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40.65
CCS H 49
GB/T 16762—2020
代替 GB/T 16762—2009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 ficati OnS Of Steel Wire rope Sl ings for general PUrPOSeS
2020-12-14 发布
2021-07-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16762-2009«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
本文件与GB/T 16762-200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钢丝绳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额定工作载荷”的术语定义(见3.2,2009年版的3.2);
——增加了“索扣”的术语定义(见3.5);
——修改了“公称长度”的定义(见3.8,2009年版的3.7);
——修改了订货内容(见第4章,2009年版的5.2);
——修改了压制接头的技术要求(见5.1.2.1,2009年版的4.1.2.1);
——修改了末端端配件的技术要求(见5.1.3,2009年版的4.1.3);
——修改了硬索扣的技术要求(见5.1.5,2009年版的4.1.5);
——修改了单肢吊索类型的选用要求(见5.2.1,2009年版的4.2.1);
——修改了单肢吊索长度允许偏差(见5.2.2,2009年版的4.2.2);
——修改了多肢组装吊索的结构(见5.3.1,2009年版的4.3.1);
——删除了铝合金压制组装吊索额定工作载荷的规定(2009年版的4.3.4);
——删除了插编组装吊索额定工作载荷的规定(2009年版的4.3.5);
——修改了吊索使用温度参考(见5.1.6,2009年版的5.1);
——修改了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见第6章和第7章,2009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复验与判定的规则(见7.3,2009年版的6.2.3)。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岀。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建峰索具有限公司、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钢金 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荣鑫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江苏锐金钢丝绳索具 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超、朱立平、陈玉玺、崔子锋、李廷强、唐庆军、冷明鉴、戴纪荣、沐东录、 张冬梅、李国英、李勇、刘修海、洪求芳、张洪波、王勇、张杰、戴敏、王晶、王玲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6762—1997、GB/T 16762—2009。
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的术语及定义、订货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 质量证明书、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单肢吊索和多肢组装吊索,及选用钢丝绳产品标准中直径不大于150 mm的单层圆 股纤维芯或钢芯钢丝绳制造的吊索(以下简称“吊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5974.1钢丝绳用普通套环
GB/T 5974.2钢丝绳用重型套环
GB/T 6946
钢丝绳铝合金压制接头
重要用途钢丝绳
不锈钢丝绳
港口装卸用吊环使用技术条件
钢丝绳吊索插编索扣
粗直径钢丝绳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般起重用D形和弓形锻造卸扣
钢丝绳绳端 套管压制索具
起重机用钢丝绳
GB/T 8918
GB/ T9944
GB/T 14736
GB/T 16271
GB/T 20067
GB/T 20118
GB/T 25854
GB/T 30589
GB/T 34198
CB/T 33索具套环
YB/T 4507钢丝绳索具拉力试验方法
YB/T 4536—2016索具术语及分类
3术语和定义
YB/T 4536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般用途钢丝绳吊索 Wire rope slings for general PUrPOSe
由单肢或多肢钢丝绳吊索和配件组配而成,适用于多种用途的以钢丝绳为主体的提升吊索。
3. 2
额定工作载荷 WOrking load iimit
吊具在一般使用条件下,由特定吊挂方式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
3.3
主吊环 master Iink
吊索的上端,连接索具与起重机或其他吊装工具的环状部件。
注:主吊环可以是长形环、圆形环或梨形环。
3.4
中间环 intermediate iink
