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40.75

H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8163—2018

代替 GB/T 8163—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SeamIeSS Steel PiPeS for IiqUid SerViCe

2018-05-14 发布

2019-02-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订货内容

4尺寸、外形和重量

4.2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

4.3长度

5技术要求

5.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5.4力学性能

5.5工艺性能

5.6 液压

5.7表面质量

7.3取样数量

附录A (规范性附录)镀锌层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岀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与GB/T 8163—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冷拔(轧)无缝钢管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见4.2.14.2.3,2008年版的4.2.14.2.3) 一修改了热扩钢管壁厚允许偏差(见4.2.2,2008年版的4.2.2);

一修改了钢管通常长度范围和定尺长度偏差要求(见4.3.14.3.3.2,2008年版的4.3.14.3.3.2);

——删除了 Q295牌号及相关技术要求(见2008年版的5.1.1)

—增加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及碳当量表(见5.1.3)

—增加了 1020钢的化学成分表(见5.1.2)s

一删除了热挤压钢管制造方法(见2008年版的5.2.3) i

一删除了各牌号钢管屈服强度按钢管的壁厚进行分级的规定(见2008年版的5.4.1)

增加了 Q390牌号压扁试验要求(见5.5.1)

删除了可用超声检测代替液压试验的规定(见2008年版的5.5.4)

增加了钢管可进行超声无损检测协商条款;

——增加了镀锌层及相关技术要求(见5.9和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伦宝金属管业有限公司、浙江格洛斯无缝钢管有限公司、冶金工业 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应雄、朴志民、赵斌、宋志敏、杨伟芳、郑忠财、刘园园、董莉、翟利平、常宏伟、 肖松良、李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8163—1987.GB/T 8163—1999,GB/T 8163—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普通流体用无缝钢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钥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铭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格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瞬光度法测定铭量

GB/T 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钮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钥含量

GB/T 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镶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腭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钢铁及合金钥含量的测定硫氤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3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储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 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钮'磷钥蓝分光光度法和镣磷钳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镒量

GB/T 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81钢铁及合金总铝和总硼含量的测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223.84钢铁及合金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GB/T 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8.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41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GB/T 242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 244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6金属材料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 2102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GB/T 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5777- 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8163—2018

GB/T 7735—2016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缺欠的自动涡流检测

GB/T 12606-2016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铁磁性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漏磁 检測

GB/T 17395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 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YB/T 4149 连铸圆管坯

YB/T 5222


ISO 10893-1


居勰气Y竺费袖件 J-Tl

钢分:用于确认无嚴為建 testing Of Steel tubes—Part 1: AUtO


Tomagnetic


SealnIeSS and Wel«d (ej^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the V^b^Catw^Of hydraulic leaktightness]

钢管的合,

有质量

特殊

4尺寸、外形和重 4.1外径和壁厚

钢管的公称外径D和公称壁厚S


规定。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


可供应其他外径和壁厚的钢管。

4.2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

4.2.1钢管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1钢管的外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钢管种类

外径允许偏差

热轧(扩)钢管

±1%D±0∙5,取其中较大者

冷拔(轧)钢管

±0.75%D±0.3,取其中较大者

GB/T 8163—2018

4.2.2热轧(扩)钢管的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2热轧(扩)钢管壁厚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钢管种类

钢管公称外径D

S/D

壁厚允许偏差

热轧钢管

≤102

±12.5%S或土0.4,取其中较大者

>102

≤0.05

±15%S或土0.4,取其中较大者

>0.05 0.10

±12.5%S±0.4,取其中较大者

>0.10

+ 12.5%S -10⅜S

热扩钢管

÷17.5⅜S

—12.5%S

4.2.3冷拔(轧)钢管的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冷拔(轧)钢管壁厚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钢管种类

钢管公称壁厚S

允许偏差

冷拔(轧)

≤3

盐源或±0.15,取其中较大者

>3 — 10

+ 12.5%S 10%S

>10

±10%S

4.2.4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表1、表2、表3规定以外尺寸允许偏差 的钢管。

4.3长度

4.3.1通常长度

钢管的通常长度为3 000 mm~12 000 mmD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通常长度以 外的钢管。

