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7-2016 备案号J 986 -201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TeChnicaI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SPliCing Of SIeeI reinforcing bars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喝料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TeChniCaI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SPliCing Of Steel reinforcing bars
JGJ 107-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6 年8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SPIiCing Of SteeI reinforcing bars
JGJ 107-2016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岀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丿K)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环球东方(北京)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850X 1168毫米1/32印张:2字数:53千字
2016年7月第一版 2016年7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0.00元
统一书号:15112 - 26600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IOOO37)
本社网址:http: //WWW. cabp. com. Cn
网上书店:http:/∕www. China-building, com. 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04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07 - 2016,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条为强 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 2010同时废止。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2月22日
,夕人 一,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规 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 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 规程。 、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接 头性能要求;4.接头应用;5.接头型式检验;6.接头的现场加 工与安装;7.接头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余热处理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和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相关规定;2.增加 了套筒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 T 163的有关规定,以及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的相关规定;3.调整了 I级接头强度判定 条件,由“断于钢筋”和“断于接头”分别调整为“钢筋拉断” 和“连接件破坏”;4.增加了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接头 应选用带疲劳性能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和认证接头产品的要求;
5.增加了接头型式检验中有关疲劳性能的检验要求;6.取消了 现场工艺检验进行复检的有关规定;7.增加了对现场丝头加工 质量有异议时可随机抽取接头试件进行极限抗拉强度和单向拉伸 残余变形检验;8.增加了部分不适合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接 头试件的场合,采取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9.增加了接头验收 批数量小于200个时的抽样验收规则;10.增加了对已获得有效 认证的接头产品,验收批数量可扩大的有关规定;11 .增加了工 程现场对接头疲劳性能进行验证性检验的有关规定;12.修改了 接头残余变形测量标距;13.增加了附录A. 3接头试件疲劳试验
方法;14.修改了附录B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式样及部分内容。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 北三环东路^旗^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 分院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建研建硕(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深州市红翔银亮钢有限公司 桂林三力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科联技术发展中心 德士达建材(广东)有限公司 保定金地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鼎锐钢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二航钢筋连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硕发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徐瑞榕 |
刘永颐 |
宋杰 |
郁⅛ |
刘子金 |
钱冠龙 |
徐升桥 |
彭运动 |
李智斌 |
薛慧立 |
南建林 |
李大宁 |
吴晓星 |
王辉绵 |
王洪斗 |
季钊徐 |
陈儒发 |
许慧 |
田保中 |
胡玉斌 |
李军 |
白建平 |
钟庆明 |
史雪山 |
赖志勇 |
胡军 |
王洋 | |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沙志国 |
李本端 |
黄祝林 |
刘立新 |
张显来 |
吴广彬 |
郝志强 |
高东明 |
张超琦 |
高俊峰 |
张俊生 |
张玉玲 |
W 目 次
COntentS
6. 2 MaChining Of SPIiCeS On Site
6. 3 InStalling Of SPliCCS On Site
APPendiX A TeSt MethOCI for SPIiCe SamPIeS
AI)PendiX B TeSt RePOrt Of Initial TyPe TeSting Of
EXPI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Addition: EXPIanatiOn Of PrOViSiOnS ι.o. 1为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钢筋机械连接的应用,做到安 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含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 0. 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机械连接的设 计、施工及臆收。
1.0.3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 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lI99. 2、《钢筋混凝土川余 热处理钢筋》GB 13014、《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Y13 T 4362及《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W 1499. 1 的规定。 NSf
1.0.4钢筋机械连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含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2术梏和符号
2.1术 语
2. 1. 1 钢筋机械连接 rebar mechanical SPliCing
通过钢筋与连接件或其他介入材料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 而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 方法。 'K⅝>
2. 1.2 接头 SPliCe
钢筋机械连接全套装置,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简称。
2. 1. 3 连接件 COnneCtOrS Of mechanical SPliCing
连接钢筋用的各部件,包括套筒和其他组件。
2. 1. 4 套筒 COUPICr Or SIeeVe
用于传递钢筋轴向拉力或压力的钢套管。
2. 1. 5 钢筋丝头 rebar threaded sector
接头中钢筋端部的螺纹区段。
2. 1. 6 机械连接接头长度 Iength Of mechanical SPIiCe
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变化区段的长度。 螺纹接头的外露丝头和锹粗过渡段属截面变化区段。
2. 1. 7 接头极限抗拉强度 tensile Strength Of SPIiCe
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
2. 1. 8 接头残余变形 residual ClefOrmatiOn Of SPliCC
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加载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所 测得的变形。
2. 1. 9 接头试件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total elongation Of SPliCe SamPle at maXimUm tensile force
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总伸长率。
2. 1. 10 接头面积百分率 area PerCentage Of SPliCC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 区段内有机械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 值。当直径不同的钢筋连接时,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
2.2 符 号
—接头试件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d-----钢筋公称直径;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U -——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
/爲———接头试件实测极限抗拉强度;
P——-螺纹的螺距;
