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粤安办〔2016) 126

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 排查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各有关部门,中直 驻粤有关单位: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 控工作,着力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有效防范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 (粤办函〔2016) 406号)等要求,我办组织编写了《广东省安 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并就加快推进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关事项通 知如下。

一、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 查整治专项行动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 要指示批示精神,解决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 突出问题,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 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省内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 组织领导,结合本指南,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推进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抓紧组织推进。

二、 紧扣主题,做到精准发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要按照朱小丹省长要求的查清楚、解决好悬在群众头上的“炸药 包"、“堰塞湖”为着力点,紧扣主题主线,转变工作思路,把本 地区、本行业领域内的风险点、危险源找出来,列明清单,按照 等级高低实行分类管控,推动安全生产防线前移。要以在年底前 实现风险点、危险源“一张表”和“一张图”为工作成果目标, 做好工作规划,建立倒逼机制,有条不紊地推进专项行动。

三、 加强督导,推进工作落实。按照朱小丹省长指示要求, 省安委办将报请省政府把专项行动纳入重点督查,对不按要求组 织排查整治、存在缺项漏项甚至不依法落实监管责任的,进行严 肃通报;同时加大专项行动在全省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中的权 重,对在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按规定予以加分。各地区、各有关 部门和单位要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定期通报工作完成情况,适时

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快各项工作推进步伐,力争取得实效。

附件: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

(联系人:贺磊,电话:83135928,传真:83135940,邮箱:gdsawb@163. COin)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各地级以上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顺德区安 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6914日印发

校对人:贺磊

打字:02

附件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 排查管控工作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风险 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以下简称“风险排查管控"),构建安 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各类重特大 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我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 通知》(粤办函(2016) 406号,以下简称《通知》)等规定,制 定本指南。

第二条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 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 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范围见附件1)进行风险 排查、评估和管控工作。

第三条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坚持“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 谁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本指南提出了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组织分工、风险 排查、分析与评级、风险管控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性要 求,旨在规范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提高风险排查 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条本指南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风险排查管控工作。 已有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相关规定的行业领域,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章组织与分工

第六条省安委会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风险排查管控工 作,并将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纳入省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七条 省有关单位和中直驻粤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 组织本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管控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 制定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方案和指导性配 套文件,进一步明确排查的责任主体、范围、风险点、危险源具 体分级标准、各个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

(二) 组织本行业领域开展风险排查管控的培训工作。

(三) 负责对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 监督检查。

(四) 负责编制本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管控报告。

广州铁路监管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民航广东安全监 管局等中直驻粤单位负责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风险点、危险源排 查、分析、评级和管控工作。

第八条地级以上市政府组织落实省关于风险排查管控工 作的部署,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负责汇总本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审核、校正 并统筹确定本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等级,编制辖区内风险点、 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和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并上报。

(二) 组织绘制风险点、危险源分布电子图,标注位置分布、 风险类别、风险特征等基础信息。

(三) 根据风险评级结果,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化动态 管理,明确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

第九条 县(区、市)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风 险点、危险源的排查和管控,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 收集、填报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的数据信息。

(二) 按照各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的清单范围 和评估分级办法,组织技术力量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风险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确定其风险等 级,编制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和风险排查管控报 告并上报。

(三) 负责督促风险点、危险源的责任主体落实相应的管控 措施,切实降低安全风险。对存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风险点、危 险源,依法落实行政执法措施。

(四) 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警示、预警信息。

•第十条 镇(街道)级人民政府协助开展辖区内风险点、危 险源数据釆集、调查、建档等工作,将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纳 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

第三章 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

第十一条风险排查。风险排查是动态发现、筛选并记录各 类风险点、危险源的过程。风险排查应基于“全面系统”的原则, 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普查和识别,系统掌握风险点、危险源的 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摸清安全风险底数。

各地区、各行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识 别(附件2中提供的方法可供参考)。

第十二条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严重 性两部分。风险分析可釆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 进行计算和描述。分析结果按照附件3中表3-1和表3-2提供的 度量标准进行描述。

第十三条风险评级。风险评级是将风险分析结果对不同等 级的风险按照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