4.3.2范围长度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管可按范围长度交货。

4.3.3定尺和倍尺长度

4.3.3.1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管可按定尺长度或倍尺长度交货。

4.3.3.2钢管以定尺或倍尺长度交货时,其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定尺长度不大于6 000 mm时,其允许偏差为弋。mm

b) 定尺长度大于6 00Omm时,其允许偏差为一芸mm

4.3.3.3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定尺长度允许偏差的钢管。

GB/T 8163—2018

4.3.3.4钢管以倍尺长度交货时,每个倍尺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留出切口余量:

4.3.3.5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切口余量规定的钢管。

4.4弯曲度

4.4.1钢管的每米弯曲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4钢管的弯曲度

钢管公称壁厚S/mm

每米弯曲度/(mm/m)

≤15

≤1.5

>15 30

≤2.0

>30 D≥351

≤3.0

4.4.2钢管的全长弯曲度应不大于钢管总长度的0.15%

4.5不圆度和壁厚不均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管的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应分别不超过公称外 径公差和公称壁厚公差的80%

4.6端头外形

4.6.1公称外径不大于60 mm的钢管,管端切斜应不超过1.5 mm公称外径大于60 mm的钢管,管端 切斜应不超过钢管公称外径的2.5%,但最大应不超过6 mm。钢管的切斜见图1所示。

4.6.2钢管的端头切口毛刺应予清除。

4.7重量

4.7.1钢管按实际重量交货,亦可按理论重量交货。钢管理论重量的计算按GB/T 17395的规定,钢的 密度取7.85 kg∕dm3 O理论重量的计算应釆用平均壁厚,平均壁厚为按公称壁厚及其允许偏差计算的 壁厚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

4.7.2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交货钢管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单支钢管:±10%;

b) 每批最小为IOt的钢管:±7.5%

5技术要求

5.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5.1.1 钢管由 1020Q345Q390Q420Q460 牌号的钢制造。

5.1.2牌号为10,20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5的规定。

5 1020钢的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尸/%

C

Si

Mn

P

S

Cr

Ni

CU

IO

0.07 — 0.13

0.17-0.37

0.35-0.65

≤0.030

≤0.030

≤0.15

≤0.30

≤0.20

20

0.17 0.23

0.17—0.37

0.35 — 0.65

≤0.030

≤0.030

≤0.25

≤0.30

≤0.20

氧气转炉冶炼的钢其氮含量应不大于0,008%。供方能保证合格时,可不作分析。

5.1.3牌号为Q345Q39OQ42。和Q460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和碳当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根 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牌号或化学成分的钢管。

5.1.4当需方要求做成品分析时,应在合同中注明。成品钢管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 的规定。

6 Q345Q390Q420Q460钢的化学成分


牌号

质量 等级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广静/%

碳当量CEV E/ %

C

Si

Mn

P

S

Nb

V

Ti

Cr

Ni

CU

N*1

MO

B

Als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大于

不小于

不大于

Q345

Λ

0.20

0.50

1.70

0.035

0.035

0.30

0.50

0.20

0.012

0.10

0.45

B

0.035

0.035

C

0.030

0.030

0.07

0.15

0.20

0.015

D

0.18

0.030

0.025

E

0.025

0.020

Q39O

A

0.20

0.50

1.70

0.035

0.035

0.07

0.20

0.20

0.30

0.50

0.20

0.015

0.10

0.46

B

0.035

0.035

C

0.030

0.030

0.015

D

0.030

0.025

E

0.025

0.020

Q420

A

0.20

0.50

1.70

0.035

0.035

0.07

0.20

0.20

0.30

0.80

0.20

0.015

0.20

0.48

B

0.035

0.035

C

0.03Q

0.030

0,015

D

0.030

0.025

E

0.025

0.020

Q460

C

0.20

0.60

1.80

0.030

0.030

0.11

0,20

0.20

0.30

0.80

0.20

0.015

0.20

0.005

0.015

0.53

D

0.030

0.025

E

0,025

0.020

BQ345AQ345B牌号夕卜,其余牌号钢中应至少含有细化晶粒元素AlNbVTi中的一种。根据需要,供方可添加其中一种或几种细化晶粒元素,最大值应符合表 中规定。组合加入时,Nb+V÷Ti≤0.22⅝o

h Mo+Cr≤0.30⅞o

C各牌号的CrNi作为残余元素时,Cr.Ni含量应各不大于0.30%当需要加入时,其含量应符合表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d如供方能保证氮元素含量符合表中规定,可不进行氮含量分析。如果钢中加入AlNbVTi等具有固氮作用的合金元素,氮元素含量不作限制,固氮元素含量应在 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e当采用全铝时,全铝含量Λlt≥0.020⅜o

f碳当量(CEV)应由熔炼分析成分并采用CEV=C+Mn∕6 + (Cr+Mo+V)∕5+(Ni+Cu)∕15公式计算。

&适用于壁厚不大于25 mm的钢管。当钢管壁厚大于25 mm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BΛΓ∞63I2≡8