S ——接头试件加载至O. 6∕yk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的残余 变形; '
〃川一一接头试件按本规程附录A加载制度经高应力反复拉压 20次后的残余变形;
M 一接头试件按本规程附录A加载制度经大变形反复拉压 4次后的残余变形;
———接头试件按本规程附录A加载制度经大变形反复拉压 8次后的残余变形;
εvk-…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标准值时的应变。
3接头性能要求
3. 0. 1接头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
3. 0.2钢筋连接用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 套筒》JG/T 163的有关规定;套筒原材料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 轧精密无缝钢管时,钢管应进行退火处理,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 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对钢管强度限值和断后伸 长率的要求。不锈钢钢筋连接套筒原材料宜采用与钢筋母材同材 质的棒材或无缝钢管,其外观及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不锈钢棒》GB/T 1220、《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5 的规定。
3. 0. 3接头性能应包括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 复拉压和疲劳性能,应根据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选择相应 的检验项比 5⅛ X
3. 0.4接头应根据极限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力下总伸长 率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分为I级、11级、 川级三个等级,其性能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3. 0. 5条〜第3. 0. 7 条的规定。
3. 0.5 I级、北级、II级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必须符合 表3. 0. 5的规定。
表3. 0. 5 接头极限抗拉强度
接头等级 |
Ir级 |
Itt级 | |
极限抗拉强度 |
钢筋拉断 或,‰≥ι. IoysIk 连接件破坏 |
/{list ^JStk |
∕gκt>1.25∕yk |
注:1钢筋拉断指断于钢筋母材、套筒外钢筋丝头和钢筋微粗过渡段;
2连接件破坏指断于套筒、套筒纵向开裂或钢筋从套筒中拔出以及其他连接 组件破坏。
3. 0.6 I级、II级、111级接头应能经受规定的高应力和大变形 反复拉压循环.且在经历拉压循环后,其极限抗拉强度仍应符合 本规程第3. 0. 5条的规定。
3. 0. 7 I级、U级、Hl级接头变形性能应符合表3. 0. 7的规定。
表3. 0.7接头变形性能
接头等级 |
I级 |
II级 |
IU级 | |
单向 拉伸 |
残余变形 (mm) |
z∕..≤<∣. 1O(√≤32) z∕.1≤(>. I l(Cf>32) |
SW:(). 14(√≤32) 16(√>32) |
zλ,≤(). 1 l(√≤32) z∕<1≤0. 16(√>32) |
最大力下 总伸K率 (%) |
ASgt ≥6. O |
-ʌsgɪ 5∙。 |
ASMI >3.0 | |
局应JJ 反复拉Jk |
残余变形 (mm) |
u: ^≤()∙ 3 |
心 ≤0. 3 |
Z∕2n ≤O. 3 |
大变形 反复拉压 |
残余变形 (mm) |
. 3 且 一匚().6 |
3 且 NXV(). 6 |
U 1 ≤0. (ɔ |
3. 0.8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构件.设计应根据钢筋应力 幅提出接头的抗疲劳性能要求。当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剥肋滚轧 直螺纹钢筋接头、傲粗宜螺纹钢筋接头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 的疲劳成力幅限值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冶50010中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80⅜ o
3. 0. 9钢筋食筒灌浆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 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的有关规定。
4接头应用
4. 0. 1接头等级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延性要求高的 部位应选用U级或I级接头;当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 百分率为100%时,应选用I级接头。
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 选用in级接头。
4. 0.2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规定,且不应小于0.75倍钢筋 最小保护层厚度和15mm的较大值。必要时可对连接件采取防 锈措施。
4. 0.3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 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 if算,当直径不同的钢筋连接时, 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机械连接接 头的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高应力 部位设置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ID级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 应大于25%, n级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 接头的接头面积百分率除本条第2款和第4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 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 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II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面积 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⅜o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面积百分 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
大于50% O
4. 0.4对Jf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接头应选用包含有疲劳性 能的型式检验报告的认证产品。
5接头型式检验
5. 0.1下列情况应进行型式检验:
1确定接头性能等级时;
2套筒材料、规格、接头加工工艺改动时;
3型式检验报告超过1年时。
5. 0.2接头型式检验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每种类型、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 接接头,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12个;其中钢筋母材拉伸强 度试件不应少于3个.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3个,高应力反 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
3 个; <⅛
2全部试件的钢筋均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
3接头试件应按本规程第6.3节的要求进行安装;
4型式检验试件不得采用经过预拉的试件。
5. 0.3接头的型式检验应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进行,当试验 结果符合下列规定时应评为合格:
1强度检验:每个接头试件的强度实测值均应符合本规程 表3.0.5中相应接头等级的强度要求;
2变形检臆:3个试件残余变形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实测 值的平均值应符合本规程表3. 0.7的规定。
5.0.4型式检验应详细记录连接件和接头参数,宜按本规程附 录B的格式出具检验报告和评定结论。
5. 0.5接头用于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时,接头的型式检 验应按表5. 0. 5的要求和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进行疲劳性能 检验。
表5. O. 5 HRB400钢筋接头疲劳性能检验的应力幅和最大应力
应丿J组別 |
最小与最大 应力比值P |
应力幅值 (MPa) |
最大应力 (Mpa) |
第•组 |
0. 7()〜75 |
60 |
230 |
第二组 |
「). 45〜().50 |
10() |
19() |
第-⑶ |
0. 25-0. 30 |
120 |
165 |
5. 0.6接头的疲劳性能型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取立径不小于32mm钢筋做6根接头试件.分为2组, 每组3根; V
2可任选本规程表5.0.5中的2组应力进行试验;
3经20()万次加载后,全部试件均未破坏,该批疲劳试件 型式检验应评为合格。
6接头的现场加工与安装
6.1 一般规定
6. 1. 1钢筋丝头现场加工与接头安装应按接头技术提供单位的 加工、安装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工人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 人员应稳定。
6. 1. 2钢筋丝头加工与接头安装应经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6.2钢筋丝头加工
6. 2.1直螺纹钢筋丝头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端部应采用带锯、砂轮锯或带圆弧形刀片的专用钢 筋切断机切平; 恣(
2敏粗头不应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3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极限偏差应为 O〜2. 0/);
4钢筋丝头宜满足6/级精度要求,应采用专用直螺纹量 规检验,通规应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 得超过3力。各规格的自检数量不应少于10%,检验合格率不应 小于95%。 1
6. 2. 2锥螺纹钢筋丝头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端部不得有影响螺纹加工的局部弯曲;
2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拧紧后的钢筋丝头 不得相互接触,丝头加工长度极限偏差应为一0. 5〃〜一1.5";
3钢筋您头的锥度和螺距应采用专用锥螺纹量规检验; 各规格丝头的自检数量不应少于1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 于 95%0
6.3接头安装
