,拐弯、交叉、并列等管道 B.管架、管卡、管撑
C.阀体、伸缩器、法兰 D.拐弯、标志、阀体
3. 当粉尘、液体在管路中流动,或从容器中抽岀或注入容器时,都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如 不及时消除,很容易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或爆炸。管路的抗静电措施主要包括静电接地和控 制流体的(
A,压力
• 142 •
)。
)0
B.温度
C.湿度
D.流速
A.泄压装置 B.自动控制 C.报警连锁
5. 化工生产中需要存储的有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以及废液和废气等。在常压下易
A.压力贮罐 B.高压钢瓶
C.高压球形贮槽 D.浮顶贮罐
6. 化工操作单元中的冷却操作过程中,在开停车时要注意操作顺序。开车前,首先应清除
A. 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B. 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C. 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停车时,应先停怜却系统,后停物料
D. 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7. 化工企业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厂房的( ),并做通风、排毒或防腐处理。
A.上风向 B.下风向 C∙死角处 D∙几何中心
8. 化工管路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保证其强度与严密性符合设计要求。当管路安装完毕
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称为试压。除特殊情况外,试压主要采用( )试验。
A.冲击 B.负压 C.气压 D.液压
9-化工生产中常常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蒸儲。对于沸点较高,且在 高温下蒸僻时能引起分解、爆炸和聚合的物质,较为合适的蒸儲方法是( )蒸博。
ʌ-常压 ⅛⅛⅛⅛辅导微桔150194爲瞅)
10.化工生产中的加氢裂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加氢裂化装置类型较多。下列关于加 氢裂化过程存在的危险和控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在高压下与钢接触,会提高钢的强度
B. 要防止油品和氢气的泄漏,以避免发生火灾爆炸
C. 加热炉要平稳操作,防止局部过热,烧穿炉管
D. 反应器必须通冷氢以控制温度
參考答案
1. A |
2. C |
3’ D |
4. D |
Γd |
6. A |
7. B |
8. D |
9. C |
IOI A |
• 了解硫化氢防护,石油地震勘探安全要求,钻井、录井、测幷、射孔、试油(气)和井下作业 安全要求。
•熟悉钻井、采油、采气过程,油气集输与处理以及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要求。
•掌握石油天然气油气储运过程中管道线路、输油气站场、防腐绝缘与阴极保护、管道监控 与通信、管道清管、管道检测、管道维(抢)修、海底管道铺设等工序过程及安全技术.
r⅛⅛⅛¾帀职亚凌格涛试模拟密库;
A.农田 B.江河 C.车站 D.稻谷试验田
A.输油气管道在其他管道上方 B.输油气管道在其他管道下方
C.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D.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上方穿过
3. 为监控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状况,对油气管线的重要工艺参数及状态应连续监测和记录。 复杂的油气管道应设置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釆集系统,对输油气工艺过程、输油气设备重要的压 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应设置()和声光报警功能。.
A.低限保护 B.连锁保护 C.过载保护 D.冗余保护
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和《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2003)
规定,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最小不得小于(
5-关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钻井井场的选址,要求井口距井队生活区300 m以上,距民宅 不少于100 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少于(
A. 100 B. 500 C. 1500 D. 2000
6. 石油天然气开发中;输焯埜塑蚣項确电密…_一
C.在山区应避开山洪及泥石流地段 D.应避开人工填土、地震断裂带的地方
7. 关于原油集输站、集输管道防火、防爆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时,其排气管应装有阻火器
B. 在生产区从事施工的职工,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安全鞋和使用防爆工具.
C. 集输泵房、集输罐区应装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
D. 生产区域内应种植树木和草皮
8. 输气站场应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独立避雷针防雷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Ω0
A. 4 ■ B. 10 C. 15 D. 30
參考答案
1. C |
2. C |
3. B |
4. A |
5. B |
6. A |
_ LD |
8. B |
第9章 民用爆破器材与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 了解烟花爆竹及民用爆破器材基础知识。
•掌握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_、单项选择题
1.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厂房应多门、多安全窗,厂房内主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2-起爆药与工业炸药有明显区别。起爆药的特点是( )。
A,感度低、能迅速形成爆轰
C.感度高、不易形成爆轰’
3-烟花爆竹生产人员应穿( )。
A.符合要求不会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C.尼龙物料防静电工作服
4.标志火药能量释放能力的参量是(
A.燃烧特性 B.能量特征
B.感度低、不易形成爆轰
D.感度高、能迅速形成爆轰
B. 化纤防静电工作服
D.逆料防静电工作服
C. 力学特性 ∙ D.安全性
5. 火炸药在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火炸药的感度。火炸药有各种不
同的感度。下列各种感度中,不属于火炸药感度的是( )。
A.热感度 B.声感度 C,机械感度. D.电感度
6. 起爆药、工业炸药、烟花爆竹药剂按照其感度来进行排序,由高到低应该是( )。
A.起爆药、烟花爆竹药剂、工业炸药 B.烟花爆竹药剂、起爆药、工业炸药
C.起爆药、工业炸药、烟花爆竹药剂 D.烟花爆竹药剂、工业炸药、起爆药
7. 在民爆器材生产行业中,对于爆炸分区为I类(F。区)的场所,采用仪表的类型应该是
A.本质安全型 B.气密型 C.尘密型 D.增安型
8.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装、筑药应在单独的工房中操作。当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 每间工房定员最多不得超过( )人。
A. 1 B. 2 C. 3 D. 4
钮价姉职业资齬域模噸以
9.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类(FJ区)场所,是指( )。
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B.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储存场所
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10. 烟花爆竹生产中的"三固定"是指( )。
A. 固定时间、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B. 固定时间、固定工房、固定设备
C. 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D. 固定工房、固定时间、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11. 下列关于爆破器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民用爆破器材包括专用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
B. 工业炸药比起爆药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爆炸
C. 为了改善火药的安定性,一般情况下要加入少量化学安定药剂
D. 火药只会发生燃烧和爆燃,不会爆轰
12. 爆炸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布置上,最好呈( )。
A.凹形 B.凸形 C. L形 D.简单矩形
13.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在钻孔和切割带药的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且( ).
A.
B.
C.
D.
每间工房定员10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 m2
每间工房定员6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 m2
每间工房定员4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 5 m2
参考答案
LB |
2. D . |
3. A |
4. A |
5. B |
6. A |
7. A |
8. B |
9, A |
10. C |
11. C |
12, D |
13, D |
二、多项选择题
1. 民用爆破器材包括(
)"
B.起爆器材
’ E.爆炸性粉尘
C.爆炸性气体
A.工业炸药
D.专用民爆器材
2.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包括(
A.
B.
C.
D.
E.
粉碎药原料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
黑火药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
领药时,要少量、多次、勤运走
干燥烟花爆竹,应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或用红外烘烤
应用钢制工具装、筑药
參考答案
L ABD |
2. ACD |
•掌握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 《烟花爆竹工程( )规范》(GB 50161-2009)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A.设计 B.生产安全 C.安全生产 D.设计安全
2. 《民用( )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2007)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A.爆破 B.爆炸危险品 C.危险品 D.爆破器材
参者答案
LD |
2. D |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管理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
C.配备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
D-厂区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E.企业要进行安全评价
参考答案
'1. ABDE |
第U)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学习目标】
•熟悉建筑施工的特点、伤亡事故类别及危险源的辨识。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 了解施工现场及过程中的安全规定、安全操作知识及安全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A. 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
B.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
C. 物体打击、中毒、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火灾
D. 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火灾、物体打击、中毒
2.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四周用硬质
材料进行围挡。在市区内围挡的高度不得低于( )mo
A. 1. 2 B. 1. 5 C. 1. 8 D. 2. O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査标准》中规定,施工现场大门的入口处应设置“一图五牌",以接受群众
监督。“一图五牌"指的是( )。
A. 总平面布置图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文 明施工管理制度牌
B. 区域划分图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文明 施工管理制度牌
C. 总平面布置图和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环境保护牌、文明施工管理 制度牌
D. 区域划分图和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环境保护牌、文明施工管理制 度牌
4. 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写
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书,由施工员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 )应在交底书上签字。
A.项目负责人 B.工程技术人员 C.进行交底的施工员D.接受交底的工人
• 148 •
.5.建设部《建设施工安全检査标准》(JGJ 59-2001)规定,施工现场的入口处应当设置
A.二图五牌 B. 一图七牌 C.二图七牌 D. 一图五牌
6.建筑施工的特点之一是( )。
A.产品固定、人员固定 B.产品流动、人员固定
C.产品固定、人员流动 D.产品流动、人员流动
参考答案
1. B |
2. C |
3. A |
4. D |
5. D |
6. C |
第2节建绪施工妾金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建筑施工中土方工程、模板工程、建筑构件及设备吊装工程、拆除工程的安全技术。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在建筑施工中,靜無警頌撤⅛¾≡⅛申部马朴S况W
а. 独立悬空作业任或贏撬編小微細15019436100
2.气割时,因氧气射流的喷射,使()四处飞溅,易造成灼烫事故。
A.混合气流 B.铁化成熔渣 C.燃烧的气体 D.乙焕气体
3-当拆除建筑物的一部分时,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部位,应釆用( )措施,防止坍塌。
A.临时加固稳定 B.警示牌示警 C.围栏围护 D.专人监护
4. 基坑边坡土内含水越多,湿化程度越高,边坡越容易失去稳定,这是由于土的( )造
成的。
A.内摩擦阻力增大 B.受压强度降低 C.抗剪强度降低 D.内聚力增大
5. 为使脚手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其牢固和稳定,必须进行( )。
A,设计计算 B,材料强度实验 C.材料刚度实验 D.按经验搭设
б. 在建工程的外侧周边或外脚手架的外侧都要用( )全封闭。
A.密目式安全立网 B,钢丝网 C-小网眼网 D.大网眼安全网
7. 建筑施工焊接操作,每台电焊机都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箱内应装有( )的漏电开关。
A.电源侧及把线侧 B.把线侧 C.电源侧 D.触漏分开
8. 在编制高处作业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时,应先确定对四口、临边、登高、悬空及交叉作业的
防护方案。四口是指( )。
A.隧道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B.电梯井口、预留洞口、楼梯口、桥梁口
C.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D.孔洞口、电梯井口、隧道口、预留洞口
9. 土方开挖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采用多台挖土机同时开挖基坑时,挖土机之间的距离 应大于( )mo
A. 4 B. 6 C. 8 D. 10
p⅛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菌
10. 拆除工程应先制定拆除方案。拆除建(构)筑物时,应自上而下对称顺序进行,先拆除非
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的部分,不得( )同时拆除。
A.多人 B.两支以上队伍 C.多台机械 D.数层
11. 施工现场合理的平面布置是达到安全防火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易燃、可燃材料堆料
12. 基坑边坡失稳的实质是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体的抗剪强度来
A.内聚力 B.静水压力 C.湿化程度 D.附加荷载
13. 移动式搅拌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支架牢靠,不准以轮胎代替支撑,使用时间一般超
过( )个月的,应将轮胎卸下妥善保管。
14. 凡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高处作业。
15. 施工现场在土方开挖时,要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地下水位的标高、土质的特性及
( ),确定降水方案。
A.周围环境 B.挖掘方式 C.运土机械 D.基坑支护
參考答案
LA |
2, B |
3. A |
4. C |
5. A |
6. A | ||||
11. B |
.畑瑯B'J仇 |
《I 口有QU丄y |
z⅛1C⅛*U 一 |
第11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 了解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及目标。
•掌握生产中安全与本质安全的区别。
一、单项选择题
1.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信息等各种管理对象,其管
2.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 ),减少和控制( ),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
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A.有害事故 B.危险有害 C.'危害事故 D.危险事故
3. 按照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工作是为了使生产过程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 序,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活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系统中的人员免遭 ()的伤害。
A.事故 B,有害因素 C.意外事件 D.不可承受风险
4. 某铸造厂为增强铸造设备的本质安全性,最有效的做法是在铸造设备的( )阶段予以保证。
A.设计 B.安装 C,运行 D.检修
5. 本质安全中的( )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
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一安全 B.行为一安全 C.故障一安全 D.控制一安全
6. 根据本质安全的定义,下列装置或设备,属于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的 是( )。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降落伞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参考答案
1?D |
Γc |
3. A |
4. A |
C I 6. A |
r⅜师职亚资楷考盘模拟题扇
•掌握安全生产"五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 )、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A.安全环境 B.安全管理 C.安全责任 D.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
-iʃ
• 了解安全生产责
§ioo
_、单项选择题
1.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是指
( )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A.所有党政工团的职能部门 B,从主要负责人到岗位工人
C.从主要负责人到各级安全管理人员 D.所有行政职能部门
2.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B.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C.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D.安全生产责任制
3. 根据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 )。
A. 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B.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C.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D.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并落实
4.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 )。
A.管理者代表 B.安全总监 C.党政负责人 D.主要负责人
参考答案
L D |
Γd |
Γc |
Zd |
• 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O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 )。
A.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 B.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
C.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D.制度保障和培训保障
2.某生产经营单位因生产规模较小和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服 务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其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服务,合同期为三年。在合同期内,该单位 的安全生产责任由( )负责。
A-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 B.工程技术人员
C∙本单位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
叫•蠶)安全卿直播辅⅜⅜B⅛50i⅛WPθ
4. 某机械加工企业法人张某聘请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为该企
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保证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应由( )负责。
:A.该企业法人张某 B.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
C.李某所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 D,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 某公司以陈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上年度安排从业人员306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
响,燃料乙醇市场需求下降,本年度从业人员减少到256人,该公司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进行相应调整。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调整方案中正确的是( )。
A.撤销安全产管理机构,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撤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委托中介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服务
C. 保留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减少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纳入生产管理部门,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参考答案.
LC I 2.C — |
3. A |
4. A |
5~C |
二、多项选择题
1.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其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 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等因素确定。
A.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 B.从业人员的数量
C.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 D.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
E.注册资金的大小
参考答案
LBCD | ||||
第5节建设顼矿'三同时” |
• 了解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0
A. 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C. 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建设项目“三同H 针对建设项目进行安荃
安包括
A.初步设计 B.可行性研究
C,施工^ D.竣工
3.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需要开展的
安全评价是()。
A.专项安全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D.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参考答案
LB |
Γb |
3. D |
第12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内容及特性。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范围。
_、单项选择题
/"g當嚇寐償物"≡临时
A.种类等于 B.数量等于或超过 C.种类等于或超过 D.数量等于
2.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 识标准,标准的定义应能反映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但要根据经验和对 危险物质的进一步了解,对标准( )进行修改。
A.每隔一年 B.每隔两年 C.每隔五年 D.适时
3. 某储存区贮存有煤油、汽油两种物质,其储存量分别是20 ta? t,临界量分别是100 t、20
t,则储存区属于( )。
A.非重大危险源 B.安全场所 C.事故隐患 D.重大危险源
4.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 )。
A.市(地)、省(区、市)和国家三级 B.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
C.乡镇、县(市)、市(地)和省(区、市)四级 D.县(市)、市(地)和省(区、市)三级
5.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
在该项目( )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A.设计审査后 B.竣工验收前 C.开工建设前 D.投入运行前
6.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严重性评价时,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
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 )原则估计事故后果。
A.最大危险 B.概率求和 C.平均分配 D.最小后果
7. 对重大危险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 ),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
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A-应急措施方案 B.风险评估制度 C. 土地使用政策 D.监督管理方案
* 155 •
佃侨旅职观爽⅜⅜耄试模拟题冨
8.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
估工作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薊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
地( )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 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B. 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C. 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D. 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10.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A.物质的临界特性及数量 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11.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
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 500 m 400 m C 600 IiI . D 550 m
12. 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有额定蒸发量为1970 t∕h,额定压力为25.4 MPa的锅,炉两台;主 厂房南400 m有一座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6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 3.2 MPa,体积为13.9 m%在主厂房西45Om有两个容量为IOOo m3的0号柴油罐(柴油闪点为 60°C );主厂房北750 m在辅喔微側砌股盈⅝(≡危 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仙》(G證品衆)7<rwW⅛<)个重大危险源单位。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
1.B |
2. D |
3. D |
4. B |
5. D |
6* B |
7. C |
^8?A "" |
9. A |
10, D |
11. A |
12. C |
二、多项选择题
1. 某化工园区的储存区能存放汽油、煤油和石油气等危险物品,其中汽油、煤油、石油气的
储存临界量分别为20t、IoO t、10t。下列储存方案,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
A.存放IOt汽油和60 t煤油 B,存放60 t煤油
C.存放20 t石油气 D,存放5t汽⅛,20 t煤油和5 t石油气
E.存放IOt汽油和5 t石油气
2.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 )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B.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
E,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
LACE_____ |
A BCDE |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时,如果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 差不大,则评价事故后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概率求和原则 B.概率相乘原则 C.最大危险性原则 D.最小危险性原则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危险 源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企业中特别要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
A.
B.
C.
D.
)。
化学参数变化趋势
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
温度变化趋势
压力变化趋势
3. 根据《关于开展
是〈 )。
A.大型起重机
C.坝高30 m的尾矿库
4∙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C.进行风险评价
5.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 )作为评价对象。
A.危险厂房 B.反应区
6. 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
A. 10 分 B. IOo 分
7.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
A. 18 B. 19
8. 二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 A级以上 B. B级以上
B.储存3 t的黑火药库
D.
)。
B.
D.
炼钢炉
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C.
C.
一个工厂
1000 分 〉项。
20
C级以上
D.
危险单元
IOOOO 分
21
D. D级以上
参考答案
1. A |
2. B |
3, C |
4?D I Γd |
6, B |
7. D |
卻伽而風亚资格考试模拟题葛
第13章 事故应急救援
・了解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 了解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掌握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
•掌握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i.事故应急救援的状
产损
失。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 )、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等特点。
ʌ.长期性 B,必然性 C.突发性 D.整体性
2.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 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 )。
A.三级,即I级(特别重大)、∏级(重大)和In级(一般)
b. 三级,即i级(一般)、u级(重大)和m级(特别重大)
c. 四级,即i级(一般)、II级(重大)、ni级(特大)和IV级(特别重大)
D.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口级(重大)、皿级(较大)和IV级(一般)
3.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 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个小
A. 2. . B. 3 C. 4 D. 5
4∙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 救援基本任务的是( )。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5-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属于应急管理的( )过程。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6∙—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通常由( )构成。
A.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评估体系B.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应急预案、应急体系
C.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应急预案、评估体系 D.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保障系统
7. 属地为主强调"( )”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安全第一 B,第一反应 C.以人为本 D,第二反应
8. ( )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9. “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是()的职责。
A.事故指挥官 B.行动部
C-策划部 D.资金/行政部
10. 事故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而应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
懈”。完整的应急管理包括(• )阶段。
A.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B.策划、准备、响应和评审
C.策划、响应、恢复和预案管理 D.预防、响应、恢复和评审
11. 为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加强对突 发事件的管理,2007年8月,国家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该法,下列有关突发事件的分 类,正确的是(
A. 地质灾害、事故灾难、医疗卫生事件、生产安全事件
B. 地质灾害、生产安全、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医疗卫生事件、生产安全事件
D.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参考答案
1. C |
番辅导微i |
信顽)194 |
詞泌—I | |
6. D |
7. B |
& C |
9∙ C |
10. A |
[ 五∙ D 一 |
_ |
二、多项选择题
L《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 规定了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关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B-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四类
C-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D. 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是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划分的
E.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2. 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 )等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
A-指挥 B.行动 C,策划 D,后勤
E.人力资源部
3. 下列关于事故应急管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0 '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B. 事故的应急管理贯穿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
C. 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D-事故应急管理包括准备、响应、行动和恢复四个阶段
E.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气泻布质願亚盜樁考试模拟麺產1
4∙应急管理进入现场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及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A.宣布应急结束
B.撤离和交接
D.疏散相关人员
C.恢复生产生活
E.污染物收容
参考答案
1. ACDE
2. ABCD
3. BCE
4. ABCE
• 了解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层次及基本结构、编制过程。
•掌握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 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2. 某港务局针对其码头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重大
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
A.综合预案 B.现场预案 C.专项预案 D.临时预案
3. 某火电厂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编制了一系列应急预案。为保证各种类型 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合理性,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相结合,将编制完 成的应急预案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的柴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属于( )。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预案
4. 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急策划是一级要素,危险分析是二级要素。下列不属于危险
分析内容的是( )「
A.危险识别 B..脆弱性分析 C.资源分析 D.风险分析
5.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
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制定( )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A.危险物质泄漏控制 B.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
C.出入现场和紧急撤离 D.应急信息的审核和批准
6. 事态监测与评估作为应急响应的一项核心功能和任务,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
有关键的支持作用。其目的是( )。
A.动态监测风向和环境的变化 B.动态监测事故发展势态及其影响
C.动态估算经济损失的大小 D.动态评估事故预防的有效性
7∙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
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
8. “警戒与治安''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 )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9. 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 )。
A.机构与职责 B.教育、训练与演练
C.互助协议 D.接警与通知
10.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一级要素,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 )及预案管理与评审
改进。
A.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 B.危险分析、应急响应、现场恢复’
C-危险分析、培训演练、现场恢复 D.应急通讯、应急响应、人员救治
参考答案
LC |
2, C |
3. C |
4. C . | |
6. B |
7. B |
sΓc^ |
9, El |
10. A |
二、多项选择题
1.重大生产安全嚨绩逾播辅导微倩15019436100案支 持附件的是()。
A.应急管理方针和原则 B.与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
C.重大危险源分布图表 D,应急通信联络图表
E.应急器材和应急物资清单
2.在应急过程中,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在进行人群疏散时,应充分考虑 的问题有( )。
A.疏散人群的数量 B.疏散所需的时间
C.风向等环境变化 D,财产损失的大小
E.疏散线路的风险
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现场预案 D.医疗预案
E.火灾预案
4.应急预案的完整编制过程应包括( )。
A. 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并指定负责人
B. 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危险分析
C. 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
D. 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
E. 应急预案演练
参考答案
L BCDE |
2. ABCE |
3. ABC |
4: ABCD |
安全a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锻舞底;
• 了解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参加人员、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以及演练结果的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L按演练方式不同,应急演练可分为( )三种类型。
A.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B.专业演练、战术演练和基础演练
C.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战术演练 D.功能演练、实战演练和全面演练
2.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在演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通常分为参演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A.联络人员 B.治安人员. C.控制人员 D.后勤人员
3.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 演练的成功,()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参演人员 B.模拟人员
C.评价人员
D.观摩人员
4.预案评价人员在
A.观察参演人员的
C.确保演练活动的挑战性. D.确保演练进度
5.应急演练过程通常可划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总结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 )。
A.制定演练方案 B培训演练评价人员
C.演练人员自我评价 D.救援设备的维修
6. 某炼油厂原油泄漏应急预案演练中,发现泄漏的少量原油未能得到及时收集,直接排放
到农田中。对此问题的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纠正 B.改进 C.通报 D.上报
7.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会议室内举行,由应 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臆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 行动,以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调和职责划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 目的的演练称为( )。
A.功能演练 B.桌面演练
C.全面演练 D.协调性演练
8. 应急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
能举行的演练活动。下列有关功能演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资源
B. 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C. 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口头汇报,并提出改进建议
D.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
参考答案
1. A |
2. C |
3. A |
4. A |
5. C |
6. B |
~7, B |
8. B |
二、多项选择题
1. 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 )。 ,
A.参演人员 B.服务人员 C.模拟人员 D.评价人员
E.控制人员
2.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
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下列有关演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全面演练是检测、评价多个政府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运行和响应的能力
B. 桌面演练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 问题
C. 功能演练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D. 全面演练是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 力的演练活动
E. 桌面演练是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 急响应工作的建议
参考答案
安全*
卸价师职並资繽⅛∙试模拟题犀W
第14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与运行模式。
•掌握组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
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以( )
的段拦垒营郸W⅛B辅舄微痣150194300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提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包括方针、组织、
计划与实施、( )、改进措施五大要素。
A.鉴定 B.检査与评价 C.总结 D.处罚
3. 美国人威廉•爱德华•戴明(W. EdWardS Deming)博士 ,是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被誉
为“现代质量改进之父他首先提出了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的管理思想。在PDCA循 环中,D指的是( )。
A.检査 B.评价 C.改进 D.实施
4.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应
包括( )。
A. 确定符合体系要求的职能分配和机构职责分工
B. 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C. 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
D. 建立并保持程序,及时与员工和相关方就有关信息进行协商和交流
5.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与评价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大要素,其主要内容包括
( )、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审核及管理评审。
A.绩效测量与监测 B.改进与程序控制
C.记录与记录管理 D.文件与资料控制
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
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ILO/OSH-2001基本要素“计划与实施”的内容包括( )。
A.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 164 .
B. 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改进措施
C. 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进措施
D. 初始评审、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进措施
7. ( )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
急响应的需求。
A.培训、意识及能力 B.运行控制
C,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应急预案与响应
8.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 )。
A.符合性 B.有效性 C.灵活性 D.合规性
9. 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 )。
A.主持管理评审 B.实施内部审核
C.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 D.编写体系文件
参考答案
LD |
2. B |
3. D |
4. B |
5. A |
6. A |
7, D |
8. B - |
9. C |
二、多项选择题
L生产经营单位牲發胃箱孺郭釋闾拷戏610帶求有
A. 不仅应考虑常规的活动,还应考虑非常规的活动
B. 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C. 仅考虑由组织提供的工作场所内的设施所造成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
D.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E确保所釆用的评价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2.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征询员工及其代表的基础上,制
定书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应包括( )。
A.承诺不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 B,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C,承诺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D.承诺杜绝发生职业病
E. 承诺遵守自身适用的法律法规
3. 以下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确保重要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B. 在异常情况下,应将文件和资料全部收集并锁好
C. 应把文件与资料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D. 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釆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 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以防止误用
E.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对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不需要进行 标识
4. 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为实现管理评审的目标,管理评审应收
集的信息有( )。
1. ABDE |
2. BE |
3. ACD |
4. ABCD |
A.工伤、疾病和事故的调查结果
C.审核活动的结果
E.应急培训和演练的效果
参考答案
B.绩效测量与检测结果
D.生产经营单位内外部变化的影响
•掌握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和基本方法。
―、单项选择题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包括学习与培训、初始评审、体系策划、文件编 写、体系试运行与评审完善等步骤。下列各项工作中,不属于体系策划的是()„
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对现有作业活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A.管理层培训 B.内审员培训
C.全体员工培训 D.安全主任培训
3-( )的目的是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
系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基准。
A.学习与培训 B.体系策划 C.文件编写 D.初始评审
参港答案
1. B |
2. A |
3. D |
,• 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审核又称为( )。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四方审核
• 166 •
2. 这种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这种审核是指()。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认证审核
3. 审核范围是指受审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确定 审核范围实质上就是明确受审核方作出持续改进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保证 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和正常运行的( )。
A.权力范围 B.义务范围 C.责任范围 D,实施范围
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审核中,第一方审核的目的是( )。
A. 为受审核单位提供符合性证明和书面保证 ’
B. 为受审核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
C. 为有效地管理评审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提供有用的信息
D. 评价受审核单位OSHMS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参考答案
1. A . |
2. B |
3. C |
4. C |
第15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 了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内容和特点。
•掌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及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 )、政府监督与其
C.新闻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D.个人监督与集体监督相结合
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权威性、强制性和( )。
A.普遍适用性 B.普遍约束性 C,持续改进性 D.社会规范性
3. ( )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D.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4.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 )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 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
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贯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来说,监督管理
方式分为( )O
A. 事前监督管理、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
B. 综合监督管理、专项整顿治理和专业监督管理
C. 分级监督管理、重点监督管理和一般监督管理
D. 国家监督管理、行业监督管理和企业监督管理
6-下列安全生产监察内容中,不属于行为监察内容的是( )。
A.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监察 B.对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
C.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察 D.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监察
参考答案
I LA I 2. A I —耳E-………]I 5. A I 6. B | , 168 • .
二、多项选择题
1. 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行为监察
与技术监察相结合;( )。
A.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坚持预防为主
C.坚持中介服务与行政监察相结合 D.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 ,
E.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2. 作业场所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业场所监督检査的内容一 般包括()。
A.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
C.职业危害和劳动保护 D,党风廉政和效能监察
E.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参考答案
1. ABDE |
2. ABCE |
一、单项选择题
1. 特种设备专指渉及生命安全、危险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
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 )监察体制.
A.专项安全 B.定期 C.不定期 D.国家和地方分级
2. 目前我国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要有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二是从设
计、制造、安装、使用、( )、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A.生产 B.销售 C.检验 D.报废
参考答案
1. A |
2. C |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该制度包括( )等环节的监察。
A.设计和制造 B.安装和使用 C.检验和修理 D,登记和回收
E.回收和报废
參考答案
1. ABC |
丨 • |
第16章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 了解事故等级的划分、事故报告的规定和事故报告的类型。
•掌握事故报告的范围、方式、内容、时限等。
一、单项选择题
L《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 经济?.薰囂E线点骚播导微信15019436100
B.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C. 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死亡事故
2. 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死亡2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査处理条例》的规定,谖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3. 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除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之外的其他事故,人员
失踪超过( )天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4. 某企业在半年内发生4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下选项。根据《生产安
A. 2人死亡,8人重伤
B. 8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C. 2人死亡,5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D. 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
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170 .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6.某煤业有限公司5#矿区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当班作业人员83人,经全力救援 后,事故当场造成7人死亡,17人重伤,6人轻伤。事故发生20天后,重伤的人员中有4人死亡; 31天时有1人死亡;40天时又死亡1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该起事故 导致事故升级的死亡人数是( )。
A. 7 A B. 11 人 G 12 人 D. 13 Λ
參考答案
1.B I 2. C I 3.D 「 4. D |
5. A |
6, B |
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及时掌握事故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一些事故实行事故快报制度。事故
快报的内容包括( )。
A.事故发生的时间 B,事故发生的地点
C.事故类型 D.事故的直接原因
E.事故的间接原因
2.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和有关部门向上级报吿事故情况时,除上报已 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外,还应包括 ( )。
C.事故原因和整改计划 D.事故责任和性质
E.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1. ABC |
2. ABE_______ |
•掌握事故调査的分级原则、调查组成员的组成、调査组的职责、调査报告的内容。
_、单项选择题
1. 事故调査组一般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等部门的人员
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
A.査明事故经过和原因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做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D.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2. 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了死亡9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査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由( )负责调査。
A.国务院 B.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C.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规定,对事故调查组提交的重大事故调査报告,人民
政府应当自收到之日起( )日内做出批复。
A. 10 B. 15 C. 20 D. 30
4. 某省属国有铁矿发生一起提升罐笼坠罐的重大伤亡事故,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事故调查 组成员应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工会和( )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 派人参加。
A.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B.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参考答案
ITc |
2. C |
3∙ B I " B |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査组的主 要职责包括( )。
A.决定参加单位和人员 B.査明事故原因和性质
C. 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D. 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E.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LBCDE |
I . |
•掌握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依据、目的。
• 了解事故调查与处理之间的关系。
•了解责任追究与法律责任的主要内容。
I、单项选择题
1. 目前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公正公开和分级管辖的原则。
A.严刑厉法 B,四不放过 C.三不放过 D.五不放过
2. 事故调查里面提到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
A.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 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金不放过
B. 事故扩大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 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 受到教育不放过
D. 事故原因未査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 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烯化工有限公司贮料区的2#储罐溢流引发火灾事故,S个储有轻柴油和10个储有石脑 油的油储罐被烧毁,无人员伤亡,但造成63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事故调査报告应该由 ( )批复。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
参考答案
1.B |
2・ C I 3, C |
第17章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 了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排查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职责。
一、单项选择题
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指出,事故隐患分 为()。
C. 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及特大事故隐患
D. 固有隐患、渐生隐患和随机隐患
2. 对于一般隐患,( )立即组织整改。
A.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 生产经营单位主管安全的副职
C. 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
D.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
3. 隐患排査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o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负责人 C.技术管理负责人 D.设备管理负责人
4.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A.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B.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治理所需的资金
C. 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
D. 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5.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生产经营
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制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立即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下列内容中,通常不属于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的是( )。
A.隐患治理经费来源B,隐患的治理方案 C.隐患产坐的原因 D.隐患的危害程度
• 174 •
参考答案
LA I 2. C |
3. A 「 " |
5. A |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有关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査、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B.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 位的隐患
C.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⅛⅛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D. 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
E.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
1. ABCE |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 )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内容。
A. 剧毒危化品运输审批工作情况
B. 交通管理部门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及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装备配合和维护情况
C. 超速、客车超员、火车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D. 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生产一线职工
2. “一炮三检制”是指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要认真检査爆破地点附近的瓦斯。如果瓦斯浓
度超过( ),则不准爆破。
A. 0.5% B. 1% C. 2% D. 4%
參考答案
1.D |
Γβ |
二、多项选择题
1.煤矿掘进工作面按照规定实现“三专、两闭锁”,其中三专是指( )o
A.专用变压器 B.专用通道 C.专用开关 D.专用线路
E,专用水路
参考答案
1. ACD |
第四部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第1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了解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
•能够采集与安全评价对象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
•能够采集安全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_、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
A.法规 |
B.行政规章 |
C.标准 |
D.地方政府规章 |
2.反应系统在外界影响下的稳定性、强壮性的是( )。 | |||
A.可控性 |
B.可观测性 |
C.鲁棒性 |
D.控制精度 |
3∙按照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分为( )个等级。 | |||
A. 3 |
B. 4 |
C. 5 |
D. 6 |
4.国务院第493 |
号令属于()。 | ||
A.标准 |
B.行政规章 |
C.法规 |
D.法律 |
5. 某地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1人死亡,129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该事故属
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6. 拆除了安全装置属于导致事故的( )原因。
A.物质 B.人为 C.间接 D.环境
• 176 •
7. 教育培训不够属于导致事故的( )原因。
A,物质 B.人为 C,间接 D.环境
8. 生产系统在其寿命期内,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A.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整改或维修后增大 D.先增大,整改或维修后减小
9.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 )的因素。
A. 一般性损害 B.重大伤害 C.鬟灭性伤害 D.突发性损害
参考答案
1. A |
2. C |
3. B |
4?C |
5. A |
6. B |
τΓc ~ |
& D |
9.D |
二、多项选择题
1.安全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A. 采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信息
B. 釆集与安全评价对象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 ’
C. 采集安全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D. 合理划分评价单元
E. 预判评价结论
2.控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 ).
a.可控性 在线豊播辅导微惓15019436100
E.控制精度
3. 安全评价信息的釆集方法可分为(
A.直接采集法 B.确认信息法
E.专家论证法
4. 下列属于直接釆集法的是()。 A.定性检查 C.文献调研
E.互联网检索
5. 事故调査应遵循的原则是C . )0
A,实事求是 B.四不放过
E.安全第一
6.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
A.事故原因没査清不放过 C.职工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E.事故责任人没有得到刑事处罚不放过
7. 安全评价中进行事故案例分析的作用是(
A. 进行事故处理
B. 避免同类错误
C. 判断事故责任
D. 用于安全评价项目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E. 提高结案速度
C. 间接釆集法 D.提出信息法
B. 现场检测
D. 听取企业人员对检査项目的介绍
C. 公正、公开 D.分级管理
B.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D. 防范揩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
8. 关于事故树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又称事故逻辑分析法
B. 是决策树在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C. 是对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D. 可表示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E. 是一种归纳逻辑图
9. 下列关于事件树分析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归纳逻辑图
B. 是决策树在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C. 又称事故逻辑分析法
D. 是从事故的起始状态出发,按」定的顺序逐项分析系统构成要素的状态
E. 是一种演绎逻辑图
A.水上交通安全 . , B,民用航空安全
C.消防安全 D.机械加工安全
E.道路交通安全
A.酒后作业 B.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C∙教育培训不够 ______ _ , „ D. 物下作业、停留.
K使用不安全设备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A.设备超负荷运转 B.无通风
C.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D.设备旋转部位无防护罩
E.照明光线不良
参考答案
1. ABC |
2. ABCE |
3. AC |
4. ABD |
5. ABCD |
6, ABCD |
7, BD |
8. ACD |
9. ABD |
10. ABCE |
II-ABDE |
12. ACD |
三、简答题
1. 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2.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3. 请简述进行安全评价前需要了解的项目概况。
4. 请简述危险源与安全对策的关系。
5. 试论述安全评价过程与信息矯的关系。
6. 为详细确定起火原因、范围、损失的情况,请写出火灾事故现场勘察步骤及重点。
参考答案
1.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②教育培训不够;③劳动组织不合理;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検查和 指导错误;⑤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⑥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⑦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⑧其他原因。
• 178 •
2. ①属于物质的直接原因:安全防护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有缺陷等。 ②属于人为的直接原因:指挥错误、使用不安全设备、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③属于环境的直接 原因: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所杂乱等。
3. 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全称、项目所在地、项目性质、项目批准文件、项目总投资、技术 保密要求、企业规模、平面布局、组织结构、生产人员、工艺流程、主要原料和产品方案、设计情况、 论证情况、检测情况、评价情况、安全管理状况等。
4. 危险源与安全对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危险J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灾措施
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
屏蔽失效
能量释放
亡业 伤职
5. 信息嫡是信息j⅛⅛ φ⅜⅛⅛L.⅜⅛⅛⅛ ⅜⅛v⅛华洗知成华商A大,所 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越虹匕緬∙⅛嬌掴蹄翩如i PH⅛¾⅜⅛¾ ⅛W⅛⅛就越 高。安全评价是对整个系统安全性的评价,因此安全评价信息是人流、物质流、能量流、管理流和 信息流在安全方面的综合。进行安全评价必须要有相关信息作为依据,在信息釆集之前,应根据 评价目标列出所需要的信息内容。针对安全评价需求信息的具体内容,按信息采集程序和信息 采集办法,对评价对象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管理流通过信息流产生的信息进行釆集,并对采 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档案。在信息采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资料釆集的对应性。基础技术资料信息与法律、法规信息存在对应性,应将评价对 象所涉及的人、机、物、法、环的技术资料信息与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进行比较,是安全评价的重 要工作,因此在采集基础技术资料信息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采集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的信息。
(2) 注意降低信息炳。评价对象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不少信息与安全评价无关,在釆集之前, 先确定安全评价需要的信息釆集的内容,信息采集后,要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嬲别和处理,使采 集到的信息适用性显著提高。
(3) 注意事故案例的筛选。为了使被分析事故与评价对象有可比性,对事故案例的筛选至关 重要,筛选出的事故案例与评价对象相关性越强,对评价对象事故隐患排查的可靠性越高。
6. 火灾事故现场勘察步骤和重点:
(1) 环境勘察,确定起火范围。
(2) 初步勘察,确定起火部位。
(3) 详细勘察,确定起火地点。
(4) 专项勘察,确定起火原因。
在火灾事故现场勘察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查明火灾发生的原因,凡与起火原因有关的部 位、地点和场所都是勘察的重点。
四、案例分析题
某商厦发生火灾事故,地下1层电焊施工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造成焊接火 花引燃了地下2层的可燃物。地下2层和地下4层之间没有防火门,地下2层没有自动灭火系 统。现场施工人员、商厦工作人员、商厦领导没有及时通知在四层歌舞厅的人员,造成了 300多 歌舞厅人员烧死,多人烧伤。其中大楼4层4个安全出口,有3个被封死上锁,仅存的一个被浓 烟大火封堵,之前消防部门已经多次下达整改意见,但是商厦拒不整改。
结合案例已知条件,从物质、能量损失和安全措施失效两个方面说明造成此次危险发生的 原因。
参考答案
存在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害物质和 能量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先决条件,有害物质和能量不存在就没有事故。但存在有害物质和能 量,并不一定就发生事故。因为,通常见到的有害物质和能量,一般都有防护措施,事故是被屏蔽 的。有害物质和能量的防护或屏藪措施,有着强大的天敌,这就是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防 护或屏蔽措施与人、机、环境和管理缺陷进行斗争,前者胜,则有害物质和能量继续被屏蔽,仍处 于安全状态;后者胜,则有害物质和能量失去控制,有害物质和能量释放出来危及人员和财产安 全,处置不力将产生损失,出现事故。能量、有害物质失控则主要体现在(人、物、环、管)设备故障 (含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三个方面。
(1) 设备故障(含缺陷)故障是指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
能的现象。 、 、 亠
(2) 人员失误:人员 荏线朝番辅导麒值⅛跡的&蹒康Ig和方 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所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 管理缺陷: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是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和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管理缺陷 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结合实例,分折该火灾事故原因,包括:
(1) 地下[层电焊施工人员未釆取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违法施工,造成焊接火花引燃了地下2 层商场的可燃物。
(2) 地下2层和地下4层之间没有防火门,地下2层没有自动灭火系统。
(3) 现场施工人员•、商厦工作人员及领导没有及时报警,也不通知在4层歌舞厅的人员撤离。
(4) 安全出口堵搴。
(5) 该商厦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对长期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拒不整改。
其中(1)为能量损失,其他为安全措施失效导致的火灾原因。
• 了解安全评价现场调査分析方法和勘察所需的基础知识。
•掌握安全生产条件的概念和安全检査表的编写知识。
•能够对安全评价项目进行类比工程调査。
• 180 •
•能够按现场勘察方案对周边环境、水文地质进行调查。
•能够使用现场询问观察法和安全检査表进行现场勘察。
*能够对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场询问观察法中从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制度等文件查到安全管理措施、危险有害 因素的实际控制的方式是(
)。
A,按部门调查 B.按过程调查 .C.顺向追踪
2. 现场询问观察法的()方式属于事故树的逻辑判断方法。
A,按部门调查 B.按过程调查 C.顺向追睬
3. 德尔菲法选择专家一般不少于( )人。
A. 5 B. IO C. 15
4. 德尔菲法对需要用数量表示的定量调查结果处理方法采用(
A.算数平均法 B.最大似然法∙ C.中位数法
5. 安全评价的前置条件检査是在(
D.逆向追溯
D.逆向追溯
D. 20
).
D.几何平均法
A.评价合同签订前 B,评价合同签订后
C.项目批文后. D.项目立项后
6. 针对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同行业事故案例、已设置安全设施四种不同情况适合采 用的分析方法分别是(
A.检查表、预先危 件数
C.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査表、事件数、事故树 D,检查表、事故树、预先危险性分析、事件数
A.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
C.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A.北北西 B.北西北
A.甲、乙、丙、丁 B. 一、二、三、四
C.甲、乙、丙、丁、戊 D. 一、二、三、四、五
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耐火等级分为()级。
A.甲、乙、丙、丁 B. 一、二、三、四
C,甲、乙、丙、丁、戊 D. —、二、三、四、五
12.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
13. 厂房的长径比大于( )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
14. 《安全技术说明书MMSDS)包括(
B.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D.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D.西北北
)个安全出口。
D.
4
)的多个计算段。
4
D.
16
15.使用“Q值检验法”,至少需要( )次观测。
参考答案
LC |
2. D |
3. D |
4, C |
5. A |
6. B |
7, C |
& B |
9, B |
10. C |
ILB |
12. B |
13. C |
~^ uΓd |
15. C |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场询问观察法一般可采用( )方式。
A.按部门调査 |
B.按过程调査 |
C.顺向追踪 |
D.逆向追溯 |
E.德尔菲法 | |||
2.德尔菲法采取( |
)的调查方式。 | ||
A-匿名 |
B.实名 |
C.单轮 |
D,多轮 |
E.网络
A.简单易行 B.适用于缺乏足够资料的领域
C.适用于无先例事件的预测 D.预测结论稳定
E.操作复杂'
c.'謚囂器毂代皤辅导嚇瓏]涵61。。
E.操作简单
A.前置条件检査 B.工况调查 C.现场勘察 D.检测检验
E.责任追究
6.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规定( )等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 制度。
A.矿山 B.建筑施工 C,烟花爆竹 D.国防军工
E,民用爆破器材
A.法律
C.标准 D.国内外事故案例
B.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D.新工艺早期开发阶段
E.安全评价结论
A.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
C.新装置的危险估测
E.专门设计的评价
A. 类比对象之间共有或共缺的属性越多,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B. 类比对象之间共有或共缺的属性越少,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C.类比对象之间共有或共缺的属性与要进行类比的属性之间有必然联系且越本质,类比结
果的可信度越高。
D. 共有共缺的属性越本质,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E. 共有共缺的属性越本质,类比结果的可信度越低
10.从风向玫瑰图中,可以得到( )o
A,某时段最大风速 B.某时段静风频率
C.某时段最小风频 D.某时段风向分布
E.某时段季风频率
II-关于从风向玫瑰图中的静风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风为风速小于等于0. 2 m/s的风
B.静风用风向不定来说明
D.静风频率可设在极点.
B.卫生防护距离
D.内部安全距离
C.静风频率指某时段出现的静风次数
E.静风的含义是没有风
12.安全防护距离一般是指( )的总称。
A,防火间距
C.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E.危化品生产及储存的安全防护距离
13.下列关于“Q值检验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适用于观测次数小于10次的分析
B. 某观测值的Q值等于时,应被舍去
C. 若观测2次,则得到的2个数值不能舍去
D. 不适用于观测不同对象的分析
L ABCD |
AD |
3. ABC |
4. ABD |
5. ABCD |
6, ABCE |
I 7.ABCD |
8, ACDE |
9. ACD |
10. BCD |
ILABD |
12. ABCE |
13. ABCD |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安全评价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
2.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对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安全生 产条件有什么原则规定?.
3. 请简述安全检查表内容涉及的主要方面。
4. 请简述单元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5. 请简述设备装置防煖与环境空间防爆的区别。
6. 论述安全检査表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编制步骤。
参考答案
L①核实危险有害因素;②发现新的危险有害因素;③勘察安全设施。
2∙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②安全投入符合 安全生产要求。③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④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需经考核合格。⑤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 格证书。⑥从业人员需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⑦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 险费。⑧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垄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
:评价师职业資格考裱模拟壁.j⅞
求。⑨有职业危险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⑩依法进行安全评价。⑪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⑫有安全生产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⑬法律、法规规 定的其他条件。
3.人、机、环壇、、管理四部分,具体有总体要求、生声工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机工程、防 火措羸六不5面。
4①符合工艺流程,顺畅连续短捷;②满足运输要求,运费能耗最小;③注意建筑物朝向,满 足通风采光;④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扌⑤满足职业健康要求,利于环境保护;⑥符合防护 间炬,确保安全生产;⑦适应生产弹性,合理预留发展;⑧合理利用地形,灵活多样布置。
5. 设备装置引起的爆炸经常是在设备装置内部,如;化学反应釜、反应塔等装置内部发生爆 炸,防爆方式使用严格控制壬艺参IU温度、压力、流量等)手段和装置增加安全阀、爆破膜等安全 附件的手段;环境空间爆炸京指装置或管道里易燃物质泄漏到大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的爆炸,防爆方式为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6. 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胳 以及一般的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1) 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① 能够毫定编制检查表,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不至于遗漏能导致危险的 关键因素一 f
② 安全检查表采嬖回甄方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丄编制安全检查表 I 机以⅛⅛⅛ LQQ 识更
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④简明易懂、易于掌握。
(2) 安全检查表的缺点:
① 只能进彳J崖性谗价,本能選行.暮量评价。
② 安全检^i表的榷量袈编制人£而知识水平和经验嶽响o
适用范围:安全检查表适用于对系统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倶急装茬JI于魂迁价。
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
① 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操作条件、布置和巳有的安全设 施等。
② 搜集资料。搜集有关的安全法规、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过事故的资料,作为编制 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③ 坳分单元。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④ 编制检查表。针对危险因素,依据有关法规、标龍,规定,參考过去事故的教训和经验确定 安全检查表的检查要点、内容和为达到安全指标应在设计中釆取的措施。
四、案例及评价模拟分析题
1.某评价项目需要对承压容器进行现场勘察。首先检查是否已安輟全网,继而检查安全 阀的动作压力与容器耐压状况是否匹配,例如,若存在迅速增压的可能性5⅛聲內压力急速上升, 安全阀排放的速度比不上压力上升的速度,就会导致容器爆炸,故需要加,愛商爆雇1,防爆膜的动 作压力应略高于安全阀,当安全阀泄压失效时防爆膜动作;再检查是否看窟后靠警'装置,一妙及万 一发生爆炸,是否有防止灾害扩展的措施;最后检查压力容器和安全装置是奋经常检验谷籍。经
,184 • * "
现场勘察,实际情况汇集如下:压力容器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法定单位检验合格;装有安全阀与容 器正常承压匹配,安全阀经定期检验合格;已安装超压报警装置,超压时控制室将出现报警;靠近 其他厂房的方向筑有防爆墙,其他方向为空地,有自动泡沫喷読逍防设施;正常作业时,区域内通 常有2名工人工作。 j
请根据该评价项目承压容器现场勘察内容,对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 分类与代码》,找出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2.某公司一变电所配电室安装一台1500 kVA/10/0. 4 kV型油浸式变压器,根据企业发 展,决定再上一台同型号的油浸式变压器一台。企业为了节约资金,缩短施工工期,决定不进行 土建施工,在原配电室进行安装。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和现场勘察情况对企业配电室进行安全 现状座fit,.划分评价单元,并编写安全管理的检查表。
企业提供以下主要信息:变压器室为皆哗构,耐火等级为一级,房门向雜噬_,开设在长端 正亍,面对一⅛厂性厶冇道,处壳已接½,≡E⅛⅞用保.护接零方式,有较完磷&±⅛理制度和 姦操作规程。. ~" 一
潔场实地考察结果如下:变压器设有不可幵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为 土%,采光窗和电缆沟等处场所设有防护面,已配备符合消防规定的灭火器;接地电阻实测值 为芝罢辺
F~W⅛评价机构对某北京市企业危险化学品库房进行现状评价,现场勘察情况如下:
该公司化学品库房属于里穿库,主要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有乙醇、一氨、氢气、氢氧化钠、硫酸 等,库房仅用于储存各类危险化星品,库房按照化学品的特性分类、分间贮存,不存在禁忌化学品 同库储存的情况;氨、氢强賤直辱微倍J)囲醐磯好护装 置;其他化学品均放在高另0為⅛M∣手里,夕j⅛赡密,有化学品标签。同一间库房内,化 学品堆垛之间的距离为1. 2 m,高为2? 5 m。库房地面有3°左右的坡度,在库房内四周布设 地槽。 ..
每间摩廣有六个灭火赣,为两个干粉灭火器,两个二氧化碳灭火器,两个泡沫荧火器,有安全 标志标fXΛ⅛的位置,有灭火器鶯理人员的检查记录。灭火器与化学品空桶摆放在一起。每 个库房⅞⅛⅜室处消防栓。库房周边地面平鑿,没有积水等现象,但有些杂物堆放。
库房与厂内主要干道距离一为jɪm,与其他道路距离为4 mo仓库由不燃烧的实体墙建造而 成,窗户与地面高度为W珥?窗上安有防护铁栏,有避光薪⅞雨措施,库房门为痍成昇并式,仓库 为单房,无地下室,与厂奁内其他建筑的最近距离为6 m,与周边建筑的距离为爲m。
采用的部分安全检查表如下。-… '
序号 |
检査内容 |
依据标准 |
类别 |
权值选项 |
分数 |
1 |
平面布置 | ||||
1. 1 |
甲类仓库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50 m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B |
0-1-3-5 | |
1.2 |
甲类仓库与厂内主要道路墮边不应小于10 m,与 厂内次要道路路边不应琴于5 m)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5 |
B |
E-3-5 |
ɪ |
2 |
建况结构 W — | ||||
2. 1 |
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墙体应釆用不燃烧材料的实 体墙 |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 全规范⅛DB 11/755 |
B |
Q-IT - 5 |
ɪ |
2. 2 |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置高窗,窗上应安装防护铁 栏,窗户应采取避光和防雨措施 |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 全规范》DB 11/755 |
B |
O-I-3-5 |
评价.师职业资格嗜试模拟题库,
续表
'序号 |
检查内容 |
依据标准 , |
类别 |
权值选项 |
分数 |
2. 3 |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为单层且独立设置,不应设有 地下室 |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 全规范》DR 11/755 |
B |
0-1-3-5 | |
2. 4 |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一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7⅛x |
0-1-5-7 | |
2.5 |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皿6 |
0-1-3-5 . |
■ ? | |
2. 5 |
座房门应为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 导则(试行)》 |
B |
0-1-3-5 |
了 |
3 |
消防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 | ||||
3- 1 |
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管理,消防器材应 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囿不准存放其 它物品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 导则(试行)》 |
B |
01-3-5 | |
3. 2 |
仓言储罐(区)应设室外消火栓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XH6 |
B |
O-1-3-5 | |
4 |
储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 ||||
4.1 |
危险化学品不应露天存放 |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 全规范》DB 11/755 |
B |
0-1-3-5 |
ɪ |
4. 2 |
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应分区,、分类、分库贮椁• |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 全规范》DB 11/755 |
B |
O-1-3-5 | |
4. 3 |
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应与其相禁忌化学品混合储存 |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 全规范》DB 11/755 |
A |
0-1-5-7 |
7 |
4. 4 |
凡混存危险化学品,货药彎齊丽要留拌我J 以上的距离,并要求音 发生接触 |
94 |
3&10 |
DS | |
4. 5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 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易燃气 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 脂混合贮存,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属压力容器的, 必须有压力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并定期检 査,不得超装 |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603 |
A |
0-1-5-7 | |
4.6 |
危险化学品必须包装牢固、封口严密,不允许泄 漏,腐蚀性物品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他物品共存 |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603 |
A |
O-1-5-7 |
,丿 |
4. 7 |
储藏易燃易爆商品的库房周围无杂草和易燃物 |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 条件 ^GB 17914 |
B |
0-1-3-5 | |
4. 8 |
储藏易燃易爆商品的库区内的杂物、易燃物应及 时清理,排水沟保持畅通 |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 件》GB 17915 |
B |
O-1-3-5 |
Z |
4. 9 |
库房内经常打扫,地面无漏撒商品,保持地面与货 垛清洁卫生 |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 条件 ^GB 17914 |
B |
0-1-3-5 |
,ɛ—- |
検査结果分值
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填写安全检查表,并计算最终检查结果分值O (io分)
、4.某地区,全年测定风向24次,实测数据记录如下:东风1次,东南风4次,南⅛⅛⅜,西南 风Ja次,西风2次,西北风5次,北风2次,冻北风2次,另有3次为静风。
夏季的主导频率风为东南风,冬季的主导频率风为西北风。该地区全年西北风的频率(全年 24次测定风向中,有5次为西北风)最高,夏季,该地区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全年24次测定风 向中,有4次为东南风),该地区除夏季刮东南风和冬季刮西北风外,很少有其他方向的风,全年 • 186 •
最小频率风为东风(全年24次测定风向中,只有1次为东风),平面设置原则是:办公与生活区应 设置在可能散发有毒气体(或蒸气)装置的上风侧。
(1) 请以8个方位,画出风向玫瑰图。
(2) 根据的风向玫瑰图,设置某企业生活区和原料储存区分布不意图。
5. 现场检测仪器在同一点上4次测冨:0. 1014,0. 1012,0. 1028,0.1016,其中0. 1028与其 他数据差距较大,是否应该舍去?计算仪器测量结果的平均值。(4次观测的Q。.瞬=0.76)
6. 已知某仓库面积4 II?,高度2 m,1000 m3时氨泄压比为0.03,实际泄压面积为1 ∏?,请 问泄压面积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答案
1. 根据该评价项目承压容器现场勘察内容,结合实际找出的问题是容器内可能出现迅速增 加现象,但是没有设置防爆片。对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書因素分类与代码》, 得出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为物的因素大类中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种类的?現护髪婁:设计羸陶”小 类,代码为210202。安全对策措施为“建议趨加防爆膜' f iI
2. 兰竺5理评价;土画布眉安全萍桥;建篓置安全评价;消览设施安全评价O
下"(IΓf安全管理评价的参考,其他评价昏略。
编号 |
评价项目 |
类型 |
检査记录 |
评价结果 | |
1. 1 |
管理制度 |
|
A 5019 |
符合要求 43610 |
合格 0_ |
①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考核合格,职得上尚溫格 |
A |
参加培训 | |||
1. 2 |
人员资格 |
②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 考核合格,职得上岗资格 |
B |
未建立和执行 培训制度 |
不合格 |
- - ɪ |
③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 贾格 |
A |
符合要求 |
合格 | |
1. 3 |
安全管理 组织 |
有安全管理机构或J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入员;从业人员在10 人以下的,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A |
符合要求 |
合格 |
1, 4 |
基础资料 |
有设计、施工、验收文件资料 |
.B |
有,不齐全 |
不会格 |
1. 5 |
事故应急 救援措施 |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建立事故应急救援≡⅛o内容一般 包括:
|
B |
有,待完善 |
不合格 |
3.表中各项检查内容(二级序号)对应分值分别为5A5,5,5,5,3^5-,3,5,5,7,5,7,7,3, 3,5,代入计算得检查结果分值(%)=总的分数/总的可能分数=WU= 辟亟
= 86. 41%
翔.饥师职业资格参域模拟题扃
4.
(1)风向玫瑰图如下所示:
东南风
东北风
北 南風
西东风V
西风东
北风 南
西南风
西北风
(2)分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该地区全年西北风的频率(全年24次测定风 向中,有5次为西北风)最高,所以酉北风是主导风向。考 虑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故将生产储存区设在东南方向, 将办公生活区设在西北方向,这样可避开西北风将生产储 存区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吹到办公生活区。如右图所示。
方案二:由于西北风是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也是冬季 主导风响,方案一在冬季 东南风为主导风向(全年
风),生产储存区有毒气体(或蒸气)从东南将吹到设在西北 方向的办公生活区;更甚者,有毒气体(或蒸气)夏季受气温而
西 影响挥发量比冬天大得多。为此,将办公生活区设在东南 方向、生产储存区设在西北方向,这样可避开夏季东南风将 有毒气体(或蒸气)吹到生活区,但仍解决不了冬季刮西北 风时生产储存区有毒气体(或蒸气)可从西北吹到设在东南 的办公生活区。因有毒气体(或蒸气)冬季受气温冷却影 响,挥发量比夏季少得多,故方案二优于方案一。如右图所示。
方案三:继续考察,发现该地区除夏季刮东南风和冬 季刮西北风外,很少有其他方向的风,全年最小频率风为 东风(全年24次测定风向中,只有1次为东风),也就是说, 全年基本上不刮东风。因此,将生产储存区设在全年最小 频率风的上风侧(东面),将赤公生活区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 的下风侧(西面),最合理。这样,因季风将装置的有毒气体 (或蒸气)吹到生活区的概率(可能性)最小。如右图所示。
5.根据Q值检验法:
Q _ 工"—ʃɪɪ-i 一 θ∙ 1028 ■— 0.-1016 一 ∩ 75 <■"(1 7R
Q 一 — 0. 1028 -0.1012 — C). 75 < °∙ 76
所以,0.1028不能舍弃。
平均值;(O. 1014 + 0. 1012+0. 1028+0. 1016)/4 = 0. 10175D
*西风
东风<
东北风
北风 南
西北风• 办公生活区
南
6.根据泄压面积公式:
A =10 CV≡z3
= IOXO.03X (4X2)2"
= 10X0. 03X4
=1. 2 m2>l m2 因此,泄压面积不符合要求。
• 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概念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辨识原则、辨识方法和辨识过程。
•掌握重大危险源辨识知识。
•能够对独立生产单元、辅助单元、设施设备装置和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能够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
_、单项选择题
A. IOT 〜10-2 ,10-6 〜]0T
B. IoT 〜IoT ,1Clf 〜IoT
C. Iof 〜IoT ,10一3 〜10-2 D. IOT 〜Iof ,lθT~]fr2
2. 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以事故的( )区分。
A.可能性 B.频率 C,危害程度 D.原因
3. 安全关口前移是指( )。
A, 从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移至第二类危险源控制
B, 从危险源控制移至危险有害因素控制
C. 从第二类危险源控制移至第一类危险源控制
D. 从事故控制移至时间控制或事故隐患控制
4. 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控制措施是( )。
A.隔离 B.利用薄弱环节 C.消除 D个体防护
5. 下列事故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是( )。
A.消除、替代、隔离、警示、个体防护 B.个体防护、消除、替代、隔离、警示
C.警示、消除、替代、隔离、个体防护 D.隔离、消除、替代、警示、个体防护
6. 电路器上的熔断器属于( )控制措施。
A.隔离 B.利用薄弱环节 C,避难与救援 |
D. |
.个体防护 |
7.旋转设备的防护罩属于( )控制措施。 A.隔离 B.利用薄弱环节 C.替代 |
D. |
个体防护 |
8.使用液压系统代替电力系统防止电气事故的控制措施属于( |
)。 | |
A.隔离 B.利用鹽弱环节 C.消除 |
D. |
个体防护 |
旌Jt
「评儉师职业資愷考读模扌K题菌
9. 清除物体上的尖角、毛刺属于()控制措施。
A.隔离 B.利用薄弱环节 C.消除 D.个体防护
10. 锅炉上的安全阀属于( )控制措施。
A.隔离 B.利用薄弱环节 C.消除 D.个体防护
12. 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分类代码为2103034中的2
A.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B.物的因素
C.环境因素 D.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3-根据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起重作业中的触电伤害属于(
A.触电 B,车辆伤害 C.灼烫 D.起重伤害
A.触电 B.其他伤害 C.灼烫 D.雷电伤害
15. 根据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机械设备损坏导致的物体打击属 于()。
A.车辆伤害 B.其他伤害 C.物体打击 D.机械伤害
A.机械伤害 B.其他伤害 C.灼烫 D.射线伤害
ʌ: GB 6441-1S≡5≡≡ll≡Kwo
18.根据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下列属于坍塌的危险有害因素是〈
A,火灾引起的坍塌 B.爆破引起坍塌
C.矿山冒顶片帮 D.脚手架坍塌
20. 根据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不能作为一个评价单元的
A. —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B. 几套互相距离超过500米的生产装置
C. 边缘距离为400米的一个液化石油气库房和一个氢篙酸库房
D. 一套长度大于500米的石油加工装置
21.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重大危险源分为( )。
A. 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B.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C. 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为最高级别 D.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级为最高级别
22.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重大危险源分为分级计算方法中,α表示( )。
A-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B.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C.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
D.各危险化学品相对的临界量
23.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重大危险源分为分级计算方法中辺表示()。
A. 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B.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C.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
D. 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
24.为科研、医疗、制造药物或者防护目的需要生产()的,应当报国务院化学工业主管
部门批准。
N第一类监控化学品 B,第二类监控化学品
C.第三类监控化学品 D.第四类监控化学品
25.国家对第二类、第三类监控化学品和第四类监控化学品中的含磷、硫、氟的特定有机化 学品的生产,实行( )制度。
A.备案 B.许可 C.审批 D.特别许可
26.对于变质或者过期失效的监控化学品,应当及时处理,处理方案报( )批准后实施。
A. 当地安监部门
B. 当地公安机关
C.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主管部门
:議严牲湖攏離曲盥誹°啥諷W
A-电离辐射 B.非电离辐射 C.热辐射
A.小于一18'C B.大于等于28°C小于60°C
C.小于28°C D.大于等于60oC
A-大于一18°C B.大于等于28°C小于60°C
C.大于60°C D.大于等于23°C
31.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
A.危险因素 |
B.有害因素 |
.C. |
风险因素 |
D. |
隐患 |
32.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 ||||
A.传染病媒介物 |
B.设备设施有缺陷 |
C. |
粉尘与气溶胶 |
D. |
致病微生物 |
33.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 ||||
A.作业环境不良. |
B.健康状况异常 |
C. |
心理异常 |
D. |
指挥错误 |
A-工件撞击产生的噪音 B.工厂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气
C.凿岩电钻产生的震动 D.电焊产生的电弧光
35. 某建筑公司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造成检修工具高处坠落,砸中一个人
头部,导致死亡,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XGB 6441-1986)„该事件属于(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机械伤害 D.起重伤害
⅜⅛师职⅜⅜格考试模拟题薦
36,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有甲、乙、丙、丁四个库房,分别存放有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 品,各库房之间距离均大于500米。依据下表给出的临界量,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库房是(
A. 甲库房:300吨苯乙烯,2吨环氧丙烷,3吨乙醍
B. 乙库房:30吨甲苯二异氤酸酯,10吨丙烯醛,5吨环氧丙烷
C. 丙库房;5吨硝化纤维素,1吨三硝基甲苯,0.2吨硝化甘油
D. 丁库房:200吨乙醇,10。吨汽油,1吨乙醵
37.工业有毒物质的危害程度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中分为4级,以
下正确的是( | ||||
A. I 级一 |
—重度危害、n级一 |
一高度危害、山级一 |
一中度危害、IV级一 |
一轻度危害 |
B. I 级一 |
一极度危害、II级一 |
一高度危害、皿级一 |
一中度危害、W级一 |
一轻度危害 |
C. I 级一 |
一极度危害、κ级一 |
一重度危害、皿级一 |
一中度危害、四级一 |
一轻度危害 |
D. I 级一 |
一重度危事纏L |
“V ∕]t⅞∕¾.trj[舌 r⅛~ι y~τ⅜∙ X- |
()种。
A. 56 13、25、12、6
B. 58 14、26、12、6
C. 56 13、26、12、5
D. 58 14、27、12、5
危险化学品名称 |
临界量(吨) |
危险化学品名称 |
临界量(吨) |
苯 |
50 |
汽油 |
200 |
苯乙烯 |
500 |
乙醇 |
500 |
丙酮 |
500 |
甲苯二异氤酸酯 |
100 |
环氧丙烷 |
10 |
硝化甘油 |
1 |
丙烯醛 |
20 |
三硝基甲苯 |
5 |
乙酰 |
10 |
硝化纤维素 |
10 |
39.以下关于温度与湿度危险、有害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高温、高湿环境会引起中暑,会加速有毒物质吸收
B. 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易发生事故,低温可引起冻伤
C. 高温时金属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
D. 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
40.由粒子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造成的辐射伤害称为( )。
A.电离辐射 B.非电离辐射
41. 射频辐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表现为
A.电磁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C.射频电磁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42. 下列各项不属于爆炸品危险特性的有(
A.敏感易爆性
C.静电火花危险
C. 射频辐射 D.微波辐射
)。.