5.2制造方法

5.2.1钢的冶炼方法

钢应釆用电弧炉加炉外精炼或氧气转炉加炉外精炼方法冶炼。

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釆用较高要求的其他方法冶炼。需方指定某种冶炼方法时,应在合同中 注明.

5.2.2管坯的制造方法

管坯可采用连铸、模铸或热轧(锻)方法制造。

连铸管坯应符合YB/T 4149的规定;热轧(锻)管坯应符合YB/T 5222的规定;模铸管坯可参照热 轧(锻)管坯的规定执行。

5.2.3钢管的制造方法

钢管应采用热轧(扩)或冷拔(轧)无缝方法制造。需方指定某一种方法制造钢管时,应在合同中 注明。

5.3交货状态

5.3.1热轧(扩)钢管可以热轧(扩)状态或热处理状态交货。需方要求热处理状态交货时,应在合同中 注明。

5.3.2冷拔(轧)钢管应以退火或高温回火状态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 明,冷拔(轧)钢管可以冷拔(轧)或其他热处理状态交货.

5.4力学性能

5.4.1拉伸性能

交货状态钢管的纵向拉伸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7钢管的力学性能

牌号

质量

等级

拉伸性能

冲击试验

抗拉强度RnI

MPa

下屈服强度'氏乩

MPa

不小于

断后伸长率A

%

不小于

试验温度 eC

吸收能量KV2

J

不小于

10

335475

205

24

20

410530

245

20

Q345

A

470~630

345

20

B

+20

34

C

21

0

D

-20

E

—40

27

7 (续)

牌号

质量

等级

拉伸性能

冲击试验

抗拉强度Rm

MPa

下屈服强度咔土

MPa

不小于

断后伸长率A

%

不小于

试验温度

C

吸收能量KV2

J

不小于

Q390

A

490~650

390

18

B

÷20

34

C

19

0

D

-20

E

—40

27

Q420

A

520680

420

18

B

+ 20

34

C

19

0

D

-20

E

-40

27

Q460

C

550720

460

17

0

34

D

-20

E

-40

27

a拉伸试验时,如不能测定ReL,可测定Rp"代替ReLo

5.4.2 冲击

5.4.2.1牌号为Q345Q390Q420Q460质量等级为BCDE的钢管,当外径不小于70 Inm,且壁厚 不小于6.5 mm时,应进行纵向冲击试验,其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的试验温度和冲击吸收能量应符合 表7的规定。冲击吸收能量按一组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允许其中一个试样的单个值低于规定 值,但应不低于规定值的70%

542.27中的冲击吸收能量为标准尺寸试样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能量要求值。当钢管尺寸不 能制备标准尺寸试样时,可制备小尺寸试样。当采用小尺寸冲击试样时,其最小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 收能量要求值应为标准尺寸试样冲击吸收能量要求值乘以表8中的递减系数。冲击试样尺寸应优先选 择较大的尺寸。

8小尺寸试样冲击吸收功递减系数

试样规格

试样尺寸(高度X宽度)∕mm

递减系数

标准尺寸

10X10

1

小试样

10X7.5

0.75

小试样

10X5

0.5

5.4.2.3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其他牌号钢管也可进行夏比V型缺口冲击 试验,其试验温度、试验尺寸、冲击吸收能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5工艺性能

5.5.1压扁

对于外径大于22 mm~600 mm,且壁厚与外径比值不大于10%1020Q345Q390牌号的钢管 应进行压扁试验。压扁试验平板间距H按式(1)计算。压扁试验后,试样上不应出现裂缝或裂口。

rj  (l+α)S

α + S/D

式中:

H   平板间距,单位为毫米(mm)

S 一钢管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τn);

D —钢管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α -一单位长度变形系数10钢取0.09»20钢取0.07Q345Q3900.06