6.3.1直螺纹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 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 露螺纹不宜超过20;对无法对顶的其他宜螺纹接头,应附加锁 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
2接头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最小拧紧扭矩 值应符合表6. 3. 1的规定。
表6. 3.1直螺纹接头安装时最小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 (mm) |
≤16 |
18-20 |
22 〜25 |
28 〜32 |
36 〜40 |
50 |
拧紧扭矩 (N ・ m) |
IOo |
200 |
260 |
320 |
360 |
460 |
3校核用扭力扳手的准确度级别可选用10级。
6. 3.2锥螺纹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安装时应严格保证钢筋与连接件的规格相一致;
2接头安装时应用扭力扳手拧紧,拧紧扭矩值应满足表
6. 3. 2的要求;
表6.3.2锥螺纹接头安装时拧紧扭矩值
钢筋立径 (mm) |
≤16 |
18-20 |
22-25 |
28 〜32 |
36〜40 |
50 |
拧紧扭矩 (N ∙ m) |
10() |
180 |
240 |
3()() |
360 |
460 |
3校核用扭力扳手与安装用扭力扳手应区分使用.校核用 扭力扳手应每年校核1次,准确度级别不应低于5级。
6. 3.3套筒挤压接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弯曲,不得有严重锈蚀和附着物;
2钢筋端部应有挤压套筒后可检查钢筋插入深度的明显标 记,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
3挤压应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挤压,挤压后的压 痕直径或套筒长度的波动范围应用专用量规检验;压痕处套筒外 径应为原套筒外径的0. 80 — 0. 90倍,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 筒长度的1. 10-1. 15倍;
4挤压后的套筒不应有可见裂纹。
7接头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7. 0.1工程应用接头时,应对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提交的接头相 关技术资料进行审查与验收,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所用接头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
2连接件产品设计、接头加工安装要求的相关技术文件;
3连接件产品合格证和连接件原材料质量证明书。
7. 0.2接头工艺检验应针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钢筋进行,施「 过程中更换钢筋生产厂或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时,应补充进行匸艺 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种类型和型式接头都应进行工艺检验,检验项日包括 单向拉伸极限抗拉强度和残余变形;
2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3接头试件测量残余变形后可继续进行极限抗拉强度试验, 并宜按本规程表A. 1. 3中单向拉伸加载制度进行试验;
4每根试件极限抗拉强度和3根接头试件残余变形的平均 值均应符合本规程表3. 0.5和表3. 0. 7的规定;
5 丁一艺检验不合格时,应进行工艺参数调整,合格后方可 按最终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接头批量加工。
7. 0.3钢筋丝头加工应按本规程第6.2皆要求进行自检,监理 或质检部门对现场丝头加工质量有异议时,可随机抽取3根接头 试件进行极限抗拉强度和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检验.如有1根试件 极限抗拉强度或3根试件残余变形值的平均值不合格时,应整改 后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7. 0.4接头安装前的检骑与验收应满足表7. 0. 4的要求。
表7.0.4接头安装前检验项目与验收要求
接头类型 |
检验项目 |
验收要求 |
螺纹接头 |
套筒标志 |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 接用套筒》JG/T 163的有关规定 |
进场套筒适用的钢筋强度等级 |
与工程用钢筋强度等级一致 | |
进场套筒与型式检驼的套筒尺寸 和材料的一致性 |
符合有效型式检验报告记载的套 筒参数 | |
套筒挤压 接头 |
套筒标志 |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 接用套筒》JG/T 163有关规定 |
套筒压痕标记 |
符合有效型式检验报告记载的压 痕道次 | |
用于检查钢筋插入套筒深度的钢 筋表面标记 |
符合本规程第6. 3.3条的要求 | |
进场套筒适用的钢筋强度等级 |
与工程用钢筋强度等级一致 | |
进场套筒与型式检验的套筒尺寸 和材料的一致性 |
符合有效型式检验报告记载的套 筒参数唉―______ |
7. 0.5接头现场抽检项目应包括极限抗拉强度试验、加工和安 装质量检验。抽检应按验收批进行,同钢筋生产厂、同强度等 级、同规格、同类型和同型式接头应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 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应作为一个验收批。
7. 0.6接头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纹接头安装后应按本规程第7. 0.5条的验收批,抽取 其中10%的接头进行拧紧扭矩校核,拧紧扭矩值不合格数超过 被校核接头数的5%时,应重新拧紧全部接头,直到合格为止。
2套筒挤压接头应按验收批抽取10%接头,压痕直径或挤 压后套筒长度应满足本规程第6. 3. 3条第3款的要求;钢筋插入 套筒深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检查不合格数超过10%时,可 在本批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接头中抽取3个试件做极限抗拉强度试 验,按本规程第7.0.7条进行评定。
7. 0.7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 头试件做极限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当3个接头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均符含本规程表3.0. 5中相应等 级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应评为合格。当仅有1个试件的极限 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1 个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
7. 0.8对封闭环形钢筋接头、钢筋笼接头、地下连续墙预埋套 筒接头、不锈钢钢筋接头、装配式结构构件间的钢筋接头和有疲 劳性能要求的接头,可见证取样,在已加工并检验合格的钢筋丝 头成品中随机割取钢筋试件,按本规程第6. 3节要求与随机抽取 的进场套筒组装成3个接头试件做极限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 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验收批合格评定应符合本规程第7. 0. 7 条的规定。
7. 0.9同一接头类型、同型式、同等级、同规格的现场检验连 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W次合格率为10。%时, 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为IOoO个;当验收批接头数虽少于200 个时,可按本规程第7. 0.7条或第7. 0. 8条相同的抽样要求随机 抽取2个试件做极限抗拉强度试验,当2个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 均满足本规程第3. 0.5条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应评为合格。 当有1个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应再取4个试件进行 复检,复检中仍有1个试件极限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该验收批 应评为不合格。
7. 0. 10对有效认证的接头产品,验收批数量可扩大至IOOO个; 当现场抽检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极限抗拉强度检马佥一次合 格率为1()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为150()个。当扩大后 的各验收批中出现抽样试件极限抗拉强度检验不合格的评定结果 时・应将随后的各验收批数量恢复为500个,且不得再次扩大验 收批数量。
7. 0.11设计对接头疲劳性能要求进行现场检验的工程,可按设 计提供的钢筋应力幅和最大应力.或根据本规程表5. 0.5中相近 的一组应力进行疲劳性能验证性检验,并应选取工程中大、中、 小三种A径钢筋各组装3根接头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全部试件均 通过200万次重复加载未破坏,应评定该批接头试件疲劳性能合 格。每组中仅一根试件不含格,应再取相同类型和规格的3根接 头试件进行复检,当3根复检试件均通过200万次重复加载未破 坏,应评定该批接头试件疲劳性能合格,复检中仍有1根试件不 合格时,该验收批应评定为不合格。
7. 0.12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可采用同等规 格的钢筋进行绑扎搭接连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方法补接。
7.0.13对抽检不合格的接头验收批,应由工,程有关各方研究后 提出处理方案。
附录A接头试件试嗚方法
A. 1型式检验
A. 1. 1试件型式检验的仪表布置和变形测量标距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单向拉伸和反复拉压试验时的变形测量仪表应在钢筋两
侧对称布置(图A.1.1),两侧测点的相对偏差不宜大于5mm,
且两侧仪表应能独立读取各自变形值。应取钢筋两侧仪表读数的
平均值计算残余变形值。
Ll =L+ βd
(A. 1. 1-1)
2)反复拉压残余变形测量应按下式计算:
Δ1 =L + 4√7
(ʌ. 1. 1-2)
式中:Ll--变形测量标距,mm;
L 机械连接接头长度,mm;
β——系数,取1〜6;
CI--钢筋公称直径,mm O
A. 1.2型式检验试件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対的测量方法应符合 下列规定:
1试件加载前,应在其套筒两侧的钢筋表面(图A. 1.2) 分别用细划线A、B和C、D标出测量标距为扁的标记线,LOl 不应小于IOOmm,标距长度应用最小刻度值不大于0∙ Imm的量
图A. 1. 2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Sgl的测点布置
1一夹持区;2-测量区
2试件应按本规程表Λ. 1. 3单向拉伸加载制度加载并拉 断,再次测量A、B和C、D间标距长度为/m,最大力下总伸 长率Ag应按下式计算。应用下式计算时,当试件颈缩寧荏套 筒一侧的钢筋母材时,/“1和屋2应取另一侧标记间加载前和卸载 后的长度。当破坏发生在接头长度范围内时,L)I和L°2应取套筒 两侧各自读数的平均值。