用于三肢或三肢以上的组装吊索,将单肢或多肢吊索与主吊环连接的环状部件。
注:中间环可以是长形环或梨形环。
3.5
索扣 eye-termination
索具末端固结形成的环形端头。
3 . 6
软索扣 soft eye-termination
将钢丝绳末端弯成索扣状,其索扣内为自然状态,不带套环的形式,见图1。
图1单肢吊索及末端端配件类型
3 . 7
硬索扣 hard eye-termination
将钢丝绳末端弯成索扣状,其索扣内带套环式的形式,见图1。
3.8
公称长度 nominal Iength
L
钢丝绳吊索在无载荷状态下,两个实际工作承载点(含端配件)之间的距离。
4订货内容
按本文件订货的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
a) 本文件的编号;
b) 吊索形式;
C)公称长度;
d)末端端配件的形式;
e) 吊索提升的额定工作载荷;如果是多肢组装吊索,应提供使用最大角度(α或C起吊时的额定 工作载荷;
f) 其他特定要求。
5技术要求
5.1总则
5.1.1钢丝绳的选择
选用的钢丝绳应符合 GB/T 9944^GB∕T 20118^GB∕T 20067^GB∕T 8918^GB∕T 34198 标准中规 定的单层圆股纤维芯或钢芯钢丝绳的要求;但不包括多层股钢丝绳和异形股钢丝绳。
钢丝绳吊索所用的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应不大于I 960 MPaO
5.1.2固接形式
5.1.2.1压制接头
压制接头应符合GB/T 30589或GB/T 6946的规定。
单肢吊索两端压制接头内端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0倍。
5.1.2.2 插编索扣 S
插编索扣应符合GB/T 16271的标准规定o
单肢吊索的两端插编末端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5倍。
5.1.3末端端配件
末端端配件的额定工作载荷应不小于相配吊索的额定工作载荷。
末端端配件应符合GB/T 14736、GB/T 25854等标准的规定。
5.1.4软索扣
自然状态下,软索扣绳套内边到压制或插编部位靠近固结端头的长度6约为内宽α的2倍,见图1 所示。
5.1.5硬索扣
硬索扣中套环的参数应符合GB/T 5974.1'GB/T 5974.2、CB/T 33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 采用符合其他标准规定的套环。
5.1.6温度
工作环境的温度对钢丝绳吊索额定工作载荷的影响参照附录AO
5.2单肢吊索
5.2.1单肢吊索类型
单肢吊索类型见图1;如末端需装配部件,宜采用硬索扣连接。
5.2.2单肢吊索长度允许偏差
吊索实测长度和公称长度的差值应不大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倍,或不大于公称长度的0.5%,二
3
者之中取大值。
同组吊装的各单肢吊索长度间的差值应不大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5倍,或不大于规定长度的 0.5%,二者之中取大值。
5.2.3单肢吊索额定工作载荷
额定工作载荷应按公式(1)计算:
WLL ’ ’
Km XKU
式中:
WLL ——吊索额定工作载荷,单位为吨(t);
Fo ——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单位为千牛(kN);
Ke ―接头形式效能近似系数,压制接头取0.9,插编接头取0.75;
KU --安全系数,一般取5 ;
Km ——吨(t)与千牛(kN)的换算系数,取值为9.806 65。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选取不同的Ke或KU值,并在合同中注明Ke或KU的确切数值。
5.3多肢组装吊索 5.3.1多肢组装吊索的结构
多肢组装吊索由多个单肢吊索(见5.2)组合而成,各肢吊索规格、结构及公称抗拉强度应相同O
两肢组装吊索是由两支单肢吊索的上端用一个主吊环连接而成[见图2a)];三肢组装吊索中的两 肢由一个中间环与主吊环连接,另一肢应由第二个中间环连接[见图2b)];四肢组装吊索的中间两肢应 由一个中间环与主吊环连接[见图2c)]。
a)两肢组装吊索 b)三肢组装吊索 C)四肢组装吊索
图2多肢组装吊索结构
5.3.2多肢组装吊索长度允许偏差
吊索实测长度和公称长度的差值应不大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倍,或不大于规定长度的0.5%,二 者之中取大值。
多肢组装吊索中各单肢吊索长度间的差值应不大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5倍,或不大于规定长度 的0.5%,二者之中取大值。 從
5.3.3多肢组装吊索的额定工作载荷
由对称分布的与垂直方向具有相同角度的单肢吊索组成的多肢组装吊索的工作载荷按公式(2)
计算:
WLL
FO ×Ke XK
Km XL
式中:
WLL ——吊索额定工作载荷,单位为吨(t);
Fo ——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单位为千牛(kN);
Ke ——接头形式效能近似系数,压制接头取O.9,插编接头取O.75;
K ―肢的数量与垂直方向角度的相关系数(即额定工作载荷计算系数),见表1;
KU ——安全系数,一般取5;
Km ——吨(t)与千牛(kN)的换算系数,取值为9.8O6 65。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选取不同的Ke或KU值,并在合同中注明Ke或KU的确切数值。
