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110
J 09
GB/T 38272—2019
Safety Of machinery—Guidelines for Safety UPgrading Of machinery
2019-12-10 发布
2020-07-01 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岀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岀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安高智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安徽恒均粉末冶金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机电产品包装 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院、安徽省中智科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 司、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立宏标准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如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远征智能软件有限公司、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利 德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凯益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美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盈德数 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欧意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万明电子有限公司、西安智恒电器科技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伟滨、曹朋朋、陈卓贤、李勤、张克庆、沈俊杰、付卉青、崔从俊、居荣华、陈能玉、 程红兵、王学志、李立言、赵茂程、曹敬煜、张硕、刘治永、黄之炯、徐凯、褚卫中、李忠、张亚荣、于恒、侯红英、 江东红、陈乃恩、黄东升、黄树福、黄景明、平鸽、张直金、南征、吴院生、方志明、王艳、顾进文、张晓飞。
机械领域安全标准的结构如下: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岀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装置:
• BI类,安全特征(如安全距离、表面温度、噪声)标准;
• B2类,安全装置(如双手操纵装置、联锁装置、压敏装置、防护装置)标准。
——C类标准(机械产品安全标准),对一种特定的机器或一组机器规定岀详细的安全要求的标准O 根据GB/T 15706-2012,本标准属于A类标准。
本标准尤其与下列与机械安全有关的利益相关方有关:
--机器制造商;
——健康与安全机构O
其他受到机械安全水平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有:
——机器使用人员;
——机器所有者;
——服务提供人员;
——消费者(针对预定由消费者使用的机械)。
上述利益相关方均有可能参与本标准的起草。
此外,本标准预定用于起草C类标准的标准化机构。
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可由C类标准补充或修改。
对于在C类标准的范围内,且已按照C类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优先采用C类标准中的要求。
1范围
本标准给岀了机械设备安全升级的术语和定义,给岀了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升级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在役机械设备的安全升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有国家法律法规专门规定的机械设备,如特种设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 16855.1-2018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GB/T 16855.2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2部分:确认
3术语和定义
GB/T 1570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机械设备machinery
由若干个零、部件连接构成并具有特定应用目的的组合,其中至少有一个零、部件是可运动的,并且 配备或预定配备动力系统。
注:本术语界定的“机械设备”等同于GB/T 15706-2012中术语3.1界定的“机械”。
3. 2
安全升级 Safety UPgrading
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技术手段减小机械设备风险的活动。
3. 3
可接受的风险tolerable risk
基于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在给定条件下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
[GB/T 35080—2018,定义 3.2]
4安全升级流程
安全升级流程(见图1)包括以下5个步骤:
a) 风险评估;
b) 安全升级方案;
C)安全升级设计;
d) 安全升级实施;
e) 安全升级确认。