ASgl = [LO2 ~ Lol ÷^]× 100 (A. 1.2)
式中:ZE——分别是试件实测极限抗拉强度和钢筋理论弹 性模量;
LOl——加载前A、B或C、D间的实测长度;
Lo2——卸载后A、B或C、D间的实测长度。
A. 1.3 接头试件型式检验应按表A. 1. 3的加载制度进行试验 (图 A. 1. 3-1 〜图 A. 1. 3-3)o
表A.1.3接头试件型式检验的加载制度
试段项目 |
加载制度 | |
单向拉伸 |
()f()∙6人k-()(测量残余变形)-最大拉力(记录极限抗拉强度) -破坏(测定最大力下总伸K率) | |
高应力 反复拉压 |
0->(0. 5∕yk) -* 破坏 (反复2()興& | |
大变形 反复 拉压 |
I级 II级 |
()f (2eyk→-0. 5∕vk)5.∕yk)破坏 (反复4次) 次) |
M级 |
0—a (2εyk-*-0. 5∕yk)f 破坏 (反复4次) |
注:荷载与变形测量偏差不应大于士5%。
图A. 1. 3-1 单向拉伸
图A. 1.3-3大变形反复拉压
注:1 S线表示钢筋的拉、压刚度;F为钢筋所受的力,等于钢筋应丿J /与钢筋 理论横截面面积的乘积;3为力作用下的钢筋变形,等于钢筋应变£与 变形测員标距LI的乘积;I为钢筋理论横截面面积(mm,); Ll为变形测 量标距(mm)。
2 OI为2εvk □反复加载四次后,在加载力为O. 5√yk&及反向卸载力为 —()∙ 25,∕ykAs处作S的平行线与横坐标交点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变形值;
3必为2eyk LI反复加载四次后.在卸载力为0. 5,∕yk ZAS及反向加载力为 -0∙ 25,∕ykAs处作S的平行线与横坐标交点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变形值;
1 (L、说为在5eykL1反复加载四次后,按与们、缶相同方法所得的变形值。
A. 1.4 测量接头试件残余变形时的加载应力速率宜采用 2N∕mm2 ∙ s 1 ,不应超过10N∕mm2 ∙ s 1 ;测量接头试件的最 大力下总伸长率或极限抗拉强度时"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宜采 欧缀J0.05Lc, L,为试验机夹头间的距离。速率的相对误差 不宜大于士 2()%。
A.1.5试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值 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的规定。
A.2现场检验
A. 2. 1现场工艺检验中接头试件残余变形检验的仪表布置、测 量标距和加载速率应符4翎愛 ʌ. 1. 1和A. 1. 4条的规定。现 场「•艺检验中,按本规程第加载制度进行接头残余变形 检验时,可采用不大于0. 012Λs∕yk的拉力作为名义上的零荷载。
A. 2.2现场抽检接头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试验应采用零到破坏 的一次加载制度。 恣(
A. 3疲劳检验
A. 3.1用于疲劳试验的接头试件,应按接头技术提供单位的相 关技术要求制作、安装,试件组装后的弯折角度不得超过1二 试件的受试段长度不宜小于40Ommo "∕⅛N
A. 3.2接头试件疲劳性能试验宜采用低频试验机进行.应力循 环频率宜选用5Hz〜15Hz,当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进行疲劳试 验时,应力幅或试验结果宜做修正。试验过程中,当试件温度超 过4()°C'时,应采取降温措施。钢筋接头在高低温环境下使用时, 接头疲劳试验应在相应的模拟环境条件下进行。
A. 3.3试件经2X1(/次循环加载后可终止试验。当循环加载次 数小于2X106次,试件断于接头长度范围外、接头外观完好且 夹持长度足够时,允许继续进行疲劳试验。
A. 3.4接头疲劳试药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疲劳试 羚 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3075的相关规定。
附录B接头试件型式检验报告式样
B. 0.1接头试件型式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两部分:
1接头试件技术参数。包括接头类型、材料、规格、尺寸、 构造与工艺参数。
2接头试件力学性能。
B. 0.2直螺纹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宜按表B.0.2-1、表B. 0. 2-2 的式样执行。
表B. 0. 2-1直螺纹接头型式检验试件的技术参数
接头类型 |
-连接件型式 | |||||||
送检单位 |
_ |
一送检日期 |
- 年 月 日 | |||||
试件制作单位 |
一制作日期 |
~ 年 月i | ||||||
钢筋类别 |
钢筋公称直径 |
mm |
钢筋牌号 | |||||
套筒原材类别 |
□热轧圆钢口热轧钢管口冷拔无缝钢管口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口热锻□其他 | |||||||
- |
螺纹螺距 |
mm |
螺纹牙型角 | |||||
连接件示意图: |
套筒内螺纹 公称直径 |
mm |
螺纹精度等级 | |||||
套筒钢材牌号 |
接头安装扭矩 |
N ∙ m | ||||||
其他组件 | ||||||||
妾头试件套筒标记、尺寸检验记录_____________ | ||||||||
检验项目 |
标记 |
尺寸(mm) | ||||||
__ |
长度H______ | |||||||
No. 1 一 | ||||||||
No. 2 一 | ||||||||
No. 3 | ||||||||
No. 4 | ||||||||
No. 5 一 | ||||||||
No. 6 | ||||||||
No. 7 一 | ||||||||
No. 8 一 | ||||||||
No. 9 |
注:1型式检验试件用套筒应有代表性,应从某生产检验批中随机抽样,检验单位应 记录套筒表面标记。
2套筒尺寸精确至0. ImmO
表B. O. 2-2直螺纹接头型式检验试件力学性能
接头类型 |
连接件型式 | |||||
单位 |
送检H期 |
年丿]∏ | ||||
要求接头 性能等级 |
依据标准 | |||||
钢筋类别、 |
钢筋公称」t.径 |
mm |
钢筋牌号 | |||
钢筋母材 试验结果 |
合格标准_ |
No. 1 |
No. 2 |
No. 3 | ||
屈服强度(∖ mmb | ||||||
抗拉强度(NnInF) | ||||||
最大力卜总伸长率 | ||||||
试 马佥 结 果 |
单向 拉伸 |
编号 |
No. 1 |
No. 2 |
No. 3 | |
残余变形(mm) | ||||||
抗拉强度(\ IllIlV) |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
≥6.⅜ | |||||
破坏形态 | ||||||
咼应力 反复拉压 |
编号 |
No.Tr |
No. 5 |
NO- 6 | ||
残余变形心(mm) | ||||||
抗拉强度(\ nmι2 ) | ||||||
破坏形态 | ||||||
大变形 反复拉压 |
编号 |
No. 7 |
No. 8 | |||
残余变形心(mm) | ||||||
残余变形I( nιnι) | ||||||
抗拉强度(N ^ rnπι2 ) | ||||||
破坏形态 | ||||||
评定结论 | ||||||
试验单位 |
试验日期 |
年 月 H | ||||
负责人 |
校核 |
试验员 |
注:破坏形式可分为:钢筋拉断(包括钢筋母材、钢筋丝头或撤粗过渡段拉断)、连接件
破坏(包括套筒拉断、套筒纵向开裂、套筒与钢筋拉脱•其他组件破坏)。
B. 0.3锥螺纹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宜按表B.0.3-1、表B. 0. 3-2 的式样执行。
表B.O. 3-1锥螺纹接头型式检验试件技术参数
接头类型 |
连接件型式 | ||||||||
送检裕 |
送检口期 |
年 月 日 | |||||||
试件制作单位 |
— |
制作日期 |
年丿]H | ||||||
钢筋类别 |
钢筋公称 时径 |
mm |
钢筋牌号 | ||||||
套筒原材类别 |
□热轧圆钢口热轧钢管口热锻□其他 | ||||||||
接头基 本参数 |
螺纹螺距 |
mm |
螺纹牙型角 | ||||||
连接件刀 |
T意图: |
导型垂 N于 |
口轴线 口母线 |
螺纹锥度α | |||||
1 — 1 | |||||||||
套絲钢材 |
接头安装扭矩 |
N ∙ m | |||||||
套筒标记和尺寸检验记 |
录 | ||||||||
检验项口 |
标记 |
尺寸(mm) | |||||||
外径D |
K度H | ||||||||
No. 1 | |||||||||
No. 2 | |||||||||
No. 3 | |||||||||
No. 4 | |||||||||
No. 5 | |||||||||
No. 6 | |||||||||
No. 7 | |||||||||
No. 8 | |||||||||
No. 9 |
注:1型式检验试件用套筒应有代表性.应从某牛产检验批中随机抽样,检验单位应 记录套筒表面标记。
2套筒尺寸精确至(). ImmO
表B. O. 3-2锥螺纹接头型式检验试件力学性能
接头类型 |
连接件型式 | |||||
送检単位 |
送检H期 |
年丿J ∏ | ||||
要求接头 性能等级 |
依据标准 | |||||
钢筋类别 |
钢筋公称白径 |
mm |
钢筋牌号 | |||
钢筋母材 试验结果 |
编号 |
合格标准 |
No. 1 |
No. 2 |
NC. 3 | |
屈服强度(\ nιm-) | ||||||
抗拉强度(N Inm2) | ||||||
最大力卜一总伸长率 | ||||||
试 验 结 果 |
単向 拉伸 |
编'7J |
\(). 1 |
No. 2 |
No. 3 | |
极限强度(\ mm-) | ||||||
残余变形(mm) |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 ||||||
破坏形态 | ||||||
咼应力 反复拉压 |
编号 |
No. 4 |
No. 5 |
No. 6 | ||
残余变形N"(mnι) | ||||||
抗拉强度(、mm2) | ||||||
破坏形态 | ||||||
大变形 反复拉压 |
编号 |
No. 7 |
No. 8 |
No. 9 | ||
残余变形9(mm) | ||||||
抗拉强度(N mm2) | ||||||
破坏形态 | ||||||
评定结论 | ||||||
试验单位 |
试验H期 |
年 月 日 | ||||
负责人 |
校核 |
试验员 |
注:破坏形式可分为:钢筋拉断(包括钢筋母材、丝头或傲粗过渡段拉断)、连接件破坏
(包括套筒拉断、套筒纵向JF裂、套筒与钢筋拉脱,其他组件破坏)。
B. 0.4挤压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宜按表B. (). 4-1、表B. 0. 4-2的 式样执行。
表B. 0. 4-1挤压接头型式检验试件技术参数
接头类型 |
连接件型式 | ||||||||
送检单位 |
送检日期 |
年 月 日 | |||||||
试件制作单位 |
制作口期 |
年 月 日 | |||||||
钢筋类别 |
钢筋公称」Ii径 |
mm |
钢筋牌号 | ||||||
接头基 本参数 |
套筒钢材牌号 |
挤压道次 | |||||||
连接件示意图: |
挤压前食筒 外径X内径 ×长度 (mm) |
压痕总宽度 (rnnι) | |||||||
≡ |
LlJU□ | ||||||||
1ππ∩π | |||||||||
//■___ |
挤压后套筒 长度波动范围 (mm) |
挤压模具 形状 |
口半圆 口多角 | ||||||
挤压接头标I己和尺寸检验记录 | |||||||||
检验项目 |
标记 |
尺寸(mm) | |||||||
压痕处廿径D |
长度H | ||||||||
最大 最小 | |||||||||
No. 1 | |||||||||
No. 2 | |||||||||
No. 3 | |||||||||
No. 4 | |||||||||
No. 5 | |||||||||
No. 6 | |||||||||
No. 7 | |||||||||
No. 8 | |||||||||
No. 9 |
注:尺寸精确到0. ImmO
表B. O. 4-2挤压接头型式检验试件力学性能
接头类型 |
连接件型式 | |||||
送检单位 |
送检H期 |
年 月 日 | ||||
要求接头 性能等级 |
依据标准 | |||||
钢筋类别 |
钢筋公称直径 |