单肢吊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们应不大于60°,两肢组装吊索相对应的吊索夹角S)应不大于 120°,多肢组装吊索的夹角示意图见图3。
犪)两脚组装吊索
b)三肢组装吊索
C)四脚组装吊索
表1额定工作载荷计算系数
两肢对应吊索间的夹角a |
单肢吊索与竖直方向 之间的夹角戶 |
额定工作载荷计算系数Ka | ||
单肢吊索数量 | ||||
两肢 |
三肢 |
四肢 | ||
α≤90° 90°Vα≤120° |
^≤45° 45°<^≤60° |
1.4 1.0 |
2.1 1.5 |
2.1 1.5 |
a适用于被吊物的重心与吊索的中心线基本在同一垂直线上的情况。 |
图3多肢组装吊索的夹角
6检验方法
6.1 钢丝绳应按 GB/T 9944、GB/T 20118、GB/T 20067、GB/T 8918、GB/T 34198 等标准中规定的试 验方法进行检验。
6.2压制接头、插编索扣、末端端配件、软索扣、硬索扣的结构形式经目测检查确认。
6.3压制接头、插编索扣、软索扣的尺寸应采用分度值为1 mm的钢卷尺检验。
6.4末端端配件、硬索扣的尺寸采用分度值为0.02的卡尺检验。
6.5吊索长度及允许偏差采用分度值为1 mm的钢卷尺在无应力载荷下测量。
6.6单肢及多肢吊索的结构形式经目测检查确认。
6.7当需方需要时,软索扣或重型套环硬索扣的吊索按照额定工作载荷的2倍进行非破坏性验证试 验,具体试验方法见YB/T 4507的规定。
6.8当需方需要时,硬索扣(不含重型套环)吊索按照额定工作载荷的1.22倍进行非破坏性验证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见YB/T 4507的规定。
7检验规则
7.1组批规则
钢丝绳吊索应按批次进行检查与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类型、同一结构形式、同一规格及同一批次的 钢丝绳吊索组成。
7.2取样数量
取样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特殊情况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表2取样数量
单位:根
批量 |
取样数量 |
≤ιoo |
2 |
〉100 〜200 |
4 |
>200 |
6 |
7.3复验与判定
7.3.1 一次检测符合规定要求,该批吊索判定合格。
7.3.2 一次检测不符合规定要求,应进行双倍抽检,检测合格者判定为合格,检测不合格者判定为不 合格。
8包装、质量证明书、运输及贮存
8.1包装
8.1.1包装应安全、牢固。
8.1.2包装产品应采用必要的防潮措施。
8.1.3包装前,每件吊索都应有标识,标识上应注有吊索的制造单位、执行标准编号、直径、长度、额定 工作载荷和产品编号。
8.1.4若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8.2质量证明书
质量证明书内容至少应包括:
a) 产品名称;
b) 额定工作载荷;
C)产品编号;
d) 执行标准;
e) 检验标志;
f) 生产日期;
g) 制造单位。
8.3运输
8.3.1在装运卷绕包装和分组捆扎的吊索时,应使用有效的起重工具,不应从高处摔丢或在地面上拖 动,以免损伤吊索。
8.3.2搬运时应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避免在地上拖拽。
8.4贮存
8.4.1吊索贮存前,应清除表面污渍,并涂上油脂。
8.4.2吊索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场所,避免阳光直射、热气烘烤和接触酸、碱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
8.4.3吊索应分类卷绕放置在垫板或悬挂在货架上,不应混杂存放。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温度对工作载荷的影响
工作的环境温度对钢丝绳吊索额定工作载荷的影响参照表A. 1执行。
表A. 1工作环境温度对钢丝绳吊索额定工作载荷的影响
终端类型 |
套管 材料 |
钢丝 绳芯 |
额定工作载荷百分比 | |||||
—40 °C ≤ 犜 ≤100 C |
100 C V 犜 ≤150 C |
150 CVT ≤200 C |
200 CVT ≤300 C |
300 CVT ≤400 C |
T>400 C | |||
折返式套管 压制吊索 |
铝 |
纤维芯 |
100% |
不应使用 |
不应使用 | |||
钢芯 |
100% |
100% |
不应使用 |
不应使用 | ||||
对缠式钢套 压结吊索 |
钢 |
纤维芯 |
100% |
不应使用 |
不应使用 | |||
钢芯 |
100% |
100% |
90% |
75% |
65% |
不应使用 | ||
插编索具 |
— |
纤维芯 |
100% |
不应使用 |
不应使用 | |||
— |
钢芯 |
100% |
100% |
90% |
75% |
65% |
不应使用 | |
注1:本表适用于不含端配件的吊索。 注2:本表给出了钢丝绳吊索使用的允许温度范围,当吊索工作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额定工作载荷不受前期 工作环境温度影响。 注3:表中100%、90%、75%、65%表示额定工作载荷的100%、90%、75%、65%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