注: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可接受的风险在另一时期可能会不再合理。因此,宜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必要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升级。
图1安全升级流程
5风险评估
安全升级宜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
由于C类标准识别了通常与一类机械设备相关的重大危险源,并且给出了处理这些危险源的安全 要求和/或风险减小措施。因此,如果机械设备或类似的机械设备有相应的C类标准(机械产品安全标 准),宜直接针对相应C类标准识别的重大危险源,按照该C类标准的要求制定安全升级方案(见6.2), 并进行安全升级设计(见7.2)。对于C类标准没有涵盖的其他危险源,宜根据GB/T 15706-2012中 第5章进行风险评估。
对于没有对应C类标准的机械设备,宜按照GB/T 15706-2012中第5章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结束后,宜将识别出的需要减小风险的危险源记录在表1中,并编制满足GB/T 15706-
2012中第7章相关要求的风险评估报告。
表1安全升级方案
序号 |
危险源 |
采取的风险减小措施 (对应的解决方案) |
安全相关控制 系统 |
备注 | |||
C类标准规定的 风险减小措施 |
本质安全设 计措施 |
安全防护和补 充保护措施 |
使用信息 |
PLr | |||
1 | |||||||
2 | |||||||
3 | |||||||
4 | |||||||
5 | |||||||
… | |||||||
参与人员 |
确认: 日期: | ||||||
注:一种风险减小措施可能减小多个危险源的风险。 |
6安全升级方案
6.1概述
宜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技术可行性,选择适宜的风险减小措施,制定安全升级方案,使机械设备 达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选择风险减小措施时,宜征求从事机械设备操作、调试、保养、维修等人员的意见,尽可能使其对机 械设备正常使用的影响减到最小。
宜根据表1所列的危险源,分别确定相应的风险减小措施(见6.2〜6.4),形成安全升级方案。如果 风险减小措施需要依靠安全相关控制系统来实现相应的安全功能,则还需根据GB/T 16855.1-2018 中的附录A确定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所需性能等级(PLQ。
6.2采用C类标准规定的风险减小措施
采用C类标准中规定的风险减小措施,可视为通过充分风险减小达到了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在确 定风险减小措施时,宜优先考虑C类标准。
如果C类标准给岀了几种可选的风险减小措施,但未规定选择原则时,宜根据具体的风险评估结 果选择适宜的风险减小措施。
6.3应用风险减小过程迭代三步法选择风险减小措施
对于机械设备或类似机械设备没有C类标准,以及C类标准没有涵盖的危险,如果需要采取风险 减小措施,则在制定安全升级方案时,宜按照GB/T 15706-2012中图1给岀的风险减小过程迭代三步 法选择合适的风险减小措施。表2从危险消除、风险要素(伤害的严重程度、人员暴露于危险、危险事件 的发生、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等方面给岀了按照风险减小过程迭代三步法选择风险减小措施的 指南。
表2按照风险减小过程迭代三步法选择风险减小措施
风险减小措 施的作用 |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 |
安全防护和/或补充保护措施 |
使用信息 | |
安全防护装置 |
补充保护措施 | |||
消除危险源 或减小风险 |
改进物理特性: 形状、位置、尺寸、距离、温度、 力、速度、功率、重量分布等 |
— |
稳定性的保护措施: 地脚螺栓、锁定装 置等 |
— |
考虑机械设计的通用技术知识: 机械应力、材料及其特性、有害 物质排放值等 | ||||
应用适用的机械安全技术: 电气、液压、气动、火灾防治、卫 生要求等 | ||||
替换危险的材料和物质: 采用不可燃材料和食品级润滑 剂等 | ||||
人类工效学措施: 消除视觉盲点、重复动作、有害 姿势等 | ||||
减小伤害的 严重程度 |
减少排放: 噪声、有害物质、辐射等的排放 |
减少排放: 固定式或活动式防护装 置等 |
减少排放: 隔声罩、消音器、隔 振器、局部排气通风 系统、加湿器、辐射 衰减屏等 |
— |
减小能量: 减小力、降低液压和/或气动压 力、降低工作高度等 | ||||
采用技术性安全设备预防和/或 减小危险: 预防爆炸和/或减少危害性气体 的通风系统 | ||||
减少人员暴 露于危险 |
减小处于危险状态的需要: 装卸作业机械化或自动化,将维 修点设置在危险区外等 |
防止进入危险区或阻挡坠 落物/弹射物的防护装置: 固定式或活动式防护装 置等 |
隔离和能量耗散 措施: 隔离阀、隔离开关、锁 定装置、机械挡块等 |
培训、个体 防护装备 |
改变危险源的位置 | ||||
减小危险 事件发生 的概率 |
改进失效会导致伤害的零件的 可靠性: 机械、电气、电子、液压或气动零 部件等 |
敏感保护设备: 压敏保护装置、电敏装置等 |
限制装置: 限制力、力矩、压力、 温度、速度和排放等 的装置 |
培训 |
安全相关控制系统采用安全 设计 |
与机器控制系统中的安全 相关功能关联的装置: 使能装置、有限运动控制装 置、保持-运行装置等 |
表2 (续)
风险减小措 施的作用 |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 |
安全防护和/或补充保护措施 |
使用信息 | |
安全防护装置 |
补充保护措施 | |||
避免或限制 伤害 |
一 |
— |
急停 |
使用信息、 培训、个体 防护装备 |
— |
— |
被困人员逃生和救 援的措施 | ||
— |
— |
安全进入机械设备 的措施 | ||
— |
— |
便捷安全搬运机械 设备及其重型零部 件的装置 |
6.4考虑安全相关控制系统