B.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D. 微波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
B.遇光危险性
D.火灾危险
43.根据易燃液体闪点高低,依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将其按闪点分为
3类,其中第2类中闪点液体的闪点范围满足( )。
A. 28°C≤闪点≤60°C B. 23°CW闪点≤280C
C. -18°C≤闪点≤23°C D. -18°C≤闪点≤280C
参考答案
L A |
2. D |
3. D |
4. C |
5. A |
6. B |
7. A |
8. C |
9. C |
10. B |
11. C |
12.B |
13. A . |
14. A |
15. C |
16. C |
17. B |
18’ D |
19. C |
20. B |
21. B |
22. B |
23. A |
24. A |
25, D |
26, D |
27. B |
28. B |
29. C |
30. D |
31. B |
32. C |
33. D |
34. B |
35. D |
36. C |
37. B |
38. C |
39. C |
40. A |
41. B |
42. B |
43. C |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大类
B.
C
D.
E.
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装置、设备、设施和场所,称为危险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L當学品趴在靄S皤辅嘿微115019436*00
E.腐蚀性
E.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4. 下列关于人的危险有害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物的危险、有害因素 管理危险、有害因素
A.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C.包括心理危险有害因素
E.实质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5. 下列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是(
B.
D.
)。
包括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指人的失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A-注意力不集中 B.忽视警示标志
E.安全投入不到位
6. 下列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是(
A.有害物质
C.物的不安全状态
E.汽油储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E.
)。
B.
D.
C.
设备故障
D.开错阀门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
产生能量的能量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B.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D.危险有害因素是危险源的具体体现
当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遭遇第二类危险源时,危险源就存在事故隐患
⅞H㈣职业资格考裱橈瞄産
8. 下列属于危险源的是( )。
A, 一座厂房 B. 一座放置危险化学品的厂房
C. 一台断电的车床 D. 一台旋转的车床
E. 一台无防护装置的车床
9. 根据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物的危险有害因素包 括(
A.环境危险有害因素 B.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C.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D.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E.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0. 根据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下列属于压力容器爆炸的是( 九
A.液氮储罐爆炸 B.液化石油气瓶爆炸C.锅炉爆炸 D.高压反应釜爆炸
E.乙決气瓶爆炸
11.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是()。
A.科学性 B.系统性 C.全面性 D.预测性
E.针对性
12. 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有( )。
A. 信号缺陷 B.心理异常 C.指挥错误 D.操作错误
E,监护错误 -
13.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繕:≡額郭卿黑微當啓01雖6100
B. 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C. 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次
D. 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年进行一次
E. 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两年进行一次
14.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有()情形之一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A.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B. 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C.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D. 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 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E. 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的
15. 下列属于监控化学品的是( )。
A.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B.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C.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D.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学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E.可作为煤矿爆破使用的化学品
16. 当监控化学品被盗时,应当报吿( )。
A.当地安监部门 B.当地公安机关
C.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主管部门
E.村委会和居委会
17, T列属于易制毒化学品的是( )。
A.乙醵 B.酒精 C.甲苯 D.丙酮
E.焦煤
18, 易制毒化学品可分为( )。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E,第五类
19, 下列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药物易制毒化学品的,虫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B. 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非药物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C-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在生产之日起30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 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D. 申请生产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取得生产许可证,申请经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 应取得经营许可证
E.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在生产之日起20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 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0.下列属于混合危险配伍的是( )。
A.碱金属和水
C.苦味酸和浓硝酸
B.乙焕和铜
D.高镒酸钾和浓硫酸
'lX‰Saitaf⅜ 信 15019436100
A,第一类压力容器 B.第二类压力容器 C.第三类压力容器 D.第四类压力容器
E.第五类压力容器.
22.根据安全监察的需要,将压力管道分为( )。
A.工业管道 B,公共管道 C.公用管道 D.长输管道
E.输水管道
23.爆炸粉尘的危险性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特点是( )。
A.燃烧速度低 B.爆炸压力大
E.只发生一次爆炸
24. 爆炸性粉尘爆炸条件是( )。
A.可燃性和微粉状态
C.达到撮炸极限
E.游离基断裂
25. 工业噪声可分为( )。
A,机械噪声 B.空气动力性噪声
E,建筑噪声
26.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与( )有关。
A.易分解性 B.易产生静电性.
E.易氧化性
27. 毒害品的危险特性有( )。
A.氧化性
C.燃烧时间长 |
D.产生能量大 |
B.悬浮式流动 D.存在点火源 | |
C.电磁噪声 |
D.摩擦噪声 |
C.流动扩散性 B.遇水、酸分解性 |
D.易燃性 |
院軍疥痂⅞⅜⅜资楕毒试模拟題库j
C.遇高温、明火、撞击发生燃烧爆炸
E.闪点高、不燃
28.下列不得作为厂址的是( )。
A.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
C.自然保护区
E.不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D.闪点低、易燃
B.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D.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
29. 下列生产场所的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正确的包括( )。
A.液氨储罐是危险源 B.液氨储罐接地装置断开是事故隐患
C.液氨储罐存在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D.液氨储罐存在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E,液氨储罐发生的事故类型只有火灾事故
30,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M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 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起重伤害是其中一类,下列伤害中,属于起重伤
害的是( )。
A. 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触电伤害
B. 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造成的伤害
C. 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 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倾覆造成的伤害
E. 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员工从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31. 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过程中,对厂址的分析评价主要包含〈 )几方面。
.E.抢险救灾支持条件
32. 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过程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厂区平面布局的分析评价。
A-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
B. 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
C. 锅炉房、乙焕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D. 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E. 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33. 以下( )项不属于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内容。
A. 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B. 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C. 设备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D. 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E. 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
34. 锅炉压力容器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A. 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失效
B. 操作失误 C.承压元件的失效
D.碰撞伤害 E,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35. 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 )。
A. 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失效
B. 承压元件失效 C.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D.泄漏 •
E.破裂
B.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D.粉尘形状与表面状态
36,形成爆炸性粉尘的必要条件是(
A.粉尘的物理特征和性质
C.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E.粉尘中的水分
37.以下不属于振动危害的有( )。
A. 导致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
B. 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
C. 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D. 干扰细胞发育,造成后代的变化
E. 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38.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 )。
A.易燃性 B.不稳定性
C.易产生静电 D.流动扩散性
E.受摩擦撞击易燃
参考答案
L ABCD |
2. CD |
M ABCD |
4. BCDE |
5. ABD |
6. ABDE |
7. ACDE |
8. BDE |
9. BCD |
10. ABDE |
IIi ABCD |
12. CDE |
13, BC |
14. ABCD |
15. ABCD |
16, BD |
17. ACD |
18. ABC |
19, ABCD |
20. ABD |
21, ABC ^ | ||||
26. BCD |
、I TLQk 丄' |
ɪʊɪABeP | ||
31. ACDE |
32, ABDE |
33. CE |
34. ACE |
35-DE |
36. BCDE |
37. BCD |
38, ACD |
三、简答题
1. 一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 写出《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包括的具体类型。
3. 厂址选择需考虑哪些危险有害因素?
4.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XGB/T 13861-2009),写出从事禁忌作业、电 火花、高温液体在标准中的代码。
參考答案
1.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包括以下方面:
(1)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和腐蚀环境, 这些环境中的防爆电气是否满足要求。
(2) 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制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气的防爆等级。
(3) 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电气火花引 燃源。
(4) 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金距离等是否 可靠。
(5) 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利设置是否符合规定。
(6) 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连接措施是否可靠。
安邕
f⅜价师职业资横考试模拟题库,
〈7)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
(8) 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
(9) 自动控制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冗余装置等。
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如下表所示。
代码 |
名称 |
说明 |
1 |
人的因毫 | |
11 |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
IlOl |
负荷超限 | |
IIOIOI |
体力负荷超限 |
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 |
110102 |
听力负荷超限 | |
110103 |
视力负荷趙限 | |
110199 |
其他负荷超限 | |
IIOS |
健康状况异常 |
指伤'痫期间等 _________ |
1103 |
从事禁忌作业 | |
1104 |
心理异當 | |
110401 |
相崟异常 — | |
110402 |
冒险心理 | |
110403 |
过度紧张 ~ | |
110499 |
其他心理异常 | |
1105 |
辨识功能觥陷 | |
110501 |
感y在纬首擂辅J |
SoI Q∕∣361 00 |
110502 |
辨识错误仁匚匀田 孑 |
∣J]乂 Il-I 丄 UU 丄 J'士 DU 丄 UU |
110599 |
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 |
1199 |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
12 |
行为性角险和有害因素 | |
1201 |
指挥错误 | |
120101 |
指挥失误 「 |
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级管理人顶⅛⅛指挥 _______ |
120102 |
违章指挥 :_______ | |
120199 |
「其他指挥错误 | |
1202 |
操作错误 . | |
120201 |
误操作 | |
120202 |
违章操作 | |
120299 |
眞他操作错误 | |
1203 |
上护失误 | |
1299 |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包括脱岗等通反劳动纪律行为_____________ |
2 |
物的因素 | |
21 |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
2101 |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_________ | |
210101 |
强度不够 | |
210102 |
刚度不够 | |
210103 |
稳定性差 |
抗倾覆、抗位移能力不够.苞括β⅛⅛高、底座不稳定、 支承不正确等 |
210104 |
密封不良 |
詣密針件、密封介质、设备轴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缺 恪以及磨损、变形、气蚀等造成6⅞密封不良 |
续表
代码 |
名称 |
说明 |
210105 |
耐腐蚀性差 | |
210106 |
应力集中 | |
210107 |
外形缺陷 |
指设备、设拖表面的尖角利棱和不应有的凹凸部分等 |
210108 |
外露运动件 |
指人员易触及的运动件_________________ |
210109 |
操纵器缺陷 |
指绪构、尺寸、形状、位置、操纵力不合理及操纵器失灵、 扌员坏等 |
210110 |
制动器缺陷 | |
210111 |
控制器缺陷 | |
210199 |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 | |
2102 |
防护缺陷 | |
210201 |
无防护 | |
210202 |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
指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护装置、 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等 |
2102C3 |
防护不当 |
指怖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不 包括防护距离不够 |
210204 |
支撑不当 |
包括矿井、建筑施工支护不符要求 |
210205 |
防护距离不够 |
指设备布置、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等安全距离不够和卫 生防护距离不够等 |
210299 |
其他防护缺陷 | |
2103 |
电伤害在线百播辅.专 |
B 微信 15019436100 — |
210301 | ||
210302 |
漏电 | |
210303 |
静电和杂散电流 | |
S10304 |
电火花 | |
210399 |
其他电伤害 | |
2104 |
噪声 | |
210401 |
机械性噪声 | |
210402 |
电磁性噪声 | |
210403 |
流体动力性噪声 | |
210499 |
其他噪声 | |
2105 |
振动危害 | |
210501 |
机械性振动 | |
210502 |
电磁性振动 | |
210503 |
流体动力性振动 | |
210599 |
其他振动危害 | |
2106 |
珥离辐射 |
包括X射强“射线W粒子邙粒子、中子、质子、高能电 子束等 |
2107 |
非电离辐射 ....... | |
210701 |
紫外辐射 ...................— | |
210702 |
激光辐射 | |
210703 |
微波辐射________________ | |
210704 |
超高频辐射 __________ |
与平价師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庠N
续表
代码 |
名称 |
说明 |
210705 |
高频电磁场 | |
210706 |
工频电场________________ | |
2108 |
运动物伤害_______________ | |
210801 |
抛射物一 _ _ 一 | |
210802 |
飞漉物 | |
210803 |
坠落物 . | |
210804 |
反弹物________________ | |
210805 |
土、片滑动_________________ | |
210806 |
料堆(垛)滑动_________________ | |
210807 |
气流卷动 F | |
210899 |
其他运动物伤害 | |
2109 |
明火 | |
2110 |
高温物体________________ | |
211001 |
高温气体 二___________ | |
211002 |
高温液体 | |
211003 |
高温固体 | |
211099 |
其他高溫物体_____________ | |
2111 |
低温物体_______________ | |
211101 |
低温汽体 | |
211102 |
Ξ≡WM⅛≡≡J |
市微信1 q∕∣wi m |
211103 |
扃固品工与彳FHr |
J I風 I 口 丄 <JU 丄 3∕z±OP 丄 UU |
211199 |
其他価温物体 一_____ | |
2112 |
信号缺陷 | |
211201 |
无信号设施 • |
指应设信号设施处无信号,如无紧急撒离信号等____ |
211202 |
信号选用不当 | |
21,1203 |
信号位置不当______________ | |
211204 |
信号不清 • |
指信号暈不足,如响度、亮度、对比度、维持时间不够 |
211205 |
信号显示不准 |
包括信号显示钳误、显示滞后或超前 |
211299 |
其他信号缺陷______________ | |
2113 |
标志缺陷 | |
211301 |
无标志. | |
211302 |
标志不清晰 | |
211303 |
标志不规范 | |
2113C4 |
标志选用不当 | |
211305 |
标志位置缺陷 | |
211399 |
其他标志缺陷 | |
2114 |
有害光照 |
柯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 |
2199 |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
22 |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根据GB 13690中的规定 |
2201 |
爆炸品 | |
2202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__________ | |
2203 |
草燃波体 一 |
续表
代码 |
路称 |
说明 |
2204 |
易燃萄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福看 ^ | |
2205 |
氧化剂和有机址氧化物 | |
2206 |
有毒品 | |
2207 |
放射性牧品 | |
2208 |
腐蚀品 | |
2209 |
粉尘与气溶胶 | |
2299 |
其他化学煙危险和有害因素 | |
23 |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
2301 |
致病微生物 | |
230101 |
细菌 | |
230102 |
病毒 | |
230103 |
真菌 - | |
230199 |
其&致病微生物 ...... | |
2302 |
传染病媒介物 | |
2303 |
致害动物 | |
2304 |
致害植物 | |
2399 |
.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專因素 | |
3 |
环境因素 |
包括室内、室外、地上、地下(如隧道、矿井)、水上「水下等 作业(施工)环境 |
31 |
室内作业挥部嚐播備E |
辛微信 15019436100— |
3101 |
1工w⅜n佃讪、 室内地面滑 |
史爵侈务击hrf∕⅜W 也採祐展fe⅛ 将站结冰 或有其他易滑物等 |
3102 |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 | |
3103 |
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 |
3104 |
室内地面不平 | |
3105 |
室内梯架缺陪 |
荷括楼梯、阶梯、电动梯和活动梯架,以及这些设施的扶 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
3106 |
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胳 |
包括电梯井、修车坑、门窗开口、检修孔、孔洞、排水沟等 |
3107 |
房屋地基下沉_____________ | |
3108 |
室内安全通道缺階 |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
3109 |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
3110 |
采光照明不良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
指照度不足或过強、烟尘弥渥影响照明等 |
3111 |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
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或气流过大、離氧、 有害气体超限等 |
3112 |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 |
3113 |
室内给、排水不良 | |
3114 |
室内涌水 | |
3199 |
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
32 |
富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 |
3201 |
恶劣气候与环境 |
包括风、极端的温度、雷电、大募、冰観、暴雨雪、洪冰、浪 涌、泥石流、地震、海第等 |
「评价师职业资格港试模拟題库W
续表
代码 |
- 论称 |
说明 |
3202 - |
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 |
包括铺设好的地面区珑、阶梯、通道、蛍路、小路等被任何 液体、雄融物质润視,冰雪聂盖或有其他易滑廟等 |
3203 |
作业场地狭窄 | |
3204 |
作业场地杂乱 | |
3205 |
作业场地不平 |
包括不平坦的地面和路面,有铺设的、未铺设的、草地、小 鹅卵石或碎石地面和路面 |
3206 |
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 | |
3207 |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皺陷_______ |
包括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
3208 |
地面开口缺胳 |
包括升降梯井、修车坑、水沟、水渠等 |
3209 |
建気物和其他绪构缺陷 |
包括建筑中或拆毁中的墙壁、桥梁、建蕴物;筒為、固定式 粮仓、固定的槽罐和肆器;屋顶、塔楼等 |
3210 |
门和围栏缺陷 |
包括大门、栅栏、畜栏和铁丝网等 |
32J1 |
作业场地基融下沉 | |
3212 |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陪 |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
3213 |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惓 |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畳不合理等 |
3214 |
作业场地光照不良 |
指光照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光照等 |
3215 |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
指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作业场地缺氧、有喜气体超 限等 |
3216 |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 |
3217 |
作业场萍纬直播辅 号 |
J 微伟 1 Q4W1 C)C) |
3299 |
其他室那f⅛誠携呆WJ由"EK |
∣,∏Λ Ih IUUIC∕z±ouιuι√ |
33 |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
不包括以上室内室外作业环境巳列出的有害因素 |
3301 |
隧道/矿井顶面缺略 | |
3302 |
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胳 | |
3303 |
思道/矿井地面缺陷 | |
3304 |
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 |
包括通风差或气流址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
3305 |
地下火 | |
3306 |
并击地压 |
指井巷(采场)周围的岩石(如媒体)等物质在外截作用下 产生的庾形能,当力学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解间释放, 将岩体、气体、液体急剧、猛规抛(噴)出造成严重破坏的 一莉井下动力现象 |
3307 |
地下水 | |
3308 |
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 |
3399 |
其他地下(舍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 |
39 |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
3901 |
强逍体位 |
指生产设备、设推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会人类工效学 要求,而易引起作业入员疲劳、劳损或事故的一种作业 姿势 |
3902 |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 |
显示有两种以上作业环境致害因素,且不能分清主次的 情况 |
3999 |
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续表
代码 |
名称 |
说明 |
4 |
管理因素 | |
41 |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 |
42 |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 |
43 |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 |
4301 |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 | |
4302 |
操作规程不规菟 | |
4303 |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_______ | |
4304 |
培训制度不完善 | |
4399 |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
庖括隐息管理、事故调査处理等制度不健全 |
44 |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 |
45 |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__________ | |
49 |
其他管理因素觥陪 |
3. 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利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 作的规定进行。
(1) 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2) 厂址选择应对原料和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 境保护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3)厂址宜靠近原料、z⅛ 耳學主景働耸也八井涇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
(4)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 业企业,宜靠近水源、电源。
(5) 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6) 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7) 厂址应满足工业企业近期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 发展规划的需要,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
(8) 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 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
(9) 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
4. 从事禁忌作业(1103)、电火花(210304),高温液体(211002)o
四、案例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 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 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碑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C ,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 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 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 in,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 m,炉底高出 地面15 m。距炉出料口 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 距离15 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 m。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 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 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
柵师顚亚资格考就模拟题电
的可能。2。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 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1)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XGB/T 13861-2009)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 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 说明依据。
(3) 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2.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 72 MPa、额定蒸发量670 t/h的电站铜炉。为保证锅 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 n√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 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 2 MPa、体积为13. 9 ɪɪ?。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 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 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 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 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焕进行气割。新 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 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
(1) 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2)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 危险源。
(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 发因M述该施工≡&綿真攔辅导微信15019436100
3.某企业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储存量如表A所示。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 识》GB 18218-2009和已知条件,试分析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几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见表B)O
表A企业各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储存量
序号 |
工/库房 |
物质 |
储存量 |
备注 |
1 |
气瓶房 |
乙決 |
100 kg |
距离喷漆工房100 m,距离油料库房600 m |
氧气 |
100 kg | |||
氮气 - |
200 kg | |||
2 |
喷漆工房 |
丙酮 |
200 kg |
距离气瓶房100 m,距离油料库房550 In |
乙醇 |
200 kg | |||
汽油 |
600 kg | |||
3 |
油料库房 |
汽油 |
50000 kg | |
丙酮 |
200000 kg | |||
乙醇 |
200000 kg |
表B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序号 |
危险化学品名称 |
临界量⑴ |
1 |
乙決 |
1 |
2 |
丙酮 |
500 . |
3 |
乙醇 |
500 |
4 . |
________n⅛________ |
200 |
4∙ A是甲企业的,BCD是乙企业的。甲工厂A装置,乙工厂B/C/D装置平面示意图已给出 (见下图),距离已经出,几个装置的实际数量和临界量已经给出(见下表)。运用重大危险源辨 识方法,分析甲乙工厂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生产装置 |
储存量⑴ |
临界量G) |
A |
300 |
200 |
B |
106 |
200 |
C |
16 |
50 |
D |
200 |
500 |
参考答案
1. (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炉顶部损坏,两侧耐火砖变形,炉顶离房顶钢梁1. 7 m
(太近)。
防护缺陷:熔化池
粉尘(石英砂或,二氧化硅)。
高温(或热辐射)。
有毒有害化学品(纯碱或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神)。
易燃易爆性物质(重油和煤气)。
电危害(现场使用电气设备)。
运动物伤害。
噪声与振动等。
(2) 坍塌:炉火烘烤房梁,引发厂房坍塌;玻璃嫁化池炉耐火砖变形,瘩化池炉倒塌。
火灾:现场使用煤气和重油。
其他爆炸:现场使用煤气。
机械伤害:现场使用成型机等设备。
灼烫:玻璃熔液达1300〜170(TC高温。
高处坠落:炉高6 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
物体打击:炉高6 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
中毒和窒息:现场使用煤气,可能发生泄漏。
触电: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等。
(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
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K评价师.职业篥格考裱模拟题庠』
维修玻璃焰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迁移重油罐。
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
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
2. (1)特种设备:电动葫芦、氧气瓶(罐)、乙焕气瓶(罐)、锅妒。
特种作业:焊接(气焊、电焊)、切割(气割)、起重、登高架设、厂内机动车《叉车)驾驶、锅炉(司妒)。
(2) 锅炉;制氢站或氢罐;轻柴油(柴油)罐。
(3) 物体打击:高空落物;
车辆伤害:叉车;
起重伤害:电动葫芦、倒链;
触电:电焊、角磨机、运行中的电缆;
灼烫I高温管道、电焊、气割;
火灾;焊渣、煤粉及其他可燃物;
高空坠落:高空作业;
容器爆炸:氧气瓶(罐)、乙焕气瓶(罐);
机械伤害:角磨机;
锅炉爆炸:锅炉;
其他爆炸:煤粉.
(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清理煤粉或清理现场或专设通道;
设置标志!
电动工具使用前检查或配备漏.电保安器;
进行安全检查;
隔离措施;
起重作业设专人指挥;
防火措施;
保护措施;
责任制;
管理制度;
安全培训;
应急预案。
3. 依据:规范GB 18218-2009.GB 12268-2005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 大危险源辨识的公式判定;由右图可看出气瓶房和喷漆工房边缘之间距 离小于500米,故作为一个单元判断重大危险源:
由右图看出气瓶房和喷漆工房边缘之间距离小于500米,故作为一 个单元判断:
公式计算:0. 1/1+0. 2/500 + 0. 2/500 + 0. 6/200 = 0. 1038<l
因此,气瓶房和喷漆工房単元不是重大危险源。
油料库房重大危险源单元计算:
50/200 + 200/500 + 200/500 = 1, 05>1
油料库房内的危险化学品单元构成重大危险源。
4.甲企业:A装置,300 t>200 t(临界量);因此,甲企业A装置是重大危险源。 乙企业:B/C/D 装置在同一个単元,106/200 + 16/50+200/500 = 1. 25>1 因此,乙企业B/C/D装置构成的单元也是重大危险源。
囹例輙⅜⅜招考试模拟题爲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学习目标】
* 了解评价单元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能够对评价项目进行评价单元划分。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价Z囂WElEW全评
A.事故类别 B,装置、物质特征和生产工艺
C,企业生产各个部门 D,重大危险源
2. 在实施安全评价时,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 )。
A.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B,为领导提出管理建议
C.便于行业归口管理 D.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3. 安全验收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具体划分时应考虑:法律、法规等方 面的符合性,设施、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周边环 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有效性,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性等方面。
A.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的规律性 B.物料、产品的安全性
C.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D,平面布局的合理性
4.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 )的需
要,将系统分成有限个确定范围的评价单元。
A.项目 B.方法
5. 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由其(
A.每个单元物料 B.符合性评价
6. 划分评价单元的作用是( )o
A.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C.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
7. 关于评价单元划分原则的说法,正确
C.内容 D.过程
)的性质决定。
C. 周边环境 D.评价对象
B,有利于明确评价工作的内容
D. 有利于加快评价工作的进程
也是( )O
A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服务的
B. 对于评价单元的划分,有明确的、通用的“规则”来规范单位的划分
C. 不同的评价人员对同一个评价对象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评价单元
D. 评价单元只能以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个更细致的单元
& AQ 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要求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 )原则。
A.真实、准确 B.公平、合理 C,科学、合理
D.科学、完整
D.完整性评价
D.符合性评价
9. 划分评价单元的方法很多,最基础的方法不包括《 )。
A. 以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B. 以装置特征和物质特性划分评价单元
C. 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评价单元
D. 依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规定划分评价单元
10. 安全预评价的评价单元,由其( )的性质所决定。
A.预测性评价 B,符合性评价 C.合理性评价
11. 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由其( )的性质所决定。
A.安全性评价 B.完整性评价 C..预测性评价
12.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要求,安全验收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时,可以按照的内容不包 括( )。
A-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
B. 可按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划分单元
C, 设备、设施、装备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竈≡O 廬顺≡S≡≡≡。S
A. 可按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划分单元
B. 在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C. 周边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D. 在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14.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评价单元的是(■)。
A.综合评价单元 B.共性评价单元 C.个别评价单元 D. 一般评价单元
参考答案
1. B |
2. D |
3. B |
Γb |
5. B |
6. A |
7. C |
8, C |
9. D |
m A____ |
IrD |
12, B |
13. C |
14, B |
二、多项选择题
L在实施安全评价过程中,常用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有( )。
A,以人员类别为主划分 B.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C.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D.以安全生产职能部门为主划分
E.以设备复杂程度为主划分
2.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可以( )。
A. 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
B. 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的比较概念
C. 降低评价准确度
「评饥师肆业资格考试模拟题慮
D. 避免了以最高危险单元的危险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
E. 提高经济效益
3. 下列关于评价单元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 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个 确定范围的单元诳行评价
B. 以整个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实施评价时,一般按一定原则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有限、确定 范围的单元先分别进行评价,再综合为整个系统的评价
C. 以整个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 避免遗漏
D.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
E.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 措施的安全投资费用
4. 下列关于评价单元划分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
B. 评价单元是为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服务的
C. 评价单元的划分应以能够保证安全评价顺利实施为原则
D. 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中,还没有一个明确、通用的“规则"来规范单元的划分
E. 评价单元只能按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特征与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 等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ɪ頫剛。
B. 设施、设备、装备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C. 物料、产品的安全性能
D. 在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岀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E.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配套性
6. 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要求,安全验收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时,可按照的内容包括()。
A. 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
B. 设备、设施、装备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
C. 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D. 在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E. 在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7. 下列属于按共性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单元的是( ).
A. 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方面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B. 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C. 进行安全评价时宜按有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D. 将存在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的各码头装卸作业区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E. 先按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各划归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 参考答案
1. BC |
2. ABD |
3. BDE |
4. ACD |
5. AD |
6. ABC |
7. CDE |
•了解评价方法的确定原则。
•掌握相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能够使用评价方法对评价项目实施安全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 事故树分析评价法属于( )。^
A.定量评价法 B.概率风险评价法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2. 随着模糊数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扩大了( )
的应用范围。
A.定量评价法 B.概率风险评价法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3-()适用于系筋的事故模型豳如眞与呻齿裁褲建的评价系统。
A.定量评价法茬线直播ffi^≡≡⅛S≡9436100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4.评价方法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可分为( )。
A. 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B. 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C. 设备故障率评价法和人员失误率评价法
D. 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和危险性分级安全价法
5-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不包括()。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范围评价法
C.人员失误率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6.下列关于安全评价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安全评价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
B.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安全评价对象选择使用的评价方法
C. 按臆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D. 按照评价要达到的目的,评价方法可分为物质系数评价法和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7-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可分为( )。
A. 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B. 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C. 物质系数评价法和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D. 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8.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A.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B. 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C. 设备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和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D. 危险分级安全评价法、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和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
9, 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
A. 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B. 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C. 设备故障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和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D. 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10. 在安全评价方法中,( )不属于定性评价方法的特点。
A.容易理解 B,便于掌握
C.评价过程简单 D.节约评价过程的成本
11. 下列不属于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原则的是()。
A.充分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12,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过程的一般步骤是( )。
A. 分析被评价系统、分析安全评价方法、明确有关数据和资料、收集安全评价方法、确定安 全评价方法
B. 分析被评价系统、明确有关数据和资料、收集安全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评价方法、确定安 全评价方法
C. 分析安全评价方法、明确有关数据和资料、收集安全评价方法、分析被评价系统、确定安
全评价方法
13. 确定安全评价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特点 B.明确被评价系统的评价标准
C.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最终结果 D.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
14.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结果可采用()进行归纳。
D.登记形式
A.表格形式 B,书面形式 C. 口头形式 D.登记
15.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优点是( )o
A. 针对性强、目标集中.
B. 效率高、成本低
C. 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
D. 用途广泛,可系统地了解评价的整个过程
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A.危险设备和物料 B.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
C.操作、测试维修及紧急处置规程 D.评价被评价单位的标准和方法
A.危险物质的性质 B.危险物质储存量大
C.周围导致危险物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D.临界量
19. 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因而人为地将完全出
20. 在实际生产条件中,将能预料到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
21. 在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中,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 )以下的属低危险性。
22. 下列(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A,伤害范围评价法 B.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23. 当分析一个庞大的现有装置或者无法使用更为系统的评价方法时,通常应优先考虑的 评价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24. 以下各种评价方法中,属于定性评价方法的是( )「
A.事件树分析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25. 以下说法不合适的是(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
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盹,应谨f⅛曇佳的评饱方皆,,、
c.风险评价方法蠹播舖厚■翔舌15019436100
D.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方法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经验
26. 在预先危险分析法中,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
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为( )。
A.低的、临界的、严重的、致命的 B.低的、主要的、严重的、灾难性的
C. 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灾难性的 D.可忽略的、临界的、危险的、致命的
27. 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是由经验得知,危险性分值在70-160时,( )。
A. 需要加以注意
B. 属于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C. 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
D. 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
28. 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
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 )。
A.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D,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29. ( )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 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岀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 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30.( )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
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
⅞I⅜师期业资樁考试模拟題库;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成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3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未涉及的内容是(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程度 D.基本事件的基本结合
32. 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
量的系统安全分析,其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假设分析法
33. 以下( )项不是通过预先危险分析能达到的目的。
A. 大体识别与系统相关的主要危险 B.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C.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D,审査维护和安全检査是否充分
34. 在进行预先危险分析时,第一个步骤是(
A-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 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B. 将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C. 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D. 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35. 在进行预先危险分析时,危险性等级划分表中,级别I代表的危险程度是( )。
A.安全的 B.临界的 C,危险的 D.灾难性的
在进行预先危咆 饑亶播辅哪微槽拥0蛔436100 予以排除或采取也制矗
36.
A.
B. 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C. 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D. 停止运行,立即整改直至其危险程度降低到比较安全的等级 参考答案
1.B |
3. C |
4. A |
5. C | |
6. D |
7. B |
8?C~~ |
9. D |
IorD |
11. B |
12. D |
13. B |
14. A |
15. C |
16. A |
17. D |
18. D |
19. B |
20. D |
21. B |
22. B |
23. B |
24. C |
25. B |
26. C |
28?B |
29. C |
30, B | |
31.D |
32. C |
33. D |
34. A |
35. A |
36. C |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的是()。
A.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 B. LEC法
C.马尔科夫模型分析法 D.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
E.事故树分析法
2. 危险指数评价法的缺点是( )。
A. 忽略了系统中的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设施间的相互关系
B. 各因素的修正系数只是简单的相加或相乘,忽略了各因素之间重要度的不同 • 214 •
C. 评价模型或初值和边值的选择稍有不当或偏差,评价结果就会出现较大的失真
D. 灵活性和敏感性较差
E. 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3. 下列属于定量评价方法的是( )。
A.事故树分析法 B. LEC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D.事件树分析法.
E,危险指数法
4. 按照评价对象不同,评价方法可分为( )o
A-设备故障率评价法 B.人员失误率评价法
C.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D,物质系数评价法
E.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5-下列关于安全评价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 安全按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
B.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但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相同
C.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安全评价对象选择使用的评价方法
D.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要达到评价的目的,确定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E.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相同
6-安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 险、有害因素。在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要选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的方法很多,常
用的分类方法有( )万 A-按评价结果的量偷 C.按系统性质分类法 |
統真播辅 ⅜W⅛⅛⅛9i^∣⅛ θ 1 θθ D.按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分类法 |
E,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
7. 按照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A-归纳推理评价法 B.演绎推理评价法 C.定性安全评价法
D-系统危险性评价法E.定量安全评价法
8. 定性安全评价法的特点有( )。
A.容易理解■ B,针对性强 E.评价过程简单 |
C.费用低 D.便于掌握 |
9.按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
A.归纳推理评价法 C.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 E.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10.下列( )属于定量评价方法。 A-安全检査表 C.事故树分析 E.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
B-演绎推理评价法 `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B.预先危险性分析 D.事件树分析 |
IL按照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
A.设备故障率评价法 C.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 E,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
B.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
.安邕
「评价师职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
现场逸散的硫化氢气体,将致使作业人员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为 3;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为6;发生重大人员伤害事故的可能性为3。请计算生产作业 条件的危险性D。
2. 简述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原理。
3. 简述安全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4. 预先危险分析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安全评价方法,论述此方法的分析步骤、目的。
参考答案
1.巳知 L = 3; E=6; C=3。求 D 值。
D=L ∙ E ∙ C=3X6X3 = 54
评价结果:见下表,根据D值得出巡检作业人员吸入硫化氢事故的风险等级为2级,属于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巡检作业人员吸入疏化氢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
部位^ LECD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某装置巡检作业人员吸入硫化氢气体 3 6 3 54 -⅛J⅛险需要注意 2
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是一种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是评价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作业环 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 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一旦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C)分别分为若千等 级,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作羟探/讐快残谴獄,溼为若干等级。针对某种特定的 作业条件,恰当地选取SS
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并确定作业条件危险性D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3.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1) 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评价方 法,并充分了解各神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 资料。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资料,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
(2) 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适应被评价的系统。被评价的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 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 范围,应该根据系统和子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安全评价方法。
(3)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安全评价方法与被评价的系统所能提供的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 利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真实、合理和系统 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资料。
(4)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结果。由于评价的目的不同,需要 安全评价提供的结果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系 统的危险性等,安全评价方法能够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
(5)合理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评价目的、能够提供所需的安全评价结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 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易荻取的安全评价方法,使安全评价工作量和要获得的评价结果都是 合理的,不要使安全评价出现无用的工作和不必要的麻颇。
4.预先危险分析的步骤:
(1) 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査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 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 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对系藐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 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 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3) 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 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 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旅的有效性。
(5) 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 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预先危险分析的目的I
(1)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2)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3) 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1. 某城市拟对部分供水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投资29.00万元,改造主要内容包括:
沿主要道路敷设长度为15 km的管线,并穿越道路,改造后的管网压力为0.5 MPa;该项目 增设2台水泵,泵房釆用现有设施。改造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先挖管沟,管线下沟施焊,泵房设备 安装,最后将开挖的管沟回填、平整.据查,管线经过的城市道路地下敷设有电缆、煤气等管线。 管沟的开挖、回填和平整釆用人工、机械两种方式进行,管沟深1.5 m,管道焊接采用电焊。请根 据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 简述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及能达到的目的。
(2) 简述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是如何划分危险性等级的。.
(3) 釆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2. 某涤纶环线常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建清洗工序,依据此原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 危险度。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爆炸极限范围为 0.9%〜9, 2%,属一级可燃蒸气。而在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气容 易扩散至空间。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如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请根据 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 简述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原理。
(2) 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3. 某车间使用的热水器如下图所示,该热水器使用煤气作为燃料,装有温度和煤气开关连 锁装置,当水温超过规定温度时,连锁动作将煤气关小,如果发生故障,则通过泄压安全阀放出热 水。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这个热水器进行安全评价,并做出预先危险分析表。
4.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是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在矿 山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这种方法对矿山的各工艺过程进行安全评价。请用预先危险性分 析(PHA)法对矿山的爆破装药作业进行安全分析,做出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表。(在爆破装 药的工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因素:作业电源与起爆线路接触,作业电源与起爆电雷管接触,静 电积累,短路,火源,作业弄断起爆线Q
5. 某作业场所,某维修工每周去检修一次,相当可能发生事故,后果可能会致残。运用LEC 法,对已经给出的维修工作业危险性进行分析,进行计算,并对危险性进行描述(见下表)。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
分值 |
事故或襲:电部生虾衅崟 Z |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 |
I(T 6 3 P |
¾B⅞⅛TH m |
扌导。微隹 0. 2 0. 1* |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 |||
注T为,打分”的参考点。 暴毒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 | |||
■分值 |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
分值 |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
10* 5 3 |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_次或偶然暴露 |
2 1* 0, 5 |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_____非常罕见地暴露_____ |
-注r为“打分”的参考点.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 | |||
分值 |
_______可能结果 _____ |
分值 |
_______可能结果_______ |
100* 40 15 |
乂灾难,许多人疝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入死亡_____ |
7 3 1* |
严重,严重伤害 重大,致残 _____引人注目,需要救护______ |
注,*为“打分”的参考点。 危险性分值与危险程度描述 | |||
, 分值 |
______危险程度描述 |
分值 |
危险程度描述______ |
>320 160—320 70—160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_____显著危险,需要整改_____ |
20—70 <20 |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
6.给出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现实危险性评价模型的结构层次,确定模型的关键因子,并 对关键评价因子做进…步说明。
参考答案
1. (1)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
① 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
② 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分析事故(或灾害)的 可能类型。
③ 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美,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 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 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歩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 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 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
①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 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④ 判断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3) 危险性等级的划分(见下表)
级别 |
危险暨力」 | |
I |
安爾E~⅜ |
曰]b0 ] 943b ] C)C) |
H |
临界的 |
处于事故的边鎌状态,暂时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備系铳性能,但应 予以排除或采取措施 |
HI |
危险的 |
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要立郎釆取防繭对策措施_____________ |
IV |
灾难性的 |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维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重新进行 重点昉范 |
(4)预先危险性分析表(见下表)
危险因素 |
原因 |
事故后果 |
危险等级 |
对策措施 |
物体打击 |
L操作或维修人员在设备工作时接 触运动部件; 管沟内外交叉作业随意抛掷工具 |
人员受伤 |
n |
L制定完善设备运行和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
火灾、爆炸 |
|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等 |
N . |
|
触电 |
5・电气设备缺少屏护遮拦、护网 |
人员伤亡 |
π |
L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J
5•做好个体的防触电防护; &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掌握触电救援 的方法 |
续表
危险因素 |
原E |
事故后果 |
危险售级 |
对策措施 |
坍塌 |
挖掘施工时土石埸方 |
入员伤亡 |
DI |
L配备现场安金员,检查管沟各施工段的地 质情况; 2.制定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
车辆伤害 |
|
人员伤亡 |
DI |
|
粉尘 |
|
职业病 |
∏ |
1.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必要时采取局部抽 吸排风系统; 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大防护用品, 3.防护用品必须完好、有效 |
2. (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原理
美国的K.J.格雷厄姆和G. F.金尼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 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及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后果(C)为自变量,确定了他们之间的函歡式。根据实际经验 他们给出了 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釆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然
(2)评价实例危险性
① 确定3种因素的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析实例情况,如室内通风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属"可能, 但不经常",故L=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淸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故E=6。
发生事故的可能后果(C):如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故 C =15。
② 按公式计算
危险性分值 D = L ∙ E ∙ C=3X6X15 = 270o
③ 根据危险性分值查表得D=270在16O~32O区间,危险等级属“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的范畴。
3.该热水器的危险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水压高、水温高、煤气等。可能带来的后 果有:热水器爆炸、烫伤、火灾、火灾爆炸、煤气中毒等。预先危险性表如下所示。
热水器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危险有害 因素 |
触发事件 |
现象 |
形成事故的 原因事件 |
事故模式 |
事故后果 |
危险等级 |
. 措施 |
水压高 |
煤气连续燃烧 |
有气泡产生 |
安全闽失灵 |
热水器爆萍 |
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 |
∏l |
装爆破板、定期检 查安全阀 |
.水温高 |
煤冗连续燃烧 |
有气泡产生 |
安全阀失灵 |
水过热,形成大 量高温水蒸气 |
烫伤 |
π |
装爆破板、定期检 査安全阀 |
续表
危险有害 因素 |
融发事件 |
现象 |
形成事故的 原因事件 |
事故模式 |
事故后果 |
危险等级 |
措施 |
煤气 |
火嘴熄灭,煤 气阀开,煤气 泄漏 |
室内煤气浓度 提高 |
有火花产生 |
火灾爆炸 |
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 |
In |
火源和煤气阀装连 锁,定期检查通风、 安装气体检测器 |
煤气 |
火嘴熄灭,煤 气阀开,煤气 泄漏 |
室内煤气浓度 提高 • |
人在室内 |
煤气中毒 |
人员伤害 |
π |
火源和煤气阀装连 锁,定期检查通風、 安装气体检测器 |
燃烧不完全 |
排气口关闭 |
室内Co浓度 提高 |
人在室内 |
煤气中毒 |
人员伤害 |
π |
安装CO检测器, 报警器定期检查 通風 |
火嘴着火 |
火嘴附近有可 燃物 |
火嘴附近着火 |
火嘴引燃 |
火灾 |
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 |
IH |
火嘴附近改为耐火 构造,定期检查可 燃物 |
排气口高温 |
排气口部分 关闭 |
排气口附近 着火 |
火嘴连接燃烧 |
火灾 |
入员伤害,财 产损失 |
H |
排气口温度过高时 关闭煤气間,排气 P改为耐火构造 |
4.预先危险性分牲线曾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危险有害因素 |
触发事件 |
现象/形成事故 的原因事件 |
事故模式 |
事故后果 |
危险等級 |
措施 |
作业电源与起 爆线路接触 |
电流流入起爆线路 |
未通电时线路有电 流现象 |
计算线路电咀与实 测值相差较大 |
电宙管折火头着火, 人员伤亡,财产韻失 |
In |
随时监测电路 中电流或电咀 |
作业电源与起 爆电雷管接触 |
电流流入电宙管 |
未通电时线路有电 流现象 |
计算线路电阻与实 测值相差较大 |
电雷管引火头着 火,人员伤亡 |
π |
随时监测电赂 中电流或电阻 |
静电积累 |
电流流入电雷管 |
未通电时线路有电 流现象 |
部分电雷管引火头 提前着火或延时 不准 |
电雷管爆炸,人员 伤亡,财产损失 |
DI |
随时监测电路 中电流或电阻 |
短路 |
部分电路中电流対 大或过小 |
电咀计算值与实測 值差异较大 |
部分■电雷管引火头 提前着火或延时 不准 |
电雷管爆炸,人员 伤亡,财产掘失 |
田 |
随时监测电路 中电流或电阻 |
火源 |
抽烟或其他明火 |
出现烟雾或异味 |
引起电雷管或炸药 爆炸 |
电雷管爆炸或炸药 爆炸,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 |
In |
严格执行规章 制度 |
作业养断起爆 饑 |
部分或全部电路中 电流无法通过 |
电阻计算与实测值 差异较大 |
财产损失 |
ID |
随时监测电路 中电流或电阻 |
5.结合题意,D = L ∙E∙ C=6 X 3X3 = 54分,属于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6.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见下图。
现实危险性评价』
固有危险性评价禺
事故易发性评价8“
危险物质 |
工艺过程 |
事故易发 |
事故易发 |
性评价 |
性评价 |
晶】 |
建 |
事故严重度评价%
I |
I |
事故强度 评价外I |
事故现场 环境因素 评价 |
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即危险性 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易发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一旦发生后后果的严重性。现实的危险 性不仅取决于由生产物质的特定物质危险性和生产工艺的特定工艺过程危险性所决定的生产单 元的固有危险性,而且还同各神人为管理因素及防灾措施的综合效果有密切关系。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与现实危险性评价,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考虑各种 危险性的抵消因子,它们反映了人在控制事故发生和控制事故后果扩大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 固有危险性评价主要反映了物质的固有特性、危险物质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危险单元内部、外部环 境状况。
固有危险性评价分为事故易发性评价和事故严重度评价。事故易发性取决于危险物质事故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 器栽点播舗导黴儔150畠哪皿程 等有关。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表示,事故后果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 物资等的财产损失,不考虑停工损失。人员伤亡分为人员死亡数、重伤数、轻伤数。.财产损失严 格讲应分为若干个破坏等级,在不同等级破坏区破坏程度是不相同的,总损失为全部破坏区损失 的总和。在危险性评估中为了简化方法,用统一的财产损失区来描述,假定财产损失区内财产全 部破坏,在损失区外全不受损,即认为财产损失区内未受损失部分的财产同损失区外受损失的财 产相互抵消。死亡、重伤、轻伤、财产损失各自都用一当量圆半径描述。对于单纯毒物泄漏事故 仅考虑人员伤亡,暂不考虑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破坏所受到的损失。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工艺设备故障、人的误操作和安全生产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事故发生的 3大原因,因而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操作人员基本素质,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但是大量的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上述3神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相互 独立,而是耦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如果只控制其中一种或两种,是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发生的; 甚至当上述3种因素都得到充分控制以后,只要有固有危险性存在,现实危险性不可能抵消至 零,这是因为还有很少一部分事故是由上述3种原因以外的原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单元事故牵 连)引发的。
第3章风险控制
• 了解评价单元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掌握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知识。
•能够对评价单元及其配套(辅助)工程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_、单项选择题
2. 当安全技术与经济收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并按一定的安全技 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其中首选措施是()。
A.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B.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安全教育措施
3. 当设备的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无法实施时,必须采用安全防护装置。这种防护装置应该由
( )来承担。
A.用户 B.设计者 C.国家 D.特定部门
4. 在安全评价法律法规中,下列要求最低的是( )。 .
A,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 B.地方有关行政性文件
C.行业标准 D.企业标准
5. 在爆炸环境工作的设备,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系统和操纵机构的对策措施属于《)。
A.机械化技术对策措施 B.自动化技术对策措施
C.本质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D∙代替技术对策措施
6. 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溢,生产装置应管道化、密闭化,尽可能实现( )生产。
A.正压 B.负压
C. 常压 D.连续
B. 甲、乙类生产区域
D. 甲、乙类生产区域的变电所
C. 正压通风 D.事故排风
7. 下列应采取正压通风的场所是(
A.机加厂房
C.焊接烟尘较大的电装车间
8. 有可燃气体的生产车间,应设置( )。
A.自然通风 B,机械排风
9. 通过适当比例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完成沉降、降温、聚凝、洗净等物理化学变
化,实现气体净化目的的方法是( )。
A.吸附法 B.洗涤法 C.中和法 D.袋滤法
10. 适用于净化C0、SO2、Noh、HF、SiF「HCl、酸雾等物质的方法是( )。
A.吸附法 B.洗涤法 C.袋滤法 D.燃烧法
11. 适用于净化苯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蒸气的气体净化和回收的方法是(■)。
A.吸附法 B.洗涤法 C.袋滤法 D.燃烧法
12.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能量临界值为()。
A. 10 eV B. 12 eV C. 15 eV D. 20 eV
13. 紫外线辐射和激光辐射属于()。
A.电离辐射 B.非电离耦射
C,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D.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14. 个人防护、屏蔽防护属于电离辐射的( )。
A.外照射防护 B.内照射防护
C.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 D.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
参考答案
1. C |
Γb |
3. B |
Γa |
5. C |
6. B |
7. D |
8, D |
9. B |
_ ~10. B~ |
∏. A |
12. B |
i 13. B |
14. C |
蠢鱸鳳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1. 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 )。
A. 针对性
B. 可操作性
C. 经济合理性
D. 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设计规定
E. 科学性
2.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有( )。
A.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B. 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限制内
C.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D. 能有效地预防生产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E. 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 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原则,应遵守的具体原则包括()。
A.消除 B.预防 C.减弱 D,隔离
E.闭锁
4. 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
依据,因而对策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 )。
A.简单的 B,先进的
C.可行的 D.能够落实和实施的
E.复杂的
• 226 •
5.由于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具有(),对策措施不仅要针对某项危险、有害因素孤立 地采取措施,而且为使系统达到安全的目的,应釆取优化整合的综合措施。
A.严重性 B.隐蔽性
C.随机性 D.交叉影响性
E.复杂性
6. 安全对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C.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E.对事故责任追究对策措施
7. 为方便安全对策措施的釆取,将厂区按功能划分为(
A.生产区 B.辅助生产区 C.管理区
E.动力区
8. 符合性检查表制定的依据为( )。
A. 被评价单元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及风险程度
B. 被评价单元的安全管理现状
C. 与被评价单元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D. 事故案例
E. 事故统计分析
9. 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 A.全年或夏季主
B.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D.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o
D.生活区
36100
)0
C.全年最小风频的
E.全年或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10. 工业上常用的惰性气体保护有( :
A-氮 B.二氧化碳’
E.氧气 II-压力容器按工作压力的不同,分为( A.低压 B.中压
E.次高压 I
12. 应急预案体系一般由( )组成」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E.作业指导书
13. 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A.生产过程的密闭化 C.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E.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4. 通风使用的局部排气罩一般可分为(
A.伞形罩 B.密闭罩
E.通风管
15. 下列属于有害气体净方法的是(
A.洗涤法 B.吸附法
E,扩散法
C.水蒸气
)。
C.高压
C.现场处置方案
D.
D.
D.
超高压
应急操作规程
B.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D.严格遵守劳动和工艺纪律
)。
C,开口罩
D.通风橱
)0
C.袋滤法
D.静电法
16.电离辐射的“外防护三原则”是指( )。
A.时间防护 B.围封隔离 C.距离防护 D,通风隔热
E,屏蔽防护
參考答案
L ABCD~ |
2. ABCD |
3. ABCD |
4. CD |
5. BCD |
6. ABCD |
7. ABCD |
8, ABCD |
9. AG |
10. ABC |
11. ABCD |
12. ABC |
13. AC |
14. BCD |
15. ABCD |
16, ACE |
三、简答题
1. 在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 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 安全设施可以分为哪几类?
4. 简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5. 简要叙述防尘措施。
6. 简要叙述噪声的控制措施。
7. 简要叙述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8. 简述安全措施和危险源的关系。
9. 论述安全对策措施应考虑哪两个方面。
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釆用安全操作规程、安 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翳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2. 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的原则是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3. ①预防事故设施,包括检测设施、组分控制设麻、电气防爆设施、个体防护器材、安全标志; ②控制事故设施,包括泄压设施、紧急处理设施;③减少事故设施,包括防止火灾蔓延设施、灭火 设施、紧急个体处置逃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避难设施。
4.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资料收集;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扌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 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5. 隔、水、密、风、护、管、教、查(答案可适当拓展)"
6. 消除或减弱引起噪声的振动;改革工艺,采用减振和隔振等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7. 电离辐射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 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防护基本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等。
8.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或状态;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 •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失效或缺少。安全措 施指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上述关系见下图。预防危险源 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 安装、施工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 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特征。
9.安全措施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两个方面,安全技术措施从机械安全、电气 安全、防火防爆、特征设备及职业危害等方面提出措施,安全管理方面从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安 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
某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铳床、磨床、钻床、冲床、黄床等,同 时,车间还安装了 3 t桥式起重机,配备了两辆叉车。根据该公司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大部 分事故为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其中2003年内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共有14起。
ɑ)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参考答案
(1) 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
① 机械伤害。由于机械设备旋转部位(齿轮、联轴节、工具、工件等)无防护设施或舫护装置 失效,人员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发生咬、绞、切等伤害;由于机械设备防护不到位,工 件装夹不牢固,操作失误等造成工件、工具或零部件飞出伤人;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设备活动 机件与墙、柱的距离过小,活动机件运动时造成人员挤伤;切削加工时长屑未断或短屑防护不当 道成割伤或崩伤;冲剪压作业时由于防护装置失灵、人手误入冲剪压区等造成伤手事故;机械设 备上的尖角、锐边等可能引起划伤;检修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配合失误、未佩戴合适的防 护用品等,都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
② 触电。由于设备漏电,未釆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 电位联结等),安全措施失效,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③ 起重伤害。由于起重设备质量缺陷、安全装置失灵、操作失误、管理缺陷等因素均可发生 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④ 火灾。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属于易燃物品,在有外界火源作用下可能会引起火灾。由 于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电线绝缘老化、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不到位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⑤ 车辆伤害。
⑥ 噪声。
⑦ 振动。
⑧ 高处坠落。
(2) 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可以釆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①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冲压设备。
② 在冲压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如固定栅栏式或活动栅栏式防护罩,双手按钮式或双手 柄式操作的安全装置,光线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连锁装置等。
③ 工模具选用、安装合适,防止其飞出伤人。
④ 冲压工人应严樁执行操作规程: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 伸入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検修,以 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都必须在设备启动开关旁挂警告牌;工作结束时,关闭电动机,直到 设备全部停车,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把脚踏板移到空挡或锁住。
⑤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⑥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3)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
① 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② 漏电保护;
③ 绝缘;
④ 安全电压
⑤ 设屏护设施,保持安全距离;
⑥ 连锁保护。 '
•掌握单元评价结论编制原则和评价报告的编写规范。
•能够编制评价报告相关章节。
•能够编制评价报告中的单元评价结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评价报告的基本格式为封面、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前言、( )、正文、附
件、附录。
A.标题 著录项 B,标题 编制依据
C.著录项目录 D.编制依据目录
2. 以下不属于安全评价结论主要内容的是( )。
A.结果分析 B.应急预案建立 C.评价结论 D.持续改进方向
参考答案
1~C |
2. B |
二、多项选择题
1.编制单元评价结论包括()阶段。
A.评价单元内各类评价结果的汇总 B.汇总数据的分析
C.单项评价结果 D.整合单项评价结果
• 230 •
E.评价结果分析
2.单元评价结论编制的原则包括( )。
A.客观公正 B.观点明确
C.有概括性、条理性 D.模棱两可
E.语言精练
參考答案
L ABCD I 2. ABCE ∣ . ∣ ∣
三、 简答题
1. 评价报告的逻辑主线是什么?
2. 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编写安全对策措施及评价结论,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1. 对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以针对危险源的表防、控制、救灾措貌釆用评价方法或对 照法规标准进行安全评价;找出“事故隐患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提出补充安全对策。
2. (1)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措施;
④ 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⑤ 应采取的其他综合措施<,
(2)安全预评价结论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 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 术标准的结论*
四、 计算分析题
用“广义安全评价法”计算风险R值是否可接受。某企业风险度R为可接受风险,经测定风
险为现经营数量比原来增加了 50%,范围扩大了 3倍,经营品种不变,问现在风险是否可接 LJ
受。给出的公式为tR=L∙ p∙htl
够考答案 "
1
R =L ∙ P * Zi =项RxL 5X3 = 0. 9RVR,因此风险可以接受。
Lt
⅞¾⅜⅜⅛ 涵考¾⅜ 蛔痣
全国三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理论知识)
答题指导: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记录无效。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一、单项选择题
(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安全评价的职业守则不包括《 )。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B.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L 100
A. 只有与老板同心,员工才能受到赏识
B. 即使你能帮助老板成功,自己也只能做一个打工仔儿
C. 这是老板占有员工剩余劳动价值的一种说法而已
D. 在做好本职工作中锻炼和成就自己
3.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
B. 公司安排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
C. 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工作
D. 一辈子不“跳槽"是职业良心的根本要求
4. 职业、工种和岗位是将职业按不同( )进行的具体划分。
A.薪酬标准 B.学历层次
C.知识领域 ' D.需要或要求
5.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的要求,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A.违法行为 B.廉政建设 C.规范经营 D.员工义务
6-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落实主要依靠( )。
A.法律约束 B.行政监管 C.群众监督 D.自我约束
7. 安全评价师职业共设( )个等级,安全评价师基本文化程度是( )。
A.两 研究生 B.四 大学本科 .C.三 大学专科 D.五 高中
8. 三级安全评价师晋级培训期限不少于( )标准学时。
A. 80 B. 90 C. 100 D. 150
9.下列( )不属于安全评价师执业能力特征。
A.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洶通、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
B.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断的能力
C.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D. 必须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10-根据《安全评价通则XAQ 8001-2007),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其中安全验收评价是( )o.
A. 在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进行的一种检验性安全评价
B.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开展的以安全设施“三同时”为主的检验性评价
C. 对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的评价
D. 对在建生产设施的某一特定部位进行的评价
11. 下列有关安全评价的程序正确的是( )。
A. 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B. 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C. 准备阶段、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D. 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做出评价结论、提出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编制在硬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12. 安全系统工程就⅛MC )南原驰和方法,分析、评价和消除( )中的各种危险,
实现( )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A. 系统工程系统系统工程 B.系统工程系统系统.