风险评级建议釆取风险矩阵法(见附件3中表3-3),风险点、 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原则上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其中“红” 色代表最高风险等级)。

第十四条鉴于风险点、危险源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的差异 化,各地区、各行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组织第三方机 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科学选择方式方法 进行排查、分析和评级。

第十五条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排查、分析和评级结果均 需建档,做到“一源一档"。

第十六条 建立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釆集、审核和上报机制。 县级相关部门按照附件4的格式要求,汇总编制辖区内本行业领 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实现各类风险点、危险源“一 张表”并上报同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市、县级政府对照《风险点、 危险源分类参考目录》,对收到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 进行查漏审核和归并整合;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报送 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进行审核校正。

上下级之间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报送反馈机制,保持管控 清单在纵横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

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釆集、审核和报送基本流程见附件5

第十七条鉴于风险点、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性,各级政府及 有关主管部门参考以下情况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动态复查、监 测、分析、评级。

(一) 风险点、危险源自身发生变化;

(二) 风险点、危险源周边环境发生变化;

(三) 同类型风险点、危险源或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

(四) 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发生 变化;

(五) 其他实际情况。

第四章风险管控

第十八条风险点、危险源所属企业或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 体,应及时、如实提供本单位相关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 准规范制定并落实相应风险级别的具体管控措施。

各级政府和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采取制度、 标准、技术、经济、管理等措施,依法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 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点、危险源安全风险。

第十九条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管控。对不同级别的风险 点、危险源实行差异化管控,加大髙风险级别风险点、危险源监 督管理频率和力度。对红色、橙色风险点、危险源定期进行分析、 评估、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 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第二十条 完善风险点、危险源的源头管控措施。完善城乡 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标准,建立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安 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产 生。针对排查管控中发现的风险点、危险源管理法规标准缺陷, 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研究制定,运用法治手段从严治理风险点、 危险源。加强风险点、危险源安防技术保障,加大安全科技支撑 力度,精准、高效建设生命防护工程。

第二十一条推行安全风险整体管控。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及市、县政府根据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情况,编制行业性、 地区性的风险管控报告(报告可参考附件6编制)。

第五章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二条 省安委办统筹建设“广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点、危 险源排查管控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信息系统)。各地市、各部 门应结合自身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需求,在省信息系统 的框架下,建设本地区、本部门的风险点、危险源相关信息系统。

第二十三条 风险点、危险源信息系统应实现的基本目标包 括:

(一) 实现风险点、危险源的清单化、动态化管理,保证风 险点、危险源清单信息的准确性、风险级别可调整性和风险可预 警性;

(二) 建成分辖区、分行业领域、分种类的多图层地图信息 系统,实现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一定地理范围均可查询、显 示和管理的风险点、危险源电子地图。

(三) 实现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与其他相关数据库之间的 数据关联和交互功能。自行开发建设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相 关信息系统的地市和部门要与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关联或 交互。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根据本指南,制定或完 善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指南、工作标准。东莞、 中山等行政区域划分特殊的地区,应结合实际明确风险排查管控 工作流程和分工。

第二十五条风险排查管控工作中涉及的秘密信息和敏感 信息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二十六条本指南由省安委办负责解释。

风险点、危险源分类参考目录

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 风险识别可釆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记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流 程图法、系统分析法、场景分析法、历史个例排序、综合推断法等

二、 风险分析可釆用以下一种或及几种方法的组合:

检查表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类型 与影响分析法、经验分析法等。

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事件树、故障树、历史演 变法等。

概率法、指数法、灰色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 析法、信息扩散法等。

风险分析、风险评级结果的表达

3-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级别

说明

_____m_____

I

极有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极高____________

II

很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较高

III

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偶有发生;评 估范围未发生过,但类似区域/行业发生频率较高

IV

较不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偶有发生

V

基本不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极少发生

3-2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

级别

说明

____ 描述

1

影响特别

重大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IOO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巨大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2

影响重大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严重财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

3

影响较大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需 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在一定范围 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

4

影响一般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现场处理(第一时间救 助)可以立刻缓解事故,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 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5

影响很小

无伤亡、财产损失轻微,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1:本表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风险后果中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的确定是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进行描述的;若其他行业/领域对后果严重