5.5.2 扩口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对于外径不大于76 mm且壁厚不大于8 mm1020Q345牌号的钢管,可做扩口试验。扩口试验顶芯锥度为30°4必、60°中的一种。扩口后试样 的外径扩口率应符合表9的规定,扩口后试样不应出现裂缝或裂口。

9钢管外径扩口率

牌号

钢管外径扩口率/%

内径/外径

≤0.6

>0.6 0.8

>0.8

10.20

10

12

17

Q345

8

10

15

5.5.3 弯曲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外径不大于22 mm的钢管可做弯曲试验,弯曲 角度为90°,弯芯半径为钢管外径的6倍,弯曲后弯曲处不应出现裂缝或裂口。

5.6液压

5.6.1钢管应逐根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按式(2)计算,最大试验压力不超过19.0 MPaO在试验压 力下,稳压时间应不少于5 s,钢管不应出现渗漏现象。

P =2SR∕D             ..............................( 2 )

式中:

P 一 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P<7 MPa时,修约到最接近的0.5 MPa;P27 MPa 时,修约到最接近的1 MPa

5 — 钢管的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Inm)

D--钢管的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ɪnm);

R ——允许应力,取规定下屈服强度的60%,单位为兆帕(MPa)O

5.6.2供方可釆用以下一种无损检测代替液压试验:

a)用涡流检测时,应符合GB/T 7735—2016中的验收等级E4HE4的规定;

b)用漏磁检测时,应符合GB/T 12606—2016中验收等级F4ISO 10893-1的规定。

5.7 表面质量

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应有目视可见的裂纹、折叠、结疤、轧折和离层。这些缺陷应完全清除,清除深度 应不超过公称壁厚的下偏差,清理处的实际壁厚应不小于壁厚所允许的最小值。不超过壁厚下偏差的 其他局部缺欠允许存在。

5.8超声检测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管可进行超声检测,验收等级为 GB/T 5777—2008 L4

5.9镀锌层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管可镀锌交货。当钢管镀锌交货时,镀锌层的 相关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钢管的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按GB/T 20066的规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常按GB/T 4336GB/T 20123GB/T 2O124,GB∕T 20125 或其他通用的方法进行,仲裁时应按 GB/T 223.5GB/T 223.9GB/T 223.11.GB/T 223.12,GB/T 223.14,GB/T 223.19,GB/T 223.23,GB/T 223.26,GB/T 223.37GB/T 223,40.GB/T 223.59GB/T 223.63,GB/T 223.68,GB/T 223.81,GB/T 223.84,GB/T 223.86GB/T 20125的规定进行。

6.2钢管的尺寸和外形应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量具进行测量。

6.3钢管的内外表面应在充分照明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6.4钢管其他检验项目的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0的规定。

10钢管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

每炉取1个试样

GB/T 20066

6.1

2

拉伸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1个试样

GB/T 2975

GB/T 228.1

3

冲击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一组3个试样

GB/T 2975

GB/T 229

4

压扁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1个试样

GB/T 246

GB/T 246

5

扩口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1个试样

GB/T 242

GB/T 242

6

弯曲

每批在两根钢管上各取1个试样

GB/T 244

GB/T 244

7

液压

逐根

GB/T 241

8

涡流检测

逐根

GB/T 7735—2016

9

漏滋检测

逐根

GB/T 12606—2016

ISo 10893-1

10

超声检测

逐根

GB/T 5777—2008

11

镀锌层

按附录A的相关规定

7检验规则

7.1检查和验收

钢管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7.2 组批规则

7.2.1钢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7.2.2 一根。

7.2.3


若钢管在切成单根后不再进行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県U炉号 应不超过如下规定:/ 外径不大 外径大 其他目 剩余,


同一热处


且壁厚不大于3 mm


同一炉


组成。每批钢管的数量


7.3取样


检验的


钢管的


勺定规则屬


8.1钢管的包装逸证明书应符合GB/T 2102的规定。

8.2根据需方要求涂史注明,钢管的内外表面可涂保护层。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镀锌层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输送一般流体用无缝钢管镀锌层的技术要求。

A.2制造方法

钢管镀锌应釆用热浸镀锌法。

A.3镀锌钢管的理论重量

常用规格壁厚的钢管镀锌后单位长度理论重量按式A.1)计算O其他壁厚规格的钢管镀锌后单位 长度理论重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W, =CW            ..............................( A.1 )

式中:

