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 1500
CB 20617—2018
BaSiC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hazard management and POtelltial investigation Of ShiP industry
2018-12-28 发布
2019-03-01 实施
地 10∙52980315⅞8007060315査 X 伪
(刮)内置荫伪码
I品标矿谨防仿嘗
中华人民共和国 船舶行业标准
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CB 20617-2018
*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出版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 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 www.shipstd.com.cn
电话:010-62185021
船舶标准化研究中心发行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6.58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300
*
船标出字第2019048号 定价53元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吉洪文、王靖瑶、〔季檎倩、I
3. 1
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
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舰船行业企事业单位(简称企业)对科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危险 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AQ 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査处理条例》1990年3月3日交通部令第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2012年3月14日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3号修改)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年)》2015年H月17日 国卫控发[2015]92号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年)》2013年12月23日 国卫病控L2013]4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安全风险 risk; hazard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 33000-2016, 3.8]
3. 2
安全风险评估 r i Sk assessment; hazard assessment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 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GB/T 33000-2016, 3.9]
注: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安全风险辨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相关措施确定等。
4安全风险评估
4.1企业应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4.2安全风险评估包含明确安全风险对象、确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安全风险原因、明确安全风险危 害、确定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判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关措施。
4.3安全风险对象应包括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全部工艺、作业/工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
4.4安全风险因素应针对工艺、作业/工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情况,按 GB/T 13861规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年)》中规定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为依据确定:
a) 危险和有害因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b) 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
——化学因素;
一物理因素;
--放射性因素;
——生物因素;
--其他因素。
4.5分析安全风险原因应按GB/T 6441的规定,对安全风险因素在具体工艺、作业/工种、作业场所、 设备设施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危害情况进行描述,包括:
a)
a) |
伤害方式; |
b) |
不安全状态; |
C) |
不安全行为; |
d) |
致害物; |
e) |
受伤性质; |
f) |
受伤部位; |
g) |
其他情况。 |
4.6明确安全风险危害应以GB/T 644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査处理条例》、《中华人 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年)》规定的事故类别和职业病 分类为依据,例如:
伤亡事故: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职业病: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ʃɪ
——职业性化学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职业病。
C)水上交通事故:
——海上交通事故:
♦碰扌童、触碰或浪损;
♦触礁或搁浅;
♦火灾或爆炸;
♦沉没;
♦在航行中发生影响适航性能的机件或重要属具的损坏或灭失;
♦其他引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海上交通事故。
--内河交通事故:
碰撞、触碰或浪损; 触礁或搁浅; 火灾或爆炸;
沉没;
其他引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内河交通事故。
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可采用下列适用的方法:
a) 工作安全分析法(JSA法);
b)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
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
d)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法);
f)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法);
g) 其它适用的方法。
安全风险等级由企业根据釆用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及其危害程度判定准则或直接判定的方法,按
e)
4.8
可接受程度或釆取的相应措施确定。
4.9针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因素,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包括:
a) 预防措施——通过实施措施可有效防止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
b) 控制措施——通过实施措施可将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限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C)防护措施——通过实施措施可有效减少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
4. 10安全风险评估应形成“安全风险分析表”,格式见图Io
4. 11企业针对安全风险因素制定的相应措施应落实在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 制度中:
a) 针对工艺风险因素的相应措施应在工艺技术文件中明确;
b) 针对作业/工种风险因素的相应措施应在以下规章制度和记录中明确:
——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作业/工种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C)针对场所安全风险因素制定的相应措施应在以下规章制度和记录中明确: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危险源档案。
d)针对设备设施安全风险因素制定的相应措施应在以下规章制度和记录中明确:
4. 12
a)
b) C) d)
CB 20617—2018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源清单及相应的危险源档案。
安全风险评估中确定的安全风险因素应作为隐患排查的依据: 工艺的安全风险因素——工艺技术文件的安全审查项目; 作业/工种的安全风险因素——作业/工种的隐患排查项目; 场所的安全风险因素——作业现场和危险源的隐患排查项目 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因素——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项目。
安全风险分析表
安輙意 分析对象
安全风险 原因
安全风险 危害
安全风险 分析方法
安全风险 等级
相应措施
安全风险因素
作业江种
图1安全风险分析表格式
4.13安全风险评估应按工段/班组、部门/车间、企业的顺序开展。
4.14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应按以下程序开展:
a)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明确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安全 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危害、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相关措施制定要求等,并编制企业“安全风险
.-ʃ-
分析表”向部门/车间发放,必要时,可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培训;
b)部门/车间应根据所负责的作业/工程、场所、设备设施等,明确所属工段/班组的安全风险分析 对象,在企业“安全风险分析表”的基础上编制本部门/车间的“安全风险分析表”;
C)工段/班组应按部门/车间“安全风险分析表”的内容,釆用确定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组织从 业人员确定本工段/班组所承担的作业/工种、场所、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安 全风险危害,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以及相关措施,并将结果填写在“安全风险分析表”中,提交 部门/车间;