C.系统系统工程系统 D.系统系统系统工程
13. 下列报告审核的顺序正确的是( )。
A-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
B. 内部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
C. 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
D.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
14. 《火灾分类XGB/T 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C类火灾是 指()O
A.固体火灾 B.液体火灾 C.金属火灾 D.气体火灾
15. 发生燃烧和火灾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氧化剂、明火、点火源 B.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C.氧化剂、可燃物、木材 D.阻燃剂、可燃物、点火源
16. 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
A.水、泡沫灭火器 B.干粉、泡沫灭火器'
C.于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干粉灭火器
17..T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⅞⅛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B. 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鏈价师煎亜资格毒试模拟题薦
C. 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D. 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 的粉尘云
18.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其中与矽肺病的发生最密切的化学 特性是()。
A.爆炸性 B.分散度 C.游离二氧化硅含量D.溶解度
19. 粉尘分散度与发生尘肺病密切相关,直径小于( )的粉尘易于到达呼吸器官的深部。
A. 5 μm B. 10 Hm C. 15 fiɪn D. 25 μm
20.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一般由密闭罩、通风管、( )和通风机构成。
A.降尘装置 B.净化装置 C.开口罩 D.排气罩
21. 解决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最有效途径是( )。
A.加强通风措施 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
C, 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 D,加强健康监护
22. 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它的热效应和( )造成的。
A.电效应 B.光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光电效应
23.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设计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
容器、压力管道等。下列各组设备中,均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o
A. 防爆电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B. 电梯、客运索道傍!濟歩芈、駛囈
c.电梯、起重机械衲微信 15019436100
D. 电梯、起重机械、锻压机械、大型游乐设施
24. 锅炉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其常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测量装 置、保护装置、防爆门和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等,下列装置或设施中,属于锅炉安全附件的 是(
A.引风机 B.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C. 单向截止阀 D.省煤器
25. 在锅炉的锅筒或潮湿的烟道内工作使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伏特。
A. 12 B. 32 C. 24 D. 220
26. 盛装有毒液体的压力容器破裂后,大量液体瞬间汽化,其体积可增大()倍。
A. 1—3 B. 10~30 C. 100~300 D. 1000—3000
A.电雷管 B,导爆索 C.火雷管
28.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煤矿照明设备必须釆用矿用防爆型,照明线必须使用阻燃电
A. 36 B. 110 C. 127 D. 220
29. 对于煤矿井下电缆,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
A. 0. 1 B. 0. 2 C. 0, 3 D. 0. 4
30. 按不同的检测原理,煤矿常用的瓦斯检测仪器分为光学式、热催化燃烧式、热导式和气
A. 0〜3% B. 0〜5% C. 0〜8% D. 0~10⅝
• 234 •
31.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 )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
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A.毒害、高压、爆炸、腐蚀、策射 B.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
C.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低温
32. 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安全管理,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A.资质认定制度 B.区域限批制度 C.申报制度 D.定期检査制度
33. 金属钾、钠通常保存在有一定量油的铁桶里,如果油漏掉了,金属钾、钠会燃烧起火。这
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
A.用大量水灭火 ' B.用油灭火
C.用泡沫灭火 D.用干沙或干粉灭火
34. 在化工厂内,可能散发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
A-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B.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C.无通风的厂房内 D.厂区中心位置
35. 为监控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状况,对油气管线的重要工艺参数及状态应连续检测和记录。 复杂的油气管道应设置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釆集系统,对输油气工艺过程、输油气设备重要的压 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应设置( )和声光报警功能。
A.低限保护 B.连锁保护 C.过载保护 D.冗余保护
36. 输气站场应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独立避雷针防雷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本质安全型 B.气密型 C.紧密型
38.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装、筑药应在单独的工房中操作。当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
39. 建筑施工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在施工作业中易发生的五类伤害事 故是()。
A. 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
B.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
C. 物体打击、中毒、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火灾
D. 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火灾、物体打击;中毒
40.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四周用硬质 材料进行围挡。在市区内围挡的高度不得低于()m。
A. 1. 2 B. 1. 5 C. 1. 8 D. 2. 0
41. 在建工程的外侧周边或外脚手架的外侧都要用( )全封闭。
A.密目式安全立网 B.钢丝网
C.小网眼网' D.大网眼安全网
42. 本质安全中的( )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
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一安全 B.行为一安全 C,故障一安全 D.控制一安全
• 235 .
43. 某机械加工企业法人张某聘请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为该企
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保证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应由( )负责。
A.该企业法人张某 B.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
C.李某所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 D.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4.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A.大型起重机 B.储存3吨的黑火药库
C.坝高30米的尾矿库
45. 某企业在半年内发生4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下四个选项。根据《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去事故的是(
D. 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
A.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 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金不放过
B. 事故扩大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 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受到g" 未査明種线管榴辅辱微當勢伊成6鸞俨未
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 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7. 帰化工有限公司贮料区的2*储罐溢流引发火灾事故,10个储有轻柴油和10个储有石
脑油的油储罐被烧毁,无人员伤亡,但造成63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事故调査报告应该由 ( )批复。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B.安全管理负责人
C.技术管理负责人 D.设备管理负责人
A.可控性 B.可观测性 C.鲁棒性 D.控制精度
50.针对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同行业事故案例、已设置安全设施四种不同情况适合
采用的分析方法分别是( )。
A.检査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事件数
C.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查表、事件数、事故树
51.下列事故控制措施的优先顺亩是( ).
A.消除、替代、隔离、警示、个体防护
C.警示、消除、替代、隔离、个体防护'
B.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査表、亳故树、事件数
D.检查表、事故树、预先危险性分析、事件数
B.个体防护、消除、替代、隔离、警示
D.隔离、消除、替代、警示、个体防护
52. 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分类代码为2103034中的2
表示( )。
A.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B,;物的因素
C.环境因素 D.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3. 根据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起重作业中的触电伤害属于(
A.触电 B.车辆伤害 C.灼烫 D.起重伤害
54.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重大危险源分为( )。
A.—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B.—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C. 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为最高级别 D.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级为最高级别
5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规定的甲类易燃液体闪点为( )。
A.小于一 18°C B.大于等于28°C小于60°C
C.小于28°C D.大于等于60°C
56. 列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常见毒物有(.)种,其中i级、n级、m级、Iy级各有 ()种。
.A. 56 13、25、12、6 B. 58 14,26,12.6
C. 56 13,26.12,5 D. 58 14、27、12、5
57.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 )的需
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确定范围的评价单元。
**于定潔源搆辅导微宣5。19酬10。
A.安全检查表法 B.专家现场询问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59. 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结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被评价单位人员介绍
B. 安全评价结论应做到语言精练、层次清晰、符合客观实际、理由充分、结论明确.
C. 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编写安全评价报告的过程介绍
D. 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评价机构法定代表人介绍
60, 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建议的依据不包括()。
A.企业生产所用原料 B.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C.个人主观意愿 D.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
(共20题,每题2务,共4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 错项,错选、多选、漏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1. 安全评价师应掌握的安全评价基础知识包括( )。
A.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B.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
C.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D,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E. 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2. 符合三级安全评价师申报条件的是( )。
A, 取得安全工程大专学历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B. 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C. 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
D.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
E.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中专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
3.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包括( )。
A.相关性原理 B.类推原理
C,惯性原理 D.量变到质变原理
E.人本原理
4. 下列事故发生原因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是( )。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C.不安全装束 D.物体存放不当
E.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5. 下列关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水平 、
B. 有利于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及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
C. 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D. 促进安全评价工作有序进行,但多种过程控制文件的填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E. 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层实施系统和透明的管理,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6. 粉尘爆炸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爆炸特征有( )。
A.粉尘爆炸点火能比气体爆炸点火能大、B.粉尘爆炸容易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爆炸
C∙粉尘爆炸感应时喪线畳播辅导微僧⅛唇仲更到母厕腆)0
E.粉尘爆炸压力上鼻速謚气体涂括備
7-苯及其衍生物的蒸气净化可采用()等方法。
A.洗涤法 B.静电法 C.'袋滤法 D.吸附法
E.燃烧法
8.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下列辐射中,属于非电离辐射7的有( )辐射。
A. X射线 B.微波 C.激光 D.红外线
E.紫外线
A-消除噪声源 B.隔声或吸声
C.接噪人员佩戴防噪用品 D.增加人员休息时间
E.加强宣传教育
A.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B.对体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C.现场使用方便 D.检验成本低
E.检验成本高
A.超重 B.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
C.钢丝绳磨损 D.吊装重心选择不当
E.吊载遭到碰撞、冲击
A.粉碎药原料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
B. 黑火药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
C. 领药时,要少量、多次、勤运走
D. 干燥烟花爆竹,应釆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或用红外线、远红外线烘烤
E. 应用钢制工具装、筑药
13.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管理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
A. 企业必须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I
B. 烟花爆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C. 配备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
D. 厂区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E. 企业要进行安全评价-
14. 某化工园区的储存区能存放汽油、煤油和石油气等危险物品,其中汽油、煤油、石油气的 储存临界量分别为20 t、IOo t、10 t。下列储存方案,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A.存放IOt汽油和60 t煤油
B.存放60 t煤油
D.存放5 t汽油、20 t煤油和5 t石油气
o√¾'V …
),对策措施不仅要针对某项危险、有害因素孤
C.存放20 t石油气
E.存放10 t汽油和5 t石油气
15. 由于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具有( 立地釆取措施,而且为使系统达到安全的目的,应采取优化整合的综合措施。
A.严重性 B.隐蔽性 C.随机性 D.交叉影响性
E.复杂性
16∙在危险、有害卷线直播辅导微信函94丽曾0分析
A. 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 \
B. 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
C. 锅炉房、乙焕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D. 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E. 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17. 安全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
A. 釆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信息
B. 釆集与安全评价对象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
C. 釆集安全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D. 合理划分评价单元
E. 釆集评价结论
18. 应急预案的完整编制过程应包括( )。
A. 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B. 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危险分析
C. 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
D. 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
E. 应急预案演练
19. 以下( )项不属于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内容。’
A. 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B. 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御价师职业资⅛⅞试模拟题捧』
C. 设备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D. 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E. 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
2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和有关部门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时,除上报已 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外,还应包 括( )。
A.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原因和整改计划 D.事故责任和性质
E.已釆取的应急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 C |
Γc~ |
3. C |
4. D |
5. D |
6. D |
7. C |
8. D |
9. D |
10. B |
11.A |
12. B |
13. C |
14. D |
15’B |
16. C |
17. B |
C |
19. A |
20. B |
21. B |
~ 22?B |
23. C |
24?B~ |
25. C |
26. C |
的A - . |
28. C |
29. A |
30, B |
31. B |
在线直 |
播辅导牌 |
〔信 I4SO19 |
436% ^)0 |
36. B |
40. C | |||
41. A |
42. C |
43. A |
~ 44?C |
45. D |
46. C |
47. C |
48. A |
49. C: |
50, B |
51. A |
52’ B |
53. D |
54. B |
55. C |
56. C |
57. B |
58. C |
59. B |
60. C |
二、多项选择题
L ABCD |
2. AD |
3. ABCD . |
4. ACDE |
5. ABCE |
6. ABC |
~ 7. ADE |
& BCDE |
9. ABC |
10. ACD |
11; BDE |
12. ACD |
13 ABDE |
14. ACE |
15. BCD |
16. ⅛BDE } |
17. ABC |
~18. ABcD |
19. CE |
20. ABE |
全国三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专业能力)
答题指导: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杜会保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記录无效。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一、单项选择题 、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L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 )…
A. 1 ≈ 29 * 300=(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
I-. ZSOWSl信 1501943610。
D. 1 : 29 ; 330=(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L)个安全出口。
A. 1 B. 2 C. 3 ' D. 4
3-随着模糊数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扩大了( )
的应用范围。'
A.定量评价法 B.概率风险评价法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D.危险指数评价法
4. 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因而人为地将完全出
5. 在预先危险分析法中,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
A.低的、临界的、严重的、致命的 B.低的、主要的、严重的、灾难性的
C.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灾难性的 D.可忽略的、临界的、危险的、致命的
6. 当安全技术与经济收葢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并按一定的安全技 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其中首选措施是(
A.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B.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安全教育措施
7. 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A.传染病媒介物 B.设备设施有缺陷 C.粉尘与气溶胶 D.致病微生物
• 241 •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崖
8. 关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正确的说法是( )。
A. PHA只能用于预评价项目
B. PHA只能用于现状评价项目
C. PHA只能用于验收评价项目
D. 运用PHA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辨识系统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等级,并制 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9. 以下不属于定性评价方法的是( )。
A. 事故概率分析方法
B. 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
C. 故障假设分析法与故障假设检査表分析法
D. 安全检査表法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评价结论核心的内容是( )。
A. 安全对策措施被采纳后危险有害因素所处状态
B. 经安全补偿后,评价对象在整体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C. 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是否按过程控制文件中要求的流程进行
D. 评价对象是否仍存在“风险”,这些“风险”是否可接受
L 二、多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 错项,错选、多选、漏选,则该题却不得分)一,,
1. 易燃液体的危险夜緩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A.易燃性 B.不稳定性
C.易产生静电 D.流动扩散性
A. 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药物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B. 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非药物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由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C.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在生产之日起30内,将生产的晶种、数量等情况, 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D. 申请生产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取得生产许可证,申请经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 应取得经营许可证
E.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在生产之日起20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 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 从风向玫瑰图中,可以得到( )。
A.某时段最大风速 B,某时段静风频率
C.某时段最小风频 D.某时段风向分布
E.某时段季风频率
4.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内容包括(
A. 风险分析、实施评价、报吿审核、技术支撑
B. 作业文件、内部管理、档案管理、检查改进
C. 风险分析、工作计划、报告审核、技术支撑
D. 科研开发、内部管理、档案管理、检查改进
E.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
5.下列关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可用公式C=DXLXB表示
B. 打分时,可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分数制订为0.1
C. 每月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分值为6
D. 此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打分,有一定的局限性
E. 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不能普遍使用
6. 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 )。
A.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B.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C.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 D.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E.全年或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7.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有( )。^
A.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B. 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限制内
C.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D. 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E. 能有效地预防生产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8.编制单元评价结论包括)阶段。
A.评价单元内各
C.单项评价结果
E.评价结果分析
程经暨’皤辅导M≡l≡43θ 1 θθ
9.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 )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 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B. 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
C. 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 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
E. 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10,安全评价现场勘察及调查的内容包括( )。
A.前置条件检査 B.工况调查
C.责任追究 D,检测检验
E.现场勘察
三、情景分析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LA是甲企业的储罐,储存有物质a,物质a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为200 t,A的设计储 存容量为250 t,由于开工率不足,常年实际储量只有150 t;B、C、D是乙企业的临时储存危险化 学品的3个点,距离均在500 m范围内,由于各种因素,B、C点只在1一7月份储存有危险化学 品;D点只有5-12月份储存有危险化学品。3个点的危险物质实际数量和临界量已经给出(见 下表)。E是丙企业的大型仓库,长100 m,宽70 m,在仓库内西北角储存有60 t的危险物质,在 仓库内,其旁边预留的场地尚可储存该物质约60 t,但需要等项目二期上马后。
5 硼亚資榕考试模呻最
宀….r-.................. " …,亠
运用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分析上面提到的甲、乙、丙企业这几个场所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O (10 分)
储存点 |
存在量(t) |
临界量⑴ |
B点储存的危险物质 |
106 |
200 |
C点储存的危险物质 |
90 |
100 |
D点储存的危险物质 |
40 |
50 |
E仓库储存的危险物质 |
60 |
100 |
2. 某建设项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进行初步设计前,已具备了进行安全预评价的 条件。一安全评价机构通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采用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作业条件危险 性分析法等方法对垓项目中某评价单元进行了安全预评价。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得到该单 元中存⅛W⅛险等级的火灾、爆炸危险,ΠI级危险等级的中毒、高温灼伤危险和口级危险等 级的车辘矗奪信-险。逋过作业禀件危险性分析,该单元存⅛JQ≤jD<70.⅛危险作业10项, 7O<D<16O的危险作业4项,16O<D<32O的危险作业2项。经过辨识,该单元构成重大危
评价机构对该单元'提出了应采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10条,宜采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zlθ'>∖评价机构认为在这些对策措施和建议被落实后,上述危险有害因素可控。在取得该安 '全预备价报告后,被评价单位将进行项目初步设计。请根据以上已知条件,编制该单元的安 全评价结论。(10分)
3. 办公室的照度标准值为500 Lx,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活动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最 低平均照度值。某新建蜂辨曾嬲薜彗柵当V'酔船豎沽AgLX、 518 Lx、551 Lx、549 LXWβ∣iW≡S⅛ajM⅛⅛ ≠≡ W⅛W»据 应该舍去。计算该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循,并说明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观察8次的置信因 素 Q0.so =0.47)(10 分)
4. 某工厂生产过程中用的原料和最终.的成品具有燃烧爆炸性。有生产设备,使用电能。已 经采取防雷接地和防■静現措施。原材料和成品搬运为天壬搬运和机动车搬运两种方式。运用预 先危险性分析,对给出的案例中的燃烧爆炸和触电:进行妥圣评祐卜(10分)
丿 ......"
四、案例分析题(15分) .'
某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结束后进入试生产阶段,在试生产阶段接近结束时欲进行安全验收 评价。该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厂房、危险化学品库、变配电室、锅炉房、油库、空压站等设施。经观 测,项目所在地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醵。建设项目中使用和储存的物质主要包括:①易燃液 体,包括丙酮、异丙醇等。②氧化剂ASi化氢等。③腐蚀品,硫酸、氢氧化钠等。该项目中危险 化学品库位于企业理毫角,根据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该建设项目将其分房间储存。对存放腐 蚀性危险化学品福荡所已按相关要求完成防腐处理。
现场勘察中发现该建设项目的生产厂房釆用了有防护罩的灯县连行照.明,但部分电气线路 未寥管敷设。已按相关规定设置了号静电装置,但尚未完成安荃麻志'的设置。企业提供了消防 孟收文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应急救援预案等文件,但未涉及具体⅛J应急装置设置。同时,企 业提供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记录,经检查,厂长未参加培训和考核。
根据建设项目情况,采用符合/不符合型的安全检査表法对该项目进行安全评价“下表为部 分安全检査表。
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回答如下问题。
(1)该项目已完成安全预评价,该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安全评价机构即可对其进行安全验
• 244 •
收评价?(3分)
(2) 根据提供的安全检查表和已知条件,对该项目进行安全评价。(6分)
(3) 根据安全检査表评价的结果和已知条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3分)
(4) 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属于哪种类型,简要介绍其性质。(3分)
安全验收评价中釆用的部分昼全检查表
序号 |
检查项目及内容 |
检査记录 |
检查结果 |
1 |
化学危险品库,油料库应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Z : | |
2 |
污水处理站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并与厂区和居民区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 距离 | ||
3 |
生产厂房内应设置紧急冲淋装置及洗眼器,并保证不间断供水 | ||
4 |
危险化学品应按其类别、性质分类储存,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严禁混放在 ―起 | ||
5 |
生产厂房的电气長备线路必须安全可靠,照明应采用有防护罩的灯具 一 |
√~" | |
6 |
储存具有较强腐蚀性液体的房间,其基础及周围地面,应釆取防腐蚀处理 |
字 | |
7 |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 ||
8 |
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安圣生峑管理机构 —— | ||
9 |
仓库四周应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 | ||
10 |
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有防雷和导出静电的接地装置 |
以下是某加油站的基本情况归纳表,试对其进行安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评鮮旦的一、理 至少列出6项法律法规标准)、评价基夺占容、主要危险WWH素辨识(指出菴险有害因 ⅛⅛⅜要辨识)、评价⅛∙⅛⅛选择、评价单元的划分、以消陞设备另,评济单元列出的消防设备安 全检查表,并完成检查表。 一一 ’--'''
企业名称 |
某加油站 | |||||||
职工人数 |
13 |
技术管理人数 |
2. |
安全管理人数 |
4Ad人参加了培训) | |||
地理位置 |
美丽加油站地处某鎮某某村南,加油站四周环境西侧是公路,北侧、东侧是耕地,南侧是河洶玉米 | |||||||
现状简介 |
加油站的经营范围主要有汽油、柴油、润滑油和成品油,主要经营油品有柴油、90#汽油和93#汽 油,站内有11台型号为JSK-4513的加油机,加油枪流量为4. 5〜45 L√min°加油站共有6个储油 罐,其中6个罐的设计容⅛e⅛J5 m≡ ,美丽加油站属二级加油站…'j | |||||||
主要管理制度名称 |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丄消防制度》、《安全奖惩制度》、《质量、计量 岗位责任制》 | |||||||
安全圾备 |
位置 |
设备(施)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完好情况 | |||
加油岛 |
干粉灭火器 |
MF8型 MFT35 |
8 3 |
完好 | ||||
、加油岛 |
泡沫灭火器 |
8 |
完好 | |||||
油罐区 |
干粉灭火器一 |
MFT3 5 型 |
1 |
完好 . | ||||
油罐区 |
消防灭火沙 |
— |
2 m3 |
完好 | ||||
油罐区 |
灭火毯 |
_____________7 |
1 |
完好 |
怦优师駅业资格考试標拟題库丄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 写出加油站安全评价的目的。(5分)
2. 写出加油站安全评价依据。(3分)
3. 列出加油站安全评价基本内容。(5分)
4. 列出加油站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分)
5. 列岀加油站安全评价的方法。(3分)
6. 列岀加油站评价单元的划分、以消防设备为评价单元列出消防设备的安全检查表。(6分)
―、单项选择题
1. A |
2. B |
3. B |
Γb |
5. C |
6. B |
7. C |
8. D |
9. A |
10. C |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 |
2, ABCD |
3, BCD |
4. AB |
5. BDE |
6<⅜Γ) 7 |
TrABCE — |
8. ABCD |
9?BCDE |
10. ABDE |
三、憎景分析题
ʃ 甲企业:A储罐:实际储存量150 t<200 t(临界量),因此甲企业A储罐不是重大危险源。
乙企业;B、C、D危险化学品储存点,距离在500米范鼠内,囱此是一个单元。
1-4月:106/200 + 90/100>1,因此是重大危险源。
5 — 7 月,106∕200 + 90∕100 + 40∕50>1,因此是重大危险源。
,8-12 Λ.,40 t<50 t,因此不是重大危险源。
丙企业:E崟库,60 t<l00 t(临界薑),因此不是重大危险源。
2.根据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吿,通过危险有害因,釆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和作业条 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本单元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经过辨识,本单元主普鱼墜专:火灾、爆炸危险矿中毒、高温灼伤危险和车辆伤害危险 等,且本单元构成重大危险 ~~
(2JWI'O⅝⅝⅛⅛得亦结论:
① 本单元存在的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属世级,危险程度属于灾难性的,将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及系统严重破坏,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② 本单元存在的中毒、高温灼伤危险等级属[[级,危险程度属于危险性的,会造成人员伤亡 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③ 本单元存在的车辆伤害危险等级属II级,危险程度属于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 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3)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得出结论:
本单元存在需要注意的危险作业10场;存在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的危险作业4项,存在高度 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的危险作业2项。
• 246 *
针对以上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特提出1。条应采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略)。
鉴于本评价单位在取得本安全预评价报告后将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对于评价机构提出的这 些对策措施和建议如能落实到位,上述危险有害因素是可控的。
__ — .i ^ ■--- * - * ..L.. ■ . J .
3. 根据Q值⅛⅛⅛,从小到大排列:
448 Lx、498 Lx、518 Lx、527 Lx、532 Lx、546 LX*549 LXλ551 LX
■被珞值为448 Lx。
检验极端最小值 Q=Xz-Xι∕X∕2-Xι =498—.448∕551i448 = 0∙49>Q. 47(ʌ次观测的
Q°.9 =0.47);因此极端值448 LX应当舍去。^
.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值:(498 十 518 + 527•十 532 + 546 + 549 + 551)/7 = 532 Lx>500 LX (办公室照度标准值)。因此,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遗足标准的要求。
4.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如下所示。 ’
潜在事故 |
危险因素 |
触发事件 |
发生条件 |
事故后果 |
危险等级 |
防范措施 |
燃烧、爆炸 |
原料和成品 |
物料泄漏i 存在火花、静电等 引火源” |
温度•达到燃点;浓 度达到爆炸极限 |
设备覩失、人员伤 亡、停产、造成严 重经济损失 |
IV |
L严防跑冒滴漏
|
触电 |
带电设备 |
蘿、线1 |
蜜播辅与 |
嶼信U |
)0吟 |
1.漏电保护、绝缘保 ≡W0 3.加强曾理 |
四、案例分析题(15分)
(1) 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① 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正常;
② 初步设计中安全设施巳按竖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投入使用;
③ 建设项目中的特神菠备巳经宙具有法定资格的单位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检验合
格证书); ■
④ 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经测试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标准;
⑤ 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经现场检查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标准;
⑥ 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 全操作规程,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并取得了安全操作证,制定了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2) 根据已知条律完成检查表如下所示。
序号 |
检査项目及内容 |
检査记录 |
检査结果 |
1 |
危险化学品库,油料库应布置在厂区最W、频率风向的上 风•侧, |
危险化学品库位于年最小频率 风向的上风侧 | |
2 |
污水处理站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并与厂区和居民区 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 |
× |
没有设置污水处理站 |
通价师职业竇樁考试模拟题库:
续表
序号 |
检查项目及内容 |
检查记录 |
检査绪果 |
3 |
生产厂房内应设置紧急冲淋装置及洗眼器,并保证不间 断供水 |
X |
厂房内没有设置紧急冲淋装置 及洗眼軽 |
4 |
危险化学品应按其矣别、.性质分类储存,性质相抵触的 危险化学品,严禁混放在一起 |
√ |
已经根据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 质将其分房间储存_______ |
5 |
生产厂房的电气设备线路必须安全可靠,照明应采用有 防护罩的灯具 |
X |
K是生产厂房照明用了有防护 罩的灯具,但部分电气线路未穿 管敷设 |
6 |
储存具有较强腐蚀性液体的房间,其基础及周围地面, 应采取防腐蚀处理 |
√ |
存放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的场所 已按相关要求完成防腐处理 |
7 |
企业注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并经考 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
X |
厂长未参加培训和考核 |
8 |
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 |
符合要求,提供了安全管理机构 设置文件 |
9 |
仓库四周应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 |
X |
未完成安全标志的设置 |
10 |
危险化学品库房应设有防雷和导出静电的接地装置 |
J |
符合要求,设置了导静电装置 |
(3) 根据安全检查表评价的结果和已知条件,特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① 建议企业相关负责人重视本问题,立即整改,在厂区边缘地带设置污水处理站,并与厂区 和居民区保持必要的卫生户.駆圖Xr林/.上
③ 建议企业应对用电安全提高认识,立即整改对电气线路穿管敷设,保证电气线路安全 可靠;
④ 建议企业立即设置好安全标志防治安全事故发生;
⑤ 建议企业厂长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⑥ 加强和完善应急装置的设置和管理。 . ,
(4) 第①〜③条安全对策和建议属于安全技术对策措施,第④〜⑥条安全对策和建议属于安 全管理对策措施.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就是在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一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采 用安全设施,防止设备和作业环境对人造成伤害而发生事故。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就是在管理上釆取措施,管理协调“人一机'‘系统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
五、综合应用题(25分)
1. 评价目的
(1) 辨识美丽加油站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J
(2) 分析美丽加油站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条件和部位;
(3) 评价美丽加油站生产经营的安全条件是否达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对美丽加油站安全经营提出建议;
(5) 上述内容为美丽加油站安全管理提供指导,为安全生产监督?理部门依法监管提供依据。
2. 评价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7)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8)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
3. 评价基本内容
(1) 经营和储存场所、设施及建筑物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筑物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
合格; ' ---------------------- ■-
(2) 经营和储存条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⑶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安么生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具有相关培训资质的培 训部门的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
(4) 安全管理机构、组织、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矍满足安全生产管理需要;
(5) 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并有效。 L
■■- I J-
4.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才J '
美丽加油站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是汽油和柴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5. 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等。
6. 评价单元的划分
消防设施安全评价表
编号 |
评价项目 |
类型 |
检査记录 |
评价结果 |
1 |
毎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1 X 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 X 6 L泡沫灭火器,加袖机不長Λ⅜接W否讦第 |
A |
符合要求 |
会格 |
2 |
地下储罐应设35 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料介质储罐之 间的距离超过15 m时,应分别设置 |
A |
符合要求 |
合格 |
3 |
'、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 m%三级加坦站应配 置灭火谿2堤,•沙干2 m3 "■" |
A |
符合要求 |
'基本合格 |
脂平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題禹
第五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第1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学习目标】
.掌握工程项目磋耕供涯ʌ评军⅞象和I范I囲…,亠
•掌握工作计划表的编制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 )不属于工程项目危险有害特征。
A,普遍性 B.客观性 C.转化型 D.专业性
2. 评价范围与委托单位需要达到的目的密切相关,但安全评价必须考虑评价系统的
( ),所以评价范围的确定要将评价目的与涉及系统一并考虑。
A.普遍性 B.专业性 I C.完整性 D.周期性'
3. 评价系统包含评价边界和评价内容的信息,分析评价系统就是对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系
统进行分析。下列关于评价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
A. 对某企业来说,它的要素是各种物质和生产设备
B. 系统是企业各生产环节
C. 环境是可以满足生产的人财物和对产品的需求
D. 结构是向系统输入人财物,从系统输出产品
4. 在试生产阶段,很少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A.危险指数法 B.预先危险性分析 C.危险可操作性研究D.概率风险评价法
5. 下列关于危险区域界定描述错误的是( )。
A.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区,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 腐蚀和中毒危险的场所
• 250 .
B. 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区域,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 险源
C. 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危险区域,如以运输车辆、车间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源
D. 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危险区域,一般线源引起的危害范围较点源大
参考答案
LD |
Γc |
3. D |
4?A |
5. B |
二、多项选择题
A.普遍性 B.专业性
D.转化性
A.燃烧性 B.爆炸性
D,腐蚀性
A.评价目的 B,评价系统 C.评价内容
D.评价主线 E.评价程序
A.源的辨识 B.安全性评价 C.控制对策措施
D.后系统安全性理E 如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5. 危险有害因素调査的貞内容苞寤(.)。
A,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 B.操作情况和事故情况
C. 作业环境情况 D.行业情况 E.安全防护
6. 机械行业危险因素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
A-问卷调査法 B,标准对照法 C.事故频次法
D. 类比法 E.德尔菲法
7. 工程项目的危险有害特征是( )危险有害特征的综合特征。
A.行业 B.设备装置 C,工艺过程
D.生产过程 E.施工过程
8. 评价工作计划的作用包括( )。
A. 落实评价范围的工作内容和过程
B. 保证安全评价的工作进度
C. 增加安全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D. 对安全评价工作内容预先做出日程安排
E. 对评价工作过程进行总体设计
參考答案
L ACDE |
2. AB |
3. ABD |
4. ABCD |
5?ABeE |
6. ABC |
7. ABC |
8. ABC |
三、简答题
L简述安全评价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评价师期业⅛樁考袱橈拟惠蔦
2. 简述危险区域的确定方法。
3. 釆集信息时应特别关注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 安全评价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 评价项目概况;
(2) 信息釆集;
(3) 信息分析思路;
(4) 划分评价单元;
(5) 选择评价方法;
(6) 提出事故隐患和评价结论的思路;
(7)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方案;
(8) 评价工作计划进度。
2. 危险区域的确定方法如下:
(1) 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危险区域;
(2) 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危险区域;
(3) 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区域;
(4) 按危险设备所处的位置作为危险区域;
(5) 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
3∙采集信息时应特≡a⅛TA⅛-…、L ,亠.—一.一.一一.一一
(2) 是否有浓度或强度超标的因素、是否有重大危险源、是否有易制毒和需监控的危险化学品
(3) 工艺条件、工艺过程、工艺布置、主要设备设施等;
(4) 项目边界内平面布局及物流路线等;
(5) 项目边界外周边环境和自然条件。
【学习目标】
•能够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其危险与危害。
•能够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部位、存在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釆取措施, 以消除或减少工程、系统存在的风险。
•能够根据有关行业安全评价的标准、导则或细则,对矿山(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 品、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 行分类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L水文地质中关于自然界的水可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括( )。
A.大气降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污水
2. 下列关于矿井通风描述错误的是( )o
A. 矿井通风系统是指井下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 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B. 矿井通风系统根据进出风的相对位置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三类
C. 矿井通风网络分为串联通风网络、并联通风网络两种
D. 矿井通风动力有两种,自然风压(即自然通风)和扇风机通风风压(即机械通风)
3. 最典型的黑火药组成为( )0
A.硝酸钾75%;木炭15%;硫黄10% B.硝酸钾65%;木炭25%;硫黄10%
C.硝酸钾75%;木炭25%;磕黄5% D.硝酸钾65%;木拱15%;硫黄20%
4. 插引线就是将钻好眼的爆孔内插上引线,其深度一般要求插进爆竹长度的( )以上。
A. 4/5 B. 3/4 C. 2/3 D. 1/2
5. 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车速不高,但站间距离短,列车追踪运行的时间间隔一般为( )
分钟。
A. 1〜2 B. 2〜3 C. 3〜4 ∙ D. 4〜5
6. 当沥青液面中有火星出现或产生自燃着火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滑石粉扑灭 B-用细沙扑灭
C.用湿麻袋密闭 D.尽量用水喷洒
7, 以( )为充水水源的矿坑,其涌水量大小及特点决定于充水岩层的岩性、空隙性质及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詆的火佛館Iat谜濫ms≡05 业人员安全的,也称为()。
A.外因火灾 B,井下火灾 C.内因火灾 D.地面火灾
9. 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体碎粒的温度为( ),其水平飞散距离可达10米, 在井筒中下落的距离则可大于10米,因此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引火源。
A. 500〜Ig(TC B. IoOo〜1500°C C. 1500~2000°C D. 2000 — 2500°C
10, 矿尘中( )是引起接尘从业人员患矽肺病的主要原因。
A.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B.矿尘的粒度
C.矿尘的分散度 D.矿尘的浓度
11-()可导致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A.振动 B.粉尘 C.噪声 D.高温
12. 下列( )不属于电离辐射。
A-中子 B. X射线 C, a、p”射线 D.紫外线
13. 黑火药的爆发点在( ),当燃烧温度达到爆发点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
损失。
A. 3870C B. 427°C C. 537°C D. 647°C
14. 釆用( )进行销毁时,对不同性质的民爆器材未进行彻底分解、分批销毁,容易造成
爆炸事故。
A.燃烧法 B.溶解法- C,化学分解 D.吸附法
15. 下列( )不属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A-高处坠落 B.火灾或爆炸 C.机械伤害 D.冒顶片帮
r¾.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島
参考答案
LD |
2. C |
3. A |
Γ^D |
.5. B |
Γd ~ |
7. A |
8. B |
9. C |
10. A |
11. A |
12, D ■ |
13. B |
14. A |
15. D |
二、多项选择题
1.从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物质的来源考虑,成矿作用分为( ).0
A.内生成矿作用. D.缓倾成矿作用 2.尾矿库一般有( A.山谷型尾矿库 D.隧洞型尾矿库
B.外生成矿作用 C.
E.断裂构造成矿作用
)类型。
B.傍山型尾矿库
E.截河型尾矿库
变质成矿作用
平地型尾矿库
3.港口生产作业的特点包括( )。
A. 港口生产设备落后.
B. 港口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水平薄弱
C. 港口生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D. 港口装卸作业流动分散劳动密集
E. 装卸条件复杂多样
4.根据断裂的水文地质性质,将断裂带分为( )。
ʌ- ≡ ⅞1M 辅导 »5019436100
5. 矿山水害及破坏形式包括( )。
A-釆掘工作面突水
B. 采掘工作面或采空区透水
C. 地表水或降雨进入井下
D. 钻孔时揭露水体
E. 地压活动揭露水体
6. 矿井爆破后形成的炮烟是造成并下人员中毒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炮烟中毒的主要原因
是( )。
A.拜下通风不畅 B.违章作业 C.标志不合理
D.意外风流短路 E.意外断电
7.矿井发生中毒、窒息的主要场所包括( )。
A.采空区 B.炮烟进入的嗣室 C.爆破作业面
D.通风良好的巷道 E.盲巷、盲井
8-在煤矿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中,当出现( )会产生冷
热剌激。
A. 从业人员置身于高辐射热之中
B. 在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中身着厚重防护服或进行高强度作业
C. 高风速伴以低温,在低温环境中长时间赤手作业
D. 温度过高或过低
E. 湿度过低
9.对于锅炉和压力容器,主要从(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A. 锅炉压力容器设计不合理
B. 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是否失效
C. 承压元件是否失效
D. 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失效
E. 锅炉压力容器应急
10.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按用途可分为(
)。
C.电站锅炉
A.高压锅炉 B.工业锅炉
D.船舶锅炉 E.机车锅炉
11. 爆炸性粉尘形成的条件包括( )。
A. 粉尘化学组成和性质
B. 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C. 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
D. 粉尘中的水分
E. 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12. 对于一般化工工艺过程,可以按照( )原则进行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A. 有能使危险物的良好防护状态遭到破坏或者损害工艺
B. 存在由于工艺布置不合理而较易引发事故的工艺
C. 在危险物生产过程中有强烈机械作用影响的工艺
:驛H嚣2®囂播辅辱撤信1501943610。
13. 烟火药的燃点不是一成不变的,(
)情况下,燃点就越低。
B.烟火药爆炸压力小
D.药物粒度越细
A.烟火药爆炸压力大
C. 散热条件好
E.混合均匀度越好
14. 雷电对地面目标危害的途径包括(
)。
C-雷电波侵入
A-直击雷 B.雷电感应
D. 电弧和火花 E.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15. 下列( )属于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使用原材料中的敏化剂类。
A.硝酸铉 B.亚硝酸钠 C.石蜡
D.疏酸 ’E. H发泡剂
16:从建筑施工作业特点和环境来看,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的危险有害因素体 现在(
A.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时间长,作业量大 B.施工环境变化频繁及施工作业流动性大
C. 施工项目工序简单,变化小 D.施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手工劳动多
E.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面狭窄,交叉作业多
A.高处坠落 B.机械事故
D. 电气火灾
A.龙门刨床的工作台 B.外圆磨床的往复工作台
「评价师职业资橹考试模拟題薦
C. 传输带与传输带之间 D.砂轮与砂轮支架之间
E.升降式铢床工作台
19. 影响港口生产安全的因素包括( )。
A.人的因素 B.机械设备因素 C.货物因素
D. 作业环境因素 E.电气设备因素
20. 在煤矿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中,属于化学危害的是( )。
A. 工作场所内化学物质
B. 柴油发动机废气的污染物质
C. 噪声和振动
D. 可吸入煤尘和井下岩石破碎产生的结晶硅粉尘
E. 冷热荊激
参考答案
LABC |
2, ABCE |
3. CDE |
4. BCD |
5. ABC |
6. AB |
7. ABCE |
8, ABCD |
9∏CD |
-^^IorBCDE |
11. ABm - |
12. ABC |
13. ADE |
~ 14. ABC ~ |
15. BDE |
16. ABDE |
17. CD ~ |
18. AB |
19. ABCD |
20. ABD |
三、简答题
1.
2.
3.
4.
简述矿井水害及破坏形式,并分析造成水害的原因。
简述危险化学品生产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
5. 化工企业工艺设备和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识别?
6. 简述危险有害因素的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
7. 简述机械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参考答案
1. 水害及破坏形式:采掘工作面突水;采掘工作面或釆空区透水;地表水或降雨进入井下。
造成水害的原因:采掘过程中没有探水或探水工艺不合理;釆掘过程中突然遇到含水的地质 构造;爆破时揭露水体;钻孔时揭露水体;地压活动揭露水体;排水设施不合理;排水设备供电系 统故障;采掘过程违章作业;没有及时发现突水征兆;发现突水征兆后未及时探水;发现突水征兆 后未及时釆取防水措施;发现突水征兆后釆取的探水、防水措施不合适;没有防水门或其设计不 合理;釆掘过程中没有采取合理的疏水、导水措施,道成积水;地面水体和巷道、工作.面意外相连; 降雨量突然增大造成井下涌水量增大。
2. 外因火灾(也称外源火灾)是由外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例如:明火(包括火柴点火、吸 烟、电焊、气焊、明火灯等)所引燃的火灾;油料(包括润滑油、变压器油、液压设备用油、柴油设备 用油、维修设备用油等)在运输、保管和使用时所引起的火灾;炸药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 引起的火灾;机械作用(包括摩擦、震动冲击等)所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包括动力线、照明线、变 压器、电动设备等)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所引起的火灾。
外因火灾的发生原因:
(D明火引起的火灾与爆炸.
〈2)爆破作业引起的火灾。
, 256 ,
(3) 焊接作业引起的火灾。
(4) 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
3. 煤矿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如下方面。
Q)物理、化学、安全和人机工程方面的常见危害
① 物理危害:噪声;振动;冷热刺激。•
② 化学危害;工作场所的化学物质;可吸入物(气体、蒸气、粉尘和烟气)。
③ 安全危害:煤岩塌落;滑倒、绊倒和跌倒。
④ 人机工程危害。
(2) 可燃性煤尘
(3) 呼吸性粉尘
(4) 矿井火灾
(5) 透水、瓦斯或煤岩突出
(6) 电气
(7) 机器和设备
(8) 炸药和爆破
4. 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1) 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
(2) 工业噪声与振动的危险有害因素;
(3) 温度与湿度的危险有害因素;
(1) 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这包括标准设备是否由具有生产资质的专业工厂所 生产、制造;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使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许可证。
(2) 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阻火器、 防爆膜等。
(3) 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超限报警、故障报警、异常报警等。
(4) 是否具备紧急停车装置。
(5) 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6.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 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等几方面分别分析评价对象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宜列表综合归纳。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包括:
(1) 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如机械伤害的挤压、咬 合、碰撞、剪切等。
(2) 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大部分危险、有害因素是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爆炸 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道成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或一定区域内 通过呼吸带的空气作用于人体等。
(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是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 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 甚础。
.(4)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不能競漏,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有害因素,更重要 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
f⅜价疏职业资蛰港试模职题隹
7.机械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1) 伤害类型;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坍塌;火药爆炸;化学性 爆炸;物理性爆炸;其他伤害。
(2) 静止机械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考虑其外表与防护。
(3) 运动机械:直践运动的危险(接近式、经过式);旋转运动的危险;振动部件夹住的危险;飞 出物击伤的危险。
四、分析题
1.天然气处理站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装置,其主要任务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 下,将天然气中的重组分及其杂质脱出。
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气2&汀一级分"T原料气压缩丨3金辭二级分离 J 分子筛脱水n
U.N。LVLɪ H⅞ kvj JU L
(⅞机膨胀 H⅞温分离k 3曜^∙∙∣换热K~I膨胀机增压K~~I粉尘过滤I丄
天然气外输
液化气
天然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原料气以0. 2~0. 3 MPa、2罪C进入生产分离囂进汆液分离,然后经压缩机两极增压至 3.0 MPaa50°C后,经空冷器冷却至5bC、水冷换热器冷却至3O°C,I2Z气液混相状态进入压缩机 出口分离器,分离出的凝液经节流降压后输至液燈分离器。脱水后的天然气以2.5 MPa,300C经 膨胀机增压端增压至4. 0 MPa、62°C ,进水冷换热器降温至30。C后进入三股流换热器,与初级吸 收塔塔顶低温外输干气及来自低温分离器经节流降压后的低温液相换热,降温至4°C进入低温 分离器。低温分离器顶部气相以4.0 MPa,-40°C进入膨胀机降压至1. 3 MPa、一80°C;低温分 离器底部液相以1.3 MPa、一64笆进入三股流换热升温至25°C后去分惟装置。经膨胀机膨胀制 冷后的低温气体以I- 3 MPa、一80’C进入初级吸收塔顶部。脱乙烷塔塔顶气以1. 3 MPa,O0C进 初级吸收塔底部。初级吸收塔塔顶气以1.3 MPa1-800C进三股流换热器升温至21笆,再与液 化气塔塔底轻油换热升温至32°C,作为合格产品外输。初级吸收塔塔底液相进入脱乙烷塔顶 部。产品采用敞开式装车外运。
问题:
请对该天然气处理站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厂房一层是裁床车间,二层是手飽和包装 车间及办公室,三至六层是成衣车间。厂房一层原有4个门,后来2个门被封死,1个门上锁,仅 留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 m宽的通道 供员工通行。
半年前,在厂房一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岀了一个临时库房。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 内总电闸保险丝经常烧断。为不影响生产,电工用铜丝代替临时库房内的总电闸保险丝。经总 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出临时库房,但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 2 m高的 木料。
• 258 •
2008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 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层。当时,正在二层办公的厂长看到 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二至六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 伤。一层人员全部逃出。
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事故调査发现,起火原 因是一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入报警;事故 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 电工,且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根据以上场景,请分析:
(1) 该厂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2) 对本案存在的安全隐患,该厂应该采取哪些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L对该天然气处理站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天然气站在连续性生产过程中,天然气、液化气、稳定氢监等易燃易爆工程物料的于燥、分 离、过滤、增压、降温、液化以及储运等工艺状态以及设备设施的状况构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 础条件.
①制造、安装及检修缺陷
站场各储运气、液态可燃介质的动力设备及塔器制造不合格,安装、检修不当,焊接有缺陷,
密封损坏等原因导致尹 各储运气、液态可
战≡≡9陷而损
坏。魅别是高压天然气管道,压力较高,管道焊缝和阀门出现缺陷的危险性较大,如果不能严格 控制焊接、安装质量,可能发生泄漏,导致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② 腐蚀损坏
系统储运的气、液态可燃介质中含硫、含水,可造成设备、管路和阀门腐蚀损坏.
③ 系统憋压损坏
高效旋流分离器、再生器分离器和低温分离器等设备可能因下述因素造成系统憋压:分离器 内部堵塞造成流层不畅;操作不当;低压用户站停车或用量骤减。系统憋压若不能及时发现,严 重时可能导致系统设施损坏。
因上述原因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均可导致可燃介质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④ 低温扌员坏
低温分离器、低温换热器以及膨胀机等设备及配套管阀储运一8(ΓC低温液态可燃介质,可发 生如下低温损坏:
低温设备和管路选材不当,发生低温断裂损坏;液态可燃介质放空入火炬线,可能因大量汽 化降温造成火炬线及管架承受很大的温度应力而引起断裂损坏;液态可燃介质积聚汽化可形成 高速气流,对管路弯头、法兰造成腐蚀损坏。
低温损坏常可造成低温液态可燃介质泄漏,低温液态介质一旦泄漏,会发生急剧汽化,达到 爆炸极限,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⑤ 加热炉火灾爆炸
加热炉是明火危险源之一,炉管在高温下可能发生烧穿损坏;原料气中的介质可能造成炉管 腐蚀损坏;炉管、弯头材质选错或连接部位有缺陷可能造成开裂损坏;操作流程倒错等均可能造
网顽⅞⅞盪格考械橈拟题J⅞
成漏气O .
⑥ 机泵泄漏危害
液化气回流泵出口压力1.3 MPa,导热油泵介质温度可达280°C;天然气压缩机和膨胀机的 操作压力达3 MPa,膨胀机内液态天然气介质温度为一80笔。各机泵的安装、检修及操作不当等 可造成部件和机械密封损坏泄漏。其中若液化气、天然气的泄漏量较大,会形成“蒸气云
可燃介质机泵泄漏,遇火源可引起泵房内火灾,液化气、天然气泄漏严重时出现“蒸气云"爆 炸。因室内引起火灾较难扑救,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⑦ 氢;½和液化气装车危险
氢煌产品采用敞开式装车,操作不当或积聚故障可能导致泄漏,装车现场可能与车辆电器打 火、排气管火星及产品液流静电、人体静电和其他明火而起火。
⑧ 电气、仪表
站场电气设备可能因接地设施失效,线路绝缘损坏,短路,接点接触不良,设备和线路、照明 不符合防爆要求等原因引起电打火;电动仪表可能因能量积聚产生并泄放火花。
⑨ 自动控制及连锁保护
调节阀等仪表出现故障,错误显示或动作。自动控制系统及连锁保护系统功能出现故障,可 造成压缩机、脱乙烷塔、脱丁烷塔、吸收塔以及其他设备的温度、压力.、流量、液面的仪表指示失 真,可能导致超压、超温、操作失控、物料溢出等后果,进而引发火灾爆炸。
⑩ 可燃气体报警器
站场各部位应装设可燃气体报警器,如未装设或虽装设但失灵,可能导致泄漏的可燃气体聚 集驾可燃程线費皤辅导微惜15019436100
① 正常生产时期,人员在工艺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倒错流程;在站场易燃易爆区私动明火; 在站场易燃易爆区使用非防爆工具;进入装置人员着装不符合防静电要求,产生人体静电。
② 检修作业,施工者不严格执行有关检修规程,不坚持动火制度,安全措施不力,系统吹扫不 净等。
(3) 机械伤害
站场有天然气压缩机、导热油泵、膨胀机、液化气回流泵等转动设备,这些设备具有转速加 髙、结构复杂等特点,易发生机械故障,转动设备调试、检修时存在着机械伤人、设备损坏等事故。
(4) 高处坠落
站场各塔高度较高,人员在操作、巡检、检修作业中,有发生滑跌、坠落的危险。
(5) 灼烫及冻伤
①站场存在的高温设备,加热炉、导热炉等,在设备及附属管道出现损坏,保温层破坏以及操 作不当时,人员有被高温介质喷出烫伤和高温介质灼伤的危险。
⑰站场制冷设备,低温分离器等中存在低温液化天然气,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 当,设备、管阀故障等原因意外泄漏,发生急剧汽化降温,造成人员冻伤事故。
(6) 其他危害
① 防雷、防静电接地
站场设备和建(构)筑物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的设置和配备不合格,致使发生雷击和静电 放电,可能导致设备设施损坏和火灾爆炸事故。
② 意外停电
站场应供配电系统及电器故障发生意外停电,会导致停工停产,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设备设 • 260 •
施及部件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窒息中毒等其他事故。
2. (1)该厂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① 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铜丝代替;
② 厂房内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杂物;
③ 厂房的三层至六层是成衣车间;
④ 员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
⑤ 安全管理混乱;
⑥ 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
⑦ 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
(2)对本案存在的安全隐患,该厂应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① 保证上下楼梯通道畅通;
② 确保人员出入通道不少于两个;
③ 加强员工灭火技能培训;
④ 电工取得特神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持证上岗。
钮价师职业资榕名裱橈耘廁⅛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是安全评价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安全评价因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其 内容和指标也不同;不同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不同,引起的危险与危害程度也不同。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时进行危险与危害程度定性、定量评价的工具,目前,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对象和要实现的评价目 标,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掌握故障假设分析法、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故障类型既影响分析法及甘特图的主要 内容。 _______ I …、I ,亠,,、―一一._一一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故障假设分析法的目的是(’),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并根据存在的安全措施 等条件提出减低危险性的建议。该方法要求评价人员对工业规程熟知,并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设 计偏差进行整合。
A. 识别潜在危险,考虑工艺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由此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C. 定性评价事故可能后果
D. 编制事故类型、影响和安全措施表格
2. 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方法中,结果一般形式是( )。
A.表格 B.文字描述 C.对策措施 D.改善措施
3. (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常重要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我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450
中明确指出:该方法是找出设计上潜在缺陷的手段,是设计审查中必须重视的资料之一。
A.故障假设分析法 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C.故障假设/检査表分析法 D.事故树分析法
4. 由于故障假设分析方法较为灵活,它可以用于工程、系统的任何阶段,因此与工艺过程有 关的资料都有可能用到,对工艺的具体过程,一般( )名评价人员即可完成。对复杂工艺,可 将工艺分成若干部分,分块处理。
A. 1〜2 B. 2~3 C. 3~4 D. 4〜5
• 262 •
5. 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运行时,( )称为故障.
A. 达不到设计规定功能的要求,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
B. 达不到设计规定的要求,造成损失的情况
C. 达不到有关标准的要求,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D. 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
6. 故障类型指( )。
A. 系统发生的每一种故障的形式
B. 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发生的每一种故障的形式.
C. 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发生的故障形式
D-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发生的每一种造成损失的故障形式
7. 故障等级是指,根据( )对系统或子系统影响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等级。
A.故障影响 B.故障危险度 C.故障类型 .D.故障风险率
8.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中点数C可釆取专家座谈会法,由3〜5位专家讨论,提出G•的
取值,这种方法称为( )o
A.德尔菲法 B. BS法 C.网络调査法 D.模糊数学法
9. 下列情况不属于故障的是( )。
A.安全阀控制口打不开 B.压缩机停车时有凝液回流
C.压力表读数不准 D.瓦斯爆炸
10. 针对单一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评价,较合适的评价方法是()。
c.' 直播辅 ^l≡⅛≡361θθ
參考答案
LB |
2. A |
3. B |
4?B |
5. A |
6?B |
7. C |
8?B |
9. D |
10. F |
二、多项选择题
1. 故障假设/检査表分析的目的是( )。
A.定性评价事故可能后果 B.定量评价事故可能后果
C. 识别潜在危险 D,提出降低或消除工艺操作危险的措施
E-辨识设备或系统故障模式对系统的影响
2. 故障假设分析中,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的形式显示,主要内容包括()。
A.假设 B.提出的问题 C.回答可能的后果
D. 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方法或方案 E.安全措施
3. 使用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时,要求评价人员熟悉()。
A-工艺设计 B.操作 C.维护
D.工艺过程相关资料E.以往发生事故资料
4. 使用FMEA方法,需要资料有( )。
A.系统或装置的PID图 B,设备、配件一览表
C. 设备功能和故障模式方面的知识
D. 系统或装置功能及对设备故障处理方法知识
E. 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
5. 下列情况属于故障的是( )。
A. 起重机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大15%
B. 人员误操作
C. 运行状态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D. 作业时间内,非正常停电
E. 蒸汽调压阀失灵
6. 过滤器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有( );
A.泄漏 B.锁死 C.堵塞
D.溢流 E.磨损
7. 定性分级方法划分的故障等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I级,致命性,可造成死亡或系统毁坏
B. U级,严重性,可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职业病或主系统损坏
C. 皿级,临界性,可造成轻伤、轻职业病或次要系统损坏
D. 皿级,危险性,可造成轻伤、轻职业病或次要系统损坏
E. IV级,可忽略性,不会造成伤害和^{业病,系统不会受到损坏
8. 下列对故障类型的实际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 故障的严重度越高,风险率越大
B. 严重度和故障概率都较高的故障类型风险率大
C. 处于风险率矩阵图右上角方块的故障芝型风险率最高
D. 处于风险率矩辅辱I機犒15019436IOO
E. 故障概率越高,风险率越大
9. 故障等级的确定中,评点数与故障等级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I级,致命的,评点数7〜10,应变更设计
B. II级,严重的,评点数4〜7,重新讨论设计或变更设计
C. 山级,轻微的,评点数2〜4,不必变更设计
D. W级,可忽略的,评点数小于2,变更设计
E. N级,可忽略的,评点数小于2,无
10. 下列关于致命度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特殊危险的故障类型,可釆用致命度分析方法
B. 故障致命度有四个等级
C. 致命度指数Cr,表示元件运行Ig万小时(次)发生的故障数'
D. 致命度分析一般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之后进行
E. 致命度分析的正确与分析者的实践经验没有直接关系
参考答案
1. ACD |
2. BCDE |
3. ABCD |
4. ABCD |
5. ACDE |
5.丘 |
7. ABCE |
8. BC |
9. ABCE |
. NABCD |
三、简答题
1. 简述FMEA方法的分析步骤。
2. 简述故障假设/検査表分析法目的,评价结果及所需要的资料和条件要求。
参考答案
L进行FMEA时,须按下述步骤:
'(1)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和目的;
(2) 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
(3) 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对简单系统,可以用流程图代替系统图);
(4) 列出所有故障类型并选出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安全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工人三者结合);
(5) 列出造成故障的原因。
2.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
⑴目的
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的目的是识别潜在危险,考虑工艺或活动中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定 性评价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现有的安全设施是否能够防止潜在事故发生。通常,评价人员还应 提出降低或消除工艺操作危险的措施。
(2) 评价的结果
评价小组使用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方法,通常结果是编制一张潜在事故类型、影响、安全措 施及响应对策的表格。
(3) 所需要的资料和条件要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时,要求评价人员飄悉工艺设计、操作、维护,与工 艺过程有关的资料都有可能用到,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人数取决于工艺的复杂程度。在某种程度上, 取决于被评价工艺所处眺吃单饗舆|虚季簟音源驛宫价小组成员是能否圆满完成评价工 作的重要条件,各位成员建銭直;播∣⅛⅛⅛⅛⅛i⅛的動
四、分析题
1.某化工有限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联合化工企业,生产氯、烧碱、硫酸、盐酸等许多化学品。 公司决定将氯乙烯单体的生产能力扩建,决定在厂内建一条工艺生产状况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VCM生产线(见下图)。职能部门对涉及氯乙烯单体生产技术的专利和有关参考文献进行了广 泛的查询,通过对这些资料分析比较,他们决定采纳在高温下二氯乙烯蒸气脱除氯化氢的VCM 单体生产工艺。公司专门成立一个职能部门(筹建处)负责这项带有风险的三年投资计划。作为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部分,某公司将在适当的时间内,组织完成该装置的操作的安全评价工 作。请问该公司宜釆用什么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简要说明过程。
燃烧气 HaW副产品
VCM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2. CNG加气站运行性质决定其危险事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要设备的一般故障,另一类 是加气站的爆炸燃烧特大安全事故。CNG加气站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中,最多的是加气 机,其次是压缩机,此外,储气瓶、储气井也是多发故障的设备。现针对加气机,请应用故障类型
• 265 .