mm |
钢筋牌号 | |||
钢筋母材 试验结果 |
编号 |
合格标准 |
No. 1 |
No. 2 |
No. 3 | |
屈服强度(N nlnl2 ) | ||||||
极限强度(N mm2) |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 ||||||
试 验 结 果 |
单向 拉伸 |
编号 |
No. 1 |
No. 2 |
No. 3 | |
残余变形(mm) | ||||||
极限强度(N∕mn√) | ||||||
最大力下总伸K率 | ||||||
破坏形态 | ||||||
高应力 反复拉压 |
编号 |
No. 4 |
No. 5 |
No. 6 | ||
残余变形"2n(mm) |
ʌe | |||||
极限强度(Nmm2) | ||||||
破坏形态 | ||||||
大变形 反复拉压 |
编号 |
No. 7 |
No. 8 |
No. 9 | ||
残余变形S(mm) | ||||||
残余变形必(mm) | ||||||
极限强度(Nmm2) | ||||||
破坏形态 | ||||||
评定结论 | ||||||
试验单位 |
试验日期 |
年 月 日 | ||||
负责人 |
校核 |
试验员 |
注:破坏形式可分为:钢筋拉断、连接件破坏(包括套筒拉断、套筒纵向开裂、套筒与
钢筋拉脱)。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木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同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奄(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
2《不锈钢棒》(}B∕T 1220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R 1499. 1
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II99.2
5《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3075
6《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B∕T 8170
7《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
8《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5
9《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
10《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
11《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YB/T 436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 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2016年2月22日以第1049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在《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 2010版基础 上修订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 位是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 施工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 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北京市建筑工程 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员是徐瑞榕、刘永 颐、郁玆、李本端、张承起、薛慧立、钱冠龙、刘子金、李大 宁、吴成材。
本规程的修订是在国内大量应用钢筋机械连接工程实践基础 上,针对近年来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背景下进行的。近年来 市场上大量应用冷轧精密无缝钢管制作钢筋连接用套筒,这类冷 加工钢管强度高、延性低,低温性能差,如果缺乏必要的性能控 制,有可能成为质量隐患。急需在行业标准中对材料、性能、加 工工艺作出相关规定;原标准中没有明确接头疲劳性能的检验制 度和验收规则,可执行性较差,需要增加相关条款;近年来不锈 钢钢筋机械连接已在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中应用,标准需要补 充不锈钢钢筋机械连接的相关规定;此外,钢筋机械接头现场验 收制度方面,需要做相应改进,并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 关规定按接头认证和非认证产品规定不同的马佥收制度。本规程主 要修订内容已在本规程前言中列入。
本规程修订前和修订阶段,编制组成员单位对近年来钢筋机 械连接技术的进展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接头疲劳性能 和变形性能还补充了相关试验,为规程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冇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 的日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屮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 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 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 定的参考。
1总 则
1.0.1、1.0.2本规程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机械连接接 头性能要求、接头应用、接头的现场加工与安装以及接头的现场 检验与验收作出统一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 50010配套应用,以确保各类机械接头的质量和合理应 用。除建筑工程外,一般构筑物(包括电视塔、烟囱等高耸结 构、容器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及公路和铁路桥梁、大坝、核 电站等其他工程结构,可参考本规程。
本规程发布实施后,各类钢筋机械接头,如套筒挤压接头、 锥螺纹接头、直螺纹接头等均应遵守本规程规定。钢筋套筒灌浆 接头有特殊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 技术规程》JGJ 355的有关规定。
1.0.3本条规定了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的适用标准,增加了采 用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和不锈钢钢筋的相关规定。我国 不锈钢钢筋的行业标准已颁布实施,不锈钢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已 在港珠澳大桥等工程中应用,本规程根据国内应用不锈钢钢筋的 经验,制定了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 1-2. 1.5介绍了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套筒和钢 筋丝头等术语的定义。
按本定义,常用的钢筋机械接头类型如下:
① 套筒挤压接头: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 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
② 锥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
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0
③ 锻粗直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傲粗后制作的直螺纹和 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④ 滚轧直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轧或剥肋后滚轧 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⑤ 套筒灌浆接头: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 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而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接头。
⑥ 熔融金属充填接头:由高热剂反应产生熔融金属充填在 钢筋与连接件套筒间形成的接头。
后两种接头主要依靠钢筋表面的肋和介入材料水泥浆或熔融 金属硬化后的机械咬合作用,将钢筋中的拉力或压力传递给连接 件,并通过连接件传递给另一根钢筋。
某些机械连接接头为满足接头的不同功能,是由套筒及其他 多个组件合成的,连接件是包括套筒在内的多个组件的总称。
上述不同类型接头按构造与使用功能的差异可区分为不同型 式,如常用直螺纹接头又分为标准型、异径型、正反丝扣型,加 K丝头型等不同接头型式。用户可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按照现行 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S∕T 163选用。
2.1.6^2.1.10介绍了机械连接接头长度、接头极限抗拉强度、 残余变形和接头试件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接头面积百分率等术语 的定义。
“机械连接接头长度”术语明确了各类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 长度,主要用于接头试件反复拉压试验中变形测量标距的确定。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含义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2中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的 含义相同,代表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弹塑性 应变总和。由于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有时会小于钢筋的极限抗拉强 度,故其要求指标与钢筋有所不同。
接头面积百分率为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机械接头的纵向受力钢 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直径不同的钢筋 连接时,按直径较小的钢筋面积计算。
2.2符 号
符号人由为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钢筋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分 别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 2中的钢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Rm值相当。本标准主 要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的名称 和符号体系。
3接头性能要求
3. 0.1接头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方面的要求并以此划分性能 等级。