如果风险减小措施采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如联锁装置、急停装置等)需要依靠控制系统来实现其安 全功能,则在制定安全升级方案时,宜根据GB/T 16855.1-2018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
7安全升级设计
7.1原则
安全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小风险。
安全升级设计宜针对安全升级方案中识别的危险源和对应解决方案,按照相应C类标准的规定 和/或GB/T 15706-2012确定的设计原则,并结合相关的标准逐项完成设计。
如果存在C类标准,宜按照C类标准中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或风险减小措施进行安全升级设计。 当C类标准的要求与A类标准或B类标准的要求不同时,优先满足C类标准的要求。
如无C类标准或C类标准没有给岀明确的风险减小措施,宜按照7.2进行安全升级设计。
7.2设计方法
7.2.1概述
GB/T 15706-2012中的图1给岀了风险减小过程的迭代三步法。为了充分利用可获得的技术来 减小风险,必要时宜连续几次进行此过程。
进行风险减小过程时,宜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a) 在机械设备生命周期各阶段内的安全性;
b) 机械设备执行其功能的能力;
C)机械设备的易用性;
d)安全升级后,机械设备运行及后续拆卸的成本。
附录A给岀了安全升级设计时常用的B类标准。
7.2.2本质安全设计
本质安全设计宜满足GB/T 15706-2012中6.2的规定及相关的B类和/或C类标准的要求。
如果涉及对机械设备结构的重大改动,宜取得机械设备的原始设计资料。
7.2.3安全防护及补充保护
7.2.3.1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或选择,宜满足相关B类标准的要求,如满足GB/T 8196的防护装置,满足 GB/T 18831的联锁装置O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或选择宜适用于预定使用,并考虑相关的机械危险和其他危险。安全防护装 置宜与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协调,且其设计宜使其不易被废弃。为减小其被废弃的可能性,宜将安全 防护装置对机械设备运行期间和机器生命周期其他各阶段的各种动作的干涉降至最低程度。
安全防护装置宜:
a) 结构坚固耐用;
b) 不增加任何额外危险;
C)不容易被绕过或使其无法操作;
d) 与危险区有足够的距离(参见GB/T 23821和GB/T 19876);
e) 对观察生产过程的视野障碍最小;
f) 只允许进入不得不进行操作的区域,进行工具的安装和(或)更换及维修等必要的工作,且尽可 能不移除安全防护装置或使其不起作用。
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参见GB/T 15706—2012中6.3.1〜6.3.4。
7.2.3.2补充保护措施
根据机械设备预定用途及可合理预见的误用,安全升级时可能不得不采用既不是本质安全措施、安 全防护,也不是使用信息的补充保护措施。以下为补充保护措施的一些示例:
--急停装置;
--被困人员逃生和救援措施;
--隔离和能量耗散的措施;
——方便且安全搬运机械设备重型零部件的装置;
——安全进入机械设备的措施。
补充保护措施的一般要求参见GB/T 15706—2012中6.3.5。
7.2.4安全相关控制系统
如果风险减小措施采用的安全防护装置需要依靠控制系统来实现其安全功能,则宜根据 GB/T 16855.1—2018中的附录A确定PLrO宜根据GB/T 16855.1—2018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并 确保该系统的性能等级(PL)满足PL≥PLr0如果有C类标准且规定了相应的PL值,则宜按照规定的 PL值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中并非所有部件都执行安全功能,如某些距离传感器、部件计数器或监控设备,只有控制 系统中安全相关的部件属于GB/T 16855.1—2018的适用范围。对于控制系统中的非安全相关部件, 无需按照GB/T 16855.1—2018进行设计。
为便于安全相关控制系统PL值的确定,在选择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时,宜选用具有PL、DC、 PHFDʌMTTFD或BIOD等相关参数的部件。
7.2.5使用信息
对于按照7.2.1〜7.2.4进行风险减小之后的剩余风险,宜通过使用信息的形式告知或警示使用者。
安全升级宜包括使用信息的起草。使用信息需满足GB/T 15706-2012中6.4的要求。
使用信息由文本、文字、标记、信号、符号或图表等组成,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形式向使用者(包括专 业和/或非专业人员)传递信息。
适当时,该信息宜指明:
--是否需要培训;
——是否需要个体防护装备;
——是否需要采取安全工作程序、监督、工作许可制度等组织措施。
8安全升级实施
8.1概述
安全升级实施宜根据安全升级设计结果,在现场完成对机械设备安全升级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除 了严格按照安全升级设计进行施工外,还宜采取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8.2资质
现场施工人员宜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必要时,施工单位和/或人员还需具备相应的资质。
8.3现场施工
施工工程中,需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要求。同时,还宜与机械设备相关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 人员和/或机械设备的供应商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安全升级得到顺利实施。
9安全升级确认
9.1安全防护措施的确认
宜通过目视检查等方法,对安全升级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进行确认。
