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777—2007
2007-03-06 发布
2007-09-01 实施
国家安屣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王学亮、周英林、巩天传、饶如麟、鲍东辉、王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电磁风扇离合器(以下简称电磁离合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电磁风扇离合器,与其他用途内燃机配套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可参照釆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I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2679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8655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JB/T 4159-199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QC/T238汽车零部件的福存和保管
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625→9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吸合温度 engaged temperature
温度传感器设定的电路开始导通时的温度。
3.2
分离温度 disengaged temperature
温度传感器设定的电路开始断开时的温度。
3.3
吸合状态engaged State
在吸合温度下,电路导通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吸合后的状态。
3.4
分离状态 disengaged State
在分离温度下,电路断开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脱开后的状态。
3.5
磁路气隙长度 magnetic CirCUit air gap
电磁离合器在分离状态下,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距离O
3.6
随动转速 following SPeeci
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在分离状态下风扇的转速。
3.7
转差转速 non - SynChrOniZecI speed
多级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在吸合状态下,风扇与驱动盘差速运行时的转速。
3.8
同步转速 SynChrOniZed SPeed
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在吸合状态下,风扇与驱动盘同步运转时的转速。
3. 9
转差率 SliP factor
在额定转速下,转差转速与同步转速之比值。
3. 10
吸合扭矩 engaged torque
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在吸合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扭矩值。
3. 11 engaged Voltage
吸合电压
在电路导通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发生吸合动作时的电压。
3. 12
分离电压 disengaged VOItage
在电路导通时,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出现分离动作时的电压。
3. 13
单级电磁离合器 Single Stage magnetic CIUtCh
采用一组开关控制电磁离合器绕组电路通断,实现风扇和从动盘与驱动端结合或分离两种工作 状态。
3. 14
多级电磁离合器 multistage magnetic CIUtCh
多组开关按次序控制多组电磁离合器绕组电路通断,实现风扇和从动盘由缓冲启动、差速运行、 直至过渡到与驱动盘同步运行或逐级分离等多种工作状态。
4电磁风扇离合器类型
4. 1按结构分为有电刷和无电刷:两种型式。
4.2按工作状态分为单级电磁离合器(直接启动)和多级电磁离合器(缓冲启动)两种型式。 4.3按工作的额定电压:分为12V、24V两种型式。
5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电磁离合器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且满足本标准的规定。 5.1.2电磁离合器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中应规定:型号、额定电压、吸合温度、分离温度、吸合扭矩、 电器组件的性能参数、旋转方向、机械紧固件的拧紧力矩等参数。
5.1.3电磁离合器不允许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电磁离合器中各零部件不允许有毛刺、损伤、锈 蚀、裂纹等缺陷。
5.2基本性能 '
5.2.1动平衡精度:
电磁离合器中旋转体组件动平衡精度为G6∙ 3级,按6.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5.2.2静扭矩:
电磁离合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驱动盘与从动盘在规定的磁路气隙长度下吸合,产生的吸合扭 矩初始值应不低于额定驱动功率所需扭矩值的L 5倍,按6. 2. 1和6. 2.2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冷态 和热态静扭矩。
5.2.3工作电压范围,:
a) 额定电压为12V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工作电压范围为:9V ~ 15V;
b) 额定电压为24V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工作电压范围为:18V〜30V。
工作电压在额定值的75% ~ 125%时,电磁离合器应能正常工作,按6. 3的规定进行测试。 5.2.4磁路气隙长度:
电磁离合器的磁路气隙长度不得小于0,25mmj沿圆周轴向各点气隙公差不得大于磁路气隙长 度的20%,按6.4的规定进行测试。 '
5.2.5转速特性: 5.2.5.1单级电磁离合器的转速特性曲线如图T所示,图中M为风扇与驱动盘的同步转速,M3为 风扇与驱动盘的随动转速。 5.2.5.2多级电磁离合器的转速特性曲线,以双级为例,如图2所示为风扇与驱动盘的同步转 速;叫2为风扇与驱动盘的转差转速,在驱动盘额定工作转速踞R下,差速忘行时风扇转差转速叫2R不 得小于驱动盘额定转速风R的55% ;M为风扇与驱动盘的随动转速。.
按6.5的规定进行转速特性测定,不同的多级电磁离合器具有不同的转差率。.