和影响分析方法,对加气机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柴油机燃料供应系统FMEA分析。下图为一柴油机燃料供应示意图。
柴油机燃料供应示意图
1-调速器,2-齿条-汽⅛E2-喷嘴;5-逆止阀;6-柱塞;7-燃料储糟;8-过滤器,
柴油经膜式泵送往以鼬県個1≡机汽 缸喷射。此处共有5个子系统,即燃料供应子系统、燃料压送子系统、燃料喷射子系统、驱动装 置、调速装置,其系统图见下图。请对燃料供应子系统和燃料压送子系统做出故障类型影响分 析,编制FMEA分析表。
柴油机燃料系统可靠性框图
参考答案
1.经过调研和分析,采用故障假设分析法。评价过程如下。
ɑ)研究准备
①确定评价小组。选定组长,确定主持故障假设分析的专家;化学专家(为帮助识别有害物
• 266 •
和潜在化学品的相互影响);氯气专家(氯气专家必须有识别与生产氣气有关的危险);乙烯专家 (乙烯专家应有识别与生产乙烯有关的危险);安全专家(安全专家也必须帮助了解和识别与新项 目相关的实际安全要求)。
②评价前的准备。有专家主持故障假设分析会议,根据由评价小组收集到的资料,编制在会 议中使用的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
(2) 分析过程
一段时间后,评价小组开始开会,在开始检查之前,概述了下面的基本原则:①所有小组成员 都将平等发言;②任何一个观点,无论它出现縄多么无意义,都是合理的提议;③所有小组成员都 要出一份力;④由初始故障假设分析产生的疑问和想法在继续前进以前,给予优先权;⑤疑问或 想法的详细分析和鉴别是不允许的;⑥检查要集中在识别危险上,不是解答全部问题。组长写成 文件,通过小组检查,然后作为正式的报告交绐业务小组。
(3) 结果讨论
分析结果被以表格形式制成资料。表中内容有疑问提问,小组成员对疑问的回答。若有的 话,还有小组提出来的对策。研究与开发阶段故障假设分析结果见下表。
故障假设 分析 |
后果/危险 |
建议 |
负责人 |
解决时的 签字和a期 |
I-乙烯供料 伴有杂质 |
在乙烯中主要杂质是油,油与氯气剧貌反应,然 而,在乙烯中的油通常是少量的,而且反应器中 大量的二氣乙烯将抑制任何的油/氣化反应,水 也是微量亲质在么B 古培淆 F |
〈1)查证高纯度乙烯的利 用率和供料的可行性。 ⑵确定并检验油/氯化反 =⅜≡≡1 r∩-∣ |
(1)乙烯专家 〔2)化学专家 Q /I 9 fi 1 |
Λ∩ |
Z氯气供料 有杂质 |
在氯气中主 将会引起氯气装置设备的损坏,在送到氯乙烯 单体装置时有水会引起停车,少量的水不会有 问题 |
y4θ01∣ |
JV | |
3.供料管线 破裂 |
氯气——将有大量的液氯逸出,并在周围形成 大量的氯气气雾。 乙烯——将会有大量的液体乙烯逸出形成大量 的乙烯气雾,具有潜在的燃烧和爆炸危险 |
|
n)化学专家
| |
电供料违章 不稳定 |
反应也许会失去控制,还不知道可接受的操作 限度 |
检验在各种乙烯/氯气供 料比率下的艮应速率 |
化学专家(了解 研究) |
(4) 评价小结
故障假设小组对小组每位成员和其他有关某公司员工提出的对策负有责任。落实对策的结 果被合并到故障假设分析结果中,并且作为送给业务小组考虑的报告中的资料。
(5) 结论和报告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的成功是由于:
① 负责人经验十分丰富,分析过程按部就班进行,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② 参加评价人员选择合理,人员水平较高。
③ 分析组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而是有重点。
2.描述故障如何发生釆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O.故障模式的影响是由设备故障 对系统的应答决定的,FMEA分析的目的是识别装置或过程内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的故障模式
• 267 •
以及每个故障模式的可能后果。加气机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气体流量的计量准确与否。应用故障 类型及影响分析,对加气机的故障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CNG加气站加气机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部件 |
故障类型 |
故陣原因 |
可能后果 |
建议措施 |
质量流量计 |
计量不准确, 失真 |
汽体组分发生哽化,计量 装置未进行校正,或正常 失效 |
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 校正 | |
连接装置;充气头 |
签接不紧,导致 漏气;充气头 漏气 |
各接头部分,卡套或其他 连接装置自然失效或过应 力失效;。型密封圈老化 变形、损坏或冲开 |
不断聚集气体,形成可燃姬 度,可能导致加气站爆炸 燃烧 |
加强对CNG加气机的 定期检修,安装天然气 泄漏检测装置 |
两位三通阀、电磁 阀及其。型圈、单 向阀 |
阀件损坏,不能 正常使用 |
阀件机械性能不好;操作 不当,造成压力和电源 不稳 |
加气机无法使用,相应安金 隐息 |
提高闽件的使用寿命 和使用单体阀 |
加气机限压设置 '装置 |
限压设宸值偏高 |
操作人员:⅛规或失误 |
储气瓶超压、破裂或爆炸 |
严格控制限压设定值 |
过滤器_____ |
堵塞,滤网破坏 |
过髄器过滤面积过小 |
加气机不能以正常速度加气 |
改进过滤器的设计 |
加气机管道或阀 件部位 |
冰埔. ' |
气温过低;充气速度过低 或过大扌气路中存在永分 或其他杂质 |
发生安全事故 |
合理调节充气速度;发 生事故是严格按照冰埔 故障排除法排除冰堵 |
柴油机燃料供应子系统故障类型影响分析表
编号 |
子系統 名称 |
元件 名称 |
故障 类型 |
发生原因 |
影响 |
故障 等级 |
备注 | |
燃料系统 |
柴油机 | |||||||
1 |
燃料供绘 子系统 |
储罐 |
泄漏 |
製篷 材料缺陷 焊接不良 |
功能不齐全 |
运转时间变妮,有发 生火灾的可能 |
U | |
混入不纯物 |
维修缺胳 选用材料错误 |
同上 |
运转时会发生间题 |
π | ||||
单向阀 |
泄漏 |
垫片不良 污垢 加工不良 |
同上 |
运转时间变短,有发 生火灾的可能性 |
π | |||
关不严 |
污垢 间头接触面划伤 加工不良 |
功能失效 |
停车时会出现问题 |
m | ||||
.打不开 |
污垢 阀头接触面锈住 加工不良 |
功能失效 |
不能运转 |
I | ||||
姓滤器 |
堵塞 |
维修不良 燃料质量欠佳 过滤器结构不良 |
功能不全 |
遂转时会出现问题 |
π | |||
濫流 ■ |
结构不良 维修不良 |
功能不全 |
运转时会出现问题 |
u |
续表
编号 |
子系统 名称 |
元件 名称 |
类型 |
发生原因 |
影响 |
故障 導级 |
备注 | |
燔料系统 |
柴油机 | |||||||
燃料泵 |
膜有缺陷 |
有洞 有伤 安装不良 |
功能失效 |
不能运转 |
I | |||
膜不能动作 |
结构不良 零件缺陷 安装不良 |
同上 |
同上 |
I | ||||
管路 |
泄漏 |
材料不良 焊接不良 |
功能不全 |
这转会发生故障 |
π | |||
接头破损 |
焊接不良’ 零件不良 安装不良 |
功能失效 |
不能运转 |
I | ||||
2 |
燃料输送 装置 _ |
柱塞泵 |
泄漏 |
间隙过大 表曲粗糙 装配不良 |
功能不齐全 |
运转会发生故障 |
π | |
间隙迁大 |
检修缺陷 加工不良 材质不艮 装配不良 |
同上 |
同上 匚Cl C』厂)厂 |
H —1 Γ∖f |
A______ | |||
仕我 咬住 |
装配龊陷 同瞭过小 |
r≡1sl 功能失效 |
□σl943c 不能运转 |
Tul I |
J | |||
燧料回流不良 |
柱塞沟加工不良 污垢 柱塞孔加工不良 |
功能不齐全 |
运转会发生故障 |
皿 | ||||
单向阀 |
关不死 |
污垢 阀杆受伤 ,弹簧断 |
功能不全 |
运转会发生故障 |
π | |||
打不开 |
阀材质不良 阀杆咬住 |
功能丧失 |
不能运转 |
I | ||||
高压 管线 |
焊缝破裂 |
焊接不良 加工不尾 芟装不良 |
I |
•掌握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火灾爆炸指数法、概率危险评价技术的基础知识。
•能够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逻辑运算正确的是( )。
A. B+∙B+B = 3B
B. A + (B ∙ C ∙ D) = (A+B) ∙ (A+C) ∙ (A+D)
C. A ∙ (.A+B+C)=A2+AB+AC
D. (A ∙ B)I=Al • B'
A. A + {B+C+D-)=AB+AC+AD
C. A∙A∙A∙ A=A4
A. ((A+B)')'=A+B
C. (A+B) + (A+B), = O
B. A ∙ (B ∙ C ∙ D) = (A - B ∙ C) ∙ D
D. (A+B+C),=A,+B,+Cz
B. (A+B) ∙ (A+B) = (A+B)2
D. A ∙ (A+B)=A2+AB
在线直爲导微信15019436100
A. 表示B和C两事件同时发生时,或者满足条件b时(A事件才发生
B. 表示B和C两事件同时发生时,还必须满足条件&时,A事件才发生.
C. 表示B或C任一事件单独发生时,还必须满足条件b时,A事件才发生
D. 表示B或C任一事件单独发生时,或者满足条件b时,A事件才发生
5.下列对该逻辑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C和D两事件同时发生时,还必须满足条件b时,B事件才发生
B. 表示C或D任一事件单独发生时,或者满足条件b时,B事件才发生
C. 表示C和D两事件同时发生时,或者满足条件&时,B事件才发生
D. 表示C或D任一事件单独发生时,还必须满足条件D时,B事件才发生
6.下列对该逻辑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A事件发生且满足条件B时,C事件才发生
B. 表示A事件发生或者满足条件C时,A事件才发生
C. 表示B事件发生且满足条件C时,A事件才发生
D. 表示B事件发生或者满足条件A时,C事件才发生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也有可能发生
B. 故障树中的某些事件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C. 顶上事件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集合就是最小径集
D. 最小径集与最小割集之间具有对偶性
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o ■
A. 一阶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于所有高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 结构重要系数
B, 两事件结构的重要系数大小由它们出现的次数决定,出现次数大的系数大
C, 相比较的两事件仅出现在基本事件个数不等的若干最小径集中
D, 用最小割集判别基本事件结构的重要顺序与最小径集判别结果一样•
9.相比较的两事件仅出现在基本事件个数不等的(’)中。
A.最小径集 B.最小割集 C.径集 D.割集
10:比较两基本事件,若与之相关的割集阶数相同,则两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由他们( ) 决定。
u. 19≡W
A.大于 B.小于 ’’ C.等于 D.不确定
12. 顶上事件发生概率(;)最小的最小径集的概率。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13. 所有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等于( )时,概率重要系数等于结构重要系数。
A. 1/2 B. 1/3 C. 1/4 D. 1
14. 一阶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所有高阶最小径集中基本事件的结构 重要系数。
A.大于 B.小于
15.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分析基本事件对( 重要手段。
A.顶上事件 原因事件
16. 仅在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
C.等于 D.不确定
)的影响程度,为改进系统安全性提供信息的
C.初始事件 )相等。
D.正常事件
A.结构重要系数 B.基本事件重要系数C.结构重要度
D.概率重要系数
17. 用最小径集表示的故障树等效图的标准形式中,顶上事件与最小径集的连接门是()。
A.或门 B.与门 C.条件或门 D.条件与门
18. 用最小径集表示的故障树等效图的标准形式中,基本事件与最小径集的连接门是(
A.或门 B.与门 C.条件或门 D.条件与门
19. 所有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等于1/2时,概率重要系数等于( )。
A.概率重要系数 B.结构重要系数
C.基本事件重要系数 D.故障事件重要系数
20. 在故障树的计算过程中,属于单阶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这些事件的( 〉最大。
A.概率重要系数 B.结构重要系数
C.基本事件重要系数 D.故障事件重要系数
21. 在故障树的计算过程中,属于同一割集中的基本事件,这些事件的()相同。
A.概率重要系数 B.基本事件重要系数
C.结构重要系数 .D.故障事件重要系数
A. {X1),(Xj¾},(Xi¾} B. {XJ,{X1X3}
C. {Xι} D. {瓦},{圣}
23. 某单位釆暖锅炉发生爆炸,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起事故的发生有如下几个可能,
一是炉膛爆炸X:,二是超压爆炸X2,三是锅炉严重缺水突然加水爆炸X3。该起锅炉爆炸事故 的结构函数是(
A. T=XI ∙ X2 ∙ X3 B. T=XifXa
C. T=Xl ∙ X2+X3 . D. T=Xl+X∕ Xa .
A. 系统的安全性较好
B. 发生火灾的最小割集数一定大于最小径集数
C. 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高
D. 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25. 故障树分析法是尸裝督糖箱自饕彳土]费丑的逻
A.从结果到原因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原因到责任 D.从责任到原因
26. 利用布尔代数定律化简事故结构函数T=Xl+Xz(Xι+XQ,化简结果是(
A. T=XlX2 B. T=XlXS
C. T= X1X2+X3 D. T=Xi+X2Xs
27. 下列关于“事故树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B. 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C. 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D. 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
28. 某系统事件树如下图所示,已知事件A的可靠度为0.8,事件B的可靠度为0.9,事件C 的可靠度为0.7,请问系统的可靠度为(
事件刃成功 |
____ ifeʌ |
—女¥ | |
初始事件 | |
----------! 事件B成功 | |
愤 ------ |
安全 |
ffi⅛-. 事件C成功 | |
事件E失败 |
-安全 |
事件C失败 |
-事故 |
A, 0. 944 B. 0. 504 C. 0. 006 |
D 0.994 |
29. 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评价程序中的第一步是( )。
A.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B.计算危险系数
C-选取工艺单元 D.确定物质系数
30. 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计算暴露至的公式是( )。
A. R(m)=0. 265MF B. R(m) = 0. 25&F&-EI
C. ,R(m)=0. 265F&EI D. R(Tn)=O. 256MF
31. 下列评价法需对物质系数进行温度修正()。
A.事故树分析法 B.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C.道化学法 D.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
32.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中,MPDO表示( )∙⅛
A.最大工作日损失 B.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C.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 D.最大财产损失
33.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中,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为 ( )。
A.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 B,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C.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D.最大财产损失
34. 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若物质系数MF为10,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l为
2. 5,特殊工艺危险系数E为4.0。工艺单元危险系数輝的值为( )。
A. 10. O B. 8. O . C. 100. O D. 40. O
35. 在DC)W火灾MMW ⅛ 14,-般工艺危险系数FJ为
2. 5,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在:銭直皤辅? ^B<⅛50194S≡>00
F&EJr 值 |
61-96 |
97 〜127 |
128 — 158 |
⅛159 | |
危险等级 |
最轻 |
较轻一 |
中等 |
很大 |
非常大 |
A.非常大 B.很大 C.中等 D.较轻
36. 以下关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的评价目的,错误的是( )。
A. 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进行定性
B.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C. 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D. 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 性和总损失的有效途径
37. 在确定物质系数时,其中有一项为温度修正,但如果物质的闪点或反应活性温度低于
( )°C时,则该物质系数不需要修正。
A. 50 B. 60 C. 70 D. 80
38. 以下不属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安全技术措施补偿系数的是( )。
A.工艺控制 B-物质隔离
C-防火措施 D.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39. 关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属于特殊工艺危险的项是(
A.粉尘爆炸 B.物料处理与输送 C.吸热反应 D.放热化学反应
40. 关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不属于特殊工艺危险的项是( )0 ;
A.粉尘爆炸 B.毒性物质 C,吸热反应 D.负压操作
41.关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其所处理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
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 )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A. 2268 kg 或 2. 27 m3
B. 3642 kg或3. 64 m3毒性物质
D. 6368 kg或6. 37 m3负压操作
C. 454 kg 或 0. 454 m3
42.安全补偿系数=( )。
A.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G X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G X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
B.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G +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Q +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G
C.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G —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G一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G
D.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G +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G 一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
43.下列( )不属于特殊工艺危险。
A.物料处理与运输 B.毒性物质
C.粉尘爆炸 :D.腐蚀或泄漏
44. 一般工艺危险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项不属于其内容。
A.物料处理与运输 B.通道
C.放热化学反应 D.负压操作
45.下列公式错误的是( )。
A.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基本系数+所有选取的特殊工艺危险系数之和
B.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X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C. 安全补偿系数=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
D. 物质指数=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毒性指数
46.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D是单元危险系数(F,)和物质系数(MF)的( )。
47. 概率危险评价真播辅幕廠∕⅛15019436100法O
A. —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四级评价
A.假设合理 B.系统复杂性 C.数据充分 D.分析的完整性
A. 完整性和失效数据B.表达不确定性 C.复杂性
51.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①调査事故;②确定目标值;③比较;④调查原因事件;
⑤定性分析;⑥事故发生概率;⑦熟悉系统;⑧分析;⑨画岀事故树;⑩确定顶上事件。其基本程 序正确的是(
-A.⑦一①一⑩一②一④一⑨一⑤一⑥一③一⑧
B. ⑦一①一②一⑩一④一③一⑧一⑤一⑥一⑨
C. ②一④一⑩一①一③一⑧一⑤一⑥一⑦一⑨
D. ②一①一④一⑦一⑤一⑩一⑧一③一⑥一⑨
52. 故障树是指( )。
A. 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 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 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 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C. 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引发的结果
D.根据经验教训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作为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3. DOW火灾、爆炸指数分析评价法中,工艺单元内混合物物质系数应按()的原则来确定。
A.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最危险物质 B.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最大量物质
C.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最危险工艺 D.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初始混合状态
54. DoW火灾、爆炸指数分析评价法中,物质隔离补偿系数(G)不包括( )o
A.远距离控制阀 B.备用泄料装置 C.排放系统 D.物质稳定性
5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故障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不考虑各基本事件 的发生概率
B. 概率重要度是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出发,分析基本事 件的重要度
C. 临界重要度是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的双重角度衡量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标准
D. 通过临界重要度分析产生的检査表更有实际意义
5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小割集数目越少,系统越危险
B. 控制住一个最小割集,顶上事故就不会发生
C. 径集帮助我们找到事故发生的途径
D-对少事件最小径集加以控制较为有利
57.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范围不包括()。
H常工義渊骚讒髭微睛住。眺5护
A.应急电源 B.遥控阀 C.连锁装置 D.排放系统
59, 道传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码为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为特殊工艺危险系
数,则系统工艺危险系数码计算方法为( )。
A. F3 = F1+F2 B. F3 = F1XF2 C. F3 =F1/F2 D. F3 = F1-F2
60.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防火设施补偿系数(G)范围不包括(
A.水幕 B.消防水供应系统 C.洒水灭火系统 D.卸料/排空装置
参考答案
1. B |
2. B |
3, A |
Γc |
5. A |
6. C |
7?D |
&C |
9. B |
10. A |
ILA |
12. B. |
13. A |
14. A |
15. A |
16. A |
17. B |
18. A |
19, B |
20. B |
21. C |
22. C |
23. B |
~24?C |
25-A |
26. D |
27. D |
28?D |
29. C |
30. B |
31. C |
32. C |
33. C |
34. A |
35. B |
3& A |
37. B |
38. D |
39. A |
40. C |
41. A |
42. A |
43. A |
44. D |
45. C |
46. A |
47, C |
48. C |
49, D |
50-D |
51?A |
52. B |
53. A |
54∙ D |
55. B |
56. D |
5 7?D 一 |
5& A_____ |
59. B |
60. D |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
B. 最小割集代表一种事故模式
C. 最小割集可以判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D.最小径集越少,系统越安全
E.少事件在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大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
A. 仅在径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相等
B. 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大小与他们的最小割(径)集中的位置及出现次数有一定的关系
C. 低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重要系数大于高阶割集中基本事件重要系数
D. 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最大的最小割集概率,大于最小的最小径集的概率
E. 属于单阶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这些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最大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比较的两事件仅出现在基本事件个数不等的若干最小径集中
B. 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它本身的概率值大小
C. 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最大的最小割集概率,大于最小的最小径集的概率
D. 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就是原故障树的最小径集 ' .
E. 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也有可能发生
;.鷺霁瓮⅛骚曹麝辅)导微信15019436100
B. 当初始事件发生时,报警器向操作者发出警报
C. 操作工按设计要求或操作规程对报警做出响应
D. 冷却系统、压力释放系统和破坏系统启动,以增加事故的严重程度
E. 针对初始事件的影响起限制作用的围堤或封闭方法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最小割集判别基本事件结构的重要顺序与最小径集判别结果一样
B. 顶上事件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集合就是最小径集
C. 故障树中的某些事件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D.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分析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的影响程度,为改进系统安全性提供信息的 重要手段.
E. 仅在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相等
6. 下列逻辑运算正确的是( )。
A. B+B+B+B = 4B B. (A ∙ B ∙ C ∙ D)I=Al ∙ B, ∙ C1 ∙ D1
C. A ∙ A ∙ A ∙ A=A4 D. A-(B-C-D) = (A-B)-(C-D)
E. ((A+B+C+D),),==A+B+C+D
7. 下列逻辑运算错误的是《 )。
A. (A+B + C+D-) + (A+B + C+DY=Q
B. A+(B+C+D)=AB+AC+AD
C∙ A+(A ∙ B ∙ C ∙ D)=A ∙ (A+B) ∙ (A+C) ∙ (A+D)
D. (A+B+C+L>) ∙ (A+B+C+D),=O
E. (A ∙ B ∙ C- DY=A1 ∙ B' ∙ C' ∙ D1
8.下列逻辑运算错误的是( )。
A. (A+B+C+DY=A' ∙ B' ∙ C' * D1
C. A ∙ (A+B+C) =A1'+AB+AC .
E. (A+B+C) ∙ (A+B+C)1^(A+B+Cy
9∙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 )。
A.确定顶上事件
C.确定基本事件逻辑关系
E.判定事件发生概率.
10. DoW火灾、爆炸指数可以对以下(
A.炸药库 B.乙烯储罐区
B. (A+B+C+D) + (A+B+C+D), = 1
D. (A+B+O'=A1 + B,+C'
B.确定基本事件失效模式
D.判定安全功能
)场所进行评价。
C.盐酸储罐区
D. 二氧化碳钢瓶库房E. IOO台冲压机械设备
11. 假如你已经选定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某一化工厂进行安全评价,下列( )
资料是必须要收集的。
A.完整的工厂设计方案
C.道氏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E. 道氏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
12. 道化学方法评价过程中数据来源于(
A.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
C. 物质的潜在能量.
E.资金密度
13. 道化学火灾、 可能降低它。
A.改变平面布置 B.增大间距 C,减少暴露区域内的总投资
D. 减少暴露区域 E.减少物料的存量
14. 进行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时,以下()是选择恰当工艺单无的重要参数。
A-资金密度(每平方米造价)
C. 操作时间
E. 工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数量
15. 以下( )属于一般工艺危险。
A.低温 B.吸热反应
D. 粉尘爆炸 E.负压
16. 以下( )属于特殊工艺危险。
A.通道
D. 腐蚀和磨损
17. 危害系数是由(
A∙补偿系数
D物质系数
B.工艺流程图
D.设备故障类型
)。
B.装置的工艺条件
D.现行安全措施的经验
B.负压
E.吸热反应
)确定的。
B.火灾爆炸指数
E.操作时间
)措施
B.操作压力
D.操作温度
C.放热反应
C.毒性物质
C.单元危险系数
聾.概率危险评价通常由以下( 3部分组成.
A∙辨识引发事件 B.对已辨识事件发生的后果及概率建模
C.对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 D.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
E. 统计以往事故发生概况
19. 对于概率分析方法,主要考虑( 树分析法,频率组合,马尔科夫模型等。
A,时间不确定性 B,时间独立
D,时间相关 E.事件节点
20. 概率危险评价技术通过综合分析单个元件的(
A-设计 B.操作性能
D,危险 E.事故.
21. 概率危险评价中,可通过估算事件(
A.发生概率 B.事故率
D.损失值 E.危险等级
22. 概率危险评价技术通过建造导致不希望后果的(
A-事件树 B.基本事件
D. 事故树 E.风险等级
23. 概率危险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取决于(
A.事故调査的充分性
C. 建模的准确性
E. 系统的复杂性
24. 下列危险分析方法中,属于定量评价方法的是( )。
A.概率危险评价方法 B.事故树分析方法
25. 概率危险评价方法中,可以用( )来表示损失值。
A,死亡人数 ' B.受伤人数 C.设备和财产损失
D. 生态危害 E.事故概率
),常用的概率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组合概率,事故
C,时间间隔’
)来评估整个系统发生事故概率。
C.运行状况
),来定量表示危险性大小。
C.原因
),来分析事故原因。
C.风险模型
)。
B.分析的完整性
D.参数估计的充分性
参考答案
L ABC |
2. BE |
3. ABCE |
4. ABCE |
5, ADE |
6, DE |
—..7 ABE |
8. CDE |
9, ACE |
10. ABCD |
ILABCE |
12. ACD |
13. ABCE |
14. ABDE |
15. BC |
16. BCD |
17. CD |
18. ABD |
19. BD |
20. AB |
21. ABD |
22. AD |
23. BCD |
24. ABE |
25. ABCD |
三、简答题
1. 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起朴么作用?
2. 简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的意义及目的。
3. 某精细化学品工厂拟了解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在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请问能否运用 安全检查表法来进行评价,及能否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4.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目前有三套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一套为2,4-二硝基苯財生 产装置,设计年生产2,4-二硝基苯腓0. 5吨;一套为乙酰苯胺生产装置,设计年生产乙酰苯胺1 吨;一套为澳乙酸乙酯生产装置,设计年生产漠乙酸乙酯1吨。请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对 其进行评价。不要求给出计算结果,只要求给出评价的程序和评价结论。注意:根据F&-EI = 108,实际MFFD=I80(万元),MPD。损失日为4〜15天,做出评价结论。
5.求下图中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以最小径集表示的事故树等效图。
6.绘制下图中工艺流程(其中,A为泵,B为阀门,C为流量调节阀)的事件树图?
(PIC)…-
参考答案
1.事故树分析是利用事故树对事故进行预测的方法,是安全系铳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之一,它是按照演绎的原理对事故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小割集是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 度基本事件的集合;最小径集是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用于安全分 析,对应成功树)。在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径)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最 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能使系统事故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由最小割集的定义可知,每个最小割集表示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掌握了最小割集,实 际上就掌握了顶上事件发生的各神可能,这有利于我们掌握事故发生规律,为事故调查分析和事 故预防提供依据。通过最小割集,我们可以找出安全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 施,全面地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由最小径集定义可知,若一个最小径集中的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就不发生, 掌握了最小径集,可知要使事故不发生,须控制哪几个基本事件能使顶上事件不发生,并可知道 有几种控制系统事故的方案。
通过分析最小割集,我们能直观地、概略地看出哪种事故发生后,对系统危险性影响最大,哪 种稍次,哪种可以忽略,以及如何釆取措施使事故发生概率迅速下降。
事故树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基础上进行的,定量分析主要求取顶上事件(即环境危害事故)的 发生概率,首先应捜集到足够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值,进而求出顶上事件的概率值,再将其值 与预定目标值(社会所能接受的发生概率)比较,看能否接受。若超过可接:受概率值,则需釆取改 进措貌,使事故概率下降,再用事故树分析验证。
总之,最小割(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最小割集和 最小径集,能有效地控制系统事故的发生。而且利用最小割(径)集对事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能把事故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点,为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为安全科学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工具,从而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 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其目的是:
(1) 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2)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3) 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4) 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 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3. 两种方法都适用。
(1) 安全检查法: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 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安全检查表可以事先编 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 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 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它适用于从设计、建设一直 到生产的各个阶段。
(2) 危险指数评价赴 鴻坏辫 廊彝物轲/I ⅜⅝⅛ ⅜W 程中 其他因素如操作方 ⅛ ʌ r⅛⅛W<W, W J⅛⅛⅜⅛W W⅛ 40+Wf ⅛ X 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固有危险进行度量。
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可以:
①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② 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③ 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④ 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
4. 评价程序如下:
(1) 选取工艺单元。
(2) 根据(物质系数和特性)表,确定MF。
(3) 根据火灾、爆炸指数表,计算出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l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n
(4) 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XF25F3计算出的值超过8时取8。
(5) 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Z=F3 XMF0
(6) 确定暴露面积。
(7) 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
(8) 由F3、MF确定危害系数。
(9) 由更换价值和危害系数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FFD) D
〈10)安全措施补偿修正系数是根据所采取的安金措施对降低火灾爆炸事故的作用,包括工 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部分,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IXC2XC3)o
'(11)计算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的值,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
. 280 .
Q2)根据实际最大财产损失确定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
(13)计算结果分析,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工艺单元存在發大的固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了 提高化工厂的消防安全标准,必须釆取措施来降低风险。除了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之 外,重要的是加强消防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减少直至避免因人为失 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保证企业及周边地区安全。
5.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最小割集;
T = M1M2
=(M3+MJ (Xs+X6+X7)
=E(X1+Xz)+XsX4](X5+Xβ+X7)
=X1X5 +X1X6 +X1X7 +X2X5 + XEX6 +X2X7 +X3X4X5 +X3X4X6 +X3X4X7 得到9个最小割集,分别为:
GI = {Xι,Xs}Q = {X1,X6}jG3 = (X1,X7}i
G4 = (X2,X5}jG5 = {X2,X6)iG6 = {X2,X7);
GJ = {X3, X』,X5} ; GB = (Xi, Xi I Xi} ; G9 = (X3 ,Xi IX-;} O 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最小径集:
T = MI +M2
=xΓ¾(xΓ+xΓ)+x7¾x;
=xΓxΓ¾+xΓ¾x∑+xΓxΓx;
PI = { Xl , X?,Xg } I 卩2 * ¾ jʌi } y J,3 = {虑,XmX7}0
以最小径集表示的等效图如下所示。
流量调节C正常
6.该工艺流程的事件树图如下所示。
泵A正常
启动信号
i---------------系统状态正常
阀门R正常 开度过大
------ -----七------事故
C不正常
---------爆炸事故
. 开度过小
阀门B不正常
-------------------爆炸事故
泵A失效
爆炸事故
磷'师职亚资格考试模拟题棒/
四、案例分析题
1.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均为易燃易爆气体。液化石油气 与空气混合气的着火能量很低,在常温常压下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气态液化石油气微毒,高浓 度时有麻痹作用。为了系统地分析液化石油气罐在销爆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 建立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的事故树,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销爆处理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火灾或爆炸事故进行安全评价,预先分析和判断设备和工人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可能 导致燃烧爆炸灾害的条件,并制定安全预防对策措施。
事故树中各代码的含义:T,火灾或爆炸事故;X”射频电(如手机等);A,点火源;Xs,惰性气 体置换;B,LPG泄漏;Xs,水置换;C,静电;X*水冲洗;D,LPG储罐静电放电;瓦,水蒸气冲洗;
α,LPG达到爆炸极限;X”人体静电放电;为,明火;X”,水冲洗过程水流太快;瓦,撞击火花;
Xn,静电积累;X”电火花;X”,接地不良。
2.以某石油化工企业储罐区为例,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评价其火灾爆炸危险
性。该企业石油储罐区位于该企业东南角,为半地下建筑形式,占地面积400 n√,周围700 m2 内无居民居住。’储罐区内有储油罐12个,其中罐装原油30吨的4个,装汽油20吨的4个,装柴 油10吨的2个,装煤油10吨的2个。(经查表计算得出:F1 =2. 70jF2=2. 45;汽油的MF=I6, 原油的MF=I6,柴油的MF=IO;单元危险系数DF = O. 63,安全措施修正系数经计算得0. 45;
经财务核算和估算,影响区域内设备财产的价值约450万无,升级系数取值为1)(注:不能得出 具体数值的,请给出求取数值的过程)
3.我国小氮肥行业全国现頁500多家,其命成氨生产力为每年2. 5万〜20万吨。合成氨生 产是以白煤为原料,在塩施线逾籍辅导微倚%冊⅛勢连碧 觥的 到脱 硫工段,脱出气体中的硫;到僉工段将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换为二氧化碳;经压缩机输送到碳 化工段,生产碳酸氢氨或送脱碳工段,清除并回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再到铜洗工段,清除气体中 少量有害成分;最后送合成工段,生成氨;氨再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在整个合成氨生产操作过 程中,始终存在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险因素。同时,因生产工艺流程长、连续性 强,设备长期承受高温和高压,还有内部介质的冲刷、渗透和外部环境的腐饨等因素影响,各类事 故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火灾、爆炸和重大设备事故经常发生。通过以往经验,造气、合成和尿素 工段的危险程度更大。表A至表C给岀了道化学方法对应工艺的取值参数表。
根据所述条件和数据,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小氮肥厂生产中造气工段进 行分析评价,要求得出火灾、爆炸指数及危险程度,补偿后火灾、爆炸指数及实际火灾爆炸暴露半 径和暴露面积。
表A造气、合成和尿素工段生产装置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T)表
项目 |
造气 一 |
合成 |
尿素 | |
物质名称 , - |
CO |
田 |
皿 一 | |
赢系数 |
21 |
21 |
4 | |
一般工艺 危险 |
基本系数____________ |
I- 0 |
1. 0 |
1. 0 |
L放気化学反应 |
0. 5 |
0. 5 |
0, 3 | |
匕吸热化学反应 |
0. 2 |
一 |
— | |
3.物料的处理和运输 * |
0.4 |
0. 3 |
0. 3 | |
4∙密闭式或室内工艺葡元 |
0, 25 |
0. 25 |
0. 5 | |
5.通道 |
0. 2 |
0. 2 |
0. 2 | |
伉排嬴1泄漏控制 |
0. 2 |
0. 2 |
0. 5 |
续表
. 项目 |
造气 一 |
合成 |
尿素 | |
特殊工艺 危险 |
基本系数____________ |
1. O |
L 0 |
1. 0 |
L毒性物质 |
0. 4 |
0. 3 |
0. 4 | |
2.压力 一~l |
— |
L 0 |
0. 6 | |
3’易燃及不稳定物质量(kg) 物质燃烧热HC(J・kg—______ |
0. 3 |
0, 3 |
O- 3 | |
4. 一直在燃烧范围内. 一 |
O- 8 |
0. 8 ■ |
— | |
5・低温 _______ |
— |
0. 3 |
— | |
8.腐蚀与磨损 一 |
0. 2 |
0. 3 |
0, 7 | |
7,泄漏——连接和填料 ―— |
0. 1 |
0. 3 |
C. 3 | |
&使用明火设备 |
0.4 |
— |
— | |
9,传动设备 一 |
0. 2 |
0. 5 |
0. 5 |
表B单元补偿系数表
项目___________ |
造气 一 |
合成 ―— |
尿素 | |
Cl工艺控制 |
I-应急电源 |
0. 98 |
0, 98 |
0. 98 |
2.冷却装置 |
0. 99 |
0. 99 |
0, 99 | |
3.抑爆 ~~~ |
0. 98 |
0. 98 |
O- 98 | |
4.紧急切断装置__________ |
0. 98 |
0. 98 |
0. 98 | |
5.计算机控制 |
0..97 |
0. 97 |
0 97 | |
惰性气体保护 |
0. 96 |
— |
0. 93 | |
L操作规程, . "~T |
0, 99 r⅞ 兀 r、. F2H /u一 |
0. 91 |
Ot 91 | |
&活性化学咐蟆善戈自不 |
諸甫导微< |
言 15⅛194 |
36100 — | |
CE物质隔离 |
1.远距离控制阀 |
0. 98 |
0. 98 |
0. 98 |
*备用泄料装置_________ |
0. 98 |
— |
0. 98 | |
3.排放系统 |
0, 91 |
0. 91 |
0. 91 | |
4.连锁装置 |
.0. 98 |
0. 98 |
0. 98 | |
C3防火措施 |
1.泄漏检测装置 |
0. 98 |
0. 98 |
0. 98 |
2.钢制结构 ___________ |
0. 98 |
0.98 |
0. 98 | |
3.消防水供应 |
0. 94 |
0. 94 |
0. 94 | |
4.特殊系统 |
0. 91 |
0・91 |
0. 91 | |
5∙喷洒系统_____________ |
0. 97 |
0, 97 |
0. 97 | |
6-水幕 |
0. 98 |
0. 97 |
— | |
7.泡沫装置 |
0. 94 |
0. 94 |
0. 94 | |
8.手提式及火器 '- |
0, 97 |
O- 97 |
0, 97 | |
9’电缆保护 ________ |
0. 94 |
0. 94 |
0. 94 |
表C F&EI及危险等级
F&E 丁值 |
危险等级 |
F&.EI 值 |
晶险等级 |
1〜60 |
最轻 |
128-158 |
很大 |
61-96 |
较轻 |
>159 . |
非常大 |
97 〜127 |
__ |
4.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节能降耗和长江清洁生产型工厂工作,于1997年建立工 业煤气和民用煤气工程,使焦炉产生的余气•及高炉煤气经过净化、输送、储存,供生产、生活使用。
乍F.价师职业资梧考诚模拟諷薦
煤气含有CO、Ce)2、N八HS等多种成分,是一种易燃、易爆、无色、有毒的气体,如一旦发生 煤气输送管道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因此,对煤气输送管道的安全监控是 实现煤气系统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该公司组织人员,针对煤气管线在运行过程中曾经发生过 的事故及可能的原因,管线发生穿孔、开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管道存在缺陷、管道腐蚀穿孔、外力破坏、人为操作失误、管线内超压、阀门泄漏等原因是造成管 道穿孔开裂泄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管道腐蚀穿孔则是由于腐蚀严重和日常管理维护不力造成的; 外力破坏来自人为破坏或地震、雷电等自然灾害;管道缺陷由材质缺陷或施工缺陷引起,材质缺陷包括 强度设计不合规定、管材选择不当、管材质量差等三种类型,管材质量差是由于制造加工质量差和使用 前未检测造成的,施工缺陷则包括安装质量差、焊接质量差、撞击挤压破坏三个原因。
问题:
(1) 试述事故树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2) 根据以上情景,利用事故树分析管线穿孔开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的原因,编制事故树图, 求出最小割集,排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顺序,并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各基本事件 发生概率相等,均为0.1)。
5.设某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的任务由4项子任务A、B、C、D组成,每个子任务都有可能成功 或失败,其操作顺序是:先操作A,次之是B,接下去是C,最后操作D。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成功 地完成的子任务是可能发生的唯一差错,而且一个任务的完成不影响其他3个子任务的完成。 试建造事件树,并求未完成任务的人为差错的概率。
参考答案
T=ABa=aX1 X5 + aX1 X6 + aX1 X7 + aX1 XS + aXi XS 十 aX2 Xi + aXi X7 + aX2 Xe + aX3 X5 + aX3 Xe + aχ3 X7 + αX3 X8 + aX* XS + aXi XS + aXi XI + aXi XS + αX9 X5 + aXs Xi + aX, X7 + αX9 X8 +αXm Xn X12 XS +aX1, XIIX12 Xe +aX10 Xll X12 X7 +αX10 XIl X18 XSD
通过对事故树的分析,可以得到24个最小割集:Kι = {a,X1,X5},K2 = {a,X1,X6},K3 = {α,X"X7},K4 = {α,Xι,Xq,K5 = {α,X2,X5},K. = {α,X2,X6},K7 = {α,X2,X7},K8 = {α, Xz,X8},K9 = {a,X3,X5},Km = {a,X3,Xe},KH = {a,X3,X7},Kι2 = {a,X3,X8},K13 = {a,X4, Xs),Kli = {a,Xi,Xt),K15^{a,X4,Xr},K1^{a,Xi,Xβ),K17^{a,X3,Xs),Klβ = {a,X6, X$} — (a jX"X17} ,K20 ~ (a? , X&}, K乱—{a J XIO J X∏ J Xm , X5} > K22 = {<2, Xm ? -XlI T X12 J
X&} ,K23 = VsXio ,Xn ,X12 ,X7} ,K24 = {tz ,Xιo ,Xh ,X12 } a
根据以上结果,运用结构重要度近似判别式①:為Q) = 1一 ɪɪ (l-ɪ),可以计算出12 Xi e Kj
个基本事件和1个条件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
计算结果如下:Iψ(a) — 0. 9976, &(1) = JP(2) =L(3) = 7f,(4) = L(9) = 0. 6836, Ij,(5)= 1/6) = Z∕7) =J∕8) =O.7775,J/IO) = Z/11) = J∕12)=0. 2275,因此 ɪ/ɑ)>1/5) = 1/6) =1/7) = Z∕8)>J∕1)=J∕2) = ∕∕3) =J∕4) =I∕9)>I∕10) = 1/11) =1/12)
评价结论: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LPG达到爆炸极限是销爆过程中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的 主要因素。条件事件a(达到爆炸极眼浓度)结构重要度最大,是燃爆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条件,因 此,在销爆的过程中必须釆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LPG达到爆炸极限。
制定事故预防措施:通过对LPG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在液化石油气储 罐销爆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由于LPG的相对密度较大,不易向上逸散,如果发生泄漏,会 像水一样往低洼处流动,并积存在低洼处不易被风吹散,或沿地面任意飘逸,液化气的爆炸下限 小于2%,在爆炸范围内火焰传播速度可达每秒数千米,这就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和破坏性。为 确保销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根据事故树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D强化技术培训和管理。对进入现场操作的工人进行培训,要求持证上岗,确保进入现场 的人员都必须做到: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排除故障。销爆现场必须严 格执行工房定员、定量制度。
(2)消除点火源。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钉鞋进入销爆现场;禁止 将通信工具(如手机等)带入现场。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明火作业;严禁敲打、锤击 管线、设备。 一 、 亠
⑶采取惰化防爆痼饑直播麟綸A 6βl34Sβ 1 Att多年 工作经验的工人操作,其余人员撤到警戒线外。
(4)釆取意外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在整个销爆过程中,所有消防器材都必须到位,并制定较 周密细致的灭火方案。淸理储罐时现场有消防车和救护车执勤,消防员必须了解灭火预案。
〈5)釆取有效的安全警戒措施:在现场外划定危险范围,派专人警戒,禁止车辆和无关人员进 入现场。
2.评价过程如下:
Q)単元划分与选定评价单元 '
(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l)的计算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是指那些在事故损失中的基本影响因素,包括六项内容,根据该储罐区的 具体情况,参照道氏法第7版有关系数的选择及确定标准,确定各项的取值得到:
Fi =2. 70
(3)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Q的计算
特殊工艺危险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基本因素,包括十二项内容,根据该储罐区的具体条件 及道氏法第7版的有关规定:F2=2.45o
(4) 单元工艺危险系数(F〃的计算
F3=F1 XF2 =2. 70X2. 45 = 6. 615
(5) 物质系数MF的计算
物质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的一个基本数据,表示物质在火灾爆炸事故中所释放能量大
(D 式中,K,为第j个最小割集iNiCjζKi)为底事件Xi所在K,的基本事件数*
小的特性。按物质系数MF值查道氏法第7版附录A:得汽油的MF=I6,原油的MF值为16,
柴油的MF值为10,取最高< MF= 16o
(6) 火灾、爆炸指数F&EI的计算
F⅛EI=F3XMF=6. 615X16 = 106
由于F&.EI值达到106,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属于中等。
(7) 影响区域半径R的计算
影响区域是指区域内的设备将会暴露在火灾爆炸环境中,在火灾爆炸事故中可能受到破坏。
K = O.256X106 = 27. 14 m,影响区域的面积为 πl⅛z=2313
(8) 单元危险系数DF的计算
根据DF与F,和MF的关系曲线,查得DF=O. 63o
(9) 安全措施修正系数
安全措施补偿修正系数是根据所釆取的安全措施对降低火灾爆炸事故的作用,包括工艺控 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部分,根据该储罐区的情况,安全措施修正系数经计算得0. 45。
(10) 基本MPPD和实际MPPD的计算
经财务核算和估算,影响区域内设备财产的价值约450万元,升级系数取值为1,得到;
基本 MPPD = 450X0. 82X1 = 369(万元)
实际 MPFD = 369XQ. 45 = 166(万元)
(11) MPDO损失EI的确定
根据MPPD的值,查出MPDO曲线图,知MPDO损失日为4〜15天。
…计算结果分札从咪 縣慵學彳 15匂 0高储
罐区的消防安全标准,必縞 繰试鼠P^15?9 0重要
的是加强消防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减少直至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火 灾爆炸事故,保证储罐区安全。
3. 计算过程如下。
物质系歡(MF):21
一艘工艺危险系数(Fl)IFl=L 0 + 0. 5 + 0. 2 + 0. 4+0. 25 + 0. 2 + 0. 2 = 2. 75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1F2 = L 0 + 0. 4 + 0. 3 + 0. 8+0. 2+0.1 + 0. 4+0. 2 = 3.4
单元工艺危险系数(F3)iF3=F1XK2=S. 75X3.4=9. 35>8 取 F3 =8
火灾爆炸指 ¾(f,⅛∙EDiF&EI=F3XMF=8X21 = 168
火灾危险程度(等级)J68>159非常大
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 ≡C1=0. 98X0. 99X0. 98X0. 98X0. 97X0. 96X0. 99 = 0. 859
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C2=O. 98X0. 98X0. 91X0. 98 = 0. 856
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S):Q =0.98X0. 98X0. 94X0. 91X0. 97X0. 98X0. 94X0. 97X0. 94=0. 669
安全补偿系数(C) ≈C=Cj XC2 XC3=O. 859X0. 856X0. 669 = 0. 492
安全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XG):F&EIXC=168XO. 492 = 82. 656
暴露半径(R)iR = O. 256XF⅛EIXC=21. 160 m
暴露面积(S)jS=πK2=3. 14X21. 160a=1405. 921 mz
4. Q)事故树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事故树分析是一神图形演绎法,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事故树能清晰地说明系统的实效状态,把系统的故障与组成系统部件的故障有机地联系在
一起,通过它可以找出系统的全部可能的失效状态。
事故树的形象化对不曾参与系统设计的管理、运行人员是一种直观的教育。
缺点:
-事故树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场力和时间,有时也会发生遗漏和逻辑推理的缺陷和错误。
事故树分析由于受到统计数据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在定量分析中有很大困难。
(2)根据以上情景,利用事故树分析管线穿孔开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编制事故树图(如下图 所示),求出最小割集,排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顺序,并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认为各基 本事件发生概率相等,均为0.1)。
铀度设' 计不符 、合规定,
I管道穿孔开裂泄漏事故I
材择当
管选不
加量 造质差
XSXS
(3) 求最小割集:
T=& +也 +&+X12+X[3
= B1 + B≡ + X8 ∙ X9 + Xm + Xn+Xι2 + X13
=(X1+X2+0+x5+X6+X7+xs . X9+x10+xπ+x12+X13
= Xι+X2+X3 ∙ X4+X5+Xe+X7+X8 ∙ X9+ X10+X11+X12+X13
由此可得到最小割集11个:
{Xj} JX2} JX3,X4 },{X5} JX6} JX7} JXS)X9} JX10JUX11) JX12} UXjs }
(4) 结构重要度分析:
根据単事件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于所有高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 要系数和仅在同一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相等的原则。
有;
ʃ/l) =1/2) =J∕5) = Jp(6) = J∕7)=J∕10) =Ip(Il) =r∕12) = Jp(13)>If, (3) =;/4) = lf(8) = Is,(9)
由煤气管道泄漏事故树分析可知,有九个基本事件可直接导致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因此对以 下几类事件应重点管理和监控:强度设计不符合规定、管材选择不当、安装质量差、焊接质量差、 撞击挤压破损、操作失误、阀门泄漏等。还要尽量避免初始缺陷和施工缺陷,并加强操作和日常 检查的监督和管理。
5.事件树如下图所示。
A |
B F(E) |
C P(C)~ |
D 系统状态 ----成功 P(D) ----失败 F0) ------⅛m⅛ | |
操作 |
F⑷ |
Fg |
________ ⅛∣π⅛ | |
F(β) |
K双 ----失败 |
系统状态
P(A)P(B)F(C)
F⑷F(B)
F⑷
任务失败的概率F(S)为:
F(S) = P(A)・ F(B) * P(C) ∙ F(D) + P(A) ∙ P(B) ∙ F(C) + F(A)・ F(B) + F(A)
因为 F(A) = I-P(A),F(B) = I-F(B)
F(C) = I-P(C),F(D) -I-P(D)
将这些代入上式,化简得:
F(S) = I-P(A) ∙ P(B)・ P(C) ∙ P(D) = I-P(S)
若已知各子任务成功概率均为0.99,则
F(S)=O. 994 = 0.960596
F(S) = I — 0. 960596 =。. 0394
(1) 系统的分解与各因素的关系
根据题意表明,系统由4项子任务组成,操作人员必须按D的顺序依次完成这4项 I豐投落性從绶>腳呼微信fðg啲醞如项子 任务失败时糸统就失败。
(2) 画事件树
事件树的根是子任务A,即从A开始,在A的节点处画出两个分支,成功分支在上,失败分 支在下。接着在A的成功分支上画出B的节点,再在3的节点上也画出两个分支,成功的分支 在上,失败分支在下,同理,画出C、D子任务的分支,得事件树如上图所示。
图中P(A)、PeB)、F(C)、FCD)分别为正确地完成子任务A、B、C、D的概率;F(A)、F(B)、 F(C)、F(D)分别为未完成子任务A、B、C、D的失败概率。
(3) 定量计算
任务的成功概率 F(S)为:JP(S) = F(A) ∙ P(B) ∙ F(C) ∙ P(C)O
第3章风险控制
•掌握安全技术、管理及事故应急预案对策措施提出的原则和方法。
•能够综合分析评价报告,并提出安全技术、管理、应急对策措施。
•能够编制完成评价报告并对评价报告进行内审。
一、单项选择题
2. 当安全技术与经济收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并按一定的安全技
A.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B.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安全教育措施
3.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A.以人为本,快速高效 B,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C.统一领导,属地为主 D■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5.选址和平面布置对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卫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危险化学品库、氢氧
A.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B.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不宜采用( )绝缘导线。
A.交联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合成橡胶 D.油浸纸
7. 下列不属于电器防火防爆基本措施的是( )0
A.消除和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B.消除引燃源
C.爆炸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 D.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8. 不属于特种作业的工作是( )。
A.电工作业 B.压力容器操作 C.爆破作业 D.道路施工作业
9.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 )以上又重新返回特种岗位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重新进行
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
A. 3个月 B. 6个月 C. 一年 D.两年
10.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生产的或存储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类。
A.甲、乙、丙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戊 D.甲、乙、丙、丁、戊、己
11. 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 )灭火器。
A.水和泡沫 B.泡沫和磷酸钱盐干粉
C.干粉和二氧化碳 D.水和磷酸氨盐干粉
12. 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A. 12 V B. 24 V C. 36 V D, 42 V
13. 起重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制造单位,应当经()许可,方可从事相应活动。
A.安全部门 .B「省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市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14.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械,当风力大于〈 )级时,一般应停止作业。
15.氤化物等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的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收发、保管制度。
二姦不属于机奴囂播辅f≡≡1501⅛⅜ 100
A.定点送风 B.局部排风 C.局部送风 D.全面通风换气
A.消声 B.个体防护 C.隔声 D.减少共振
18. 企业的( )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管理的法定责任。
A.经理 B.厂长 C.法定代表人 D.管理层’
A.厂级教育 B.部门级教育 C.车间级教育 D.班组级教育
20.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的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 的()标志。
A.提示性 B.警示性 C.禁止性 D.指令性
A.巡视 B.保养 C.更新 D.监督与检査
22. 半封闭建筑物的开口方向,面向全年主导风向,其开口方向与主导风向的夹角不宜大于 ()度。
23. 对于易燃易爆的物质,其在车间内的浓度一般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A. 1/2 B. 1/4 C. 1/6 D. 1/8
24. 仪表的供电应有事故点源,供气应有储气罐,并能保证停电、停气后维持()分钟的用量。
25. ()是设备与机器优化设计的关键,也是确保装置安全运行、防止火灾爆炸的重要手段。
A.材料的正确选择 B.工艺流程设计
C.工艺管线设计 D.工艺安全泄压系统设计
26. 对有爆炸危险厂房所规定的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比值Cm2M3),应采用()的比值。
A. 0.02〜0.22 B. 0.05〜0.22 C. 0. 02—0. 24 D. 0. 05—0. 44
27. 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 ),高度超过32 m且每层人数在10
人以上的,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A-封闭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 C.室外楼梯间 D.半封闭楼梯间
28. 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各层均应设室内消火栓,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甲、乙类 厂房室内消火栓的距离不应大于( )m,宜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 C )m,其岀水方向宜向下或与墙面垂直。
A, 30 1. 1 B. 35 1.2 C.. 30 1. 2 D. 35 1. 1
29.当仅采用电源作为消防水泵房设备动力源时,应满足《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消防水泵房及其配电室应设消防应急照明,照明可釆用蓄 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min。
A. 10 B. 20 ■ C. 30 D. 40
30.应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工频安全电压额定值。如在潮湿、狭窄的金属容器、隧道、 矿井等工作环境,宜釆用( )V安全电压。
A. 6 B. 12 C. 24 D. 3S
31.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 )V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A. 6
32,当爆炸危险气
A.直接埋地 B.电缆洶充砂 C,直接半埋地 D.电缆沟
33. 10 kV及其以下的架空线路不得跨越爆炸危险环境,当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环境邻近 时,其间距不得小于杆塔高度的( )倍。
A. 0. 5
B. 1. 5 C. 2
D. 2. 5
34. 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穿戴( );火药加工场所,必要时操作人员应佩戴接地
的导电的腕带、腿带和围裙;地面均应配用导电地面。
A.化纤衣物 B.丝绸衣物 C.纯棉工作服 D.防静电的工作服
35. 一般情况下,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应当单设,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 )欧姆。
A. 5 B. 10 C. 15 D. 20
36. 为防止机械伤害,在无法通过设计实现本质安全的情况下,应使用安全装置。下列有关
安全装置设计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安全装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B. 安全装置不影响机器的可靠性 C.将安全装置设置在操作者视线之外
D.安全装置不带来其他危险
37. 机械的本质安全设计是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安全设计方法。下
列设计要素中,不属于本质安全的是( )。
A.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B,限制机械应力
C. 保证材料的安全性 D,设计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38.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压力容器,内外
部检验的期限为每( )年至少1次。
39. 对空气动力机械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应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消声器消声量一
般不宜超过(
40. 在釆用通风排气对策措施来防火防爆时,通风方式…般宜采用()。
A,机械通风 B.自然通风 C.局部通风 D.分时通风
A. 有可燃液体、有可燃粉尘或纤维、有可燃固体
B. 有可燃粉或纤维、有可燃液体、有可燃固体
C. 有可燃粉尘或纤维、有可燃固体、有可燃液体
D. 有可燃液体、有可燃粉尘或纤维、有可燃液体
42. 电气线路的选择中()以下的架空线路,不得跨越爆炸危险环境;当架空线路与爆炸 危险环境临近时,其间距不得小于杆塔高度的L 5倍。
A. 5 kV B. 7 kV C. 8 kV D. 10 kV
43. 在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中,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 )以内
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A. 2 米 B. 3 米 C. 4 米∙ D. 5 米
44. 当操作人员属于高处作业时,且操作人员需要经常变换位置,则需要配置走板宽度不小
于( )mm的安全通道。
儿设备的姆富價統觸風諏蹿關。
A. 30 B. 40 C. 45 D. 50
46. 锅炉的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锅炉的安装、改造、维修
情况,以书面告知锅炉所在地的《 )质量技术监督局。
A.省级 B.市级 C.乡级 D.国家级
47. 热水锅炉的额定功率大于( )MW的应当至少装设2个安全阀,小于其值的至少安
装1个安全阀。
A. 3. 2 B. 2. 6 C. 2. 0 D. 1.4
48.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 A・T年 B・2年 C. 3年 D. 6年 参考答案 | ||||
1. C |
3. B |
3. C |
4. B . |
5. D |
6,D |
7. D |
8. D |
9. B |
10. C |
11. C |
12. B |
13. C |
14, B |
15. C |
16. A |
17. D |
18. C |
19, B |
20. B |
21, D |
22. B |
23. B |
24. B |
25. A |
26. B |
27. A |
28. A |
Ξ9. C |
30?B |
31. C |
32. D |
33. B |
34. D |
35, B |
36. C |
37. D |
38. C |
39’B |
40. B |
41. A |
42. D |
43, A |
44. C |
45. A |
46, B |
47. D |
48. C |
二、多项选择题
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o
A.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B. 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限制内
C.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D. 能有效地预防生产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E. 发生意外事故时,无须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2. 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原则,应遵守的具体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消除 B.预防 C,指示
D.隔离 E.连锁
3. 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 )。
A.针对性 B.可操作性 C.简单性
D.经济合理性 E.经济性
4. 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是设^■单位、建设单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 依据,因而对策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
A.简单的 B.先进的 C,可行的
D能够落实和实施的E.复杂的
5. 安全对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B.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I驚藉算磊线直播辅导微樗T≡帼436100
6. 为方便安全对策措施的采取,将厂区按功能划分为()。
A.生产区 B.辅助生产区 -C.管理区
D.生活区 E.动力区
7. 事故应急预案的体系包括( )。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现场预案
D,医疗预案 E.火灾预案
8.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特点是( )。
A.科学性 B.针对性 C.全面性
D.实用性 E.权威性
9. 厂区的平面布置中,在满足生产工艺、操作要求、使用功能需要和消防、环保要求的情况
下,应从( )方面来釆取安全对策措施。
A.风向 B.安全(防火)距离 C.交通运输和各类作业
D.物料的危险、危害性 E.方便简单
10. 惰性化是在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中充入惰性气体,可降低氧气、可燃物的百 分比,从而消除爆炸危险和阻止火焰的传播。以下()场合均使用懵性化措施。
A.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
B. 易燃固体的粉碎、研磨、混合筛分以及粉状物料的气流输送
C. 易燃液体的输送和装卸作业:
D. 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生产和处理过程
E. 开工、检修前的处理作业
A.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B.消除、控制引火源
C. 有效监控、及时处理 D,利用耐火材料
E.简单方便
A,取代或控制用量 B.加强密封 C.通风排气
D混入惰性气体 E.个体防护
A,屋顶 B.门窗
D. 安全出口 E.交通要道
A. 3 区 ∙ B. 2 区 C. 1 区
D. O区 E. 4区
15.在建设项目中,中性点接地的低电网应优先釆用( )保护系统。
A. TS-S B. TN-C-S C. TN-C
D. TT E. IT
16.在选用电气线路时,高温场所应釆用有()耐热绝缘的耐热线。
A.瓷管 B.石棉 C.铅皮
D.瓷珠 E.耐腐蚀
:命藉可以齢蠢播辅导临15019436100
D.提示标志 E.遵守标志
18.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
A.法律 B.法规 C.设备说明书
D.规章 E-标准
19. 下列( )属于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消除潜在危险原理的措施。
A.用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C.手电钻采用双层绝缘措施
B.用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绳起爆的方法
D,在高压容器中安装泄压阀
E.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
20.生产经营单位一般需要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有( ).
A.规范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C.规范设备与物的安全管理
E.规范人的安全管理
2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
A.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培训教育
C. 政府主管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
E.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22. 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 )的管理。
A.重大危险源 B.特种设备
D. 安全标志 E.物资储备
B.规范专业技术的安全管理
D.规范生产环境的安全管理
)层面。
B.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墙训教育
D.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C,特种作业
23.在静电积聚危险的生产装置和装卸作业应该有()措施消除静电危害。
A.减少摩擦和撞击 B.等电位联结 C.静电消除器
D.控制流速 E.导除静电
24. 生产装置中处理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或厂房,应( )。
A.尽量集中布置
C. 统筹安排防火、防爆设施
E.考虑设置办公室和休息室
25. 厂房通风有〈
A.恒压通风
D. 机械通风
)几种。
B.负压通风
E.正压通风
B.尽量分散布置
D.减少火灾爆炸造成的损失
C.自然通风
26. 机械通风的进风口位置应符合(
)要求。
B.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高于2米
D,尽量在排风口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
A.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比较清洁的地点
C.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置在北墙外
E. 尽量在排风口下风侧,且高于排风口
27. 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的报警系统应设在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内,设计时必须考虑( )。
A. 可燃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的质量、防爆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B. 必须正确确定监测报警仪的检测点
C-测器和报警器等的选用和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D.装设失电再启动装置或不间断供电装置(UPS)
E-关键设备,设计日卷發翠备酵寐通咨醪變阳裨宰看务处女I ∩∩
28. 不发火非金属灘罅效兄认渊⅛粉,⅛⅛i有机
材料制造的地面可用( )材料敷设。
A.沥青 B.混凝土 C.塑料橡胶
D.水磨石 E.木材
29. 在使用不发火混凝土制作地面时,分格材料不应使用玻璃,而应釆用( )条分格。
A.铝 B.橡胶 C.玻璃
D.铁 E.铜
30. 下列关于防火间距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设计平面布置时,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
B. 防火间距内不得有任何建筑物,不得堆放危险品
C. 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是以建筑物外墙凹陷部分算起
D. 铁路的防火间距从铁路中心线算起
E. 公路的防火间距从邻近一边的路边算起
31. 下列关于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便于消防车吸水,设置数量由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
B. 露天生产装置的消火栓宜在装置四周设置,当装置宽度大于16Om时,可在装置内的路 边增设
C. 易燃、可燃液体罐区及液化石油气罐区的消火栓应该设在防火堤外
D. 低压给水管网室外消防栓保护半径不宜超过80米
E.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必须保证城市街坊的任何部位着火都在两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之内
f⅞⅛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底;
32. 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电缆可采用( )。
A.塑料护套电缆 B.铠装电缆 C.非塑性橡胶护套
D.铜芯塑料护套电缆E,以上都可以
33. 关于隔离密封盒的防爆等级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相适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隔离密封盒应作为导线的连接或分线用
B. 在可能引起凝结水的地方,应选用排水型隔离密封盒
C. 钢管配线的隔离密封盒应釆用粉剂密封填料
D. 电缆配线的保护管管口与电缆之间应使用密封胶泥进行密封
E. 在两极区域交界处的电缆沟内应采取充砂、填阻材料或加设防火隔墙
34.下列关于静电感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于金属屋顶,应将屋顶妥善接地
B. 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面钢筋焊成边长12-15米的网格,连成通路并予以接地
C. 对于非金属屋顶,宜在屋顶上加装5〜12米的金属网络,并予以接地
D. 屋顶或其上金属网络的接地可以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E. 防雷感应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得少于2处
35.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o
A.启动时间偏长 B.安全装置失效
C.运动零件或工件脱落飞出 D.运动不能停止或速度失控
E.意外启动
械安嚣貰燃獺渤机
A.设计中排除危险部件 B.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
C.避免管理缺陷 D.提供自动反馈设备
E.减少或避免在危险区工作
37. 显示器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包括(')o
A,显示信息的形式 B.显示器的质量
C.显示器的布置 D.显示器的数量
E.危险信号和报警装置
38. 下列关于视觉颜色与信息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红色表示禁止和停止,是危险警报,要求立即处理
B. 黄色表示注意和警告
C. 绿色表示正常工作状态
D. 蓝色表示需要执行的指令或必须遵守执行
E. 黄色闪光警吿操作者状态紧急,应迅速采取行动
39. 锅炉安全附件包括( )。
A.安全阀 B.水位表 C.压力表
D.电表 E,温度测量装置
40. 锅炉技术档案包括()内容。
A. 锅炉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技术文件和资料
B. 锅炉应急预案,规章制度
C. 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 锅炉本体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 养记录
E, 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1. 锅炉安全阀有( )情况,应当停止使用并更换。
A. 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密封不严且无法修复
B. 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黏死
C. 安全阀弹簧严重腐蚀、生锈
D. 安全阀选型错误
E. 安全阀未安装泄放管且没有足够的防冻措施
42. 符合( )条件的蒸汽锅炉,可以只装设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A.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1 t/h锅炉
B-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0.5 t/h锅炉
C. 电加热锅炉
D. 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 t/h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
E. 装有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锅炉
43. 使用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O
A.醒目清晰 B.简单易辨 C.重点突出
D. 易懂易记 E.清晰持久
44. 下列属于防止缝隙腐蚀措施的是( )。
C. 釆用电化学保护 D.釆用缓蚀剂
E. 釆用阴极保护和点蚀合金
45. 全面机械通风一般多用于( )的工作场所。
A.密闭式 B.半密闭式 C.开放式
D. 移动性尘源 E.非移动性尘源
46. 现场处置方案中事故特征描述的内容包括()。
A.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的结果
参考答案
1. ABCD |
2. ABDE |
3. ABD |
4?CD |
5. ABDE |
6. ABCD |
7. ABC |
8. ADE |
9. ABCD |
10. BCDE |
IItABC |
12IABCD |
13. ABC |
14. BCD |
15. AB |
16. ABD |
17. ABCP |
18. ABDE |
19. ABC |
20, BCDE |
21 ABDE |
22. ABCD |
23. BCDE |
—24. AC ] 一 |
25. CDE |
26. ACD |
27. ABC |
28. ACE |
29. AE |
30. ABDE |
31. ACE |
32. AB |
33. BCDE |
34. ACDE |
35. BCDE ' |
36, ABDE |
37. ACDE |
38. ABCD |
39. ABCE |
40. ACDE |
4 L ABCD |
42, BCDE |
43, ABD |
44. ACD |
45. CD |
46. ABCD |
安全A
r评:价师职业奏悟考.试模拟题痢
三、简答题
1. 简述安全对策措施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简述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3. 简述防静电的对策措施。
4. 简述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5. 简述工艺布置的防火、防爆要求。
參考答案
L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原则如下。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安 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①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能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
②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 岀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不得留给用户去承担),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③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或实施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 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④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的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 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3) 安全对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4) 对策措施应符令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的规定
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荒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使之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制值内。
(3)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的条件。
2.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1) 事故特征
①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②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③事故可能发 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④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①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②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 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3) 应急处置
①事故应急处置程序;②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③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 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4) 注意事项
①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②使用抢险救援器豺方面的注意事项;③釆取救援对
• 298 •
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④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⑤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 防护等事项;⑥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⑦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3. 防静电的对策措施:
(1) 工艺控制
应从工艺流程、材料选择、设备结构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釆取措施,减少、避免静电荷的产生和 积累。
(2) 对地泄漏和散失
对金属生产装置应釆用直接静电接地,对非金属静电导体和静电亚导体的生产装置则应做 间接接地。移动设备在工艺操作或运输之前,应将接地工作做好;工艺操作结束后,经过规定的 静置时间,才能拆除接地线。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禁止穿戴化纤、丝绸衣物,应穿戴防静 电的工作服、鞋、手套;火药加工场所,必要时操作人员应佩戴接地的导电的腕带、腿带和围裙;地 面均应配用导电地面。
(3) 中和
采用各类感应式、高压电源式和放射源式等静电消除器(中和器)消除(中和)、减少静电非导 体的静电,各类静电消除器的接地端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地。
(4) 屏蔽
用屏蔽体来屏蔽非带电体,能使之不受外界静电场的影响。'
(5) 综合措施
釆取泄漏、中和、屏蔽等综合措施,使系统的静电电位、泄漏电阻、空间平均电场强度、面电荷 密”""在愛費谕尊微信15019436100
根据行业、专业有关静电标准(化工、石油、橡胶、静电喷涂等)的要求,应采取的其他对策 措施。
4.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1) 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 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2) 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 m以上,有物料传输装置、皮带传动装置 以及施工机械施工处的下方,应设置防护。
(3) 凡在基准面2 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置防护。
(4) 为避免挤压伤害,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 距离的要求。
(5) 运动部件有行程距离要求的,应设置可靠的限位装量,防止因超行程运动而造成伤害。
(6) 对可能因超负荷发生部件损坏而造成伤害的,应设置负荷限制装置。
(7) 有惯性冲撞运动部件必须釆取可靠的缓冲装置,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
(8) 运动中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紧固,防止由于启动、制动、冲击、振动 而引起松动。
(9) 每台机械都应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使已有的或即将发生的危险得以避开,并不产生咐加
风飢 '
5. 工艺布置的防水、防爆要求:
(1) 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的 要求。
(2) ⅛产装置中处理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或厂房,应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
j
「评价师职业,资格⅜⅜摸拟题葛
防火、防爆设施。
(3) 生产装置内的设备,应尽量布置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筑物、构筑物内,以减小火 灾爆炸时造成的损失。
(4) 室内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部位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并应靠近厂房的外墙。
(5)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靠近易爆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
(6) 工艺生产装置内露天布置的设备、储罐、建飆物及构筑物,宜按生产流程分区集中布置。
(7) 生产装置的集中控制室、变配电室、分析化验室等辅助建筑物应布置在非防火、防爆危 险区。
(8) 工艺装置内各类机械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分布间距,应考虑防火、防爆距离及安全疏 散通道,且有足够的道路及空间便于作业人员操作检修。
四、分析题
1. 某公司拟建一个液化气储备站,计划建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2个,容积各为IOO m3 ;购买 卸车用液化气体压缩机3台,5辆汽车槽车。可有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准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要求其做安全预评价,请回答:
(1) 对该储备站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简要分析原因"
(2) 为防止该储备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请简要分析可以采取的一些安全对策措施。
2. 液化石油气库占地38400 Ii?,包括球罐区、装车台、残液罐区、压缩机房、地磅房、综合楼、 变电所、排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库区西面建有2000 t级液化石油气码头。球罐区设有3个 2000 m3的液化气球罐,球罐上设置水喷雾灭火善置。生产区与综合生活区用围墙隔开。其主 要工作流程丸液化气船施线逾播辅疇檄辖15019436100汽车 槽车,再送至客户。
(1) 液化石油气库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2) 为防止装车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什么安全对策措施?