性有明确分级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具体实施。_________________

3-3风险评级(风险矩阵)

风险等级

后果

影响特别

重大

影响重大

影响较大

影响一般

影响很小

极有可能发生

25

15

10

5

很可能发生

20

16

12

8

4

可能发生

15

12

9

6

3

较不可能发生

10

8

6

4

2

基本不可能发生

5

4

3

2

1

图例:■极高风险(红)口高风险(橙) 口中风险(黄)■低风险(蓝)

注:评级结果为无颜色区域的风险点、危险源不列入清单管理。

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

上报

单位

填 报 日 期

风险点、危险源名称和类别

风险点危险源所在位置

风险点危险源所属单 位

主管

(监管)单

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

类别

分类 名称

具体 名称

风险 特征 简述

潜在风险

县/ 区

镇/街 道

详细地 址

坐标

(西安8

坐标系)

单位名称

负责 人

系话

联电

1

*** 城市 管埋 局

201

6.8.

29

部位 类

余泥 渣b

(建 筑垃 圾)受 纳场

**渣 十.受 纳场

滑坡

(I)风险点参数:规划库容400万立方米,封场标高 95米。实际堆填量5830方米,实际标高已达160 米,严重超库容、超高堆填。2)事故后果预测:① 影响范围:下游33栋建筑物(丿房24栋,宿舍楼3 栋,私宅6栋)、90家企业生产.②影响人员:受纳场 下游影响区内共有备类人员、员工4630人,易造成重、 特大事故。③可能的财产损失:如发生事故预计下游 33栋建筑财产损失超过亿元人民币。④环境影响:发 生事故将对局部区域环境r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恢复 期超过5年。⑤社会影响:如发生事故对**市形象、 政府公信力和党的领导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

TlJ

新 区

事 办处 *

** 布 ** 区**街 道**村 南侧的 大眼山 北坡

χ=27****

* **.

Y=383***

** *

**市**物

业管理有 限公司

***

***

***区城市 管理局

红色

2

**市 安全 临管 局

201

6.8.

29

单位 类

生产 经营 单位

**金 属制 品有 限公 司抛 光车 间

其它

爆炸

(1)风险点参数:车间共计二层,生产线29条,工 位348个。抛光铝粉主要成分为88.3%的铝和10.2%的 硅,粒径19微米,引燃温度为500,Co (2)事故后果 预测:①影响范围:本栋建筑物(旭积2145 F方米) 及本场周边厂房。②影响人员:本车间生产员工265 人,易造成重、特大事故.③可能的财产损失:如发 生事故预计本栋建筑、设备施设财产损失估算超过1 T万元人民币。④环境影响:发生事故将对局部区域 缓解了帯来较大的影响,恢复期超过I年。⑤社会影 响:如发生事故在业内和周边地区造成较大的社会影 响。

**

**

新 区

**办事 处

**经济 技术开 发区南 河路189

X=2***** ***.

Y=38****

**金属制 品有限公 r(l

***

**♦

***安全监 管局

红色

3

**市 消防 支队

201

6,8.

29

场所

公共 娱乐 场所

长垣 見皐 冠歌 厅

火灾

(1)风险点参数:建筑为五层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二 级,主体高•度14.3米,局部商度17.3米,总建筑面积 1342.5平•方米,13层建筑面积918.5 'K方米为歌厅, 45层为员工宿舍和杂物间,防火设施,未经消防验 收合格。2)事故后果预测;①影响范围:本栋建筑 物及本建筑周边房屋8间。②影响人员:花业区核定 营业人数150人,T 50人,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③可能的财产损失:如发生事故预计木栋建筑、设备 施设财产损失估算超过1 17万元人民币。④环境影响: 发生事故将对局部区域环境了带来较大的影响,恢笈 期超过1年。⑤社会影响:如发生事故在业内和周边 地区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 市

**

X办事

R道内交东句 县大东路口砌 “城I环叉確

X=2*****

*.** γ=38**st* ** *寧

**县皇冠 歌厅

孔维 凯

**♦

E*消防大 队

红色

4

**市

公安

201

6.8.