W'——钢管镀锌后的单位长度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W ——钢管镀锌前的单位长度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C 一 镀锌层的重量系数,见表A.1、表A.2

A.1镀锌层300 g∕m2的重量系数

公称壁厚/mm

2.0

2.2

2.5

2.8

3.0

3.2

3.5

4.0

4.5

5.0

系数C

1.038

1.035

1.031

1.027

1.025

1.024

1.022

1.019 _

1.017

1.015

公称壁厚∕mm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

系数C

1.014

1.013

1.012

LOll

1.010

1.010

1.009

1.008

1.008

1.008

公称壁厚∕mm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系数C

1.007

1.006

1.006

1.005

1.005

1.005

1.004

1.004

1.004

1.004

A.2镀锌层500 g∕m2的重量系数

公称壁厚∕mm

2.0

2.2

2.5

2.8

3.0

3.2

3.5

4.0

4.5

5.0

系数C

1.064

1.058

1.051

1.045

1.042

1.040

1.036

1.032

1.028

1.025

公称壁厚∕mm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

系数C

1.023

1.021

1.020

1.018

1.017

1.016

1.015

1.014

1.013

1.013

公称壁厚∕mm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系数C

1.012

1,011

LOlO

1.009

1.008

1.008

1.007

1.007

1.007

1.006

A,4镀锌层重量

钢管热浸镀锌后应测量锌层重量,测量方法应符合A.5的规定。钢管内外表面镀锌层单位面积总 重量应不小于300 g∕m2 O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内外表面镀锌层单位面积总重量不小于 500 g∕m2的镀锌钢管。按镀锌层单位面积总重量500 g∕mz交货时,允许其中一个试样的内外表面镀

锌层单位面积总重量小于500 g/W,但不小于480 g/ɪɪiZ O

A.5镀锌层的重量测定方法

A.5.1试样的准备

60 mm(视规格埋|、决,


権的重量测定。从每批中任取2根钢管,在每根钢會 长的管段作为试样,试样的表面不应有粗糙面和锌瘤


截取30 mm


表面应用纯


用天


充分干'


配制


,歸Sbc 试验前


'三氧化


000 ≡⅛WS¾ 1.18 kdm ⅛.

.18 W⅛m¾¾L的盐酸里


A.5.3.2


将试样a试1嶠液中,每次浸入一个试样,液面应高于试样。在测鑫


溶液温度应不


高于38 -C0

A.5.3.3


当试样在溶液W Zb变得很少,且镀锌层已经消失时


试样在清水中冲洗


并用棉芯或簡布擔干.待穽金礎后重,修竺!段1 A.5.3.4试样锌层剥离后,应盃

A.5.3.5试验溶液在能容易地去除锌层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

A.5.4试验结果的计算

A.5.4.1试样的表面积按式A.2)计算:

A = π(D + <7)λ 式中:

A——试样剥离锌层后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K?);

π ---圆周率,取3.141 6 J

量外径和内径,分别取其平均


(A.2 )


D——试样剥离锌层后的外径,单位为米(m) d 一试样剥离锌层后的内径,单位为米(m)

h--试样的长度,单位为米m)

A.5.4.2试样二次称重后减少的重量按式(A.3)计算:

=Tnl —m2           ..............................( A.3 )

式中:

∆m——二次称重后试样减少的重量,单位为克g);

——试样在剥离锌层前的重量,单位为克g);

m2——试样在剥离锌层后的重量,单位为克(g)

A.5.4.3镀锌层重量按式A.4)计算:

TnK =Lm/A           ..............................( A.4 )

式中:

mκ --镀锌层的重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m——二次称重后试样减少的重量,单位为克g);

A ——试样剥离锌层后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n?)

A.5.4.4镀锌钢管镀锌层厚度用式A.5)计算(近似值)。

e =TnA/7.14              ..............................( A.5 )

式中:

e --镀锌层厚度的近似值,单位为微米(Mm);

TnA- 镀锌层的重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O

A.6镀锌层均句性

镀锌钢管应进行锌层均匀性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A.7的规定。试验时.试样(焊缝处除外)在硫 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应不变红(镀铜色)。

A.7镀锌层均匀性试验方法(硫酸铜浸渍法)

A.7.1试祥的准备

钢管镀锌后应进行镀锌层的均匀性试验。从每批中任取2根钢管,在每根钢管的一端各截取不小 于150 mm长的管段作为试样。试样表面的油污等应先去除,再用清洁的软布擦干净。