3. 某公司拟建年产5万辆轿车生产流水线,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 间,并设置了配电站、空压机房、仓库废水处理站、办公室等辅助生产设施。
其中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备料(开巻落料丝)f冲压成型(各冲压线)f检验(专用検具)f 入库。
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组合f焊接/锄接f补焊f检査f车身调整O
涂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前处理f电泳f涂密封胶f涂胶f喷漆f烘干f面漆喷涂f 喷蜡。
总装车间主要完成底盘、车架、发动机等装配'、车身内饰、最终装配、调整、检测、返修等工作。
本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涂料,主要辅助材料为汽油、黏合剂、焊丝等。
问题:
(1)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XGB 6441-86)的危险危害因素分类,辨识该建设项目 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 针对该建设项目涂装作业过程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或中毒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3) 划分该建设项目的评价单元,并说明理由。
4. 某机械装备制造厂为一现代化生产企业,现有办公楼、耐火等级为戊级生产厂房各一座, ,并设有食堂、变电所、污水处理车间、空压站、换热站、水泵房及消防、生产、生活共用水池。为满 '足新产品生产装配的需要,现需建设一座大层、占地面积为40mX20m的零部件有机溶剂清洗 间,所用有机溶剂为汽油,该清洗间高度为9∙ 6 mo每台封闭式清洗机内汽油为200 kg,经核算, 现有生产和生活给排水、供热釆暖能力、消防水池容量和消防水供应能力充足,预留地基本满足 需要。该项目需要清洗机2台,额定起重量为It的电动葫芦2台,运输零部件用的人力小车若于。 根据清洗工艺需要,车间内设有高度大于2. 6 m的平台,需各类作业人员10人。主要生产工艺为: 桶装汽油用汽车运送至清洗间,并注入封闭式清洗机内,清洗后用过的汽油则装入废油桶,送交有 关部门进行回收处理。桶装汽油不在清洗间内储存,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可不考虑.
请根据给定条件,解答
Q)根据GB 6441-86规定的事故类别,分析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 针对该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3) 针对清洗间,请说明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原因后果分析法和道化学这三种方法适用和 不适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的理由。
参考答案
1.解答如下:
(1)储备站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① 物质危险性分析
危险物质为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属于液化易燃气体。可以和空气混合形成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混合物遇火 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发生泄漏时,液化石油气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可能引起人 员冻伤。液化石油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在发生泄漏时如果短时间吸入浓度过高的液化石油气 可能引起中毒,长时间⅛W⅛Λ ⅞-⅛∣⅛ 舖豎博听件IJ气具 有扩散性,泄漏出来后,1⅛鱷基擄麴牯無編姣、卩易爲囈以,⅛4h⅛聚集 不散,易与空气在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② 生产条件危险性分析
储罐危险性分析:液化石油气储罐属于压力容器,若出现误操作、压力表失灵或温度过高等 情况可能导致罐内压力过高,压力升高致使器壁的平均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器壁产生明显 的塑性变形,罐容积迅速扩大,但压力仍继续升高,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容器即发生延性破裂; 若液化石油气储罐焊缝退火处理不当或形状出现不连续,则会出现应力集中,可能引起脆性破 裂;此外液化石油气储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腐蚀造成性能下降,引起腐蚀破裂。
压缩机危险性分析:压缩机属于机械设备,存在转动部件,如果防护不当或检修时可能引起 机械伤害;压缩机运转不良时会带来较大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压缩机还有较高的流体动 力学噪声;设备绝缘不良,错误地接线或操作等原因触电造成的电击伤害事故;顶载过大、频繁启 动,以及使用了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均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站内机动车辆危险性分析:站内机动车伤害主要包括车辆对人员伤害、车辆对建筑物或设备 的损坏两类。伤害类型以碾压、碰撞(与人员的碰撞、与建筑物或设备的碰撞)倾翻、爆炸、火灾 (燃料搬运、灌注或更换液化石油气容器)、剧蹭、腐蚀(蓄电池溢出电解液)等为主。
装卸工艺危险性分析:在液化石油气装卸过程中,由于油品电阻率较大,在流动过程中易于 产生静电,如果流速过高或静电接地不当,可能引起静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在装 卸过程中,管道需要拆装,管道中残存的油品易于泄漏,输送管道上的阀门、法兰等管件上存在填 料、垫片等元仲,也易于发生泄漏,这些泄漏均可能增加火灾爆炸及中毒的危险性。
自然条件危险性分析;
地震可能使储罐损坏,从而引起泄漏或物理性爆炸;雷电可能引起人员伤亡。
⅞⅜介师.职业⅜格枣.诚模拟题库:
(2)为防止该储备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以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① 管道系统的防火要求
设备和管道严格密封是防止液化石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发生爆炸的重要措施。设备和管道 应不泄漏。管道、设备要经常维修,发现故障及时修理。
液化石油气管道上严禁釆用灰口铸铁阀门,寒冷地区应采用钢制阀门。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在管道的最大流速不应超过3m∕so
② 液化石油气灌装的防火防爆要求
液化石油气灌装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向储罐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严格控制灌装量,使其 不得超过其容积的80%〜85%,在向汽车槽车充装液化石油气前应对汽车槽车进行认真检查, 汽车槽车内不得混有有机物。禁止超量灌装,灌装量也不得超过其容积的80%〜85%,严格执 行复磅制度,发现超装及时处理。磅秤定期校验,防止称量误差。.
汽车槽车装卸台的胶管接头应采用与汽车槽车配套的快装接头,该接头与胶管之间应设置 阀门。
③ 加强检修动火的安全管理
在检修动火时有以下几个环节要注意,即隔绝、置换、分析、办证、确认。
隔绝要彻底。用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的办法隔绝才会彻底。用关阀门的办法隔绝是极不可 靠的,其原因一是阀门有可能内漏,二是可能被别人把阀门打开。有些人图省事不加盲板酿成事 故,结果不是害人就是害已。
.置换要合格。为防止置换中发生事故,往往用氮气先置换出可燃气体,然后再用空气置换出 氮气,使设备内含氧量达韋彝瞽犠瀛建鹏籾登探育早d亮喪貝[∩∩
样,只从设备人口处取样或从高大设备的底部取样都没有代表性;二是分析的数据要准确无误; 三是分析的时间必须在动火前30分钟之内。此外,不做动火分析,靠某个人拍脑袋批准动火的 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办证要严格。办动火证是防止发生事故的关键一环。不仅要在动火证上填写分析的数据、 分柝人、动火地点、动火人、动火时间、批准人等内容,而且还要注明动火的安全措施及落实情况。 在各项安全措施都已落实的前提下才能办证。如果出了事故,也好从动火证上查找原因和追究 责任,因此办证时要严格把关。 '
确认要认真。确认就是要求有关人员在批准动火前,确认动火准备工作是否完善,作业环境 是否允许,动火手续是否齐备,有关工作是否均已衔接,动火时间、地点是否与动火证上注明的一 致,监护人员是否监督在现场。确认是动火前的最后一次把关,因此要认真,不能随便签字了事。
④ 防静电危害的对策措施
'a.定期或经常性地清扫电气设备,保持设备清洁。电气设备脏污或灰尘堆积会降低电气设 备的绝缘又会妨碍通风和冷却,严重时可引起火灾。
∙b.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生产装置应采取静电接地。其接地当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系统 可以共用时,不再采用单独静电接地措.施。
c. 在现场设备的梯子进口处,应在已接地的金属扶杆上留出Im长裸金属面,作为手握金属 接地体。
d. 生产装置内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和设备,必须予以整体连接接地。
e. 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入口,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应根据生产特点配置必要的静电检测仪器、仪表。
g. 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防静电服,严禁穿脱化纤服装。
h. 穿着防静电服时,内身不应穿着两件以上涤纶、腊纶、尼龙等服装。
i. 容积为SOU?或50 m3以上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内梯或能中和罐区积聚电荷的 设施。
2∙解答如下:
(1)石油气库各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见下表)
序号 |
作业场所 |
危险、有客因素 |
1 |
.罐区 |
火灾、爆炸、高处坠落 |
2 |
压缩机房 |
火灾、爆炸、机械伤害、噪声 |
3 |
装车台 |
火灾、爆炸、车辆伤害 |
4 |
码头 |
火灾、爆炸、淹溺、蜜息 |
5 |
泵房 |
机械伤害、噪声、火灾 |
6 |
銖合楼、配电室 |
火灾、触电 |
(2)安全对策措施
① 在裝车台处按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器。
② 汽车槽车装车台的胶管接头应采用与汽车槽配套的快装接头,该接头与胶管之间应设置 阀门。
③ 汽车槽车装车台犀舞曾號,麵昼阙釋句瞄⅛∣韓6] ∩∩
④ 对槽车的装卸 7⅛*⅛S¼⅛wiff⅛^ ® ⅛t≡ ⅛? ⅛V⅜'[Wft⅛⅛⅜ 大于
4. 5 m/So
3-解答如下:
(1)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XGB 6441-86),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 素有:火灾、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灼烫、其他爆炸、中毒、其他(噪声、振动等)。
(2) 该建设项目涂装作业的主要防火、防爆或防中毒安全技术措施有:
① 喷涂间应设置配套通风净化系统;
② 喷涂间室体及与其相连接的送风、排風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 的材料制备,或铺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③ 喷涂间应按相应的防爆等级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④ 喷涂间内所有金属制件,如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 电气接地;
⑤ 对处理油漆、稀料等的设备和管道均设有静电接地,通风系统应有异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⑥ 在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将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瞥;
⑦ 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 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连锁;
⑧ 喷漆间设禁火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対;
⑨ 喷漆操作中使用的物料不得与皮肤接触,宜采用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与人体隔离 (作业人员应该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⑩ 喷漆间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并将测定结果 记入档案;
钮价师眼典资楕考读模拟題匿
… 〜 ' •.: 5
⑪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培训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无关人员不得进 入喷漆间,进入人员要严格进行防火防爆教育。
(3)该建设项目的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该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作业场所的布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评价单位可以划分 为五个单元:冲压车间单元、焊装车间单元、涂装车间单元、总装车间单元、辅助生产单元(包括配 电站、空压机房、仓库废水处理站和办公室)。
4.
(1)依据GB 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① 物体打击:运装桶装汽油、维修维护等工艺;
② 车辆伤害:汽油桶等运送过程;
③ 机械伤害:清洗机等;
④ 起重伤害:电葫芦使用;.
⑤ 触电:各种电器设备引起;
⑥ 火灾:汽油,明火,摩擦冲击,电器火花等静电放电,雷电等;•
⑦ 高处坠落:大于2m以上的平台;
⑧ 坍塌:堆置物倒塌等;
⑨ 其他爆炸:可能产生汽油蒸气,或汽油泄漏及汽油挥发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⑩ 中毒和窒息:汽油或有机溶剂等中毒;
⑪其他伤害:噪声或粉尘、气溶胶等。
•厂房布置或汽油清洗间的防火分区;
•明火、摩擦冲击、电器火花、静电放电、雷电等火源控制;
•配备消防器材:各类灭火器、阻火器、消火栓等;
•选择防爆电气设备或配电线路;
•防雷及接地;
•防汽油挥发、泄漏等措施。
② 防触电措施
•采用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或漏电保护器;
•绝缘隔离措施等或设置完善的系统。
③ 防机械伤害措施防护网或罩等
④ 通风净化或空气调节
⑤ 防止起重伤害:持证上岗,维护保养,执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
⑥ 车辆使用与维护:厂房门前道路的限速等安全标志,或视野宽阔,或驾驶员持证上岗
⑦ 防止高处坠落;安装护栏等.
⑧ 平台设置踢脚或挡板等防物体打击措施
⑨ 噪声昉护或采光与照明
⑩ 安全标志等
⑪配备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
⑫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等
⑬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 304 •
(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和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适用和不适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的 理由:
①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适用
•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
•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或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釆 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②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不适用
•尽管汽油清洗间的主要危险是火灾和爆炸,但由于清洗间内汽油的量只有约400 kg,未 达到454 kg的最低量。
第2节掖告编制
【学习目标】
•掌握安全评价过程控制、评价报告内部审核和安全评价技术管理知识.
•具备形成项目综合评价结论能力和对评价报告进行内部审核,保证安全评价质量的 能力。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1. 每个评价项目都应签订《安全评价合同》,合同中应注明评价范围和承担的责任。合同中
报告完成有效期限一般为( )个月以上,不接受( )个月以内完成报告的委托要求。所有
超出固定格式的增补条款,必须报法人代表审批。
A.因果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D.并列关系
參考答案
'1. B I 2. C |
丨’ |
二、多项选择题
1. 通常情况下,安全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结果分析 B.评价结论 C-持续改进方向
D. 整改措施 E.反馈意见
2. 一般来说,安全评价要得到的结果经常是“风险”或称“危险度”,而"危险度”可以分解为 ( )。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B.事故发生的必然性
C.事故的不可预见性 D.事故发生的突然性
E.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夜橈垠题葛
3. 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有( )o
A.客观公正 B.有说服力 C.概括性、条理性强
D. 生动翔实 E.观点明确
4. 安全评价要从( )等方面理出评价结论的主线并进行分析。
A.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方面 B.设备装置和附件设施方面
C. 物质物料和材质材料方面 D.方法工艺和作业操作
E. 事故统计和原因分析方面
5. 安全评价的评价结论应考虑逻辑思维方法中的“逻辑规律”的运用,主要有( )。
A.不同一律 B.不矛盾律 C,排中律
D. 充足理由律 E.同一律
参考答案
LABC I 2. AE I 3. ACE ^~^ 4. ABCD 5. BCDE
三、简答题
1. 简述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中,安全评价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参考的评价项目资料。
2. 简述评价结论的核心内容。
3. 简述安全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2) 安全评价合同(包括技术保密协议)。
(3) 评价项目任务书。
(4) 项目组成员组成与分工表。
(5) 现场勘察记录(日期、人员、记录和照片)。
(6) 项目自审会议记录。
(7) 安全评价报吿内部审核流转单(技术审核、过程控制审核、报吿审批、报告签发)。
(8) 相关审核意见f技术审核意见、过程控制审核意见、外聘专家审核意见、专题技术会议记 录等)。
(9) 项目评审专家意见。
(10) 安全评价报告及附件。
(11) 项目洽说形成的文字资料(洽谈记录、现场勘察记录、评价策划、企业资辑借阅凭证)。
(12) 评价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资料(往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
(13) 所有与该项目相关的证明文件(文件、图纸复印件等)。
(M)所有与该项目相关的电子文档(报告文本、现场照片、录音、录像、项目评价汇报的电子 幻灯文件、电子邮件下载、资料下载文件等"
(15)评价项目投诉及处理文件。
2.评价结论的核心,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评价对象在釆纳评价机构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后是否仍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失控'‘的 状态,即:是否仍存在“事故隐患”。
(2)经安全补偿后,评价对象在总体上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 306 •
(3)评价对象是否仍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对于评价对象所在地区(受技术和经济影响)是 否属“可接受风险”。
3.评价结论应较全面地考虑评价项目各方面的安全状况,要从"人、机、料、法、环''理出评价 结论的主线并进行分析。交待建设项目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安全设施上是否能满足系统安全 的要求,安全验收评价还需考虑安全设施和技术措施的运行效果及可靠性。
(I)AiJ资源和管理制度方面
①人力资源: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是否经安全培训,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是否持证 上岗等。
②安全管理:是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建立支持文件(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作业规 程),设备装置运行是否建立台账,安全检查是否有记录,是否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2)设备装置和附件设施方面
①设备装置:生产系统、设备和装置的本质安全程度,控制系统是否做到了故障安全型,即一 旦超越设计或操作控制的参数限度时,是否具备能使系统或设备回复到安全状态的能力及其可 靠性。
②附仲设施:安全附件和安全设施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起到安全保障作用,其有效性是否 得到证实;一旦超越正常的工艺条件或发生误操作时,安全设施是否能保证系统安全。
(3)物质物料和材质材料方面
①物质物料: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是否建立,生产、储存是否构成重大危 险源,在燃爆和急性中毒上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②材质材料:设备、 措施(如牺牲阳极法)、现
(4) 方法工艺和作业操作
① 方法工艺:生产过程工艺的本质安全程度、生产工艺条件正常和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适 应能力。
② 作业操作:生产作业及操作控制是否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5) 生产环境和安全条件
① 生产环境:生产作业环境能否符合防火、防爆、防急性中毒的安全要求。.
② 安全条件:自然条件对评价对象的影响,周围环境对评价对象的影响,评价对象总图布置 是否合理,物流路线是否安全和便捷,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条件是否符会相关要求。
f⅞侨谛职驰资横考试模拟■題⅜⅛
2. 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的重点如下:
(1) 评价项目设立依据和性质;
(2) 被评价对象行业特性及周边环境;
(3) 评价机构资源现状;
(4) 项目的时间要求;
(5) 项目的经济损益分析;
(6) 项目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3. 项目风险分析流程如下:
(1) 根据项目所属行业与本机构业务资质范围对照,确定是否满足资质管理要求。
(2) 根据项目所属行业特有风险,结合现有的技术资源情况,判断是否有能力完成评价项目。
(3) 根据拟定的工作计划书中所确定的评价时间、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要求,确定所需评价 人员和技术专家是否能够按期参加评价工作;仪器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与被评价单位所要求 的完成时间比较,是否能按期完成评价工作。
(4) 根据项目规模和行业特有风险情况,估算评价费用,与被评价单位拟承担的评价费用比 较,确定所承接的风险是否与收益相适应。
4. 安全评价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见下表。
阶段 |
対:程/时间 |
评价组人员与任务 |
被评价单位 |
预期成果 |
一 |
准备阶段 X月X日前完成 _________ / |
•资料文件法规收集 •项目风险分析 |
・提供相关资料 |
•資料清单 ・风险分析报告或结果 |
二 |
方案策划 X月乂日前完成 ’ |
存直播辅导 ・现场勘察方案 |
微儔功。1。 |
4>100 |
三 |
现场勘察 X月X日前完成 |
•现场调研与访谈 <检测检僵分析 |
・现场陪同 |
•现场勘察报告或结果 *招关资料与数据 |
四 |
报告编制 X月X 0前完成 |
*大纲确认 ・分项編制 •报告汇总 |
•提供相关信息 |
*报告讨论稿 |
五 |
报告审核、修订、确认 X月X日前完成 |
*进行报告审核程序 •(针对内外部意见)进 一步完善修订 •最终補认印刷成册 |
*在修订址程中进行信 息交流与洵通 |
・评价报告终稿 |
六 |
资料归档 项目评估与结算 X月X日前完成 |
・汇总项目全部資料 *项目组长进行项目总 结与结算 |
•接受评价报告 |
•项目档案 ・项目结算单 |
5.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应注意如下事项:
(1) 要使一个项目实施方案真正有用,方案中必须明确职责权限、方法和时间表"
(2) 合理安排时间表应考虑项目工作量、阶段时间和其他相关事情等因素。努力做到不低估 或加长项目所需时间。
(3) 公平分派工作任务时,要考虑是否会造成超负荷工作现象,同时考虑时间进度的安排。
(4) 实施方案需得到本人认可。只有任务执行人承诺的时间表才会真正有用。一般而言,当 事人自已设定的时间表,是相对现实的。
• 了解项目信息反馈与交流的基本知识。
•能够完成对评价项目的过程控制,合理处理用户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必须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 ),以确保项目执行符合计划的
要求。
A,跟踪评价 B.反馈 C. 口头交流 D.开会讨论
2.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阶段资料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 )不属于项目 管理文件。
A.项目策划书
参考答案
B.项目报告审核表 C.用户反馈意见 D.现场勘察记录表
1. A
2. D I
1. 根据不同流向,项目信息可以分为( A.从上而下的项目信息 C.横向流动的项目信息 E.来自外界的项目信息
2. 项目信息的特点包括(
A,信息量大 B.
D信息反馈滞后 E.
3. 下面属于项目信息表现形式的技术形式是( A.谈话记录
C.广播、电话和电报 E.讨论和研究、会议
4. 项目进度记录包括( )。
A. 内审及管理评审
B. 及时记录项目的进展情况
C. 项目的成本、进度和工作范围实施情况,以及完成工作情况
D. 前期遗留问题解决情况,记录期间发生的问题,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
E. 下一个记录期间期望达到的目标及预期实现的里程碑 参考答案
系统性强 传递速度快
I- ABCE
2. ABD
B.从下而上的项目信息
D.纵向流动的项目信息
C.传递障碍少
)。
B.汇报及工作检査
D.录像、录音机展览
3. CD
4. BCDE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盘模拟题库.
三、简答题
简述项目信息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1) 书面材料:包括图样及说明书、工作条例、管理规定、组织设计、情况报告、报表等提供的 信息。
(2) 口头表达:包括口头部署工作、指示、汇报、工作检查、建议、批评等信息。
(3) 技术形式:包括听写器、广播、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录音机展览等产生的信息。
(4) 集体讨论形式:包括工作讨论和研究、会议、培训班、检查组等产生的信息-
第5章业务培训与指导
• 了解三级安全评价师业务技能培训的特点和要求。
•掌握安全评价师业务培训体系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多媒体开发的基本方法。
•能够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师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
•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业务培训。
A.课程模式 |
B.课程目标与模块目标 |
C.教学内容及方法 |
D.教学时间及地点 |
2.培训课程的设计必须以()为前提,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体现 | |
这种存在关系,这是现代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 | |
A.視高能力为中心 |
B.培训需求分析 |
C.以现实问题和未来变革为导向 |
D.以学员的认知规律为立足点 |
3.不同类型模块的内容开发不包括()。 | |
A.知识补充和更新型 - |
B.技能提高型 |
C.目标定位型' |
D.观念转变型 |
4.下列关于讲义编制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 |
A.自编讲义 |
B.补充或充实现有教材 |
C.实践讲义法 |
D.整合讲义 |
5.( )的立足点在于寻找差距,分析原因,进而为改进培训工作,促进学员、教师及整体培 | |
训工作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
A.客观性原则 |
B.科学性原则 |
C.发展性原则 |
D.可行性原则 |
參考答案
1. D |
2. B |
3. C |
4. D |
5. C |
霽伽®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收集培训需求的基本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
A.确保一定的样本量
C.釆用多种方法开展需求调査
B.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需求调査
D.保密与客观
E.公开与客观
2.下列关于制订培训计划的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B,工作层面
D.每一模块需求缺口
D. 有效性原则 E.标准化原则
3.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主要包括( )。
A-不同类型模块的内容开发
C.工作职能
E. 不同模块内容的目标
4.下列关于多媒体教学及其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样性和有效性.. '
B. 多媒体教学具有准确性、可重复性,、可发展性
C.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D.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E. 多媒体有利于自学
而饑直 播辅导 微信15019436⅛ΘO、开发和维护
C.需求分析 D.系统设计 E.可行性分析
6.下列关于培训效果评估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结培训工作 . B.改进培训工作,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C.检查培训工作 . D.确定培训目标和程序
E.为评价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答案
1. ABCD |
2. BCDE |
3. BCD |
4. ABCE |
5. ACDE ■ |
6. ABE |
三、简答题
1. 简述收集培训需求常用的方法。,
2. 简述二级评价师编制讲义的主要内容。
3. 简述制订培训计划的步骤。
参考答案
1. 收集培训需求常用的方法有:①观察法。②问卷法。③访谈法。④资料分析法。⑤关键 事件法。⑥差距分析法。
2. 二级评价师编制讲义的主要内容为:
(1)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涵盖其中三级安全评价师应知应'会的内容。
(2) 在体现知识点的同时,必须注意技能要求的内容。
(3) 在专业技术知识要求的同时,应充分体现安全评价知识的特点,将安全评价知识与相关 专业技术知识结合起来。
(4)结合事故案例.等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介绍。
3.制订培训计划的步骤为:.
Q)由企业的培训管理部门作为总协调部门,与各职能部门进行协商,成立培训计划编制小 组,共同制订培训计划。
(2) 由企业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培训计划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时间进度要求、实施细 则等O
(3) 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召集相关人员参加培训计划制订会议,就培训计划编制的原则、注意 事项、实施细则等问题进行讨论,明确制订培训计划的工作安排与分工。
(4) 组织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对以前培训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 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培训工作方向和基本建议。
(5) 各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就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6) 企业人力资源部对下属分公司或部门的培训计划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编制整体培训 计划,并形成初步方案。
(7)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培训计划修订会议,就培训计划的内容进行 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8) 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修改意见对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完善,毙成后上交企业总经理批 准,下发到各职能部门,作为下一年度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 了解安全评价业务指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能够对三级安全评价师安全评价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制定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评判标准和 实施方案。
•能够编制三级安全评价人员作业指导书。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评价业务指导原则中,( )是高级别安全评价师应能准确发现、指出被指导对象 存在的问题、偏差和不足,根据被指导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督促被评价人 员学习、改进,落实在行为的改善中,取得实际效果。
A. 以激发和鼓励为主的原则
B. 以帮助为主,以示范、典范为指引的原则
C.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D. 强调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原则.
参考答案
ITC |
二、多项选择题
1.二级评价师对三级安全评价师进行业务指导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
A.能有效倾听 B.较强的交流和洶通能力
C.有较强的团队和奉献精神 D.无量行为的技能
E.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答案
1. ABCE I' ' :
三、简答题
编制三级安全评价师作业指导书应注意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编制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作业指导书应能支撑程序文件。
(2) 职责、极限和相互关系协调一致。
(3)控制力度与质畳要求一致。
(4) 与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指南适当接口。.
(5) 正确理解各项活动的全部输入与输出,并加以全面控制。
(6) 必须符合工作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
(9) 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内容一般应满足两个原则:①5W1H原则,②“最好,最实际”原则O
(10) 应便于修订并能及时修订。
(11) 作业指导书应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才能执行。
(12) 作业指导书是受控文件。
全国二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理论知识)
答题指导: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社会禄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记录无效。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_、单项选择题
(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受社会普遍认可的职业道德,不包括( )O
A.法律规定 B.乡规民约 C.职业规范 .D..社会习俗
2. ( )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 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A.职业技能 B.职业道德
C. 社会公德 D.传统文化
)0
B.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D. “领导要求咱干啥,咱就干啥".
3.下面说法中,符合敬业精神要求的是(
A. “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
C. “给钱就要好好干,否则对不起良心”
4,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o
A.行政职务 B.工作位置
Ct技术工种 D.技术等级
B..任何时候都不说假话
D.善意的谎言体现了诚信的社会价值
B.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D.加强自律、规范职业
)年以上才可以申报二
5.关于诚信,正确的说法是( )。
A.忠诚单位领导
C.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诺言
6. 安全评价师职业守则不包括(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C.相互协作、互相拾价
7.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级安全评价师。
A. 4 B. 5 C. 7 D. 3
8. 二级安全评价师不能担任评价机构中的(.
A.现场评价人员 B.安全评价资料收集技术人员
C.二级安全评价人员培训教师 D.过程控制负责人
9. 二级安全评价师应具备的能力是( )=
A.运用故障假设分析与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 317 •
进行评价
B. 对独立生产单元、辅助单元,设施装备装置,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C. 分析区域周边单边生产、经营活动押着居民生活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相
D. 分析区域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
A.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区,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 腐蚀和中毒危险的场所
.B.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区域,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 险源
C. 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危险区域,如以运输车辆、车间内的运设备为移动源
D. 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危险区域,一般线源引起的危害范围较点源大..
A.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采用几级扇风机站接力来代替主扇
B. 矿井通风系统根据进出风的相对位置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三类
C矿井通风网络分为串联、并联和角联通风网络三种
D.矿井通风的作用仅仅是提供新鲜空气
12. 关于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生产、储存设施的布置,错误的是(’)D
A. 应布置在主导风向上风侧
B. 应远离人员集中场所
C. 腐蚀性物质的有关设施应按地下水位和流向,布置在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的下游
D. 辐射源应设在僻静的区域,与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交通主干道和主要人行道保持安全
距离 ’
13. τ面( )是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的危险有害特征。
A.透水 B.冒顶片帮 C.化学灼伤 D.瓦斯突出
14. 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车速不高,但站间距离短,列车追踪运行的时间间隔一般为
( )分钟。
A. 1〜2 B. 2〜3
C. 3-~-j4 D'. 4~5,
C.射频电磁波 D.微波
15.下列物理因素中,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A.-紫外线 B,中子
16.地面火灾的火焰或由它所产生的火灾气体、烟雾随风流进入井下,威胁着矿井生产和从
业人员安全的,也称为(
A.外因火灾 B.井下火灾
C.内因火灾 "D.地面火灾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安全评价合同中,可以注明“取得安全许可证后付款”
B. 可以将行政许可判断结论代替评价结论,如:经评价,该企业符合取得安全许可证条件
C. 不可用行政许可判断结论代替评价结论
D. 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评价项目,一定要在评价合同中注明,企业在领到安全生产许可 证后才支付评价费用,以保障企业的权利
18.故障假设分析方法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 )"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
A. What∙*∙if B. If…What C. H。W…if Dt If-*-how
19.以下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是( )。
A-安全检査表法 B.专家现场询问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t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20.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请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一年 B.每三年 C.每二年 D.每四年
21. 故障假设分析法的目的是( ),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并根据存在的安全措施 等条件提出减低危险性的建议。该方法要求评价人员对工业规程熟知,并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设 计偏差进行整合。
A. 识别潜在危险,考虑工艺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由此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C. 定性评价事故可能后果
22.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中点数G可釆取专家座谈会法,由3〜5位专家讨论,提出G的
A.德尔菲法 B. BS法 C.网络调查法 D.模糊数学法
A.安全阀控制口打不开 B.压缩机停车时有凝液回流
A.故障树分析 B.致命度分析
C.故障类型有影响分析 D.利用概率危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
25.某故障树的结构函数表达式为T=XlX2 + (X3+XD(X3 + XQ(X4+X5),则化简后可
A. 2 个 B. 3 个’
C. 4个
)。
B. a(,ajrb')-a
D. Cab), = alb!
D. 5个
26. 关于布尔代数基本运算,正确的是(
A. a~∖τab=ab
C. {a~∖~b')' ~a ~∖~bl
27. 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A. 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评价时,可以用布尔代数基本运算方法求出最小割集
B. 径集指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这些事件均不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不发生
C. 最小割集反映了系统危险的程度,一般认为,事故树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D.最小径集反映了系统危险的程度,一般认为,事故树最小径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28. 在绘制事故树时,下层事件Xi和XZ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上层事件E的发生;反之下层
事件有一个不发生,E也不发生,则应使用(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或门 B.与门 C:与或门 D.非门
29. 关于事故树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事故树分析法是安全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B. 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法
C-事故树只能用于定性分析
D.事故树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计算
30.某系统事件树如下图所示,已知事件A的可靠度为0, 8,事件3的可靠度为0. 9,事件C 的可靠度为0. 7,请问系统的可靠度为( )。
事件』成功 宀ʌ
事件Z 失败
事件8成功 安全
■ 事件C成功 安全
事件3失败
事件C失败 由址
A. 0. 994 B. 0. 504 C. 0. 006 D. 0. 944
31. 事件树分析的步骤为( )o
①描述导致事故顺序情况;②编制事件树;③确定事故顺序的最小割集;④识别能消除初发 事件的安全设计功能;⑤确定初始事件(可能引发感兴趣事故的初始事件⑥编制分析结果。
A.②一④一⑤一①一③一⑥ B.⑤一②一④一①一③F⑥
C.②一④一⑤一③一Φ—⑥ D.⑤一④一②—~①一③一⑥
32. 在计算火灾、爆炸指数时,只评价从( )角度考虑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称为恰
当工艺单元。
A.防止事故发生 B.损失预防 C.应急处理 D.灾后恢复
33. 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若物质系数MF为10,-般工艺危险系数FI为
2.0,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3 ⅛ 4.0,则工艺单元危险系数R应为( ),火灾爆炸指数F&EI应 为( )。
A. 5.0 50.0 B. 6. 0 60. 0 C. 7.0 70.0 D. 8.0 80.0
34「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属于工艺控制补偿系数(G)范围的是(,)。
A.泡沫灭火装置 B,化学活泼性物质检查.
C.水幕 D.特殊灭火系统
35.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G为工艺控制补偿系数,G为物质隔离补偿系数,G
为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为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和C1 sC2 .C3的关系为( )。
A. C=CI +C2 +C3 B. CZ=CI-C2XC3
C. C=CIXC3 ×C3 D. C-Ci+ C2 XC3
36. 关于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中物质系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
内在特性 ■ ■ ■
B. 一般而言,对于可燃液体,闪点越低,MF越小
C. 一般而言,物质热稳定性越好,MF越小
D. MF是物质自身固有的内在特性,与工艺单元操作温度无关
37. 概率危险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单个元件的()和( )来估计整个系统发生事故
的概率。
A.设计 维修性能 B.设计 操作性能
C.使用 维修性能 D.使用 报废性能
38. 使用概率危险评价方法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假设合理 B,系统复杂性 ‘ C.数据充分 D.分析的完整性
• 320 •
39. 关于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 的要求
B. 使用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生产装置,宜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防火防爆设施
C. 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并应靠近厂房的外墙
D.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应在远离生产装置处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
40. 关于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 液化炷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宜远离排泄沟
C. 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区域和仓储区域,根据安全需要,设置限制车辆通行或禁止车辆通 行的路段
D. 道路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 5 m
41. 安全对策措施可分两大类,即( )o
A.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和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B.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和经济效益对策措施
C.经济效益对策措施和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D.安全投入对策措施和经济效益对策措施
42. 关于安全电压,正确的表述是( )。
A. 安全电压~定安全
B. 安全电压指电压值小于380 V的电压
C. 安全电压指电压值小于220 V的电压
D. 安全电压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安全条件下才能保证安全
43. 在使用不发火混凝土铺设地面时,分格材料应使用( )材料。
A.玻璃 B.铁皮 C.钢条
D.黄铜
D.简单易辨
D.敞开楼梯间
44. 下面( )不是使用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原则。
A.醒目清晰 B.易懂易记 C.内容全面翔实
45. 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 )。
A.防烟楼梯间 B.室外楼梯 C.封闭楼梯间
46. 根据国家标准GB 2893-2OOK安全色》,红色表示的含义是(
A. 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B. 表示指令
C. 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D. 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47.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
或者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 30 ' B. 60 C. 90 D. 120 ■
48. 对于额定蒸发量大于0.5 t/h或者大于4 t/h且装有可靠超压连锁保护装置的蒸汽锅 炉,应当至少装设()个安全阀.
A. 1 B. 2 C. 3 D. 4
49.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依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
和时间,可将危险环境分为( )。
A. 0区、1区、2区 B. 10区、11区、12区
C, 21 区、22 区、23 区 D, 20 区、21 区、22 区
50.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距离不应大于( )。
A. 30 m |
B. 40 m |
C. 100 ITI |
D. 200 m |
51. 一般情况下,独立避雷针的接地应单设,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 |
)o | ||
A. 4 ∩ |
B. 10 ∩ |
C. 20 Q |
D. 30 Ω |
52. II类电气设备的外壳绝缘采用( |
)。 | ||
A.工作绝缘 |
B.基本绝缘 | ||
C.保护绝缘 |
.D.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
A.安全对策措施 B.应急预案建立 C.作出评价结论 D.编制报告
A.目标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层次性原则 D.无条件服从管理原则
A. 根据项目所属行业与本机构资质范围对照,确定是否满足资质管理要求
B. 如业务资质范围不能满足评价项目要求时,可以借用其他评价机构的资质
C. 根据评价项目所需评价人员、技术专家、仪器设备等方面考虑,是否能够按期完成评价工作
D. 根据项目规模和行业所特有的风险情况,估算评价费用,与被评价单位拟承担的评价费 用比较,确定所承受的风险是否与收益相适应
56. 关于项目信息交流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o
A. 项目信息交流是指项目执行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B. 项目信息交流仅指人际信息交流方面的内容
C. 项目信息交流应包括人际信息交流和组织信息交流方面的内容
D. 人际信息交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技巧
57. 在安全评价作业指导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以激发和鼓励为主的原则 B.经济效益第一的原则
C.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 D.强调实际工作能力的原则
58. 关于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0
A. 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应便于修订并能及时修订
B. 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吸收安全评价人员参与
C作业指导书起草完毕即可生效使用
D. 作业指导书是受控文件,经批准后只能在规定的场合使用
59. 项目现场勘察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 明确项目现场勘察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日程安排.
B. 明确现场勘察所需仪器设备
C. 明确现场勘察所需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
D. 按照企业要求,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现场,不去勘察
60.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 )。
A. 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样性和有效性
B. 多媒体教学具有准确性、可重复性、可发展性
C.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D. 以上全是
二、多项选择题
(共2。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 错项,错选、多选、漏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1. 危险有害因素的特征包括( )0
A. 普遍性 B.专业性 C.客观性 D.转化性
E.规律性
2. 评价工作计划的作用包括( )o
A∙落实评价范围的工作内容和过程
B. 保证安全评价的工作进度
C. 增加安全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D. 对安全评价工作内容预先做出日程安排
E. 对评价工作过程进行总体设计
3. 港口生产作业的特点包括( )。
A-港口生产设备落后 Bt港口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水平薄弱
C.港口生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D.港口装卸作业流动分散劳动密集’
E.装卸条件复杂多样
4. 对于锅炉和压力容器,主要从(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A. 锅炉压力容器设计不合理
B. 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是否失效
C. 承压元件是否失效
D. 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失效
E. 锅炉压力容器应急
5. 从建筑施工作业特点和环境来看,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的危险有害因素体 现在()o
A.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时间长,作业量大 B.施工环境变化频繁及施工作业流动性大
C.施工项目工序简单,变化小 Dt施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手工劳动多
E.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面狭窄,交叉作业多
6. 故障假设分析中,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的形式显示,主要内容包括( )。
A.假设 B.提出的问题
C.回答可能的后果 D.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方法或方案
E.安全措施
7. 下列对故障类型的实际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0
A. 故障的严重度越高,风险率越犬
B. 严重度和故障概率都较高的故障类型风险率大
C. 处于风险率矩阵图右上角方块的故障类型风险率最高
D处于风险率矩阵图右下角方块的故障类型风险率最高
E.故障概率越高,风险率越大
8. 下列关于制定培训计划的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E.标准化原则
9. 事件树分析的目的包括(
A.判断事故能否发生 B.指出消除事故的安全措施
C.确定事故后果 D.确定事故顺序的最小割集
E.掌握事故发生规律
10. 符合申报二级安全评价师的条件包括( )。
A.取得大专学历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
B.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 取得三级安全评价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 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D.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师正规培 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E. 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二级安全评价 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11.对于概率分析方法,主要考虑( ),常用的概率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组合概率、事故
树分析法、频率组合、马尔科夫模型等。 '
C,时间间隔
A.时间不确定性 B.时间独立
E.事件节点
12.在安全评价过程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
B.可操作性
)0
C.经济合理性
D,时间相关
D.模糊性
A.针对性
E.科学性
13. 安全标志包括(
A.禁止标志
E.允许标志
14. 安全对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A.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C.工伤事故处理措施
E.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1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特点是( )。■
A. 科学性 B.针对性
E.权威性
16. 下列关于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便于消防车吸水,设置数量由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
B. 露天生产装置的消火栓宜在装置四周设置,当装置宽度大于160 m时,可在装置内的路
)。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B.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D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C.全面性
D.实用性
边增设
C. 易燃、可燃液体罐区及液化石油气罐区的消火栓应该设在防火堤外
D. 低压给水管网室外消防栓保护半径不宜超过80米
E.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必须保证城市街坊的任何部位着火都在两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之内
17.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有()。
A.客观公正 B.有说服力
C.概括性、条理性强
D.生动翔实
E,观点明确.
18.现场勘察的时机选择应从以下面( )考虑。
A. 已对被评价对象有了初步了解,并编制了详细的现场勘察调査表
B. 现场勘察人员可在要求的时间内全部到场
C. 现场勘察所需设备可在要求的时间内正常使用
D. 被评价对象处于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状态
E. 被评价对象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状态
19-业务指导的基本能力包括( )o
A.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B.具有较强的团队和奉献精神.
C.能坚决执行领导的指令 D.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E.估量行为的技能
20.下面属于项目信息表现形式的技术形式是( )。
A.谈话记录 B.汇报及工作检査
C.广播、电话和电报 D.录像、录音机展览
E.讨论和研究、会议
―、单项选择题
1. A |
2. C |
3. A |
Γb |
5. C |
6. C |
7. B |
8. C |
9. A |
10. B |
11. D |
12. A |
IrC |
14. B ' |
15. B |
16. B |
17. C |
18. A |
iɪe |
20. B |
2LB ~~ |
22. B |
23. D |
24. B |
25. C |
26. B |
27. D |
28. B |
29. C |
30. A |
^~ ~ 31. D |
32. B |
33. D |
34. B |
35. C |
36. D |
37. B |
38. D |
39. D |
40. C |
41. A |
42. D |
43. D |
44. C |
45. C |
46. C |
47. A |
48. B |
49. A |
50. A |
51. B |
52. D |
53. C |
54. D |
55. B |
56. B |
57. B |
58. C |
59. D |
60. D |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E |
2. ABC |
3. CDE |
4. BCD |
5. ABDE |
6. BCDE |
7. BC |
8. BCDE |
9. ABCE |
10. ABDE |
11. BD |
12. ABC |
13. ABCD |
14. ABDE |
15. ADE |
16. ACE |
17. ACE |
18. ABCE |
19. ABD |
20. CD |
全国二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卷(专业能力)
答题指导: .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记录无效。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一、选择题
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 m×300 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 运公司沬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2008年3月 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M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 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 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I km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事故发生 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 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Iot、过硫酸铉40 t、高镒酸钾10 t、硝酸铉 130 t、洗衣粉50 t;6号库房存放硫黄15 t、甲苯4 t、甲酸乙酯10 to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 '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 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 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3为单选,4〜5为多选)
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MGB 12268-199O))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0
A.硫化钠 B.高锭酸钾 C.甲酸乙酯 D.硫黄
E.甲苯
2.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MGB 18218),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B. 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C 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 本案例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
C.硝酸钱存储量达130 t
E.库房管理混乱
4.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
A.高镒酸钾 B.硝酸铉
E.甲酸乙酯
5. 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B. 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
D.高镒酸钾存储量达10 t
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
C. 甲苯 D.洗衣粉
)。
B.仓库内使用防爆电器
C.安全巡检措施 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
E.违章处理措施
二、情景分析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一拟建催化剂生产工艺中主要原料以管线输送,生产工艺过程采用间歇式。各工艺步骤 概略介绍如下:合成的催化剂载体、原料四氯化钛以及少量甲苯经管线输送至催化剂合成反应釜 进行,载钛反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送至盐酸尾气洗涤系统。技术改造后此处介入少量甲 苯,其作用是使得反应更温和。反应结束后甲苯进入甲苯回收系统。载钛反应的产物进入下一 步洗涤工序。洗涤工序主体设备为搅拌洗涤釜,采用蒸汽加热,蒸汽压力为0.6 MPa°在洗涤工 序中,将分别采用四氯化钛、甲苯、乙烷等溶剂进行多次洗涤。各次洗涤后溶剂将进入相应的溶 剂回收系统。甲苯精馅塔采用蒸汽加热,蒸汽压力为1.3 MPatj经过多次洗涤的产物经真空抽 干,得到干燥的产品。产品经筛分、掺和、包装等步骤,成为成品。氯化氢气体经水喷淋尾气吸收 系统形成稀盐酸,储存于盐酸储罐中,定期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
请根据以上信息,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进行评价,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10分)
2. 假定某公司是一家大型联合化工企业,生产氯、烧碱、硫酸、盐酸等多种化学品。公司享 有极高的安全信誉,在过去的59年里,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许多技术人员都被国际上公认为 是化工产品生产和加工方面的专家。公司决定提高氯乙烯单体的生产能力,并决定建一条工艺 生产状况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VCM生产线。公司专门成立一个职能部门(筹建处)负责这项带 有风险的三年投资计划。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部分,业务小组的领导者决定,为进一步识 别和评价危险性,釆用故障假设分析对氯乙烯单体产品的生产进行安全评价。
(1) 简述故障假设分析的基本程序。(5分)
(2) 先提出故障假设分析,再综合分析结果。(5分) J
3. 某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见下图,作为二级安全评价师,编制安全评估项目实施方案,并写
出用户对评价报告处理意见的内容O (10分) '
I计划、釆购I----对卸鄭 入库I----√W]----Al加油、辑I---»|清扫、总结I
----»1管线、保管检蔔------
4.某单位对1250名接触硅尘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时,发现职工的健康状况分布如下表 所示。
健康状况 |
健康 |
疑似硅肺 |
硅肺 |
展符号 |
~ S羿 |
- SFr | |
______人数 |
1000 |
200 |
50 |
根据统计资料,一年后接尘人员的健康变化规律为:
健康人员继续保持健康者占70%,有20%变为疑似硅肺,10%的人被定为硅肺。
原有疑似硅肺者一般不可能恢复为健康者,仍保持原状者为80%,有20%被正式定为硅肺, 硅肺患者一般不可能恢复为健康或返回疑似硅肺。
请用马尔科夫预测法,预测下一年后职工的健康状况。(10分)
三、计算及案例分析题(30分)
1.轮式汽车起重吊车,在吊物时,吊装物坠落伤人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起重伤人事故,起重钢
• 327 •
丝绳断裂是造成吊装物坠落的主要原因,吊装物坠落与钢丝绳断脱、吊钩冲顶和吊装物超载有直 接关系。钢丝绳断脱的主要原因是钢丝绳强度下降和未及时发现钢丝绳强度下降,钢丝绳强度 下降是由于钢丝绳腐蚀断股、变形和钢丝绳质量不良,而未及时发现钢丝绳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日常检查不够和未定期对钢丝绳进行检测;吊钩冲顶是由于吊装工操作失误和未安装限速器 造成的;吊装物超载则是由于吊装物超重和起重限制器失灵造成的。请用故障树分析法对该案 例进行分析,做出故障树,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假如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独立发生的,且发 生概率均为0. 1,即由=虫=灾=…=% = 0.1,试求钢丝绳断裂事故发生的概率O (15分)
2.某机械加工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有车床、饨床、磨床、钻床、冲床、剪床等,同时,车间还安 装了 3 t桥式起重机,配备了 2辆叉车。根据该公司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大部分事故为机械 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其中某年内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共有14起。
请根据给定条件,回答以下问题:
(1) 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5分)
(2) 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作业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5分)
(3) 简述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5分)
四、综合应用题(20分)
某火力发电厂已安全运行多年,现需对其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巳知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系 统包括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电气系统。
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和给水泵等组成,它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水系 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变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 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蒸汽温 度和压力很低,被排入凝汽器冷却,凝结成水经过加温和脱氧又给水泵打入高压进入锅炉。
燃烧系统由锅炉的燃烧部分、输煤部分和除灰部分组成。锅炉的燃料——煤,由皮带机输送 到煤粉仓的煤斗内。经给煤机进入磨煤机磨成煤粉,风粉混合后进入炉膛燃烧,烟气经除尘器后 排出,炉渣经炉渣机成为炉灰排到储灰场。
电气系统中的发电机发出电,进变压器升高压电后通过高压配电装置和输电线路向外输送。 有一部分场内消耗。电气设备有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和厂用配电装 置等。
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流程为:首先燃料放在炉中燃烧放出热能,将给水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 和温度的过热蒸汽,然后经高温变压管道送入汽轮机,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使汽轮机转子旋转, 同时带动发电机一起高速旋转,从而发电。
主要设备及关键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等,关键设备为磨煤机、煤粉系统、水膜除 尘器、no kV回线路。
主要辅助系统:控制系统、输煤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系统、厂用电系统等。
请根据给定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L对该火力发电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
2. 试针对火力发电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分)
3. 若该厂想使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这一方法,请说明该方法可以对哪几个方面进行评 价,并指出适用于该项目的其他安全现状评价方法,并说明理由o ClO分)
—、选择题ɑo分)
1. B |
ZD |
3. A |
4. ABCE |
5, ABD |
二、情景分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进行评价:
(1) 概况
①安全预评价依据;②建设单位简介;③建设项目概况;④生产工艺简介。
(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见下表)
危险 |
原因 |
危险 |
原因 |
■物体打击 |
工具摆放不当 |
冒顶片帮 |
无 |
车辆伤害 |
产品的运输车辆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
透水 |
无 |
机械伤害 |
机械设备故障或缺略,人员提作失误 |
放炮 |
无 |
起重伤害 |
起重设备故障戒缺胳,人员操作失误 |
火药爆炸 |
无 |
触电 |
电气设备故障或缺陪,人员操作失误 |
瓦斯爆炸 |
无 |
滝溺 |
无 |
锅歩爆炸 |
无, |
灼烫 |
高温设备及物料 |
容器爆炸 |
压缩空气罐超压 |
火灾 |
稣气 |
其他爆炸 |
氢气 |
高处坠落 |
在超过基准面2米的地方作业无防护措施 |
中毒窒息 |
氯气、氯化氫,进入设备检修 |
坍塌 |
物料堆码过高 |
其他 |
跌伤、扭伤 |
毒物 |
氯气、氯化氢 |
生产性粉尘 |
无 |
噪声振动 |
各种设备 |
高温 |
高温设备等 |
低温 |
无 |
福射 |
无 |
(3) 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① 评价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② 评价单元划分:整个项目为一个评价单元。
(4) 定性、定量评价(采用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5)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见下表,另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安全 培训、特种作业培训)
(6) 安全预评价结论(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或者不满足)
安全对策措施如下表所示。
危险 |
原因 |
对策措施 |
火灾 |
氧气 |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控制和消除引火源、有效监控,及时 |
其他爆炸 |
氧气 |
处理 |
中毒窒息 |
氯气、氯化堑、进入设备检修 |
通风、防止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有害气体报瞥仪等 |
车辆伤害 |
产品的运输车辆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
加强车辆检慘、人员培训、交通规则 |
机械伤害 |
机械设备故障或⅛⅛陪,人员操作失误 |
安全防护、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安全标志 |
起重伤害 |
起重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操作失误 |
设备维护、人员培训 |
触电 |
电气设备故障或缺幣,人员操作失误 |
接零、接地;漏电保护;绝缘}安全电压;屏护和安全距离;连锁保 护;人员培训等 |
购烫 |
高温设备及物料 |
防喷濺,隔热措施,个体防护 |
物体打击 |
工具摆放不当 |
安全帽 |
高处建落 |
在超过基准面2米的地方作业无防护 措施 |
安全防护网、安全带、十不登髙等 |
坍塌 |
物料堆码过高 |
限制堆码高度(2米) |
毒物 |
氯气、氯化氢 |
有害气体报警仪、通风,个体防护服 |
噪声振动 |
各种设备 |
耳塞、限制接触时间、隔噪材料 |
容器爆炸 |
压缩空气罐超压 ' |
按期检测,建立应急预案 |
高温 |
高温设备等 |
隔热措施,个体防护 |
其他 |
跌伤、扭伤 |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
2. (I)故障假设分析的基本程序(5分)
故障假设分析过程简单,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回答这些问题。一般采用表格形式完 成。表格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安全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性方法或 方案等。
(2)先提出故障假设分析,再综合分析结果。(5分)
故障假设分析:
•乙烯送料里有杂质吗?
•氯气送料里有杂质吗?
,氯化反应太快吗?
•出现过熔炉爆炸吗?
・乙烯同氯化氢副产品分离了吗?
•使用了不适当的原料吗?
•有管线破裂吗.?
•大量的氯气将二氯化乙烯携带到下面工序了吗?
・流到加热炉中的二氯化乙烯是间断的吗?
•副产品被送到氯乙烯单体储罐了吗?
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故障假设分析 |
后果/危险 |
建议 ' |
负责人 |
解决时的 签字和0期 |
乙烯供料 伴有杂质 |
在乙烯中主要杂质是油,油与氯气剧 韻反应,然而,在乙烯中的油通常是少 量的,而且反应器中大量的二氯化乙 烯将抑制任何的油/.氯化反应,水也是 微量杂质 |
査证高纯度乙烯的利用率和 供料的可行性' 确定并检验油/氯化反应的反 应动力学 |
乙烯专家 化学专家 | |
氯气供料有杂质 |
在氯气中主要杂质是水II在氯气中有 大量的水会引起兼气装置设备的韻 坏,在送到氯乙烯单体装置时有水会 引起停车。少量的水不会有问题 | |||
供料管线破裂 |
氯气——将有大量的液氯逸出,并在 周围形成大量的氯气气雾 乙烯一将会有大量的液体乙烯逸出 形成大量的乙烯气雾,具有潜在的燃 烧和爆炸危险 |
考虑给氯乙烯单体装置供给 氧气气体 评价该公司加工高度易燃原 料的能力。考虑意外燃烧的 安全培训和保护装置 |
化学专家 装置消防主任、协 会的培训官员 工程师 | |
供料违章不稳定 |
反应也许会失去控制,还不知道可接 受的操作限度 |
检验在各神乙烯/氟气供料比 率下的反应速率 |
化学专家(了解研 究) |
3. (10 分)
项目实施方案就是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对项目范围内的各项活动所做出的合理安排。其 系统地确定项目的任务、进度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等,使项目在合理的工期内以尽可能低的成 本和尽可能高的质量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通常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进度、职责与权限、项 目成果等。
工作计划表的基本内容如下所示。 '
阶段 |
过程/时间 |
评价组人员与任务 |
被评价单位 |
预期成果 |
一 |
准备阶段 X月X日前完成 |
•资料文件法规收集 •项目风险分析 |
•提供相关资料 . •配合部门和人员确认' |
•资料清单 •风险分析报吿或结果 |
二 |
方案策划 X月X日前完成 |
•人员配置计划 ,现场勘察方案 |
•提供相关信息 |
•工作计划 |
三 |
现场勘察 X月X日前完成 |
•现场调研与访谈 •检测检验分析 |
现场陪同 |
•现场勘察报吿或结果 •相关资料与数据 |
四■ |
报吿编制 X月X日前完成 |
,大纲确认 •分项编制 •报告汇总 |
•提供相关信息 |
,报告讨论稿 |
五 |
报告审核、修订、确认 ※月XEl前完成 |
•进行报告审核程序 •(针对内外部意见)进 1步完善修订 •最终确认印刷成册 |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信 息交流与沟通 |
•评价报吿终稿 |
六 |
资料归档 项目评估与结算 X月X日前完成 |
*汇总项目金部资料 •项目组长进行项目总 结与结算 |
•接受评价报告 |
•项目档案 •项目结算単 |
项目进度计划表如下所示。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
20—31 |
1 — 20 |
21 〜31 |
1〜5 |
6〜10 | ||||||
准备 勘察 阶段 |
资料收集 |
评价组 | ||||||||
风险分析 _____ |
机构与 组长 | |||||||||
确定组织机构 | ||||||||||
职位职责分析与设计 | ||||||||||
现场勘察准备 |
■评价组 | |||||||||
现场勘察实施_____ | ||||||||||
勘察报告编写 | ||||||||||
报告 编制 评审 |
报吿构架 |
评价组 | ||||||||
报告编写________ |
编写人、 组长、机构 |
B | ||||||||
整合报吿 | ||||||||||
文件审核/修订/批准 | ||||||||||
总结 |
报告归档 项目评估与结算 |
组长、, 机构 |
■ |
■ |
■ |
用户对评价报告处理意见的内容:
(1) 对文字方面的意见处理
对于文字方面的意见,应逐一核对,修改完善。
(2) 对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定性定量评价的意见
① 对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异议;
② 对风险评价等级的异议;
③ 对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使用中的准确性的异议。
(3) 对安全对策措施和评价结论的意见
① 在报告编制完成之前,顾客已落实了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要求不在评价报告中体现;
② 对所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提出异议;
③ 由于各种原因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无法整改;
④ 对评价结论给出的风险程度不接受。
4. (10 分)
健康人员继续保持健康者剩70%,有20%变为疑似硅肺,10%的人被定为硅肺,即
Fll=O. 7, P12 0.2) -PI3 = 0. 1
原有疑似硅肺者一般不可能恢复为健康者,仍保持原状者为80%,有20%被正式定为硅 肺,即
Rl= °, F22 = 0* 8, f,23 = 0. 2
硅肺患者一般不可能恢复为健康或返回疑似硅肺,即
P 31 =O , |
P 32 = 0 ? |
R |
=1 | |
状态转移婚阵为: | ||||
~Pn p∖2 |
Z | |||
P = |
Pn P22 |
P沮 | ||
-P 31 Pn |
力33- | |||
预测一年后接尘人员的健康状况为: |
PlI P∖il Pn S⑴=S⑴.P = [S仪,Sz) sɜŋŋ 力21 PlI 023 也 31 p32 p33-
一0. 7 0. 2 0.「
=CIOoO,200f50] 0 0.8 0.2 = [700,360,190]
_0 0 1 -
即一年后,仍然健康者为700人,疑似硅肺者360人,被定为硅肺者190 A0预测表明,该单 位硅肺发展速度很快,必须加强防尘工作和医疗卫生工作。
三、计算及案例分析题(30分)
1. (15 分)
起重钢丝绳断裂事故树如下所示。
最小割集计算:
T=AI +A2+A3
= B1B2+X6X7+X8X8
= (X1+X2+X3)(X4+X5) + X6K+X8X9
=Xi X4 + Xi X5 + Xz X4 + X2 及 + X3 X4 +X3X5 + X6X7+X3Xs
则最小割集有 8 个,即 Kι = {X1,X4)jK2 = {X1,X5)fK3 = (X3,X4}jK4 = {X2tX5);
Ki-{X3,Xi}iK6 = {X3,X5}iK7 = {X^X7}iKs={Xs,Xs}a
最小径集计算:
TZ = AIZ ∙ A/ •&'
= (B1z+B∕)(X√ + X7z)(X∕ + X∕)
V ! γ ! γ ʃ γ /丄 Vr fV t V f V f _L V 'V ! V t V ! _|_ V ! V f V ,V f ʌi ʌ 5 ʌ β ʌ g ^^Γ A4 ʌ 5 ʌ & ʌ & -TA4 ʌ 5 ʌ 7 ʌ 8 -I- λ4 ʌ 5 ʌ 7 ʌ 9
则故障树的最小径集为8个,即
R = {X∣,X2,X3,X"X8hR = {X1,X2,X3,X6,X9}*3 = {Xι,X2,X3,X7,X8};
R = {Xι ,X2 , X3 ,X7 ,X9 };尸5 = {X4 ,X5 ,Xs ,Xa} ;R = {X4 ,Xs ,X"X9 };
P7 = (X4tX5,X7,Xg},Ps = {X4,X5,X7,X9};
根据最小割集计算顶上事件的概率,计算起重钢丝绳断裂事故发生概率:
即 g =1 — (1—Qi1 )(1—⅛,⅛2 )(1—¾ )(1 —q⅛4 )(1 —g⅛5 )(1 —g⅛6 )(1—⅛ )(1 )
=1 —(1—gig。(1—如虫)(1一单0)(1 —如虫)(1—qgQ(I一处女)(1一如麝)(1 一如%)
由于 qι=q2=q3=q4=qs =q$ =q? =q8=qg=Q∙ 1
则 g =1-(1-0. 1X0. 1)(1-0. l×0. 1)(1-0. 1X0. 1)(1 —0. 1X0. 1)(1-0. 1X0. 1)(1
-0. 1X0. Dd--O. 1X0. 1)(1-0. 1X0. 1)
= 1-(1-0. 1X0. D6 = I-O. 9笋=0. 07726
2. (15 分)
(1)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见下表。(5分)
危险. |
原因 |
危险 |
原因 |
物体打击 |
工具摆放不当、作业空间不当、飞出物 |
冒顶片帮 |
无 |
车辆伤害 |
运送原料和产品的叉车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
透水 |
无 |
机械伤害 |
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铳床、摩床、钻床、冲底、剪床 故障或鮭陷,人貝操作失误一.,一 , ----/ ,小、一 L N D |
放炮 |
无 |
起重伤害 |
3 t 桥任 |
¾⅜50T94 |
36100 |
触⅛ |
电气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操作失误 |
瓦斯爆炸 |
无 |
淹溺 |
无 |
锅炉爆炸 |
无 |
灼烫 |
高温的切屑及牧料、金属表面处理用的化学药品 |
容器爆炸 |
无 |
火灾 |
可燃物、电气火灾 |
其他爆炸 |
无 |
高处坠落 |
在超过基准面2米的地方检修无防护措施 |
中毒窒息 |
无 |
坍塌 |
物料堆码:⅛高 |
其他 |
跌伤、扭伤 |
毒物 |
无 |
生产性粉尘 |
各粉料 |
,噪声振动 |
各种设备 |
高温 |
无 |
低温 |
无 |
辐射 |
无 |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作业事故的发生,应该釆取以下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5分)
① 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冲压设备。
② 在冲压设备上安装安全陇护装置:如固定栅栏式或活动栅栏式惊护罩,双手按钮式或双手 柄式操作的安全装置,光线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连锁装置等。
③ 工模具选用、安装合适,防止其飞出伤人。
④ 冲压工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 伸入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 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都必须在设备启动开关旁挂警告牌;工作结束时关闭电动机,直到 设备全部停车,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把脚踏板移到空挡或锁住。
⑤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⑥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3)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⅛i(5分)
① 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② 漏电保护。
③ 绝缘。 .