29

活动

大型 群众 性活 动(现 场)

年计活由

新倒时漫

踩踏

(1)风险点参数:**广场位于风景区中部(与**东… 路335号至309号段隔路相望)、与**东路东端相邻、 与**东一路相连,公共活动面积约2877平方米.倒计 时广场东南卅通往**沛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 梯处。阶梯自上而下分为两组共17级,两组阶梯间距 2.3米,阶梯两侧有不锈钢条状扶手。阶梯寛度6.2米, 最高处距地面高度3.5米,纵深8.4米。2)事故后果 预测;①影响范围:陈毅广场、观景平台和外滩风景 区.②影响人员:新年倒计时活动高峰人流量31万人。 易造成较大以上事故。③可能的财产损失:如发生事 故预计造成栏杆•等道路辅功设施较小损失*④环境影 响:发生事•故将对局部环境广帯来较小的彫响,恢复 期不超过超过1月。⑤社会影响:如发生事故对:如 发生事故对**市形象、政府公信力和党的领导造成巨 大负而影响。

**

**

****风 景区管 理办公 室

**滩场景 市外广加厶S **区**及

X=2*****

Y=38****

** **

黄浦区旅 游局

***

*♦*

**市公安局

红色

5

市房城建管局 M住和乡

201

6.8.

29

建设 工程 项目 类

建筑

T

**大

MT 程。

坍塌

(1)风险点参数:工程分三栋楼,iδι⅛22层,其余 20层和4层,两层地下室。基坑底面积约6300平方 米,基坑开挖深度&6米.(2)事故后果预测:①影响 范围:本栋建筑物和周边建筑物。②影响人员:基坑 I I常施工35人,易造成较大以.事故。③可能的财产 损失:如发生事故预计本栋及周边建筑倒塌,财产损 失超过百万兀人民币’④环境影响:发生事故将对局 部环境了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恢复期超过1年。⑤社 会影响:如发生事故对:如发生事故在业内和周边地 区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 市

**

**镇

** 区 ** 镇 ******

路涌表 村

χ=27****

Y=383***

** **

****内衣 集团有限 公司

***

**住房和城 乡建设管理 局

橙色

6

II务理司 I**港航管斤

201

6.8.

29

设备 设施 类

游船

**** 号客 轮

翻沉

(1)风险点参数:K江千线普通'客船,尖艄、双解双 底钢质船舶,船舶总长76.50米,两柱间氏66.00米, 型宽ILOO米,最大船宽12.40米,型深3.1。米,最大 船高18.60米,满载排水量890.602 l⅛,満载吃水2.16 米,总吨位2200,主机额定功率441.00 T∙fc×2. (2) 事故后果预测:①影响范围:本船和周边水域或港口。 ②影响人员:乗客定额534人,船员定额50人,易造 成重、特大事故。③可能的财产损失;如发生事故预 计本船财产损失较大。④环境影响:发生事故将对局 部环境了带来影响较小,恢复期1个月。⑤社会影响: 如发生事故对行业、政府公信力和党的领导造成巨大 负面影响。

** 市

**

***

*****航 道及港 口

χ=2*****

γ=38****

** **

***轮船 公司

***

***

**市港口航 务管理局

红色

注:该表供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采集及制定清单使用,通过信息系统上报。信息系统建成前,按《广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办函〔2016406号)格式要求报送风险点、危险源相关信息。

《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填表说明

“连州市”等县级市名称。

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釆集、审核和报送基本流程

反馈

风险排查管控报告编制指南

编制风险排查管控报告的基本要求有:结构完整、数据可靠、 方法合理、内容详实、结论清晰、措施可行。有条件的地区或部 门可组织专家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风险排查管控报告的基本框架需包含:封面(注明编制单位 名称)、目录、摘要、正文和附件等五个部分内容。其中,正文 内容应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依据。

1.1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1.2区域或行业基础性资料;

2区域或行业领域概况。

3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流程。

4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具体内容。

4.1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危险源数量和清单的确定, 具体清单可以作为附件;

4.2每一种类中的每一级别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管控措施及 管控责任单位的确定;

5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结论。

5.1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危险源的汇总、统计与分 析;

5.2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5.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岀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建议;

6其他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22 —