9.2安全功能的确认
宜采取措施验证安全升级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能实现预期的安全功能。
9.3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确认
宜依据GB/T 16855.2对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元件及安全回路进行确认。
9.4剩余风险的确认
宜通过目视检查等方法,确认是否针对安全升级后的剩余风险提供了文本、文字、标记、信号、符号 或图表等使用信息。
9.5新风险的确认
检查安全升级所采取的风险减小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如果有,宜按照第4章的安全升级流程 处理新的风险。
9.6归档
宜对安全升级相关文档进行归档,至少包括:
a) 安全升级方案;
b) 安全设计图纸; C)安全回路程序;
d) 安全产品说明书;
e) 确定PL的计算书;
f) 安全升级确认验收单;
S)使用信息。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升级设计时常用的B类标准
B类标准可用于支撑GB/T 15706-2012中的原则。在安全升级设计过程中,B类标准可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危险(Bl类标准)或提供具体的信 息/措施来进行风险减小(B2类标准)。表A.1给出了安全升级设计时常用的B类标准。
注:表A.1给出的B类标准并非穷举,在具体的安全升级设计时,可能还有其他合适的B类标准。
表A.1安全升级设计时可用的B类标准
措施的作用 |
本质安全措施 |
安全防护和/或补充保护措施 |
使用信息 | |
安全防护装置 |
补充保护措施 | |||
消除危险或 减小风险 |
改进物理特性: ——最小间距,见GB/T 12265.3; ——可接触表面温度,见GB/T 18153; ——开口尺寸,见GB/T 18717(所有部分); ——操动器位置要求,见GB/T 18209.3; ——安全防护装置定位,见GB/T 19876; ——安全距离,见GB/T 23821; ——机器的整体照明,见GB/T 2878OO 其他,见 GB/T 15706-2012 中 6.2.2 考虑机械设计的通用技术知识: ——集成制造系统,见GB/T 16655o 其他,见 GB/T 15706-2012 中 6.2.3 应用机械安全的适用技术: ---电气设备,见GB 5226.1 ; ——液压设备,见GB/T 7932; ---气动设备,见GB/T 3766 ; ——指示、标志和操作 视觉、听觉和触觉信 号的要求,见GB/T 18209.1; |
稳定性的保护措施: 见 GB/T 15706—2012 中 6.3.2.6 |
GBJT 38272—20-9
38272—20-9
措施的作用 |
本质安全措施 |
安全防护和/或补充保护措施 |
使用信息 | |
安全防护装置 |
补充保护措施 | |||
消除危险或 减小风险 |
——机械设计卫生要求,见GB/T 19891; ——防火与消防,见GB/T 23819; ——安全设计与精益制造,见GB/T 33940; ——生产设备安全通则,见GB/T 3507βo 其他,见 GB/T 15706-2012 中 6.2.5 |
稳定性的保护措施: 见 GB/T 15706—2012 中 6.3.2.6 | ||
替换危险的材料和物质: ——润滑剂的卫生要求,见GB/T 23820 | ||||
人类工效学措施: ——险情信号,见GB/T 1251(所有部分); ——视觉工效学原则,见GB/T 13379;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见GB/T 13547; ---工作座椅,见GB/T 14774; ——操纵器,见GB/T 14775; ——工作岗位尺寸,见GB/T 1477βo 其他见 GB/T 15706—2012 中 6.2.8 | ||||
减小伤害 严重程度 |
减少排放: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见 GB/T 25749(所有部分);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见 GB/T 26118(所有部分);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 风险,见GB/T 18569(所有部分) |
减少排放: ——防护装置,见GB/T8196;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见 GB/T 30574 |
减少排放: ---隔声罩,见GB/T 19886; ——消声器,见GB/T 20431 | |
减小能量 | ||||
采用技术性安全设备预防和/或减小危险: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见GB/T 35077 |
GB∖T 38272I2≡9
措施的作用 |
本质安全措施 |
安全防护和/或补充保护措施 |
使用信息 | |
安全防护装置 |
补充保护措施 | |||
减小 危险暴露 |
减小处于危险状态的需要: 见 GB/T 15706—2012 中 6. 2. 13、6. 2.14 和 6.2.15 改变危险源的位置 |
防止进入危险区或阻挡坠落物/弹 射物的各种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见GB/T 8196;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见 GB/T 30574 |
隔离和能量耗散措施: ——上锁/挂牌,见GB/T 33579o 其他见 GB/T 15706—2012 中 6.3.5.4 |
培训; 个体防护装备: 见 GB/T 11651 |
减小危险 事件发生 的概率 |
改进失效会导致伤害的零件的可靠性: 见 GB/T 15706—2012 中 6.2.12.2 |
敏感保护设备: ——压敏保护装置,见GB/T 17454 (所有部分); ——电敏保护装置,见GB/T 19436 (所有部分)___________ |
限制装置: 见 GB/T 15706—2012 中 6.3.2.7 |