歸 ʌɪR
驱动盘转速珥 驱动盘转速显
图1单级电磁风扇离合器 图2多级电磁风扇离合器
5.2.5.3工作电压波动范围在不大于额定值± 25%时,热态下驱动盘与安装风扇的从动盘应吸合 正常,摩擦传动应无滑动转差,相关转速特性应符合5.2. 5的要求,按6.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6吸合电压:
5-2.6.1电磁离合器的磁路气隙长度在图样和技术条件规定内,于23% ±5乞环境温度中,冷态吸 合电压不超过65%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吸合,按6.6.1的规定进行试验。
5.2.6.2电磁离合器的磁路气隙长度在图样和技术条件规定内,于23无±5tC环境中连续工作达 到热平衡状态,热态吸合电压不超过75%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工作,按6. 6. 2规定的法进行试验。
5.2.6.3磁路中气隙长度比电磁离合器在图样和技术条件规定的上限值增大50%时,吸合电压不 大于95%额定电压,按6. 6. 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7分离电压:
额定电压条件下,保持吸合状态15min后,使驱动盘与从动盘分离时的分离电压应不低于额定 电压的20% ,按6. 7的规定进行试验。
5.2.8绝缘性能:
5.2.8.1绕组线圈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IOMQ,按6. & 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5-2.8.2绕组线圈对地绝缘耐压性能应具备承受50Hz.550V正弦交流电压能力,耐压Imin无击 穿现象,按6. & 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9绝缘耐热性能:
电磁离合器电气组件的绝缘耐热性不得低于F级,绕组线圈温升不大于65T ,按6. 9规定的方 法进行试验。
5.2.10感温性能:
温度传感器吸合温度、分离温度的公差值应为:,按6. 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11电磁辐射抗扰特性:
电磁离合器电气组件的电磁辐射抗干扰性应符合GB/T 17619的有关规定,按6. 11规定的方法 进行试验。
5.2.12电磁骚扰特性:
电磁离合器电气组件的电磁骚扰特性应符合GB 18655的有关规定,按6.12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
5.2.13耐振动性能;
电磁离合器组件的耐振动性能应经受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每个方向试验时间8ho 振动试验后零部件无损坏、变形,紧固件无松动,电接点、导体绝缘状态完好,按6.13规定的方法进 行试验。 5.2.14耐温性能:
电磁离合器的耐温性能按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扭矩值应符合5. 2. 2的有关 规定。 5.2.15超速性能:
电磁离合器超速性能应能承受1. 2Λrmax ’历时2min的超速试验。按6. 1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后,零部件应无损伤、变形;性能应符合5.1.2和5∙ L 3的规定O 5.2.16表面防护性能: 5.2.16.1电磁离合器由黑色金属制造的外露部分,依据QC/T 625规定涂镀防腐蚀保护层。按 6.1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16.2涂镀和化学处理件的外观不得低于JB/T 4159—1999中2.4.1规定的电镀和化学处理 件外观质量分级方法的二级要求。按6.1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2.17耐盐雾性能:
电磁离合器应按照QC/T 413—2002中3,13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时间为96h,试验后,由 黑色金属制造的外露零部件不应出现腐蚀金属母体的现象,按6.17规定的方法试验。 5.3耐久性
电磁风扇离合器应能承受2000h耐久性试验或I-OxlO5次循环动作过程试验,也可选用 200∞0km道路试验,按6.18中相应的方法进行试验后,其热态的技术性能值允许比耐久性试验前 热态的技术性能值低5% ,电气的绝缘电阻应大于lM∩o
6试验方法
6.1动平衡试验
6.1.1电磁离合器安装在专用动平衡机上,驱动旋转体组件运行测试,不平衡量采取去重法校准 平衡
6.1.2专用动平衡机的精度要求: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不大于0.3g∙mm∕kgo
6.1.3计算基本公式:
式中: e--旋转体偏心距,μm;
U---旋转体不平衡量,g∙mm;
R--旋转体半径,mm;
肱--旋转体质量,kg;
G--精度等级; -
n—一旋转体额定工作转速,r∕mino
6.2静扭矩测试
'6.2.1电磁离合器安装在专用试验台架上,在23Y ±5无环境温度下,绕组线圈接通规定的额定电 压,立即用精度不低于2.5级的专用扭矩仪检测冷态静扭矩值。
6-2-2电磁离合器的绕组线圈接通规定的额定电压,在规定的转速条件下运行达到热平衡时(以 ,30min内温度变化不大于IY为准),则停止风扇旋转,立即用精度不低于2. 5级的专用扭矩仪在 Imin内检测出热态静扭矩值。
6.3工作电压波动检测
电磁离合器总成安装在专用试验台架上驱动着风扇运行,调整绕组中额定电压波动在±25% , 对单级电磁离合器分别测量驱动盘和风扇转速;对多级电磁离合器分别测量驱动盘、从动盘和风扇 转速了
6.4磁路轴向气隙检测
L检查电磁离合器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气隙长度:沿圆周间隔12。。的三个方向上用厚薄规测试 三处。