3. 0.2本条规定套筒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 用套筒》JG/T163的有关规定。近年来工程中连接套筒的原材 料较多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俗称光亮管,这 类加工钢管的内应力很大,如不进行退火处理,其延伸率很低, 有质量隐患,工程应用中套筒也容易开裂,产品标准《钢筋机械 连接用套筒》JG/T163对这种管材的使用除做了 “应退火处理” 的明确规定外,尚应满足强度不大于800MPa和断后伸长率不小 于14%的规定。本规程重申产品标准对这类管材应进行退火处 理的要求是要提醒广大用户重视对这类管材应用的质量控制。
3. 0.3接头单向拉伸时的强度和变形是接头的基本性能。高应 力反复拉压性能反映接头在风荷载及小地震情况下承受高应力反 复拉压的能力。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则反映结构在强烈地震情况 下钢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接头的受力性能。
上述三项性能是进行接头型式检验的基本检验项目。抗疲劳 性能则是根据接头应用场合有选择性的试验项目。
现场工艺检验则要求检验单向拉伸残余变形和极限抗拉 强度。
3. 0.4本条规定:接头应根据极限抗拉强度、残余变形、最大 力下总伸长率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分为1 级、H级、IU级三个性能等级。
I级接头:连接件极限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被连接钢筋抗拉 强度标准值的1.1倍,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 性能。
∏级接头:连接件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极限抗拉 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ΠI级接头:连接件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 标准值的1. 25倍•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 性能。k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型式较多,受力性能也有差异,根据接 头的受力性能将其分级,有利于按结构的重要性、接头在结构中 所处位置、接头而积百分率等不同的应用场合合理选用接头 类型。
3.0.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对《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 - 2010版中I级接头的合格判定条件作了修订。原条文 对套筒处外露螺纹和锹粗过渡段的强度要求与连接件的强度要求 相同,均应达到1. 1倍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丁程实践表 明,滚轧接头断于钢筋外露螺纹时要达到上述要求是困难的,因 为不少钢筋的自身强度就达不到1.1倍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钢 筋丝头的加工质量再好,也不可能提高钢筋母材强度。根据国家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近年来国产HRBlOO级钢筋的统 计资料,统计样本共计128276件,拉伸极限强度平均值为 620. 5MPa,标准差38. 5MPa,变异系数0. 061,按此数据计算, 钢筋极限抗拉强度低于1. 1 X 54O = 594MPa的比例将高达 24.5%。施「现场为避免滚轧外露螺纹处拉断,部分施工企业采 取将钢筋丝头做短或不岀现外露螺纹,这样就无法实现钢筋丝头 在套筒中央位置对顶以减少残余变形;部分施工单位则刻意采购 高极限强度钢筋来降低接头抽检不合格率,这也是不可取的・因 为高极限强度钢筋通常会伴随更高的屈服强度,钢筋实际屈服强 度明显高于设计强度是有害的.它会增加抗弯构件极限受压区高 度,或超出设计规范规定的框架梁受压区高度限值,降低构件塑 性转动能力,从而降低结构延性;参考美国、日本、法国相关标 准和ISO对接头强度的规定,其最高等级接头大都要求不小于 钢筋极限抗拉限强度标准值。这次修订做出了上述调整。调整后 的I级接头,连接件破坏时仍然要求达到1. 1倍极钢筋极限抗拉 强度标准值。连接件破坏包括:套筒拉断、套筒纵向开裂、钢筋 从套筒中拔出以及组合式接头其他组件的破坏。
3. 0. 6接头在经受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后仍应满 足不小于钢筋极限抗拉强度要求,保证钢筋发挥其延性。
3. 0. 7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拉伸和反复拉压时会产生附加的塑 性变形,卸载后形成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国外也称滑移slip), 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控制接头的残 余变形性能。木规程规定单向拉伸和反复拉压时用残余变形作为 接头变形控制指标o
本规程规定施匚现场工艺检验中应进行接头单向拉伸残余变 形的检验,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型式检验与现场接头质量脱节 的弊端,对提高接头质量有重要价值;但另一方面,如果残余变 形指标过于严格,现场检验不合格率过高,会明显影响施工进度 和「程验收’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考编制组近年来完成的6 根带钢筋接头梁和整筋梁的对比试验结果后,制定了表3.0.7中 的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指标,I级接头允许在同一构件截而中 100%连接、S的限值最严,II、Ill级接头由于采用50%接头面 积百分率,故限值可适当放松。 、'斗V
高应力与大变形条件下的反复拉压试验是对应于风荷载、小 地震和强地震时钢筋接头的受力情况提出的检验要求。在风载或 小地震下,钢筋尚未屈服时,应能承受20次以上高应力反复拉 压,并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在接近或超过设防烈度时,钢筋通 常都进入塑性阶段并产生较大塑性变形,从而能吸收和消耗地震 能量;机械连接接头在经受反复拉压后易出现拉、圧转换时接头 松动,因此要求钢筋接头在承受2倍和5倍于钢筋屈服应变的大 变形情况下,经受(4-8)次反复拉压,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这里所指的钢筋屈服应变是指与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相对应的应 变值,%对国产400MPa级和500MPa级钢筋,可分别取 眾= 0. 00200 和 Eyk =(). 0025OO
3. 0.8将原条文中“动力荷载”修改为,'重复荷载”,与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5001。保持一致。
ʌ 对承受重复荷载的「程结构,由于结构跨度、活载、呆载和 配筋等的差异,结构中钢筋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幅变化范围比较 大,疲劳检验时采用的钢筋应力幅和最大应力宜巾设计单位根据 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规程编制组在规程修订期间曾对热轧带 肋钢筋机械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绘制了剥肋滚轧 直螺纹接头和锻粗白螺纹接头的S-N曲线,建立了应力幅和疲 劳次数的对数线性方程。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接头的疲劳性能均低 于钢筋母材疲劳性能,规程编制组综合了木次试臆与国内以往热 轧带肋钢筋机械接头的疲芬试验成果,确定了几种热轧带肋钢筋 机械接头的疲劳应力幅折减系数。其中,剝助滚轧直螺纹接头的 疲劳性能最好.疲劳应力幅限值接近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 5001()中规定的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0. 85,敏 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和带肋钢筋挤压接头的疲劳性能稍差.可按 0∙80取值。为简化疲劳性能检验规则,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接 头、锹粗宜螺纹钢筋接头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的疲劳应力幅 限值统一要求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中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8()%。
4接头应用
4. 0.1接头的分级为结构设计人员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及接头的 应用场会选用不同等级接头提供条件。本规程根据国内钢筋机械 连接技术发展成果以及以往设计习惯,规定了一个最高质量等级 的1级接头。必要时,这类接头允许在结构中除有抗震设防要求 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外的任何部位使用,且接头百分率 不受限制。这条规定为解决某些特殊场合需要在同一截面实施 100%钢筋连接创造了条件,如地下连续墙与水平钢筋的连接; 滑模或提模施工中垂直构件与水平钢筋的连接;装配式结构接头 处的钢筋连接;钢筋笼的对接;分段施工或新旧结构连接处的钢 筋连接等。 5‰
接头分级有利于降低套筒材料消耗和接头成本,有利于施丁 现场接头抽检不合格时,可按不同等级接头的应用部位和接头面 积百分率限制确定是否降级处理。
本规程屮的1级和II级接头均属于高质量接头,在结构中的 使用部位均可不受限制,但允许的接头面积百分率有差异。
4. 0.2本条规定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比受力钢筋保护层厚 度的要求有所放松,由“应”改为“宜”。这是因为机械连接中 连接件的截面较大,一般比钢筋截面积大10%〜30%或以上, 局部锈蚀对连接件的影响不如对钢筋锈蚀敏感。此外,由于连接 件保护层厚度是局部问题,要求过严会影响全部受力主筋的间距 和保护层厚度,在经济上、实用上都会造成一定困难,故适当放 宽,必要时也可对连接件进行防锈处理。考虑不同环境条件下钢 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差异很大,本条由《钢筋机械连接技 术规程》JCrJ 107 - 2010版中“不得小于15mm”,修改为“不得 小于0. 75倍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和15mm的较大值”。必要时可 对接头连接件进行防腐处理。
4.0.3本条给出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和接头 连接区段长度为35J的规定。接头百分率关系到结构的安全、 经济和方便施工。本条规定综合考虑了上述三项因素,在国内钢 筋机械接头质量普遍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放宽了接头使用部位 和接头面积百分率限制.从而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既方便 了施工又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对某些特殊场合解决在同 一截面100%钢筋连接创造了条件。根据本条规定,只要接头面 积百分率不大于50%. I[级接头可以在抗震结构中的任何部位 使用。 X,ʌ