培训 |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采用安全设计: 见 GB/T 16855.1—2018 和 GB/T 30175 |
与机器控制系统中的安全相关功 能关联的装置: ——联锁装置,见GB/T 18831; ——防止意外启动,见GB/T 19670; ——双手操纵装置,见GB/T 19671 | |||
规避或 限制伤害 |
— |
— |
急停: 见 GB/T 16754 |
使用信息: -说明书的编制,见 GB/T 19678.1; ——险情信号,见GB/T 1251(所有 部分); ——安全色,见GB/T 2893 (所有 部分); ---宕全标去可QR 9RQA • |
— |
— |
被困人员逃生和救援的措施: 见 GB/T 15706—2012 中 6.3.5.3 | ||
— |
— |
安全进入机器的措施: 见GB/T 17888(所有部分) | ||
— |
— |
便捷安全搬运机器及其重型零 部件的装置: 见 GB/T 15706—2012 中 6.3.5.5 |
与 土 仅、丿 QA,丿 CJ 乙。", -指示、标志和操作,见 GB/T 18209.2; 个体防护装备:见GB/T 11651 | |
注:如果所采用的措施由控制系统的安全功能实现,宜按GB/T 16855.1—2018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 |
一一
[1]
[2]
[3]
[4]
[5]
[6]
[7]
[ 8 ]
[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40]
GB/T1251.1
GB/T1251.2
GB/T1251.3
人类工效学
人类工效学
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 险情视觉信号一般要求、设计和检验
险情和信息的视听信号体系
GB/T 2893(所有部分)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
GB5226.1
GB/T7932
GB/T8196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GB/ T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五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12265.3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13379
13547
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场所照明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 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14774
14775
14776
16655
16754
17454(所有部分)
17888(所有部分)
18153机械安全
18209(所有部分)
18569(所有部分)
18717(所有部分)
18831机械安全
19436(所有部分)
19670机械安全
19671机械安全
集成制造系统基本要求
急停设计原则
机械安全压敏保护装置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
机械电气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
机械安全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
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与防护装置相关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
机械电气安全电敏保护设备
防止意外启动
双手操纵装置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
19678.1使用说明的编制构成、内容和表示方法第1部分:通则和详细要求
19876
19886
19891
GB/T20431
GB/T23819
GB/T23820
GB/T23821
GB/T 25749(所有部分)
GB/T 26118(所有部分)
GB/T 28780机械安全
GB/T 30175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声学隔声罩和隔声间噪声控制指南
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
声学消声器噪声控制指南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火灾防治
偶然与产品接触的润滑剂卫生要求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机械安全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机械安全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机器的整体照明
应用GB/T 16855.1和GB 28526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指南
[41]
[42]
[43]
[44]
[45]
[46]
GB/T 30574
GB/T 33579
GB/T 33940
GB/T 35076
GB/T 35077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
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
安全设计与精益制造指南
生产设备安全通则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
GB/T 35080-2018机械安全 B类标准和C类标准与GB/T 15706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