6.5转速特性测试
6-5.1专用试验台架中的驱动系统功率等于或大于电磁离合器最大耗散功率的1.5倍,运行转速 具备的能力等于或大于电磁离合器额定转速的1.5倍,并具有无级调速、自动测量转速.(转速表精度 不低于1% )、自动计数、自动定时及控制回路具备自动转换等功能,完成转速特性的测试。
6-5.2试验用直流激磁工作电源必须是可调稳压电源,精度等级:LO级,调压范围0V~36V,输出 电流不小于10A,输岀阻抗不得大于0.001∩o
6.6吸合电压测试
6- 6.1电源电压设定在额定电压的65% ,检测电磁离合器在冷态时的吸合状况。
6.6.2电源电压设定在额定电压的75% ,检测电磁离合器在热态时的吸合状况。
6.6.3调整电磁离合器吸合间隙比上限值增大50% ,电源电压设定为额定电压的95% ,检测其在 热态时的吸合状况。
6.7分离电压测试
在额定电压条件下保持吸合状态15min,下调电压到额定电压的20% ,检测驱动盘与从动盘的 分离状况。
6.8绝缘性能试验
6.8.1绝缘电阻测试:
绕组线圈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釆用250V兆欧表,分离开绕组线圈接地端测试。
6.8.2绝缘耐压性能测试:
绕组线圈对地绝缘耐压试验按QC/T 413—2002中4.8.1的规定进行。
6.9温升测试
电磁离合器的绕组线圈温升试验按QC/T 413—2002中4.3的规定进行。
6.10感温性能测试
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专用试验台上,测试其感温性能。
6.11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
电磁离合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按GB/T 17619的有关规定进行。
6.12电磁骚扰性试验
电磁离合器组件的电磁骚扰性试验按GB 18655的有关规定进行。
6.13振动试验
电磁离合器振动试验按QC/T 413—2002中4.12的规定进行。
6.14耐温试验
6.14.1电磁离合器在-40无环境温度条件下,以额定转速运行30min以上(以30min内温度变化 不大于Itt为准),立即过渡到85无环境温度条件下,以额定转速运行30min以上(以30min内温度 变化不大于ICC为准),连续循环运行5个周期。
6.14.2经-40Y和85攵温度变化试验后的电磁离合器,在23攵±5无环境温度下,绕组线圈接通 规定的工作电压,达到热平衡后,用专用扭矩仪检测静态扭矩值。 -
6.15超速试验
电磁离合器进行1.27V1蜘超速试验时,施加额定工作电压进入热平衡状态下进行。
6.16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检验
电磁离合器的金属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检验按QC/T 625的规定进行。
6.17耐盐雾性能测试
电磁离合器耐盐雾性能试验按QC/T 413—2002中4.13的规定进行。
6.18耐久性试验
电磁离合器应进行台架耐久性试验及装车耐久性使用试验。
6.18.1电磁离合器固定在专用台架上,在额定的转速、电压、负载条件下,通过自动控制、自动转 换,连续完成驱动盘与吸合盘每间隔IOS 一次的吸合、分离循环过程,达L O X IO5次循环后,立即测 量静扭矩和磁路气隙长度。
6.18.2单级电磁离合器耐久性台架试验按表1所列条件进行循环试验,每次连续试验时间不少于 4h,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保养、更换零部件,累计运行200Oho
表1单级电磁风扇离合器耐久性试验要求
循环周期 |
工作电压 |
驱动转速 |
动作时间 |
运行时.间 | |||
25% TVjnax |
50% M√ |
ι≡‰ |
吸合 |
释放 | |||
第一周期 |
100% UR |
4 min |
4 min |
4 min |
30s |
30s |
Ih |
第二周期 |
15% UR |
2 min |
2 min |
2 min |
30s |
30s |
0.5h |
第三周期 |
125% UR |
2 min |
2 min |
2 min |
30s |
30 s |
0.5h |
6.18.3多级电磁风扇离合器耐久性台架试验按表2所列条件进行循环试验,每次连续试验时间不 少于4h,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保养、更换零部件,累计运行200OhO
表2多级电磁风扇离合器耐久性试验要求
循环周期 |
工作电压 |
驱动转速 |
动作时间 |
运行 时间 | ||||||
5O%7Vπιω |
100%‰ |
吸合 |
释放 | |||||||
同步运行 |
转差运行 |
同步运行 |
转差运行 |
同步运行 |
转差运行 | |||||
第一周期 |
100% UR |
4min |
2 ɪnin |
4 min |
2 min |
4min |
4 min |
40S |
20s |
Ih |
第二周期 |
75%吳 |
2 min |
Imin |
2nIin |
Imin |
2 min |
2 min |
40s |
20s |
0.5h |
第三周期 |
125% UR |
2 min |
Iniin |
2 min |
IInin |
2 min |
2 min |
40s |
20s |
0.5h |
6.18.4电磁离合器亦可进行装车耐久性试验,应按GB/T 12679有关规定进行,保证汽车行驶里程 20000Okm 以上。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每台电磁离合器必须经检验合格后,并附有证明质量合格的文件或标记方可出厂。
7.1.2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3的规定。
表3检验项目
序号 |
项 目 |
岀厂检验 |
抽样检验 |
型式检验 |
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1 |
外形尺寸 |