④ 安全电压。
⑤ 屏护和安全距离。
⑥ 连锁保护。
四、综合应用题(20分)
1.对该火力发电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
火电厂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泄漏(蒸汽、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 液体)、烧烫伤、机械伤害、电伤害、高处坠落、坠物伤害、车辆伤害、中毒窒息等,存在的主要有害 因素有:毒物、粉尘、噪声、高低温、辐射、振动等,同时人为失误和管理缺陷也算是危险有害因素。
原因分析:
(1) 火灾、爆炸危险分析
由于火力发电厂使用原料的特性和工艺的特点,以下场所、设备和工艺可能存在火灾和爆炸 的危险。
① 燃料输送系统:可能存在煤的自燃、输煤走廊的火灾、煤粉制造系统的爆炸等;
② 鍋炉系统:可能存在炉膛燃爆的危险性;
③ 各类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均存在爆炸和爆破的危险性;
⑤ 配电装置、电动席⅛r及盆墉"書落岑墀担电快女⅛⅛爆泪的危险;
⑥ 雷电引起的火灾。
(2) 电气伤害危险分析
根据火电厂工艺和设备情况,按照电气事故的类别将主要电气危险因素划分为:■
① 电气火灾和爆炸;
② 雷电危险;
③ 触电危险;
④ 静电伤害。
(3) 机械伤害分析
火电厂建设工程涉及的机械设备可能包括;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动葫芦、铲车、叉 车、皮带输送机、运输车辆等。这些设备尤其是特神设备,安装、调试或使用不当,均可能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存在的伤害事故主要有:
① 起重伤害事故;
② 车辆、交通伤害事故;
③ 输送机伤害事故,
④ 其他机械伤害事故。
(4) 高处坠落、坠物打击
在高处作业及交叉作业的过程中,若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可 能造成高处坠落或坠物打击。
(5) 有害因素分析
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若接触到毒物或接近泵、锅炉等设备会受到毒物、粉尘、噪声、高低温、辐
• 335 •
射、振动等危害。
2. 试针对火力发电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分)
ɑ)火灾、爆炸措施
① 为了防止煤的自燃,限制煤堆的高度,并将煤堆压实。运输煤的皮带尽量使用非燃烧材料制 成。严格规范锅炉操作规程,尤其是锅炉点火顺序,并加强对锅炉炉体及安全附件的日常检查。
② 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日常检查及定期检测,加强对压力容器、管道重要安全附件的检查及维 护,确保安全装置有效作用。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
(2) 防电气伤害措施
① 合理设置防电气火灾的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系统,如绝缘、漏电保护装置等。加强电气设 备和线路的日常维护,合理选择用电设备,防止适中及漏电事故发生,从而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 发生。
② 设置合理的防雷、防静电措施。如根据不同的防雷等级设置相关的避雷设置(避雷针,避 雷线等),设置防静电接地,并严格规范防雷、防静电接地电咀的测量。
(3) 防机械伤害措施
① 釆取本质安全技术,如根据情况设置安全距离。
② 在设备存在相对运动的部位(如皮带、齿轮)设置防护罩、栅栏等。
③ 根据不同情况,作业人员佩戴合理的防护用品”
④ 加強厂区车辆管理,人流与物流分开。
(4) 防高处坠落、坠落物打击防害措施
加强管理,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品。
(5) 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对于该电厂,对有害因素的防护一方面从技术改造入手采取本质安全措施,另一方面现今应 为作业人员配置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尘面罩等。
3. 若该厂想使用防护类型及影像分析这一方法,请说明该方法可以对哪几个方面进行评 价,并指出适用于该项目的其他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并说明理由o (10分)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将工作系统分割为子系统、设备或元件,逐个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 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釆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用以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 故障模式及每神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对于该电厂使用该种方法,可对某一系统或 关键设置进行分析,如针对汽水系统、燃烧系统、电气系统、重要设备如汽轮机安全性分析等。
除了故障类型分析及影响分析方法外,还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ɑ)安全检查表法,该方法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种有用而简单可行的方法。 常常用于对安全生产管理,对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中所发现的危险。安全检查表 可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
(2)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可操作性研究既适用于各个设计阶段,又适用于现有的生产装置。 对现有生产装置分析时,如能吸收有操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共同参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全国二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综合评审)
答题指导: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记录无效。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O
―、情景分析题(50分)
•某水泥厂拟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建筑、压 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新建道路、一座12000 kW余热发电机组等。
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谶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是将生产水泥 的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经粉磨制成料粉(干法)的过程;熟料燧烧是将生料粉在水泥窑内 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水泥粉磨是将熟料深加工适量混合材 料(矿渣),共同磨细得到最终产品一一水泥的过程。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ɪ
1. 石灰石储存、输送及预均化:卸车后的石灰石由胶带输送机送到碎石库储存,按一定比例 出库送至预均化堆场的输送设备上。预均化堆场采用悬臂式胶带堆料机堆料,采用桥式刮板取 料机取料。
2. 原料调配站及原料粉磨:原料调配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和后由胶带传送机送入原料 磨。原料粉磨采用辐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3. 生料均化,储存与入窑。
4. 原料输送与煤粉制配。
5. 熟料烧成与冷却:熟料烧成采用回转窑,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熟料冷却采用 篦式冷却机,熟料出冷却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的65笆。为破碎大块熟料,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 台锤破碎机。
6. 废气处理:从窑尾预热排出的废气,经高温风机一部分送至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另一部 分送入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
7. 熟料储存及运输。
8. 水泥调配: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配合经交待输送送至水泥磨。
9. 水泥粉磨:采用球磨机,磨好的水泥料送入高效洗粉机,送出的成品随气流进入布袋收尘 器,收不来的成品送入水泥库。
10. 水泥储存及散装。
11. 辅助工程:余热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站。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料立磨、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刮板取料
• 337 •
机、堆料机、烘干兼粉碎煤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回转窑、分解炉、冷却机、燃煤锅炉、余热 发电机组、压缩空气罐(压缩空气站)、袋式收尘器、电除尘器等。
请根据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 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原因。(5分)
2. 试针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分)
3. 试分析安全检査表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不 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指出适用于该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说 明理由O (10分)
4. 请按评价程序对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E (10分)
5. 写出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内容。(10分)
6. 写出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的重点。(10分)
二、 计算题(25分)
近几年来,城市大中型商业建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避 免商业建筑特大火灾的发生,抓住初期的灭火时机至关重要。
商业建筑特大火灾的发生,是由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概率为0∙l)和人员灭火失败共 同造成的。人员灭火失败可能是由于发现火灾滞后或是消防器材失效引起的。消防器材失效主 要因受手动灭火器失效(概率为0, 005)和消防栓失效造成(概率为0.05)o发现火灾滞后是由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效(概率为0. 05)和人员发现火灾滞后所致。人员发现火灾滞后是因为商 业建筑内无值班人员(概率为0.03),或者是值班人员的失职(概率为0.05)和起火位置隐蔽(概 率为0.002)等原因造成。
1. 选取商业建筑特大火灾事故作为顶上事件,绘制故障树图。(5分)
2. 用布尔代数化简法计算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5分)
3. 计算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5分)
4. 对该故障树的基本事件进行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临界重要度分析,并简要说明三种 重要度的含义。(5分)
5. 简要论述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5分)
三、 命题写作
(请仔细阅读题目,根据要求作答,本题满分25分)
一拟建加氢站根据规划其东侧隔10米宽的绿化带即为城市主干道,且到城市主干道东侧的 居民区围墙距离约100米,南面为公交枢纽,站址与公交枢纽之间是一条公路OI加氢站北侧和西 侧为空地。
加氢站总平面布置主要分为卸气区、工艺区、加注区和站房四个区域。
卸气区布置在站区南部,布置有三辆长管拖车位,以满足“两用一备”的要求。卸气区细分为 转车区、停车区和卸气柱区。停车场地的长宽均大于25米,以满足长管拖车的转车要求。停车 区各车位净距为2.5米,与两侧围墙净距为3米。卸气柱位于长管拖车尾侧,与长管拖车一一对 应,也为三组,卸车台长宽各L 5米。
工艺区布置在站区中部西侧,布置有压缩机、固定式储气瓶组和氮气吹扫瓶组,压缩机为两 组撬装式,每撬布置两台,固定式储气瓶组共有两组,采用ASME储气瓶,分别为9个一组和6 个一组。压缩机和固定式储气瓶组采用单面防爆围墙与站房分隔。站区的放散总管和避雷针均 布置于本区域的最西侧,并满足与站区围墙、储气设施和压缩机的安全距离。
• 338 •
加注区位于站区中部东侧,由四座加氢岛及其整体天篷构成,其中三座岛上各布置一台加氢 机,一座岛备用,加氢机均用双枪,可满足两侧车辆同时加注的要求,两岛间纵向中间车道宽度7 米,满足同时通行公交车和小轿车的要求。
站房布置在站区的西北侧,为一栋单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60.8平方米,主要包括营业间、 办公间、变配电间、控制间、卫生间等,与站内高压储气设备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并采用防 爆防火墙隔开。
站内设北进南出两座大门,均面向城市主干道,四周均釆用围墙,其中西侧为高3.2米实体 墙(高于长管拖车),其余三侧为高2. 5米的镂空非实体墙。
本站的总氢储量约860千克,其中站内的固定式高压储氢量约300千克,储存压力不大于 45 MPa(ZOoC),站内的移动式长管拖车560千克(计两辆,不计备用车),储存压力不大于 20 MPaD
本站属于三级站(国家标准小于1000千克,地方标准小于2000千克"加氢机充装压力 35 MPa(20°C),能满足车辆快速连续加氢的要求。
试根据以上信息,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情景分析题(50分)
1. 依据GB 6441,该水泥厂存在以下危害:
(1) 粉尘危害:水泥厂生产、包装、运输的各个环节都有粉尘产生,人员长期接触并吸入易导 致尘肺病。
(2) 爆炸危害:包括锅炉爆炸和压力容器爆炸,燃煤锅妒由于超温、超压、缺水或设计缺陷操 作不当引起爆炸,空气压缩机由于超压或设计缺陷以及操作不当会引起爆炸。
(3) 触电伤害:电击、雷击,电器未接地或设计缺陷,人员未戴防护接触电器引起触电,高建筑 未安装避雷针引起雷击。
(4) 高处坠落:高处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人员未系安全带。
(5) 机械危害:车间的大型机械引起卷入、绞入或撞击伤人。
(6) 物体打击一
(7) 其他爆炸(煤尘爆炸)。
(8) 中毒窒息(Co等有毒有害气体)。
(9) 高温(灼伤、烫伤)危害。
(10) 噪声危害。
(11) 车辆伤害。
(12) 其他技术或管理措施造成的危害。
2. 针对上述危害采取的措施:
(1) 粉尘危害:个体防护、通风系统、除尘措施。
(2) 特种设备需要有操作规程、定期检测,操作员工需要参加培训、持证上岗。
(3) 预防触电的措施:防护。
3)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加设防护栏,员工系安全带。
(5)机械伤害的措施:加设防护栏、防护罩,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6) 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7) 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降低粉尘浓度,加强监测。
(8)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预防职业病。
(9) 防止高温的措施。
(10) 防止噪声的措施,个体防护,膈音设施。
(11) 防止车辆伤害的措施。
(K)其他技术管理措施。
3. 不适合于水泥厂验收评价的方法是道化学火灾和爆炸指数评价法,理由如下:
道化学火灾和爆炸指数评价法主要考虑单元内储存、处理的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危险物 质的数量、资金密度、工作温度和压力等,一般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评价。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 评价法,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计状况、物 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 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道化学火灾和爆炸指数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项目存在有易燃、易爆或化学活性物质,并要求物 质的量不少于454 kg或0,454 m,。主要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而该建设项目不存 在有易燃、易爆或活性化学物质,故道化学火灾和爆浑指数评价法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的安全验 收评价。
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有:
(1) 安全检查表法
理由:安全检查表法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 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可适用于工程、系统 的各个阶段。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 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检查 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 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理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 的危险程度。原理: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 险环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作业条件的危险⅛ D=LXEXC0
该建设项目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时,其主要设备设施及配套设施应已建成,生产过程中存在 较多的危险作业场所,如生料制备、熟料熾烧及水泥粉磨等,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评价 这些危险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大小,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4. 安全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1) 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 准及建设项目资料。
(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或场所的特点,识别 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 确定安全评价单元: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 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
(4) 划分评价单元的一般性原则:按生产工艺功能、生产设施设备相对空间位置、危险有害因 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评价单元,使评价单元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5)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6) 定性、定量评价:根据择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 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为制 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7)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 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8) 给出安全评价结论: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 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结论。
(9)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5.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内容:
(1) 风险分析和签订合同;
(2) 建立评价项目组;
(3) 评价现场检查;
(4) 项目自审;
(5) 过程控制审核;
(6) 技术审核;
(7) 报告审批;
(8) 报告签发。
6. 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的重点:
(1) 评价项目设立依据和性质;
(2) 被评价对象行业特性及周边环境;
(3) 评价机构资源现状;
(4) 项目的时间要求;
(5) 项目的经济损益分析;
(6) 项目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二、计算题(25分)
(D®故障树:采用故障树的方法,选取商业建筑特大火灾事故作为顶上事件,画出的城市大 中型商业建筑特大火灾的故障树,见图Ao (5分)
(2)求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用布尔代数化简法计算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5分)
①计算最小割集
T =Xi ∙ Al
=Xi ∙ (A2+A3)
=X1 ∙ (X2 . A4+XsX7)
=Xi ∙ [X2(X3+X4+X5)+X8X7]
=X1X2X3+X1X2X4+X1X2X5+X1X6X7
得到 4 组最小割集:{X1 ,X2,X3} ux1,X2,XJ √Xi,X2,X5} JX1,X6,X7 }o
'评价师职业资格谱试模拟题库:
特大火灾事故
发现火灾滞后
企—「"
人员灭火失败 AI
A2 消防器材失效 JJ
②计算最小径集
作与故障树对偶的成功树,见图Bo
图B成功树
T' = Xι'+Aj
= X∕+A∕ ∙ A/
= X∕ + (X∕+A∕)(X∕ + X∕)
= Xj + (X2' + X3'X4'XU(X∕ + X7')
= X1z + X√X∕ + X√X∕ + X3zX4zX∕X∕+X3zX∕X∕X∕
得到5组最小径集:
{X1}UX2,X6}UX2,X7}UX3,X4,X5,X6}UX3,X4,X5tX7}o
(3) 概率计算’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Qi =0. l,q2=0. 05 ,g3 =0. 03, Q4 =0. 05,ρ5 =0. 002 >ρ6 =0. 005, Q7 =0. 05(5 分) 概率算法;标准法或首项近似法(或其他近似法)。
,采用首项近似法,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Q RFl =q1 q2q3 ÷ Ql q2 qi + Qi q2 ρ5 + Qi <7s qι
=0. 1X0. 05X0. 03+0. 1X0. 05X0. 05+0. 1X0. 05X0. 002+0. 1X0. 005X0. 05
=0. 000435
或最小割集法
Q =1 —(1—冬22勺3)(1一 贝里卽)(1—0也宝)(1—0% ①)
= I-(I-0. 1 X 0. 05 X 0. 03) (1 -0. 1 X 0. 05 X 0. 05) (1 - 0. 1 X 0. 05 X 0. 002)(1 — 0.1X0.005X0.05)
=0. 000435
(4) 重要度分析及含义:(5分)
① 结构重要度
、 7 1 Xn-I
由:")=∑Ki(y) 得: ɪ/l)
T9, (3) 亠七3, 一 7、’ , 一 \2 丿 — a 所以,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顺序为:
La) > 1/2) > 1/3) = Jfj(4) = Zp(5) = 1/6) = Ip(7)
② 概率重要度
由:Ig (0 =
3qi
得:
lgɑ) = ~ = q2Q3 + 92Qa + Q2Qs ÷ Q6Q7 = 0. 00435 dQi
A(2) = = q1q3 + ¢1 qi + qlq5 — 0. 00435 = 0. 0082
Ig(3) = ~ — q1 qi — 0. 005
(4)=驟=q1qi = 0. 005 C⅛4
妇(5)=羿=qiqz = 0. 005 ∂q5
妇(6)=羿=Qig7 = 0. 005 t⅛6
Iff (7) = τ~ = qi Q6 = 0. 0005 3qι
所以,各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顺序为:妇(2)>Ifr(3) = L(4) = ^(5) = L(6)>妇(1)>L(7)
安全
③临界重要度
由 tcιgω = ^ιgω
叫⑴=刽⑴=爲矗X "435 = 1
叫⑵=匆⑵=δy⅛矗XO.(≡ = O.94
叫⑶=务⑶=忠矗X "05 = 0.34
S⑷=务⑷=δ7⅛ X 0.005 = 0.57
叫⑸=务⑸=房搖X0.005 = 0.23
叫⑹=豹⑹=惡臨X 0.005 = 0.057
叫⑺=豹⑺=δ7^X0.(≡5 = 0.057
所以,各基本事件临界重要度顺序为:C妇α)>CTg(2)>CL(4)>CL(3)>C7g(5)> CJg ¢6) = CIg (7)
三个“重要度"的含义:结构重要度是从故障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概率重要度 反映了基本事件的概率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影响的敏感度;临界重要度是从敏感度和自身 发生概率的双重角度衡量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标准。
(5)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作用(5分)
① 最小割集表明系统的危险性,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最小割 集的数目越多,系统越危险。求岀最小割集,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有助于掌握事故发 生规律,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利用最小割集可以进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计算顶上事 件发生的概率。
② 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求出最小径集可以了解到,要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几种可 能的方案,从而为控制事故提供依据。最小径集可以进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计算顶上 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命题写作
(请仔细阅读题目,根据要求作答,本题满分25分)
1.建筑与环境
(1) 氢站、储氢罐与邻近建筑物或设施要有足够的防火间距,氢站应为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 的单层建筑,制氢、压缩、净化、充瓶等厂房的泄压面积应大于0.2 m7m3o
(2) 厂房通风良好,室内空气换气达4次∕h,事故通风换气不少于7次/h。通风孔应设在屋 顶最高处,孔径不少于200 mm,屋顶如有隔梁或有两个以上隔间时,每个隔间均设通风孔。孔 的下边应与房顶内表面平齐,以防止氢气积聚。如采用机械通风,则必须选项用防爆型电机、风 机及其他附属设备.
(3) 制氢站的控制室与配电室、化验室不应设门直接联通,门应直通室外。制氢室往配电室、 化验室的电缆沟和暖气沟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氢站建筑不应使用钢制门窗。充氢瓶 台的地面,应用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铺成,并有导除静电的设施。
(4) 氢气放空阀、安全阀均须设通往室外并高出屋顶3 m以上的金属放空管和阻火器,各个 放空管应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外来异物堵塞的措施,如安装防雨罩等。
(5) 氢站应安装防雷设施,室内及明火现场空气中的氢含量不应,大于3%,油区可燃气体,以 氢为标准,要求小于0.8%o
2. 氢站的配电和照明
(1) 配电线路应设熔断器保护,避免线路超载。氢站中的电力窪路应密封在金属管中,尽量 沿墙敷设,避免靠近屋顶。电话、电铃等应安装在室外,室内不得安装电钟。
(2) 开关和启动设备应设在非防爆间,如需安装在防爆间,则需选择防爆型设备。在电解间 的门边应安装紧急停车用的防爆按钮。
(3) 生产间应有可靠的导除静电装置,严禁用输送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管道作为接地线,接地 线应使用铜线。
(4) 制氢站的照度不宜低于15〜30 Lx,采用防爆型壁灯既利于防爆,又便于维修。
3. 储氢装置的安全措施
氢气的储存一般釆用储氢罐和氢气钢瓶。储氢罐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密闭容器,工作压力 为Oq〜1.5 MPa,氢气钢瓶釆用优质碳素钢、合金钢挤压或无缝钢管收缩而成,阀门釆用黄铜或 青铜制成,工作圧力为0∙l〜15 MPa。储氢装置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D储氢罐
① 储氢罐的位置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罐上应装有压力表、安全阀。安全阀上应连接带 阻火器的放散管,罐底部不准釆用底部封闭方式,以防止漏氢积聚。.
② 应对储氢罐进行压强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③ 罐区应用围墙,并设置禁火标志和防雷装置。
(2)氢气钢瓶
① 氢气钢瓶应漆成深绿色,标有“氢气”字样,外观无破痕,阀体完整,试压检验日期用钢印打 在气瓶肩部。
② 充氢时遵守安全规程,不许超过最高工作压力。气瓶使用时必须留存一定量余气,压力不 得低于0. 05 MPaeh
③ 气瓶存放和使用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不得靠近热源及在阳光下曝晒,不准和腐蚀性、氧 化性化学药品放在同一库内,氧气瓶、氯气瓶、氟气瓶等必须隔离存放。
④ 气瓶在使用时应装减压阀,开启阀门要缓慢,搬运时要轻拿轻放,运输中应放置稳固。
⑤ 当氢气钢瓶的瓶壁有裂缝、鼓泡或明显变形;气瓶壁厚小于3 mm;经水压试验,气瓶的残 余变形率大于10% ;气瓶重量损失大于7.5%;气体容积增大率大于3%;气瓶使用年限超过30 年等情况出现时,应做报废处理。
4. 制氢站的维修及管理对策
(1) 日常管理
严禁烟火,禁止在氢气系统各部位存放易燃、易爆品和其他化学危险品。定期对制氢车间空 气中的氢含量进行检测,使其不得超过0.5%,工作人员不可穿化纤服及与地面摩擦会产生火花 的鞋进入制氢车间,应使用铜铝合金制作的工具。
(2) 设备检修
不动火检修时,应部分或全部停止设备运行。拆解设备前应关紧连接阀门,将氢气放空, 并用氮气置换后方可进行。应在切断电源、确认槽体上的电荷已消除后,方可开始进行电解 槽的检修。如需动火检修,应尽可能将检修设备移到厂房外安全地点进行。必须在现场动火
・ 345 •
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将动火设备与其他管道全部拆离,经氮气吹扫,各点取样化验合格 后方可进行。检修时要求厂房通风良好,空气中氢含量在0∙ 5%以下,其他氧气设备尽可能停 止运行。使用气焊时,氧气瓶、乙決发生器应设在生产氢气的厂房外,电焊的地线不准接在氢 气设备上。应有两台以上的测爆仪在现场监视,检修现场应配备轻便的灭火器材,检修人员 应熟悉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第1章 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掌握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原则。
・了解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应包括的要素IJ
・能编制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等资料的收集方案。
•能够完成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方案的编制。
一、多项选择题
A.科学性 B.专业性
D. 相关性
A.危险物质的种类与数量 B.危险设施生产工艺条件
C. 危险源的分布 D危险源周围人员分布
E. 供水、供电网络
A.资料整理 B.类比分析 C.专题调研
D. 辨识分析方法选择E.编制方案
A.区域整体布局规划 B.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C.区域的安全管理规划 D.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
E. 土地使用功能规划
5. 以下属于区域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案中“安全管理规划"内容的是( )。
A.监测预警系统 B.应急预案体系
C. 指挥系统 D.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
E.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6. 区域具有( )的特点。因此,区域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分辨、
识别、分析确定区域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周边的影响。
A.自组织性 B.层次性 C.稳定性
D. 独立性 E.整体性
7. 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
的( )发展。
A.快速 B.稳定 C.协调
D. 跳跃式 E.可持续
8. 在编制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时,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 )0
A.经济社会基础资料 B,现状资料
C. 规划资料 D.重大危险源分布资料
E. 专项调査资料
9. 在编制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时,在对文字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应进行实地考察、调
查和对比分析,以保证所收集资料的( )。
A.规范性 B.整体性 C.完整性
D. 真实性 E.实时性
参考答案
1. ACDE |
2. ABCD |
3. ABC |
4. ABCD |
5. DE |
6. ABC |
7. ABCE |
8. ABCE |
9. CD |
二、案例分析
某化工产业园位于A县城以西B镇境内,东距县城25 km,距C河南岸6 km,处D省道两 侧。该化工产业园是由D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总体规划面积2。kr√,是以生产硝基化工为核 心的重化工工业区,重点发展硝酸、合成氨、化学肥料、氧化铁颜料等基础化工和硝基、氨基系列 精细化工及医药、农药、生物化学等主要化工产业。现已有入园企业28家,已投产企业年产化工 产品约30万吨,在建企业大多数是2008年上半年投产。目前,园区集中供热、供水、供电等设施 配套齐全,拥有HO kV变电所1座,35 kV变电所2座,日供水能力7. 2万吨的自来水公司一 家;蒸汽网每小时可供40吨2. 5 MPa蒸汽,每天可处理各类化工污水近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 抓紧建设。现已入园企业总投资22. 6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
1。家,投产企业年产化工产品约30万吨,并且年产约8万吨的各种化工产品项目正在建设之 中。化工园投产和在建企业情况如表6.1.1所示。请根据上述该园区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一) 请编制该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方案。
(二) 列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过程中应获取的资料。
表6.1.1化工园投产和在建企业情况表(列举)
序号 |
企业名称 |
_______主要产品_______ |
年产量<√a) |
1 |
×X×化学工业有隈公司 (投产企业) |
浓硝酸,合成氨 (废弃物釆取循环利用) |
260000 |
2 |
XXX化工有限公司 (投产企业) |
氟苯(医药农药中间体) |
2000 |
3 |
XXX有限公司 (投产企业) |
氧化铁红、氧化铁黄、 _______氧化铁黑_______ |
20000 |
4 |
XXX化工有限公司 (投产企业) |
咲喃胺盐、西猷普兰、 头弛侧链 |
500 |
5 |
××X化工有限公司 (投产企业) |
杀虫剂 |
IOOOO |
6 |
XXX化工有限公司 (在建企业) |
氟化氢,氟化綾、 氟化氢铉 |
21000 |
7 |
××χ化工有限公司 (在建企业) |
医药及医药中间体 |
300 |
8 |
XXX化工公司 (在建企业) |
草甘瞬、莠去津、莠灭净 |
25000 |
… |
参考答案
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 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与 分析结论;编制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等。
因此,在答题过程中,应结合所给分析对象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下述基本过程进行完善。
(一)该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方案
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确定评 价规则;制定计划进度;收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实地调查被评价对象的基础 资料,现场勘察,准确记录勘察结果。
2.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和分析化工园区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 及其变化规律。
3. 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化工园区区域性的特点以及风险评价的特点,划分的评价单元应相对 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实施评价。
评价单元可分为:选址安全性单元、外部安全距离单元、功能区划分安全性单元、项目布局安 全性单元、项目安全风险单元、区域安全风险单元、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风险单元、安全容量 合理性单元、区域安全保障单元、安全管理单元以及评价所需的其他单元。
4. 选择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目的和目标以及划分的评价单元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进行整体性评价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化工园区在不同建设阶段的特点进行。
• 349 •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虑
能进行定量评价的应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不能进行定量评价的可选用半定量或定性评价 方法。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评价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5. 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釆用选定的评价方法以实地调查、现场勘察的结果为 基础,并可参考类比对象的实际状况对化工园区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急性职业 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
6.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为保障化工园区在规划、建设阶段或建成实施后的安全条件,应从选址、布局、安全风险、产 业规划、安全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条件的需要提出其 他安全对策措施。
7. 做出评价与分析结论
应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 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 价对象在规划、建设或建成实施后能否具备安全条件的结论。
(二)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应获取的资料
(1) 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
(2) 合法证明材料。
① 化工园区规划批准文件;
② 企业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 ③企业安全评价报告。
(3) 综合性资料。
① 气象资料:大气参数(气压、温度、湿度、太阳辐射能等)、风速及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② 地质、水文资料;
③ 地形、地貌资料;
④ 化工园区与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
(4) 化工园区基础资料。
① 规划图:总体布局图、产业布局图、地块控制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物流流向图、公用工 程配套规划图、消防规划图等;
② 规划说明;
③ 周边人员分布:应根据评价目标,确定人口统计的边界;考虑人员在不同时间上的分布,如 白天与晚上;考虑娱乐场所、体育馆等敏感场所人员的流动性;考虑已批准的规划区内可能存在 的人口;
④ 周边点火源分布:点源,如加热炉(锅炉)、机车、人员等;线源,如公路、铁路、输电线路;面. 源,如冶炼厂等;
⑤ 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⑥ 应急资源资料。
(5) 企业基础资料。
① 危险物质:危险物质名称、存量,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② 设计和运行数据: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图 CPFD).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设备数据、管道数据、运行数据等;
③ 减缓控制系统:探测和切断系统(气体探测、火焰探测、毒性探测、电视监控、连锁切断等)、 消防、水幕等减缓控制系统;
④ 管理系统:管理制度、操作和维护手册、培训、应急、事故调查、安全标准化等;.
⑤ 企业内部人员分布!
⑥ 企业内部点火源分布。
(6) ⅛关类比资料
① 类比工程资料;
② 相关事故案例。
(7) 其他可用于安全评价的资料
• 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
•掌握自然条件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影响。
• 了解选址与总体布局规划的影响分析。
■ 了解安全容量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能够进行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与周边环境之间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相互影响 分析。 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区域和其他企业造成的通风、采光、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属于 ( )。
A.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B,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D.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 在装置发生事故概率不变的情况下,要考虑由于多米诺效应的存在而引起的更大后果,
可釆用( )。
A.事件树 B,事故树
C.预先危险分析 D,安全检查表
3. 在装置发生事故后果不变的情况下,装置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要考虑多米诺效应的贡
献,可采用( )。
A.事件树 B.事故树
C.预先危险分祈 D,安全检査表
4. 在装置发生事故后果不变的情况下,装置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要考虑多米诺效应的贡献
时,在故障树结构图中将多米诺效应视为( )处理。
A.内部事件 B.外部事件
C.随机事故 D,偶发事件
5. 安全容量是指工业集中区域事故灾害在正常运行时期内不会对工业集中区域人员、设
施、环境、经济等安全保障系统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可将之量化为工业集中区 域对事故灾害的( )容忍度,
A.最大 B.最小 C.最优 D.平均
参考答案
LD |
2. A |
3. B |
4.B |
5. A |
二、多项选择题
1.区域内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分析包括( )。
A. 建设项目内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B. 区域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方面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C. 区域内建设项目对法律法规予以保护区域的影响分析
D. 区域内建设项目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分析
E.区域周边生产经营活动因素分析
2.事故多米诺效应可通过()进行分析。
A.鱼刺图 B.概率分析 C.事件树
D.事故树 E.人的可靠性分析
3-以下属于地震波中的体波的是('
A. P波 B. S波
C. RayIeigh 波
D. LOVe 波
E.以上均是
A.
B. 分析区域规划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累积性影响
C. 分析环境承载能力及相关规划环境协调性
D. 分析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E. 分析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对运输方式的需求
5.泥石流按泥石流中泥和石的相对比例,可将其分为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和过渡性泥
石流。对于稀性泥石流来说,主要特点包括( )。
A.泥少石多 B.泥多石少 C.固体物质占10%〜40%
D.黏性土含量少 E.分散性较大
6.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位于( )附近时,要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尽量避开 以上区域。
A.军事禁区 B.机场. C.国家自然保护区
D.名胜古迹附近 E.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參考答案
1. ABCD |
2. CD |
3. AB |
4, ABCD |
5. BCDE |
6. ABCD |
三、情景分析题
某化工建设项目欲进行安全预评价O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评价范围包括: 年产X X吨A化工产品装置,年产XX吨B化工产品装置及其配套公用工程和生产辅助设施。
该项目工房C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在考虑工房C布置时,必须考虑区域气象条 • 352 •
件。该地区夏季的主导频率风为东南风(全年24次测定风向中,有4次为东南风)。冬季的主导 频率风为西北风(金年24次测定风向中,有5次为西北风),全年最小频率风为东风(全年24次 测定风向中,只有1次为东风)。
平面布置原则要求办公与生活区应布置在可能散发有毒气体装置的上风侧。在安全预评价 报告中讨论了两种布置方案,图6.1.1为工房C布置的第一个方案;图6. 1.2为工房C布置的 第二个方案,这两个方案被认为均可以接受O
图6. 1.2方案二
请描述工房C布置的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您认为应采用什么方案进行布置最为合理。
参考答案
(1) 方案一优点:冬季有利。缺点:夏季不利。
(2) 方案二优点:夏季有利。缺点:冬季不利。
(3) 方案一与方案二比较,因夏季气体挥发量较大,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继续考察,发现该地区除夏季刮东南风和冬季刮西北风外,很少有其他方向的风,全年最小 频率风为东风(全年24次测定风向中,只有1次为东风),也就是说,全年基本上不割东风,因此, 将工房C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上风侧(东面),将办公生活区设在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下风侧 (西面),最合理。
「评价师职业编⅛考盘橈拟惡岸
这样,因季风将有毒气体吹到生活区的概率最小。见图6. 1.3。
图6.1.3方案三
第2章 危险与危害程度定性评价
【学习目标】
•掌握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方法(HAZOP)的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HAZOP方法进行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侧重点是( )。
:盘"≡1W 辅 ⅛1⅛≡球 0
2.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完成步骤是〈 )0
A. 分析的准备、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B. 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C. 分析系列会议、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D. 假设分析、分析的准备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3. HAZOP使用引导词能识别出每个分析节点或操作步骤的所有偏差。以下不属于其引导
A.伴随 B.部分 C.不同
A.设计之前 |
B.设计初期 |
C.设计中期 |
D.设计审査阶段 |
5.下面属于引导词中概念性参数的是( |
* | ||
A.反应 |
B.压力 |
C.温度 |
D.流量 |
6.下面不属于HAZOP分析连续反应过程所需资料的是( )。 | |||
A.基础数据 |
B.工艺流程 |
C.操作规程 |
D.设备图 |
参考答案
1. D |
2. A |
3. C |
4. D |
5. A |
6. B |
二、多项选择题
A.基础数据 B.工艺流程
安全4
辱喚页购攢∙⅜⅛巻⅜模拟题薦
C.计算机程序、逻辑图 D.过程控制模拟
E.操作规程
2. 以下有关危险和可操作研究(HAZO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和在役装置均可以使用HAZOP方法
B. 危险和可操作研究的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
C. 危险和可操作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以工艺参数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偏差)加 以确定,找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D. 危险和可操作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完全代替设计审查
E. 进行HAZOP分析必须要有工艺过程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详细资料
3. 以下( )属于常用的HAZOP分析工艺参数。
A.时间 B.压力 C.反应
D.混合 E.力量
4. 以下( )属于HAZoP分析引导词。
A.空白 B.伴随 C.单相
D. 部分 E,异常
5. 危险和可操作研究中,每个引导词都是和相关工艺参数结合在一起的。以下关于引导词 和工艺参数结合成“偏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N0NE(空自)+FLOW(流量)=无流量
B. OTHER THAN(异常)+ 0PERATlON(操作运行)=运行异常
:ZX:器≡≡≡!微信 15019436100
E. LESS(减量)+TEMPERATURE(温度)=温度过低
6. 以下关于常用的HAZOP分析术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工艺单元"的定义是:具有规定界限之内的设备单元,研究设备内可能发生偏差的参数
B. “操作步骤”的定义是:确定在偏差情况下如何进行操作
C. “工艺参数”的定义是:与工艺过程有关的物理或化学特性
D. “安全措施”的定义是:为防止各种偏差及由偏差造成的后果而设计的工程系统和控制系统
E. “原因”是指发生偏差的原因
7. HAZOP分析所需要的技术资料有()。
A. 工艺仪表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B. 平面布局图、设备数据表、管道数据表
C. 装置工艺技术规程、装置安全技术规程、装置岗位操作规程
D. 会议记录管理、培训资料 ,
E. 历次事故记录、当地天气情况数据
8. 下列( )项是HAZOP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A. 确定分析的目标和范围
B. 获取所需资料
C. 将资料变成适当的表格并拟定分析顺序
D. 安排会议和培训
E. 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参考答案
1. CD |
2. ABE |
3/aBCD |
4, ABDE |
5. ACDE |
6. ACE |
7. ABCE |
8. ABCD |
三、简答题
1. 论述基于引导词的HAZOP分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 论述几种常见HAZOP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3. 危险与可操作研究(HAZOP)是一种以引导词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加以确 定,找到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的一种评价方法。简述在使用这种评价方法时,在准备工作阶 段应该注意的要点。
4. 某厂生产DAP(磷酸氢二胺),在该工艺过程中,将磷酸溶液与氨水溶液加入到带夹套的 搅拌反应器中,使磷酸与氨反应生成DAP。DAP是无任何危险的产品。使用基于引导词的 HAZOP分析方法,对连接DAP反应器的磷酸溶液进料管线无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液氨储槽的 高液位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HAZc)P研究的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它的基本过程就是以引导词 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偏差)加以确定,我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引导词的主 要目的之一是能够使所有相关偏差的工艺参数得到评价。建设项目及在役装置均可以使用 HAZOP方法。对于新建项目,当工艺设计要求很严格时,使用HA20P方法最为有效。一般需 要提供带控制点的工奇轿黑P暂辎辘骨轡•伊耳螺Rt⅛⅜¾ħf1粉聲予系统 与有效的回答。同样,玮r⅞⅛fWfi⅜¾wlf⅛t⅛⅛⅛⅞⅜?典作的初 期阶段使用HAZOP)只要有适当的工艺和操作规程方面的资料,评价人员可以依据它进行分 析。但HAZOP分析并不能完全替代设计审查。
2. 常见HAZOP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D偏差到偏差的HAZOP分析表
在偏差到偏差(DBD)的方法中,所有的原因、后果、保护装置及建议措施都与一个特定的偏 差联系在一起,单个的原因、后果、保护装置的偏差间没有关系,因此,某个偏差的原因并不一定 产生所列出的后果,换句话说,某偏差的原因、后果、保护设施之间没有对应关系。用DBD方法 得到的HAZOP分析文件表,需要读者自已推断原因、后果、保护设施及建议措施之间的关系。 DBD方法应用较多,主要因为分析所需时间少。
(2) 原因到原因的HAZOP分析表
在原因到原因(CBC)方法中,表中原因、后果、保护设施及建议措施之间有准确的对应关系。 分析组可以找出某一偏差的各种原因,每个原因单独对应着某个(或几个)后果及保护设施。 CBe处理的数据比DBD准确得多,而且CBC能减少歧义,因此,为准确起见,最好使用CBC 方法。
(3) 只有异常情况的HAZOP分析表
在这神方法中,表中只包含那些分析组认为原因可靠、后果严重的偏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分析时间和表格长度大大缩短;但最大的缺点是这种分析几乎不可能完整,如果这份报告是提交 给有关安全管理机构的话显然不行。这种方法应与CBC和DB D一起使用。
(4) 只有建议措施的HAZOP分析表
这种方法被认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HAZOP分析文件的长度,这神方法可节省大量时间,
. 357 •
⅛H介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題库.
但无法显示分析的质量。
3.准备工作阶段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 确定分析的目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按正确的方向和既定目标开展分析的工作,并且要 确定应当考虑到哪些危险后果。
(2) 评价组的组成。评价组人员应具备HAZoP研究经验,HAZOP分析组最少由4人组 成,一般5〜7人比较理想。如果评价组的规模太小,由于参加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评价水 平不会太高。
(3) 所要获得的必要资料。在评价开展之前,一定要保证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并将资料变成 适当的表格并拟定分析顺序。
(4) 安排会议次数和时间。一旦有关数据和图纸收集完毕,组织者就应该将会议计划制定 出来。
4∙对连接DAP反应器的磷酸溶液进料管线无流量分析如下。
原因:
(1) 磷酸储槽中无原料;
(2) 流量指示器/控制器因故障显示值偏高;
(3) 操作人员将流量控制器设置过高;
(4) 磷酸流量控制阀因故障关闭;
(5) 管道堵塞;
(6) 管道泄漏或破裂。
建议措施:
(1) 考虑安装报警/停车系统;
(2) 保证定时检查和维护阀门;
(3) 考虑使用DAP封闭储槽,并连接洗涤系统。
对液氨储槽的高液位分析如下。
原因:
Q)氨站来液氨量太大,液氨储槽无足够容积;
(2)氨储槽液位指示器因故障显示液位低。
后果:氨可能释放到大气中。
安全保护:
(1) 储槽上装有液位显示器;
(2) 储槽上装有安全阀。
建议措施:
(1) 检查氨站来液氨量以保证液氨储槽有足够容积;
(2) 考虑将安全阀排出的氨气送入洗涤塔;
(3) 考虑在氨储槽上安装独立的高液位报警器;
(4) 在DAP储槽周围修一条围堰。
四、案例分析题
1.某反应器系统如图6. 2.1所示。由于反应是放热的,在反应器外面安装了夹套冷却水系 统。当冷却能力下降时,反应器温度会增加,从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压力增加,若压力超过反应 • 358 •
器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炸。为控制反应温度,在反应器上安装了温度测量仪并与冷却水进口 阀门连接,根据温度控制冷却水流量。
该系统在反应中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温度的控制,而温度又与冷却水流量有关,因此冷却水 流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请用关键词对冷却水流量进行HAZOP研究。
2.某原油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50 X IO4 t/a,污水处理能力1600 m3∕do站内分为七大功能 区:加热供热区、原油处理区、气处理区、污水处理区、消防区、配电区及办公区。
该站原油处理工艺流程如图6. 2. 2所示:各油田采出的原油经管线输送至处理站,加药(破 乳剂)后进入加热炉加 猝纬管鶴鋪路所檸*阵电咒部項解塔进 行稳定处理,原油在稳⅛≡⅛⅞⅜皐儡5⅛⅞!⅛⅛⅜⅛⅛⅛ 乂 4O⅛⅛°M⅛⅛在稳 定塔中处理后进入原油储罐,其中处理不合格的原油再进入加热炉进行重复处理,处理合格的原 油进入合格原油储罐。处理站原油处理区主要由原油加热炉、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稳定塔、 原油外输泵、加药泵及其他配套设备组成。
图6.2.2 •原油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参数如下:
(1)原油处理区原油预处理能力为50X10, t/a。
(2) 油田来油温度为35〜55°C°
(3) 出加热炉油温为55~75°C°
(4) 三相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 2-0. 35 MPaO
(5) 出三相分离器原油含水≤0. 5⅝,污水含i⅛≤300 mg∕L,天然气含液量≤0. 05 g∕Nm3 o
该站天然气处理工艺流程如图6. 2. 3所示:稳定塔来气经过1*换热器、负压分离器、负压机 后,与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一同进入2#换热器、低压分离器、天然气压缩机、3#换热器后进 入中压分离器,再经过风冷管风冷分离后自用O
工艺参数如下: :
ɑ)油田油气比为
(3) 稳定塔来气温度为55~70°Co
(4) 外输气温度为10~20oC ,压力为0. 5-0. 75 MPaO
该站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6.2.4所示I处理站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污水进入一次自然沉降 罐进行沉降后进入调储罐,后在预处理器中经加药进入旋流分离器、净化水罐,最后进入外输泵 房,输送至注水站。同时污水在自然沉降罐、调储罐、预处理器、旋流分离器、净化水罐中产生部 分污水进入40 m3污水池,40 m3污水池中的污水再次进入污水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图6.2.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参数如下:
水质要求:机杂=≤20 mg∕L,含油MlO mg∕L,总铁≤1. 5 mg∕L,pH 值 7. 0~8. O0
处理站各生产装置主要设备设施及参数情况见表6.2.1。 .
若该处理厂要进行一次HAZOP分析,请划分HAZOP分析节点,并说明HAZOP分析工 作过程及内容要求。
表6.2,1主要设备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主要参数 |
单位1 |
数量 |
1 |
加熟炉 |
WNS/2. 0-0. 6/130/70-QY-2. 5/75/30-QY |
工作压力0. 6/2. 5 MPa 工作温度75-1IOOC 加热介质:油水混合物 |
台 |
4 |
2 |
- 原油储確一 |
Vr=5000 In3 |
座 |
3 | |
3 |
高效三相分离器 |
CHBP-WS3000 X13000-0. 6/D |
最高工作压力0. 35 MPa 工作温度跖〜75笔 介质油气水 __ |
台 |
3 |
4 |
稳定塔 |
V=2A6 m3 s⅛1200×2700 |
设计压力1. 6 MPa 最高工作压力0, 35 MPa 工作温度65〜75C 介质原油、天然气 |
座 |
1 |
5 |
负压分离器 |
YORK/FRICK RWBn-134 V=10. 55 πι3 ≠1600 |
最高工作压力0. 55 MFa 最高工作温度NOaC 介质油气 |
台 |
1 |
6 |
低压分离器 |
YORK/FRlCK RWBn-122 V=4, 74m3 |
最高工作压力L2 MPH 最高工作温度IOoeC |
台 )^1 ( |
1 )∩ |
7 |
中压分离器 |
V= 4.74 m3 机200 |
最高工作温度IOQC 介质油气 |
)011 台 |
TV 1 |
8 |
换热器 |
BlU-F-400-2. 5-30-3/19-21 V=L 98 m3 .≠400 |
最高工作压力2. 2 MPa 最髙工作温度IOOfiC 介质油气 |
台 |
3 |
3.氧气充装生产需要的原料是液态氧。充装站一般不具备生产液态氧的能力,为了满足生 产需要,需外购。充装生产是连续的工作过程,在连续过程中管道内物料工艺参数的变化,反映 了设备的状况。生产工艺为:购入的低温液态氧,由厂家的专用运输槽车将其送至低温液氧储罐 内(标定压力为0.8 MPa),充装时,缓缓开启低温液氧泵(吸入压力为0.4 MPa,排出压力为 16.5 MPa),低温液态氧被压缩至高压汽化器(最高工作压力为16.5 MPa,其出口温度比环境温 度低5°C)内受热、升温、汽化成为高压、高纯度(99. 5%以上)的气态氧,并经高压管道输送至高 压气体充装台。通过气体充装台的卡具分别装人氧气瓶内。工艺流程如图6.2.5所示。
放散管口
低温液氧储罐 低温液氣泵 汽化器 ,
-M-L-
汇流排
-M-L-
汇流排
图6.2. S氧气充装工艺流程图
问题:
(1) 简要介绍HAZoP法,并论述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划分评价单元,并应用HAZOP法进行评价分析,做出HAZOP分析表,得出评价结论。
參考答案
1. HAZO P研究如表6.2. 2所示。
表6.2.2反应器系统危险和可操作性硏究
关键词 |
偏差 |
原因 |
后果 |
措施 |
NO 否 |
没有冷却水 |
3-冷却水源无水;
|
|
K安装备用控制阀或手动旁路阀;
4-安装备用控制器;
|
MORE 多 |
冷却水 流量偏高 |
L控制阀失效,开度过大; 2.控制器失效,阀门开度 it大 |
反应器冷却,反应物增 加,保遍失控 |
L安装备用控制阀; 2.安装备用控制器 |
LESS 少 |
冷却水流 量偏低 |
3 ⅛⅛∣⅛ 播 4.毎甘潔姦W展成出 |
1.反应器内温度升高扌 辅导微憎1 |
≡≡⅛≡s &安装高温紧急关闭系统; 7.安装冷却水流量计和低流量报警器 |
AS WELL AS 以及 |
冷却水进 入反应器 |
反应器壁破损,冷却水压力 高于反应器压力 |
|
L安装高位和(或)压力报警器;
|
产品进入 夹套 |
反应器瑩破损,反应器压力 高于冷却水压力 |
|
L定期检査维修设备; 2.在冷却水管上安装止逆阀胁止逆流 | |
PART OF 部分 |
只甫一部分 冷却水 |
同“冷却水流量偏低” |
同“冷却水流量偏低” |
同“冷却水流量偏低" |
REVERSE 相反 |
冷却水反 向流动 |
1-水源失效导致反向流动; 2.由,于背压而倒流 |
冷却不正常,有可能引起 反应失控 |
1.在冷却水管上安装止逆阀; 0.安装高温报警器,以誉告操作者 |
OTHER THAN 其他 |
除冷却水外 的其他物质 |
|
冷却能力下降,可能反应 失控 |
L隔离冷却水源;
|
通过研究,对这个反应器系统应增加以下几项安全措施:
〈1)安装高温报警系统,以便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能提醒操作者。
(2) 安装高温紧急关闭系统,当反应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整个过程。
(3) 在冷却水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止逆阀,防止物料漏入夹套时污染水源。
(4) 确保冷却水水源,防止污染和供应中断。
(5) 安装冷却水流量计和低流量报警器,当冷却水流量小于规定值时能及时报瞥。
另外,在管理方面也要加强,如定期检查设备,保持完好,无渗漏。对工人加强教育,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等”
2. HAZOP 分析
(1)工艺节点的划分
根据该站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设施情况,HAZOP小组拟将该站场工艺划分工艺节点6 个,节点划分具体情况如表6.2.3所示.
表6.2.3工艺节点划分表
节点 序号 |
节点 名称 |
节点描述 |
-孟定的主要-设备/设施 | |
1 |
原油^^ 加热炉 |
&抽田来油加人贏虱剂后进入加热炉加热后,送至高效 三相分离器________ |
原油加热炸 |
__ 加热炉监控图 |
2 |
髙效三相 分离器 |
J经加热炉加热商的原油进入高芨三相分高器进行油气水 分离,油相去稳定塔,水去污水处理区,气4相去气处理区 |
高效三相分离器 |
高效三相分离器监控图 |
3 |
稳定塔 |
自高效三相分离器来的原油进入稳定塔闪蒸脱气瀨出— 的气相去气处理区,稳定后的合格原油进入原油储羅后 占外输泵输往管道首站 |
稳定塔 |
備油罐区监控图 |
4 |
负压 分离器 |
爲定塔顶部负压气经负压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负压分离 器进行油气的分离,原油经泵去原油储罐,气招去负压 机增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负压分离器 |
天然气预处理监控图 |
5 |
低压 分离器 |
经负压机增压后的气体与分离器来气混合进入低压换 热暴换热后,进入低压分离器分高,原油进原油管道外 输,气相瞽佻冒¾吿個左击 曰鴻启 |
低压分离器 k 1 匸 CIC |
无然气预处理监控图 ,4 r) Q I CC_____ |
6 |
中压 分离器 |
经压缩解1員雄暗欄 常谀諷i 中压分离器分离,原油进原油管道外输,天然气去加热 炉自用 _____________ |
115019 中压分离器 |
TdtFTUU 天然气预处理监控图 |
(2)分析过程
HAZOP分析时,基于引导词法的HAZOP分析流程如图6.2.6所示。
① 查看资料,岔析图纸、确定分析内容;
② 划分HAZOP分析节点、绘制节点图、准备分析记录表;
③ 针对每个节点,选取符合节点要求的所有偏差,采用“{引导词} +工艺参数”的偏差方法逐 一进行HAZOP分析;
④ 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开展HAZOF分析会议;
⑤ 根据偏差所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采取现有措施后的发生概率,对其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⑥ 对于风险等级为m、]V的风险,提出建议措施以降低其风险等级;对于风险等级为I、u的 风险,也提出了供参考的建设措施(见表6.2.4)。
表6. 2.4 HAZOP分析建议措施表.(样表)
建议措施编号(N6) | |
______建议措施内容 | |
______建议措施理由 | |
_______后果等级 | |
— 事件频率等级______ | |
—风险等级(IIn或W) | |
i 建议措施所在节点 |
¾⅜⅝l⅝⅛⅜⅜拟题时
图6.2.6 HAZOP分析流程图
HAZC)P分析结果如表6.2. 5所示。
表6.2.5 HAZOP分析结果(后果评价矩阵}
事件/影响 |
C-I |
C-S |
C-3 |
C-4 |
的类别 |
轻微的 |
中等的 |
较严重的 |
灾曄性的 |
U)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不可逆的健康謬响
公共安全 和健康 |
没有人员伤害或健 康影响• |
轻微的伤害或可恢复的健 康影响;一次轻伤CI-2 人) |
入员伤害或中等程度的健 康影响;伤害和损失的法俾 责任5。万〜IOO万;一次 重伤(I-2人);一次轻伤 (3~lo A) |
入员死亡或不可逆的健康 影响?伤害和损失的法律责 任超过100万;一次死亡(1 人以上);一次重伤(3人以 上);一次轻伤(11人以上) |
员工的安全 和健康 |
没有人员伤害或健 康影响 |
急救箱事件(FAC)i医疗事 件(MTC );限工事件 (RWC)f 次轻伤(I-2 A) |
损工事件(LWC)或中箏程 度的健康影响;一次重伤 <1-2人);一次轻伤〔3〜 10人) |
1人或多人死亡或不可逆 的健康影响$ 一次重伤<3 人以上);一次轻伤(U人 以上) |
(2)财务/投资影响 | ||||
生产损失/ 财产损失 |
停产不超过1天;财 产损失+生产覩失 <10万 |
停产1到2天#财产损失+ 生产损失=Io万~1。。万 |
停产2到4天;财产损失+ 生产损失=IOO万〜 1000 万 |
停产超牡4天;财产损失+ 生产损失Nlooo万 |
续表
事件/影响 的类别 |
C-I 轻微的 |
C-2 中等的 |
&3 较严重的 |
C-4 灾难性的 |
建(构)筑物 破坏 |
建(构)筑物仍能实 现功能作用,稍加修 复后就能再使用,对 里面的人没有危险 |
建〔构)號物主要功能还能 实现,但需要进行較大的修 复,对里面的人有一定的受 伤风险 |
建(构)筑物丧失完整性,对 在里面的人可能造成严重 的伤害,对其中一些人可能 造成致命的伤害 |
建(构)筑物被摧毁,里面的 人会受到致命伤害 |
(3)环境影响
厂区内 的影响 |
持续的噪音,地曲上 有散落物等 |
浓烟,相当严重白勺灰尘和气 味等 |
火焰,冲击波,有毒物泄漏 |
严重火灾或爆炸,厂区疏散 |
厂区外 的影响 |
短时间的火炬排放, 不寻常的噪音或散 出的气味有可能引 起附近居民投诉 |
持续的火炬排放或噪音,令 人不愉快并淌散不去的气 床、灰尘和散落物 |
火灾和烟雾影响厂区外的 地区;在厂区外能感到爆炸 冲击破、大量的女尘和散 落物 |
重大的气体或烟雾泄漏,大 规模厂区外疏散;重大的有 毒物质泄漏,对植物和动物 产生严重伤害或导致重大 事件发生_________ |
液体排放 |
所有的或大部分的 泄漏液体被围墙收 集,排放量超过事故 上报指南的下限 |
相当量的泄漏液体排放入 水体或土壌中,但影响仅限 于本地区,并且未造成河流 的污染〔以当地的环保要求 为准、一次泄漏油品或危 险化学品Iot以下〔舍Iot) |
大量泄漏液体排放入水体 或土壤,甚至造成河流被污 染,虽嫖并没有严重的影 响,但超出当地法规许可要 求;一次泄漏油品或危险化 学品 10—50 t(含 50 t) |
重大河流排放及土壤污染 事故,需要很大努力才能恢 复,对野生动植物有严重影 响;永久的/持续的土壤和 水体污染;一次泄漏油品或 危险化学品SGt以上 |
法律影响 |
不需要上报当地政府 |
需要上报当地政府 |
十特啟府施出处罚决枣一~ |
、大枣』聲和投宣-_____ |
媒体影响 |
小规模的⅛⅜,⅞z 未介入 |
线直播辅与 |
)43SifΘΘ 起公众 极大关注甚至抗议 |
注;
急救箱事件(FAGLfirst aid m統,是指人员受到轻微伤害,在现场接受简单医疗处理后又马上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事件。
医疗≠,⅛CMTC> :medieal treatment CaSeI ⅛4⅛ Λ M受到伤害,经过专业医疗处理后还能回到原工作間位的事件。事 件不会影响下一工作日的工作’
限工事件(RWC) !restricted WOrk case,是指入员受到伤害后,导致下一工作日不能继续从事原岗位的工作,或只能 从事原岗位的部分工作的事件.事件导致的误工不超过一个工作日。
损工事件(LWC)=Ioss Work Cag是指人员受到伤害,导致下一工作日无法工作的慵况(下一工作日适逢周末、节假 日或计划性休假时,应按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能否正常工作为准九
使用“简单的可能性评价矩阵"(见表6.2.6)或“复杂的可能性评价矩阵"(见表6. 2. 7)来评 价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选择最贴近事件发生频率的级别描述来确定频率级别。
表6.2.6简单的可能性评价矩阵
类别 |
典型的擂述 |
近似的相应量化频率〔毎年) |
F-I 极不可能 |
现实中预期不会发生 |
VIOT |
F-2 一般不可能 |
预期不会发生,但一旦发生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
3 — 3 到 10^4 |
F-3 可能 |
在某个特定装置的生命周期里可能不会发生,但有多个类似装 置时,可能在其中的一个装置里发生 |
IoT 到 IO-3 |
F-4 很可能 |
在装置的生命周期内可能至少发生一次 |
>10^2 |
. 3S5 ■
T评价师职业资檳考试模拟题库.