d) 部门/车间应汇总工段∕≡组提交的“安全风险分析表”,形成包括本部门/车间全部作业/工种、 场所、设备、设施的部门/车间“安全风险分析表”,提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e) 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汇总部门/车间提交的“安全风险分析表”,形成包括本企 业全部作业/工种、场所、设备、设施的企业“安全风险分析表”。
4. 15企业各部门的安全风险评估职责如下:
a) 工艺技术部门负责生产工艺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
b) 生产部门负责本部门作业/工程、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评估;
4
CB 20617—2018
5. 1
a)
b)
C)
C)
CI)
e)
生产保障部门负责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的归口管理工作;
其他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的作业/工程、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评估。
4.16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估。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重新进行安全风险评⅛Γ: 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发生变化; 工艺、作业/工种、场所、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 其他可能影响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情况。
4.17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对相关的工艺、作业/工种、场所、设备、设施进行风险评估。
5危险源管理
5. 2
舰船行业的危险源采取直接判定的方法确定,包括以下类别:
a) 站房类危险源:
——变电站;
——配电站;
——分配电间/柜
--空压站;
--氧气站;
--二氧化碳气站;
—-燃气站/汇流排间;
——危化品库;
——加油站/油箱柜;
--探伤房;
——其他站房;
b) 箱柜、点类危险源:
——配电箱;
——气体分配器;
--气瓶;
——油品、油漆临时存放/使用点;
——有毒化学品、放射源、射线装置等存放点;
--其他箱柜、点。
企业应对确定的危险源建立档案:
a)站房类危险源档案包括:
——概况(位置图、设备布置图、站房功能和设备设施技术性能说明);
——站房安全管理规定;
——相关外部安全和作业管理制度、标准规范;
——相关作业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电话;
——人员资质清单及证件;
--防护装备清单;
--运行记录格式;
——安全检查记录格式;
——建设及“三同时”文档清单(可归档另存);
--相关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记录;
——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定期检验记录;
——消防、防雷、防静电定期检验记录;
--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资料汇总;
——安全警示标识布置图示;
——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记录。
b)箱柜点类危险源档案
——定置位置图(必要的名称、技术参数、安全及防护设-
——安全警示标识配置示意图;
--安全检查记录格式;
--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资料汇总;
——有毒危险品管理规定(有毒物品);
——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记录。
5.3对于符合GB 18218及相关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申报、备案。
5.4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按AQ 3035的规定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行日常监控,形成记录, 并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测数据与有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 网。
6隐患排查
6. 1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应以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的安全风险因素为依据。
6.2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企业所有的岗位、作业、设备设施和场所。
6. 3企业、基层单位和部门/车间、班组应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等的规定, 釆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査、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6.4企业、基层单位和部门、班组应按照有关规定、职责分工,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确认的安全风险因 :淫W箋 素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排查前应制定“隐患排査计划”,格式见图2。包括; 三湾
a) 隐患排查名称;
b) 隐患排査范围或项目(岗位、作业、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
C)隐患排查时间;
d) 隐患排查责任部门;
e) 实施情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隐患排查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编号 |
隐患排查名称 |
隐患排查范围或项目 |
隐患排查 计划时间 |
隐患排查 责任部门 |
实施情况 |
ZZZZ |
图2隐患排查计划格式
6.5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汇总企业、基层单位和部门的隐患排査工作计划,编制企业 的“隐患排查计划”。
6.6企业、部门/车间、工段/班组按隐患排查计划开展各项隐患排查工作时,应编制针对性的具体隐 患排查项目的“隐患排查记录”,格式见图3。
隐患排查记录
隐患排査名称 | |||||
隐患排查部门 |
隐患排査时间 | ||||
隐患排查人员 | |||||
隐 患 查 项 目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n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 ||||
隐 患 排 查 记 录 |
隐患问题描述 |
隐患整改要求 |
隐患整改验证记录 | ||
立即整改/下达整改单 | |||||
立即整改/下达整改单 | |||||
立即整改/下达整改单 | |||||
立即整改/下达整改单 | |||||
立即整改/下达整改单 |
图3隐患排查记录格式
6.7对于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整改或发出“隐患整改单”,格式见图4,并 在“隐患排查记录表"中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患整改单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隐患整改责任单位 |
隐患整改时限 |
隐患问题描述:
(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资源保障等) 隐
患
理
方
案
隐患整改验证、评估:
部门: 责任人; 时间;
图4隐患整改单格式
6.8对于发出“隐患整改单”的隐患,应分析原因并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包括:
a)整改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教育措施;
——防护措施;
--应急措施。
b)责任部门;
C)资源保障;
d)整改时限。
6.9隐患治理完成后,责任部门应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评估,并形成记录。
6.10隐患排查完成后,责任单位应汇总发现的问题,编制“隐患排查问题汇总表”,格式见图5,报 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8lo<niz,l90ojmo
a) |
隐患排查名称; |
b) |
隐患排查部门; |
C) |
隐患排查时间: |
d) |
隐患问题描述; |
e) |
隐患问题分类: --人员问题; --设备设施问题; ——作业现场问题; ——管理问题。 |
隐患排查问题汇总表
隐患排查名称 隐患排查部门 隐患排查时间 | |||
序号 |
责任部门/人员 |
____________隐患问题描述____________ |
隐患问题分类 |
图5隐患排查问题汇总表格式
6.11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至少每季度对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 法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由相关部门实施:
a) 完善规章制度;
b) 加强人员培训、教育; .
C)加强设备设施维保;
d) 加强现场管理;
e) 其他措施。
6. 12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对隐患排查问题汇总分析提出的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 踪验证、评价,对于预防措施效果不好的重复性出现的隐患问题应提出进一步的预防措施。
6.13对于隐患排査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做出认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 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 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6. 14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 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评估,并形成报告。
6.15企业应至少每月对隐患排査和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报告,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通报。
6.16企业应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