△ |
△ |
ʌ |
5.1.1 |
检测 |
2 |
外观质量 |
5.1.3 |
视测 | |||
3 |
静扭矩值冷态性能测试 |
5.2.2 |
6.2.1 | |||
4 |
冷态工作电压范围测试 |
5.2.3 |
6.3 | |||
5 |
磁路中气隙公差值 |
5.2.4 |
6.4 | |||
6 |
冷态吸合电压 |
5.2.6.1 |
6.6.1 | |||
7 |
绝缘耐压性能检验 |
5.2.8.2 |
6.8.2 | |||
8 |
感温性能检验 |
5.2.10 |
6.10 | |||
9 |
黑色金属防腐 |
5.2.16.1 |
6.16 | |||
10 |
涂镀和化学处理件 |
5.2.16.2 |
6.16 .一 _ . .一. ; | |||
11 |
动平衡试验 |
— |
5.2.1 |
6.1 | ||
12 |
静扭矩值热态性能测试 |
5.2.2 |
6.2.2 | |||
13 |
转速特性 |
5.2.5.1 5.2.5.2 |
6.5.1 | |||
14 |
传动测试 |
5.2.5.3 |
6.5.2 |
表3(续)
序号 |
项 目 |
出厂检验 |
抽样检验 |
型式检验 |
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15 |
热态吸合电压 |
— |
△ |
△ |
5.2.6.2 |
6.6.2 |
16 |
分离电压测试 |
5.2.7 |
6.7 | |||
17 |
绝缘电阻检验 |
5.2.8.1 |
6.8.1 | |||
18 |
温升检验 |
5.2.9 |
6.9 | |||
19 |
超速试验 |
5.2.15 |
6.15 | |||
20 |
上限气隙吸合动作试验 |
— |
5.2.6.3 |
6.6.3 | ||
21 |
电磁抗扰性试验 |
5.2.11 |
6.11 | |||
22 |
电磁骚扰性试验 |
5.2.12 |
6.12 | |||
23 |
耐振动试验 |
5.2.13 |
6.13 | |||
24 |
耐温性能试验 |
5.2.14 |
6.14 | |||
25 |
耐盐雾性能试验 |
5.2.17 |
6.17 | |||
26 |
耐久性试验 |
5.3 |
6.18 | |||
27 |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
8 |
视检 | |||
注:“ △”为必检项目,“ 一”为不检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抽样检验
用户抽检电磁风扇离合器时,应按GB/T 2828.1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II进行,也可由供需方 协商解决。
7.3型式检验及评判规则
7.3.1电磁离合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制造厂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
b) 投产后的产品,若在设计、工艺、材料有较大变化影响产品性能时:
C)成批、大量连续生产的产品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客户提出要求时;,
f) 质量不稳定,认为有必要时。
7.3.2型式检验按照GB/T 2828.1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进行。
7.3.3型式检验的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3的规定进行。
7.3.4产品的型式检验应全部符合规定的要求,如有不合格项目允许重新抽取双倍数量的产品对 不合格项进行复试,如复试后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但耐久性试验不合格时不允许复 试,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 标志
8.1.1每台电磁离合器上应配有耐久性铭牌固定在明显位置,铭牌上应标下列内容: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型号和名称;
C)主要技术参数;
d)生产年月及编号。
8. L 2产品的铭牌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
8.2包装和运输
电磁离合器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GB/T 13384和GB/T 191的有关规定或按订货合同规定办理。 电磁离合器在包装箱内应固定可靠,并有防潮和防振措施,保证产品在正常运输、装卸和保存时,不 致损坏和碰伤,包装箱外应使用不褪色料标明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
b) 产品批号;
C)净重、毛重;
d) 包装外形尺寸;
e) 生产厂名称;
f) 储运注意事项的文字或符号。
8.3储存和保管
电磁离合器储存和保管应符合QC/T238的有关规定。必须储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并且周 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777—2007
☆
中国计划岀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 100038 电话:63906433 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
880 X1230毫米 1/16 1印张 26千字
2007年6月第1版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印数1—1500册
☆
统一书号:1580058-915 定价:10.00元
版权专有侵幡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