表6.2.7复杂的可能性评价矩阵
姓质 |
F-I 极不可能 |
F-2 一般不可能 |
F-3 可能 |
F-4 很可能 |
(1)工程控制措施
多道防护层* |
两道或两道以上的被动 防护系统,相互独立,可 靠性较高 |
两道或两道以上的防护 系统,其中至少有一道 是被动和可靠的 |
一道或两道复杂的、主 动的防护系统,有一定 的可靠性,可能有共因 失效的弱点 |
没有或有一道复杂的、主 动的昉护系统,但可靠 性差 |
检测〈针对连领、 设备完整性 和应急系统.) |
有完善的书面检测程 序,进行全面的功能检 査,效果埒、故障少 |
定期检测,功能检查可 能不完全,偶尔会出现 问题 |
不经常检测,历史上经 常出现问题,检测未被 有效执行 |
检测工作不明确,没检测 牡或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 时正确处理 |
以往事故 |
曾经发生过轻微事故, 但及时地采取了整改 行动 |
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近期有几次轻微事故, 但未充分找出原因 |
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 但事故原因没有完全掌 握,对整改措施是否合 适存有疑问 |
发生过很多次事故和未遂 事件,且不清楚事故原因 |
运行经.验 |
员工熟悉工艺,流程很 少出现异常情况,出现 也能及时地处理 |
偶尔出现流程异常情 况,大部分异常的原因 被弄清楚,处理措施 有效 |
捕续出现小的流程异常 情况,对其原因没有完 全搞清楚或没有进行处 理,但较严重的流程异 常被标记出来并最终得 到解决 |
经常性出现较严重的流程 异常,其中有些很严重,对 产生原因不甚清楚 |
更更 |
工艺稳定很祁另 掌握潜在的疱宿 作条件和操作极限的支 持性数据(操作指南)总 是可以方便地查阅 |
帯播输与 性,但有高质量的工艺 危险性分析(PHA) |
糠倩瑚1 (PHA)不深入,运行极 限不确定 |
9436100 应 9436100险性 分析(PHA)T处于边运行 边摸索状态 |
(2)人为因素
培珈和程序 |
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导, 制定了要遂循的规程, 错误彼指出可立刻得到 更正;例行举办复习培 训,内容包括正常、特殊 操作和应急操作程序, 而且包括所有可预见到 的意外情况 |
关键的操作指导情况不 错,其他的则有非致命 '的错误或缺懵F例行开 展检查和评审;员工熟 悉程序 |
有操作指导,但没有及 时更新或进行评审;应 意操作程序培训质量差 |
对操作指导无认知;培训 仅为口头传授;不正规的 操作规程,存在5±多的口 头指示,而没有固定成形 的操作程序'无应急操作 程序培训 |
技术和表现 (操作员、技工、 |
每个班组都有多个经验 丰富的操作工:没有显 薯的工作过度情况和厌 倦感,理想的压力水平; |
有一些耕人,但不会全 在一个班组中F偶尔和 短暂的疲劳,有一些厌 倦感;人员知道自己有 |
可能一个班组都是新 人,但不帯发生§有时出 现短叶期的班组群体疲 劳,较强的厌倦感;入员 |
人员流动快,一个或一个 以上班组全为无经验的人 员;过度的加班,疲劳情况 普遍;破坏性的工作计划, 士气低迷;工作由技术有 问题的人员完成;没有明 确的工作范围限制,对危 险源没有多少认识 |
班组长、承包商) |
所有人都符合裕格要 求;员工爱岗敬业,清楚 了解并重视危险源 |
资格做什么和自已能力 不足的地方;对危险源 有足够认识 |
不会主动思考,人员有 时可能自以为是;不是 毎个人都了解危险源 |
*防护层类型定义:①被动的;不需要人的介入或动力源;②主动的:仪表连锁系统或要求入的介入。
使用“风险评价矩阵”(见表6.2.8),综合后果级别和频率级别,评价得出最终的风险等级
(见表 S. 2. 9)c
• 366 ・
表6.2.8风险评价矩阵
频率级别 ’ |
F-4 |
I |
in |
,IV |
IV |
F-3 |
I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ΠI |
W ~7~ | |
F-2 |
I |
I |
U________ |
ΠI | |
可能性升高 |
F-I |
__________I__________ |
___________I |
I |
R_________ |
C-I |
C-Z |
C-3 |
C-4 | ||
后果产重性升高 一> |
后果级别 |
表6.2.9 风险等级解释
风险等级 |
描述 |
需要的行动 |
PHA改进建议 |
Iy级风险 |
严重风险〔绝对不能容忍) |
必须通过工程和/或管理上的专门措 施,限期(不邇过六个月内)把风险降低 到级别H或以下 |
需要并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予 以削减 |
In级风险 |
高度风险(难以容忍) |
应当通过工程和/■或管理上的控制措 施,在一个具体的时间R(12个月)内, 把风险降低到级别II或以下 |
需要并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予 以削减 |
n级風险 |
中度风险(在控制措施落实的 条件下可以容忍) |
具体依据成本情况釆取⅛⅛≡需要确 认程序和控制措施巳龙落实,强调对它 们的维护工作 |
个案评估。评估现有控制措施 是否均有效 |
I级风险 |
可以接受. |
不需要呆取进一步措施降低风险 既砒耳彻√主1 m |
,不需要,可适当考虑提高安全 水平的机会(在工艺危害分析范 |
3・参考答案如下, |
(1) HAZOP研究的基本过程就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偏差)加以确 定,找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引导词的主要 目的之一是能够使所有相关偏差的工艺参数得到评价。建设项目及在役装置均可以使用 HAZOP方法。对于新建项目,当工艺设计要求很严格时,使用HAZOP方法最为有效。一般需 要提供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S,以便评价小组能够对HAZOP要求中提出的问题给以系 统有效的回答。同样,它可以在主要费用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对设计进行变动,在工艺操作的初 期使用HAZOP,只要有适当的工艺和操作规程方面的资料,评价人员可以依据它进行分析。但 HAZoP分析并不能完全替代设计审查。
(2) 划分评价单元,并应用HAZOP法进行评价分析,做出HAZOP分析表,得出评价结论。
① 确定评价单元
a. 低温液氧输送管道单元,即将低温液氧储罐至低温液氧泵入口端的低温液氧输送管道, 作为一个评价对象。
b. 高压氧气输送管道单元,即将低温液氧泵出m端,经高压汽化器至汇流排的高压气体输 送管道作为一个评价对象。
② 评价参数的确定
a.低温液氧输送管道单元。低温液态氧由专用运输槽车送入标定压力为0.8 MPa的低温 氧储罐内储存。工作时,液氧经低温液氧储罐输送阀门,输入吸入压力为0.4 MPa的低温液氧 泵内。在这段管道的传输过程中,为保证安全生产,要求对管道考虑温差变化的热补偿,并就管 道内是否有热补偿进行评价。
与其相关的参数是流量。
缠倒⅛⅜踏者⅜⅜⅞⅜
b,高压氧气输送管道单元。低温液体泵吸入压力0. 4 MPa,排出压力为16.5 MPa,从泵内 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阀门进入最高工作压力为16.5 MPa的高压汽化器内进行加热,其出口温 度比环境温度低5βCo高压氧气经调节阀送至汇流排充入氧气瓶内。选择低温液体泵出口端至 汇流排的高压氧气输送管道进行评价。
与其相关的参数是压力、流量、时间。
③HAZOP分析表(见表6. 2.10,表6.2.11)
表6. 2.10低温液氧输送管道HAZoP分析
安全评价组 |
_____系统点气充装工段任务:低温液氧输送管道流景分析 |
日期: | ||
关键词 |
徧差 |
原因 |
. 后果 |
安全对策措施 |
流量 |
有 |
低温液氧储罐出口管道 有热补偿 |
泵内低温液氧被压缩,为汇流排充装提供足够的高 压氧气 |
安全闽、放散阀工作 压力正常 |
无 |
低温液氧備罐出口管道 无热补偿 |
泵内不上压,不能为汇流排充装输送高压氧____ |
采取热补偿播赢 | |
安全装置不动作,储罐内超压,罐体爆裂,低温液氧 泄漏后遇明火引起火灾;或与水发生物理爆炸;与其 他化学物质混合发生化学爆炸 |
釆取热补偿措施;确 保安全阀、放散阀等 安全装置安全可韋■ |
表6. 2.11高压氧气输送管道HAZOP分析
安全评价组 |
系统点 ____ |
日虬 | ||
关键词 |
偏差 |
原因 |
后果 |
安全对策措施 |
流量 |
增加 |
泵出率、管道与充装量不 匹配 |
引起管道内高压气体超压*安全阀起跳 |
调节泵转数,根据泵出率与 汇流排数,设定电机转数 |
减少 |
泵出率、 |
[播辅导微信1訶 |
L9436100 | |
变化■ |
充装.瓶数量不固定 |
流量波动大,不稳定,易超压 |
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每次的 充装瓶数畳 | |
压力 |
增髙 |
泵出率、管道与充装量不 匹配,安全间小动作 |
充装台软管爆破j操作人员伤亡 |
确保各级安全阀安全可靠" 安装电节点压力表____ |
降压 |
泵出率、管道与充装量不 匹配,安全阀不动作 |
充装速度过快,影响充装质量;易流体 静电___________________ |
保证充装系统接地良好,严 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 |
变化 |
2盪汇流排切换不及时或 个别散户充装 |
压力变化无法控制,增加事故发生概率;如 果安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将造成财产损 失、人员伤亡 |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各级安 全阀安全可靠;严格按操作 规程作业 | |
时间. |
滞后 |
汇流排切换时间趙时 |
氧气瓶充装过量,出现趙装、超压现象;管 道压力增高,安全阀起跳*因阀门质量或密 封质量发生泄漏引起燃熄*充装会发生爆 管,操作人员伤亡等 __________ |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
超前 |
汇流排切换时间提前 |
氧气瓶充装量减少,氧汽瓶达不到额定充 装量 |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
④评价结果
通过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能够探明装置及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根据危险带来的后 果明确系统中的主要危害。该氧气充装系统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低温液氧输送管道内无流 量、高压液氧输送管道内流量变化、高压液氧输送管道内压力增高或变化和充装时间超时。此类 事故可能导致管道或储罐超压、爆裂,引起气体泄漏燃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此 类事故应加强管理和监控,严格操作规程。
•掌握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HRA)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及主要内容。
•能够逐步运用HRA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中,人为因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人机系统存在的( )。
A.特性 B.缺陷 C.条件 D.界面
2.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中,可用( )相关类似方法判断人失误的产生条件。
A.检査表 B.系统分析 C.概率分析 D,后果分析
3.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中,评价小组可用编制的( )事件树来评价HRA中各部分的故
障构成图。
A.定性 B.定量 C.系统 D.统计
4.人员失误率预测技术(THERP)用于分析( K
B.' w≡f≡SS≡te⅛≡⅛l 5019436100
C,量化作业班组对系统异常信号未能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响应的概率
D.以上均不能分析
5. 人误评估与减少技术(HEART)将一般的任务按难度、时间要求等特性分为()。
A. 8 类’ B. 9 类 C. 10 类 ■ D. 12 类
6. HRA事件数和PSF概念是在( )方法中提出的。
A. HEART B. CREAM C. ATHEANA D. THERP
参考答案
1.B |
.2. A |
3. B |
4. A • |
Γa |
. 6, D |
二、多项选择题
1.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中,人为因素工程分析。分析的是对人的需要与( )之间的相容性。
A-机器设计 B.机器配件 C.工艺操作 D.工作环境
2.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中,执行操作者功能的任务分析时,分析内容包括( )。
A.具体操作人员职责B.任务执行过程 C.目标连续任务 D.任务执行结果
3. 人员认识可靠性模型(HCR)将系统中所有人员的行为类型分为( )。
A.技能型 B.规则型 C.知识型
D.管理型 E.监督型
参考答案
1. ACD |
2, AC |
3. ABC |
轲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題 菌
• 了解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掌握利用模糊数学进行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能够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一、 多项选择题
1.按照模糊理论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0
A. .危险性是被评价对象对安全的隶属度
B. 对象属于安全的隶属度越小,危险性越小
C. 当危险性对安全的隶属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可认为对象是危险的
D. 模糊综合ijp价的步骤,包括建立指标集、建立评价集、确定权重、综合评价、归一化处理, 得到评价结论
E. 隶属度代表某一元素属于某集合的程度
参考答案
LADE i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二、 案例分析
尾矿库是一种人造的具有高势能的泥石流,是重大危险源。我国90%以上的尾矿坝,都采 用简单易行、便于管理、适应性强、筑坝费用少的上游法堆积,这种坝的沉积密度低、浸润线偏高。 受多种原因影响,我国尾矿库事故时有发生。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6.2. 12所示:
表6.2.12尾矿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级指标 |
______ 2级指标 |
尾矿库安全评价 |
: 人的因素(R) |
物的因素(W) | |
环境因素(H) | |
管理因素(G)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比较指标间两两重要程度,采用1〜9标度法得到判断 矩阵A,以主因素为例,根据专家的意见,从人的因素(R)、物的因素(W)、环境因素(H)和管理 (G)这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判断矩阵A为:
-1 |
2 |
3 |
4 |
1/2 |
1 |
2 |
3 |
1/3 |
1/2 |
1 |
2 |
J/4 |
1/3 |
1/2 |
1 |
1. 试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某尾矿库的运行情况进行安全评价。
2. 请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
参考答案
1.(教材中计算⅛⅛⅛误,这里仅给出修改部分)
权重系数及模糊评价矩阵不变,计算过程如下 |
Ot 1 0. 1 |
0. 2 0.4 |
0. 3 0. 2 |
Ot 4 CL 2 | |
'0 0. 1 | |||||
B = A ∙ R = {0. 2 0.2 0, 2 0. 4}・ | |||||
0 |
0,1 |
0. 2 |
0. 6 |
,0. 1 | |
.0 |
2 |
0. 5 |
0. 3 |
0 |
对上述模糊矩阵分别进行合成计算,如以第一列为例,得到:
AhVl = C(0.2 Λ O) V (0.2 A 0.1)V (0.2 Λ 0) V (0.4 Λ 0)]= (OVO∙1 V 0 V 0)= (0.1) 最后得到:
B = (0. 1,0. 2,0. 4,0. 3,0. 2) 若进一步将结果归一化得:
B = (0.08,0.17,0.33,0. 25,0. 17) 剩下的步骤同教材,结论是:“中
由式 λmox =
保留两位小数,则
(行平均)
,-1 n
LAWj,.]i.
~ 1 X 0. 47 + 2 X 0. 28 + 3 .× 0. 16 + 4 × 0,10 " |
■1. 9匸 | |
1/2 × 0. 47 + 1 X 0. 28 + 2 X 0.16 + 3 X 0, 10 |
1.14 | |
1/3 X0. 47 + 1/2 × 0. 28 + 1 ×0.16 + 2 X0.10 |
0.63 | |
_1/4 X 0. 47 + 1/3 × 0. 28 + 1/2 X 0. 16 +1 × 0.10 _ |
0 39_ |
2.用“和积法"计算权重向量,建立各评估因素的权重集。
'0.480 |
0.522 |
0.462 |
0.400 ` | |
(按列规范化) _________ 一 . Z_ |
0.240 |
0.261 |
0.308 |
0.300 |
> |
0.160 |
0.130 |
0.154 |
0.200 |
_0.120 |
0.087 |
0.076 |
0.!00. |
1 /1. 91 , 1. 14 , 0.63 [ 0. 39∖ _ . .1
3(0.47 十 0, 28 十 0.16 十 0. IO) 一勺 01
进行一致性检验:
C. I. = = 4*1 «4 =0. 003
n — 1 4 — 1
查看一致性指标值,当n=4时,C. R =0. 90,则•
* — *噸=O- 004<0. 1
t-> r ɪv I U , y (J
所以,判断矩阵的结果可以接受,求得的权重值可以使用。
计算结果经整理“归纳如表6.2. 13所示。
表6. 2,13准则层因素权重计算结果
判断矩阵A |
RWH G |
Wi |
Aitlbx |
C, I, ck. |
R |
1 2 3 4 |
0, 47 |
4.01 |
0. 004<0. 1 |
1/2 1 2 3 |
0. 28 | |||
H |
1/3 1/2 1 2 |
0. 16 | ||
G |
1/4 1/3 1/2 1 |
0. 10 |
⅞⅞师职业资橙林模拟題島
第3章危险与危害程度定量评价
注:本部分难度较大,涉及较多的计算模型。考生须掌握化工企业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及其裂 口参数的估算。掌握气体或蒸气经小孔泄漏模型,液体经管道泄漏模型,液体经管道上小孔泄漏 模型,储罐中的液体经小孔泄漏模型,两相流泄漏模型。物质泄漏后扩散危害的计算模型。工业 过程中典型火灾爆炸参数的计算模型以及火灾爆炸的毁伤准则。
考生须熟练掌握上述模型,并会计算。具体模型介绍及算例,请参见教材,本部分不再列出。
•掌握化工企业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及其裂口参数的估算。
•能够对泄漏后果燹遗理ʃ质A 口如宀TfC…e
•掌握常见泄漏的荘饑直籍辅导微轴15019486100液体 经管道上小孔泄漏模型,储罐中的液体经小孔泄漏模型,两相流泄漏模型。
•掌握物质泄漏后扩散危害的计算模型。
•掌握工业过程中典型火灾爆炸参数的计算模型以及火灾爆炸的毁伤准则。
—`多项选择题
1. 过滤器由本体、管道、滤网等组成,其典型泄漏情况和裂口尺寸分别取管径的( )。
A. 10% B. 20% ' C. 20%〜IO0%
D. 50% E. 100⅝
2. 常见的压力容器或反应器泄漏情况和裂口尺寸有( )。
A-容器破裂泄漏,裂口尺寸取容器本身尺寸
B. 容器本体泄漏,裂口尺寸取与其连接的粗管道管径的100%
C. 孔盖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
D. 喷嘴断裂泄漏,裂口尺寸取管径的100%
E. 容器内部爆炸,裂口尺寸取管径的20%〜10。%
3. 泄漏一旦出现,其后果不但与( )有关,而且与泄漏物质的相态、压力、温度等状态
有关。
A.物质的数量 B.密度 C.易燃易爆性
D.反应性 E.毒性
4.爆炸现象可以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等类型,下面( )属于化学爆炸。
A.闪电•
D.地震
5.目前,人们主要用(
A.冲击波超压
D.正压作用时间
B.蒸汽锅炉爆炸 C.矿井瓦斯爆炸
E.炸药爆炸
)三项参数来描述擬聚态物质爆炸后的空气冲击波。
B. IE向比冲量 C.负向比冲量
E.振动速度
6. 爆炸地震波同天然地震一样,地震波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但与天然地震相 比,爆炸地震波又具有()的特点。
A.能量衰减快 B.振动频率高 C.持续时间短
D,持续时间长 E.振动频率低
7. 目前,多用地面质点的振动速度来描述爆炸地震波的强度,也用采用振动加速度来描述。 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地面质点振动速度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A.炸药量 B,距离 C.地形条件
D.爆炸方法 E.时间
8. 对于凝聚态爆炸物爆炸现场标志物来说,通常可以用做标志物的有建筑物的( )以及
炸坑等。
D. 梁
o' XX≡l≡β^≡5019436100
A.地震波 B.蒸气云爆炸产生的火球
C.池火灾 D.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产生的火球
E. 喷射火焰
11. 常见的热辐射伤害准则有(
A.热通量准则 B.热剂量准则
C. 热通量一时间准则 D.热剂量一时间准则
E.热剂量一热通量准则
12. 可能导致天然气泄漏的设备大致有( )。
A.常压设备储罐 B.管道 C.接头
D. 过滤器 E:阀门
13. 影响天然气在大气中扩散的主要因素有(.
A.风速 B.大气稳定度 C.地面情况
D.泄漏高度 E.泄漏体积
14. 风对泄漏的天然气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A.输送 B.回收 C.加稠
D.稀释 E.凝聚
15. 判断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破坏作用的准则有()等。
A.超压准则 B.冲量准则 C.超压一冲量准则
D.剂量准则 E.热通量准则
参考答案
1. ACD |
2. AC |
3. ABC |
4. CE |
5. ABD |
6. ABC |
7. ABCD |
8. BCDE |
9. ABCD |
10. BCDE |
11. ABCD ' |
12. BCDE |
13. ABCD |
14. AD |
15. ABC |
二、情景分析题
1.图6.3.1中带状记录纸显示了储罐的泄漏历史。在这期间内没有其他抽吸或充装操作。
储罐高度为10 m,直径为10 m,所容纳的液体密度为0.9 X IO3 kg∕m3 D
0 98 76 5 4 3
1 液体高度㈣
2 -
1 -
■L_. _■ L I ■ I I . , I . , I _ , r ■ ・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午夜后时间(min)
图6. 3.1带状记录纸数据图表
(1) 泄漏在什么时候开始,它将持续多长时间(min)?
(2) 泄漏孔在什么高度(m)?
(3) 泄漏的总质量是多少(kg)?
(4) 估算液体的最大泄漏率(kg/s) O
2.化工企业常常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其气体扩散区域示意图如图6. 3. 2所示,请结合图例说明:
(1) 图6.3.2中的a和b,哪一个是指风速较大的情况,哪一个是指风速较小的情况?
(2) 图a中的A、B各指什么区?在图b中工作人员疏散到什么区以外是暂时安全的?
图6.3.2毒气扩散示意图
3. 仔细观察图6. 3. 3所示的蒸悔系统,在图中标出泄压设备的位置。
4. 假设某一压力容器爆炸时有一个2 kg的碎片(截面积500 Inm2)水平飞出,初速度为 100 m∕s,飞出击中邻近的一个壁厚25 mm的钢制压力容器,试判断其穿透情况。材料的穿透系 数参考表6. 3. ID
表6.3.1材料的穿透系数
材料名称 |
钢板 |
钢筋混凝土 |
木材 |
穿透系数 |
1 |
10 |
40 |
5. 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氯气作为原料。在某生产厂突然发生氯气泄漏。根据源 模式估算约有I-O kg氯气在瞬间泄漏。泄漏时为有云的夜间,初步观测发现云量V4/10,风速 ⅛2m∕so泄漏源高度很低,可近似为地面源处理。居民区距泄漏源处为40OmO已知大气稳定 度为F级。σ.=σ,=4. 5 m,e = L8 Ino我国车间空气中氯气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MAC为 1 mg∕m3 O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泄漏发生后,大约经多长时间烟团从中心到达居民区?
(2) 烟团到达居民区后,地面轴线氯气浓度为多少?是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6. 如图6.3.4所示,某一盛装丙酮液体的储罐,上部装设有呼吸阀与大气连通。在其下部 有一泄漏孔,直径为4 CinO已知丙酮的密度为800 kg∕mL求:
(1) 最大泄漏量;
(2) 泄漏质量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3) 最大泄漏时间;
(4) 泄漏量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4m f I
图6. 3.4储罐中的液体泄漏
7.某混合气体的组成及爆炸极限数据如表6. 3. 2所示B
表6.3.2某混合气体的组成及爆炸极限数据
物质名称 |
体积分数(%) |
LFL(%) |
UFL(%) |
2’ 0 |
5. 0 |
16 | |
己烷 |
0,7 |
L 1 |
7.5 |
乙烯 |
0÷ 3 |
2. 7 |
36 |
空气 |
97.0 |
— |
— |
问:该混合气有无爆炸危险?
8. 已知某生产装置液氨储罐区的液氨罐为多罐储存(共六只储罐,其中三只50 π?,三只 100 m3),最大库存量为250 to
(1) 请采用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对液氨储罐火灾爆炸后果进行分析计算。
(2) 液氨储存区最大储存量为250 t,假设有1 t泄漏量,对蒸发成蒸气扩散造成的危害进行 模拟计算,估算液氨扩散半径。
9. 已知甲醇储罐容积为53 m'假设泄漏出来的甲醇体积容量为5%,试通过蒸气云爆炸事 故模型对甲醇蒸气云爆炸形成的伤害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
1. 解答如下:
(1) 从图中读出100 min,即凌晨1点40分开始泄漏,持续泄漏1000 minO
(2) 泄漏孔高度为2 m处。
(3) m=(OV=900×~-×^×Λ-3. 53XIO5 kg,泄漏总质量 3. 53×105 kgo
(4) <X = m = 5∙ 90 kg∕s,液体最大泄漏速率为5. 90 kg∕so 1
2. 解答如下:
ɑ)a指风速较大的情况,b指风速较小的情况。
(2)A一致命区;B—轻伤区。图b中工作人员疏散到吸入反应区以外是暂时安全的。
4. 解:由题意可知:m= 2 kg,U0 =IOO m∕s,A==500 mm2 ,查表 6. 3. 1 有 K = Io
碎片的能量为:
E = = * X 2 X IOO2 = IO4 J
S = KX = I×l⅛ = 20<25
所以不能穿透邻近的压力容器。
(1) t=∙r∕u = 400∕2 = 200 SO
烟团中心扩散至居民区仅需200 s,可见泄漏发生后,用以发出警吿或提醒通知居民的时间 很短,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出警告。
(2)
/ c c 、 Q 「 1 — MM'^l
c(工,0,0,Q= ----exp 一 5 ----
晅頒 GHGe L Z ∖ CTh / J
根据题中所述情况,可知大气稳定度为F级。bg = %=4. 5 m,σs = 1.8 InO当t=200 s时, 代入上式进行计算:
1
C(400,0,0,200)= -_/---=3490 mg∕m3
√^πτσ^σj,σ2
又根据我国车间空气中氯气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MAC为1 mg∕m3 ,可知扩散至居民区后, 其地面轴线浓度远远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说明烟团到达居民区后,暴露于大气中的人员都有 发生中毒的危险。
6. 解:
(1)最大泄漏量即为泄漏点液位以上的所有液体量,即
m = PAOZQ 800 X ɪ X 42 X 10 — 100480 kg
(2) 泄漏质量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如下,G取1,则
Q = fC0A ^∕2gz0 — IQgCM t
ʌo
_____________ 800 X 9. 8 X I2 X (-ɪ X 0. 042 =800 X 1 × ɪ X 0. 042 X √2 X 9. 8 X 10 —--------------------——
4 4×4≡
4
=14. 07 — 0. OOO985i
(3) 令泄漏质量流量时间表达式的左侧Q为0,即得最大泄漏时间:
¢=14285 s = 3. 97 h
(4) 任一时间内总的泄漏量为泄漏质量流量对时间的积分:
Wr = J Qdi = 14. Q7t 一 0. OOO4925/
7.解:可燃气体占总气体的含量= 2.0%+CL 7% + 0. 3% =3.0%
计算混合气中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V甲烷==67 %
E=打=23%
用L方程计算(注:计算UFL和LEL时,乙分别对应气体£的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得:
LFL =
_______100
VrrVrZ7V;
Ll 十 L2 十 ^Ln
IOO
67 i 23 i 10 前十ITI十為
=2. 63%
UFT - 100 _ F5→^ |
=67 . 23 , 10 =13. 3% 16 + 7?5 + 36 |
因为混合气含有3.0%的可燃气体,它正好处于混合气爆炸上限(13.3% )与下限(2. 63%) 之间,所以该混合气具有爆炸危险。
8.解答如下:
(1)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计算
由于生产装置液氨储罐区的液氨罐为多罐储存(共六只贮罐,其中三只50 m'三只100 m3), 最大库存量为250 t。氨比重约0.6,取100 m3罐,则
由 W=IOO×0. 6X 1000X 90% = 54000 kg
代入式中,得到:
火球半径 R = 2. 9×54000ιz3=109 m
火球持续时间按下式计算:
i = 0. 45 Wiz3
式中:,为火球持续时间,单位为So
将数据代入式中,得到:
$=0. 45X54003/3=17 S
目标接收到热辐射通量的计算,按下式计算: g(r)=ρ0jR2r(l-0. 058 Inr)/(J?2+√)3/2 式中:尸——目标到火球中心的水平距离,m;
q0——火球表面的辐射通量,W∕m2 O对柱形罐取270 kW∕m2,球形罐取200 kW∕m2 O
R---火球半径,m。R = IO9 mO
有了热辐射q(r),即可求不同伤害、破坏时的热通量及其半径。下面求不同伤害时的热 通量。
死亡时可根据下式计算:
R = -36. 38 + 2. 56 In。宓3)
式中:Pr = 5;
t---火球持续时间,取£=17 S(J
解得 Q1 =21985 W/m气
重伤时可根据下式计算:
Pr--43. 143 + 3. 0188 In(^/3)
解得 ^ = 18693 W∕m2 O
轻伤时可根据下式计算:
Pr=—39. 83 + 3. 0188 In(Zg扩)
解得 Q3 =8207 W∕m2 O ,
通过以、冬2、钮可以求得对应的死亡半径R、重伤半径死及轻伤半径&3。(由于此方程式 难以手算解出,故省略计算过程)
通过计算可知,如果储存区液氨储罐发生扩展蒸气爆炸,火球半径为109 mo将可能造成其 他储罐的连锁火灾和爆炸(即多米诺连锁反应),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2)液氨扩散半径模拟计算
液态气体泄漏后在高温下迅速汽化并扩散,在一定泄漏量范围内,且液态气体比重大于空 气,沿地面能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可模拟为半椭圆形,其短轴与长轴之比将随着扩散芈径的增 大而减少,可由下式计算:
SFɪZ
^y^×π×∣o×⅛
式中:V—液态气体膨胀后体积;
P——液态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
k——椭圆形短轴与长轴之比,即k = h∕Ra
根据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MGBZ 2-2002)查得:液氨在工作场所空气中时 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 mg∕ r∏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 mg∕m3 ,其在空气中体积浓度换算为: io=26. 3×10^6和 °=39, 5X10f O
假设泄漏液氨的量为I(X)O kg,其可能发生中毒事故的浓度区域半径计算如下:
取液氨体积 Vt) = I/0. 597 = L 68 m3
(O=26. 3 X IO-6 k = 0. 10
计算;
— × π× p× k
1.68 X 785
ɪ X π× 26. 3 X 10~6 X 0. 10
=621 IrL
从计算结果可知:当泄漏1000 kg液氨汽化成蒸气时可能发生中毒浓度的区域半径为621 m, 即0. 621 km,因此,其扩散时可能发生中毒浓度的区域面积:
S = TrXr2=3. 14X0. 6212 = 1. 21 km2
9.巳知甲醇储罐容积为53 m'设:泄漏出来的甲醇体积容量为5%,试通过蒸气云爆炸事 故模型对甲醇蒸气云爆炸形成的伤害进行计算。
(I)蒸气云爆炸的TNT当量:
式中:
WTNT——甲醇蒸气云的TNT当量(kg,TNT);
A——甲醇蒸气云的TNT当量系数,取4%;
Wf-一甲醇蒸气云的总质量(kg) J
Qf—甲醇的高燃烧热值(kJ∕kg),取22593 kj/kg;
QTNT——TNT 的爆热(kj∕kg),取 4500 kj/kgO
已知甲醇储罐容积为53 H?,设:泄漏出来的甲醇体积容量为5%,则 Wf = 53X5%X790 = 2093, 5 kg
得:
E AWfQf 0. 04 X 2093. 5 X 22593
WTNT = -⅛Γ =——或----=42°' 43
(2)蒸气云爆炸的伤害分区
为了估计爆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一种简单但较为合理的预测程序是将危险源周围划 分为死亡区、重伤区、轻伤区和安全区。
死亡区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被认为将无例外地蒙受重伤或死亡,其内径为0,外径为R, 表示外周围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导致肺出血而死亡的概率为0.5,它与爆炸量之间的关系为: 3∙6(t≡)0 37 = 13∙6×∖ 1000
420. 43 £37
=9. 87 m
重伤区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将遭受严重伤害,极少数人可能死亡或受伤。其内径 就是死亡半径H,外径记为此,代表该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耳膜破损的概率为0.5,它要求的冲 击波峰值超压为44000 Pa。冲击波超压厶P按下式计算:
ΔP =0. 137Z^s+0. 119Z^≡+0. 269Z^1-0. 019
ΔP
44000 44000 C
PO = 101325 = 0- 434
Z = L 1
式中:冲击波超压(Pa);
Z——中间因子,等于0. 996;
E——蒸气云爆炸能量值(J);
PO——大气压(Pa),取101325o
得 R ~37.9 mD
轻伤区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将遭受轻微伤害,少数人将受重伤或者平安无事。轻 伤区的内径为重伤区的外径火2,外径为只3,表示外边界处耳膜因冲击波作用破裂的概率为 0.01,它要求的冲击波峰值超压为17000 Pao冲击波超压ZiP按下式计算:
∆P = 0. 137Z^3+O. 119Z^2+0. 269Z^1-0. 019
ΔP =
17000 17000 C ηco
ɪ = !^ = 0-168
-7 _ Ra
式中:∆P-" 冲击波超■压(Pa) J
Z——中间因子,等于1.672;
E——蒸气云爆炸能量值(J);
PO——大气压(Pa),取101325o
得 = 63* 6 m O
安全区内人员即使无防护,绝大多数也不会受伤,安全区内径为轻伤区的外径R,外径无穷大。
• 380 •
甲醇储罐泄漏爆炸事故伤害半径如表6.3.3所示。
表6.3.3甲醇储罐泄漏爆炸事故伤害半径
害半径(m) 爆炸类 |
死亡半径 |
重伤半径 |
轻伤半径 |
安全区 |
_____单个储罐蒸气云爆炸 . |
9. 87 |
37, 9 |
63. 6 » |
>63. 6 |
•掌握事故概率常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能够针对评价单元、评价要素进行事故发生概率的定量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
1. 能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与损失程度的物质条件,为事故概率和大小发生变化的致因因素
中的( )。
A.实质性致因因素 B.道德致因因素
C.心理致因因素 D.行为致因因素
2. 系统对不同的初始事件存在不同的响应,因此,事件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必 须就系统或人对事件的不同响应而导致的事件链的不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鉴别。通常先生成系 统的功能事件序列图,然后建立事件树进行分析。该步骤为事故概率分析与评价中的( )=
A.分析初始事件 B.事件序列分析
C.初始事件和中间事件概率的评估 D.不确定性分析
参考答案
1. A |
2. B |
二、多项选择题
1. 概算的公理化具有( )性质。
A.非负性 B.非正性 C.规范性
D.可列可加性 E.守恒性
2. PRA方法是安全评价中( )的一种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 据和事故统计分析之上的,依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槪率分析方 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A.应用最广 B.应用最窄 C.最典型
D.最普遍 E.最科学
3. 在很大程度上,概率危险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取决于( )。
A-分析的完整性 B.建模的准确性 C.技术危险性
D.方法的创新性 E.参数估计的充分性
参考答案
L ACD |
2. AC |
3. ABE |
.三、情景分析题
某矿对2300名隱触煤尘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发现职工的健康状况分布如表6.3.4所示。根 据以往资料统计,前年到去年各种健康人员的变化情况如下:健康人员继续保持健康的占73%, 有19%变为疑似尘肺病,8%的人员被定为尘肺病;原有的疑似尘肺病一般不可能恢复为健康 者,仍保持原来状态的为80%,有20%被正式定为尘肺病。尘肺病患者一般不可能恢复为健康 或返回疑似尘肺病。请预测今年接触煤尘人员健康状况,并提出措施。
表6.3.4某矿某年对接触煤尘人员健康体检状况表
健康状况 |
健康 |
疑似尘肺病 |
尘肺病 |
状态 |
El |
E2 |
E3 |
人数/人 |
1800 |
400 |
100 |
参考答案
根据题意,得出状态概率转移矩阵为:
P. 73 0. 19 0. 08"
P = 0 0,8 0.2
一 0 0 1 _
一次转移向量:
'Pn |
Pn |
"0. 73 |
0. 19 |
0. 08' | |||
E=EP = (EI E2 E3). |
p2Λ |
p22 |
Pn |
=(1800 400 100)∙ |
0 |
0. 8 |
0. 2 |
-Pii |
P32 |
Pa- |
_ 0 |
0 |
1 一 |
一年后健康人数E'为:
'Pu- |
"0. 73^ | ||
E'ι = (EI E2 E3) • |
Pzi |
=¢1800 400 100)∙ |
0 |
-Pn- |
一 0 _ |
=1800 X 0. 73 + 400 X 0 + 100 X 0 — 1314
一年后疑似尘肺病人数E‘2为:
~P^ |
"0. 19「 | ||
EL = (EI EZ E3 )∙ |
P22 |
=(1800 400 100). |
0. 8 |
-Z) 32- |
_ 0 „ |
=.1800 X 0. 19 + 400 X 0. 8 + 100 X 0 = 662 一年后尘肺病人数EL为:
>13 ■ |
■0.。8「 | ||
E,3 = (El E2 E3) • |
P 23 |
=(1800 400 100)• |
0. 2 |
-P^3~ |
-1 一 |
=1800 X 0. 08 + 400 X 0. 2 + 100 × 1 = 324
预测结果表明,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该矿尘肺病发展速度较快,必须立即加强个体防护 和医疗卫生工作。
• 382 •
•掌握风险评价的基本知识和评价思路。
•能够进行风险等级计算和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定量风险评价。
_、单项选择题
1. 新系统的风险与已经接受的现存系统的风险相比较,新系统的风险水平至少要与现存系
统的风险水平大致相当。这属于风险可接受准则中的哪一原则?( )。
A. 比较原则
B. MEM(minimum endogenous mortality,最小内因死亡率)原则
C. 不接受不必要的风险,接受合理的风险。只要合理可行,任何重大危害的风险都应努力降低
D. 如果一个事故可能对社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应努力降低此事故发生的概率,即降低社 会风险
2. 新活动带来的危险不应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活动的风险有明显增加。这 属于风险可接受准则中的哪一原则?(
A. 比较原则 .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B. MEM(minimum endogenous mortality,最小[⅛因宛亡率)原则
C. 不接受不必要的风险,接受合理的风险。只要合理可行,任何重大危害的风险都应努力降低
D. 如果一个事故可能对社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应努力降低此事故发生的概率,即降低社 会风险
3. 美国军用标准(MlL-STD-882)所规定的危险严重度等级中破坏程度为“主要系统破坏”
A. 一级 B.二级 C.三级
4. 美国军用标准(MlL-STD-882)所规定的危险概率等级中单个项目发生情况为“在一个项
A. 一级 B,二级 C.三级
A.个人死亡风险 B.社会风险 C.环境风险 D,财产风险
A,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因此应该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B. 没有绝对安全,任何事物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C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危险源,降低事故概率和减轻伤害损失
D.任何工业活动都具有风险,不可能通过预防措施来彻底消除风险,必须在风险水平与利 益之间做出平衡
参考答案
I LA I 2. B I 3. B I 4. C | 5. B | 6. D
r⅜⅜⅜职业资格⅜⅜模拟"
二、多项选择题
1. ALARP准则适用于( )分析。
A.政策风险. B.社会风险 C.个人死亡风险
D.环境风险 E.财产风险
2. 典型的危险辨识技术包括( )。
A,预先危险性分析 B.安全检査表 C.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D. 统计分析. E. DoW化学法
3. 对于易燃物质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的后果计算,包括()主要步骤。
A,火灾载荷的计算 B.爆炸载荷的计算
C.爆炸范围计算 D.泄漏速度和泄漏持续时间
E. 火灾规模和持续时间
参考答案
LCDE |
""~2. ABCD |
MABDE I |
三、案例分析
已知某加气站西邻一河流,该处河道底高程L 2 m左右、口宽97 m左右;东侧为一条公路, 该处公路现状宽16 m左右,路面高程8 m左右;加气站与公路之间为滩地,该处滩面现状宽度 50 m左右,高程6.0 m左右。该加气站所在区域受季风影响十分明显,春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 南风湫季多东北至偏¾w劃&嚮賢辑徨扌片黛以朗黙风速 最大为3.3 m∕s,瞬时最奁銭咨播辅导微佰15019436100量为 50〜99人。请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危险物质及工艺设备数据
经过对该厂的物料使用、生产工艺利设备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该扩建项目中会造成重大事 故的危险物质进行辨识,最终确定出需要进行危险分析的主要危险物质是液化天然气(LNG)O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设备是LNG储罐。
根据项目申请报告,储罐的设计压力为1. 2/-0.1 MPa(内简/外筒)。设计参数如下。
型式:卧式、低温真空、绝热储罐;
有效容积=60 m3; '
内/外罐的设计温度i-196°C/环境温度;
最高允许工作压力:LIMPaO
(2) 气象条件
气氯条件对事故后果如泄漏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影响非常重要,风向和风速影响尤为明显。
该地区年内平均气温14. 6OC,-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 7oC ,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 2oC o
项目区域受季风影响十分明显,春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至偏北风,冬季多 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 1 m∕s,-年中三、四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3. 3 m∕s,瞬时最大风速 为 24 m/sO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使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与管理(CASST-QRA)W软件,对该项目个人和社会风险值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 384 .
由图6. 3. 6可见,IXlOY (内圈)及3X 10T(外圈)个人风险等值线超出厂界范围的部分落 在运河及河岸区域,以上区域内无安监总局40号令中列举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但需高度重 视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及反应能力。因此,若安全设施在10 min内能够消除泄漏时,该项目的个 人风险满足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要求。
图6.3.6项目个人风险等值线图
由图6.3.7可见,该项目产生的社会风险落在可容许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 以被接受的。
IE-I -
累计频率S
计算得到社会
/ 风险曲线
图6.3.7项目社会风险曲线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该项目整体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
•掌握事故损失预测的基本知识和评价思路。
•能够进行事故直接损失的计算和间接损失的估算。
蚀价师职业资楫考试模拟蔽庫
一、单项选择题
A. 0. 03 B. 0. 05 C. 0. 08 D. 0. 10
A. 40〜50 B. 20〜25 C. IO〜15 D. 3〜5
3. 某厂1995年购入一台电动机,2003年烧戒50% ,已知失火时购置该型号电动机每台价
A. 3400 元 B. 1700 元 C. 5000 元 D. 2500 元
A. 1 ɪ 2 B. 1 : 3 C. 1 : 4 D. 1 : 5
參考答案
LB |
Γc |
3?B η |
4. C__________ |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GB 6721.T列项目属于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的是(
B.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
C.毁坏财产的价值
E.处理环境污染的商
A.因事故人身伤亡支出的费用
A.个人损失 B.企业损失 C.国家损失
D.当时损失
E.事后损失
参考答案
1. ABC |
ABC 「 |
三、情景分析题
1. 某企业2010年建造礼堂一座,总建筑面积为IOOOo平方米。2013年失火,烧损率为 50%。该礼堂使用年限为15年,该地区房产管理部门规定礼堂每平方米重置完全价值为MO 元.求火灾损失额。(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火灾损失额=重置完全价值X(I-年平均折旧率X已使用时间)X烧损率
年平均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所限
2. 根据某省旧锡矿的资料,职业病造成的企业经济负担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由于职工在 工作期间吸入氨子体而诱发肺癌,从发现肺癌到死亡一般需要重点治疗时间两年,在这期间每年 的费用不少于5000元,一般诱发期是15-20年。如果取其均值,即诱发期平均为17年。如果 最终导致肺癌,最大的劳动时间损失为20年。一般肺癌治愈率很低,治愈后的存活时间通常最 多也只有5年,因此如只考虑存活时间为2年,这样实际损失劳动时间为18年。在这期间,企业 还需照发每年工资840元,医药护理费等300元;按当时云南该旧锡矿肺癌死亡后的抚恤政策执 行,抚恤家属小孩1。年,抚恤费按矿工的年工资计,每年为1500元;由于患者发病后不能参加生 产,则有每年少为国家创造劳动效益728.5元。请写出职业病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并计算职业 病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1. 火灾损失额=重置完全价值XQ 一年平均折旧率X已使用时间)X烧损率 年平妁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所限
其火灾损失额计算为;
重置完全价值= 10000X110 = 1100000元
火灾损失额= IIOOoOO× (1-8/15) XO. 5=256666. 67 元= 25.67 万元
2. Lw = ∑ Mi(LS+Lh )
=Pa:士 Ej + (F+j∕)⅛+G(i+j)
式中:LIS---总经济损失(元);
Lt 直接羞济损失(元);
Ltsi 间接经济损失(元);
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元);
Z--抚恤时间(年);
E——发现肺癌至死亡时平均每年费用(元);
j——发现肺癌至死亡的时间(年);
F——患者损失劳动时间平均工资(元);
丿——患者损失劳动能力期间年均医药费(元);
t-
患者实际损容劳社时间f年?丄,,I八',、
年均创劳祢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
G
Mi——患肺癌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 S =5000X2 + 1500X10+(840 + 300)X18 = 45520 元
间接经济损失H=728. 5X(18 + 2)=14570元
则总经济损失A= 60090元。
r⅞⅜⅛⅞⅜⅜考试模拟题篱
第4章风险控制
• 了解报告审核层次。
•掌握报告审核内容等知识。
•能够独立审核评价报告。
— %单项选择题
A.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以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
B.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简介
C. 定性定量评价和评价结果
D. 事故发生可能性及严重程度的预测
参考答案
Γc |
二、多项选择题
A.报告格式是否规范 B.是否采集了现场证据
C.现场收集的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D.结论是否正确
E.核实评价项目组分工完成情况及对评价报告的贡献-
A.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是否充分 B,评价是否合理
C.硬件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 D.软件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
E.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A-擊接项目风险分析过程 B.评价项目组建立过程
C.项目评价计划过程 D.调査分析与现场勘察过程
E.项目自审过程
・388・
4. 以下属于技术负责人的审核范围的是(
A.评价资料是否齐全-
C.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E.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5.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是〈 )。
)。
B.危险因素辨识是否遗漏
D.对策措施或整改意见是否有针对性
F,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A. 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
B. 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C. 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D. 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E. 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6. 评价结论是安全评价( )的.内容。
A,最关键 B.最重要 C.最常用
D.最不重要 E.最特殊
7. 为了使评价报告符合( )原则,审核对象应从报告延伸至项目调査分析、评价信息釆
集、现场勘察等安全评价的过程进行控制。
A.客观 B.公开
C.公正
D.真实 E.规范
8.评价报告的审核不能停留在报告本身,更重要的是内容的核实,包括专家会议讨论、现场 核实、资料核实、方法和计算核实等,特别是对策措施的()的核实。
参考答案
1. ABCD |
2?ABCDE |
3, ABCDE |
4. ABCDEF |
5. ABCDE |
6, AB |
7. ACD |
& ABC |
___ |
三、案例分析题
1.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山西某公司煤气发电厂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锅炉用于发电,尚未正式移交 使用。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 49. 42万元。
事故发生概况:2000年9月23日上午10时15分,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 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从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前设备状况:该锅炉为无锡锅炉厂1999年11月制造,产品编号为99077,无锡市锅炉 压力容器检验所对该锅炉进行了监检,监检证书号为G99X186,锅炉安装单位为山西省电力公 司建设三公司。该炉2000年1月6日到货,4月20日开始安装,5月30日水压试验合格。8月 13日第一次点火进行烘炉,至9月6日锅炉进入调试,9月9日72小时试运行结束,9月10 B-9月13日电建三公司对调试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处理。9月16日下午2时锅炉点火进行机组试 运行,17日因煤气供应不足停炉。此后点火试运行均由电厂进行。
事故原因分析: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 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 达到爆炸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倒价师职亚资格考试模拟题电
具体分析如下:
Q)当班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检查,在点火时未按规程进行操作,使点火装置的手 动蝶阀在点火前处于开启状态,是导致此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煤气发电厂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厂领导没有执行有关的指挥程序,没有严格要求 当班人员执行操作规程,未制止违规操作行为,职责不明,规章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此将爆炸事 故的原因之一。
请分析该事故用于安全评价项目时事故隐患分析内容。
2.某安全评价机构对某建设项目进行安全分析,委托单位要求对其改造项目中的设备和工 序改造进行安全分析,并给出决策建议。经过现场勘查和资料调研,现由某评价师编制了安全分 析咨询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该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分别为X,Y,Z°每种产品要经过A和B两道工序加工完成。该企 业有两种规格的设备完成A工序,以AI和A?表示。有三种规格的设备完成B工序,以B11B21 B,表示。产品X可在A和B任何一种规格的设备上加工完成;产品Y可在任何规格的A设备 上完成A工序,但只能在Bl设备上完成B工序;产品Z只能在Az和B?设备上加工完成。企业 经多年的统计,得到如下一些安全投入数据,见表6.4. I0
表6. 4.1产品规格与设备对照表
设备 |
产品 |
设备有效台时 (小时) |
满负荷时设备 安全投入(万元) | ||
X |
Y |
TL | |||
Al |
5 |
10 |
— |
6000 |
300 |
A2 |
__⅜:幺 |
丄毕制隹 |
QAl H∩ | ||
BI |
3、j职1 口 |
150194 |
36100 | ||
瓦 一 |
4 |
— |
11 |
-7000 |
783 |
- Ba |
7 |
— |
— |
4000 |
200 |
安全效益 |
1. 00 |
1. 65 |
2. 30 |
在该企业改造时,制定了三种方案,对改造后的结果有三种估计,分别是安全程度低(£), 安全程度中等(&),安全程度高(S3)o三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是:
P(Sl) == 0. 5SP(SZ) = 0. 3,F(S3) = 0, 2
改造基本费用为7万元,如果达到SI结果,需再投入12万元;达到S2结果,需再投入27万 兀;达到Sj结果,需再投入50万兀O
为了避免盲目建设,企业首先聘请设计单位对三种方案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有三种,分 别为设计效果差〈匚),设计效果一般(丁2)和设计效果好(T3)。评估的费用为2万元。
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出现的设计评估结果和方案出现可能安全程度之间的概率有如下关 系,见表6.4.2。
表6.4.2设计评估结果与安全程度出现概率对照表
TI |
TE |
T3 | |
Sl |
0.6 |
0. 3 |
0.1 |
S2 ' |
0. 3 |
0.4 |
0.3 |
______________Ss______________ |
0.1 |
0.4 |
.0. 5 |
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回答如下问题。
(1)对XfY,Z三种产品,按最大安全效益原则,给出其基于线性规划的方程组. . 390 •
(2)针对企业改造的三个方案,应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基本事件条件概率。
3.天然气液化项目评价范围确定
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设规模小时处理量为3X10, Nn?,液化厂每天分三班生产,每班满负荷 运转时可产液化天然气45XlO4 Nm3o该天然气液化项目主要原料天然气资源为渤海气田生产 的天然气,通过长输管道及相应支线输送至液化厂。液化厂的主要功能是对进站的天然气进行 净化和液化处理,产品只有液化天然气(LNG)O请确定评价范围,并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 法,并说明理由。
參考答案
1. 答题要点
(1) 对“物质"的分析
① 现象:燃烧器手动蝶阀处于开启状态,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达 到爆炸极限值。
② 隐患:点火试运行未正式结束,燃烧器手动蝶阀存在缺陷。
(2) 对人的分析
① 现象;点火人员未按操作规程随意投入火炬,致使发生爆炸事故。
② 隐患:当班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检查,未按规定进行点火程序,安全培训不到位。
(3) 对管理的分析
① 现象:当班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作业。
② 隐患: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未制止违规操作行为。
2. ⑴对x,y,z三在 缓費播辅辱微侶璃®蚂⅛⅛g飆Oofe列出 所有可能生产三神产品南工商合形其产量。
(a) 按(A∣ ,BQ组合方式生产产品X,产量设为乃。
(b) 按(A】,B/组合方式生产产品X,产量设为叫。
(C)按(Al)BS)组合方式生产产品X,产量设为"
E)按(A2jB1)组合方式生产产品X,产量设为孙。
(e) 按(Az,5¾)组合方式生产产品X,产量设为"
(f) 按(A2,B3)组合方式生产产品X,产量设为"
(g) 按(AI ,B1)组合方式生产产品Y,产量设为而。
(h) 按(A2,B1)组合方式生产产品Y,产量设为知。
G)按(A2,B2)组合方式生产产品Z,产量设为工北
最大安全效益的目标函数为:
m伝尤N=I. 00(e + …+ 巫)+ L 65(工7 + j⅛) +2* 30js9
端[5(円 +丑 +畝i) 4-10*7〕
Z21
~1000Q^ ‘心 +队)+ 9 孙 +12工9〕
—[6(尤ι+露Q+8(S+&)]
[4(化2+女)+ 11 孙]
—端[7U+3
⅞⅞⅜职业资格考读模拟.⅜⅜;
整理该方程后可得:
mawN=Q. 38^1 +0. 3Ojis +θ. 40x3 +0. 40西 +0. 33列 十θ. 43孔 +0. 65x7 +0. 86j⅛ +θ. 68λ⅛ 同时方程组还包含如下方程:
AI设备台时约束;5(λ⅛ +初+心)+10^7≤6000o
AM设备台时约束 ∣7(Xi +及 +λ⅛) +θʃg+12^9≤10000o
BI 设备台时约束56(zc1+^4)+8Cjc7+^8)≤40θO≈
B2 设备台时约束=4(¾+¾) + ll^β≤7000o
B3设备台时约束i7(λz3+^s)≤4000o
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¾≥0,j = l,2,∙∙∙9o
(2)针对企业改造的三个方案,在巳知条件基础上绘制决策树予以决策。
为了应用贝叶斯方法决策,先计算无条件概率和条件概率。由概率计算公式,可计算Ti, T2 ,Ta的概率如下。
P(Tl)=O. 5X0. 6 + 0. 3X0. 3 + 0. 2X0.1 = 0. 41
P(T2)=0. 5X0. 3 + 0. 3X0. 4 + 0. 2X0. 4 = 0. 35
P(T3)=I-O. 41-0. 35 = 0.24
由贝叶斯条件概率公式可计算条件概率如下。
■ P(S1∕TJ) = ^== 0. 7317
P(S2∕T1) = 0∙ ɔ^ɪ-- - 0.2195
同理可计算其他事件的条件概率如下。
P(S/T/ = °’ W = °∙ 4286
P(S≡∕T2) == O- 3428
U, ɔ ɔ
P(S2∕T2) = 1 - 0, 4286 — 0. 3428 = 0. 2286
P(SJT3) =1 = 0. 2083
P(S2∕T3) = Q * Wp = 0. 375
F(S3∕T3) = 1-0.2083 - 0.375 = 0.4167
3.该项目位于X X县工业园区内,本次评价范围主要包括:LNG项目的厂址选择、平面布 置、主体工程、配套和辅助工程。.
本次评价所涉及的环境保护和消防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复或认可的文件为准。 结果见表6. 4. 30
表6. 4.3各评价单元应选择的评价方法
序号 |
评价单元 |
子单元 |
评价方法 |
1 |
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 |
选址 |
安全检查表 |
总平面布置 |
安全检查表’— | ||
_______消防安全______ |
安全检査表 |
续表
序号 |
评价单元 |
子单元 |
评价方法 |
2 |
生产过程单元 |
原料气计量稳压单元 |
预先危险分梆 |
天然气净化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天然气液化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冷剂循环及储配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介质加热単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LNG储存及装车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LNG加注系统 |
预先危险分析 | ||
3 |
配套及辅助工程单元 |
火炬及放空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循环水与污水处理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一变、配电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空压单元 |
预先危险分折 | ||
制氮单元 |
预先危险分析 | ||
4 |
关键设备单元 |
压缩机 |
事故树 |
LNG储罐 - |
事故树 |
•掌握安全评价招标投标的概念、特征和工作程序。
•掌握投标书的编写方法。
_、单项选择题
1. 资格预审通过后,组织投标班子,跟踪投标项目,购买招标文件。这一过程属于( )
阶段。
A,招标淮备 B..投标准备
C.评标 D.签约
2. 招标单位应在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单位后( )日内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在发出通知书
之日起30日内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A. 1 B. 2 C. 3 D. 4
參考答案
"评价!W职业'资格考试模輙题库』
二、多项选择题
A.平等性 B.竞争性 D.公开性 E.公平性■
|
C.开放性 |
A.投标书 C.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书 E.资格审査表 3.项目风险分析的重点应包括( )。 A,被评价单位 C.项目的经济性 E.工作计划 |
B.投标书附录 D.授权委托书 F.安全评价项目报价费用一览表 B.评价机构 D.项目的可行性 |
4,招投标是一种因招标人的要约邀请,引发投标者的承诺,经过招标人的择优选择,最终形 成协议和合同关系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过程,是法人之间( )法律行为。
A.有偿的 B,无偿的 D.无约束力的 E.义务的 5.招投标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公开原则 B,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客观原则 |
C.有约束力的 C.公正原则 |
C.评标阶段 E.论证阶段 |
D.签约阶段 |
7.标底是招标人对招标项目所需要费用的自我测算,它是评定投标价( )的重要依据,
也是衡量招投标活动经济效果的依据。 A.合理性 B.规范性 D.平等性 E.客观性 |
C.可行性 |
8.技术经济分析是技术经济学的( )内容。
A-实务性 B.指导性 D.实质性 E.可操作性 9.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包括()。 A.效益最佳原则 B.方案可比原则 D.效益较好原则 E.方案最优原则 |
C.科学性 C.系统分析原则 |
10.技术经济分析指标是以定量的形式、用绝对值或相对值从一定侧面评价分析对象的经 济效益及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准。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包括( )。
A.科学性 B.实用性
11.静态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方法包括( A.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C.追加投资返本期法
|
)。 B.静态投资效果系数法
|
12. 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缺点包括()。
A-概念清晰、简单易行、直观、易于理解
B. 没有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C. 没有考虑期末残值
D. 方案的投资额相差较大时,比较的结论难以确定
E. 既可判定单个方案的可行性,也可用于方案时间的比较
13. 安全评价招标文件是表明( )的书面文件。
A.招标项目咨询 B.招标项目规格
C.招标项目要求 'D,招投标双方权利和责任
£■评价项目要求
14. 风险分析的参加人员包括( )。
A. 评价机构项目管理人员
B. 技术负责人
C. 具备被评价项目职业基础知识的安全评价人员
D. 具备被评价项目专业基础知识的评价人员或技术专家
E. 安监局的公务员
15. 识别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
)*
A-专家调查法 B.头脑风暴法
C.面谈法 D.核对表法
A.风险分析结果 B.风险分析时机
C.风险分析形式 D.风险分.析参加人员
E.风险分析程序
17.风险分析一般程序包括( )。
A. 对评价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
B. 确定评价委托方的安全评价前置条件是否具备
C. 确定评价费用是否在本机构所接受的范围内
D. 不需确定评价资质规定的业务范围
E. 形成风险分析的结论并形成记录
参考答案
1. ABC |
2, ABCDEF . |
3. ABCDE |
4∙ AC — * |
5. ABCD |
6. ABCD |
7?AC |
8. AD |
9. ABC |
10. ABC |
11. ABC |
12. BCD |
戚ABCD I |
14. ABCD |
15, ABCD |
16 . BGDE |
Γ7.ABC≡ |
r⅜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奩
—∙i∙-f................一・_Lʌ-ɪ--ɪʌ-
第5章技术管理
【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
•能够使用国内外新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能够就评价方法进行适当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_
1.对原始数据进神
艸的数
据。这些新的数据称为( )。
A,直接数据 B.间接数据
C.源数据 .D.结果数据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时,定义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 •危险事件的概率为()o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中“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的分值为
A.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B,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A.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B.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6.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表,定义每月暴露于危险环境一
7. 已知作业岗位的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为6分,暴露在作业环境的频率分值为1。分,事故
• 396 ・
A. 180分,高度危险,应立即整改 B. 180分,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C. 180分,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 90分,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8. 针对LEe法的不足,参,瞭DOW化学法,在原来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参数M,
D=MXLXEX。,其中 M代表C )。
A.设备系数 B.物料系数
C.人员系数 D.管理系数
9. 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A,方法 B.形式 C.手段 D.原理
10. 基础研究根据研究的( )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形式
11. 危险源存在危险概率和危险严重程度的乘积,成为风险。危险度包括系统内的现实危
险度和系统外的现实危险度,其中系统内的现实危险度又包括固有危险度和( )。
A.固有危险度 B.可控危险度
C.附加危险度 D.理想危险度
參考答案
LD |
Ξ. B ■ |
3. B |
4, D |
5. A |
6. D |
7. A . |
8. D |
9. B |
10. A |
; ILB |
二、多项选择题 亠小小,,ɔ___________
1. 根据研究的目 我繼書播辅导微4⅞≡0194361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实验研究
D, 基础理论研究 E.应用基础研究
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用来计算危险性的因素包括( )。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B.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 可能产生的后果 D.人员的特征
E. 发生环境条件
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参考点分别为()。
A. 1 B. 10 C. 20
D, 100 E.1000
4. 信息是有价值的,为了提高信息的价值,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对信息和数据
进行管理,保证信息的( )。
A,及时 B.准确 G完整
D.可靠 E.不矛盾性
5. 科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以及人类改 造世界的指南。
A.自然 B.哲学 C,政治
D.社会 E.思维
6. 科学研究的特征是不断地(推动社会进步。
A,发现 -B.发明 C.变革
D.发展 E. .探索
安全A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也■
7. 按从研究中获得资料的手段划分,科学研究还可以分为( )o
A.调查性研究 B.实验性研究 C.整理资料性研究
D.软科学研究 E.分析性研究
8. 燃烧爆炸危险源是指( )危险品的单元。
A.销售 B.研制 C.储存
D.生产 E.使用
9. 系统内实现危险度包括系统内固有危险度和系统内可控危险度。系统内固有危险度与
危险品的( )有关。
A-敏感度 B.爆炸威力 C.运输地点
D.生产日期 E.药量
参考答案
1. ABC |
2. ABC |
3. AD |
4. ABCD |
5. ADE |
6. ABCD |
7. ABCD |
8. BCDE |
9. ABE |
三、 分析题
某工厂冲床无红外线光电等保护装置,而且既未设计使用安全模,也无钩、夹等辅助工具。 因此,操作者在操作时可能会发生冲手事故。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请简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及打分参考点。
2. 请简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危险等级的划分。
3. 试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改进)对上述作业中工人面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简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及打分参考点(略
2. 简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危险等级的划分(略)。
3. 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对上述作业中工人面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其危险程度评价如下:
(1) 确定3种因素的分值
①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属''相当可能''发生一类,故L = 6;
② 在危险环境中暴露分值操作者每周,每天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作业,故E取6;
③ 发生事故的可能结果处于致残、严重伤害之间,确定C值为3。
④ 经计算:M=MI XM2 XM3 XM4 = 0. 95X0. 94X0. 97X0. 92 = 0. 80
(2) 按公式计算
危险性分值 D = L ∙ E ∙ C ∙ M=6X6X3X0. 80 = 86. 4。
(3) 根据危险性分值查表查得在70-160 一栏内,因此为“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四、 案例分析题
已知某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主要产品为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 包括硫酸钠、乙二醇。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包括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 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机、硼酸,生产过程涉及的 中间产物包括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生产辅助过程所需物料为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 (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o经辨识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 险化学品有:80%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 B 398 •
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⅞FL、硼酸。
(一)危险化学品辨识情况
现根据该公司特点,将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三个单元: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 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每个单元中涉及生产物料如表6. 5. 1〜表6. 5. 3 所示。 .
表6,5.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物质名称 |
物质类别 |
场所 |
实际存在量(t) |
乙醇 |
i⅛体 |
主反应区 |
11 |
氧气 |
不燃气体 |
空分车间及反应区 |
7, 0 |
液化气 |
易燃气体 |
反应车间 |
0. 7 |
乙烯 |
易燃易爆气体 |
反应区及管道 |
6. 6 |
二氯乙烷 |
易燃液体 |
加入区 |
0. 02 |
环氧乙烷 |
易燃毒性气体 |
反应区及管道 |
5. 5 |
甲醛 |
_____毒性气体_____ |
____生产装置区_____ |
0. 002 |
表6.5.2 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物质名称 |
物质类别 |
场所 |
储存情况 |
比重 |
乙醇 |
易燃液体 |
乙醇储罐区 |
储罐2台(2370 m3/台) |
0. 79 |
液化气 |
易燃气体 |
液化气储罐区 |
储罐1台(200 m"台) |
0. 58 |
乙烯 |
易燃易爆气体 |
乙烯储罐区 |
储罐1台(3000 m3/台) |
0. 61 |
环氧乙烷 |
易燃毒性气体 |
环氧乙烷储罐区 |
储罐2台(20。m3/台) |
0. 87 |
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罐区有环氧乙烷储罐2台(IOo H?/台)、液氨储罐1台(80 π√∕台)、浓 硫酸储罐2台(130 n?/台).30%液碱储罐2台(IOo π?/台)。
表6.5.3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罐区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物质名称 |
物质类别 |
场所 |
实际存在量(t) |
环氧乙烷 |
易燃毒性气体 ^ |
环氧乙烷储存区 |
140 |
__ |
毒性气体 |
____液氨储存区_____ |
40 |
(二)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辨识情况
经辨识,牛磺酸事业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本上不属于三类压力容器。
(三) 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
(1) 环氧乙烷事业部装置区锅炉种类为:蒸汽废热锅炉1台,额定工作压力为1. 0 MPa,供热 峰值8 t∕hα
(2) 牛磺酸事业装置区锅炉种类为: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 0 MPa,且额定蒸发量5t∕ho
(四) 企业周边500 m范围内生产经营活动人员分布情况
Q)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储存区域外500 m范围内可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为100人 以上。
(2)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及储存区域外500 m范围内可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为50〜 99人。
请根据上述情况,试辨识上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并对其中危险化学品 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浒婀聪亚资格奏谶模拟题菌
参卷答案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计算结果(表6. 5.4)
表6. 5.4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计算结果一览表
物质名徐 |
物质类别 |
场所 |
实际存在⅛(t) |
临界量 |
实际储量与临界量之比 |
乙醇 |
易燃液体 |
主反应区 |
11 |
500 |
0, 0022 |
氧气 - |
不燃气体一 |
空分车间及反应区 |
7, 0 |
200 |
0. 035 |
液化气 |
易燃气体 |
反应车间 |
O- 7 |
50 |
0. 014 |
乙烯 |
易燃易爆气厂 |
反应区及管道 |
6. 6 |
50 |
0. 132 |
二氯乙烷 |
易燃液体 |
加入区 |
0. 02 |
1000 |
¾0 |
环氣乙烷 |
易燃春性气体 |
反应区及管道 |
5. 5 |
10 |
0. 55 |
甲醺 |
毒性气体 |
生产装置区 |
0. 002 |
5 |
0. 000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计 _____ |
0,7336 |
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0.7336,小于Io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 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重大危险源计算结果
由于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 K?/台),乙烯储罐1台(3000 m"台),液化气储罐1台 (200 π√∕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 π?/台)。其中储罐充装系数均取0. 85,乙醇比重0. 79、乙 烯比重0. 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神物质储量情况如下,计算 结果気;J23g荏戏真携排导微信150194361。。
液化气储罐:200XO. 85X0. 58 = 98 t;
乙烯储罐 13000×0. 85×0. 61 = 1555 t;
环氟乙烷储罐:200X2X0. 85X0. 87 = 295 t。
表6.5.5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重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
物质名称 |
物质类别 |
场所 |
实际存在量 |
临界量It) |
实际储量与临界量之比 |
乙醇 |
易燃液体 |
乙醇储罐区 |
3180 |
500 |
6. 36 |
液化气 |
易燃气体. |
液化气储罐厂 |
98 |
50 |
L 96 |
乙烯 |
易燃易爆气体 |
乙烯储罐区 |
1555 |
50 |
31,1 |
环氧乙烷 |
易燃毒性气体^^^ |
环氧乙烷储罐区 |
295 |
10 |
29. 5 |
__ |
68. 92 |
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68.92,远大于IO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 实际存在量远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巳构成重大危险 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3.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罐区单元重大危险源计算结杲
该单元有:环氧乙烷储罐2台(100 π?/台)、液氨储罐1台(80 .∏r7台)、浓硫酸储罐2台 (130 n?/台),30%液碱储罐2台(Ioom3/台)。其中80%浓硫酸和30 %■液碱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辨识的危险化学品范畴。依据规定,环氧乙烷最大储存量为140 t,液氨最大储存量为40 L计 算结果见表6.5. 6D . '
表6.5.6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
物质名称 |
物质类别 |
场所 |
实际存在量(t) |
临界⅛(t) |
实际储量与临界量之比 |
环氧乙烷 |
易燃毒性气厂 |
环氧乙烷储存区 |
140 |
10 |
14 |
液氨 |
毒性气体 |
液氮储存区 |
40 |
10 |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⅛τ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
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18,大于L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 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罐区単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环氧乙烷及液氨。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辦识
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 调字[2004]56号),得到该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的判别结果见表6.5.7。
表6.5.7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表
序号 |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判断条件 |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 |
环氧乙烷事业部 |
牛磺酸事业部 | ||
1 |
压力容器 | ||
1, 1 |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毒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
_____⅛_____ |
否 |
1.2 |
易燜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l MI⅛,且PV≥100 MPa ∙ m3的 压力容器〔群) |
是 |
否 |
2 |
< 亠 / r> ―r ɪ rv ι~t 夕.i?严 / ⅜ - _____ ,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1 |
1501943610 | ||
2. 1. 1 |
输送GB 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髙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 质,且公称直径⅛100 mm的管道 |
是 |
否 |
2. 1.2 |
输送GB 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 50160及GBJ 16 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燜液体介 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的管道 |
否 |
否 |
S. 1. 3 |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e≥100 mm,设计压力 ≥4 MPa,⅛计温度⅛400βC &⅛管道 |
否 |
否 |
2. 2 |
公用管道 | ||
2. 2. 1 |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 |
. 是 |
否 |
2. 3 |
长输管道 | ||
2. 3, 1 |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MPa的管道 |
否 |
否 |
2. 3. 2 |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Okm且管 道公称直径≥300 mm的管道 |
否 |
否 |
由以上辨识可知,牛磺酸事业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本上不属于三类压力容器,未构成 重大危险源;环氧乙烷事业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构成重大危险源。
(三) 锅炉重大危险源辨识
(1) 环氧乙烷事业部装置区锅炉种类为:蒸汽废热锅炉1台,额定工作压力为LOMPa,供热 峰值8 t∕h0所以环氧乙烷装置区废热锅炉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2) 牛磺酸事业装置区锅炉种类为蒸汽锅炉,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四)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规定对危险
• 401 •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産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1)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校正系数0的取值如表6.5.8所示。
表6.5.8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校正系数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名称 |
______危险化学品类别 |
校正系数B |
易燃液体 |
1 | |
液化气 |
易燃气体 |
1, 5 |
乙烯 |
易燃易爆气体 |
1. 5 |
_______环氧乙烷_______ |
______易燃有毒气体 |
1.5 |
(2)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校正系数8的取值如表6.5.9所示。 | ||
表6.5.9牛磧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校正系数取值表 | ||
危险化学品名称 |
危险化学品类别 |
校正系数g |
环氧乙烷 |
易燃有毒气体 |
1, 5 |
液氨 |
有毒气体_______ |
2 |
(3)企业周⅛ 500 m范围内情况下的校正系数α的确定。
① 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储存区域外500 m范围内可能接触的人员數量为100人以 上,取其校正系数a为2. Oo
② 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及储存区域外500 m范围内可能接触的人员数量为50-99
(6)通过对环氧乙烷事业部、牛磺酸事业部储存罐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计算,其分 级结果见表6. 5.12。
表6.5.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
序号 |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或设施 |
分级标准R |
评定标准 |
分级结果 |
1 |
牛磺酸原料储存罐区 |
43.5 |
O) ξξ.级 三级四级 |
三级 |
2 |
环氧乙烷储存艦区 |
137.84 |
氏》IOS — 级;100>Rm5D,二级;SOAR立 10, 三级成VlO,四级 |
一级 |
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罐区为三级;环氧乙烷事业部储 存罐区为一级。
【学习目标】
•掌握建立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体系的方法和程序。
•掌握安全评价机构从检测检验、科学研究等方面构建自身评价技术支撑体系的方法。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安全评价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定的程序,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 )
文件,是保证过程质量基础的文件并为开展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A.技术性 B,科学性 C.支持性 D.关键性
2.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及印章管理属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要素()中的内容。
A.风险控制 B.档案管理 C,岗位职责 D.内部管理
参考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评价基础数据库信息组成内容包括( )。
A. 安全评价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区域规划等文件信息
B. 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评价术导则与规范、有关的国外安全评价标准信息
C-专家数据库
D, 安全评价事故和风险预测模型和相关软件和工具
E. 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2. 安全评价技术支撑怵系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A.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B.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所需的人员、技术和外部支持及荻取途径
C.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经济性分析
D.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效果
E.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持续改进
3. 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容包括()。
A.基础数据库 B,技术和软件
C.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 D,协作支撑渠道
E.与政府协作关系
4. 技术职称体系内容中检测检验主要包括( )内容。
A.检测检验制度 B.检测检验资质类别
C.检测检验业务范围 D.检测检验项目
E.检测检验人员资格
r⅝硒职爽资格者i⅜⅝噸扃
5.技术职称体系内容中的科研开发能力包括( |
)。 |
A.机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 |
B.科研开发项目 |
C.检测检验业务范围 |
D.科研经费 |
E.资金投入 | |
6.数据库系统是运行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 |
A.计算机硬件环境 |
B.数据库 |
C.操作系统 |
D.数据库应用系统 |
E.杀毒软件 | |
7.数据库系统的评价标准包括( )。 | |
A.国家安全标准 |
B.行业及安全评价标准 |
C.地方安全标准 |
D.企业安全标准 |
E.有关国外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标准 | |
8.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思想有( )。 | |
A,栏目设置较为全面 |
B.需要设立研究目的,建议以立项研究 |
C.数据库中包含专家数据库 |
D.企业安全标准 |
E.数据库设计响应时间
参考答案
1. ABCDE |
2. ABCDE |
3. ABCD |
4. BCDE |
5. ABDE |
6. ABCD |
7. ABCE |
8. ABDE |
__ |
1. 试说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中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
2. 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所具备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哪些?