4. 0.4钢筋接头的疲劳性能与接头产品的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关系密切,承接有钢筋疲劳要求的接头技术提供单位应该具有较 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具有认证机构授予的包括疲労性能在内 的接头产品认证证书。此条“包含有疲劳性能的型式检验报告”, 系指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接头疲劳性能检验,目一接头类型应与 工程所使用的接头类型一致,型检有效期可覆盖接头施工周期。 通过产品的型式检验和认证机构每年对接头技术提供单位产品疲 劳性能的抽检、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年检,监督其接头产品质 量,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减少接头疲劳性能的现场检验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产品认证工作在国内已开展多年,产品的 认证依据(产品标准)、认证规则与认证机构均已齐备。本条规 定的实施将促进钢筋连接的质量管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 为建设单位选用优质钢筋接头产品供货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5接头型式检验
5.0. K 5.0.2本条规定了何时和如何进荷接头型式检验。其主 要作用是对各类接头按性能分级。经型式检验确定其等级后,工 地现场只靄进行现场检验。当现场接头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其原 因不明,对型式检验结论有重大怀疑时,上级主管部门或工程质 量监督机构可以提出重新进行型式检臓的要求。
由于型式检验比较复杂和昂贵.对各类型钢筋接头如滚轧直 螺纹接头或锹粗直螺纹接头,只要求对标准型接头进行型式 检验。 \
此外,相同类型的直螺纹接头或锥螺纹接头用于连接不同强 度级别(如500MPaʌ 400MPa)的钢筋时,可以选择其中较高 强度级别的钢筋进行接头试件的型式检验,在连接套筒的尺寸、 材料、内螺纹以及现场丝头加工工艺均不变的情况下,500MPa 级钢筋接头的型式检捡报告可以替代400MPa级钢筋接头型式检 验报告使用,反之则不允许。 °Wk
钢筋母材强度试對用来判别接头试件用钢筋的母材性能和钢 筋牌号。
根据检测单位反馈意见,检测部门不具备监督、管理接头安 装的能力和职能,本条取消了型式检验试件应散件送达检验单位 的规定。型式检验试件应确保未经过预拉,因为预拉可消除大部 分残余变形。本条要求检测单位参照本规程附录B式样详细记 录型式检验试件连接件和接头参数.以便施工现场钢筋接头产拍 的校核与验收。
5.0.3接头的强度要求是强制性条款,型式检验的强度合格条 件是每个试件均应满足表3. 0. 5的规定;接头试:件最大力下总伸 长率和残余变形测量值比较分散.用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检验 评定依据。
5.().5接头的疲劳性能检验是选择性检验项H。接头用于直接 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时,接头技术提供单位应按本规程表5. 0. 7 和附录A第A. 3节的规定,补充疲劳性能型式检验.提供有效 型式检验报告。
表5.0. 5中的三组应力是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 50010 - 2010中表4. 2. 6-1的疲劳应力参数乘以接头 疲劳应力幅限值的折减系数0∙8后,选择应力比P值在0.25〜 ().30, 0.45〜0.50, 0.7()〜().75三档范围内的疲劳应力参数取 整后确定的,便于用户根据工程中的实际应力比P值选择相近的 一组应力进行疲劳检验
由于目前本规程编制组完成的接头疲劳的试羚数据•都是采 用热轧带肋钢筋的.没有其他牌号钢筋的试验数据,因此.表
5. 0. 5给出的数据都是针对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包括 HRB4C)0Eo HRBSOO及HRB500E热轧带肋钢筋接头i前还没 有可靠试臆数据。 *Wχ
5. 0.6本条给岀了疲労性能型式检對的试件数量、规格和合格 评定标准。考虑到钢筋接头类型多•强度等级和百径规格多・疲 劳试验耗时长、费用高,确定对疲劳性能型式检验的数量和规格 要求时需要兼顾安全与经济两方而因素。大直径钢筋的疲劳性能 通常低于小宜径钢筋的疲劳性能,工程中有疲劳性能要求的结 构.其常用钢筋卉径大都在32mnι及以下・选择较大山径32mm 钢筋接头进行疲劳性能型式检!捡是偏于安全的。此外•本条和本 规程7.0. 11条的相关规定都基于接头疲劳寿命为200万次作出 的规定。对于有更高疲劳寿命要求(如50()万次或10()0万的次) 的「程结构,应对疲劳检与佥的应力幅、最大应力和疲労次数作适 当调整C
6接头的现场加工与安装
本章规定了各类钢筋接头在施工现场加工与安装时应遵守的 质量要求。钢筋接头作为产品有其特殊性,除连接件等在工厂生 产外,钢筋丝头则大都是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接头的质量控制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施工现场接头的加工与安装。本章各条款是 在总结多年来国内钢筋机械连接现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最重要的质量控制要求;制定本章各条款时尽可能简化了接头的 外观检验要求,这是考虑:
1接头外观与接头性能无确定的可量化的内在联系,具体 检验指标难以科学地制定;
2各生产厂的产品外观不一致,难以规定统一要求;
3现场接头数量成千上万,要求土建单位的质检部门进行 机械产品的外观检验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争议与误判;
4将外观检验内容列入各企业标准进行自控较为妥当。
6.1 一般规定
6. 1.1技术提供单位是指接头采购、加工合同的签约单位,也 是接头性能有效型式检验报告的委托单位。
6.1.2接头的工艺检验是检验施工现场的进场钢筋与接头加工 工艺适应性的重要步骤,应在接头的工艺检验合格后再开始按照 合格的工艺参数进行现场钢筋的批量加工,防止盲目大量加工造 成损失。
6.2钢筋丝头加工
6. 2. 1所述的直螺纹钢筋接头包括傲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剥肋 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直接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钢筋丝头的加 工应保持丝头端面的基本平整,使安装扭矩能有效形成丝头的相 互对顶力,消除螺纹间隙.减少接头拉伸后的残余变形。本条规 定了切平钢筋端部的三种方法,有利于达到钢筋端面基本平直 要求。
V锻粗直螺纹钢筋接头有时会在钢筋锹粗段产生沿钢筋轴线方 向的表面裂纹.国内、外试验均表明,这类裂纹不影响接头性 能,本规程允许出现这类裂纹,但横向裂纹则是不允许的。
钢筋丝头的加工长度应为正偏差,保证丝头在套筒内可相互 顶紧,以减少残余变形。
螺纹量规检验是施工现场控制丝头加工尺寸和螺纹质量的重 要工序,接头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专用螺纹量规。
6. 2.2锥螺纹不允许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相互接触,而应保持 一定间隙,因此丝头加工长度的极限偏差应为负偏差。
专用锥螺纹量规检验是控制锥螺纹锥度和螺纹长度的重要 工序。 <⅛
6.3接头安装
6.3.1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应保证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 置相互顶紧,这是减少接头残余变形,保证安装质量的重要环 节;规定外露螺纹不超过2p有利于检查丝头是否完全拧入 套筒。
为减少接头残余变形.表6. 3. 1规定了最小拧紧扭矩值。拧 紧扭矩对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强度影响不大,扭矩扳手精度要求允 许采用最低等级1()级。
6.3.2锥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容易产生连接套筒与钢筋不相匹 配的误接。锥螺纹接头的安装拧紧扭矩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较大, 过大或过小的拧紧扭矩都不可取,表6. 3.2是锥螺纹钢筋接头拧 紧扭矩的标准值。扭力扳手的精度要求不低于5级精度。根据现 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扭矩扳子检定规程》JJG 707规定,扳手 精度分为10级,5级精度的示值相对误差和示值重复性均为
5%, 10级精度为10⅝o
6. 3.3
$挤压接头依靠挤压后变形的套筒与钢筋表面的机械咬合 和摩擦力传递拉力或压力,钢筋表面的杂物或严重锈蚀均对接头 强度有不利影响;钢筋端部弯曲影响接头成形后钢筋的平百度。
2确保钢筋插入套筒长度是挤压接头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应在钢筋上事先做出标记,便于挤压后检查钢筋插入长度。
3套筒在挤压过程中会伸K.从两端开始挤压会加大挤压 后套筒中央的间隙,故要求挤压从套筒中央开始向二端挤压;套 筒挤压后的压痕百径和伸长是控制挤压质最的重要环节,本条提 供合理的波动范围,应用专用量规进行检查。
4挤压后的套筒无论出现纵向或横向裂纹都是不允许的。
7接头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7. 0.1本条是加强施工管理重要的一环。强调接头技术提供单 位应提交全套技术文件,应包括:
1工程所用接头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
2连接件产品设计、接头加工安装要求的相关技术文件; 例如钢筋连接操作规程企业标准,套筒产品企业标准等;
3连接件产品合格证和连接件原材料质量证明书等内容, 这些都是施工现场钢筋接头加工、安装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接头有效型式检验报告系指报告中接头类型、型式、规格、 钢筋强度和接头性能等级等技术参数应与工程中使用的接头参数 一致,尤其应核对丝头螺纹与套筒螺纹参数的一致性,以及报告 有效期应能覆盖工程的工期。
提交上述文件,便于质量监督部门随时检查、核对现场套筒 产品和丝头加工质量。包括核对工程所用套筒原材料品种,采用 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俗称光亮管)制作的套筒, 应验证钢管原材料是否进行过退火处理并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 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中对钢管强度限值和断后伸长率 的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GB/T 3639规定,上述标准中云应修改为A)。
7. 0.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对不同钢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 头工艺检验,主要检验接头技术提供单位采用的接头类型(如剥 肋滚轧直螺纹接头、傲粗直螺纹接头)和接头型式(如标准型、 异径型等)、加工工艺参数是否与本工程中进场钢筋相适应,以 提高实际工程中抽样试件的合格率,减少在工程应用后发现问题 造成的经济损失,施工过程中如更换钢筋生产厂、改变接头加工 工艺或接头技术提供单位,应补充进行工艺检验。此外,本规程 201()年版开始在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了残余变形检验的要求, 这是控制现场接头加工质量、克服钢筋接头型式检验结果与施工 现场接头质量严重脱节的重要措施;某些钢筋机械接头尽管其强 必豪程要求.接头残余变形不-定能满足要求,尢其是螺 纹套筒与钢筋丝头尺寸不匹配或螺纹加丁.质量较差时;增加本条 要求后可以促进接头加工单位的自律,或淘汰-部分技木和管理 水平低的接头加工企业"条修订时,删除了工艺检验的复检规 则,主要考虑工艺检验与验收批检验的性质差异,工艺检验不合 格时’允许调整工S检验而不必按复检规则对待。.