A.7.2试验溶液的配制

33 g结晶硫酸铜(CUSOI ∙ 5H,O)或约36 g工业硫酸铜溶解于100 mL的蒸馅水中,再加入过 量的粉状氢氧化铜[Cu(OH)2J或碱性碳酸铜(化学纯)[CuCO3-Cu(OH)2L以中和游离酸。如加入氢 氧化铜,每IoL溶液中约为10 g,如加入碱性碳酸铜,每IOL溶液中约为12 g,根据容器底部的沉淀来 判断是否过量。同时充分搅拌,然后静置24 h,再过滤澄清。如以粉状氧化铜CuO)代替氢氧化铜时, 则每10 L溶液约为8 g,但应静置48 h后过滤。制成的试验溶液密度在15 C时为1.170 kg∕dm3 O

A.7.3试验容器

A.7.3.1试验容器应选择相对硫酸铜呈惰性的材料。

A.7.3.2容器的内部尺寸应使试样浸入溶液后与容器的任何一壁至少保持25 mm的间隙。

A.7.4试验程序

A.7.4.1试样应以切割端向下,浸渍在溶液中的长度应不小于IOO mm,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 试验过程中,试样及溶液温度应保持15 ≈C~21 tC.不应搅动。试样每次浸渍时间需持续1 min,取出后 应立即在流动的清水中清洗,并用软刷将黑色沉淀物全部清理干净,再用软布擦干。

A.7.4.2除最后一次浸渍外,试样应立即重新浸入溶液。

A.7.4.3试验溶液经20次浸渍试样后应废弃,不应使用。

A.7.5试验结果的判定

试样经过连续5次浸渍,并经最后的清洗和擦干,不应呈现红色(镀铜色)。但在距试样末端25 mm 以内及离溶液液面10 mm以内部位有红色金属铜沉积除外。

如经上述试验,在试样上呈现红色金属铜沉积,其附着性可用下面方法判定:在1 10盐酸溶液中 浸入15 S后立即在流动的清水中擦洗,如其底面重现锌层,试样判为合格。

对红色金属铜沉积下的底面是否存在锌层有怀疑时,可将红色金属铜沉积刮除,在该处滴一至数滴 稀盐酸,若有锌层存在,则有活泼氢气产生。此外.也可用锌的定性试验来判定,即用小片滤纸或吸液管 等把滴下来的酸液收集起来,用氢氧化铉中和,使其呈弱酸性。在此溶液中通入硫化氢,看是否生成白 色硫化锌沉淀来判定。

A.8镀锌层的附着力

外径不大于60.3 mm的钢管镀锌后应采用弯曲试验进行镀锌层的附着力检验。试验时,弯曲试样 应不带填充物,弯曲半径为钢管外径的8倍,弯曲角度为90°o试验后,试样不应出现锌层剥落现象。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外径大于60.3 mm的钢管镀锌后可采用压扁试 验进行镀锌层的附着力检验。压扁试样的长度不小于64 mm。试验时,两平板间距离为钢管外径的 3/4时,试样不应出现锌层剥落现象。

A.9镀锌层表面质量

钢管的内外表面镀锌层应完整,不应有未镀上锌的黑斑和气泡存在,允许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的 锌瘤存在*

钢管镀锌后表面可进行钝化处理。

A.10镀锌前检验

钢管镀锌前应进行尺寸、外形、表面、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检验。

A.11试验方法

A.11.1钢管镀锌层的内外表面应在充分照明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

A.11.2钢管镀锌层其他检验项目的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A.3的规定。

A.3镀锌层其他检验项目的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1

镀锌层重量测定

每批任取2根钢管.每根钢管各取 1个纵向试样

A.5

A.5

2

镀锌层均匀性试验

每批任取2根钢管,每根钢管各取

1个纵向试样

A.6

A.6

3

镀锌层的附着力检验

每批1

GB/T 244

GB/T 246

GB/T 244

GB/T 246

A.12组批规则

每批镀锌钢管由镀锌前的同批钢管和同一镀锌层重量级别组成。

∞0CJICO9∞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3—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100045)

网址 www.spc.net.cn

总编室= (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1.5 字数36千字 20185月第一版20185月第一次印刷


¼

书号:155066 • 1-60406 定价 24.00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B/T 8163-2018


举报电话:(010)685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