3. 试说明安全评价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4. 试说明报告审核程序及重点内容。
5. 安全评价机构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产生的文件资料应包括哪些?
7. 安全预评价项目应存档的资料包括哪些?
8. 安全验收评价项目应存档的资料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中程序文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分析程序、实施评价程序、报告审 核程序、检查改进程序、文件资料控制程序等。
2. 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所具备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
ɑ)基础發据库。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数据库,有关物质特性、事故案例凝据库,其他数据库。
(2) 技术及软件。安全评价机构所拥有的(购买及自主开发)技术及应用软件、内部管理信息 系统软件、图书和资料管理系统软件等。
(3) 检测检验人员及设备、科研开发能力。主要包括检测检验资质类别、业务范围、检测检验 设备和人员资格等。
科研开发能力是指安全评价机构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包括设备和科研人员状况)、科研开 发项目、科研经费与资金投入等。
(4) 技术协作支撑。安全评价机构自身不具备检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应与有关的安全科 • 404 .
学技术研究单位和具有相关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建立协作支撑渠道。
3. 安全评价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1) 安全评价师管理制度。劳动关系(安全评价师的劳动合同和“四险"或住房公积金有效缴 存证明)和从业资格、业绩、培训、保密及从业行为等。
(2) 技术专家管理制度。聘用协议和业绩、培训、保密及从业行为规范等。
(3) 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师和技术专家的业绩考核和奖惩等。
(4) 业务培训制度。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师及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计划、培训内容。
(5) 信息通报制度。安全评价机构的月度工作情况、年度工作业绩、发生重大事件或资质条 件发生变化等应及时报告省、市安监局。
(6) 反馈、跟踪服务制度。明确跟踪服务的基本要求,对跟踪服务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 积极、爰善解决被评价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被评价单位或其他方面的投诉。及时跟踪评价 报告中提出的对策措施的实施情况,确认其适用性及有效性,适时进行调整。
(7) 保密制度。保密范围,保密要求、保密等级等,确保对被评价单位的技术和商业机密保守 秘密。
(8) 资质和印章管理制度。资质和印章使用要求,内部审批手续,严禁转借或出租资质和印章。
4. 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报告必须进行“三审”,即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 负责人审核。报告审核程序文件至少应明确以下内容:
(1) 内部审核部门和审核人员职责,重点明确技术和过程控制负责人职责。.
(2) 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要求。
内部审核的重点,⅛J⅛⅛H善忡,⅛∙⅛阳元划分 是否合理,评价方法选⅛⅛隸妲嬌弟围村4Wfe區M ,V⅛⅝4⅛⅛W,文字 是否准确等。
技术负责人审核的重点内容: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否现行有效,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是 否齐全、有效,危险有鲁因素识别的充分性、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对策措施的针对性、结论的正确 性等及格式、文字等.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的重点内容: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是否编制了项目实施计划,是否进 行了报告审核,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满足过程控制要求等。
(3) 评价报告的审核要求和审核标准。
(4) 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和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记录保存的实施要求。
5. 安全评价机构应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设备设施要求,明确文件资料收集和过程控制记录
的归档要求。文件资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过程控制体系文件、基础数据库、评价项 目档案、安全评价师和技术专家挡案、过程控制记录和外部文件等。过程控制记录应便于查询, 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明确记录保存期限,明确工作过程中记录的编目、归档、保存及处理实施 控制要求,保证记录的完整、有效。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安全评价机构应建立文件资料 控制程序。 ■
6.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产生的文件资料应包括:
(1) 档案索引目录;
(2) 评价初访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3) 风险分析记录及合同评审记录;
(4) 安全评价合同复印件;
(5) 安全评价项目工作计划书;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遗橈拟题库』
(6) 项目组与被评价单位就评价和检查结果交換意见记录;
(7) 现场考察记录(舍纸质与影像);
(8) 现场检查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9) 现场核查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10) 安全评价报吿(正式版)(安全评价报吿有外部评审的,还应保存送审版);
(11) 评价报吿校核记录(可以以带校核痕迹的电子版形式保存);
(12) 内部审核记录(包括书面记录和带审核痕迹的电子版);
(13) 技术负责人审核记录(包括书面记录和带审核痕迹的电子版);
(14)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记录;
(15) 回访记录;
(16) 服务质量信息反馈表;
(17) 安全评价工作业绩表;
(18) 评价过程产生的其他资料。
7.安全预评价项目应存档的资料包括:
(1) 被评价单位提交的文件资料目录;
(2) 被评价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3) 建设项目用地手续证明;
(4)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前期资料;
(5) 被评价单位的工程技术覺料及图纸原件或复印件;
(D⅛评价单位提交的文件资料目录;
(2) 被评价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3) 建设项目用地手续证明;
(4) 被评价单位的相关人员安全资格证明;
(5) 项目的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原件或复印件;
(6) 项目的工程竣工文件资料;
(7)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主要特种设备、仪器仪表检测检验资料复印件;
(8)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消防验收意见书(合格)资料复印件;
(9)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复印件;
(10)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复印件;
(11) 被评价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资料复印件;
(12) 被评价单位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
第6章培训和指导
【学习目标】
• 了解二级安全评价师业务技能培训的特点和要求。
•掌握安全评价师业务培训体系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能够编制二级安全评价师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
【练习题]
_、单项选择题
1.二级评价师业务技能培训主要是为提升其业务水平和( )而进行的。
C.晋升级别 D素质
參考答案
LD |
二、多项选择题
1. 二级安全评价师业务技能培训的特点包括(
A.生产性 B,专业性 C.操作性
D,统一性 E,周期性
2. 以下二级安全评价师业务技能培训方法中“实践法”的是()。
A,特别任务法 B,个别指导法 C,专题讲座法
D.工作指导法 E.工作轮换法
3. 二级安全评价师能力提升的培训内容包括( )。
A. 项目投标:标书编制、投标常识
B. 风险分析知识:项目风险分析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C. 报告审核基础知识:审核要素、审核方案
D. 评价过程控制基本知识
E. 评价对策措施效果知识
4. 教案可以使培训教师明确( ),是顺利完成培训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
A.教学目的与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步骤 E.培训对象需求
「评;价頻职业浚鵜考试模拟题菌
5. 教案编写由( )一系列细致复杂的工作环节组成。
A-制定培训计划 B.分析教材 C.分析培训对象
D.设计教学方法 E.编写教案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项目确定 C.培训内容开发
D.实施过程的设计 E.评估手段的选择
A.课程定位 B.确定目标
C. 优化方法
B.注重实践性
D.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D.注重策略 E.选择模式
A-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C.符合培训教师的需求
E.体现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
参考答案
1. A BC |
2. ABDE |
3. ABC ' |
4,. ABCD |
5. BCDE |
6. BCDE |
7. ABDE |
8. ADE |
三、情景分析题
1. 试说明如何指导二级安全评价师对“选址及总平面布置”部分应关注哪些内容。
L对“选址及总平面布置'‘部分应关注以下内容:
(1) 厂址选择、周边环境及安全防护距离、当地自燃条件,调查分析应全面、清楚并符合实际, 选址符合国家及省有关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标准规定。
(2)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八类场所、区域”的距离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3)总平面布置情况(如:功能分区,生产装置、设备、设施、仓库、罐区、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道路及出入口等的位置和竖向布置等)应全面、详细进行分析评价。
(4) 总平面布置应结合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合理性分 析,主要装置和设备设施与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应明确,评价项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5) 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 规范》(GB 50489)等标准规定。.
(6) 总平面布置中主要建构筑物、装置、设施等相互间距是否符合《建筑设计昉火规范》(GB 5001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等标准规定。
(7) 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由具有相应工程咨询或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并符合深度要求。图签 是否有相关人员签字、有风向玫瑰图或指北针,坐标或间距等是否标注清楚、准确。
2. 完成报告过程中对“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部分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D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类别、理化性能指标和相关数据是否齐全,有无数据 和信息来源。是否列表说明闪点、沸点、爆炸极限、密度、火灾危险类别、毒物等级、接触限值等主
• 408 •
要数据。
(2) 是否辨识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脖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过程中,可能造成 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以及其他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分析是 否全面、准确,分布情况是否明确。
(3) 是否定性、定量分析建设项目的固有危险、有害程度,是否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风险程 度,分析和预测是杳准确;是否确定了重大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是否全面、准确。
(4) 是否调查分析与建设项目同样或者同类生产技术、工艺、装置(设施)在生产或者储存危 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的后果和原囱。
• 了解安全评价业务指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安全评价业务指导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能够对二级安全评价师安全评价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制定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评判标准和实施方案。
•能够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注:有关安全评价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不是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中"记录”功能的是( )。
A. 安全评价活动的反映和载体
B. 是验证评价过程控制体系运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证据,但不具有可追溯性
C. 记录为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提供了依据
D. 是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2. 按照安全评价导则和本机构确定的目标,组建项目评价组,实施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按照
要求完成安全评价工作。这一部分为过程控制文件中的( )。
A.风险分析 B.实施评价 C.报告审核 D.内部管理
参考答案
L B |
2. B |
I I . |
二、多项选择题
1.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的内容包括( )。
A.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方针目标
B. 组织结构及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C. 描述安全评价机构运行中涉及的重要环节
D.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的审批、管理和修改
E. 程序文件的编制、审核
安全A
'评价师职业资格孝试模拟题蘆
2.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包括( )。
A.过程控制手册 B.风险评估报告 C.程序文件
D. 培训记录 E.作业文件
3-安全评价机构定期组织的内部审查的内容是()。
A.审査评价范围 B.审査评价依据
C.审查评价方案 D.明确实施审査和报告审查结果的职责和要求
E. 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 安全评价业务指导过程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原则
B-以激发和鼓励为主的原则
C. 以帮助为主,以示范、典范为引导的原则
D.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
E. 创造持续性促进学习环境的原则
5. 作业指导书应当( ),不引起歧义。
A.简洁 B.详细
C.明了
D.美观 E.实用
6.程序文件编写要求包括(
A.
B.
C.
D.
E.
程序文件至少应包括体系重要控制环节的程序 每个程序文件在逻辑上都应是独立的,程序文件的数量、内容和格式由机构自行确定
程序文件应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査性
參考答案
1. ABCD |
2. ACE |
3. ABCD |
4. BCDE |
5. ACDE |
6. ABDE |
三、问答题
1. 在指导二级安全评价师对评价项目提出安全对策与建议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应包括哪些内容?
3.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有效期内,企业发生事故,评价机构该如何应对处理?
参考答案
1. 在指导二级安全评价师对评价项目提出安全对策与建议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 提出的安全对策与建议是否全面,能否涵盖建设项目的选址,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 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拟为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建设项目中主要 装置、设备、设施的布局,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设备,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等几个方面。
(2) 安全对策与建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
(3) 安全对策与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机构简介;
• 410 .
(2) 承诺书;
(3) 质量方针和目标;
(4) 组织机构;
(5) 部门职责、岗位职责;.
(6) 程序文件;
(7) 作业文件;
(8) 技术支撑条件;
(9) 内部管理;
(IQ)档案管理;
(II)检查改进。
3.处理程序如下:
(1) 评价机构召集相关技术负责人成立事故调查内部小组;
(2) 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
(3) 到现场及时获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相关信息;
(4) 内部结合调查情况仔细商讨,找出评价报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积极配合政府开展事故调查,并及时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
(6) 对评价无关的发生事故的基本事实给以说明;
(7) 配合企业查明事故原因,及时恢复生产;
(8) 对政府提出的处罚要认真配合,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3平側帀麒亚资格絕模捌题时
全国一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理论知识)
答题指导: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记录无效。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O
——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一、单顼选择题
(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按照考试学分类,职业技能鉴定是以既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衡量应试人员是否 达到《 )的标准参照考试。
A.工作要求 B.职业要求 C.岗位要求 D.职位或岗位要求
和代
A.思想 B.行为 C.作风 D.生活方式
3. 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 儿
A.诚信 B.仁义 C.反思 D.慎独
4. 对待工作岗位,正确的观点是( )。
A. 树挪死,人挪活,要通过岗位变化把本职工作做好
B. 敬业就是不能得陇望蜀,不能选择其他岗位
C. 虽然自己并不喜爱目前的岗位,但不能不专心努力
D. 企业遇到困难或降低薪水时,没有必要再讲爱岗敬业
5. 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A. 对职业道德的理解无一定之规
B. 职业道醴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
C. 职业道德总是不断变化、难以捉摸的
D. 职业道德是一种人为的主观要求
6. 在2008年4月召开的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签
署的《安全评价从业机构和人员执业自律公约》属于( )。
A.法律条文 B.部门规章
C.行业标准 D,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7. 根据国家标准(安全色)黄色表示的意义是( )。
A.警告、注意 B.表示指令、必须遵守
C.表示禁止、停止、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 412 •
8. 我国现行标准AQ 8002-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
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 ),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
A.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 B.产品生产单元
C.人员密集区域 D.重要设备分布
9. 在建设项目中,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应优先采用()。
A. IT系统 B.TT系统
C. TN-S和TN-C-S系统工程 D. TN-C系统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设备本身不能密封,可采用液封或负压操作,以防系统中有毒或可燃性气体进入厂房
B. 输送危险气体、液体的管道应控制流速
C. 盛装具有腐蚀性介质的容器,底部尽可能不装阀门,腐蚀性液体可从顶部抽吸排出
D. 对输送危险物料的设备及管路系统应尽量采用法兰连接,以保证安装检修方便
11.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 )和可控性 原则。
A.预测性
12.下述选项中,(
A.温、湿度
B.唯一性 C.经济性
D.公平性
D.电力输送
)不属于对区域安全影响的自然条件因素。
B.风频 C.降水
13.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
A.不会影响区域内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D.其他单位不用关注
14. 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涉及( )、监测预警系统、指挥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
理机制等的规划。
A.应急救援组织机构B.自然资源控制 C.人口控制 D.经济发展
15. 激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 )频率
风向的( )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A-小、上 B.大、下 C.小、下 D.大、上
16. 在自然条件对区域的影响分析中,如工艺条件认为自然条件的温、湿度格影响区域内企 业生产的,则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补偿措施,尽可能地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通过设计补偿还不 能满足工艺条件的苛刻要求,应( )。
A.加强管理 B■制定应急救援揩施
C.加强培训教育 D.重新选址
17.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MGB 50016),( )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A. 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0 L/s的工厂
B. 建筑高度超过50 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库房
C. 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5 L/s的易燃材料堆场.
D. 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5 L/s的甲类和乙类液体储罐或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或储罐区
18. 区域具有( ),区域的危险有害性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进行辨识和预测,并可以釆取措
施加以控制和避免。
A.整体性 B.层次性 C.客观实在性 D.高度相关性
「评价原职业资格考谟模拟题电
19.在编制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时,要求收集的资料数据统一釆用国际标准单位,且
一般情况下小数点后保留( )位数。
A. 2 B. 4
20.在自然条件对区域影响分析方面,根据( 防洪排水的影响分析。
A.温、湿度影响分析
C.雷电及雷暴天气影响分析客观
C. 3 D, 5
)做出对区域和建设项目工程地质标高和
B.风频条件影响分析
D. 降雨量影响分析
21.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作为生产者时对区域的影响的是( )。
A.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B.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C. 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D. 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投资的供给
22. 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包括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物理性危险有害因 素分析、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重大危险源预测与影响分析。其 中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分析()。
A,分析项目建成后是否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如构成重大危险源应考虑在非正常状态下 的事故后果及其影响分析
B-分析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植物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和病菌的危 害和影响
c.分析建设项目建粹WW懈雖導癥^15019436100响
D.分析噪声、粉尘、備錘匾^由調渐^點贏15019436100向
23.在编制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时,要求资料应收集近( )年内有关分析评价的 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所需要的资料。
ʌ. 5 B. 10 C. 20 D. 30-
24. 我国采用12级地震烈度表,当地震烈度为训-X时,其破坏程度为( )o
A.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B.房屋破环,地面裂缝
C.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D.毁灭性的破坏
25. 沙尘暴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km的天气
现象。该现象影响范围大,分布广泛。
:A. 0.5 . B. 1.0 . ' C. 1. 5 D. 2. 0
26. HAZOP使用引导词能识别出每个分析节点或操作步骤的所有偏差,简单地将所有的
引导词与工艺参数组合会产生很多的偏差。引导词有6个,工艺参数有5.个,考虑10个主要设 备,则偏差总数为(
27. 在尧;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时,评价组人员应具备HAZOP研究经验,HAZOP
分析组一般由( )组成比较理想。
C. 8〜10人 D.
A.反应速率过快 B.反应有大量产物产生
C-反应时间过长 D.该偏差有歧义,要由具体情况而定
29. ( )目的在于量化作业班组对系统异常信号未能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响应概率的
一种模式。
A. HCR B. HRA C. THERP+HCR D. THERP
30. 火炬燃烧器放散管包括燃烧装置、放散管、多通接头、气体洗涤器等,泄漏主要发生在筒
A. 10%~20% B. 20%〜Icl0% C. 100⅝-200⅜ D. 20%〜50%
31. 在过热液体发生泄漏时,有时会出现气、液两相流动。均匀两相流动的泄漏速度可以按
A.裂口面积 B.两相混合物压强
C.临界压强 D.两相流的泄漏系数
32. 压力容器爆炸时,能量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破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性能三种形式
A. 1%〜3% B. 3%〜15% C. 15%~3O% D. 30%〜50%
A.极快的反应速度 B.反应的放热性 C.反应的吸热性 D.生成气体产物
34.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对主要类型的建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振动速度所作出的规定,美国
矿业局656号公报中建议建筑物的破坏准则为( )in∕so
Al. 0 B. 2. 0 C. 3. 0 D. 4. 0
35. 在化学⅜fc爆炸的基本特征中,()是爆炸反应区别于燃烧反应的最重要标志。
A.反应的快速性NP 殍皆曰楠档平⅞⅛酋1 辛物
36. 实际上,地面4fe⅛⅛⅛,梅SS嚟⅛±⅛⅛⅛遍魂#⅛⅛⅛践经
验,爆炸地震波的破坏作用( )空气冲击波的作用。
A.不确定 B.等于 C.远小于 D.远大于
37. 由于静爆实验产生的噪声为脉冲噪声,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具有脉冲噪声 作业地点的噪声级卫生限值不应超过的规定,距离爆炸现场30Om的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可于 ( )m处建设办公设施。
A. 200 B. 300 C. 400 D. 500
38. TNT收率是爆炸事故激烈性的量度,许多学者通过实际气云爆炸事故对所造成的冲击
波破坏情况调査分析后,给出了 TNT收率的范围。如柏盖斯关于丙烷爆炸事故的TNT收率范 围为()。 t
A. 3.5% B. 7. 5% C. 9.5% D. 12. 5%
39.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中,分析的工艺参数不包括(
A.时间 B.闪点 C. pH值 D.反应级数
40. 从理论上讲,喷射火的火焰长度( )从泄漏口至可燃混合气燃烧下限的射流轴线长度。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
41. 从理论上讲,天然气喷射火的火焰长度等于从泄漏口到可燃混合气燃烧下限浓度的射线 轴线长度。计算时,考虑喷射火焰区的中心集中在喷射轴向方向上天然气下限浓度的()处。
A. 1/3 B. 2/3 C. 3/4 D. 1/2
42. 概率危险评价法对了解(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A.分析数据的完整性 B.建模的准确性
C.参数估计的充分性 D.技术的危险性
r⅛价师职业资格淆试模拟题摩 ..■ ---------------------\—IatʌɪjʌJ⅛⅛⅛jj<⅜
D.环境风险 E.财产风险
6. HAZOP评价组人员包括( 九
A.设计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维修人员
D.设计和操作人员 E.工艺技术人员■
7. 以下有关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设项目和在役装置均可以使用HAZOP方法
B.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的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
C.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结构化的分析方法
D.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完全代替设计审査
E.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分析组分析每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识别出那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偏差
8. HRA分析方法,在进行与操作者职责有关的人为失误分析时,导致失误可能的情况包括
C)O .
A.有缺陷的工艺过程B.失效的设备 C.投入不到位
D.缺乏实际限制 E.不好的工具
9-易燃、易爆的气体、液怵泄漏后遇到引火源就会被点燃而着火燃烧,它们被点燃后的燃烧 方式有()。
A.池火 B.喷射火 C.火球
D.突发火 -E.闪燃
ʌ' ≡ 在纔鷺構辅 15019436100
等状态有关。
A.相态 B.压力
D.颜色 E.体积 ■
A.公正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E.目的性原则
13. 安全评价机构所产生的记录具有的功能是()。
A.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B. 安全职能活动的反映和载体
C. 验证评价过程控制体系运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依据
D. 促进安全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安全评价工作的效率
E. 安全评价质量管理记录为釆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提供了依据
14.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中,执行操作者功能的任务分析时,分析内容包括()。
A.具体操作人员职责B.任务执行过程 C.目标连续任务
D任务执行结果 E.任务评估过程
15. 安全评价业务指导的原则包括( )。
A.以激发和鼓励为主 B.以帮助为主,以示范、典范为引导
C.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D.创造持续性促进学习环境
E.集思广益、统筹安排
16. 招投标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平等性 B"竞争性 C.开放性
D. 公开性 E.公平性
17.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体系的内容包括()。
A.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手册 B.安全评价机构规章制度
C. 安全评价质量记录 D.作业指导文件
E. 安全评价机构大事记
18. 判断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破坏作用的准则有()等。
A.超压准则 B.冲量准则 C.超压一冲量准则
D. 剂量准则 E.热剂量一热强度准则
19. 下列关于事故损失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 按损失与事故事件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B. 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分类可分为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C. 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为个人损失、企业损失和国家损失
D. 按损失事件划分为当时损失、事后损失和未来损失
E. 按价值关系划分为政治损失和商誉损失
20. 识别项目风险的方法包括( )。
A.网络调査法 B.头脑风暴法 C,面谈法
D.核对表法 E.专家调查法
一、单项选择题
1.D |
2. B |
3. A |
4. C |
5. B |
6. D |
7, A |
8. A |
9. C |
IorD |
11. A |
12. D |
13, C |
14. A |
15. A |
16. D |
17. B |
18. C |
19. A |
20. D |
2LB |
22. C |
23. B |
24. C |
25. B |
26. A |
27. B |
28. D |
29. A |
30. A |
31. C |
32. B |
33, C |
34. B |
35. A |
36. C |
37. B |
38. B |
39. B |
40. A |
41. B |
42. D |
43. C |
44, C |
45. B |
46. D |
47. D |
4& D |
49. B |
50. C |
5L C |
52, A |
53’ A |
54. D |
55. C |
56. B |
57. B |
58. A |
59. D |
60. A |
二、多项选择题
L ABCD |
2. ABCE |
3. CD |
4. ACD — |
5. CDE |
6. ACDE |
7. ABCE |
8. ABDE |
9. ABCD |
10. ACD |
11. ABC |
12. BeE |
13 ABCE |
14. AC |
15. ABCD |
16. ABC |
17. ACDE |
18, ABC |
19. ABCD |
20. BCDE |
时师⅞⅜酬爵撕灘爾
全国一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模拟试卷(专业能力)
答题指导:
——题中涉及安全评价师职业标准的各方面要求及申报、晋级、鉴定等相关规定,均依据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评阅试卷以答题卡上答案为准,试卷上的记录无效。
--者试时间为150分钟(J
——满分为WO分,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一、 简答题
(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5分)
2. 假使你公司评价合格的一个加油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公司为了清楚是 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派你去做调查,请你写出调查计划。(5分)
3. 一位从事21年安全相关工作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已具备一级安全评价师的业务水平和 专业能力,请列出对二级夠全鄉警聽糖喳踱岫哽脊虹何A 1 CiCi
4. 某评价公司已i⅞H⅜w w4V,¾⅛⅛δ丄麗全评 价甲级机构资质,决定由你来编制安全评价技术支撑文件,请叙述安全评价技术支撑体系的内 容。(5分)
二、 计算题
(共3题,共20分)
1. 一系统A有2个并联保护装置,每个有效概率是0.96,请计算该系统的安全概率?如果 系统的安全概率要达到0. 9999,需要几个保护装置? (5分)
2. 某一储存有毒液体的储罐,直径5 m,罐高10 m,罐顶上装设有呼吸阀与大气连通。由于 年久腐蚀,在罐底下部高2 m处有一直径为5 Cm圆滑喷嘴型泄漏小孔,初始泄漏时液面高度为 8 m,有毒液体的密度为1000 kg∕m3 ,圆滑喷嘴型泄漏系数CO = L 0,请计算有毒液体泄漏1小时 的泄漏量。(5分)
3. 某评价机构对一建设项目中的子系统评价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全面而真实,单元 划分合理,评价方法正确,用两种评价方法对该子系统进行评价。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评 价时,该子系统评价结果是危险性等级为U级,临界的。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评价时, L = 6,E=6,C=2.2,危险度D=79.2,该子系统评价结果是危险性等级为ΠI级,显著危险。由于 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不同,现评价公司安排你用改进后的LEC评价法进行复核,请你做出正 确的评价结论O (10分)
各附表中的各修正系数取中值。
附表1人员管理修正系数(ME) | ||
序号 |
管理内容 |
系数取值范围 |
1 |
厂长任职安全目标 「 |
0. 93 — 1 |
2 |
安全制度 |
0. 95 — 1 |
3 |
有毒、有害工种作业人员健康档案 |
Ck 95〜1 |
4 |
安全教育 |
0. 95〜1 |
- ■ 5 |
劳保用品穿戴是否合格 |
0. 95 — 1 |
6 |
各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
0. 93 〜1 |
7 |
有无违章操作 |
0. 95 〜1 |
8 |
事故应急鞭案的组织机构是否完善 |
0. 97-1 |
9 |
事故应急预案的各级救援人员行动指南是否明确 |
0. 95-1 |
10 |
安全机构人员配备 |
0. 93-1 |
11 |
从业人员的保险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
0. 93-1 |
12 |
__________工房定员是否符合标准 |
0. 93—1 |
附表2设备管理修正系数(Mz) | ||
序号 |
管理内容 |
系数取值范围 |
1 |
消防器材管理~ |
0. 95〜1 |
2 |
机械设备保养管理 |
0. 95〜1 |
3 |
避雷设施管理 |
0. 95-1 |
4 |
____________运输车辆管理____________ |
0, 95 — 1 |
在线直播⅞⅞撕嘉15019436100 | ||
序号 |
管理内容 |
系数取值范围 |
1 |
危险物品安全管理 |
0. 95 — 1 |
2 |
成品储运安全管理 |
0. 95 — 1 |
- 3 |
化工原料、产品、半产品检测检验资料 |
0.95—1 ------------------------------------ |
4 |
危险品运输 |
0. 93 — 1 |
5 |
有余药场地的清扫 |
0, 95 — 1 |
附表4作业环境修正系数(MN | ||
序号 |
管理内容 |
系数取值范围 |
1 |
防静电措施 |
0, 93〜1 |
2 |
设备、管道接地情况 |
0. 95〜1 |
3 |
通道是否畅通 |
0.95 — 1 . |
4 |
通风情况 |
0. 95 〜1 |
5 |
工库房、设备内废药废品清理倩况 |
0, 93〜1 |
6 |
地面情况 |
0.95 〜1 |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共30分) | ||
L修改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于2011年3月2日予以公布, | ||
自2011年12月 |
1日起施行•某安全评价机构的评价工作人员对2002年版非常熟悉,现该评价. | |
机构针对新版的公布,欲组织评价工作人员培训,请你列岀培训内容。 |
(10 分) |
2.某工业园区规划如图1所示,图中DI为化工石油区,。2为仓储区,储存有毒液体、有毒 气体、有害固体物品以及易燃易爆物品,D,为机械加工区,D1为动力区,d为商业区,R为园区 行政办公区,岛为游乐园区,R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东西距离40 km,南北距离40 km,消 防队从B点到A点需要40 mint,
根据各区的个人风险,绘出了等值线如图1所示的G、G和各区交叉重叠的部分,Ei 占Di^D2和Da的1/8,EZ占D2 .D4和R的1/9,E3占D?和瓦的1/10,整个工业园区年最大 容许死亡人数为3人。各区的人数N,年事故发生频率r如表1所示。工业园区的年主导风向 玫瑰图如图2所示,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请回答:
(1) 该工业园区存在哪些危险性?
(2) D1.D2,D3和D4区有哪些不利条件和影响?
(3) 你认为该工业园区规划存在哪些不妥之处(缺陷)?
(4) 保持DS-De不变,应怎样进行调整?
(5) 判断该工业园区安全容量是否符合规定。
(6) 简述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总怵布局应符合的原则O (20分)
图2工业园区的年主导风向玫:瑰图
表1各区的人数及年事故发生频率表
小区名称 |
小区人数NC人) |
小区年事故发生频率N次/年) |
Dl化工石油区 |
1000 |
10-3 |
d仓储区 |
500 |
IOT |
D3机械加工区 |
800 |
10^5 |
D4动力区 |
400 |
IOf |
D5商业区 |
1200 |
Io-S |
De园区行政办公 |
200 |
IO-7 |
D7游乐园区 |
700 |
IO-S |
DS居民生活区 |
2500 |
IO-7 |
四、情景分析题(3。分)
某安全评价机构承接到一个需要用HAZOP分析法评价有毒、易燃易爆的生产工艺的建设 项目,工艺流程是:原料油过滤后与Hz混合,送加热炉加热至反应温度,依次进入加氢精制反应 器和加氢裂化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脱硫、脱氮、脱氧、烯炷饱和、芳烷饱和及裂化等 反应。反应产物经冷却后进入冷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气体Hz经脱硫后循环使 用,油相减压后送至冷低压分离器。冷低分油换热后依次进入脱丁烷塔、分储塔,分出轻石脑油、 重石脑油、柴油和液化气。
该评价项目合同约定提交评价报告的时间为3个月以内,该机构的领导安排了一个评价人 员制订出了对承接到建议顼,耳皿价工作计剽宰葬平伉E员安排表、评价工作进度安排表和 评价工作计划审批表在线直墙辅导微信15019436100
评价人员安排表
序号 |
姓名 |
技术职称 |
专业名称 |
目前承担的工作 |
1 |
许XX |
高级工程师 |
化学工程 |
化工工艺 |
2 |
李XX |
工程师 |
化工工艺 |
化工工艺 |
3 |
除XX |
高级工程师 |
仪器仪表 |
仪表自动化 |
4 |
刘XX |
高级工程师 |
设备工程 |
外出旅游一周后回来 |
5 |
张XX |
工程师 |
机械制造工程 |
机械设备 |
6 |
王XX |
工程师 |
电气工程 |
电气 |
7 |
赵X × |
工程师 |
电气技术 |
电气 |
8 |
孙XX |
工程师 |
土木工程 |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
9 |
钱X X |
工程师 |
给水排水工程 |
给水排水 |
10 |
周XX |
高级工程师 |
安全工程 |
安全工程 |
11 |
冯XX |
工程师 |
地质工程 |
地质勘査 |
12 |
程XX |
工程师 |
能源工程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评价工作进度安排表
序号 |
工作名称及内容 |
开始日期 |
截止日期 |
1 |
"~" 确定分析范围和目标 |
2011年11月LO日 |
2011年11月15日 |
2 |
_______收集数据及资料_______ |
2011年U月10日 |
2011年11月15日 |
续表
序号 |
工作名称及内容 |
开始日期 |
截止日期’ |
3 |
"~~熟悉并分析委托方提供的数据及资料 |
20:H年H月16日 |
2011年U月直日 |
4 |
将资料变成适当的表格并拟定分析顺序 |
2011年11月18日 |
2011年U月20日 |
5 |
分析节点划分,将系统分解为若干部分 |
2011年11月21日 |
2011年11月22日 |
6 |
完成HAZOP分析,记录分析情况 |
2011年11月23日 |
2012年1月24日 |
7 |
对建议措施达成一致意见 |
2012年1月25日 |
2012年1月27日 |
8 |
编制分析结果文件和报告 |
2012年1月28日 |
MlZ年2月3日 |
9 |
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______ |
2012年2月4日 |
2012年2月5日 |
10 |
完成最终输出报告 |
2012年2月&日 |
2012年2月9日 |
评价工作计划审批表
建设 项目 基本 信息 |
项目名称 |
地理位置 | ||
项目性质 |
厂区用地面积 | |||
评价类别~~ |
项目红线面积~ | |||
提供的技术资料 |
项目投资规模 | |||
行业风险特性 | ||||
项目 负责 人初 审意 见 |
____审核项目及要求_________ |
审核意免; ,微信 15019436100 项目负责人: 年 月曰 | ||
1.确定评价范围,分析工艺及设备、安全工程设计周边 环境的初步情况 | ||||
2.提出评价项目彎戸功早畔讐關乳B F=I | ||||
3∙ HAZQ蒔析项賓瘢宣 扌奋 辛甬 与 | ||||
LHAZOP分析项目实施程序 _______ | ||||
5.人员配置、专业搭配 | ||||
&评价工作进度安排(评价的工时) | ||||
技术负责人 审定意见 |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⅜⅜价师职业資j⅛孝谶模拟题库Jl
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面问题:.
(1) 简要介绍HAZOP法,并做出该工艺流程的HAZOP分析表(只要做出引导词为MORE、 AS WELL AS,PART OF 这三项即可)。(Io 分)
(2) 假设你是该安全评价机构的技术负责人,请你审定该评价工作计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 由-(20分)
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如下:
(1) 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水平。
(2) 有利于安全评价规范化、法制化及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
(3) 提高了安全评价的质量就能使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确保人民 生命安全、生活安定,具有重要的杜会效益。
(4) 有利于安全评价结构管理层实施系统和透明的管理,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5) 促进安全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安全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
(6) 加强对安全评价人员的培训,促进其工作交流,持续不断地提高其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7) 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2. 调查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 成立调查小组。
(2) 赶往事故发生加油站捜集资料证据。
(3) 找出加油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
(4) 对照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重点针对危险辨识及隐患整改部分,对策措施是否和火灾爆 炸的事故原因有关系。
〈5)写出事故调查分析报吿,为界定法律责任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3. 培训需求分析如下:
(1) 确认差距。重点针对二级评价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差距。
(2) 前瞻性分析。针对二级安全评价师的新知识进行前瞻性分析。
(3) 选择培训方法,制定多样的培训策略。
(4) 分析培训的价值和成本。
(5) 获取内部与外部的多方支持。
二级评价师培训的主要内容: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部分,具体包括:危险和有害 因素、危险和危险程度写处1、律讐島梦書啓为聽経部分。
4. 安全评价技术3®缢辱zfW静 1 性、事
故案例数据库)、技术及软件(计算软件、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图书和资历管理系统软件)、检 测检验及科研开发能力(检测检验资质类别、业务范围、项目及检测检验人员资格等)、协作支撑 (与有关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单位签订的技术协作协议九
二、计算题(共3题,共20分)
1. i⅛ = l-(l-0. 96)(l-O. 96)=0. 9984
0. 9999 = 1-(1-0. 96)n n = 2. 8^3
该系统的安全概率为0.9984,安全概率要达到0∙9999,需要3个保护装置。
2.根据题意,储罐示意图如右所示。
任何时刻t液体的质量流出速率:
c— L A /2(力一力Q 丄9 PgCIAi
Q=PC(IA.,------Zgz0 — —t
y罐顶上装设有呼吸阀与大气连通
ΛΔF=P-Po=0,则
Q-pCaA √2gz0 -PgCOAlt∕A0
小孔面积 A = π×(5∕2)2X10^4=0. 0019625 m2
储罐截面面积 A0=π(5∕2)2 = 19. 625 mz
MO=8 —2 = 6 m,i = l h=3600 S
Q=IOOOX1X0. 0019625 √2X9. 8X6 —1000X9. 8X12 ×0. 00196252 X√19. 625 = 21. 28-0. 1923X3600 = 14. 36 kg
1顾师职业资⅜⅛⅛⅞≡慮
---------------------------- • .................. ...............⅜
因此,有毒液体泄漏!•小时的泄漏量为14.36 kg。
3.附表中的各修正系数取中值。
而•范围为0. 93~1,取值为0. 965;范围为0. 95〜1,取值为0. 975;范围为0.97〜1,取值 为 0. 985。
0. 965z=0. 9312;0. 9655 =0. 8368;0. 9754=0. 9037,0. 9756=0. 8591。
Mi=O. 9655 XO. 9756 ×0. 985 = 0. 8368X0. 8591X0. 985 = 0. 708
M2=O. 9754=0. 904
M3=O. 9754 XO. 965 = 0. 9037X0. 965 = 0. 872
M4=O. 975' XO. 9 6 52 = 0 . 90 3 7 X 0 . 93 1 2 = 0 . 8 42
M=M) XM2 XM3 XM4=O. 708X0. 904X0. 872X0. 842 = 0. 47
D=MXLXEXc=O. 47X79. 2 = 37. 22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危险性等级划分规则见下表。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嬢繁程度 |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
D危险等级划分 | |||||
分数值 |
发生可能性 |
分数值 |
频繋程度 |
分数值 |
产生的后果 |
D值 |
危险程度 |
等级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10 |
连续暴露 |
IOO |
大灾难许 多人死亡 |
>320 |
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 |
V |
6 |
相当可能 |
6 |
每天工作时间 内暴露 |
40 |
灾雎数人 死亡 |
16—320 |
高度危险' 立即整改 |
IV |
3 |
可能但不经膏即 |
3 |
每周一次或 、偶旳暴辱_ |
15 |
非常严重 —人死亡 |
70—160 |
显著危险,、 帯要整改 | |
1 |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
线曇播2 暴露 |
舞 |
)4≡40⅛ 需要注意 |
Tr | |||
0. 5 |
很不可能 可以设想 |
1 |
每年几次 暴露 |
3 |
重大致残 (轻伤) |
<20 |
稍有危险, 可以接受 |
I |
0. 2 |
极不可能 |
C. 5 |
非常罕见 地暴露 |
1 |
引人注目 需要救护 | |||
0, 1 |
实际不可能 |
D = MXLXEXC=37.22,在20〜70范围,风险等级为II级,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结合预 先危险性分析法PHA评价时,该子系统评价结果的危险性等级为II级,临界的,因为两者评价 结果相似,所以判定该子系统评价结果的危险性等级为临界的《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共30分)
1.培训内容如下。
(1)对2011修订版与2002年版的变更部分进行重点培训,主要包括:安全评价的范围、评价 周期、安全条件要求等作了调整.一是安金评价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而是调整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使评价的对象更加全面。二是将安全评价制度适用的主 体范围限定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对企业以外 的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包括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等,不再要求进行安全评价。三是明确 规定安全评价需要由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承担,进一步规范了安全评价活动。四是取消生产、储 存、使用剧毒化学品单位一年一次评价及备案,其他危险化学品每两年一次安全评价的规定。将 安全评价周期统一确定为3年,与《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相衔接。五是经营安全条件要 求增加。2011修订版强调了经营企业应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设施,从业 人员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 材、设备。六是储存安全条件要求增加。2011修订版直接要求“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标志七是取消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及其新、改 扩建设项目由政府批准的规定。将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审批制度,修改为危险化学品生 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制度,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 当由安监部门直接负责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2)配合2011修订版与2002年版的变更部分讲解,安排学习涉及危险化学品评价依据的法 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导则等内容。
主要包括:《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GB 13690-2009«化学晶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危 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易制毒化学品目录》、《一般有毒物品目录》、《使用有毒物品 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AQ 3018-2008《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等。
2. (1)该工业园区存在的危险性如下。
Dl化工石油区的危险性:由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厂房内有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 设备有燃气锅炉、空压设备、冷冻设备、压力容器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按《生产过程危险 利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HGB/T 1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6441-1986)归类,主要危险性有:①火灾、爆炸;②灼伤;③电危害:包括触电危害、静电危害、雷电危害; ④中毒;⑤机械伤害;⑥噪声;⑦高空坠落;⑧高空落物打击;⑨车辆伤害等。
D2仓储区的危险性:由于DZ仓储区储存有毒液体、有毒气体、有害固体物品以及易燃易爆 物品,因此存在着易燃、残> ⅛⅜⅞⅜⅜⅞f W W,潛⅛⅛>車南济脣溟營灼伤; ③中毒;④装卸、搬运 Φ⅛wB⅛⅛wfw⅛l≡ 15019436IOO
D3机械加工区的危险性:①机械伤害;②起重伤害;③车辆伤害;④触电;⑤火灾;⑥噪声;⑦振 动;⑧高空坠落;⑨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⑩辐射;⑪高温、低温危害等。
D4动力区的危险性:由于动力区一般有变配电站、供热的锅炉房、空压站、燃气供应站等,因 此存在主要危险性有:①火灾爆炸:天然气调压、输送、用气装置(锅炉);②触电危险:变配电设备 设施、电气线路、用电设备设施;③静电危害:使用、输送、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管路、设施,以及火 灾爆炸危险环境中的设备设施;④噪声危害:空压设备、泵美、风机等设备;⑤机械伤害:空压站、 冷冻站、锅炉房的各类传动旋转部位。
R商业区的危险性:①火灾;②火灾后的中毒和窒息;③拥挤中的踩、撞等。
D7游乐园区的危险性:①游乐设施的机械伤害;②触电:游乐设施的漏电;③游乐设施高空 玩耍中的高空坠落等。
(2)D1,D2.D3和D4区存在的不利条件和影响如下。
DI和DZ区烟尘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等化学危险品泄漏会对处于下风的D6行政办公 区、R居民生活区污染影响。由气象条件分析,工业园区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的主导 风向为东南风,而Dl化工石油区仓储区,位于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D1.化工石油 区烟尘排放、Dl化工石油区和D2仓储区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等化学危险品泄漏会对处于下风的 D6行政办公区、瓦居民生活区污染。
DI区发生泄漏易污染水源。由企业布局位置、水文条件和环境条件分析,D化工石油区靠近码 头、园区取水口,虽有利于运输,但有毒液体等化学危险品泄漏易污染水源,不利于保护生态和水源。
DI ^D2,D3和以区存在消防上得到消防队救援的最不利条件。由于工业园区东西距离 40 km,消防队从B点到A点需要40 minO消防队和Di1D21D3.和Da区分别处于工业园区边界
⅜f倾⅜⅜⅜考试褸拟题瘤
的最东端和最西端。消防队达不到以5分钟到达最远边界服务点要求。
(3) 工业园区规划存在不妥之处如下。
①Dl靠近园区取水口;②DI和D2区布局在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③消防队布局 在工业园区边界的最东端。
(4) 保持D5-D8不变,进行调整:
①将DJ与D3, D2与D4进行调换;②将消防队布局在工业园区中心且偏西侧(靠近3、D3、 D2、DQ的位置。
(5) 判断工业园区安全容量是否符合规定的分析如下。
判断工业园区安全容景的常用参数有个人风险IR(指在某一特定位置长期生活的未采取任 何防护措施的人员遭受特定危害的频率。如= l×10~5次/年)、个人风险的年死亡风险AFR值 (指一个人在一年时间内的死亡概率)、杜会风险的FN曲线(死亡人数N与其超越概率/频率之 间关系的图形表示)、社会风险的VnH值(用受伤和不健康值VnH来补充描述事故中受伤程 度的统计数据)、工业项目容积率FARC题意未给定,指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 总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 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0. 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品制造业≥0. 6;专用设备制造业 R 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 机械制造业≥1. 0;重工业容积率>0.4;容积率越大,建筑密度越大;容积率越小,建筑密度越小。 容积率越低,对于住宅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或建筑密度BC(题意未给定,即建筑 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 积/用地面积,重工业建⅛⅛项目,在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后, 建筑密度可下调5%)、⅞∣¾⅜¾⅝ 辅 导微僑Φδ{M⅛4⅛艇(X⅛高层 厂房)、绿地率GAC(题意未给定,绿地率230%)、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题意未给定)、危险物质的 辞类与数量(题意未给定)、企业、生产装置、重大危险源分布和个数(题意未给定)等。
Dl区年实际可能死亡人数=1000×10-3 = 1 A
整个工业园区年实际可能死亡人数:∑ = 1000 X IO^3 + 500 X IO-4 + 800 X 10^5 + 400 X 10^5+1200X10^^6+200×10^7 +700 X IOf +2500 X K)T = ι + 0. 05 +0. 008 + 0. 004 + 0. 0012 + 0. 00002+0. 0007+0. 00025 = 1. O1917<3 D
虽然整个工业园区年最大容许死亡人数为3人,整个工业园区年实际可能死亡人数为
1. 01917 A<3人,在容许范围,但Dl区年实际可能死亡人数为1人,突破安全容量容许范围,根 据工业园区安全容量判断准则,一者突破便视为整个突破,判定工业园区安全容量不符合规定。
(6) 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总体布局应符合的原则包括:
① 符合当地城市(镇)规划、区域规划、工业区规划等的要求;有条件时,必须与城镇和邻近工 业企业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协作.
② 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保护附近城市(镇)和居民区的环境质量,有利于人身和生产安全。
③ 节约土地,不占或少占良田,有条件时应开拓新的土地资源,减少拆迁。
④ 满足生产要求,有利于物料的输送和节约能源。
⑤ 因地制宜,充分适应气象、地形、工程水文等自然条件。
⑥ 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应考虑到企业远景发展的可能性。
⑦ 统一布置生产区域内外的输送系统(公路、铁路、水路),应有合理的铁路、公路、水运系统。
⑧ 厂外管线宜沿道路敷设,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布置可与绿化带的规划相结合。
⑨ 宜保留绿化地,合理布置防护林和新绿地。
⑩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位于军事禁区、机场、国家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附近时,要符合 国家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尽量避开以上区域。
四、情景分析题(30分)
(1)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的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它的基本 过程就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工程工艺状态的变化(偏差)加以确定,找到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 害。以下是针对该工艺流程做的HAZOP分析表。
引导词 |
偏差 |
可能原因 |
后果 |
建议措施 |
多 |
流量偏高 |
|
|
③④⑤必须保证控制、调节、计量显示系统 灵敏、准确、好用,其零部件材质应耐相应 介质的腐蚀;
|
伴随 |
组分及 相增加 |
|
|
|
部分 |
反应深度 不够,产物 比例变化 |
|
影响产品质量 |
|
(2)拟订的安全评价工作计划审定分析如下。
1) 人员配置、专业搭配情况分析:一般说来,HAZOP分析小组:对于大型的、复杂的工艺过 程,分析组一般由5〜7人组成,包括设计、工艺或工程、操作、维修、设备、仪表/控制、电气、安全、 公用工程等方面的人员。对相对较小的工艺过程,3〜4人组成分析组。从拟订的安全评价工作 计划来看,一是人员配置、专业搭配了化工工艺、仪器仪表、设备工程、机械制造工程、电气工程、 安全工程、能源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能源工程、地质工程,该安全评价机构专业人员既 符合国家安监总局22号令颁布《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附件中《安全评价机构业务范围划分标 准》所规定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均要求评价机构具有安全、机械、电气3类专业人员;且除第二类中 的港口码头、机械设备电器制造业、轻工、纺织、烟草加工制造业外,专业类型25类专业要求,又 基本符合HAZOP分析小组组成要求,所以不需要外聘专家;只不过不需要安排12人,以免浪费 人力资源,从中选出对被评价项目工艺过程熟悉的5人即可,另外吸收设计、操作或维修人员参 加。二是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尚未确定,尤其是项目负责人、HAZOP组长、记录员的人选未确定, HAZOP组长、工艺技术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的职责未确定。三是评价人员安排表需要添加资 格证号码。
2) 评价工作计划编制前的准备、安全评价工作计划要素分析和HA20P分析实施过程分析:
①评价工作计划编制前的准备:包括评价过程策划、分析预测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实施评价 可行性分析三部分,因为该评价项目的合同巳签订,而分析预测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实施评价可
• 429 •
「评价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d
行性分析是在合同已签订之前完成的,说明后两部分已完成,只需要修改或充实安全评价工作初步 计划,制订详细安全评价工作计划。评价过程策划内容包括:考虑委托评价单位的需求,结合评价实 际可操作状况,确定评价范围;提出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分析评价范围内建(构)筑物及场地布置、 工艺及设备、安全工程设计、安全生产管理、其他综合性措施项目及周边环境的初步情况;概略分析危 险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提出评价项目重点;建议选择评价方法;估计实施评价的工时。
② 安全评价工作计划要素:包括评价项目概况、信息采集、信息分析思路、划分评价单元(分 析节点或操作步骤划分)、选择评价方法、提出事故隐患和评价结论的思路、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 甚本方案、评价工作计划进度安排。若是项目实施方案,则要素包括工作内容及分解、工作进度、 职责与权限、工作程序、工作计划编制、完成工作成果。
③ HAZOP分析实施过程包括分析准备、完成分析、编制分析结果报告、行动方案落实等4 个歩骤,详见以下流程图。
从拟订的安全评价工作计划来看,综合以上3方面审定分析,需要完善的内容有:
① 绘制HAZOP分析的实施全过程程序图。
② 会议安排,合理制定会议计划。
③ 检测检验賓排,合理制定检测检验计划。
④ 提出评价项目重点、进一步收集评价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内容。
⑤ 绘制HAZOP分析记录表,如下所示。
分析人员: 图纸号: 会议日期: 版本号:
,序号 |
原因 |
后果 |
安全保护 |
建议措施 | |
分析节点或操作步骤说明,确定设计工艺指标 | |||||
3)评价工作进度安排表审定分析。由于合同约定提交评价报告的时间为3个月以内,考虑 拟订的安全评价工作计划内容需要完善,考虑情况变化因素等,为保证按时完成评价工作,需要 安排]周的机动时间。
安全评价工作计划不合理,审定意见:①不需要外聘专家,从12人中选出对被评价项目工艺 过程熟悉的5人,另外吸收设计?操作或维修人员参加。②人员的职责与权阪尚未确定,评价人 员安排表需要添加资格证号码。③需要安排1周的机动时间,时间还要往前赶1周。④需要完 善HAZOP分析程序图、会议安排.HAZOP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表、资料、信息要求等。审定 结论:重新修改。
r评价师职业资格搭试模拟題扃
估,才能自我保护。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只不过是经过人们釆取 措施后得到消除或减弱到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对于那些具有较大风险,且暂时得不到消除的项 目宁可不接,决不能为一时的或眼前的利益签订合同承接项目O安全评价机构签订合同前,要对 评价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找出其存在风险的环节、风险程度,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消 除或预防,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预防评价报告成为“虚假证明”、不合格报告被追究法律责任; 预防不能按时提交工作成果或不能提供约定的工作成果而承担合同赔偿责任。
(2) 它是执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编写指南》和落实评价项目风险分析制度的具体行为, 实施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具体体现,实现保证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只有加 强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评价机构良性发展。
(3) 它是体现安全评价质量方针和目标,保证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体现科 学、严谨、公正、有效、要么不做,做就做好、保证质量的方针,实现客户满意、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安 全监管部门提供有效决策依据的质量目标。
(4) 它是体现安全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合法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行为之一。通过“控制 风险”,才能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准则,体现“对企业负责,对政府负责,对自己负责"和 "实事求是,不提供虚假报告''的工作行为规范。
风险分析程序见下图:
项目相关信息收集
项目可行性
核对资质范围
项目前置条件 负责参与部门、人员专业 检测能力
风险分析会议 一►具体内容风险分析
项目经济性、协商合同条款 评价初步计划 风险判断准则
风险分析结论 合同签订 评价详细计划
2. 一般性评价过程存档资料包括:
(1) 档案索引目录;
(2) 评价初访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3) 风险分析记录及合同评审记录;
(4) 安全评价合同复印件;
(5) 安全评价项目工作计划书;
(6)项目组与被评价单位就评价和检查结果交换意见记录;
(7) 现场考察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8) 现场检查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9) 现场核查记录(含纸质与影像);
(10) 安全评价报告(正式版)(安全评价报告有外部评审的,还应保存送审版
(U)评价报告校核记录(可以以带校核痕迹的电子版形式保存);
(12) 内部审核记录(包括书面记录和带审核痕迹的电子版);
(13) 技术负责人审核记录(包括书面记录和带审核痕迹的电子版);
(14) 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记录;
(15) 回访记录;
(16) 服务质量信息反馈表;
(17) 安全评价工作业绩表;
(18) 评价过程产生的其他资料。
评价支撑存档资料根据评价项目不同而不同。
安全预评价项目应存档的资料包括:
(D被评价单位提交的文件资料目录;
(2) 被评价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3) 建设项目用地手续证明;
(4)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前期资料;
(5) 被评价单位的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原件或复印件;
(6) 被评价单位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
安全验收评价项目应存档的资料包括:
(1) 被评价单位提交的文件资料目录;
(2) 被评价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3) 建设项目用地手续证明;
(4) 被评价单位的相关人员安全资格证明;
(5) 项目的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原件或复印件;
(6) 项目的工程竣工文件资料;
(7)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主要脖种设备、仪器仪表检测检验资料复印件;
(8)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消防验收意见书(合格)资料复印件;
(9)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复印件;
(10) 被评价单位涉及的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复即件;
(11) 被评价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资料复印件;
(12) 被评价单位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
3.内审步骤如下:
(1) ⅛立内部审核小组
根据内审活动目的、范围、部门、过程及内审日程安排,审核组长提出审核组名单,经评价机 构总经理批准后建立审核小组。
(2) 编制爾核计划
J
审核小组成立后,由组长编制“审核活动计划'',批准后组织召开审核小组会议,明确各成员 分工和要求,确保每位内审员对审核任务清楚了解,审核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审核用的所有文件、记录表格由公司提供。
安冬
牍价师职业资損考试模帳翊
(3) 编制检查表
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检查表应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选择典型关键 的过程控制问题。检查表应覆盖管理方面的全部职能,包括本公司、顾客的一些特殊要求。检查 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作为标准检查表,为以后内审提供参考。
(4) 通知审核
内审前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审核部门,通知可釆用文件或口头两种形式。审核应得到受审 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
(5)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前召开首次会议,由审核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 审核组长主持,与会人员需签到。首次会议时间不超过0.5小时。规模较小、时间较短或常规性 内审,可不召开首次会议,是否需要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决定。
(6) 现场审核
内审员应根据审核计划、检查表有目的、有重点地收集客观证据、内审应将收集的客观事实 及时分析,形成记录,避免事后回忆。内审员应在当天把所有不合格项向审核组长通报,审核组 长当天对不合格项进行审查。审核结束前,所有的不合格项都应得到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 并签字,凡证据确凿的不合格项,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必须确认并签字,不得强调客观理由,拒绝确 认签字。
(7) 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内部审核评估报吿,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审核内容包括:
(1) 审查安全评价范围;
(2) 审查安全评价依据;
(3) 安全评价过程实施程序及安全评价质量记录;
(3) 审查安全评价方案;
(4) 明确实施审查和报告书审查结果的职责和要求。
二、综合分析题(6。分)
(1)已知:在总量2000 A条件下,概率转移矩阵不变,并且根据初始概率转移矩阵可知,设人 流在该场所内无停留,则在初始状态各出入口的人流量分别为:(400,200,200,800,400)
因此,可得到下一观测时间段各出入口的人流量为:
'0 0.10 0. 10 0.40 0.40、 | ||
0. 05 0 0. 20 0. 30 0. 45 | ||
MI = {400,200,200,8Oo,400} ∙ V |
0. 10 0. 05 0 0. 45 0.4 |
A= {250,250,280,570,650} |
0. 20 0. 20 0. 20 0 0. 40 | ||
0. 15 0. 10 0.10 0. 65 0 |
(2)由于概率转移矩阵不变,因此需经多次计算,得到稳定人流量:
MS = Ml X B , M3 — M2 X B ,… 最终计算得到稳定状态时,各出入口人流量为:
Ms =M7XB= {258,231,264,668,579}
(3)同理,极端IO(X)O人情况下得到:
'0 0. 10 0. 10 0. 40 0. 40 | |
0.05 0 0. 20 0. 30 0.45 | |
Nl = (2000,1000,1000,4000,2000} ∙ |
0.10 0.05 0 0.45 0.4 |
0. 20 0. 20 0. 20 0 0. 40 | |
0.15 0. 10 0. 10 0. 65 0 | |
=(1250,1250,1400,2850,3250} |
可得,稳定状态下,极端人流量为:
Ns = N7 XB = (1291,1152,1317,3342,2898}
要求3分钟内所有人疏散完,根据各出入口最大承载能力,得到各出入口 3分钟的最大疏散 人员数为{1500,1500,2100,1500,2400}。若要求仍按稳定状态下各出入口人流比例疏散,可知 第4、5出入口不能疏散完毕。
(4) 若各出入口按最大能力疏散,在3分钟内可以疏散人员数量为3 X(500 + 500 + 700 + 500+800) = 9000人。滞留IoOo人,增加4个应急出入口,同样要求3分钟内疏散完毕,则每个 增加的应急出入口最低的承载人流量为1000/(3X4) = 84人∕minO
(5) 选择第二种购票方式。(解释略)
「评价师聪业资格考试標拟题島
石少华.2(HL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011版)[M丄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孙连捷.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张兴凯.201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2011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赵耀江.2006.安全法学[M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2010.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2010.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第2版)[M1北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2010,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第2版)[M丄北京:中 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2010.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2版)[M].北京:中 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2010.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第2版)[M].北京:中 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安全评价师考前必读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
・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在线直播辅导微信150194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