7. 0.3本条是新增条款。钢筋丝头加工的质量检验王要依罪加 工单位自检。为加强监督,监理或质检部门对现场丝头加工质量 有异议时,可随机抽取接头试件进行极限抗拉强度和单向拉伸残 余变形试验。本条规定有利戸逊踱位的自律,进-步提咼 钢肋机械接头质重水平"......⅜Sr ........
".4本条明确接头安装前应进行的检验项目和验收要求。规 定了接头安装前应重点检查套筒标志和套筒材料与型式检验报告 中的-致性。套筒应按产品标准要求有明显标志并具可追溯性, 应检查套筒适用的钢筋强度等级以及与型式检验报告的-致性, 应能够反映连接件适用的钢筋强度等级、类型、型式、规格,是 否有可以追溯产品原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质量的生产批号和厂家 标识,当出现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追溯其原因以及区分不合格产品 批次并进行有效处理。本条规定对钢筋连接件生产单位提出了较 高的质量管理要求。
7. 0.5接头按验收批进行现场检验。同验收批条件为:同钢筋 生产厂、同强度等级、同规格、同类型、同型式接头以500个为 一个验收批。不足此数时也按一批考虑。
7. 0.6本条规定接头安装后的检验项目和验收规则。螺纹接头 主要检验拧紧扭矩;套筒挤压接头主要检查压痕处直径或挤压后 套筒长度和钢筋插入套筒长度。本条规定,当该验收批挤压接头 的上述外观尺寸检验不合格时,该验收批的极限抗拉强度检验取 样可从上述外观尺寸检臆不合格的接头中抽样。通常情况下,从 外观尺寸检验不合格的挤压接头中取样,可提高不合格接头的检 出率,也有利于排除对接头质量的怀疑。
7.0.7、7.0.8针对工程实践中具体情况,在保持现场接头抽检 的代表性和随机性的原则下,原规程第7.0. 7条内容基本不变, 由强制性条文改为一般性条文。并增加第7. 0.8条,对某些不宜 在工程中随机截取接头试件的情况作了特殊规定,允许进行见证 取样,在现场监理和质检人员全程监督下,在已加工好检验合格 的钢筋丝头中随机割取钢筋试件与随机抽取的接头连接件组装接 头试件,避免了个别情况下不宜现场割取试件的困惑。
本条进一步明确了验收批中“仅”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不符 合要求时允许进行复检,出现2个或3个抗拉强度不合格试件 时,应直接判定该组不合格,不再允许复检。
7. 0. 9本条规定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次合 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为100()个;考虑到大 多数中小规模工程中同一验收批的接头数量较少,本次修订中增 加了验收批数量不足200个时的抽检与對收规则,适当减少接头 抽检数量是合理的,不会影响接头质量的有效评定。
7. 0.10本条为新增条款。接头产品通过认证,说明其生产企业 的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辅以认证机构每年对其进行年检和监 督,产品稳定性比较高。因此,经认证的接头产品其现场抽检的 验收批数量可以适当扩大。这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国内部 分规范、标准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
7. 0.11钢筋接头疲労试验的耗时比较长,费用昂贵。经过接头 疲劳性能型式检验和产品认证后的钢筋接头产品,可适当减少现 场疲劳检验要求。对规模较小的承受重复荷载的工程,设计可决 定是否进行现场接头的疲劳性能检验。工程规模较大,设计要求 进行现场钢筋接头疲劳性能检验场合,本条规定:应选择大、 中、小三种钢筋规格的接头试件进行现场检验。选择大、中、小 三种有代表性的钢筋接头做疲劳性能检验也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 做法。
7.0.12本条规定,允许现场截取接头试件后,在原接头部位米 用的几种补接钢筋的方法,利于施工现场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现 场抽检。
7.0. 13规定由工程有关各方研究后对抽检不合格的钢筋接头验 收批提出处理方案。例如:可在采取补救措施后再按本规程第 7. 0.5条重新检验;或设计部门根据接头在结构中所处部位和接 头百分率研究能否降级使用;或增补钢筋;或拆除后重新制作以 及其他有效措施。
附录A 接头试件试验方法
A. 1型式检验
A. 1.1 本条将原规程中单向拉伸残余变形的测量标距由 Ll=L+ 4d修改为L∖=L+βd , /3取1〜6.d为钢筋公称直径, 异径型接头d可取平均值。修改是为了尽量减少测量标距的变 动,降低测量误差,减少测量仪表标距变动后的标定工作。测量 接头试件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时钢筋应力水平比较低,钢筋接头长 度范围以外的钢筋处于弹性范围,不会产生残余变形,标距的变 动不会影响残余变形测试结果,当符合变形测量标距要求时,不 同类型、规格的接头试件宜采用相同测量标距。型式检验中接头 反复拉压的变形测量则仍按原规程规定采用Ll =L十4丄钢筋接 头试件进行大变形反复拉压时,钢筋已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测量 标距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测量标距应保持原规定不变。
A.1.2本条规定型式检验中接头试件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的 测量方法。接头连接件不包括在变形测量标距内,排除了不同连 接件长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使接头试件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W 指标更客观地反映接头对钢筋延性的影响,因为结构的延性主要 是依靠接头范围以外钢筋的延性而非接头本身的延性。修改后的 Ag定义和测量方法与国际标准ISO/DIS 15835相关规定基本 -致。
A.1.3附录表A. 1.3规定了接头试件型式检验时的加载制度。 图A. 1. 3-1〜图A. 1. 3-3进一步用力-变形关系说明加载制度以 及本规程表3. 0. 5和表3. 0.7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A. 2现场检验
A. 2. 1本条规定现场丁一艺检验中,接头试件单向拉伸残余变形
测量方法。接头试件单向拉伸残余变形的检验可能受当地试验条 件限制,当夹持钢筋接头试件采用手动楔形夹具时,无法准确在 零荷载时设置变形测量仪表的初始值,这时允许施加不超过2% 的测量残余变形拉力即0.02X0. 6AJyk作为名义上的零荷载, 并在此荷载下记录试件接头两侧变形测量仪表的初始值,加载至 预定拉力0∙ 6AJyk并卸载至该名义零荷载时再次记录两侧变形 测量仪表读数,两侧仪表各自差值的平均值即为接头试件单向拉 伸残余变形值。上述方法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零荷载,但由于 施加荷载较小,其误差是可以接受的。本方法仅在施工现场工艺 检验中测量接头试件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时采用,接头的型式检验 仍应按本规程第A. 1. 3条的加载制度进行。当接头单向拉伸试 验仅测定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满足本规程表3. 0. 5相应接 头等级的强度要求后可停止试验,减少钢筋拉断对试验机的 损伤。 v<c
A.3疲劳检验
A. 3.1钢筋机械接头通常都有一定程度弯折,弯折试件拉直过 程中增加了附加应力,对疲劳试验结果有影响,规定弯折角度不 超过1°是要尽量减少这种影响。
A. 3.2有关钢筋接头疲劳试验的频率,IS()钢筋接头试验方法 标准(ISoI5835-2)中规定为IHZ〜200Hz,我国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规定为:低频试验机 5Hz〜15Hz,高频试验机1OOHZ-150Hz; RlLEM (国际材料 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FIP (国际预应力学会)CEB (欧洲混 凝土协会)联合发布的建议,混凝土用钢筋疲劳试验频率建议为 3Hz〜12Hz。丁克良对国产钢筋做了 4种频率(2.5HZ〜 195HZ)的疲劳试验,对比对钢筋疲劳强度的影响后认为:频率 对国产低合金钢筋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建议国产钢筋疲劳试验频 率宜采用5Hz,并提供了高频试验结果的折减系数。铁道科学研 究院建议疲劳试验频率为5Hz〜15Hz,本条根据上述国内外研
究成果规定。接头疲劳试羚频率宜采用5Hz〜15Hz,高频试验 结果应做修正。
A. 3.3与ISC)现行钢筋接头试验方法标准(ISO 15835-2)中 的规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